2018中考化学试题汇编 考点37 实验设计与评价(含解析)
- 格式:doc
- 大小:636.00 KB
- 文档页数:43
2018中考化学试题汇编科学探究题带答案(精选150套中考题)D时间后,测得pH为X,同时测得【实验探究二】容器中剩余清液的pH为Y,若X Y(填“>”“=”或“<”),则她的猜想成立。
【答案】【实验探究一】(1)酸(2)①氯化钙或CaCl2②红【实验探究二】CaCO3+2HCl=CaCl2+CO↑+H2O(未配平或无“↑”符号扣1分,化2学式错误扣2分)【得出结论】反应物的浓度大小【反思交流】<19.(2017辽宁省沈阳市,题号19,分值8)观察是学习化学的垂要方法。
我们可以运用自己的感官,也可以借助仪器通过实验,观察物质及其变化的条件、现象和结果。
观察与思考一:蜡烛在空气中燃烧观察与思考二:在密闭容器内,蜡烛燃烧过程中O2体积分数的测定实验1:一定条件下,蜡烛在一瓶空气中燃烧。
某同学利用O2传感器,测定燃烧过程中O2的体积分数。
(如下图所示)观察实验结果图,初始时O2的体积分数是_______%,蜡烛熄灭时O2的体积分数是_______%。
实验2:相同实验条件下,某同学另取一瓶混有空气的O2进行测定(初始时O2的体积分数是30%)。
结合已有信息,合理猜想:蜡烛熄灭时O2的体积分数(与实验1相比较)。
请写出两种不同情况并分别说明理由。
【温馨提示:实验操作合理,蜡烛相同且量足够,忽略仪器误差】猜想1及理由:______________;猜想2及理由:______________。
【答案】观察与思考一:(1)颜色、状态(其他合理答案均可);(1分)(2)明亮的火焰,烛芯周围的固态石蜡熔化为液态(其他合理答案均可);(1分)(3)有“白烟”生成,液态石蜡重新凝固(其他合理答案均可)(1分)观察与思考二:20.7;(1分)16 (其他合理答案均可)(1分)猜想1 及理由:等于16%,由图可知,当氧气体积分数为16%时蜡烛可能就会熄灭。
(其他合理答案均可)(1分)猜想2及理由:小于16%,初始时氧气体积分数变大,导致燃烧剧烈,放热多,温度不易降低到蜡烛着火点以下,氧气的体积分数减小值可能大于14%。
2018 年安徽省中考化学试题及解析注意事项:1. 化学试卷共三大题16小题,满分60分,化学与物理地笔试时间共120分钟.2. 试卷包括“答题卷”和“试题卷”两部分,试题卷共四页,答题卷共两页.3. 请务必在“答题卷”上答题,在“试题卷”上答题是无效地.4. 考试结束后请将“答题卷”和“试题卷一并交回”. 可能用到地相对原子质量:H-1 C-12N-14 O-16 Na-23 S-32 C1-35.5 Ca-40 Ba-137b5E2RGbCAP一、本大题包括10小题,每小题 2 分,共20分.每小题地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符合题意1.陶瓷是中华民族在人类历史上地伟大发明.下列陶瓷制作工艺中发生化学变化地是A.混合B.成型C.晾干D.烧结答案】 D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地是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地判断,根据是否有新物质生成进行分析泥土地混合、成型并晾干地过程中,只是泥土地形状发生改变,没有生成新物质,属于物理变化;泥土地烧结过程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p1EanqFDPw【知识点】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地判断2.为建设天蓝地绿水净地美丽中国,下列做法不合理...地是A.寻找新能源减少使用化石燃料B.施用大量农药减少植物病虫害C.合成新型洗涤剂减少氮磷排放D.研发易降解材料减少白色污染【答案】B【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化学与环境.寻找新能源减少使用化石燃料可减少化石燃料地使用,防止造成空气污染, A 正确;大量使用农药和化肥会造成土壤污染和水污染,B错误;合成新型洗涤剂减少氮磷排放可减少水体发生水华现象而造成水体污染,C正确;研发易降解材料代替塑料,可大幅减少白色污染, D 正确.DXDiTa9E3d【知识点】开发使用新能源、水污染、环境污染、白色污染3.硼是作物生长必需地微量营养元素,硼元素地相关信息如图所示.下列有关硼地说法正确地是A.相对原子质量为10.81gB.属于金属元素C.原子地核电荷数为 5 D.原子核外有 6 个电子【答案】 C【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元素周期表 . 相对原子质量不能表示原子地实际质量,表示地是一个 比值,地单位是“ 1”而非“ g ”,A 错误;硼字地偏旁为石字旁,属于非金属元素, B 错误; 硼元素地原子序数为 5,则其原子地核电荷数为 5,C 正确;硼原子地核外电子数=核电荷 数= 5,D 错误 .RTCrpUDGiT【知识点】 元素(包括元素符号、元素周期表)4.实验室可通过加热高锰酸钾固体制取氧气,下列实验操作正确地是A .组装好装置后,检查装置地气密性B .加入药品后,直接将酒精灯火焰对准药品加热C .水槽中有气泡冒出时,立即收集气体D .实验结束时,先移走酒精灯再从水槽中移出导管【答案】 A【解析】 用加热高锰酸钾地方法制取氧气时,先将装置连接好,然后检查装置地气密性, A 正确;加入药品后,为防止炸裂试管,需先用酒精灯预热,然后对装药品地部位集中加热, B 错误;用排水法收集氧气时,待导管口气泡均匀、连续冒出时再收集气体,一产生气泡就 开始收集,会导致收集地氧气不纯, C 错误;实验结束时,为防止水倒吸炸裂热地试管,要 先将导管移出水面再熄灭酒精灯, D 错误 .5PCzVD7HxA【知识点】 气体地制备5.化学与人类健康密切相关 .下列说法正确地是A .硬水经过滤后可软化B .食用碘盐可预防骨质疏松C .霉变大米经淘洗后可食用D .控制油脂摄入可减少肥胖地发生【答案】 D【解析】 过滤只能除去水中地难溶性杂质, 不能将可溶于水地钙、镁化合物除去,即不可将 硬水软化, A 错误;食用碘盐可预防甲状腺肿大,预防骨质疏松症应补充钙元素, B 错误; 霉变大米含有毒地黄曲霉素,淘洗无法去除黄曲霉素,不能食用, C 错误;油脂是人体肥胖 地主要营养素,控制油脂地摄入可减少肥胖症地发生,D 正确 .jLBHrnAILg【知识点】 化学元素与人类健康6.归纳法是学习化学地重要方法之一,下列图示正确地是为B .物质分类C .地壳中元素含量型D .金属地化学性质【答案】 A【解析】 化学基本反应类型包括化合反应、分解反应、置换反应、复分解反应, A 正确;物 质分为纯净物和混合物,纯净物包括单质和化合物, B错误;地壳中含量最高地元素是氧元A .化学反应分类素,其次是硅、铝、铁等, C 错误;金属与酸反应生成盐和氢气,与氧气反应生成金属氧化 物,D 错误 .xHAQX74J0X【知识点】 化学基本反应类型7.科学家研制出一中代号为 DEPA 地安全驱蚊剂,其化学式为 C 12H 17NO.下列有关该物质地 说法中正确地是 LDAYtRyKfEA .属于无机物B .碳、氢元素质量比为 12:17C .由 4 中元素组成D .由 31 个原子构成【答案】 C【解析】 由 DEPA 地化学式( C 12H 17NO )可知,该化合物为含碳化合物,属于有机物, A 错 误; DEPA 中 C 、H 元素质量比= 12×12:17×1=144:17,B 错误;DEPA 由 C 、H 、N 、O 四种元素组成, C 正确; DEPA 由 C 12H 17NO 分子构成,每个 DEPA 分子由 12个 C 原子、 17个 H 原子、 1 个 N 原子和 1 个 O 原子构成, D 错误 .Zzz6ZB2Ltk【知识点】 化学式地相关计算8.为实现二氧化碳地绿色利用,科学家用固碳酶作催化剂设计了如下转化过程 法正确地是A .反应 ① 地化学方程式为 CO 2+C=COB .固碳酶在反应前后化学性质发生变化C .X 地化学式为 CH 2D .该过程实现了无机物向有机物地转化【答案】 D【解析】本题通过反应地微观示意图考查化学方程式书写、 物质地性质等 . 由题给信息可知, 反应①是由 CO 2反应转化为 CO 地过程, 发生反应地化学方程式为: CO 2+C 2CO ,A 错误; 固碳酶是该过程地催化剂,催化剂在化学反应前后地化学性质不发生变化, B 错误;由 X 地 模型图可知,该化合物地化学式为 C 2H 4,C 错误;该过程反应前地物质是无机物 CO 2,反应 后最终所得物质为有机物 C 2H 4,实现了无机物向有机物地转化, D 正确 .dvzfvkwMI1 【知识点】 微观示意图及应用、化学方程式式书写9.对比实验是实验探究地重要方法,下列对比实验设计能实现相应实验目地地是.下列有关说 实验目地实验设计 实验目地 实验设计探究温度对分子运动快慢地影响探究水对铁钉探究空气是C 燃烧地必要 条件【答案】 A【解析】本题考查实验方案地设计与评价 .A 实验中水地温度不同,其余操作均相同,故可 探究温度对分子运动速率快慢地影响, A 正确; B 实验中,两支试管内地铁钉都不会生锈, 无法探究水对铁钉锈蚀地影响, B 错误; C 中所用燃料物分别为红磷和白磷,所处环境分别 为无氧气和有氧气(空气) ,存在两个变量,不符合控制变量地要求,不能探究空气是燃烧 地必要条件, C 错误; CO 2与水反应生成碳酸,无色酚酞在酸性溶液中也显无色,故无法用 酚酞探究 CO 2与水是否发生反应, D 错误.rqyn14ZNXI【知识点】 控制变量法及应用、实验设计与评价10.实验室测定蜡烛在盛有一定体积空气地密闭容器内燃烧至熄灭过程中,时间变化曲线如右图,通过分析该图可推理出地结论是 EmxvxOtOcoA .曲线 ① 表示 CO 含量地变化B .蜡烛发生了不完全燃烧C .蜡烛由碳、氢元素组成D .蜡烛熄灭时,容器内氧气耗尽 答案】 B 解析】本题考查地是对题目中地信息进行综合提炼量减少,则该曲线表示是氧气地含量变化;曲线②表示地气体含量增加,则该曲线表示 地含量变化, A 错误;由于反应生成 CO ,故该过程蜡烛发生了不完全燃烧, 只有氧气和 CO 含量地变化,不能说明蜡烛燃烧是否生成水,即只能推断蜡烛中含有而不能说明其中是否含有 H 元素, C 错误;内氧气并未完全被消耗, D 错误. SixE2yXPq5 【知识点】 蜡烛及其燃烧地探究、信息地提炼二、本大题包括 5 小题,共 34 分 应用“蛟龙号”深潜器 “神舟 ”五号宇航员航天服 新型水处理剂 用到地材料 特种钢 高强度涤纶 纳米铁粉 2)纳米铁粉能吸附水中地某些污染物,吸附后经沉降、 ______________ (填操作名称)可 除去污染物 .下列物质也能因吸附而具有净水作用地是 ____________________ (填字母序 号) .6ewMyirQFL探究 CO 2 与水O 2 和 CO 含量随COB 正确;该曲线C 元素 由曲线①最终地值不为零可知,反应结束后容器.由曲线图可知,曲线①表示地气体含a.生石灰b.活性炭c.纯碱3)纳米铁粉还能除去废水中地重金属离子(如铜离子),写出铁粉与含硫酸铜地废水反应地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kavU42VRUs【答案】(1)涤纶钢(2)过滤 B (3)Fe+CuSO4=Cu+FeSO4【解析】本题考查地是材料地分类、水地净化以及化学方程式地书写(1)题中所列物质中,特种钢是铁合金,属于金属材料;高强度涤纶是合成纤维,属于有机合成材料;纳米铁粉属于新材料纳米材料;(2)纳米铁粉是固态物质,吸附水中地某些污染物后沉降,经过滤后可将纳米铁及吸附地杂质除去;在生石灰、活性炭和纯碱三种物质中,具有吸附性地物质还有活性炭.(3)铁与硫酸铜溶液发生反应,生成铜和硫酸亚铁,发生反应地化学方程式为:Fe+CuSO4=Cu+FeSO4.y6v3ALoS89【知识点】有机合成材料、金属材料、水地净化、金属地化学性质12.(7 分)下图是实验室中常见装置,回答下列问题NaHCO3 溶液.1 )仪器X 地名称是_____2)实验室制取应CO2 选用地发生装置是______________ ,该反应属于__________ (填反应类型).M2ub6vSTnP 3)常温下,下列收集CO2 地方法中不.可.行.地是_________ (填字母序号)a.向上排空气法b.向下排空气法c.排饱和NaHCO3 溶液法4)某同学进行图 D 所示地操作时,观察到高地蜡烛先熄灭,其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 .0YujCfmUCw【答案】(1)长颈漏斗(2)A CaCO3+2HCl=CaCl2+H2O+CO2↑复分解反应(3) b (4)二氧化碳倾倒过快,先使高蜡烛火焰附近氧气浓度减小eUts8ZQVRd【解析】本题考查地二氧化碳气体地实验室制取以及化学性质.(1)由图知,X 仪器地名称是长颈漏斗;(2)实验室用石灰石(或大理石)与稀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气体,由于反应物为固体和液体,反应条件为常温,故可选用 A 装置作发生装置(B图长颈漏斗下端管口未液封,会使产生地二氧化碳逸出);大理石或石灰石地主要成分是碳酸钙,与盐酸发生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发生反应地化学方程式为:CaCO3+2HCl=CaCl2+H2O+CO2↑;该反应是碳酸钙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和碳酸,碳酸不稳定,分解生成水和二氧化碳,故该反应为复分解反应.(3)CO2 密度大于空气,可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CO2 难溶于NaHCO3饱和溶液,也可用排饱和NaHCO3溶液法收集.(4)若以图 D 所示操作时,若二氧化碳倾倒过快,会先使高位蜡烛火焰附近氧气浓度减小而熄灭.sQsAEJkW5T知识点】 二氧化碳气体地制备与性质13.( 6 分) 废旧电路板中主要含有塑料、铜和锡( Sn )等,为实现对其中锡地绿色回收, 某工艺流程如下已知: Sn+SnC 2l = 2SnCl 4(1)SnCl 4 中锡元素地化合价是 ____________________ .(2)铜地金属活动性比锡地 _______ (填“强”或“弱”) ,固体 A 中一定含有地金属元 素是 ____ .GMsIasNXkA(3)写出步骤②发生反应地化学方程式 _____ . TIrRGchYzg (4)相比于直接焚烧废旧旧电路板回收金属,该工艺主要优点是 _____________ (回答一点即可) .7EqZcWLZNX【答案】(1)+4 (2)弱 Cu (3)2SnC 2l 电解Sn+SnC 4l (4) 加环保 lzq7IGf02E 【解析】本题考查地是物质地制备 中 Sn 元素地化合价为 x ,则 x++4 价;( 2)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 锡地金属粉经 SnCl 4 溶液浸泡后, (3)由流程图可知,步骤②中, 为: 2SnCl 2电解 Sn+SnC 4l ;(4)直接焚烧废旧电路板时,塑料燃烧产生地烟尘及气体会污染空 气,该工艺相比于直接焚烧废旧电路板回收金属, 该工艺地主要优点是可避免产生污染, 更 加环保 .zvpgeqJ1hk【知识点】 工艺流程图、金属地化学性质,金属地回收及利用14.( 7分)“蓝瓶子”实验是一个有趣地化学振荡实验: 盛有氢氧化钠、 亚甲蓝(C 16H 18N 3SCl )、葡萄糖混合液地试管, 经振荡、静置后溶液颜色会出现反复变化 (如图 1).某兴趣小组 避免焚烧塑料产生污染,更 (. 1)由化合物中各元素地化合价代数和等于零, 可设 SnCl 4 -1)×4=0,解得 x = +4,即 SnC 4l 中 Sn 元素地化合价为Sn 排在 Cu 地前面,故铜地金属活动性比锡弱;含铜、 锡被溶解生成 SnCl 2,则过滤后所得固体 A 中一定含铜 (Cu ); SnCl 溶液电解后生成 SnCl 和 Sn ,发生反应地化学方程式 开展如下探究,回答下列问题 .NrpoJac3v1空气振荡静置无色 图 1 蓝色1)混合液中属于人类进本营养物质地有水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nowfTG4KI(2)小明对振荡实验后溶液变蓝地原因进行如下猜想:① 溶液中溶入CO2;②溶液中溶入O2;③溶液中溶入_______ (填化学式).fjnFLDa5Zo(3)小红利用图2装置,从A端吹入呼出地气体,混合液由无色变为蓝色,由此 _____ (填“能”或“不能”)得出猜想①正确,原因是______ .tfnNhnE6e5(4)为探究猜想② ,利用图 2 装置色剂实验方案: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葡萄糖(2)N2(3)不能人体呼出地气体中富含有氮气和氧气等(4)从 A 端通入氧气,若溶液变蓝,则猜想②正确;若溶液不变蓝,则猜想②不正确HbmVN777sL 【解析】本题考查地是实验方案地设计与评价.(1)混合溶液中属于人类基本营养素地物质有葡萄糖、水两种物质;(2)试管内密闭空间内存在空气,其成分主要有氧气、氮气和二氧化碳等,振荡后溶液变蓝地原因有:溶液中溶入CO2;溶液中溶于O2;溶液中溶入氮气(N2)等;(3)呼出气体中含量较多地气体有氮气、氧气和二氧化碳,此时振荡试管溶液由无色变蓝色,但由此不能得出一定是气体中地二氧化碳使溶液变蓝色,其原因是人体呼出地气体中富含有氮气和氧气等,不一定是二氧化碳使溶液变蓝色;(4)利用图②所示装置试验溶液变蓝是由呼出气体中氧气引起地,只需从 A 端通入氧气,若溶液变蓝,则猜想②正确;若溶液不变蓝,则猜想②不正确.V7l4jRB8Hs【知识点】人类重要地营养元素、实验方案地设计与评价15.(8 分)某兴趣小组在相同条件下,将10.00g下列物质分别置于相同规格地烧杯,并敞83lcPA59W9图中表示氧原子,表示氢原子)mZkklkzaaP2)石灰水在空气中久置后有浑浊现象,写出该反应地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 . 3)为研制一种安全、环保地除湿剂,可选择上表中地____________ (填溶质地化学式)4)将10.00g 氯化钠浓溶液敞口久置后,最终得到 2.26g 晶体,则该溶液是________ (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已知该温度下氯化钠溶解度为36.1g )AVktR43bpw5)为进一步研究稀盐酸敞口久置后浓度变化,该小组开展如下探究.①甲同学猜想浓度可能会变大,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为验证甲同学地猜想是否正确,设计实验方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注意:若答对第(6)小题奖励4分,化学试卷总分不超过60 分.】6)乙同学取20%地氢氧化钠溶液20.00g,敞口放置一段时间后部分变质,得到18.80g 溶液,由此能否计算所得溶液中溶质组成?若能,请计算其组成;若不能,请补充完成实验方案设计,同时说明需要测定地数据(用a表示),并计算 a 地取值范围.(不要求写出计算过程)ORjBnOwcEd答案】(1)D (2)Ca(OH)2+CO2=CaCO3↓+H2O (3)CaCl2(4)不饱和(5)①稀盐酸中水地蒸发量大于HCl 地挥发量②取等质量地原盐酸和久置后地盐酸,均滴加酚酞试液,分别滴入等浓度地氢氧化钠溶液,至溶液由无色变红色时,比较消耗氢氧化钠地量(6)不能实验方案:将变质后地溶液加热蒸干,称量所得固体质量为a g;a 地取值范围:4.00<a<5.30 2MiJTy0dTT【解析】本题考查地是氢氧化钙地化学性质、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盐酸物理性质.(1)在烧杯中敞口放置于空气中地水,由于水分子地不断运动,水分子间隔不断增大,相当量地一部分水蒸发,但水分子地个数不会改变,水分子间隔会增大,符合题中涵义地是图D;(2)澄清地石灰水在空气中久置后,氢氧化钙会吸收空气中地二氧化碳发生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水,发生反应地化学方程式为:Ca(OH)2+CO2=CaCO3↓ +H2O;(3)要选择除湿剂,必须选择在常温下吸水地物质.水不能吸水,石灰水只能吸收空气中地二氧化碳气体,稀盐酸会由于挥发性而质量减少,浓硫酸会吸水但其具有腐蚀性,不安全;氯化钠溶液会使水分蒸发,氯化钙溶液会吸水潮解,可用氯化钙(CaCl2)溶液作除湿剂;(4)由题知,该温度下氯化钠地溶解度为31.1g,即该温度下100g 水最多可溶解氯化钠31.1g 形成饱和溶液131.1g 氯化钠饱和溶液,则该温度下10.00g 氯化钠饱和溶液蒸干后最多可得氯化钠固体地质量=10g×31.1g/131.1g =2.37g>2.26g,即原溶液为不饱和地氯化钠溶液;(5)甲同学猜想浓度会变大,可能是水地蒸发幅度大于HCl 地蒸发速度,致使稀盐酸地浓度增大;可取等质量地原盐酸和久置后地盐酸,均滴加酚酞试液,分别滴入等浓度地氢氧化钠溶液至溶液由无色变红色时,比较消耗氢氧化钠地量,若久置后盐酸所需氢氧化钠溶液地量小于原稀盐酸所需氢氧化钠地量即可证明;(6)氢氧化钠吸收空气中地二氧化碳后变质,生成碳酸钠和水,氢氧化钠溶液质量应增加;现氢氧化钠溶液质量由20.0g 减少至18.8g ,无法确定氢氧化钠是否变质(可能是水分蒸发所致!);若氢氧化钠未变质,则蒸干溶液后所得固体地质量应为 4.0g,若全部变质生成碳酸钠,则蒸干溶液后最终所得固体地质量应为 5.3g( 4.0gNaOH 吸收二氧化碳完全变质后生成N a2CO3地质量为 5.3g),即 a 地取值范围为: 4.00<a<5.30.gIiSpiue7A 【知识点】科学探究题、氢氧化钙地化学性质、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盐酸物理性质.三、本大题共 6 分16.(6 分)尿素[CO(NH2)2]是一种常见地氮肥,工业上制备反应如下:CO2+2NH3 CO(NH2)2+H2O,请计算:(1)尿素中氮元素地质量分数.(2)生产6t 尿酸理论上需要氨气地质量是多少?【思路分析】(1)尿素中氮元素地质量分数可由尿素地化学式计算,计算公式=氮元素相对原子质量×氮原子个数/尿素地相对分子质量;(2)根据氮元素守恒,可根据发生反应地氨气地质量计算生成尿素地质量,由反应方程式可计算(由“解题过程”可得).uEh0U1Yfmh 【解题过程】解:(1)尿素中氮元素地质量分数=28/60 ×100%=46.7%(2)设理论上需要氨气地质量为x一定条件CO2+2NH3 一定条件CO(NH2)2+H2O34 60x 6t34:60=x:6t 解得x= 3.4t答:要制得6t 尿素,理论上需要氨气地质量为 3.4t.【知识点】计算应用题版权申明本文部分内容,包括文字、图片、以及设计等在网上搜集整理. 版权为个人所有This article includes some parts, including text, pictures, and design. Copyright is personal ownership. IAg9qLsgBX 用户可将本文地内容或服务用于个人学习、研究或欣赏,以及其他非商业性或非盈利性用途,但同时应遵守著作权法及其他相关法律地规定,不得侵犯本网站及相关权利人地合法权利. 除此以外,将本文任何内容或服务用于其他用途时,须征得本人及相关权利人地书面许可,并支付报酬. WwghWvVhPEUsers may use the contents or services of this articlefor personal study, research or appreciation, and other non-commercial or non-profit purposes, but at the same time, they shall abide by the provisions of copyright law and other relevant laws, and shall not infringe upon the legitimate rights of this website and its relevant obligees. In addition, when any content or service of this article is used for other purposes, written permission and remuneration shall be obtained from the person concerned and the relevant obligee. asfpsfpi4k转载或引用本文内容必须是以新闻性或资料性公共免费信息为使用目地地合理、善意引用,不得对本文内容原意进行曲解、修改,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ooeyYZTjj1Reproduction or quotation of the content of this articlemust be reasonable and good-faith citation for the use of news or informative public free information. It shall not misinterpret or modify the original intention of the content of this article, and shall bear legal liability such as copyright. BkeGuInkxI。
下载后可编辑可打印青岛市二○一八年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化学试题(考试时间:90 分钟;满分:80 分)说明:1.本试题分为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第Ⅰ卷,22 小题,共28 分;第Ⅱ卷,9 小题,共52 分。
2.所有题目均在答.题.卡.上作答,在试题上作答无效。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C-12,N-14,O-16,Na-23,Mg-24,Al-27,S-32,Cl-35.5,K-39,Ca-40,Fe-56,Zn-65,Cu-64,Ag-108,Ba-137第Ⅰ卷一、选择题(本题共16 小题,每题1 分,共16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铁钉生锈B.衣服晾干C.干冰升华D.剪纸成花2.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A.石油B.海水C.水银D.空气3.某兴趣小组的同学进行“粗盐中难溶性杂质的去除”实验。
下图是实验过程中的部分操作,其中正确的是A.取一定量粗盐B.溶解C.过滤D.蒸发结晶4.均衡膳食是身体健康的重要保证。
下列食物主要为我们提供糖类的是A.米饭、土豆B.番茄、黄瓜C.牛肉、鸡蛋D.奶油、花生油5.下列物质分别加入适量水中,充分搅拌,能够得到溶液的是A.蔗糖B.花生油C.面粉D.冰块6.动物的肝脏和坚果类食物中含有丰富的铁和锌,这里的“铁”和“锌”是指A.分子B.元素C.原子D.单质7.下列物品主要用复合材料制作而成的是A.陶瓷杯B.不锈钢碗C.塑料盆D.玻璃钢材质的滑雪板8.下列物质由原子直接构成的是A.铜B.氧气C.水D.氯化钾9.认识燃烧原理可以利用和控制燃烧。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只要达到可燃物燃烧所需的最低温度,可燃物就能燃烧B.工厂锅炉用煤加工成粉末状,可使煤燃烧更剧烈、更充分C.室内起火,应该迅速打开所有门窗通风D.水能灭火,主要是因为水蒸发吸热,降低了可燃物的着火点10.下列物质的用途利用其物理性质的是A.生石灰用作干燥剂B.铁粉用作食品保鲜吸氧剂C.铜用于制作导线D.小苏打用于治疗胃酸过多11.绿色化学的核心是要利用化学原理从源头上减少和消除工业生产对环境的污染。
中考2018年山东省青岛市化学试题(解析版)山东省青岛市2018年中考化学试题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C-12,N-14,O-16,Na-23,Mg-24,Al-27, S-32,Cl-35.5,K-39,Ca-40,Fe-56,Zn-65,Cu-64,Ag-108,Ba-137第Ⅰ卷一、选择题(本题共 16 小题,每题 1 分,共 16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 铁钉生锈B. 衣服晾干C. 干冰升华D. 剪纸成花【答案】A【解析】A、铁钉生锈的过程中生成了新物质氧化铁,属于化学变化,正确;B、衣服晾干是水变成水蒸气扩散到空气中去,属于物理变化,错误;C、干冰升华是二氧化碳由固态变成了气态,属于物理变化,错误;D、剪纸成花是纸的形状发生了变化,属于物理变化,错误。
故选A。
点睛:判断一个变化过程是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的关键是看变化过程是否生成了新物质,生成新物质的变化是化学变化,没有生成新物质的变化是物理变化。
2. 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A. 石油B. 海水C. 水银D. 空气【答案】C【解析】只由一种物质组成的是纯净物,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组成的是混合物。
水银是由一种物质组成的,属于纯净物;石油、海水、空气都是由多种物质组成的,属于混合物。
故选C。
3. 某兴趣小组的同学进行“粗盐中难溶性杂质的去除”实验。
下图是实验过程中的部分操作,其中正确的是A. AB. BC. CD. D【答案】D【解析】A、取用固体药品时,瓶塞应倒放在桌面上,错误;B、溶解操作应在烧杯中进行,不能在量筒中进行,错误;C、过滤液体时,要注意“一贴、二低、三靠”的原则,图中缺少玻璃棒引流,错误;D、蒸发时,应用玻璃棒不断搅拌,以防液体受热不均匀,造成液体飞溅,正确。
点睛:掌握粗盐提纯的各操作步骤及注意事项是解题关键。
4. 均衡膳食是身体健康的重要保证。
下列食物主要为我们提供糖类的是A. 米饭、土豆B. 番茄、黄瓜C. 牛肉、鸡蛋D. 奶油、花生油【答案】A【解析】A、米饭、土豆中富含糖类,正确;B、番茄、黄瓜中富含维生素,错误;C、牛肉、鸡蛋中富含蛋白质,错误;D、奶油、花生油中富含油脂,错误。
安徽省2018年中考化学(word版,含答案)2018年安徽省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化学试题注意事项:1.化学试卷共三大题16小题,满分60分。
化学与物理的考试时间共120分钟。
2.试卷包括“试题卷”和“答题卷”两部分,“试题卷”共4页,“答题卷”共2页。
3.请务必在“答题卷”上答题,在“试题卷”上答题是无效的。
4.考试结束后,请将“试题卷”和“答题卷”一并交回。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He-4Na-23Cl-35.5K-39一本大题包括是民族在人类历史上的伟大发明制作工艺中A.混合 B.成型 C.晾干 D.烧结 2.为建设天蓝地绿水净的美丽中国,下列做法不合理的是新能源减少使用B.施用大量农药减少植物病虫害新型洗涤剂氮磷排放易降解材料减少白色污染3.硼是作物生长必需的微量营养元素,硼元素的相关信息如图所示。
下列硼的说法正确的是g B.属于金属元素 D.原子核外有电子4.实验室可通过加热高锰酸钾固体制取氧气,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后,的气密性,直接将酒精灯火焰对准药品加热有气泡,立即收集气体,先移走酒精灯再从水槽中移出导管5.化学与人类健康密切相关。
下列正确的是滤后可软化预防经淘洗后可食用油脂摄入可肥胖的发生6.归纳法是学习重要方法之一,图示正确的是A.化学反应分类B.物质分类C.地壳中元素含量化学性质7.科学家研制出一中代号为DEPA安全驱蚊剂,其化学式为12H17NO。
下列的说法中无机物 12:17C.由4中元素组成原子构成8.为实现二氧化碳绿色利用,科学家用固碳酶作催化剂设计了如下转化过程。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①的化学方程式为CO2+C=CO 固碳酶反应前后发生变化的化学式为CH2 实现了无机物向有机物的转化9.对比实验实验探究的重要方法,下列对比实验设计能实现相应是实验目的实验设计选项实验目的实验设计 A 探究温度对分子运动快慢的影响 B 探究水对铁钉锈蚀的影响 C 探究空气是燃烧的必要条件 D 探究CO2与水反生反应 10.实验室测定蜡烛在盛有一定体积的密闭容器燃烧熄灭过程中,O2CO含量随时间变化曲线右图,通过分析可推理出的结论是①表示CO含量的变化发生了不完全燃烧由元素组成熄灭时,容器内氧气耗尽11.(6分)材料有着广泛的应用,根据下列信息回答问题。
实验设计及实验方案的评价1.上课时,老师演示了“过氧化氢制取氧气”的实验,可学生分组实验又是采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小科对此产生了疑问。
老师解释说:“从某个角度分析,每一种制取氧气的方法都有其各自的特点和长处”。
请你对这两种制取氧气的方法进行分析比较,从三个不同角度说出它们的差异和优势。
【答案】2.乙烯(C2H4)是一种可燃性气体。
某同学用40%的乙烯利和氢氧化钠固体,在常温下反应制取乙烯并探究其爆炸极限(遇到火源就会发生爆炸的乙烯与空气的混合气体,其中乙烯的体积分数范围,用a%—b%表示)。
回答下列问题:(1)下列仪器中,仪器A的名称是。
为了得到平稳的乙烯气流,连接乙烯的发生装置,除了橡胶塞、导管外,还需要的仪器是(填字母)。
(2)用排水法收集乙烯时,判断集气瓶内的水已全部排出的依据是。
不能用排空气法收集乙烯的乙烯是。
(3)用溶剂均为VmL的集气瓶收集乙烯与空气的混合气体进行实验。
步骤如下:①先如图A表示,收集一瓶乙烯体积分数为50%的混合气体,点火不发生爆炸。
②再如图B、C所示,分别收集气体并点火,前者发生爆炸,后者不爆炸。
结合步骤①,得出a%、b%的范围,其中b%的范围是:%—%。
③按照中值法继续探究,可得到更准确的爆炸极限数据。
(4)乙烯利溶液酸性较强,如果皮肤上不小心沾上它,应立即用大量的水冲洗,再涂上3%—5%的(填字母)。
A.氢氧化钠溶液B.硼酸溶液C.碳酸氢钠溶液D.醋酸溶液【答案】(1)酒精灯BD (2)观察到集气瓶口有大气泡往外冒出乙烯的密度与空气的密度接近(3)25%—50% (4)C3.实验室常用碳酸钙和稀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
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们想探究反应后废液中溶质的成分,请你一同参与探究并回答问题。
【提出问题】废液中的溶质是什么物质?【作出猜想】玉素甫同学认为:废液中溶质只有氯化钙;阿依古丽同学认为:废液中含有的溶质是氯化钙和氯化氢【查阅资料】氯化钙溶液呈中性。
学科*网【实验与结论】(1)请写出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 为建设天蓝地绿水净的美丽中国,下列做法不合理的是2018 年安徽省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化 学 试 题注意事项:1.化学试卷共三大题 16 小题,满分 60 分。
化学与物理的考试时间共 120 分钟。
2.试卷包括“试题卷”和“答题卷”两部分,“试题卷”共 4 页,“答题卷”共 2 页。
3.请务必在“答题卷”上答题,在“试题卷”上答题是无效的。
4.考试结束后,请将“试题卷”和“答题卷”一并交回。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He-4 Na-23 Cl-35.5K-39一、本大题包括 10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20 分。
每小题的 4 个选项中只有一个符合题意。
1. 陶瓷是中华民族在人类历史上的伟大发明。
下列陶瓷制作工艺中发生化学变化的是A. 混合B. 成型C.晾干 D. 烧结【答案】D【解析】A 、将原料混合在一起的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的生成,是物理变化,错误;B 、将泥巴成型的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的生成,是物理变化,错误;C 、将瓷器晾干是水分蒸发的过程,没有新物质的生成,是物理变化,错误;D 、瓷器烧结需要燃烧,发生化学变化,正确。
故选 D 。
...A. 寻找新能源减少使用化石燃料B. 施用大量农药减少植物病虫害C. 合成新型洗涤剂减少氮磷排放D. 研发易降解材料减少白色污染【答案】B【解析】A 、寻找新能源减少使用化石燃料可以减少环境污染,故合理,错误;B、施用大量农药会造成空气污染,不合理,正确;C、合成新型洗涤剂可以减少氮磷排放,合理,错误;D、研发易降解材料可以减少白色污染,合理,错误。
故选B。
3.硼是作物生长必需的微量营养元素,硼元素的相关信息如图所示。
下列有关硼的说法正确的是A.相对原子质量为10.81gB.属于金属元素C.原子的核电荷数为5D.原子核外有6个电子【答案】C【解析】A、相对原子质量不能带g,错误;B、硼是非金属元素,错误;C、由图可知,硼原子的核电荷数是5,正确;D、原子中核外电子数=质子数,故原子核外有5个电子,故错误。
中考2018年河北省化学试题(解析版)2018年河北省初中毕业升学文化课考试化学试题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Na-23 Mg-24 S-32Cl-35.5 Cu-64 Zn-65一、选择题1. 鸡蛋中富含的营养素是( )A. 蛋白质B. 维生素C. 油脂D. 糖类【答案】A【解析】人体的六大营养物质是:水、无机盐、蛋白质、脂肪、糖类和维生素,蛋白质、脂肪、糖类是给人体提供能量的物质。
鸡蛋中富含的营养素是蛋白质。
故选A。
2. 下图所示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 AB. BC. CD. D【答案】D【解析】A、向试管中装固体时,先将试管横放,用镊子把固体放在试管口,再慢慢将试管竖立起来,图中操作错误;B、用量筒量取液体时视线要与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俯视、仰视都使读数不准确,图中操作错误;C、氢气的密度比空气小,应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图中是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图中操作错误。
D、点燃酒精灯时,使用火柴点燃,图中操作正确。
故选D。
3. 下列有关空气成分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 稀有气体可用于制作霓虹灯B. 氮气充入食品包装中可以防腐C. 二氧化碳是一种空气污染物D. 氧气主要来源于植物的光合作用【答案】C【解析】A、稀有气体在通电时可发出各种颜色的光,充入灯泡中可制成五彩的霓虹灯,正确;B、氮气的化学性质不活泼,可在食品包装时充入防腐,正确;C、二氧化碳不是空气污染物,错误;D、空气中的氧气主要来源于植物的光合作用,正确。
故选C。
4. 下列化学用语所表达的意义正确的是( )A. Al3+——铝离子B. 2K——2个钾元素C. F2——2个氟原子D. 2SO3——3个二氧化硫分子【答案】A5. 推理是学习化学的一种重要方法,下列推理合理的是( )A. 离子是带电荷的粒子,则带电荷的粒子一定是离子B. 单质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则只含一种元素的纯净物一定是单质C. 中和反应有盐和水生成,则有盐和水生成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D. 溶液具有均一性和稳定性,则具有均一性和稳定性的液体一定是溶液【答案】B【解析】A、离子是带电荷的微粒,但带电荷的微粒不一定是离子,也可能是质子、电子等,错误;B、单质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则只含一种元素的纯净物一定是单质,正确;C、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但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不一定是中和反应,如CO2+2NaOH═Na2CO3+H2O,错误;D、溶液具有均一性和稳定性,但具有均一性和稳定性的液体不一定是溶液如水,错误。
中考2018年河北省化学试题(解析版)2018年河北省初中毕业升学文化课考试化学试题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Na-23 Mg-24 S-32Cl-35.5 Cu-64 Zn-65一、选择题1. 鸡蛋中富含的营养素是( )A. 蛋白质B. 维生素C. 油脂D. 糖类【答案】A【解析】人体的六大营养物质是:水、无机盐、蛋白质、脂肪、糖类和维生素,蛋白质、脂肪、糖类是给人体提供能量的物质。
鸡蛋中富含的营养素是蛋白质。
故选A。
2. 下图所示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 AB. BC. CD. D【答案】D【解析】A、向试管中装固体时,先将试管横放,用镊子把固体放在试管口,再慢慢将试管竖立起来,图中操作错误;B、用量筒量取液体时视线要与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俯视、仰视都使读数不准确,图中操作错误;C、氢气的密度比空气小,应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图中是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图中操作错误。
D、点燃酒精灯时,使用火柴点燃,图中操作正确。
故选D。
3. 下列有关空气成分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 稀有气体可用于制作霓虹灯B. 氮气充入食品包装中可以防腐C. 二氧化碳是一种空气污染物D. 氧气主要来源于植物的光合作用【答案】C【解析】A、稀有气体在通电时可发出各种颜色的光,充入灯泡中可制成五彩的霓虹灯,正确;B、氮气的化学性质不活泼,可在食品包装时充入防腐,正确;C、二氧化碳不是空气污染物,错误;D、空气中的氧气主要来源于植物的光合作用,正确。
故选C。
4. 下列化学用语所表达的意义正确的是( )A. Al3+——铝离子B. 2K——2个钾元素C. F2——2个氟原子D. 2SO3——3个二氧化硫分子【答案】A5. 推理是学习化学的一种重要方法,下列推理合理的是( )A. 离子是带电荷的粒子,则带电荷的粒子一定是离子B. 单质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则只含一种元素的纯净物一定是单质C. 中和反应有盐和水生成,则有盐和水生成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D. 溶液具有均一性和稳定性,则具有均一性和稳定性的液体一定是溶液【答案】B【解析】A、离子是带电荷的微粒,但带电荷的微粒不一定是离子,也可能是质子、电子等,错误;B、单质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则只含一种元素的纯净物一定是单质,正确;C、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但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不一定是中和反应,如CO2+2NaOH═Na2CO3+H2O,错误;D、溶液具有均一性和稳定性,但具有均一性和稳定性的液体不一定是溶液如水,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