猫儿索食文言文翻译
- 格式:docx
- 大小:19.98 KB
- 文档页数:1
吾家有猫,名索食,自幼生性灵巧,眼明手快。
一日,索食偶得闲,遂至厨下,见案上食物琳琅,心窃喜,遂跃上案,欲觅食而食。
索食观其食物,皆美馔佳肴,香气扑鼻,令人垂涎。
然猫之天性,非但贪图美食,更喜新鲜。
索食左顾右盼,忽见案角有一小鱼,色泽鲜亮,形态生动,索食不禁心动,遂欲取而食之。
索食跃下案,蹲于鱼旁,瞪大眼睛,凝视良久。
其目光如炬,似有神灵附体,令人不敢直视。
良久,索食终忍不住,轻轻伸出爪子,欲拨动小鱼。
然小鱼灵动异常,不时摆动,似有灵性,索食欲拨,小鱼即避,索食欲取,小鱼即逃。
索食无奈,只得蹲守于鱼旁,凝神静气,等待良机。
时而低头舔舐,时而侧耳倾听,似在思考对策。
如此者数度,索食终有所悟,乃知小鱼之所以难捉,皆因其灵性所致。
索食沉思片刻,忽然计上心来。
遂潜行至案后,暗中观察小鱼。
见小鱼游动之际,身姿轻盈,忽上忽下,忽左忽右,似有规律可循。
索食记于心间,暗自庆幸,遂制定一计。
次日,索食复至厨下,见小鱼仍在案角。
索食依计行事,先于案前摆放一鱼骨,诱小鱼游近。
小鱼果真游近,欲啖鱼骨。
索食趁机跃起,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将小鱼捉住。
小鱼被捉,惊恐不已,挣扎着想要逃脱。
然索食早已准备,用爪子紧紧抓住小鱼,使其动弹不得。
索食笑逐颜开,将小鱼带回窝中,美美地享用了一顿。
自此,索食捉鱼技艺大增,家中食物亦丰富了许多。
然索食非但贪图美食,更喜探索未知。
每当得闲,索食便会蹲于厨下,观察案上食物,思考如何捉之。
岁月如梭,索食渐渐长大,捉鱼技艺愈发精湛。
然其天性未改,仍喜新鲜,乐此不疲。
每当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索食便在厨下捉鱼,直至夜幕降临。
吾观索食,心中不禁感慨万千。
人生如猫,亦需勤学苦练,方能成就一番事业。
然人生之路,非但需捉鱼,更需捉住机遇,方能成就辉煌。
索食虽为猫,但其精神,实为吾辈楷模。
于是,吾为索食作记,以飨后人。
愿诸君观之,能从中汲取智慧,勇往直前,成就一番伟业。
走进,文言文,六七,年级,译文,与,题解,21-30,走进文言文(六七年级)11~20单元Revision History 2Contents 31 第21单元 51.1 揠苗助长 51.2 砚眼 61.3 农夫耕田 71.4 稚犬 81.5 鷧鸟中计 92 第22单元 102.1 枭将东徙 102.2 世无良猫 112.3 河豚之死 122.4 刻舟求剑 132.5 鹬蚌相争 143 第23单元 173.1 曹竹虚族兄遇鬼 173.2 疑鬼 173.3 畏鬼致盗 183.4 畏影恶迹 193.5 鸲鹆噪虎qú yù zào hǔ 204 第24单元 214.1 孟母戒子 214.2 孟母不欺子 224.3 秦西巴纵麋 234.4 屠夫杀狼 234.5 郢书燕说 255 第25单元 275.1 陶侃尝出游 275.2 木屑竹头 275.3 墨子怒耕柱子 29 5.4 李存审诫子 295.5 芒山盗临刑 316 第26单元 336.1 读书与作文 336.2 卖瓜减字 336.3 修改一法 346.4 歧路亡羊 356.5 二叟钓鱼 377 第27单元 397.1 张飞横矛当阳桥 39 7.2 次非斩蛟 397.3 溺鼠 417.4 鸡感恩 427.5 猫儿索食 428 第28单元 448.1 刘道真戏谑 448.2 唐明皇赐名 448.3 偷鸭求骂 458.4 何梅谷之妻 478.5 庸医 489 第29单元 499.1 马诉冤 499.2 楚人有担山鸡者 50 9.3 某甲夜暴疾 509.4 涸泽之蛇 519.5 盗牛者强辩 5210 第30单元 5410.1 于令仪诲人 54 10.2 乡人藏虱 5510.3 别字秀才 5610.4 画鬼易 5610.5 吹牛 57【汉语注音】yà miáo zhù zhǎng成语典故宋人有闵(1)其苗之不长(2)而揠(3)之者,茫茫然(4)归,谓(5)其人(6)曰:“今日病(7)矣!予(同“余”)(8)助苗长矣!”其子趋(9)而往(10)视之,苗则槁(11)矣。
猫儿索食翻译
【最新版】
目录
1.猫儿索食的背景和意义
2.猫儿索食的故事情节
3.猫儿索食的寓意和启示
正文
猫儿索食是一则非常著名的寓言故事,它讲述了一只猫为了吃到美味的鱼,费尽心思地去寻找和索取,最终却因为贪婪和盲目而失去了原有的食物。
这个故事的背景和意义在于告诫人们,要珍惜眼前的幸福和拥有的一切,不要因为贪婪和盲目而失去它们。
故事的情节是这样的:一只猫儿看到了池塘里的鱼,非常想吃到它们,于是它开始想办法去捕捉鱼。
但是,池塘里的鱼非常聪明,它们总是能够躲避开猫儿的攻击。
猫儿十分沮丧,它觉得自己无法捕捉到鱼,于是开始寻求其他的方法。
猫儿开始寻找其他的动物,希望它们能够帮助自己捕捉到鱼。
它向鸟儿、松鼠、狐狸等动物发出了请求,但是所有的动物都拒绝了它的请求。
猫儿感到十分失望,它开始觉得自己无法实现自己的愿望。
然而,就在猫儿绝望的时候,它看到了一只乌龟。
乌龟告诉猫儿,如果它能够帮助自己找到一颗珍珠,那么乌龟就会帮助猫儿捕捉到鱼。
猫儿非常高兴,它开始寻找珍珠。
但是,猫儿在寻找珍珠的过程中,却因为贪婪和盲目而失去了原有的食物。
这个故事的寓意和启示在于,人们要珍惜眼前的幸福和拥有的一切,不要因为贪婪和盲目而失去它们。
猫儿在寻找珍珠的过程中,忘记了自己原本想要的是捕捉到鱼,而是被贪婪和盲目蒙蔽了双眼,最终失去了原有的食物。
走进文言文别字秀才是哪个单元【篇一:走进文言文别字秀才是哪个单元】【阅读】黄琬聪慧【训练】1、杨修啖酪2、王戎识李3、诸葛恪得驴4、谢道韫咏絮5、曹冲称象【阅读】陆绩怀橘【训练】1、黄香温席2、陈遗贮焦饭3、哑孝子4、郑人买履5、鲁人锯竿入城【阅读】文徵明习字【训练】1、智永退笔冢2、一箧磨穴砚3、王羲之书六角扇4、掩耳盗钟5、红毛毡【阅读】神钟辨盗【训练】1、盲子窃钱案2、张佐治遇蛙3、焚猪见真情4、蜜中鼠屎案5、谜语一则【阅读】鹦鹉灭火【训练】1、鳝救婢2、二鹊救友3、知恩图报4、蝙蝠5、杀驼破瓮【阅读】鼠画逼真【训练】1、虎画2、正午牡丹3、朱元璋画像4、苏东坡画扇5、铁杵磨针【阅读】范仲淹有志于天下【训练】1、食粥心安2、鉴真东渡日本3、少年志存高远4、陈蕃有大志5、画龙点睛【阅读】包惊几笃于友谊【训练】1、黄仙裳济友2、刘氏善举3、李氏之友4、田真兄弟5、.张用良不杀蜂【阅读】放驴破案【训练】1、赛跑定案2、拷打羊皮露真相3、钱若赓断鹅4、欧阳晔破案5、螳螂杀蛇【阅读】伯乐爱马[老骥服盐车而上太行]【训练】1、人有卖骏马者2.、的卢救主3、马啮盗髻4、王行思爱马5、齐人攫金【阅读】黠猱【训练】1、乌鸦喜谀2、黠鼠3、粤令好谀4、子产受骗5、狮子王与豺【阅读】林逋养鹤【训练】1、鹤亦知人意2、明义法师之鸠3、鹿亦有智4、喜嗔之人5、艾子邻人卖犬【阅读】道士救虎【训练】1、越人道上遇狗2、张五不复猎3、隋侯救蛇获珠4、华隆因犬获救5、齐人有好猎者【阅读】韩信受辱【训练】1、韩信始为布衣时2、天下有大勇者3、韩娥善歌4、冯相与和相5、南方多没人【阅读】子罕弗受玉【训练】1、公孙仪不受鱼2、杨震“四知”3、迂公修屋4、庖夫5、治驼【阅读】樊重树木【训练】1、一生之计在于勤2、张溥与“七录斋”3、用力多者收功远4、为者常成5、望梅止渴【阅读】刘庭式娶盲女【训练】1、韩云门与盲女偕老2、孙泰3、二犬情深4、雁家5、义犬报火警【阅读】曾子杀猪【训练】1、陈谏议教子2、陈万年教子3、卞庄子刺虎4、势利鬼吴生5、偷鸡贼的托词【阅读】宋濂苦学【训练】1、葛洪苦学2、王冕僧寺夜读3、欧阳修家教4、司马光幼时5、程门立雪【阅读】项籍不肯竟学【训练】1、赵某误子2、高凤笃学3、王充市肆博览4、赵伯公肥大5、燕人返国【阅读】鲁侯养鸟【训练】1、揠苗助长2、砚眼3、农夫耕田4、稚犬5、鷧鸟中计【阅读】镜喻【训练】1、枭将东徙2、世无良猫3、河豚之死4、刻舟求剑5、鹬蚌相争【阅读】陈在衡啐鬼【训练】1、曹竹虚族兄遇鬼2、疑鬼3、畏鬼致盗4、畏影恶迹5、鸲鹆噪虎【阅读】孟母三迁【训练】1、孟母戒子2、孟母不欺子3、秦西巴纵麑4、屠夫吹狼5、郢书燕说【阅读】陶母责子【训练】1、陶侃尝出游2、木屑竹头3、墨子怒耕柱子4、李存审戒子5、芒山盗临刑【阅读】欧阳修论作文【训练】1、读书与作文2、卖瓜减字3、修改一法4、歧路亡羊5、二叟钓鱼【阅读】关羽刮骨疗毒【训练】1、张飞横矛当阳桥2、次非斩蛟3、溺鼠4、鸡感恩5、猫儿索食【阅读】顾况戏白居易【训练】1、刘道真戏谑2、唐明皇赐名3、偷鸭求骂4、何梅谷之妻5、庸医【阅读】老马识途【训练】1、马诉冤2、楚人有担山鸡者3、某甲夜暴疾4、涸泽之蛇5、盗牛者强辩【阅读】王烈义行[王烈以德威人]【训练】1、于令仪诲人2、乡人藏虱3、别字秀才[秀才读别字]4、画鬼易5、吹牛【阅读】老妪斗辽敌[唐河店妪传]【训练】1、巾帼潘将军2、擒贼3、吕某刺虎4、笼中鹦鹉5、搔痒【训练】【阅读】子路见孔子【训练】1、孙权喻吕蒙读书2、响遏行云3、王元章砍神像4、空中楼阁5、熊与坎中人【阅读】任末好学勤记【训练】1、蛇衔草2、智犬破案3、神针道人4、杨务廉有巧思5、多言何益【阅读】盲人摸象【训练】1、盲子道涸溪2、瞎子触象3、木刻钟馗4、商鞅立木5、阿柴折箭以喻【阅读】匡衡凿壁借光【训练】1、承宫拾薪苦学2、蔡侯纸3、牧竖拾金4、解铃系铃5、认“真”[艾子后语(文2)] 【阅读】武城旋风【训练】1、地震2、多忧者3、穿井得一人4、不识自家5、两瞽【阅读】焚鼠毁庐【训练】1、莽汉断棘2、宾卑聚自杀3、齐之好勇者4、引婴儿投江5、楚人有不识姜者【阅读】南岐人之瘿【训练】1、狂泉2、鼠技虎名3、北人不识菱者4、病忘5、斗牛而废耕附:参考答案【篇二:走进文言文别字秀才是哪个单元】揠苗助长:古宋国有个人,他嫌禾苗长得太慢,就一棵棵地往上拔,一天下来十分疲劳,回到家对他的家人说:“今天可把我累坏了,我总算让禾苗一下子就长高了!”他儿子听说后急忙到地里去看苗,然而苗都死了。
余闻古之仁者,心慈如水,视众生如己。
是以草木之微,昆虫之细,莫不怜悯。
今有吾乡小猫小狗,困于寒饿,哀鸣于道,余闻之心酸,遂起救之念。
噫!世间万物,皆有生命,猫狗亦然。
猫者,灵兽也,能识人恩,报之以恩。
狗者,忠义之畜,随主左右,患难与共。
今此小猫小狗,生于世间,不幸而陷于困厄,吾人岂可坐视不顾?于是,余遂携囊中金,寻至市集,购得猫粮狗食,以供其饱。
然小猫小狗之困,非一日之寒,非一餐之食所能解。
于是,余又寻访乡邻,募捐物资,得衣被若干,以及医药用品,以供其疗伤。
余行至村头,见小猫小狗俱已聚拢,蜷缩于地,奄奄一息。
余心中不忍,遂将所购之食,一一分予。
小猫小狗食后,精神渐振,嗥鸣之声,渐渐消散。
余心中喜悦,知吾之力,虽微薄,亦足以救其一命。
然余思之,救一命固善,救万命更佳。
于是,余乃立誓,今后无论何时,见有困厄之小猫小狗,必竭尽全力,予以救助。
余愿以吾之微薄之力,为天下众生,筑一安全之所。
余行至山林,见小猫小狗,追逐嬉戏,欢声笑语,弥漫于山谷之间。
余心大慰,知吾之志,已得小猫小狗之认可。
余遂立于山巅,遥望远方,心中默念:愿天下小猫小狗,皆得安居乐业,不复受苦。
噫!人生在世,犹如白驹过隙,忽然而已。
余虽不能尽救天下之小猫小狗,然余之心,已与天下众生相连。
余愿以吾之微薄之力,为天下众生,献上一点爱心,一点关怀。
自是之后,余每至一处,必留意小猫小狗之困厄。
或遇风雨交加,或遇疾病缠身,余皆尽力救助,无分昼夜。
余虽身受辛苦,然心却充满喜悦,知吾之行为,已得天下众生之祝福。
余以此赋,记吾之志,亦以警世人。
望天下仁者,能效仿余之行,以爱心,以关怀,救小猫小狗于困厄之中。
使天下众生,皆得安宁,共享太平。
余志如此,虽不能至,心向往之。
愿天下小猫小狗,皆得救助,不复受苦。
呜呼!救小猫小狗,乃仁者之心;行善积德,乃君子之行。
愿天下人,皆怀仁心,行善积德,以成美好世界。
乞猫者,昔有一家,家有一猫,猫能捕鼠,家以之贵。
一日,猫失,家大惊,寻之不得。
主人遂出千金,遍告邻里,求购此猫。
邻人皆笑之,曰:“千金之猫,岂可复得?”主人曰:“诚有之,虽千金不惜。
”邻人曰:“若得之,当以何报?”主人曰:“但求其能捕鼠,余无所求。
”邻人皆笑而不答。
后数日,一人忽至,持猫至门。
主人惊喜,迎而问之。
其人曰:“此猫,吾邻家之猫也。
吾见其失,心悯之,遂购得之。
今持来,愿以归君。
”主人曰:“善哉!吾之猫,其能捕鼠乎?”其人曰:“能。
”主人曰:“诚然乎?”其人曰:“吾试之,果能。
”主人喜,遂以千金购之。
于是邻里皆惊,曰:“吾家之猫,何以能捕鼠?”主人曰:“吾猫虽能捕鼠,然不如邻人之猫。
何以故?吾猫失而邻人购之,邻人之猫失而吾购之。
是以吾猫贵,邻人之猫亦贵也。
”邻人皆叹服。
注释:1. 乞猫者:讲述乞求猫的故事。
2. 昔:从前,过去。
3. 家:家庭。
4. 一家:一家人。
5. 有:拥有。
6. 猫:家猫。
7. 能:能够。
8. 捕鼠:捉老鼠。
9. 以之贵:因此被重视。
10. 一日:有一天。
11. 失:丢失。
12. 大惊:非常惊慌。
13. 寻之不得:寻找却找不到。
14. 主人:家主。
15. 遂:于是,就。
16. 出千金:拿出千金。
17. 告:告诉。
18. 邻里:邻居。
19. 求:寻求。
20. 购:购买。
21. 此猫:这只猫。
22. 忽至:突然到来。
23. 持:拿着。
24. 问之:询问他。
25. 其人:那个人。
26. 志:愿望。
27. 试之:试验它。
28. 果能:果然能够。
29. 于是:因此。
30. 惊:惊讶。
31. 何以故:为什么。
32. 以归君:归还给您。
33. 善哉:好呀。
34. 吾之猫:我的猫。
35. 君:您。
36. 吾猫虽能捕鼠:我的猫虽然能够捉老鼠。
37. 然不如邻人之猫:但是不如邻居的猫。
38. 是以:因此。
39. 君:您。
40. 君之猫:您的猫。
41. 君:您。
42. 君之猫:您的猫。
43. 君:您。
猫儿索食文言文注释
猫儿索食,虽有人主,犹不能得食,久之,馀力尽,遂死于市。
人之不仁,以为然也!然猫之索食也,乃天性也。
当其求食时,人为之谋略,示以利病,令其从己,犹不能致食,而反以死谢之。
此猫之常情,岂可强为而违之哉?
【注释】
猫儿:小猫。
索:寻找、要求。
虽有人主:尽管有人主人,帮助,但仍无法获得食物。
久之:经过一段时间(寻找食物)。
余力尽:体力耗尽,终于死亡。
不仁:指人类的不仁慈。
天性:指猫儿天生的本性、习性。
求食:寻找食物。
谋略:策略,计谋,指人类为了让猫找到食物所采用的方法。
示以利病:给予某种利益或者威胁。
反以死谢之:却反而以死来感谢。
常情:常常会发生的情况或常态化的情绪表达。
强为:强行改变、违背。
昔者,余居于山之麓,有一猫,名唤狸奴。
狸奴者,体态矫健,毛色斑斓,目光炯炯,实为家中一宝也。
狸奴性喜捕雀,每于晨昏之际,或于闲庭信步,必捉几只麻雀,以飨其口。
一日,狸奴于庭中闲逛,忽见一雀,翩翩飞舞,似欲入林。
狸奴眼中一亮,便追踪而去。
雀儿机敏,飞得甚高,狸奴亦不急不躁,徐徐追之。
雀儿见狸奴追来,愈发加快速度,狸奴亦随之加速,不一会儿,已至林中。
林中树木参天,枝叶繁茂,雀儿飞入林中,狸奴亦紧随其后。
狸奴于树间穿梭,如狸猫之游走山林,其身轻如叶,其行如风。
雀儿虽机警,却难逃狸奴之眼。
狸奴眼见雀儿藏于树杪,便施展其绝技,以爪攀树,以尾钩枝,轻巧地跃至雀儿藏身之处。
雀儿惊觉,振翅欲飞,但已不及。
狸奴疾速扑下,以爪擒之。
雀儿挣扎不已,但终不敌狸奴之力,被其捉住。
狸奴得雀,喜不自胜,将雀儿衔于口中,悠然离去。
次日,狸奴复于庭中闲逛,忽闻一阵嘈杂之声。
狸奴循声望去,只见一群雀儿于屋檐下聚集,似在商议什么。
狸奴心中一动,便藏于暗处,观察雀儿动静。
不一会儿,一雀儿飞起,似欲外出觅食。
狸奴眼中闪过一丝狡黠,迅速跃出,扑向雀儿。
雀儿不及防备,被狸奴捉住。
其余雀儿见状,纷纷飞起,欲救同伴。
但狸奴身手敏捷,一一将其擒获。
雀儿们惊慌失措,四处逃窜,但皆落入了狸奴之手。
狸奴得雀无数,满载而归,洋洋得意。
家中诸人见狸奴捉雀之技,无不叹为观止。
自此后,狸奴捕雀之事,传遍乡里。
人皆言狸奴为神猫,捕雀之技,无出其右。
狸奴亦以此为乐,日复一日,乐此不疲。
狸奴捕雀,实为猫之天性。
然其捕雀之技,亦非一日之功。
日积月累,狸奴于捕雀之道,日渐精通。
其身手之敏捷,目光之锐利,无不令人赞叹。
而其捕雀之时,亦如一首优美的诗篇,展现出了猫之灵动与智慧。
故狸奴捕雀之事,不仅为家中一乐,亦为乡里一奇。
虽为小事,然其乐无穷,其趣无穷。
吾人观之,亦当学会欣赏自然之美,感受生命之趣,于细微之处,发现生活之乐。
猫儿索食,踟蹰于前,望而不敢进。
见主人以箸掷之,乃大喜,跃跃欲试。
主人又以饼掷之,猫儿跃起,扑得饼而食之。
食毕,复索。
主人又掷之,猫儿得饼,又食之。
如是者三,猫儿益喜,不复踟蹰,踊跃而前。
主人笑而止之,曰:“吾固知猫儿之性,喜得而食也。
”《猫儿索食》翻译:《猫儿索食》一文,讲述了一只猫儿索求食物的故事。
这只猫儿站在前方,犹豫不决,看着食物却不敢上前。
它看到主人用筷子抛向它,于是非常高兴,兴奋地跃跃欲试。
主人又用饼抛向它,猫儿跳起,扑到了饼并吃了起来。
吃完后,它又去索要。
主人再次抛饼,猫儿得到饼后又吃了起来。
如此反复三次,猫儿更加高兴,不再犹豫,兴奋地向前跃去。
主人笑着制止它,说:“我本就知道猫儿的习性,就是喜欢得到食物。
”《猫儿索食》文言文翻译:《猫儿索食》者,记一猫求食之故事也。
斯猫立于前,踌躇不前,视食而不敢进。
见主人以箸掷之,欣然跃跃欲试。
主人复以饼掷之,猫儿跃起,得饼而啖之。
啖毕,复求。
主人复掷之,猫儿得饼,又啖之。
如是者三,猫儿愈喜,不复踌躇,踊跃而前。
主人笑而止之,曰:“吾固知猫儿之习性,好得食也。
”夫猫之性,生于捕食,得食则喜。
此猫见主人掷食,故跃跃欲试。
主人以饼掷之,猫儿得而啖之,喜形于色。
复求饼食,主人复掷之,猫儿得而啖之,喜不自胜。
如是者三,猫儿乐而忘形,不复踌躇,踊跃而前。
主人见其喜,笑而止之,曰:“吾固知猫儿之习性,喜得食也。
”夫猫之所以喜得食,以其性贪也。
然猫之贪,非如人之贪,专以口腹为念。
猫之贪,在于得食以饱,饱则乐,乐则忘忧。
是以主人掷食,猫儿得而喜,非贪食也,乃乐食也。
故主人笑而止之,以示其知猫儿之性也。
《猫儿索食》一文中,猫儿之行为虽简,然其情态生动,足以见其贪食之性。
此故事虽小,却蕴含着人生哲理,令人深思。
猫儿索食文言文翻译
猫儿索食原文:
猫生儿,稍大。
猫儿问母:“当何所食?”母曰:“人自教女。
”猫儿夜至他家,隐瓮器间。
有人见已,而相约曰:“酥乳肉等,须覆盖;鸡雏高举,莫之食。
”猫儿审听,即知:鸡酥乳与肉,皆是我食也。
猫儿索食翻译:
母猫生了只小猫,小猫渐渐长大了。
(有一天)小猫问母猫:“(我)该吃什么呢?”母猫回答说:“人类自然会教你的”。
晚上,小猫到一家人家,躲藏在瓮罐后面。
人看见了它后,对(另一个人)约定说:“烧好的乳酪、肉都要放在器皿内盖好;嫩鸡(都要)高高挂起来,不要(被猫偷)吃。
”小猫仔细地听,它立刻懂了:(原来)鸡、乳酪和肉都是自己该吃的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