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泰州市姜堰区2013-201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P
- 格式:doc
- 大小:8.22 KB
- 文档页数:4
2013~2014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试题高三语文(考试时间:150分钟总分160分)命题人:王应忠(姜堰二中)审题人:王书月(姜堰罗塘高中)注意事项:1.本试卷共18题,1、2、5、6、7题为选择题,其余为非选择题。
2.所有试题的答案均填写在答题卡(纸)上,写在试卷上的无效。
一、语言文字运用(15分)1.下列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组是(3分)A.筵.席 / 垂涎.戏谑. / 暴虐.在数.难逃 / 数.见不鲜B.旋.风 / 漩.涡疾.进 / 嫉.恨无色无臭. / 臭.气相投C.荷载. / 记载.喝.令 / 谒.见万象更.新 / 改弦更.张D.沽.名 / 估.摸徇.情 / 询.查火急火燎. / 燎.原之火2.在下列句子的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①当前各种社会矛盾错综复杂,接访人员一定要专心、耐心、细心,推诿敷衍,粗心大意,搞官僚主义那一套。
②一个思想成熟的人决不会自己的缺点和错误,因为他知道,这样做才能取信于人。
③天天批阅语文作业,纠正错别字,修改病句,长此以往,我就养成了的习惯。
④“神来”也好,“顿悟”也罢,其实都不是上天的恩赐,而是千锤百炼之后必然产生的。
A.切忌隐晦咬文嚼字手到擒来 B.切记隐讳字斟句酌瓜熟蒂落C.切忌隐讳咬文嚼字瓜熟蒂落 D.切记隐晦字斟句酌手到擒来3.作为科学家,波特尔与罗勒尔曾提出一种激励模式(如下图),请你用简洁的语言概括表述这种激励模式。
(60字左右)(4分)正确方向激励努力绩效公平评价心理满足必备技能▲4.阅读下面的漫画,在横线上写上合适的一句话。
(5分)⑴这幅漫画给人们的启迪是:(5分)▲二、文言文阅读(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8题。
壮节王公传公讳复,字景仁,淄州淄川县人也。
公少好读书,博通史传,慷慨有气节。
家有唐以来名臣画像,每指颜杲卿像谓人曰:“士当艰难,捐躯殉节,当如颜公矣。
”公家故饶财,不乐私蓄,尝率其里之贵豪,遇郊岁(帝王祭天的年份),各输银绢十万以助赏赉,郡国效.之。
2013——2014高一第一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制卷人:杨光秀审核人:陈明福1、本试卷共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答题前,考生务必将密封线内的项目填写清楚,并将各卷答案填在答题卡上。
第1卷阅读题(共36分)甲必考题一、现代文阅读阅读下面的短文,完成1-3题。
(9分,每小题3分)论低碳消费方式“低碳经济”是全球经济发展的最佳模式之一,低碳消费方式是其重要环节。
低碳消费方式是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的根本要求,是低碳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
低碳消费方式回答了消费者怎样拥有和拥有怎样的消费手段与对象,以及怎样利用它们来满足自身生存、发展和享受需要的问题。
它是在后工业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和生产关系下,消费者消费理念与消费资料供给、利用的结合方式,也是当代消费者以对社会和后代负责任的态度,在消费过程中积极实现低能耗、低污染和低排放的消费方式。
这是一种基于文明、科学、健康的生态化消费方式。
低碳消费方式着力于解决人类生存环境危机,其实质是以“低碳”为导向的一种共生型消费方式,使人类社会这一系统工程的各单元能够和谐共生、共同发展,均衡物质消费、精神消费和生态消费;使人类消费行为与消费结构更加科学化;使在社会总产品生产过程中,生产资料和消费资料的生产更加趋向于合理化。
低碳消费方式特别关注如何在保证实现气候目标的同时,维护个人基本需要获得满足的基本权利。
由于满足基本需要的人权特性和有限性,在面临资源与环境约束的情况下,应该把有限的资源用于满足人们的基本需要,限制奢侈浪费。
人们应该认识到:生活质量还包括环境的质量,若环境恶化,人们的生活质量也最终会下降。
在环境资源日益稀缺的今天,低碳消费方式是一种更好地提高生活质量的消费方式。
低碳消费方式体现人们的一种心境、一种价值观,其实质是消费者对消费对象的选择、决策和实际购买与消费的活动。
消费者在消费品的选择过程中按照自己的心态,根据一定时期、一定地区低碳消费的价值观,在决策过程中把低碳消费的指标作为重要的考量依据和影响因子,在实际购买活动中青睐低碳产品。
2013—2014学年度高一第一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一、语言文字运用(25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3分)1.下列各组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灰烬.(jìn)翘.(qiào)首遒.劲(qiú)自怨自艾.(yì)B.戕.害(qiāng)给.予(jǐ)魁.梧(kuí)铩.羽而归(shā)C.桑梓.(zǐ) 田塍.(téng) 粘.贴(zhān)安土重.迁(zhîng)D.月晕.(yùn)酝酿.(niàng)慰藉.(jiè)锲.而不舍(qì)2.下列各句中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A.旅居国外已三十年的刘老先生思念故土亲人。
最近,他写信给家乡的政府部门,表达他安土重迁....的愿望。
B.我的态度很鲜明,对任何邪教的言论不赞一词....,对他们的行为深恶痛绝。
C.高一(2)班的朱老师不仅精通数学,还是个电脑行家,我们这些初学计算机的学生要虚心向他求教,不耻下问....。
D.外出旅游,异地的风物固然让人迷醉,可是在商场购物时遇到的导购的劝说,却常常使人不胜其烦....,兴味索然。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第八届全国残运会的比赛项目、参赛人数及群众参与程度都比历届残运会多,规模宏大,盛况空前。
B.不过,这个悲剧的原因,是由于父母与子女之间有时不能像朋友般地把问题摊出来谈谈造成的。
C.北京奥运会火炬接力的主题是“和谐之旅”,它向世界表达了中国人民对内致力于构建和谐社会,对外努力建设和平繁荣的美好世界。
D.时光的流逝不能让我淡忘故乡,反之,随着年龄的增长,对故乡的思念日久弥坚。
4.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彰.:清楚B.师道..:以道为师,即学道..之不传也久矣师道C.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谀.:阿谀,奉承D.余嘉.其能行古道嘉.:赞赏5.下列各项中加点字的用法与例句不同的一项是()例:非能水也,而绝江河.......A. 驴不胜怒,蹄.之(《黔之驴》)B. 置人所罾.鱼腹中(《陈涉起义》)C. 不蔓不枝.(《爱莲说》)D. 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6.下列各句中与例句句式相同的一项是()例句: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A.不拘于时,学于余B.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C.何陋之有 D.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7.下列关于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中的“六艺”,指《诗》、《书》、《礼》、《易》、《春秋》、《乐》六种经书,其中《乐》已失传。
资料概述与简介 姜堰区2015~2016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调研测试 ②段画线句子的作用。
(4分) ▲▲▲ 16.请概括本文作者的情感变化的过程。
(4分) ▲▲▲ 17.如何理解第⑦段“既然无‘家’可归,就不妨到处为‘家’”这句话?作者心中的“家”应该具备什么样的特征?(8分) ▲▲▲ 五、现代文阅读(二)(18分)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后面的题目。
孤独者爱因斯坦 爱因斯坦曾说:“我实在是个孤独的旅客,我未曾全心全意地属于我的国家,我的家庭,我的朋友,甚至我最亲近的亲人。
在所有这些关系面前,我总是感到一定距离并且需要保持孤独。
” 由于相对论的创立触动了占统治地位的经典物理学,引起传统观念和势力的阻挠。
先是物理学界和哲学界,后来又加上政治势力,都对爱因斯坦和他的相对论进行排斥和反对。
科学被卷进了政治。
在普鲁士科学院的会议厅里,爱因斯坦身旁的两把椅子是空的,没有人敢靠近他。
他这样一个物理学家,被视为危险分子,他的周围充满了敌意。
1933年,希特勒成为德国国家元首,从此,德国反对相对论的运动更加气势汹汹。
正在美国的爱因斯坦对德国的最后一线希望破灭了,他公开宣布终生不再回德国。
爱因斯坦没有忘记自己的社会责任,保持了自己的操守。
在一个为军国主义的暴行辩护的《文明世界的宣言》上,有93个科学家签名,另一个反战宣言《告欧洲人书》,只有4个人签名,其中之一,就有爱因斯坦。
爱因斯坦的家庭和朋友也并不能成为他心灵的栖息地。
爱因斯坦从不按传统习俗行事。
传统习俗很浪费时间和精力,而爱因斯坦的工作首先要求他的却是时间和精力的付出。
所以,他身上有许多不为人理解的怪癖:他常常忘记带家里的钥匙,即使在结婚当天,婚礼结束后,他和新娘返回住所也不得不喊房东开门。
在生活上,他不修边幅,头发蓬乱,以致来求见他的年轻人不敢相信他就是大名鼎鼎的爱因斯坦。
移居美国后,生活有了很大改观,但是装束依然不变:一件浅灰色的毛衣,衣领上别着一支钢笔,甚至连面见罗斯福总统时也不穿袜子。
江苏省泰州中学2013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毎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组是()(3分)A.给予/给以铜臭/无色无臭瓦砾/繁星闪烁B.强迫/强制/风雪载途引擎/风驰电掣C.刹车/刹那称便/称心如意粗犷/旷日持久D.地壳/躯壳蔓延/顺蔓摸瓜默契/提纲挈领【答案解析】CA项读音依次为:jǐ/gěi、xiù、lì/shuò;B项读音依次为:qiǎng/qiáng、zài、qínɡ/chè;C项读音依次为:shā/chà、chēnɡ/chèn、ɡuǎng/kuànɡ;D项读音依次为:qiào、màn /wàn、qì/qiè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3分)A.中国作家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消息一出,便在社会中激起“千层浪”,而莫言自己则认为没想到受到了不虞之誉。
B.目前我国经济趋稳的基础尚不牢固,一些不确定因素还可能带来新的冲击,下行压力仍然较大,对此必须高度重视,不可等闲视之。
C.1月19日下午,刚从青岛到北京的96岁刘锡禧大爷握着客运组长张滤秋的手连连道谢,感谢她对自己的热情帮助和具体而微的照顾。
D.如何使全球经济复苏,欧美在会前的态度可谓南辕北辙:美国希望欧盟主要经济体扩大经济刺激规模,欧盟则认为制定严格的金融监管体系更为重要。
【答案解析】B等闲视之:等闲,寻常,一般。
把它看成平常的事,不予重视。
A.不虞之誉:没有意料到或意想不到的赞扬。
与前面的“没想到”重复。
C.具体而微:内容大体具备,不过形状和规模比较小些。
不合语境。
D.“南辕北辙”,指自身的行为和目的相反,与欧美两方语境不符3请为下面文段写一个点明中心、统领全段的起始句。
(4分)。
《论语》是语录体散文,所记孔子言论,如“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形象生动,精练简洁,带有格言意味。
2013~2014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试题 一、语言文字运用(15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组是(3分) A.红绡/肖像 床褥/溽热 更加/更正 龟裂/鼋头渚 B.乳媪/瘟疫 强颜/倔强 倜傥/稠密 懈怠/槲寄生 C.浸渍/债务 逶迤/萎缩 鹰隼/榫头 犁铧/白桦林 D.嗜好/耆老 杀戮/寂寥 当作/典当 呜咽/好莱坞 2.下列各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 A主办方向记者介绍,大黄鸭在京展出的一个多月时间里,接待大黄鸭的两所公园,仅门票收入就分别超过一亿元以上。
B就在本届诺贝尔文学奖公布之前,日本作家村上春树一直位居博彩公司赔率榜单首位,成为最大热门作品之一。
C苏联的消失恶化了中国坚持走社会主义道路的国际政治环境,但同时又大大降低了中国北方的地缘政治压力。
D根据设计,亚特兰蒂斯位于三亚海棠湾,其并不仅仅是酒店,而是集合了海洋公园、娱乐、购物、特色美食、国际会展及特色海洋文化、海洋乐园体验等构成,是一站式的度假模式。
3.请从下面这段文字中简要概括出“玉兔号”命名的三点理由,不超过30个字。
(6分) 嫦娥三号月球车全球征名活动第一阶段25日结束,“玉兔号”名列榜首。
中国探月工程副总指挥、探月与航天工程中心主任李本正评价说,票选名称充分体现出民族文化丰富的内涵。
许多评审委员认为,玉兔的神话传说在中国老幼皆知,玉兔的活泼可爱形象也很受群众喜爱。
不过也有评审委员认为,外国人对嫦娥与玉兔的神话传说并不太熟悉,兔子的形象在他们的心中往往代表软弱,用玉兔作为我国首辆月球车的名称并不合适。
4.一个青年写了一首诗,给编辑部投稿,编辑看后有如下对话: 编辑:“这首诗是你自己写的吗?” 青年:“是的,每句都是。
” 编辑:“那我很高兴见到你,拜伦先生。
我以为你死了很久呢。
” 划横线的句子中编辑的言外之意是: 。
(3分) 二、文言文阅读(19分) 5~8题。
初,王莽长子宇非莽隔绝卫氏,恐久后受祸,即私与卫宝通书,教卫后上书谢恩,因陈丁、傅旧恶,冀得至京师。
2013-2014学年度第一学期 期中考试题高一年级语文满分:16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一、语言文字运用:(18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 、摭.(zh í)拾 跬.(gu ī步) 赭.(h è)色 铩.(sh à)羽而归B 、戕.(qi āng )害 驽.(n ú)马 月晕.(y ùn ) 曝.(pù)背谈天C 、饿殍.(f ú) 经传.(chu àn ) 匀称.(ch èn ) 余音袅袅.(ni ăo )D 、悠邈.(mi ăo ) 窈.窕(y ăo ) 慰藉.(j í) 攒.蹙(z ǎn )累积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 、廖廓 静谧 沧凉 汗流夹背B 、沉缅 缠绵 僻静 金石可缕C 、蒙敝 炽热 驯服 莫明其妙D 、甄别 烙印 矫饰 怡然自得3、下列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我吃惊地发现,每个人留在纸上的物件,万千气象,绝不雷同,有些让人瞠目结舌....。
B 、安土重迁....是中华民族的传统,我们的祖先有个根深蒂固的观念,以为一切生灵,都有返本归元的倾向。
C 、那个时候的她可真是鸡肠小肚....,别人提一点意见,她都记恨在心里,现在长大了,心境开阔多了。
D 、这里天气的恶劣是出了名的,这不,刚才还是一片晴空,现在竟飘起了沸沸扬扬....的大雪。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 、作为一位杰出的思想家,孔子一生积极求索,‚知其不可为而为之‛,他的奋斗的一生是他这句格言的真实写照。
B 、在北京一些中央媒体工作的外籍人士注意到,媒体上关于突发事件的报道不仅数量增多了,而且变得‚更有人情味‛了。
C 、人生是一场旅行,精神家园是一个人在困顿和疲惫时获得心灵的安慰和前行的动力,如果一个人没有精神家园,他这场旅行注定不会有大收获。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 下列词语中,字形、字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炽热炽烈炽燃B. 谈笑风生谈笑风生谈笑风生C. 跃然纸上跃然纸上跃然纸上D. 融会贯通融会贯通融会贯通2.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随着社会的发展,科技的进步,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B. 他的发言中,充分体现了我国人民的聪明才智。
C. 为了确保这次考试顺利进行,全体老师和学生都提前做好了准备。
D. 这本书的封面非常漂亮,内容也很丰富,深受同学们的喜爱。
3. 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 我喜欢读书,尤其是《红楼梦》和《西游记》。
B. 这场演出精彩极了,观众们纷纷鼓掌。
C. 请问您贵姓?我叫张伟。
D. 这个问题很复杂,需要我们认真思考。
4. 下列各句中,修辞手法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 星星闪烁,好像在向我眨眼。
B. 这座城市的夜晚,灯火辉煌,犹如一幅美丽的画卷。
C. 他勤奋好学,成绩优异,是老师眼中的好学生。
D. 她笑得像一朵盛开的花。
5. 下列各句中,句式变换错误的一项是()A. 原句:这个孩子聪明伶俐,学习又努力。
改句:这个孩子既聪明伶俐,又学习努力。
B. 原句:我国科学家在太空探索方面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改句:我国科学家在太空探索方面取得的举世瞩目的成就。
C. 原句:这部电影深受广大观众喜爱。
改句:这部电影深受广大观众喜爱的。
D. 原句:他的成绩一直在班级里名列前茅。
改句:他的成绩一直名列班级前茅。
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20分)6. 下列诗句中,出自《琵琶行》的一项是()A.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B.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C.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D.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7. 下列名篇中,描写战争场面的作品是()A. 《赤壁赋》B. 《滕王阁序》C. 《出塞》D. 《庐山谣》8. 下列词语中,与“春暖花开”意思相近的一项是()A. 春回大地B. 鸟语花香C. 风和日丽D. 雨过天晴9. 下列各句中,运用了比喻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 那里的风景美极了,就像一幅画。
2013~2014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试题高一语文(考试时间:150分钟总分:160分)命题人:孙善网(姜堰区蒋垛中学)审题人:王书月(姜堰区罗塘高中)注意事项:1.本试卷共22题,1~7题、9~11题为选择题,其余为非选择题。
2.所有试题的答案均填写在答题卡(纸)上,写在试卷上的无效。
一、语言文字运用题(18分)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2分)A.田塍.(chãng)犄.角(jǐ)搭讪.(shān)诳.语(kuáng)B.游弋.(yâ)虚掷.(zhì)一瞥.(piě)引擎.(qíng)C.摭.拾(zhì)麻痹.(bì)甄.别(zhēn)思忖.(cùn)D.桑梓.(zǐ)慰藉.(jiâ)发轫.(rân)蛰.居(zhã)2.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2分)A.教师要改变那种耳提面命....的简单粗暴的做法,多与学生沟通,做到平等、民主。
B.在这个岗位上,钳工王师傅恪尽职守....,二十多年没有出过一次事故。
C.几次小小的挫折就妄自菲薄....,只会让自己更加退缩,最终一事无成。
D.这次省物理竞赛,他因为心理状态没有调整好,结果铩羽而归....。
3.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虚词的用法和意义都相同...的一项是(2分)A.青,取之于.蓝/游于.是乎始B.蚓无爪牙之.利/句读之.不知C.师者,所以..为圣D.其.皆出于此乎/其.可怪也欤..传道受业解惑也/圣人之所以4.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实词解释全都正确....的一项是(2分)A.而闻者彰.(清楚)而绝.江河(横渡)金石可镂.(雕刻)六艺经传皆通.习之(通晓)B.师道之不传.也久矣(继承)举酒属.客(致意)击空明兮溯.流光(逆流而上)酾.酒临江(斟酌)C.倚.歌而和之(按照)挟.飞仙以遨游(偕同)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尚且)梦亦同趣.(同“趋”,往)D.觉.而起,起而归(睡着)攒.蹙累积(聚集)外与天际.,四望如一(交会)引觞.满酌(酒杯)5.下列各组句子中,不都含有....通假字的一项是(2分)A.輮以为轮/虽有槁暴B.或师焉,或不焉/冯虚御风C.山川相缪/自余为僇人D.举匏尊以相属/若垤若穴6.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字活用类型不同..的一项是(2分)A.非能水.也/渔樵.于江渚之上B.上.食埃土,下饮黄泉/日.与其徒上高山C.箕.踞而遨/乌鹊南.飞D.而耻.学于师/泣.孤舟之嫠妇7.下列各组句子文言句式不相同...的一项是(2分)A.冰,水为之而寒于水/师不必贤于弟子B.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C.而今安在哉?/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D.凡是州之山水有异态者/凌万顷之茫然8.请用三个词语..概括下列语段是从哪三个角度阐发“教养”的。
1.默写(6分)(每空0.5分)(1)写出国家和个人的境遇的诗句是:__________,。
(文天祥《过零丁洋》)(2)长风破浪会有时,。
(李白《行路难》)(3)蕴含人生哲理的一句话是__________,。
(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4)《小石潭记》中有八个字不仅概括了谭中的气氛,也含蓄地表达了作者的忧伤:__________,。
(5)表达了作者旷达胸襟,感悟人生哲理的词句是:__________,,。
(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6)杜甫虽身处漏雨茅屋,却心忧天下寒士,发出了“__________,”的呼唤。
2.根据提示补写名句或填写课文原句。
(共6分,每空1分)。
⑴耳闻不如目见,。
⑵抽刀断水水更流,。
⑶管中窥豹,。
⑷春蚕到死丝方尽,。
⑸《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诗中表现出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揭示了新陈代谢自然规律的诗句是:,。
1.课外阅读(16分)成长的桥①我记事很晚,所有关于童年的记忆,差不多都在父母与别人闲谈中得知。
在很多人眼里,我是一个不折不扣的笨小孩。
②上学第一天回家在巷口碰上母亲,她问:“老师今天讲了啥?”我想了半天才挤出三个字,“脚板印”。
母亲又问一起回来的同学,她说:“老师要我们脚踏实地,好好学习。
”大家一阵笑,我也跟着笑。
一次不小心摔破了家中珍爱的花瓶,我把碎渣扫到地板中央,再搬个小凳老实地坐在旁边。
母亲回来生气地责骂时,我振振有词地说:“老师讲要表扬诚实的孩子,您却批评我!”母亲忍不住扑哧笑了。
③也许智商有限加上读书不用心,虽然花了时间做了副努力的样子,小学时成绩并不理想。
别人家的父母见了面总是夸自己的孩子如何了得,我父母只能一边讪笑一边借机脱身,回来了他们彼此安慰说,孩子老实,心眼又好,读书也自觉,就别逼她了。
那时真想像皮皮鲁那样,把课本煮了熬汤喝,除此外我想不到法子读好书。
④懵懵懂懂长到九岁,我的思想第一次发生重大转折。
⑤那年,春天的花开得特别艳,尤其我家向阳的窗下(那里有个半米宽的窄台),花朵更是美不胜收。
我喜而忘形,一手扳窗,一手摘花,却忽略了扳着的窗子是没有插销的。
一分钟后那扇要命的窗子开了,把我像球一样从二楼抛下去做了自由落体运动;仙人掌又火上浇油,落地我已变成昏迷不醒的“刺猬”。
后来听说,是好心的行人送我进了医院;私下嫌我笨的母亲,听到这个消息竟在柜台内晕倒了,苏醒过来跌跌撞撞推开同事就往医院跑;而父亲一脸煞白,骑自行车撞到了电线杆,爬起来车子不要、泥水不管地直往前冲……那天医生差点下死亡通知书,警告说,病人必须一直保持清醒意识。
于是父母每隔一个小时便忐忑不安地唤我一次。
昏昏沉沉往下坠落的我,就被父母一声又一声、柔和而又有力、平稳而又[甲]、掺杂着心疼与希翼的呼唤拉回了这鸟语花香的世界。
⑥那年期末,我破天荒考了个全年级第一。
邻居说这一摔没留个后遗症已是万幸,想不到还摔开了窍,变聪明了。
只有我自己知道,是48小时的昏迷中母亲带泪的呼唤,父亲紧握我手的力量,及一睁开眼他们憔悴面容上的极大喜悦,与眼眶里滑落的中年人的泪水,让我一刹那长大了。
我才知道我对父母是那样重要。
心中渐渐清晰的爱滋生成牢不可破的愿望——我要为父母好好读书。
拿到成绩单时父母的[乙]和欣慰,让我开心了好久。
后来读书成了习惯,一读读到了研究生。
⑦我至今仍不知道我的智商属高属低,这对人的一生也许并不重要。
重要的是有怎样的父母,从懵懂到明事,其实只有一桥之隔;这座桥,就是父母温厚的爱,就像黑云经过太阳的亲吻也会变成绚丽的彩霞,再笨的小孩,有父母的爱来呵护,也会成长为顶天立地的栋梁。
【小题1】根据表现人物心情的需要,[甲]、[乙]两处应填入的恰当的词语是什么?[甲]处填 ________ [乙]处填 ________(2分)【小题2】第②段中“母亲回来生气地责骂时,我振振有词地说:‘老师讲要表扬诚实的孩子,您却批评我!’母亲忍不住扑哧笑了”,结合上文内容,说说母亲为什么转怒为喜?(4分)【小题3】结合全文内容,概括“我”的特点。
(3分)【小题4】文中多处写父母亲给予“我”的爱,请在下面抄写出你感受最深的句子并分析。
(4分)【小题5】“成长的桥”在文中指。
结尾画线的句子表达作用是____ ____ ___(3分)2.(12分)中国,最贫穷的挥霍者①就水来说,中国是世界上最贫穷的挥霍者。
②联合国一项研究报告指出:全球现有12亿人面临中度到高度缺水的压力,80个国家水资源不足,20亿人的饮水得不到保证。
预计到2025年,形势将会进一步恶化,缺水人口将达到28亿至33亿。
世界银行的官员预测,在未来的5年内,“水将像石油一样在全世界运转”。
③我国属于缺水国之列,人均淡水资源仅为世界人均淡水量的14,居世界第109位。
在人均水资源方面,中国已被列入全世界13个贫水国家之一,而且分布不均,大量淡水资源集中在南方,北方淡水资源只有南方淡水资源的14。
据统计,全国600多个城市中有一半以上城市不同程度缺水,沿海城市也不例外,甚至更为严重。
目前我国城市供水以地表水或地下水为主,或者两种水源混合使用,有些城市因地下水过度开采,造成地下水位下降,有的城市形成了几百平方公里的大漏斗,使海水倒灌数十公里。
由于工业废水的肆意排放,导致80%以上的地表水、地下水被污染。
专家们警告:“20年后中国将找不到可饮用的水资源。
”美国民“由于中国城市地区和工业地间有影响的智囊机构——世界观察研究所发表的一份报告中称:区对水需求量迅速增大,中国将长期陷入缺水状况。
”中国的黄河在过去的10多年间,年年断流,其中1997年断流226天。
流经中国一些人口稠密地区的淮河去年也断流了90天。
从卫星拍摄的照片看,数百个湖泊正在干涸,一些地方性的河流也在消失。
目前全国600多座城市中,有300多座城市缺水,其中严重缺水的有108个。
其中北京市的人均占有水量为全世界人均占有水量的113,连一些干旱的阿拉伯国家都不如。
④但是,广大老百姓能感受到我们如此地窘境吗?没有。
⑤就生产用水来说,在宁夏的一些地方,每亩水稻一年大约需要浇2000多立方米水,一亩小麦要浇1200多立方米水。
中国农村普遍的水资源利用率只有40%左右。
在宁夏,每公斤大米耗水超过2吨。
大水漫灌如果真的对庄稼有好处,倒也罢了,但事实上这种做法是引起土地盐碱化的最根本原因。
⑥工业用水方面,我国炼钢等生产过程的单位耗水量比国外先进水平高几倍,甚至几十倍。
水的重复利用率不到发达国家的13。
⑦觉醒吧,国人!如果这种用水状况还持续下去,那么我国水资源枯竭那一天必会来临!【小题1】阅读第③段,概括出题目中“贫穷”的依据。
(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小题2】第③段“20年后中国将找不到可饮用的水资源”中的“将”字能否删去?为什么?(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小题3】第⑤段画线句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何作用?(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小题4】面对我国水资源严重缺乏的现状,你有哪些合理的建议?(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文言文(12分)二世元年七月,发闾左適戍渔阳九百人,屯大泽乡。
陈胜、吴广皆次当行,为屯长。
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
失期法皆斩。
陈胜、吴广乃谋曰:“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陈胜曰:“天下苦秦久矣。
吾闻二世少子也,不当立,当立者乃公子扶苏。
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
今或闻无罪,二世杀之。
百姓多闻其贤,未知其死也。
项燕为楚将,数有功,爱士卒,楚人怜之。
或以为死,或以为亡。
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为天下唱,宜多应者。
”吴广以为然。
乃行卜。
卜者知其指意,曰:“足下事皆成,有功。
然足下卜之鬼乎!”陈胜、吴广喜,念鬼,曰:“此教我先威众耳。
”乃丹书帛曰“陈胜王”,置人所罾鱼腹中。
卒买鱼烹食,得鱼腹中书,固以怪之矣。
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夜篝火,狐鸣呼曰“大楚兴,陈胜王”卒皆夜惊恐。
旦日,卒中往往语,皆指目陈胜。
【小题1】本文选自__________,它是我国第一部体通史。
(2分)【小题2】解释下列句中词语。
(2分)①楚人怜之怜:②度已失期度:③会天大雨会:④卒中往往语往往:____________【小题3】翻译下面的句子。
(4分)①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②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为天下唱,宜多应者。
【小题4】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A.扶苏以数谏故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B.陈胜、吴广乃谋曰当立者乃公子扶苏C.项燕为楚将贤能为之用D.楚人怜之二世杀之【小题5】陈胜、吴广的起义有直接原因,也有根本原因。
(用原文回答)(2分)直接原因:根本原因:2. (15分)出师表(节选)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
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
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
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
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
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祎、允之任也。
【小题1】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
(5分)(1)臣本布衣 (2)先帝不以臣卑鄙 (3)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 (4)深入不毛 (5)庶竭驽钝【小题2】翻译下列句子。
(4分)(1)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2分)(2)庶竭驽钝,攘除奸凶。
(2分)【小题3】诸葛亮出师北伐的战略目标是什么?(2分)【小题4】“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这句话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报先帝”一语与文中的哪两件事相呼应?(4分)1.阅读下面一首古诗,完成小题(4分)春游湖【宋】徐俯双飞燕子几时回?夹岸桃花蘸水开。
春雨断桥人不渡,小舟撑出柳阴来。
【小题1】“夹岸桃花蘸水开”这句诗,给人无限的美感,请用生动的语言描绘出这一美景。
(2分)【小题2】诗歌的最后一句“小舟撑出柳阴来”传达出作者怎样的心情?(2分)1.题目:因为痛,所以叫青春要求:①文体规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