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单元燃料及其利用复习导学案
- 格式:ppt
- 大小:79.65 KB
- 文档页数:9
第七单元燃料及其利用一、复习目标:1.熟记燃烧的条件和灭火的原理;2.了解几种常见灭火器的灭火原理和使用范围;了解易燃物和易爆物的安全知识。
3.知道石油炼制出的几种主要产品及其用途;知道煤的几种主要产品及其用途;4.了解化学反应中能量的变化,认识燃料充分燃烧的重要性。
5.了解化石燃料燃烧对环境的影响;.认识使用和开发清洁燃料及各种能源的重要性。
二、知识清单【盆师f燃烧木条或纸条,燃烧和灭火的条件是什么?【知识点1】燃烧与灭火1.燃烧:2.燃烧条件:3.灭火的原理4.常见灭火器:【知识点2】易燃与易爆的安全知识1.燃烧、缓慢氧化和爆炸的共同点是:2.爆炸的条件:3.燃烧与爆炸的有关图标:【知识点3】燃料的合理利用与开发1.化学反应中能量的变化(1)列举不同放热反应,用化学方程式表示:①燃烧:②酸碱中和:③金属与酸:④金属氧化物与水反应:(2)举出不同的吸热反应,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3)使燃料充分燃烧,需要考虑以下两点:2.三大化石燃料:(1)(2)(3)3.开发和使用新的燃料及能源:⑴乙醇(2)氢气①性质:②制取:③正在利用的新能源:中考链接:| 答案 | | | ^ | | | | | | | | | | | !】.“钻木取火”是古代的一个神话传说,此神话传说说明燃烧需要的条件是A.有氧气(或察气)B.有可燃物C.温度达到着火点D.同时满足以上「个2.如图所示的实施组合中能证明可燃物燃烧与温度有关的是曳气塾气实验①实脸②实脸③实睑④白碑不燃烧白琳不燃烧白稚不燃烧白稽燃烧4.5.B.D. D.①④扇蜡烛会降低靖烛的着火点扇煤炉会增加新的易燃物电翌若火,先切断电源,再用干粉灭火器灭火森林蓄火.用干粉灭火蜀灭火B.爆炸一定有其他物质牛成C.点燃可燃性气体和空气的混合物可能引起爆炸D.血粉等可燃性粉尘与空气混合遇明火珂能引起爆炸7.下列有关燃境和灭火的说法正确的是A.凹燃物只有在空气中才能燃烧B.逋过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可以灭火C,•些宾胜安全知识和紧念灭火A.②④B.②③C.①③下列灭火实例中.利用了“隔离珂燃物”的原理的是A.住宅者火时消防队员用高爪水枪向样火处境水B.烧菜时油锅着火迅速盖上锅盖C.做实骤肘酒精不慎洒出并燃烧,用湿抹布盖灭D.发生森林火灾时,将火焰应延线路前方的小片禺林砍掉煤炉越扇越旺,蜡烛-扇就灭,以下对该现象的分析正确的是A,扇蜡烛会隔艳空气 ---- --- * -C.崩煤炉会增大空气进入虽F列灭火措施中恰当的是A.汽油着火,立即用水烧灭C.室内起火时,先打开门窗6,下列对爆炸的认识不合理的是A.可燃物在有限空间内急剧燃境会引起爆炸C 客乓'中窟有可燃性气体,遇明火时可能发生爆炸8 擀艘璀沿胳欠,如果掌握-些家庭安全知识和紧公灭,H 俄能避免火灾•下列说法的部黯温气2曩救潟著D .噩绑舄观 } 9. 普在高X?里发生火灾,被困人员的噂确仅是2魅所有门窗 D-鬻新捂住口鼻,寻找安全山口,制匐前进10. '¥列现象中,不是直接利用化学反应所号嗦普S 彪%A. 人川食物维持体温和日常活动B.家庭川煤I 做饭”.人类活动需卖能量,下列能st 主要足由化学变化产生:的是A,电炉取暖 B.太阳灶烧水 C.燃爆发电 D.帆船航行18. 人类社会的发展离不开能源.下列能源属于n 【再生能源的是A.石油B.煤C.天燃气 D,乙郁19. 在T •列各化学反应中,不属于放热反应的是A.木炭在氧气中燃烧B.农家肥的腐熟c.酒帮在空气中燃烧 n.喘和一皱化碳反应20. 当今世界各国普遍关注的重要问题之是环境保护,你认为下列叙述或捎施止确的是① 燃和石油等化石燃料燃烧产七的油、CO 及炭知尘敦和去燃烧的曝顼化合物等造成空 气污染②汽车改用压轿天然气(CNG)成液化石油气(LPG)作燃料,可以减少对空气的污 染③诚少使用煤、石油等燃料,更好地开发太PU 能、核能、阿能、地熟、句能等新能源④ 酸雨是—转化硫、二氧化氧等气体或这此气体在空气中反应后的生成物溶干雨水形成的 A.①②③④ B.①。
第七单元燃料及其利用课题1燃烧和灭火第1课时燃烧的条件灭火的原理和方法01知识管理1.燃烧的条件燃烧:通常情况下,可燃物与氧气发生的一种__ __、___ _的剧烈的__ __。
条件:(1)物质为_ __ _;(2)与__ __接触;(3)温度达到___ _。
以上三个条件缺一不可。
2.灭火的原理和方法原理:破坏燃烧条件中的任何一个都能达到灭火的目的。
方法:(1)清除或隔离__ __;(2)隔绝___ _;(3)使温度降到_ ___以下。
注意:着火点是物质的一种属性,一般不随外界条件的改变而变化,因此在灭火时,只能降低可燃物的温度,而不能降低其着火点。
3.火灾自救措施自救措施:(1)如果火势不大,可根据起火原因选择合适的方法和灭火器材将火扑灭。
(2)如果火势较大或有蔓延的趋势和可能,应立即拨打火警电话____,并采取必要的自救措施,如用__ __,蹲下_ ___或沿墙壁跑离着火区域。
02基础题考点1燃烧的条件1.燃烧是人类最早利用的化学反应之一,人类已有几十万年的利用燃烧反应的历史。
燃烧需要具备的条件是----------------------------------------------------------------------------( )①可燃物②氧气或空气③温度达到着火点A.①②B.②③ C.①③D.①②③2.(聊城中考)孔明灯燃气的火焰温度可达300℃,但纸质灯罩却没被点燃的原因是( )A.纸张不是可燃物,不能燃烧B.空气不充足,纸张不会燃烧C.风将热量吹散使灯罩处温度低于纸的着火点D.风将热量吹散后灯罩的着火点降低了3.燃烧是人类最早利用的化学反应之一,与人类的生产、生活有密切的联系。
如图是探究燃烧条件的实验,请根据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铜片上的白磷燃烧而水中的白磷不燃烧,说明燃烧需要__ __。
(2)能说明燃烧条件之一是温度达到可燃物着火点的实验现象是__ __。
(3)热水的作用是__ __。
初三化学第七单元燃料及其利用导学案第一课时学段:初中年级:九年级学科:化学单元:第七单元课题:燃烧和灭火课型:新授课教学目标:1、知道燃烧的条件和灭火的原理。
2、了解易燃物和易爆物的安全知识。
3、通过活动与探究,学习对获得的事实进行分析得出结论的科学方法。
教学重点:1、认识燃烧的条件和灭火的原理。
2、了解易燃物和易爆物的安全知识。
教学难点:灭火的原理和方法在生活中的运用。
导学环节:一、学习目标:1、物质燃烧的条件2、灭火的原理和方法。
二、合作探究、展示交流:(一)、燃烧的条件【实验探究】实验7-1观察现象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观察现象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交流讨论】1、由上述试验中薄铜片上的白磷燃烧而红磷不燃烧的事实,说明燃烧需要什么条件?2、由上述试验中薄铜片上的白磷燃烧而热水中的白磷不燃烧的事实,说明燃烧还需要什么条件?3、由本来在热水中不燃烧的白磷,在通入氧气或空气后燃烧的事实,再次说明燃烧需要什么条件?【归纳总结】燃烧需要三个条件:1、____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_____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精讲点拨】燃烧需要三个条件缺一不可,因此,灭火的原理是在燃烧条件基础上总结出来的。
灭火原理的应用一般要结合具体的情况去分析并选择合适的灭火方法。
【交流展示】(1)你如何熄灭蜡烛?(2)炒菜时油锅中的油不慎着火,如何处理?为什么?(3)堆放杂物的纸箱着火了,如何处理?为什么?(4)扑灭森林火灾时的方法之一是将大火蔓延线路前的一片树木砍掉,为什么?(5)如何解释“釜底抽薪”和“杯水车薪”这两个成语?【研读共品】 P127 了解几种灭火器原理和适用范围【讲解】爆炸:可燃物在有限的空间内急速燃烧,就会引起爆炸。
《燃料及其利用》全章复习与巩固(基础)【学习目标】1.掌握燃烧的条件和灭火的原理;了解一些防火和防爆的安全知识和灭火方法。
2.了解几种常见的燃料及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认识燃料充分燃烧的重要性。
3.了解化石燃料燃烧对环境的影响;认识开发各种新能源和使用清洁燃料的重要性。
【知识网络】【要点梳理】要点一、燃烧和灭火1.燃烧:可燃物与_____发生的一种发光、放热的剧烈的氧化反应叫做燃烧。
2.物质燃烧需要三个条件:(1)物质具有______;(2)可燃物与____________接触;(3)可燃物达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灭火的原理:(1)清除________或使________与其他物品隔离;(2)使可燃物隔绝_______;(3)使可燃物的温度降到_______以下。
【要点诠释】1.着火点是可燃物固有的性质,不随外界条件的改变而改变。
不同物质的着火点不同,每种物质具有对应的着火点。
着火点是物质本身的固有属性,因此不能说用降低着火点的方法来灭火,而只能是降温到着火点以下。
2.灭火原理实际就是破坏燃烧的条件。
不同的物质燃烧引起的火灾,其灭火的方法不尽相同。
如家用电器着火、森林火灾、档案室火灾等与普通火灾灭火方法不同。
要点二、易燃物和易爆物的安全知识1.易燃物和易爆物:(1)易燃物包括:(1)易燃的气体和液体(2)容易燃烧、自燃或遇火就能燃烧的固体(3)一些可以引起其他物质燃烧的物质等。
如硫、磷、酒精、液化石油气、面粉等。
易爆物:指的是受热或受到撞击时容易发生爆炸的物质。
如黑火药、硝酸铵等。
(2)安全意识:在生产、运输、使用和贮存易燃易爆物时要注意采取一些防范措施。
记忆口诀为:易燃爆物要注意,轻拿轻放防撞击;分开放置避暴晒,标志名称要看清;常通风并灭烟火,消防设施要保证;常检查来不轻心,消除隐患为第一。
(3)常见的几种安全标志:2.爆炸:可燃物在有限的空间内急速地燃烧,就会在短时间内聚集大量的热,使气体体积急速膨胀而引起爆炸。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导学案:第7单元燃料及其利用课题1燃烧和灭火(第1课时)导学案班级:初三()姓名:学科:化学课型:新授编者:审核:备课组【学习目标】1、记住燃烧的概念2、知道燃烧所需要的三个条件。
3、能根据燃烧的条件推论灭火的原理和方法。
【学习重点】燃烧的条件和灭火的原理。
【学习难点】燃烧的条件的探究。
【学习过程】一、旧知回顾(检查自我,我沉着!)你能回忆起曾经见到的燃烧实例和现象吗?把它们一一列举出来,如用来煮饭用的煤炉火、伊拉克战场上的烈火。
其中能为人类带来好处的燃烧实例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给人类带来危害的有:。
二、知识架构(充实自我,我自强!)一、燃烧的定义:。
⑴;二、燃烧的条件⑵;⑶。
燃烧的三个条件(填“缺一不可”或者“有一即可”)⑴;三、灭火的原理⑵;⑶。
灭火的三个原理(填“缺一不可”或者“有一即可”)三、成果展示(展示自我,我自信!)四、知识完形(完善自我,我能行!)1、[实验7---1]现象:①铜片上的白磷,②热水中的白磷,③铜片上的红磷,④用导管对准烧杯中的白磷,通入少量氧气。
尝试思考下列问题:⑴由现象和,说明燃烧需要的条件之一是与氧气(或空气)接触;⑵由现象和,说明燃烧需要的条件之一是;⑶由现象④,再次说明燃烧需要的条件之一是;⑷综合上述讨论,可得出燃烧需要的条件是。
2、[实验7--2]步骤:点燃三支蜡烛,在其中一支蜡烛上扣一只烧杯;将另两支蜡烛放在烧杯中,然后向其中一只烧杯中加适量碳酸钠和盐酸。
3、当发生下列情况时,你会建议采取什么方法灭火?序号123现象原因A B CD 水①居民家中因线路老化短路而发生火灾。
②炒菜锅中食油起火。
③在实验室不慎碰翻酒精灯,酒精在桌上着火。
④大片森林发生火灾。
_____五、达标测试(测试自我,我细心!)1、在开篝火晚会时,为使木材燃烧更旺些,通常把木材架起来燃烧,是因为()A.散热快B.降低了木材的着火点C.使木材和空气充分接触D.木材是可燃物2.在实验室里,通常将白磷浸没在水中保存,其目的是()A.降低白磷的温度B.防止白磷与空气接触C.使白磷与水结合成稳定物质D.将白磷浸湿而不易着火3、用水可以熄灭着火的木材,这是因为()A .水蒸发吸热,降低了木材的着火点B .水的密度比木材大C .水蒸发吸热,提高了木材的着火点D .蒸发吸热,温度降到着火点以下,且水蒸气又使可燃物隔绝空气4、下列灭火实例中,利用了“隔离可燃物”原理的是()A .住宅失火,消防队员用高压水龙头向着火处喷水B .炒菜时,油锅不慎着火,迅速用锅盖盖灭C .实验时酒精不慎洒出并燃烧,通常用湿抹布盖灭D .发生森林火灾时,将火焰蔓延线路前的小片树木砍掉5、根据上图回答:白磷的着火点约为40℃,红磷的着火点约为240℃,酒精灯的火焰约为500℃。
第七单元燃烧及其利用复习导学案复习目标1、燃烧条件的探究实验复习。
2、复习探究灭火的原理和方法。
3、燃料煤,石油,天燃气性质综合利用复习。
4、复习巩固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及练习中的应用。
5、燃料充分燃烧的方法和意义。
6、复习易燃物、易爆物的安全知识,复习巩固燃料燃烧对空气的影响。
7、了解能使用和开发新的燃料及能源知识来解题。
知识归纳1、燃烧是指可燃物与氧气发生的发光放热的剧烈的氧化反应。
广义的燃烧指的是伴有发光发热的剧烈的化学反应,不一定需要氧气。
例:H2在Cl2中的燃烧,Mg在CO2中的燃烧生成氧化镁和碳。
2、燃烧的条件:(缺一不可)(1)(2)(3)3、灭火的方法:(1)(2)(3)燃烧必须具备的三个条件如果被破坏,使反应停止,就可以达到灭火的目的。
(只要消除燃烧条件的任意一个即可)4、影响燃烧现象的因素:不同的物质燃烧现象不同,它与可燃物的性质有关,还取决于可燃物与氧气的和氧气的。
使燃料充分燃烧的两个条件:(1)(2)5、爆炸:可燃物在内燃烧,气体体积迅速膨胀而引起爆炸。
一切可燃性气体、可燃性液体的蒸气、可燃性粉尘与空气(或氧气)的混合物遇火种均有可能发生爆炸。
燃烧与缓慢氧化、自燃的共同点是:不同点是:6、三大化石燃料: 、、(混合物、均为不可再生能源)(1)煤:“工业的”(主要含元素);煤燃烧排放的污染物:、(引起酸雨)、、烟尘等(2)石油:“工业的血液”(主要含碳、氢元素);汽车尾气中污染物:CO、未燃烧的碳氢化合物、氮的氧化物、含铅化合物和烟尘煤石油形成形态特征组成元素物质类别加工干冶金工业原料分馏及应用馏(物理变化)化工原料(化学变化)重要的燃料(3)天然气是气体矿物燃料(主要成分:),是较清洁的能源。
其主要存在于等处;产生于。
CH4是已知的最简单的有机物。
①CH4的物理性质:色、味气体,密度比空气,溶于水。
②CH4的化学性质:可燃性:现象是:③CH4的用途:(4)CH4中组成元素的检验:①例通过点燃气体的方法:②计算的方法:例:如果1.6克甲烷在空气中燃烧生成CO24.4克,水3.6克,确定甲烷的组成元素。
第七单元燃烧及其利用复习导学案复习目的1、燃烧条件的探究实验复习。
2、复习探究灭火的原理和方法。
3、燃料煤,石油,天燃气性质综合利用复习。
4、复习稳固化学反响中的能量变化及练习中的应用。
5、燃料充分燃烧的方法和意义。
6、复习易燃物、易爆物的平安知识,复习稳固燃料燃烧对空气的影响。
7、理解能使用和开发新的燃料及能源知识来解题。
知识归纳1、燃烧是指可燃物与氧气发生的发光放热的剧烈的氧化反响。
广义的燃烧指的是伴有发光发热的剧烈的化学反响,不一定需要氧气。
例:H2在Cl2中的燃烧,Mg在CO2中的燃烧生成氧化镁和碳。
2、燃烧的条件:〔缺一不可〕〔1〕〔2〕〔3〕3、灭火的方法:〔1〕〔2〕〔3〕燃烧必须具备的三个条件假如被破坏,使反响停顿,就可以到达灭火的目的。
〔只要消除燃烧条件的任意一个即可〕4、影响燃烧现象的因素:不同的物质燃烧现象不同,它与可燃物的性质有关,还取决于可燃物与氧气的和氧气的。
使燃料充分燃烧的两个条件:〔1〕〔2〕5、爆炸:可燃物在内燃烧,气体体积迅速膨胀而引起爆炸。
一切可燃性气体、可燃性液体的蒸气、可燃性粉尘与空气〔或氧气〕的混合物遇火种均有可能发生爆炸。
燃烧与缓慢氧化、自燃的共同点是:不同点是:6、三大化石燃料: 、、〔混合物、均为不可再生能源〕〔1〕煤:“工业的〞〔主要含元素〕;煤燃烧排放的污染物:、〔引起酸雨〕、、烟尘等〔2〕石油:“工业的血液〞〔主要含碳、氢元素〕;汽车尾气中污染物:CO、未燃烧的碳氢化合物、氮的氧化物、含铅化合〔3〕天然气是气体矿物燃料〔主要成分:〕,是较清洁的能源。
其主要存在于等处;产生于。
是的最简单的有机物。
CH4①CH的物理性质:色、味气体,密度比空气,溶4于水。
的化学性质:可燃性:现象是:②CH4③CH的用处:4中组成元素的检验:①例通过点燃气体的方法:②计算的方法:〔4〕CH44.4克,水3.6克,确定甲烷的组成元素。
2解:7.燃料燃烧对空气的影响a.煤燃烧时会排放出和气体等污染物,这些气体溶于水,会形成。
第七单元燃料及其利用(一)〖学习目标〗1.熟悉燃烧的条件,掌握灭火的简单原理和方法,2.知道爆炸发生的原因,了解防范爆炸的措施;3.认识使燃料完全燃烧的重要性〖学法指导〗1、自学构建:学生自己阅读课本,完成知识网络。
2、平行训练:学生自主完成基础训练,具备一定的用化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3、点拨释疑:教师出示答案,学生提出问题,教师点拨释疑。
4、直击中考:完成中考中档以上的题,自主完成或讨论完成。
5、交流反思:总结本节课的收获。
〖学习流程〗流程一自学构建〖知识网络〗1、燃烧是可燃物与氧气发生的一种、的剧烈的。
2、燃烧的条件:(缺一不可)(1)(2)(3)观察演示实验如下图所示,在500mL,的烧杯中注入400mL开水,并投入一小块白磷,在烧杯上盖一薄铜片,铜片上一端放一块红磷,另一端放一小块已用滤纸吸去表面的水的白磷,进行上述实验可观察到的现象是:(1)铜片上的燃烧起来,而不能燃烧的事实说明燃烧需要;(2)铜片上的燃烧起来,热水中的没有燃烧,说明燃烧;通过以上实验观察可推断出,使可燃物燃烧的条件是:(1)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
3、灭火的原理:(只要消除燃烧条件的任意一个即可)(1)消除(2)隔绝(3)降温到以下常用的灭火器有、、;扑灭木材、棉布等燃烧引起的失火可用,扑灭油、气、电器引起的失火可用,图书、档案、贵重设备、精密仪器等的失火可用。
4、(1)、影响燃烧现象的因素:可燃物的、氧气的、与氧气的(2)、使燃料充分燃烧的两个条件:①②。
(3)、燃料不充分时不仅,而且。
5、爆炸:可燃物在急速燃烧,气体体积迅速膨胀而引起爆炸。
一切可燃性气体、可燃性液体的蒸气、可燃性粉尘与空气(或氧气)的混合物遇火种均有可能发生爆炸。
平行训练一、选择题1、点燃的火柴竖直向上,火柴梗不易继续燃烧,其原因是()A.火柴梗温度达不到着火点B.火柴梗着火点较高C.火柴梗潮湿不易继续燃烧D.火柴梗接触氧气少2、下列灭火方法错误的是()A、房屋着火用高压水枪喷灭B、煤气着火用灭火器喷灭C、电源着火用水浇灭D、炒菜时着火用锅盖盖灭3、在纸叠的小船中加入适量的水,用酒精灯直接加热,纸船安然无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