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三年级下册语文《第七单元导学案》
- 格式:docx
- 大小:280.60 KB
- 文档页数:21
1.古诗三首导学案
三、自读古诗,
1.板书诗题,引导解题。
指
导学生自读古诗,认记诗中的生
字。
2.引导学生思考:古诗描
绘了什么景色?写出了诗人怎样
的心情?
3.课件出示前两句诗,理解
字词意思,引导学生交流:这两
句诗写了什么内容?表达了诗
人怎样的心情?
4.出示后两句诗,思考:这
两句诗描写了哪些景物?结合
注释理解诗句意思。
1.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
读古诗,认记诗中的生字。
2.学生思考回答问题。
古诗描写了春末夏初时宁
静的景色,写出了诗人山行时
轻松愉悦的心情。
3.读前两句诗,理解字词
和诗句意思,交流回答问题。
首句点明了游览的时间是
梅子黄时,第二句点明了此行
的路线。
这两句诗写出了诗人
高涨的游兴。
4.齐读后两句诗,交流问
题,理解诗句意思。
5.读背古诗。
2.燕子导学案
3.荷花导学案
2.听写词语。
花瓣、莲蓬、饱胀、破裂、姿势、仿佛、随风飘动、舞蹈、停止
3.多音字组词。
4*.昆虫备忘录导学案
5.守株待兔导学案
1.多音字组词。
6.陶罐和铁罐导学案
7.鹿角和鹿腿导学案
8*.池子与河流导学案
1.比一比,再组词。
9.古诗三首导学案
10.纸的发明导学案
11.赵州桥导学案
自读课文,圈出本课生字。
2.多音字组词。
12*.一幅名扬中外的画导学案
1.多音字组词。
13.花钟导学案。
1.第七单元22、我们巧妙的世界教课目的:认识藏、呈等11个生字,学写寸、呈、幻等13个生字。
指导写好蜡、烛、幼等左右构造的字,幻书写时注意“幺”和“纟”的差别。
能读准字音,有感情地朗诵课文,经过朗诵表达出生界的巧妙。
认识课文从哪几个方面写出了世界的巧妙。
初步学习整合信息,学习如何介绍巧妙的世界。
教课要点:理解、感悟世界的巧妙,领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激发热爱世界的思想感情。
教课难点:感悟世界的巧妙,学习把事物写详细。
教课准备:教师:制作课件。
学生:课前察看自己感兴趣的事物(能够是玩具、花草、石头、玻璃等等),生字卡片。
教课准备:课件教课时间:2课时教课过程:第一课时一、图片导入,惹起兴趣课件播放地球,湛蓝的天空、各样形状的云彩,日出日落,四时的丛林等图片,观看图片后,大家用词语来形容你看到的世界吧。
课件出示()的世界同学们自由说出自己的惹起答案。
世界是多彩的,世界是奇异的,世界上有各样颜色,各样形状,有无数的宝藏和财产。
今日让我们一同走进巧妙的世界,看看巧妙的世界有哪些吸引你的漂亮。
(板书:22、我们巧妙的世界)(齐读课题)【设计企图:运用色彩丰富的视频让学生对世界有直观认识,唤起学生的感情体验,调换学生情绪。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请你翻开课本,联合注音,借助课后生字表,读准字音,读通课文,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
请9位同学接读课文,每人两段,随机正音。
小组内互读课文,把课文读正确,读流畅。
默读课文,圈画出不理解的词语,并思虑作者从那双方面写出了世界的巧妙?预设:学生答案会包含天空、清早、云彩、水洼、雨后、黑夜、地球、夏季、秋(天、冬季等。
把学生的答案指引剖析总结,得出是从“天空”“地球”双方面写了世界的巧妙。
【设计企图:学生已经有了初步归纳课文的能力,但大多数孩子关于课文所描绘的事物的附属关系不太明确,在孩子们找出全部的风趣巧妙的事物后指引学生总结出来天空和地球双方面。
】三、复习生字,指导写字课件出示生字,自由练读。
三年级句子专项复习导学案一、学习目标1、结合课文中的句子加深了解比喻、拟人等修辞方法的好处。
2、掌握反问句与陈述句之间的互换。
3、会运用修改符号修改病句。
4、学着赏析词句,初步培养遣词造句的语文能力。
二、学习重点结合课文中的句子加深了解比喻、拟人等修辞方法的好处。
三、学习难点掌握反问句与陈述句之间的互换。
四、学习过程(一)复习比喻句和拟人句1、读一读下列句子,在后面括号内标注上其所用修辞方法。
①一身乌黑的羽毛,一对轻快有力的翅膀,加上剪刀似的尾巴,凑成了那样可爱的活泼的小燕子。
()②荷叶挨挨挤挤的,像一个个碧绿的大圆盘。
()③凌晨四点,牵牛花吹起了紫色的小喇叭。
()2、从文中再分别找出一处比喻句和拟人句,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二)复习排比句桥面两侧有石栏,栏板上雕刻着精美的图案:有的刻着两条相互缠绕的龙,嘴里吐出美丽的水花;有的刻着两条飞龙,前爪相互抵着,各自回首遥望;还有的刻着双龙戏珠。
所有的龙似乎都在游动,真像活了一样。
你能仿照例句用“有的……有的……有的……”写一个句子吗?(三)复习反问句再把浆捞出来晒干,不就成了一种既轻便又好用的纸了吗?你能将这个句子改成陈述句吗?(四)巧用词语1、请你圈画出段落中的动词。
有个叫蔡伦的人,吸收了人们长期积累的经验,改进了造纸术。
他把树皮、麻头、稻草、破布等原料剪碎或切断,浸在水里捣烂成浆;再把浆捞出来晒干,就成了一种既轻便又好用的纸。
2、(北京市中关村一小期末模拟)给下列句子加上合适的形容词。
①一身()的羽毛,一对()的翅膀,加上()的尾巴,凑成了那样()小燕子。
②“我就知道你不敢,()东西!”铁罐说,带着更加()神气。
(五)(北京市中关村一小期末模拟)试着用修改符号修改以下病句吧。
①接到“三好学生”奖状,高兴极了。
②爸爸再三地重复叮嘱我不要忘记去奶奶家。
③迎面走来了一位须发花白的老奶奶。
部编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配套练习(学案、导学案、预习题第七单元习作:国宝大熊猫一、习作要求1.围绕大熊猫,走近它,了解它,和它交朋友,向别人介绍它。
2.搜集资料,了解大熊猫。
(1)大熊猫是猫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大熊猫吃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大熊猫生活在什么地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大熊猫身上哪些地方是白的,哪些地方是黑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大熊猫为什么被视为中国的国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完成习作,写出自己的发现的感受。
二、方法训练1.为了更好地了解大熊猫,你打算通过哪些方式搜集资料?请写出几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范文引路,比较写法。
三年级第七单元导学案
班级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
音。
(遇到不认识或不理解的字词,查查字典。
)
二、将下列词语读三遍。
(将不会读的标上拼音)
美妙音乐家演奏手风琴歌手歌曲轻柔感受温柔激动合奏乐曲充满
喜欢乐器雨滴音乐会滴答所有河流轻快合唱
父亲童年雾蒙蒙鼻子茫然轻声生怕惊动气息过夜总是抖动露水湿气呼吸时刻猎人翅膀沉重
红枣摆动如同无数新月后院忽然圆乎乎赶忙墙根注视暗暗兴许清楚活动劲头匆匆散落归拢急火火聪明本事高明好奇心弯腰黑洞洞
三、填一填。
5.《父亲、树林和鸟》课文中有哪些人物,去了哪里,做了什么?请用简要地概括课文内容。
6.默读《父亲、树林和鸟》,用波浪线画出你喜欢的词句,并简单和同桌或家人说出对这些词句的感受。
7.默读《带刺的朋友》,思考问题:带刺的朋友是谁,它做了什么?请用一句话概括。
8.默读《带刺的朋友》,以“小刺猬偷枣的本事真高明”为开头,用自己的话讲讲刺猬是怎样偷枣。
语文园地七导学目标:1、通过读课外书、报刊、看电视、听广播,了解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友好的情况,把你的发现告诉同学,并注意听听同学的发现,互相交流。
交流时做到态度自然、大方,表达流利,内容比较充实。
2、能主动发现成语的构词特点,引导学生识记十二条成语。
3、读读认认通过生字加偏旁组字连词,认识八个生字词语。
读读背背优美的古诗名句,培养学生对古诗句的欣赏能力。
4、通过趣味语文了解一些有关“言”的说法,提高学习语文的兴趣。
导学重难点:如何有条理地向同学们介绍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友好的情况。
导学过程:一、学习“口语交际”1、谈话导入2、各组小朋友在自己的组里,把你收集的资料讲给同学们听一听;推荐讲得好的在班上来讲一讲。
3、全班交流,师生评价。
4、教师归纳总结。
二、学习“我的发现”1、学生自读成语2、启发学生发现成语的构成,理解成语。
说说自己平时积累过的这类成语例:心心相印、夸夸其谈、芸芸众生、欣欣向荣、沾沾自喜、津津乐道、息息相通、高高在上、跃跃欲试、循循善诱┄┄三、学习“读读认认”1、自己观察学习,用以前加一加的方法自学生字2、小组学习,注意给它们区分和组词。
3、教师检查四、学习“读读背背”古诗中有很多关于友谊的美句,鼓励学生在朗读中体会并背诵下来。
六、趣味语文读一读,记一记,知道祖国语言文字的丰富多彩。
课堂检测:1.我会填字组成一个成语。
()()如生()()起舞()()不舍()()在目()()俱到()()是道()()不断()()有礼()()相关()()日上()()有味()()不绝2.我会组词。
止()郎()直()丁()代()力()企()廊()置()厅()贷()虏()分()岔()由()届()3.我会把下列表现友谊的名句补充完整。
海内存知己,。
,天涯共此时。
久旱逢甘雨,。
,患难见真情。
千里送鹅毛,。
4.我会填出“言”。
表示吉祥的话叫()精炼著名的话叫()应允别人的话叫()诚恳劝告的话叫()宣誓所说的话叫()临走写下的话叫()不满抱怨的话叫()生前留下的话叫()教学反思:。
小学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七单元高效课堂导学案小学三年级语文第七单元导学案课题 25、《太阳是大家的》课时第1课时主备人审核人组别使用人使用日期学习目标:1、会认2个生字,会写4个生字。
2、正确读写“红彤彤、晚霞、睡梦”等词语。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学习重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自主、合作、探究:一、自主学习1、自由读诗歌,要求读准字音,遇到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多读几遍,把诗歌读通顺。
2、同桌之间互读课文,共同正音。
3、检查识字情况,指名读词语。
红彤彤晚霞睡梦陪伴趁着浪花4、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红彤彤晚霞睡梦陪伴趁着浪花二、合作探究1、自主识字。
(1)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识记生字。
(2)学生交流自己的识字方法,鼓励有创意的识字方法。
2、认真观察今天要写的生字,说说我们在写这些字的时候,要注意什么?3、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这首诗歌一共个小节,运用的修辞手法,讲了一天中太阳为、、做好事,告诉我们:太阳是。
4、你最喜欢诗歌中哪一句,为什么?三、课堂小结我会有感情地朗读这首诗歌!四、课堂检测1、拼一拼,写一写。
wǎn xiá xiān yàn shuì mang chan zhe p?i bàn( ) ( ) ( ) ( ) ( )2、比一比,组词语。
洒()霞()陪()扬()盼()酒()霜()培()杨()纷()3、样子写词语红(彤彤)绿()黑()亮()黄()金()白()课题25、《太阳是大家的》课时第2课时主备人审核人组别使用人使用日期学习目标:1、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各国儿童的团结友爱,感受诗歌的快乐氛围。
学习重点: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自主、合作、探究:一、自主学习1、听写生词:红彤彤晚霞陪伴睡梦趁着浪花2、有感情地朗读诗歌。
二、合作探究1、选择自己喜欢的一种方式学习1、2小节,思考:一天中太阳为大家做了哪些好事?2、展开想象,太阳还可能做哪些好事呢?根据提示,创编一两句小诗。
第七单元集体备课本单元以“奇妙的世界”为主题,编排了《我们奇妙的世界》《海底世界》《火烧云》3篇课文,语言优美,展现了世界的多姿多彩和不同事物的美。
《我们奇妙的世界》从天空和大地两个方面展现了这个奇妙世界的神奇和活力;《海底世界》从海底的动物、植物和矿产等方面,介绍了海底世界景色的奇异和物产的丰富;《火烧云》重点从颜色和形状两个方面,表现火烧云的变化极多极快。
单元语文要素在课文中的梯度序列22 我们奇妙的世界▶教学目标1.会认“呈、雕”等7个生字,会写“呈、幻”等11个字,正确读写“奇妙、呈现”等16个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能说出课文是从哪几个方面来写天空和大地的。
3.能结合生活经验,理解“一切看上去都是有生命的”这句话的含义。
4.能仿照例句,写一写自己发现的普通而又美的事物。
▶教学重难点理解课文主要内容,体会含义深刻的句子,借鉴课文的写作方法进行表达训练。
▶教学策略1.识字写字识字:结合上下文识记“呈、雕、幻”这3个字,可以放在课文句子中理解其意思,再借助动态图片加以辅助识记。
结合偏旁识记“辉、芒”,这2个字分别是光字旁、草字头,可结合字义进行识记。
“型”,可组词为“模型”,再结合图片来识记。
写字:“幻、诱、润、冰、剑、普、通、模”,可迁移运用以前学过的方法,让学生谈谈写好这些字应注意的要点。
“呈、芒、型”既要求会认又要求会写,建议在认读中结合字形特点进行书写。
2.朗读教学课文围绕“一切看上去都是有生命的”展开,语言极其优美。
教学时,通过多种形式的读,读好关键句子,再由句子到段落,由段落到全文,读出作者对生机盎然的事物及美好世界的赞美。
如在读写云彩和冬天的句子时,可以抓住同一事物前后的变化比较朗读;读文中写黑夜降临和秋天到来的场景的句子时,可以出示图片,图文并茂,激发学生的朗读情感。
3.积累表达教学课后“小练笔”时可分步指导:第一步指导从哪里找普通而又美的事物,让学生明白要写的东西一定是极其常见的,如草叶上的露珠、湖面的涟漪等;第二步指导怎么写,利用例句指导学生发现使用比喻的修辞手法能使事物更美,同时指出事物带给人类的好处并展现事物的美。
课题22、《我们奇妙的世界》课时1/2 总课时教学目标1.认识“呈、雕”8个字,会写“呈、幻”等13个字。
指导写好蜡、烛、幼等左右结构的字,幻书写时注意“幺”和“纟”的区别。
2.能读准字音,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朗读表达出世界的奇妙。
教学重点认识“呈、雕”8个字,会写“呈、幻”等13个字。
指导写好蜡、烛、幼等左右结构的字,幻书写时注意“幺”和“纟”的区别。
教学难点能读准字音,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朗读表达出世界的奇妙。
课前准备ppt教学过程环节学案二次备课预习铺垫一、图片导入,引起兴趣。
1.课件播放地球,蔚蓝的天空、各种形状的云彩,日出日落,四季的森林等图片,观看图片后,大家用词语来形容你看到的世界吧。
课件出示()的世界同学们自由说出自己的引起答案。
世界是多彩的,世界是神奇的,世界上有各种颜色,各种形状,有无数的宝藏和财富。
【设计意图:运用色彩丰富的视频让学生对世界有直观认识,唤起学生的情感体验,调动学生情绪。
】探究新知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
1.请你打开课本,结合注音,借助课后生字表,读准字音,读通课文,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
2.请9位同学接读课文,每人两段,随机正音。
3.小组内互读课文,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
4.默读课文,圈画出不理解的词语,并思考作者从那两方面写出了世界的奇妙?【设计意图:学生已经有了初步概括课文的能力,但大部分孩子对于课文所描述的事物的从属关系不太明确,在孩子们找出所有的有趣奇妙的事物后引导学生总结出来天空和地球两方面。
】探究新知三、复习生字,指导写字。
4.课件出示生字,自由练读。
5.生字组词,巩固识字。
6.指导书写“烛”。
提示火字旁做偏旁最后一笔捺变为点,书写时左窄右宽;提示“幻、蜡、诱、润、模”都是左右结构的字,左窄右宽。
“剑”书写时左宽右窄。
指导书写“乘”要注意笔顺。
达标检测生字组词,巩固识字。
板书设计22、《我们奇妙的世界》“剑”书写时左宽右窄。
指导书写“乘”要注意笔顺。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七单元《海底世界》学习任务单及作业设计第一课时【学习目标】1.初度课文读准字音,认识生字词,掌握生字的写法。
2.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学习准备】读课文,准备练习本。
【学习方式和环节】初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认识新字→理解词义→自由读文,概括段意→感受海底黑中有关的奇异景象。
【作业设计】1.抄写下列词语宁静海底器官危险海参攻击差异迅速后退煤矿钢铁反推力2.选择合适的词语填空平静宁静安静(1)海面上波涛澎湃的时候,海底依然很()。
(2)上课了,教室里立刻()下来。
(3)看到眼前发生的一切,他的心久久不能()。
蕴藏储藏(1)茶叶要()在冰箱里,才不容易坏。
(2)海底()着丰富的矿产资源。
【参考答案】平静宁静安静(1)海面上波涛澎湃的时候,海底依然很(宁静)。
(2)上课了,教室里立刻(安静)下来。
(3)看到眼前发生的一切,他的心久久不能(平静)。
蕴藏储藏(1)茶叶要(储藏)在冰箱里,才不容易坏。
(2)海底(蕴藏)着丰富的矿产资源。
第二课时【学习目标】1.细读课文 3——6 自然段,感受海底世界的景色奇异、物产丰富。
2.完成课后练习。
【学习准备】读课文,准备练习本。
【学习方式和环节】读课文第 3—6 自然段,标出自己感兴趣的内容→学习课文围绕一句话把内容写具体的方法→体会各种写作方法的好处→归纳总结。
【作业设计】1.选择自己喜欢的一项与伙伴分享交流。
海底真是个景色奇异、物产丰富的世界。
喜欢绘画的你可以画一画海底奇异的景象;喜欢朗读的你,可以读一读优美的文章;喜欢写作的你,可以写一写你想对大海说的话;喜欢探索的你,可以查一查大海的秘密。
2.推荐阅读。
(选做)《海底两万里》、《奇妙的海洋生物》。
22.我们奇妙的世界【课时目标】1.会认本课“呈雕”等8个字,会写“呈幻”等13个字,理解相应的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教具准备】教学课件【板书设计】22 我们奇妙的世界总——分——总奇妙—(天空、大地)—奇妙无穷【课后反思】成功之处:本课教学,首先展示图片,引导解题。
再在自学的基础上,解决生字新词。
在此基础上梳理文章脉络,掌握文章行文顺序,把握文章结构,对文本有个整体感知和概括。
所以这些都是为了扫清文章的阅读障碍,打好字词基础。
设计扎实有效,充分放手给学生自主解决字词,训练了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
不足之处:如何让课堂扎实有效,而不是浮华热闹。
【课时目标】1.理解课文内容,了解世界的奇妙所在,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
2.领悟作者的表达方法,学习作者按一定顺序抓住事物特点描写的写作方法。
【板书设计】我们奇妙的世界天空大地(留心观察,感悟奇妙)【课后反思】成功之处:本课是一篇写景的文章,文中描写的事物都是大自然中长见的事物,学生十分熟悉,但平时却不一定留心观察这些事物的特点,因而在教学时让学生充分的读,在读中理解,在读中感悟,作者向我们描述天空中的缤纷色彩,奇妙形状和大地上丰富财富,引导学生抓住重点段落词句,感悟世界的奇妙。
比如,在教学第四自然段时,让学生依据作者描述云彩形状展开想象,描述还有那些形状,学生说的很多,而且气氛很活跃,学生想象也很丰富,有的说像骏马在草原上奔驰,有的说象羊在低头吃草………在这样的气氛氛围中,学生不仅感受到了大自然的神奇,而且对作者的写作方法掌握的也比较好,并从中感受到了作者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不足之处:引导学生在讨论交流中完成教学任务,指导学生反复朗读,在读中想象体会.品味.感受世界的奇妙。
备课素材【写作背景】本文是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的第一篇课文。
这是一篇精读课文。
作者是彼得·西摩。
本课则是一篇短小精美、条理清晰、语言生动的散文,通过具体描写天空中的缤纷色彩、奇妙形状和大地上丰富的财富,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对美妙世界的热爱。
部编版三年级下册语文全册导学案
第七单元
一、单元内容总述
1.本单元主题:
本单元课文主要是围绕“大自然”这个专题进行编排的。
主要由《大自然
的声音》《父亲、树林和鸟》《带刺的朋友》三篇课文组成。
编排意图是引导
学生阅读课文,感受大自然的美妙,感知课文生动的语言。
2.本单元重点:
感受课文的生动语言,积累喜欢的语句。
本单元的三篇课文都描写了大自
然的美妙,语言生动、优美。
《大自然的声音》写了风、水以及动物带给我们
的美妙声音。
《父亲、树林和鸟》描写了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以及树林的美景。
《带刺的朋友》写了一只刺猬月下偷枣的情景。
教学时注意引导学生美读课文,感受语言的优美、生动,积累语言。
苏坊镇中心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导案
苏坊镇中心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导案
苏坊镇中心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导案
苏坊镇中心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导案
苏坊镇中心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导案
苏坊镇中心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导案
苏坊镇中心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导案
苏坊镇中心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导案
【合作探究】
板块一:交流平台
1.鼓励学生结合课本上的内容,说说自己在这方面的做法和经验。
2.教师评议,方法指导(课件出示)
板块二:1、词句段运用
.读一读,照样子写句子。
(课件出示)
.互相交流,说说自己积累的这样的句子。
2、.读下面的句子,注意加点的词语,说一说你有什么发现。
(课件出示)
(1)学生自由朗读,谈感受。
(2)小组交流,说说发现了什么。
(3)朗读积累。
【知能应用】把“的、地、得”填入括号里。
激烈()赛跑项目开始了,我们在跑道上飞快()跑着,跑到终点,我们已经累()气喘吁吁。
【知识总结】
学到了什么?还有什么问题?
【课后作业】一、照样子写句子。
例:他高兴得跳了起来。
苏坊镇中心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导案
1.观察这些字,你发现了什么?
2.看提示
旁边提示我们写这几个字的时候要注意什么?(提示了撇捺要舒展,才能写得美观)
3.写一写
板块四:日积月累
1.出示古诗,学习生字。
(课件出示)
2.师范读,学生跟读。
互相交流识记生字。
自由朗读。
3.教师简介:作者简介:王昌龄(公元698-756年)字少伯,汉族,山西太原人。
盛唐著名边塞诗人,后人誉为“七绝圣手”。
早年贫贱,困于农耕,年近不惑,始中进士。
初任秘书省校书郎,又中博学宏辞,授汜水尉,因事贬岭南。
开元末返长安,改授江宁丞。
被谤谪龙标尉。
安史乱起,为刺史闾丘所杀。
其诗以七绝见长,尤以登第之前赴西北边塞所作边塞诗最著。
他的边塞诗气势雄浑,格调高昂,充满了积极向上的精神。
世称王龙标,有“诗家天子王江宁”之称,存诗一百七十余首,作品有《王昌龄集》。
【知能应用】
(1)罗裙:。
(2)一色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