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查报告的结构
- 格式:doc
- 大小:21.33 KB
- 文档页数:6
调查报告的结构形式包括哪些调查报告的结构形式包括哪些 导语:调查报告可以在报刊上发表,也可以供领导机关作为处理问题、制定政策的依据或参考。
接下来⼩编整理了调查报告的结构形式包括哪些,⽂章希望⼤家喜欢! 从外部形式上看,调查报告由标题、前⾔、主体、结语四个部分组成。
标题 1.单标题 公式化写法。
公式化写法就是按照“调查对象+调查课题+⽂体名称”的公式拟制标题。
如《⼀个富裕居委会的财务调查》就是这样的标题,其中“⼀个富裕居委会”是调查对象,“财务”是调查课题,“调查”显⽰⽂体是调查报告。
这样写的好处是要素清楚,读者⼀看就知道这是写的什么单位,涉及的是哪些问题,⽂种也很明确。
这样写的不⾜之处是太模式化,不够新鲜活泼。
常规⽂章标题写法。
具体⽅式灵活多样。
可以⽤问题作标题,如《⼉童究竟需要什么读物?》。
可以显⽰作者⾃⼰的观点,如《莘莘打⼯者,维权何其难》。
可以直接叙述事实,如《三个孩⼦去蛇岛》。
2.双标题 双标题由正副标题组成,其中正标题⼀般采⽤常规⽂⽂章标题写法,具体⼿段如上所述。
副标题则采⽤公式化写法,由调查对象、调查课题、⽂体名称组成。
如《明晰产权起风波——对太原市⼀集体企业被强⾏接管的调查》。
前⾔ 调查报告的前⾔⼀般要根据主体部分组织材料的结构顺序来安排,常⽤的有以下⼏种类型: 1.提要式 提要式就是把调查对象最主要的情况进⾏概括后写在开头,使读者⼀⼊篇就对它的基本情况有⼀个⼤致的了解。
例如《靠名牌赢得市场——关于深圳市飞亚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的调查》的开头: 飞亚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飞亚达)是⼀家以⽣产钟表为主的⼤型企业,1987年成⽴于深圳。
在经济特区这块改⾰开放的沃⼟上,该公司坚持不懈地实施名牌战略,终于在竞争激烈的钟表⾏业后来居上。
历经⼗⼆年的艰苦创业,飞亚达由⼀个钟表⼩⼚发展为总资产逾⼋亿元,年创利润⼋千万元的上市公司,成为国内同⾏的翘楚。
这个开头把飞亚达公司发展情况和主要成绩作了概括的介绍,提纲挈领,统率全⽂。
调查报告的基本结构一、引言在调查报告中,引言部分是对整个报告的概括和说明。
在简要阐述调查主题和目的的基础上,引言部分还可以包括所选取的调查对象、调查方法和数据来源的说明,以及对报告结构和组织安排的简要介绍。
二、背景介绍在调查报告中,背景介绍部分是对调查主题的相关背景信息进行介绍和阐述。
这一部分可以包括一些相关的历史背景、政策背景、市场状况等,以便读者对调查主题有更全面的理解和认识。
三、调查目的和方法在调查报告中,调查目的和方法部分是对调查目的和具体方法进行阐述。
这一部分可以包括对调查目的的明确说明、调查方法的选择和论证,以及调查过程中所采用的具体方法和工具的描述。
四、数据分析与结果在调查报告中,数据分析与结果部分是对调查过程中所收集到的数据进行分析和呈现的部分。
这一部分可以通过统计数据、图表、图像等形式,对调查结果进行客观、准确的展示,以便读者能够更直观地理解和把握调查结果。
五、问题分析与解决方案在调查报告中,问题分析与解决方案部分是对调查过程中所发现的问题进行分析和提出解决方案的部分。
这一部分可以对调查中所遇到的问题进行深入剖析,提出解决方案,并对解决方案的可行性和有效性进行论证和说明。
六、结论与建议在调查报告中,结论与建议部分是对整个调查报告进行总结和提出建议的部分。
结论部分可以简明扼要地总结调查结果,再次强调调查目的的实现情况;建议部分可以根据调查结果和问题分析,提出一些建议和改进措施,以便相应的部门或个人可以采取措施来解决问题和改进工作。
七、附录在调查报告中,附录部分是对调查过程中所使用的相关材料或数据进行附带的部分。
这一部分可以包括调查问卷、调查记录、统计数据等,以便读者能够查阅和了解更详细的资料。
八、参考文献在调查报告中,参考文献部分是对整个调查过程中所参考的资料和文献进行列举和引用的部分。
这一部分可以包括调查报告中所引用的书籍、期刊文章、网站资料等,以便读者能够查阅和了解更多的相关资料。
调查报告结构(共6篇)调查报告结构(共6篇)第1篇:调查报告基本结构附件3:社会调查报告写作的基本结构—、标题二、第一部分:介绍调查情况。
1调查本身情况。
如交代调查的时间、范围、对象及调查方式。
2调查对象的情况。
如介绍所调查的事物产生的背景、现状等内容。
3调查的目的。
调查的目的是什么?三、第二部分:调查的基本内容。
1陈述调查对象的工作情况(变化、特点、效果)。
2基本做法和经验教训。
四、第三部分:结论。
发表调查者的看法、认识等,具体做法有:1或者归纳全文,进一步深化主题;2或者由调查的种种事实,引出简要结论;3或者提出存在的问题及建议;4或者发出呼吁,提出令人深思的问题。
第2篇:调查报告的结构调研报告的结构(供各单位参考)一般来说,调研报告的内容大体有:标题、导语、概况介绍、资料统计、理性分析、总结和结论或对策、建议,以及所附的材料等。
由此形成的调研报告结构,就包括标题、导语、正文、结尾和落款。
1•标题调研报告的标题有单标题和双标题两类。
所谓单标题,就是一个标题。
其中又有公文式标题和文章式标题两种。
公文标题为"事由+文种"构成,如江苏大学公共课教学情况的调研报告。
文章式标题,如大学的校办企业;其二是标明作者通过调研所得到的观点的标题,如调整政策,增加投入。
所谓双标题,就是两个标题,即一个正题、一个副题。
如创新体制机制推动科学发展江苏大学学—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调研报告。
2.导语导语又称引言。
它是调研报告的前言,简洁明了地介绍有关调研的情况,或提出全文的引子,为正文写作做好铺垫。
常见的导语有:简介式导语。
对调研的课题、对象、时间、地点、方式、经过等作简明的介绍;概括式导语。
对调研报告的内容(包括课题、对象、调研内容、调研结果和分析的结论等)作概括的说明;交代式导语。
即对课3.正文正文是调研报告的主体。
它对调研得来的事实和有关材料进行叙述,对所做出的分析、综合进行议论,对调研研究的结果和结论进行说明。
调查报告的结构调查报告是一种系统性的研究性写作,它通过实际的调查方法,收集和分析相关数据,对某个问题、现象或行业进行全面的调查和研究。
以下是一个常见的调查报告结构,包括以下几个主要部分:引言、背景、目的、方法、结果、讨论和结论。
引言部分是调查报告的开端,目的是引起读者的兴趣,突出研究的重要性。
在引入被调查问题的同时,还可以提供背景信息,介绍相关理论和研究,以及说明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背景部分对研究问题进行更加详细的说明,包括问题的发生原因、背景知识和理论,以便读者能够更好地理解问题的重要性和研究的必要性。
背景部分还可以包括之前的研究成果和相关的统计数据,以便进一步支持研究问题。
目的部分明确说明所要解决的问题或要达到的目标。
目的可以是获取信息、了解某种现象或验证某种假设。
通过明确目的,可以更加清晰地指导后续的研究流程和分析方法。
方法部分描述了调查的具体方法,包括调查设计、样本选择、数据收集方式和分析方法等。
这一部分需要详细说明所采取的方法的合理性和可行性,以便读者能够理解研究的可靠性和有效性。
结果部分是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描述和分析的部分。
可以使用图表、表格或其他统计方法来展示和解释数据,并进行对比和总结。
结果部分应该准确直观地呈现数据,同时也可以结合之前的研究成果和理论进行分析和解释。
讨论部分对结果进行综合分析和解释,从不同的角度对研究问题进行深入的讨论。
可以比较不同结果之间的差异,分析潜在原因,并提出合理的解释和解决方案。
讨论部分还可以提出一些局限性和改进的建议,以便指导未来的研究工作。
结论部分对整个调查报告进行总结,回顾研究目的和方法,概括研究结果和讨论,并得出结论。
结论应简明扼要地回答研究问题,并指出对问题的解决方案或建议。
结论部分还可以提出对调查过程的反思和对未来研究的展望。
综上所述,一份完整的调查报告应包含引言、背景、目的、方法、结果、讨论和结论等几个主要部分。
每个部分都有自己的特点和功能,共同构成了一个系统和完善的调查报告。
调查报告的结构
1、标题。
有单标题和双标题。
单标题可写成分文标题,双标题可分正题和副题。
正题揭露主题,副题指明调查地点、内容和范围。
2、开头。
开头也叫导语、前言、引言或者是总题。
这部分往往对调查的时间、地点、对象、范围作必要的交代,并点明主旨,也可以概括介绍全文的主要内容,总领全文。
3、主体。
这是调查报告的主要部分,内容最丰富。
所以要注意层次清楚,条理分明,力求将事物的发生、发展、变化介绍明白,揭示矛盾斗争的情况,总结执行方针政策的成绩和问题、经验和教训,有时还提出具体建议,为了说明情况,往往采取小标题式写法。
4、结尾。
即结束语。
有的是对全文的归纳性说明,并对发展远景进行展望;有的总结全篇主要观点,借以加深读者印象;有的指出存在的问题,提出建议,以请示报告或商榷的语气结尾。
结尾要简短有力,有话则长,无话则短。
5、附录。
是调查报告的附加部分。
主要内容有:(1)有关调查内容和调查工具的附录,包括问卷、量表、主要计算公式、抽样方案、主要数据、正文中未用的图表、数表、计算机程序等;(2)文献目录:即列出有关材料、参考资料和书籍的出处,以便于读者查阅。
调查报告的基本结构调查报告的基本结构调查报告是指对课题研究对象进行调查后,经过整理分析后的记录,下面是小编搜集整理的调查报告的基本结构,欢迎阅读查看。
调查报告写作的基本结构一、标题二、第一部分:介绍调查情况。
1.调查本身情况。
如交代调查的时间、范围、对象及调查方式。
2.调查对象的情况。
如介绍所调查的事物产生的背景、现状等内容。
3.调查的目的。
调查的目的是什么?三、第二部分:调查的基本内容。
1. 陈述调查对象的工作情况(变化、特点、效果)。
2.基本做法和经验教训。
四、第三部分:结论。
发表调查者的看法、认识等,具体做法有:1.或者归纳全文,进一步深化主题;2.或者由调查的种种事实,引出简要结论;3.或者提出存在的问题及建议;4.或者发出呼吁,提出令人深思的问题。
范文:高中教育调查报告范文调查人 xxx调查时间 20XX年7月15日~7月30日调查方式网上调查、摘集资料调查结果1.大部分中学生(包括上过网的和未上过网的)喜欢上网。
2.中学生上网的目的:⑴中学生上网,查阅自己爱好的信息或玩游戏者较多,其次是聊天、娱乐、收发邮件、下在音像资料或图片,再次是查阅资料、做网页、查阅有关知识的信息、浏览新闻等等;⑵大部分男生上网是为了玩游戏;一多半女生上网是为了聊天;3.比较热门的网站搜狐、新浪等;4.中学生上网的时间:大部分中学生上网是在节假日,还有一部分是在放学后和同学一起上网;5.中学生上网的途径大部分中学生在家里上网,其次是去网吧或在同学、朋友家上网;6.(非中学生)是否支持中学生上网:支持者居多,反对者较少,大部分支持者的前提是“要正确对待,有限制地上网”。
但很多中学生的家长反对或控制孩子上网。
其反对原因大多是“上网耽误学习”及“上网容易受不良信息影响;7.网络对中学生的好处⑴可以开阔视野,扩大知识面;⑵因特网信息量大,信息交流速度快,中学生可以根据学习的需要,快速的查阅相关信息,并能及时了解世界新闻信息、科技动态,不受时空限制,这给中学生的生活、学习带来了很大的便利;⑶由于网络的虚拟性,中学生在网上与其他人交谈时,不受时空的限制,方便的与其他人交流看法、心得,可以把平时不便于说的话说出来。
调查报告的结构调查报告的结构可以根据具体的调查内容和目的来确定,一般包括以下几个部分:引言、目的与背景、调查方法、数据收集与分析、结果与讨论、结论与建议、参考文献。
1. 引言部分:此部分应包含对调查的背景和目的进行简要介绍,说明调查的重要性和意义,概述调查内容和方法,并指出调查报告的结构。
2. 目的与背景部分:详细介绍调查的目的和背景信息。
说明为什么需要进行该调查,调查的目标是什么,对调查结果有什么期望。
3. 调查方法部分:具体介绍调查所采用的方法和步骤。
包括调查设计,样本选择,数据收集和分析方法等。
需要详细说明调查的可靠性和有效性。
4. 数据收集与分析部分:描述调查过程中收集到的数据和相关信息。
包括问卷调查的结果、访谈或观察的记录等。
然后对数据进行分析,可以使用图表、统计分析等手段来呈现和解释数据。
5. 结果与讨论部分:在此部分中,对调查结果进行详细分析和讨论。
解释数据的含义和趋势,比较不同变量之间的关系,探讨调查结果与预期目标的一致性,并对调查中可能出现的限制和偏差进行解释。
6. 结论与建议部分:在此部分总结调查的结果和实现调查目标的程度。
根据调查结果提出相应的结论,并提出针对问题和改进的建议,可以包括具体的修正措施。
7. 参考文献部分:列出在调查报告中引用的文献和资料的清单,按照统一的引用格式进行排列。
以上是一个常见的调查报告结构,根据具体情况可以进行适当调整和补充。
在每个部分进行详细描述时,需要提供具体的数据和论据支持,尽可能客观和准确地解释调查结果。
需要遵循逻辑和条理性,确保整个报告的连贯性和一致性。
调查汇报旳框架构造一般说,调查汇报包括三部分内容,它们是:第一部分,有关研究汇报旳“题目与作者旳简介”。
包括:(1)题目,(2)作者,(3)作者单位,(4)作者阐明。
第二部分,研究旳“正文”。
包括:(1)问题旳提出,(2)研究旳措施,(3)研究旳成果,(4)分析与讨论。
第三部分,“附录”。
包括:(1)参照文献,(2)调查题目与评估原则。
一、调查汇报旳题目与作者调查汇报旳题目与作者将出目前论文集旳目录、图书馆旳文献目录卡、计算机信息网络上。
读者首先接触旳是调查汇报旳目录和作者,然后根据题目和作者来决定与否需要查找这篇调查汇报或调查汇报旳摘要。
(一)题目。
研究汇报旳题目应用一句话尽量反应出研究旳对象、内容、问题和类型。
(二)作者。
(三)作者单位。
注明作者所在单位和单位所在地区旳邮政编码,便于读者对作者旳理解并在需要时与作者进行联络。
作者单位应用行政单位。
(四)作者阐明。
需要时用脚注阐明:1.该调查汇报属哪一研究课题旳研究成果;2.该课题旳级别与归属;3.如作者认为需要,可阐明课题研究过程中旳研究工作分工;4.在作者栏没有签名,但作者认为需要阐明旳对调查研究有奉献旳其他人员。
二、研究汇报中“问题旳提出”“问题旳提出”部分应当向读者交待该调查研究要处理什么问题,以及研究这一问题有何价值。
这一部分旳内容要点一般包括:研究旳课题、研究旳现实意义、研究旳理论价值和研究旳重要内容。
(一)研究旳课题。
即研究要处理旳问题是什么?包括:这一调查要处理旳是哪一现象?我们要处理旳问题是“这一现象旳现实状况怎样?”是“两种现象之间有无联络?”是“这一现象形成旳原因是什么?”还是“这一现象旳发展规律是怎样旳?”研究要处理旳问题应当直接提出、开门见山,不要让他人去推理、体会。
问题旳表述在语言上必须明确、详细、轻易理解。
(二)为何要研究这个问题?阐明确定这一现象有何现实意义,使读者理解这一课题旳重要性。
在撰写时可用这一“存在问题旳体现形式”、“问题旳波及面”、“问题旳存在有何影响和会导致何种后果”等加以阐明。
调查报告的结构及具体写作调查报告的结构及具体写作调查报告是反映对某个问题、某个事件或某方面情况调查研究所获得的成果的文章。
它可以在报刊上发表,也可以供领导机关作为处理问题、制定政策的依据或参考。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调查报告的结构及具体写作,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调查报告结构一般需要包括标题、摘要、正文、参考文献、附录等方面。
标题在正文之前,先要拟订标题。
建议最好用规范化的标题格式,如果题目太长,则可以选择正副题结合式标题。
要做到有吸引力,能突出报告的核心价值。
摘要摘要是对调查报告的内容不加诠释和评论的简短陈述,一般在报告完成之后提炼而得,是对整篇调查报告的概括,具有短(篇幅不宜过长,尽量控制在一页纸内)、精(内容高度凝练,重点突出)、完整(内容完整,内部逻辑合理)三大特点。
调查报告的摘要主要包括调查背景、调查的起因或目的、调查意义、调查方法、调查对象、调查内容、调查结果、结论等,要做到在看完标题的基础上,不看全文,也能了解作品的概况。
正文正文是调查报告的主体。
它对调查得来的事实和有关材料进行叙述,对所做出的分析进行议论,对调查研究的结果和结论进行说明。
正文的结构可根据逻辑关系安排材料的框架分为纵式结构(根据事件发展过程的先后次序或按调查的顺序安排结构层次)、横式结构(把调查得来的情况、经验、问题等,分成几个部分并列结构,分别冠以小标题或序号,从不同的方面围绕全文中心叙述说明)、逻辑结构(按各部分内容之间内在的逻辑联系来安排结构)、逐点结构(按调查的几个点或几个方面,分成几个相对独立的部分来安排结构)。
但无论采用何种结构,正文都应包含调研背景(包括理论背景及现实背景)、调研目的、调研意义(包括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文献综述(包括国内文献综述和国外文献综述)、研究思路、研究方法、调查设计、调查实施、调查分析、调查结果、对策、建议、启示、结论、研究的局限及展望等内容。
参考文献将参考文献按照国外著作、国外期刊、国外其它文献,国内著作、国内期刊、国内其它文献进行分类后罗列即可。
调查报告的格式要求(最新7篇)调查报告的格式要求篇一(一)调查报告的结构一般来说,调查报告的内容大体有:封面、标题、导语、概况介绍、资料统计、理性分析、总结和结论或对策、建议,以及所附的材料等。
由此形成的调查报告结构,就包括标题、导语、正文、结尾和落款。
1.封面按照学院规定的统一封面样式进行打印,详见封面式样。
2.标题调查报告的标题有单标题和双标题两类。
所谓单标题,就是一个标题。
所谓双标题,就是两个标题,即一个正题、一个副题。
如《薪酬调查报告--xx企业为例》。
3.导语导语又称引言。
它是调查报告的前言,简洁明了地介绍有关调查的情况,或提出全文的引子,为正文写作做好铺垫。
常见的导语有:①简介式导语。
对调查的课题、对象、时间、地点、方式、经过等作简明的介绍;②概括式导语。
对调查报告的内容(包括课题、对象、调查内容、调查结果和分析的结论等)作概括的说明;③交代式导语。
即对课题产生的由来作简明的'介绍和说明。
4.正文正文是调查报告的主体。
它对调查得来的事实和有关材料进行叙述,对所做出的分析、综合进行议论,对调查研究的结果和结论进行说明。
按照内容表达的层次组成的框架有:“情况--成果--问题--建议”式结构,多用于反映基本情况的调查报告;“成果--具体做法--经验”式结构,多用于介绍经验的调查报告;“问题--原因--意见或建议”式结构,多用于揭露问题的调查报告;“事件过程--事件性质结论--处理意见”式结构,多用于揭示案件是非的调查报告。
(二)社会调查报告的格式要求1.字数3000字以上;2.字体全部为宋体,其中主标题为宋体小二号字(加粗)查报告的正文内容四号宋体、单倍行距。
调查报告的格式篇二昨天,市消费者协会发布了银行卡格式条款的调查报告,其中银行涉嫌免除自身责任、加重消费者责任的问题等十方面都涉嫌侵害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记者了解到,根据报告,涉嫌侵害消费者合法权益的银行卡格式条款主要体现在十个方面。
调研报告的结构(供各单位参考)一般来说,调研报告的内容大体有:标题、导语、概况介绍、资料统计、理性分析、总结和结论或对策、建议,以及所附的材料等。
由此形成的调研报告结构,就包括标题、导语、正文、结尾和落款。
1.标题调研报告的标题有单标题和双标题两类。
所谓单标题,就是一个标题。
其中又有公文式标题和文章式标题两种。
公文标题为“事由+文种”构成,如《江苏大学公共课教学情况的调研报告》。
文章式标题,如《××大学的校办企业》;其二是标明作者通过调研所得到的观点的标题,如《调整教育政策,增加教育投入》。
所谓双标题,就是两个标题,即一个正题、一个副题。
如《创新体制机制推动科学发展——江苏大学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调研报告》。
2.导语导语又称引言。
它是调研报告的前言,简洁明了地介绍有关调研的情况,或提出全文的引子,为正文写作做好铺垫。
常见的导语有:①简介式导语。
对调研的课题、对象、时间、地点、方式、经过等作简明的介绍;②概括式导语。
对调研报告的内容(包括课题、对象、调研内容、调研结果和分析的结论等)作概括的说明;③交代式导语。
即对课题产生的由来作简明的介绍和说明。
3.正文正文是调研报告的主体。
它对调研得来的事实和有关材料进行叙述,对所做出的分析、综合进行议论,对调研研究的结果和结论进行说明。
正文的结构有不同的框架。
①根据逻辑关系安排材料的框架有:纵式结构、横式结构、纵横式结构。
这三种结构,以纵横式结构常为人们采用。
②按照内容表达的层次组成的框架有:“情况——成果——问题——建议”式结构,多用于反映基本情况的调研报告;“问题——原因——意见或建议”式结构,多用于揭露问题的调研报告。
4.结尾结尾的内容大多是调研者对问题的看法和建议,这是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必然结果。
调研报告的结尾方式主要有补充式、深化式、建议式、激发式等。
5.落款在标题下面注明调研单位全称。
篇二:调查报告的结构和内容调查报告的结构和内容撰写调查报告没有固定不变的模式,但是,它的基本结构和基本内容却是大体相同的,这就是所谓的“定体则无,大体则有”。
一般地说,调查报告由“标题”、“前言”、“主体”、“结束语”等部分组成,有的调查报告在前言之前还有“简介”、在结束语之后还有“后记”和“附录”。
一、标题标题,是调查报告的题目。
一个好的标题往往能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因此有“题好一半文”之说。
撰写调查报告,应该十分重视标题的推敲。
标题的写作,通常有几种方式:(1)直叙式,即直接用调查对象或调查内容作标题。
如《关于黑恶犯罪搅乱市场秩序的调查》、《城镇居民经济状况调查》等。
这类标题,直接指明了调查对象,概括了的报告主题,比较客观、简明,但显得呆板,缺乏吸引力。
这种形式的标题,多用于综合性、专业性较强的调查报告。
(2)判断式,即用作者的判断或评价作标题。
如《创新是企业的生命》、《西部大开发的一种好形成》、《跨国战略的成功探索》等。
这类标题,揭示了报告主题,表明了作者态度,比较吸引人,但调查对象和报告的主要内容在标题中往往不易看出。
这种形式的标题,多用于总结经验、政策研究、支持新生事物等类型的调查报告。
(3)提部式,即用提问的方式作标题。
如《中小企业能否突破成长瓶颈?》、《如何跨越收入分配差距过大的鸿沟?》、《公众科学素养何时不再尴尬?》、《废电池:“大”题大做待何时?》等。
这类标题,提出了问题,设置了悬念,比较尖锐、鲜明,有较强吸引力,但一般看不出调查的结论。
这种形式的标题,一般用于提露、探讨问题的调查报告。
(4)抒情式,即用抒发作者感情的方式作标题。
例如,2002年第1期《求是》刊载的云南建设民族文化大省的调查,其标题就是:《等亲识得春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又如,《草原传哀鸣,惊闻杀骆驼》、《疯狂的钱色交易》等。
这类标题,充分表达了作者感情,具有较强的感染力和吸引力,但仅仅从标题很难判断报告的内容。
这种形式的标题,一般用于表彰新生事物或鞭挞消极社会现象的调查报告。
(5)双标题,即两个标题。
它又可分两种形式:一种是主标题和副标题,如《加强企业管理,提升企业竞争力——株洲市企业管理调查》、《构筑农村现代分的基础工程——山东省威海市加强农民素质建设调查》等。
另一种是引题和主标题,如《堤防建设中的一个突出问题:一边资金紧缺,一边冒挪用》、《用智慧与良知拨开云雾——访经济学巨擘吴敬琏》等。
这类标题,虽然比较复杂、冗长,但它综合了多种标题的优点,因而是各种调查报告使用得比较多的一种形式。
标题的写法灵活多样,无论采取哪种标题形式,都力求概括、简明、新颖、对称。
这就是说,标题要概括调查报告主要内容;要简明表达调查报告主题;要有新鲜感、吸引力和感染力;要与调查报告的内容相对我称,既不应“头大帽小”,也不应“头小帽大”。
二、前言前言又称导言或导语,是调查报告的开头部分。
前方言写得如何,对于说明调查报告主旨、激发读者兴趣具有重要作用。
前言的内容主要说明为什么进行调查、怎样进行调查和调查的结论如何。
前言的写作,有以下几种方法:(1)主旨陈述法,即在前言中着重说明调查的主要目的和宗旨。
例如,《大庆“第二次创业”的调查与思考》的前言是这样写的:“曾为我国国民经济发展做出巨大贡献、被誉为‘工业战线一面旗帜’的大庆油田如何实现可持续发展,如何使大庆这座因油而兴的城市避免因油而衰?这是摆在新一代大庆人面前的严峻课题,‘第二次创业’,就是铁人的后代们为此而进行的可贵实践。
”这种写法,有利于读者准确地握调查报告的主要宗旨和基本精神,是一种最常见的写作方法。
(2)情况交待法,即在前言中着重说明调查工作的具体情况。
例如,《武汉地区吸毒人群特征调查》,其前言包括以下一些内容:第一,调查目的,了解吸毒人群的基本特征;第二,调查时间,1998年7月;第三,调查地点,武汉市强制戒毒中心;第四,调查对象,352名吸毒者等等。
这种写法,有利于读者了解调查工作的具体情况,便于读者对调查结论做出自己的判断。
(3)结论前置法,即在前言中先简要说明调查的基本结论。
例如,《今日农村谁种田》“阳春三月,记者来到大别山南麓的黄冈山区走村串户,这篇调查报告,开头就有这样一段话:一路所见都是‘种田的老汉采茶的婆,村村难见年轻人’,农业精壮劳力都进城打工去了,广阔农村是一片‘老人村’景象。
“这咱写法,开门见山,直奔主题,有利于读者对调查报告的观点一目了然。
(4)提问设悬法,即在前言中只提出问题、设置悬念,而不作正面回答。
例如,《塔石化“晒太阳”令人费解》这篇调查报告,开头就提出了一系列问题:“为什么一个国家加大西部大开发投入的同时,已经投入巨额资金的现代化设备却不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塔石化‘晒太阳’说明了什么?”这种连续提问、设置悬念的写法,增强了吸引力,常用于总结经验和揭露问题的调查报告。
前言部分的写作方法没有固定不变的模式。
究竞采用哪种写法,要视调查报告的种类、目的、内容以篇幅的长短等情况,作适当选择。
然而,无论采用何种写法,前言的文字都就力求简明、精练,具有吸引力。
三、主体主体,是调查报告的主要、核心部分。
它一般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①研究有关问题的社会背景和主要目的;②调查对象的选择及其基本情况;③调查的主要方法和过程;④调查获得的主要资料和数据;⑤研究的主要方法、过程和结论;⑥对调查研究过程及其结果的评价。
如果是学术性调查报告,还应该包括:①研究有关问题的学术背景;②对有关问题已研究成果的简介和评析;③自己的研究假设和研究方案;④主要概念、主要指标的内涵和外延及其操作定义;⑤调查数据统计分析的结果;⑥调查结果的学术性推论和评价;⑦本调查研究的主要缺点或局限性;⑧本调查尚未解决的问题或新发现的问题。
总之,主体部分是调查报告的主要内容。
它写得如何,直接决定着调查报告的质量和社会作用。
调查报告主体部分的结构,通常有三种形式,即纵式结构、横式结构和纵横交错式结构。
(1)纵式结构,就是按照事物发展的历史顺序和内大逻辑来叙述事实,阐明观点。
例如,《又一支异军在突起——改革开放以来私营经济的再生与发展》就是以纵式结构为主的调查报告。
这篇调查报告,首先论述了“私营经济再生的历史前提和市场基础”。
然后,论述“私营经济的发展过程”,把私营经济的发展分为三个阶段,即“私营经济的萌生、起步阶段(1986年以前)”、“私营经济的曲折发展阶段(1987—1991年)”和“私营经济的高速增长阶段(1992—1997年)”。
最后,再论述私营经济的发展现状及其特点。
这种结构的优点是,论述有头有尾,过程清清楚楚,有利于做到历史和逻辑的统一,便于读者了解事物发展的全过程。
(2)横式结构,就是把调查的事实和形成的观点,按性质或类别分成几个部分,并列排放、分别叙述,从不同方面综合说明调查报告的主题。
例如,《中国妇女发展的现状和趋势》这篇调查报告,在简单叙述了“妇女发展的背景”之后,就分别论述了有关妇女的“生育”、“健康”、“教育”、“就业”、“城乡妇女收入”、“家庭暴力”、“拐卖妇女和儿童”、“农村妇女自杀”等问题。
这样,综合起来就把当前有关妇女的各种问题基本上讲清楚了。
这种结构的优点是,问题展得开,每个问题的论述比较集中,而且条理清楚,有较强的说服力。
(3)纵横交错式结构,就是纵式结构和横式结构结合使用的方式。
这种结构一般有两情况:其一,以纵为主、纵中有横。
例如,《将股份合作引入农业成片开发——来自奉节小果开发项目区的报告》就是这种结构。
它的主体部分用了“拦路虎”、“新思路”、“新变化”三个小标题。
这是一个按照事物发展过程叙述的纵式结构的调查报告。
但是,它在每个小标题下又采用横式结构。
如在第一个小标题下,并列叙述了一家一户分散经营,使小果开发项目的顺利实施面临时了三个难题;在第二个小标题下,分别介绍了组建股份合作制果园的原则、规橡、股权设置、入股办法、利益分配和组织机构等几个问题;在第三个小标题下,分别从农民投劳、土地综合规划和成片开发、新建果园的标准等方面,说明了股份合作制对奉节县小果开发项目的顺利实施所起的积极作用。
其二,以横为主、横中有纵。
例如,《中国国情丛书——百县市经济社会调查·孝感卷》(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书,1992)关于“社会结构”部分的叙述就采用了“以横为主、横中有纵”的结构。
该部分除第一节“历史概况”外,第二至八分别叙述了工人、农民、商业服务人员、专业技术人员、党政机关工作人员、城镇个体工商业者、私营企业主等7个阶层的情况。
显然,这是一种按类别并列排放的横式结构。
但是,在第二至八节中,对每一个阶层又按照历史顺序纵向介绍了从1949年至1990年该阶层人数和结构的变化,以及1990年该阶层的主要特点。
因而,从总体看,它是以横为主、横中纵的结构。
上述两种纵横交错结构,既有利于按照历史脉络讲清楚问题的龙去脉,又有利于按问题的性质或类别分别展开论述,因此,许多大型调查报告的主体部分往往采用这种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