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能
- 格式:doc
- 大小:2.26 MB
- 文档页数:10
内能的概念
内能的概念
字面上来讲,内能是什么都能够做到的能力。
但实际上,这是指一个
人能够根据周围环境的变化来改变自己的行为和想法。
内能是指一个
人具有的自我效能感,也就是一个人对于自己的能力以及实现某一目
标后的满足感的概念。
内能的神秘之处在于它成长的速度是不可预测的,一个人明明在同一
件事上花费了大量的时间,但是结果却可能完全不一样。
这是由于每
个人本质上都是不同的,所以要发展出不同的能力,需要不同的时间、不同的环境和不同的方法去发展它。
内能也可以说是一种创新能力,当一个人学习了某些技能之后,他会
通过综合实践来将它们融会贯通,从而改变它们的功能,使之更加完备,更加全面,从而达到更好的效果。
内能的最终形式就是个性的发展,它可以让一个人更容易去发掘自己
的潜力,去发现自己的能力,从而让自己朝着正确的方向发展,而不
再困于某些传统的思维模式之中。
总而言之,内能是一种潜能,它可以让一个人拥有更强的自我意识,
更好的自我管理能力,更加灵活的思维方式,从而让一个人勇于面对
一切挑战,不断创新,不断成长。
电能内能计算公式
电能和内能是两种不同的能量形式,它们之间有一定的联系,但它们的计算公式是不同的。
1. 电能的计算公式是:E=W=Pt,其中E表示电能,W表示电功,P表示电功率,t表示时间。
这个公式表示在一定的时间内,用电器消耗的电能等于它所做的电功。
2. 内能的计算公式是:ΔU=W+Q,其中ΔU表示内能的变化量,W表示外界对系统做的功,Q表示系统吸收的热量。
这个公式表示系统内能的增加量等于外界对系统做的功和系统吸收的热量之和。
需要注意的是,电能在转化为内能时,电能并不是全部转化为内能,而是有一部分会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量,例如机械能、光能等。
因此,在计算电能转化为内能时,需要考虑到其他形式的能量的存在。
拓展资料
电能和内能的区别主要体现在:
1. 性质:电能是电流做功能力或向外输出能量的本领,而内能是物体内部分子即微观粒子所具有的能量。
2. 转化方式:化学能指的是化学键之间的能量,当化学键被破坏时会释放能量,这些能量通常以热能的形式传递给其他物质。
而内能指的是物质内部分子动能和分子之间势能的“总和”。
3. 表现形式:电能是以电的形式对外做功的,从微观意义上讲,电能就是电荷的势能,电荷处于高电势状态。
综上所述,电能和内能的区别主要表现在性质、转化方式和表现形式上。
内能和温度的关系公式
内能和温度之间的关系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表示:
内能 = 临界能量 + 热量
其中,临界能量是指足够提供物体从低温到高温的热量,热量是指物体从高温到低温所接受的热量。
这个公式表明了温度和内能之间的关系:温度越高,物体所具有的内能就越大。
换句话说,物体的温度和其内能是成正比的。
此外,根据热力学第一定律,内能是一个状态函数,也就是说,内能在物体的不同状态下是不同的。
而温度是描述物体热状态的物理量,所以温度和内能之间的关系也可以根据热力学第一定律加以描述。
具体而言,温度和内能之间的关系可以表示为:
热量 = 内能变化 / 温度变化
这个公式表明了温度变化和内能变化之间的关系,同时也表明了热量和内能变化之间的关系。
根据这个公式,我们可以知道,当物体的温度发生变化时,物体的内能也会发生变化,而热量则是导致内能变化的原因。
计算内能的公式内能这个概念,在咱们物理学里可是个挺重要的家伙。
说到计算内能的公式,那咱可得好好唠唠。
先来说说啥是内能。
简单点说,内能就是构成物体的所有分子,它们热运动的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
这就好比一个班级里同学们的活力和他们之间的关系一样。
那计算内能的公式到底是啥呢?对于理想气体来说,内能只跟温度有关,其内能的计算公式就是 E 内 = n × (3/2) × k × T 。
这里的“n”是气体的物质的量,“k”是玻尔兹曼常数,“T”是热力学温度。
我给您举个例子啊。
比如说咱们有一罐氧气,咱知道了它的物质的量,还有当时的温度,那就能通过这个公式算出它的内能。
这就好像你知道了班级里同学的数量,还有大家的平均活跃程度,就能大概算出整个班级的活力值一样。
记得有一次,我在课堂上讲这个知识点的时候,有个小家伙一脸迷茫地看着我,问:“老师,这内能到底有啥用啊?”我笑着跟他说:“孩子,你想想,冬天的时候,为啥屋里比屋外暖和?这就是因为屋里空气的内能比屋外的大呀!”那孩子恍然大悟的表情,我到现在都还记得。
咱们再深入一点,对于固体和液体,内能的计算就稍微复杂一些了。
因为除了分子的动能和势能,还得考虑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
但不管咋样,理解内能和它的计算公式,对于咱们理解很多物理现象都特别重要。
比如说,为啥加热能让物体膨胀?为啥有的物质容易吸热,有的就不容易?这里头都有内能在起作用。
而且啊,这内能的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可多了去了。
就像汽车发动机里燃料燃烧产生的能量,一部分就转化为了内能。
还有咱们家里的冰箱、空调,它们的工作原理也都和内能的变化有关。
总之,计算内能的公式虽然看起来有点复杂,但只要咱们好好琢磨,多联系实际,就能把它拿下。
就像攻克一道难题,只要有耐心,有方法,总能找到答案!希望通过我的讲解,能让您对计算内能的公式有更清楚的认识。
内能是什么
"内能" 在物理学中是指物体内部的能量。
它可以分为多种类型,如热能、动能、化学能、核能等。
它们之间可以相互转化,但总能量是守恒的。
例如,当一个物体加热时,它的热能就会增加,而当物体运动时,它的动能就会增加。
这些能量的变化可以用能量守恒定律来解释,即总能量在一个系统中是守恒的。
除此之外,还有很多其他的能量,比如化学能,当物质发生化学反应时,化学能发生变化;核能,当核素发生核反应时,核能发生变化。
内能的变化可以通过热力学公式来表示,例如工程常用的热力学第二定律:ΔU=Q-W,其中ΔU为内能变化,Q是加热的能量,W是功(输出功和输入功之差)
在物理学中,内能变化是非常重要的概念,因为它是许多物理现象的基础。
例如,在热力学中,内能变化是描述热效应的重要参数,在力学中,内能变化是描述力学系统运动的重要参数。
在热力学中,温度是内能变化的直接指标。
例如,当物体加热时,它的温度会升高,这表明物体的内能增加了。
在力学中,能量守恒定律(能量守恒方程)是描述物体内能变化的重要方程。
另外,在化学反应中,内能也是重要的参量,在反应过程中发生的内能变化会导致化学反应发生或不发生。
当内能变化时,物质会发生相应的变化。
在物理过程中,内能的变化可能会导致物质运动,从而消耗内能。
例如,当一个物体从高处掉落时,它的动能会消耗为热能。
总之,内能是物理学中重要的概念,在热力学,力学以及化学中都有着重要作用。
内能相关知识点一、内能的概念。
1. 定义。
- 物体内部所有分子热运动的动能与分子势能的总和,叫做物体的内能。
内能的单位是焦耳(J)。
例如,一杯水内部水分子做无规则热运动具有动能,水分子之间存在相互作用具有分子势能,这些能量的总和就是这杯水的内能。
2. 影响内能大小的因素。
- 温度:同一物体,温度越高,分子热运动越剧烈,分子动能越大,内能越大。
例如,加热一杯水,水的温度升高,内能增加。
- 质量:在温度相同的情况下,物体的质量越大,所含分子数越多,内能越大。
比如一桶温水的内能比一杯同样温度的水的内能大。
- 状态:同一物质,状态不同,分子间的距离不同,分子势能不同,内能也不同。
例如,0°C的冰熔化成0°C的水,虽然温度不变,但内能增加,因为冰熔化为水时分子势能增大。
- 物质种类:不同物质的分子结构不同,分子势能和分子动能的情况也不同,所以内能不同。
3. 内能与机械能的区别。
- 机械能是与物体的机械运动相关的能量,包括动能(与物体的速度和质量有关)和势能(重力势能与物体的高度和质量有关,弹性势能与物体的弹性形变程度有关)。
例如,飞行中的飞机具有动能和重力势能,这是机械能。
- 内能是与物体内部的分子热运动和分子间相互作用相关的能量。
例如,静止在桌上的一杯热水有内能,但机械能(动能为0,相对桌面高度不变重力势能不变,若不考虑弹性则弹性势能为0)很小。
两者是不同形式的能量,可以相互转化。
二、改变内能的两种方式。
1. 做功。
- 对物体做功,物体的内能会增加。
例如,压缩空气时,外界对空气做功,空气的内能增加,温度升高。
- 物体对外做功,内能会减少。
例如,气体膨胀对外做功时,内能减小,温度降低。
例如,打开啤酒瓶盖时,瓶内气体冲出,对外做功,内能减小,瓶口周围会出现“白气”,这是气体内能减小温度降低,水蒸气液化形成的。
2. 热传递。
- 定义:热传递是热量从高温物体向低温物体或者从同一物体的高温部分向低温部分传递的现象。
科技名词定义中文名称:内能英文名称:internal energy定义:物质内部分子动能和位能的总和。
所属学科:电力(一级学科);通论(二级学科内能(internal energy)是物体或若干物体构成的系统(简称系统)内部一切微观粒子的一切运动形式所具有的能量总和。
内能常用符号U表示,内能具有能量的量纲,国际单位是焦耳(J)。
一.内能的性质定义:物体内部所有分子动能和分子势能之和叫物体的内能说明:①.内能指所有分子动能和分子势能之和而不是一个分子动能和分子势能之和。
②.一切物体任何情况下都具有内能,机械能可以为0,内能不为0.从微观上说,内能一般主要包括物体内所有分子的动能、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势能、电子能和核内部粒子间的相互作用能等。
前两项又可总称为分子热运动能,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内能”。
后面两项在大多物理过程中不变,因此一般只需要考虑前两项。
但在涉及电子的激发、电离的物理过程中或发生化学反应时电子能将大幅变化,此时内能中必须考虑电子能的贡献。
核内部粒子间的相互作用能仅在发生核反应时才会变化,因此绝大多数情形下,都不需要考虑这一部分的能量。
内能的绝对量(主要是其中的核内部能量部分)目前还不完全清楚,但不影响我们解决一般问题,对于内能我们常常关心的是其变化量。
抛开物体内部的结构细节,从宏观上说,内能是一种与系统在绝热条件下做功量相联系的,描述系统本身能量的状态函数。
在宏观定义中,内能是一个相对值。
对于一定量物质构成的系统,通过做功、热传递与外界交换能量,引起系统状态变化,而导致内能改变,其间的关系由热力学第一定律给出。
内能是物体、系统的一种固有属性,即一切物体或系统都具有内能,不依赖于外界是否存在、外界是否对系统有影响。
内能是一种广延量(或曰容量性质),即内能的大小与物质的数量(物质量或质量)成正比。
内能是系统的一种状态函数(简称态函数),即内能可以表达为系统的某些状态参量(例如压强、体积等)的某种特定的函数,函数的具体形式取决于具体的物质系统(具体地说,取决于物态方程)。
关于内能的知识点总结一、内能的定义内能是指一个物体内部所含有的热能总和,它包括了物体的综合性质,比如分子振动、旋转、电子结构等,其大小和物体的质量、组成和温度都有关系。
在热力学中,内能通常用符号U表示,它是系统的一种基本性质,是热力学描述中的一个重要变量。
内能的定义可以用如下的方式进行推导。
考虑一个物质内部含有N个分子,每个分子具有独立的平动和转动自由度,简单起见,假设每个分子可在三个坐标方向上运动,即每个分子有3个平动自由度,同时假设每个分子有两个转动自由度(对于双原子分子,每个分子有两个自由转动度),这也是一个近似的假设。
根据统计力学的理论,平均而言,每个平动自由度的能量是kT/2,每个转动自由度的能量也是kT/2,其中k为玻尔兹曼常数,T为温度。
因此,每个分子的平均内能可以表示为3kT/2+2kT/2=5kT/2。
而所有的N个分子的总内能就是5NkT/2。
根据理想气体的性质,内能与温度成正比,所以内能可以写作U=Nf/2RT,其中f为分子的平均自由度,R为气体常数。
由于内能是物体内部的能量总和,因此它包括了与物体微观结构和微观运动有关的所有能量形式,如分子振动、分子间相互作用、电子结合等。
对于热力学系统而言,内能并不是一个可直接测量的物理量,但是它的变化可以通过热力学过程中的热量交换和做功来进行间接测量。
内能的概念在热力学中非常重要,它为热力学系统的描述和分析提供了基础。
二、内能的性质1. 内能与温度的关系根据热力学理论,内能与温度成正比。
这是基于统计力学理论对物质微观结构和运动的分析得出的结论。
内能与温度成正比意味着当温度升高时,内能也会增加;当温度降低时,内能也会减少。
这也符合我们日常生活中的直观认识,比如当物体受热时,它的内能会增加,导致温度升高;当物体失去热量时,它的内能会减少,导致温度降低。
2. 内能与热容的关系内能与热容之间存在一定的关系。
在定压条件下,内能的变化与热容之间有如下关系:ΔU = q + W其中ΔU为内能变化量,q为系统吸收的热量,W为系统所做的功,根据热力学第一定律的表达式可以得到:q = ΔU - W这就是常见的热力学第一定律的表达式。
物体的内能与热量在物理学中,内能和热量是两个重要的概念。
内能是物体所具有的能量的总和,包括分子和原子的动能和势能。
热量则是指物体之间传递的能量,当物体之间存在温度差异时,热量会从高温物体传递到低温物体。
一、内能的概念和计算内能是物体所具有的能量的总和,包括物体的分子和原子的动能和势能以及其他宏观微观粒子的能量。
内能的计算公式为:E = K + U其中,E表示内能,K表示动能,U表示势能。
动能可以分为平动动能和旋转动能。
平动动能是物体由于直线运动而具有的能量,公式为:Kt = 1/2 * m * v^2其中,m为物体的质量,v为物体的速度。
旋转动能是物体由于旋转而具有的能量,公式为:Kr = 1/2 * I * w^2其中,I为物体的转动惯量,w为物体的角速度。
势能可以分为重力势能和弹性势能。
重力势能是物体由于位于高度而具有的能量,公式为:Ug = m * g * h其中,m为物体的质量,g为重力加速度,h为物体的高度。
弹性势能是物体由于形变而具有的能量,公式为:Us = 1/2 * k * x^2其中,k为弹性系数,x为物体的形变程度。
二、热量的传递和计算热量是指物体之间传递的能量,当物体之间存在温度差异时,热量会自高温物体传递到低温物体。
热量的传递方式包括传导、传热和辐射。
传导是指物体之间的接触传热,其中热量的传递方式有导热和对流。
导热是指物体内部的分子通过碰撞传递热量,而对流则是指液体或气体的分子通过自然对流或强制对流传递热量。
传热是指物体之间通过直接或间接的热传递方式传递热量。
直接传热包括对流、辐射等,间接传热通过传热介质如水、空气等介质传递热量。
辐射是指通过电磁波传递热量,不需要介质传递热量。
热量的计算公式为:Q = m * c * ΔT其中,Q表示热量,m表示物体的质量,c表示物体的比热容,ΔT表示物体的温度变化。
三、内能和热量的关系内能和热量之间存在一定的关系。
当物体吸收热量时,其内能会增加;当物体放出热量时,其内能会减少。
内能基本知识点总结内能是指物质内部的能量,是由分子和原子的运动、振动以及相互作用而产生的能量总和。
内能是系统的一种固有属性,与系统的体积、形状、外部环境等无关。
下面将从内能的概念、计算方法以及内能的应用等方面对内能进行基本知识点总结。
一、内能的概念内能是指物质内部的能量总和,包括分子和原子的热运动、振动能以及相互作用能等。
内能是一个宏观热力学量,它与系统的热动力学性质有关。
内能的概念是热力学的基本概念之一,它可以用来描述系统的热平衡状态和热力学过程。
内能的大小与系统的温度、压力以及组成物质的种类和数量有关。
二、内能的计算方法内能的计算方法根据系统的性质不同而有所不同。
对于理想气体来说,内能与系统的温度有简单的函数关系,可以通过内能的定义式进行计算。
而对于实际气体和固体来说,内能的计算需要考虑系统的结构、组成以及相互作用等因素,通常需要通过热力学实验来确定。
内能的计算方法还包括了内能的传递和转化等问题,比如热传导、热辐射等。
三、内能的应用内能的应用十分广泛,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热力学过程分析:内能可以帮助我们理解和分析系统的热力学过程,比如等温过程、绝热过程等。
通过内能的计算和研究,可以得到系统的一些重要热力学性质,比如热容、熵等。
2.能源转化和利用:内能是能量的一种形式,可以通过各种方式进行转化和利用。
比如热能可以转化为机械能、电能等,内能的研究有助于开发新的能源转化技术和设备。
3.材料加工和生产:内能包括了物质内部的能量总和,可以影响物质的性质和行为。
通过对内能的分析和控制,可以实现材料的加工、改性和生产过程。
4.热力学系统的设计和优化:在工程和科学领域中,内能的研究可以帮助我们设计和优化各种热力学系统,比如发动机、制冷设备、化工反应器等。
四、内能的相关概念内能与热量、功、焓等概念密切相关。
热量是指通过热传导或热辐射等方式传递的能量,它与温度和系统的热容有关。
功是由外部作用在系统上的力所做的功,它与系统的体积、形状等因素有关。
学生姓名________ 科目__ ____ 年级_______ 任课教师 日期_________ 课时教学学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图4 内 能一、填空题1、焦炭的热值是3 107J /kg ,完全燃烧1kg 的焦炭放出的热量为___J 。
2、国家文物局和测绘局最近对明长城进行了测绘,工作时测绘员以0.5米/秒的速度沿直线做匀速运动,100秒内通过的距离为_______米。
烈日下测绘器材表面温度会升高,表明它的内能_______(选填“增加”、“减少”或“不变”),其内能的变化是通过_______方式实现的(选填“做功”或“热传递”)。
3、我市在科学规划和建设城市时,大量增加水面面积,是利用水的_____大的特性,且水在蒸发时_____(选填“吸热”或“放热”),可以调节气温,营造“宜居重庆”的舒适环境。
4、 学习了电学知识以后,好学的李明仔细观察了家中电热水壶的铭牌(如表所示),电热水壶正常工作时的功率为_____W 。
他将电热水壶中装满水,通电1.5min 后,测出水温从20℃上升到40℃。
在此过程中,水吸收热量__________J[c 水=4.2×103J(/kg •℃)]。
5、如图2所示,用气筒向装有少量水的瓶里打气,当瓶塞从瓶口跳出时.看到瓶中出现了白雾。
在“瓶塞跳出,出现白雾”这个过程中,发生的物态变化是______.这个现象说明了__________________。
6、根据图3中提供的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问题:塞子冲出试管后为什么继续向前运动?回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问题:塞子被推出的过程中,能量是如何转化的?回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提出一个与物态变化有关的问题并回答。
问题:___________________ ?回答:__________________ 。
7、如图4所示,是我国选手在第24届世界大学生冬运会女子冰壶比赛中夺冠的一个场景.比赛时两名队员在冰壶前方“刷冰”,通过 __ 的方式改变冰的内能,使表面的冰___ 成薄薄的一层水(填物态变化名称),这样就能够减小冰壶与冰面之间的_____,使冰壶按照运动员预计的运动快慢和方向运动.8、今年全球流行甲型H1N1流感,患上这一流感后第一症状就是发热,因此要用到体温计测量体温.如图5所示是体温计和实验室常用温度计,请简要说出它们在构造或使用上的三个不同点.型号HB —3022 容量 1kg 额定电压 220V 额定功率 1kW 图2 图3学生姓名________ 科目__ ____ 年级_______ 任课教师日期_________ 课时教学学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9、用高压锅煮食物时,锅内水的温度在升高的过程中,水的内能随之___;因为高压锅良好的密封性,使水蒸气不易外泄而增大了锅内气压,提高了水的____,从而提高水温,所以容易煮熟食物。
10、将体积分别为V1、V2的水和酒精混合,发现混合后液体的总体积V总___V1+V2,(选填“<”、“=”或“>”)这一实验表明液体分子间有_______。
11、目前甲型H1N1流感的蔓延正引起世界各国的高度关注,虽然该病毒的传播机制还未确定,但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是预防感染病毒的有效措施。
专家称感染病人咳嗽所产生的有大量病毒的飞沫,会使1m范围内的其他人吸入而被感染,所以与感染病人近距离接触须带口罩。
一粒飞沫的直径约为1×10-6~5×10-6m(分子直径约为1×10-9m),由此可判断飞沫_____分子。
(选填“是”或“不是”)12、汽油的热值是4.6×107J/ kg,完全燃烧210g汽油能放出___ J的热量;若这些热量全部被水吸收,可使__ kg 水,从20℃升高到43℃(水的比热容为4.2×103 J/(kg·℃) )。
13、汽车散热器等制冷设备常用水作为冷却剂,这是利用了水的____较大的性质。
如果汽车散热器中装有4kg的水,当温升高了10℃时,它吸收了______J的热量.[已知c水= 4.2×103 J/(kg·℃),不刘热量损失]14、若一太阳能热水器内装有100kg温度为20℃的水,阳光照射一天后, 水温升高到70℃,则热水器内的水吸收了______ J的太阳能;这是通过_____(选填“做功”或“热传递”)改变了水的内能。
[已知水的比热容为4.2×103J/(kg·℃)]15、“神舟”七号载人飞船的圆满成功,标志着我国跻身世界航天大国!飞船发射时,长征运载火箭点火升空,发射塔下面的水池产生大量的白气,如图甲所示;图乙展示的是翟志刚在太空中挥动五星红旗的情景,他在太空响亮说道“神舟七号向全国人民、向全世界人民问好!”图丙展示的是飞船的返回舱与推进舱成功分离后,返回舱开始进入稠密的大气层,在距地面80km左右时,返回舱表面温度达到2000℃,看上去像个火球。
请你观察图片,联想“神舟”七号发射、在太空工作和返回的工作过程,提出两个物理问题,并对提出的物理问题尝试解答。
问题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问题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6、炒菜时香味四溢,这是_____现象,此现象说明了_______________17、水的比热容是4.2×103 J / (kg·℃),其含义是1kg的水温度升高_____℃时吸收的热量是__________J。
18、如图6所示,将一个薄壁金属筒固定在桌面上,筒里放一些乙醚,用塞子将筒口塞紧。
拿一根绳子在筒外绕几圈并迅速来回拉动,将会看到塞子跳离筒口。
这个现象说明_____能和内能可以相互转化,_____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改变物体内能的方式还有_____。
19、房间里插上一束百合花,香味会弥漫整个房间,这是_____现象。
汤姆生发现电子说明______是可以再分的。
第一个提出日心说的科学家是______。
20、用同样的炉火分别给相同质量、相同初温的水和食用油加热,开始阶段发现食用油温度升高的快,说明食用油的_____比水小,通常情况下用油炸食物比水煮食物熟得快,说明食用油的___学生姓名________ 科目__ ____ 年级_______ 任课教师 日期_________ 课时教学学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1、如图7所示,李华小心地在冷水杯和热水杯中滴入两滴墨水,他会看到______ 杯中的墨水扩散较快。
这个实验表明_____ 扩散越快。
22、如图8所示,不旋转的铝件在强大压力作用下顶住高速旋转的铜件,通过_____的方式使两者接触处温度急剧升高,内能增大,这样铜和铝接触处的分子相互渗透,由于分子间存在_____力的作用,从而使两者紧密结合在一起,这就是先进的“旋转焊接”技术。
二、选择题1、(多选)小莉根据下列表中的数据,得出以下四个结论,其中正确的是【 】物质 密度ρ/(kg m -3) (常温常压下) 物质 熔点/℃ (在标准大气压下) 物质 比热容c/[J(kg ℃)-1]煤油 0.8⨯103 铜 1083 干泥土0.84⨯103纯水1.0⨯103 铝 660 水 4.2⨯103铜 8.9⨯103 铅 328 铜 0.39⨯103铝 2.7⨯103 锡 232 铝 0.88⨯103A.用来熔化铜的器皿可以用锡制成B.质量相等的纯水和煤油,纯水的体积较小C.体积相等的铜块和铝块,放出相等热量,铝快温度降低得较多D.质量相等的干泥土和水,吸收相等热量,干泥土温度升高得较多2、依据卢瑟福的原子“行星模型”,绕核高速旋转的粒子是【 】A .电子B .质子C .中子D .原子3、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能体现此规律的现象是【 】A .细雨濛濛B .桂花飘香C .雪花飞舞D .树叶凋落4、下列现象中属于扩散现象的是【 】A .擦黑板时,粉笔灰在空中飞舞B .打开一盒香皂,很快就会闻到香味C .粉笔蹭到衣服上,在衣服上留下粉笔痕迹D .冬天,雪花漫天飞舞5、 下列数据中最符合实际的是【 】A .一节新干电池的电压为1.5VB .今天教室内的气温约为60℃C .光中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340m/sD .对人体的安全电压为不高于220V6、下图中能说明分子间隔变小的是【 】图6 图7 图8学生姓名________ 科目__ ____ 年级_______ 任课教师 日期_________ 课时教学学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7、根据表中几种物质的比热容,判断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制作体温计常用水银做介质,原因之一是水银的比热容小B.北方楼房中的暖气用水做介质,利用了水的比热容大的特性C.由于水比沙石的比热容大,所以内陆地区的昼夜温差比沿海地区大D.由于水比冰的比热容大,所以冷却食品时0o C 的水比0o C 的冰效果好8、 如10图所示,将两个底面平整、干净的铅柱紧压后,两个铅柱就会结合在一起,即使在下面吊一个较重的物体也不会将它们拉开.这个实验表明【 】A .分子间存在引力B .分子间存在斥力C .分子间有间隙D .分子在永不停息地运动9、原子的中心是原子核,周围有电子绕核运动,图11是四种原子的结构示意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