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A版)六年级语文上册课件_威尼斯之夜_1
- 格式:ppt
- 大小:1.45 MB
- 文档页数:18
《威尼斯之夜》威尼斯威尼斯(Venice) 是意大利东北部城市,亚得里亚海威尼斯湾西北岸重要港口。
人口34.3万(有统计显示,1957年威尼斯的常住人口为17.4万,而2009年10月份刚刚公布的常住人口总数还不到6万,达到历史最低水平)。
主建于离岸4公里的海边浅水滩上,平均水深1.5米。
由铁路、公路、桥与陆地相连。
由118个小岛组成,并以 177条水道、401座桥梁连成一体,以舟相通,有“水上都市”“百岛城”“桥城”“水城”之称。
威尼斯水上城市是文艺复兴的精华,世界上唯一没有汽车的城市,上帝将眼泪流在了这里,却让它更加晶莹和柔情,就好像一个漂浮在碧波上浪漫的梦。
威尼斯有“因水而生,因水而美,因水而兴”的美誉,享有“水城、”“水上都市”“百岛城”“亚得里亚海的女王”“桥城”等美称。
威尼斯的风情总离不开“水”,蜿蜒的水巷,流动的清波,它好像一个漂浮在碧波上浪漫的梦,诗情画意久久挥之不去。
威尼斯的历史相传开始于公元453年;当时威尼斯地方的农民和渔民为逃避酷嗜刀兵的游牧民族,转而避往亚德里亚海中的这个小岛。
威尼斯外形像海豚。
城市面积不到7.8平方公里,却由118个小岛组成,177条运河蛛网一样密布其间。
威尼斯位于意大利东北部,是世界闻名的水乡,也是意大利的历史文化名城。
城内古迹众多,有各式教堂、钟楼、男女修道院和宫殿百余座。
大水道是贯通威尼斯全城的最长的街道,它将城市分割成两部分,顺水道观光是游览威尼斯风景的最佳方案之一,两岸有许多著名的建筑,到处是作家、画家、音乐家留下的足迹。
圣马可广场是威尼斯的中心广场,广场东面的圣马可教堂建筑雄伟、富丽堂皇。
总督宫是以前威尼斯总督的官邸,各厅都以油画、壁画和大理石雕刻来装饰,十分奢华。
总督宫后面的叹息桥是已判决的犯人去往监狱的必经之桥,犯人过桥时常忏悔叹息,因而得名“叹息桥”。
如威尼斯整座城市建在水中,水道即为大街小巷,船是威尼斯唯一的交通工具,当地的小船贡多拉独具特色,到了威尼斯不妨一试。
《威尼斯之夜》教学设计教材简介短文文笔细腻、清新隽永,出自法国十九世纪著名女作家乔治·桑之手。
虽然篇幅不长,水城威尼斯的魅力却尽收眼前。
文章通过描绘威尼斯令人陶醉的蓝天、夜空和四周景物、建筑,表现出威尼斯夜晚的恬静和清新,字里行间处处透出作者对这个城市的喜爱。
全文包括两个自然段,各自然段的第一句提示了该自然段的内容。
如第一自然段开头便写道:“威尼斯蓝天的妩媚和夜空的可爱是无法用语言来描绘的”;然后写梦幻般的湖面,“湖面水平如镜”“四周一片蔚蓝、宁静”“水天一色”,有如“甜美的绮丽梦境”;写清澈的夜空、明亮的星星,“空气那么清澈、透明”。
第二自然段着力描写威尼斯夜晚的清新和恬静。
皇家花园、大理石台阶、运河、镀金的栅栏、风格独特的威尼斯小艇、夕阳余温尚未散尽的石板小路。
我们随着作者的脚步,渐行渐深,充分领略威尼斯的迷人的优雅与宁静。
在作者的笔下,晚风中的椴树、天竺葵和三叶草淡淡的芳香、圣玛利亚教堂的圆顶和尖塔,抹上了银辉的碧水、蓝天和大理石,这一切都让人感觉如此清新与恬美。
课文最后一句集中体现了作者对“威尼斯之夜”的感受,当教堂顶楼上的钟声在夜空中传来,平静感透入你的灵魂,更衬得威尼斯是一个“安谧和静止”的所在了。
教学目标1.会认8个生字,会写8个字,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和语感,领会抓住事物特点描写的方法。
3.使学生了解威尼斯之夜的特点与魅力,体会作者对这个城市的无比喜爱,激发学生关心国外风土人情、阅读外国文学作品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了解威尼斯之夜的特点与魅力,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和语感,领会抓住事物特点描写的方法。
教学准备威尼斯的相关资料图片,配读的音乐磁带。
教学过程一、创境导入1.中国的江南水乡之夜幽静而美丽,今天,我们将随一位外国作家,去领略异国水城之夜的恬静与优雅。
2.入题,读题,设疑问:从题中你有什么感兴趣的或想知道的?3.梳理学生问题,相机出示作者及威尼斯相关资料,与学生交流。
2019-2020年六年级语文上册《威尼斯之夜》教案语文A版教材简介短文文笔细腻、清新隽永,出自法国十九世纪著名女作家乔治·桑之手。
虽然篇幅不长,水城威尼斯的魅力却尽收眼前。
文章通过描绘威尼斯令人陶醉的蓝天、夜空和四周景物、建筑,表现出威尼斯夜晚的恬静和清新,字里行间处处透出作者对这个城市的喜爱。
全文包括两个自然段,各自然段的第一句提示了该自然段的内容。
如第一自然段开头便写道:“威尼斯蓝天的妩媚和夜空的可爱是无法用语言来描绘的”;然后写梦幻般的湖面,“湖面水平如镜”“四周一片蔚蓝、宁静”“水天一色”,有如“甜美的绮丽梦境”;写清澈的夜空、明亮的星星,“空气那么清澈、透明”。
第二自然段着力描写威尼斯夜晚的清新和恬静。
皇家花园、大理石台阶、运河、镀金的栅栏、风格独特的威尼斯小艇、夕阳余温尚未散尽的石板小路。
我们随着作者的脚步,渐行渐深,充分领略威尼斯的迷人的优雅与宁静。
在作者的笔下,晚风中的椴树、天竺葵和三叶草淡淡的芳香、圣玛利亚教堂的圆顶和尖塔,抹上了银辉的碧水、蓝天和大理石,这一切都让人感觉如此清新与恬美。
课文最后一句集中体现了作者对“威尼斯之夜”的感受,当教堂顶楼上的钟声在夜空中传来,平静感透入你的灵魂,更衬得威尼斯是一个“安谧和静止”的所在了。
教学目标1.会认8个生字,会写8个字,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和语感,领会抓住事物特点描写的方法。
3.使学生了解威尼斯之夜的特点与魅力,体会作者对这个城市的无比喜爱,激发学生关心国外风土人情、阅读外国文学作品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了解威尼斯之夜的特点与魅力,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和语感,领会抓住事物特点描写的方法。
教学准备威尼斯的相关资料图片,配读的音乐磁带。
教学过程一、创境导入1.中国的江南水乡之夜幽静而美丽,今天,我们将随一位外国作家,去领略异国水城之夜的恬静与优雅。
2.入题,读题,设疑问:从题中你有什么感兴趣的或想知道的?3.梳理学生问题,相机出示作者及威尼斯相关资料,与学生交流。
小学语文A版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6课《威尼斯之夜》优质课公开课教案教师资格证面试试讲教案
1教学目标
1、会认6个生字,会写6个字,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和语感,领会抓住事物特点描写的方法。
3、使学生了解威尼斯之夜的特点与魅力,体会作者对这个城市的无比喜爱,激发学生关心国外风土人情、阅读外国文学作品的兴趣。
2学情分析
3重点难点
了解威尼斯之夜的特点与魅力,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和语感,领会抓住事物特点描写的方法。
4教学过程
4.1第一学时
教学活动
1【导入】创境导入
1、中国的江南水乡之夜幽静而美丽,今天,我们将随一位外国作家,去领略异国水城之夜的恬静与优雅。
2、入题,读题,设疑问:从题中你有什么感兴趣的或想知道的?
3、梳理学生问题,相机出示作者及威尼斯相关资料,与学生交流。
2【讲授】初读感知
1、学生自读课文,画出本课的生字词,认一认,记一记。
2、同桌分读课文,互查字音。
3、认读生字词语,重点指导:蔚、镀、膏。
4、学生朗读文章最后一句,思考:作者对“威尼斯之夜”的整体感受是什么?是哪些情景给了她平静、安谧、静止的感受呢?过渡到探究课文。
3【活动】品读感悟。
《威尼斯之夜》教学设计教材简介短文文笔细腻、清新隽永,出自法国十九世纪著名女作家乔治·桑之手。
虽然篇幅不长,水城威尼斯的魅力却尽收眼前。
文章通过描绘威尼斯令人陶醉的蓝天、夜空和四周景物、建筑,表现出威尼斯夜晚的恬静和清新,字里行间处处透出作者对这个城市的喜爱。
全文包括两个自然段,各自然段的第一句提示了该自然段的内容。
如第一自然段开头便写道:“威尼斯蓝天的妩媚和夜空的可爱是无法用语言来描绘的”;然后写梦幻般的湖面,“湖面水平如镜”“四周一片蔚蓝、宁静”“水天一色”,有如“甜美的绮丽梦境”;写清澈的夜空、明亮的星星,“空气那么清澈、透明”。
第二自然段着力描写威尼斯夜晚的清新和恬静。
皇家花园、大理石台阶、运河、镀金的栅栏、风格独特的威尼斯小艇、夕阳余温尚未散尽的石板小路。
我们随着作者的脚步,渐行渐深,充分领略威尼斯的迷人的优雅与宁静。
在作者的笔下,晚风中的椴树、天竺葵和三叶草淡淡的芳香、圣玛利亚教堂的圆顶和尖塔,抹上了银辉的碧水、蓝天和大理石,这一切都让人感觉如此清新与恬美。
课文最后一句集中体现了作者对“威尼斯之夜”的感受,当教堂顶楼上的钟声在夜空中传来,平静感透入你的灵魂,更衬得威尼斯是一个“安谧和静止”的所在了。
教学目标1.会认8个生字,会写8个字,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和语感,领会抓住事物特点描写的方法。
3.使学生了解威尼斯之夜的特点与魅力,体会作者对这个城市的无比喜爱,激发学生关心国外风土人情、阅读外国文学作品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了解威尼斯之夜的特点与魅力,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和语感,领会抓住事物特点描写的方法。
教学准备威尼斯的相关资料图片,配读的音乐磁带。
教学过程一、创境导入1.中国的江南水乡之夜幽静而美丽,今天,我们将随一位外国作家,去领略异国水城之夜的恬静与优雅。
2.入题,读题,设疑问:从题中你有什么感兴趣的或想知道的?3.梳理学生问题,相机出示作者及威尼斯相关资料,与学生交流。
第二课时一、复习故知,导入新课。
1、上节课我们一起学习了生字词,并了解了课文的主要内容。
谁来带领大家回顾一下,课文围绕小艇写了哪几方面的内容?2、这节课让我们继续跟随大作家马克.吐温坐上威尼斯的小艇,一起感受威尼斯这座水上名城特有的风情吧。
二、研读课文,畅谈感受。
(一)小艇的样子。
(第2自然段)1.同学们,小艇是威尼斯主要的交通工具,那作者是怎样描写小艇样子的呢?请大家自由读第2自然段,圈画出描写小艇特点的词,说说从句中体会到什么?2.你发现作者是怎样把小艇的特点写具体的呢?作者观察很仔细,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写得很生动很具体。
把小艇比作新月,写出了小艇两头翘起的特点;比作田沟里的水蛇,能使我们想象出它运动时的样子,写出了小艇轻快灵活的特点。
除了比喻,描写小艇的外形特点是静态描写,描写小艇行动特点则是动态描写,一动一静,这就是动静结合。
好像小艇就出现在我们眼前。
以后我们写作的时候也应该像作者那样仔细观察,学习这些描写的方法,抓住特点,加上自己合理的想象,使我们的文章也同样生动、形象。
3.指导朗读。
这样的小艇怎么会不惹人喜爱呢!谁愿意读一读这段话?指名读,评议,齐读。
(引导学生读出对小艇的喜爱之情。
)4.过渡:如果有这么一艘小艇就在我们面前,你想不想体会一下坐在里面的感觉呢?请同学们闭上眼睛,一边听读,一边想象自己坐在小艇里的感受。
(二)坐在小艇中的感受。
(第3自然段)1.师朗读第3自然段2.坐在这样奇特的小艇里,你有什么感受?(1)学生交流,教师小结:(感觉很舒服,惬意,富有情趣。
具有威尼斯的特色,能够体验威尼斯特有的风情。
)3.指导朗读:是啊,人们坐在既美观独特,又舒服惬意的小艇里游览威尼斯的风光是多么有趣味的一件事呀!让我们一起捧起书再来体会体会。
4.过渡:能坐在这样奇特的小艇里感觉那样舒适、充满情趣,这可离不开船夫的驾驶技术,那作者又是怎样具体地写出船夫的“驾驶技术特别好”呢?(三)船夫的驾驶技术特别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