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特征特性描述与播种
- 格式:ppt
- 大小:44.38 MB
- 文档页数:54
小麦新品种赛德麦8号的特征特性及高产栽培技术【摘要】新品种赛德麦8号是一种具有优良遗传特性、抗病性和适应性的小麦。
其高产特性使其成为种植者的首选。
赛德麦8号的栽培技术包括种植密度、施肥、浇水等方面的要点,有效提高产量。
在管理方面,及时除草、防治病虫害对保障作物健康成长至关重要。
小麦新品种赛德麦8号的特征特性及高产栽培技术对小麦产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可推动产量提升、提高农民收入。
展望未来,借助科技手段不断改良小麦品种,提高抗逆性和产量,助力农业现代化发展。
赛德麦8号的推广应用将带动农业的进步,促进粮食安全。
【关键词】小麦新品种赛德麦8号、特征特性、高产栽培技术、遗传特性、抗病性、适应性、管理、小麦产业、发展、未来展望1. 引言1.1 小麦新品种赛德麦8号的特征特性及高产栽培技术赛德麦8号是一种优良的小麦新品种,具有许多独特的特征和特性,同时在高产栽培技术方面也有很多值得探讨的地方。
赛德麦8号的遗传特性是其优良品质和高产力的基础。
通过基因组学研究发现,赛德麦8号拥有一系列对抗病害和适应环境的基因,使其具有较强的抗病性和适应性。
这些基因的存在为该品种的高产提供了保障。
赛德麦8号在高产特性方面也表现优异。
其生长周期短,生长势强,穗大叶多,属于中矮性,结实性好,籽粒饱满,产量高,具有抗旱、抗病的优点。
这些特性使得赛德麦8号在不同环境条件下都能取得较好的产量表现。
在栽培技术方面,赛德麦8号要求土壤肥沃、排水良好,光照充足,温度适宜。
种植密度、施肥、灌溉、病虫害防治等都需要精细管理。
只有科学合理地栽培赛德麦8号,才能充分发挥其优良特性,实现最大的产量。
赛德麦8号的特点和栽培技术对小麦产业的发展至关重要。
通过广泛推广种植赛德麦8号,可以提高小麦的产量和质量,促进小麦产业的健康发展。
展望未来,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栽培技术的不断完善,赛德麦8号有望成为小麦栽培的主导品种,为粮食生产提供稳定的支持。
2. 正文2.1 赛德麦8号的遗传特性赛德麦8号是一种优质小麦新品种,其遗传特性影响着其生长发育和产量表现。
宁麦13小麦特征特性及高产栽培技术摘要宁麦13系江苏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育成的弱筋小麦新品种,在江苏省及国家长江中下游麦区区域试验中,产量均居参试品种的首位,2005年和2006年分别通过江苏省和国家品种审定,2007年被江苏省确定为农业主导品种。
介绍了宁麦13的特征特性、产量表现及高产栽培技术,以期为该品种的推广种植提供参考。
关键词小麦;宁麦13;特征特性;产量表现;栽培技术小麦是江苏省粮食作物第二大作物,种植面积稳定在220万hm2以上,占全国麦田总面积的6.8%,总产约1 000万t,约占全国的7.5%。
宁麦13号是江苏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育成的弱筋小麦新品种,具有高抗梭条花叶病、中抗赤霉病、品质达弱筋指标、高产、稳产等特点[1]。
2005年通过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2006年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
2007年被江苏省确定为农业主导品种和良种补贴品种[2]。
现将其主要特征特性、产量表现及栽培技术总结如下。
1 特征特性宁麦13属春性中熟小麦品种,幼苗半直立,株高约为85 cm,株型较紧凑,分蘖及成穗数高,一般有效穗数为450万~525万穗/hm2,每穗粒数为35~40粒,穗纺锤型。
籽粒为红粒、粉质,长芒、白壳。
千粒重约为40 g,容重为790~800 g/L。
经南京财经大学粮油食品检测中心分析结果表明,宁麦13主要品质指标已达到商业部饼干专用小麦的品质指标,符合国家规定的优质弱筋小麦标准(GB/T17893-1999)[3]。
宁麦13感叶锈病、纹枯病轻,中感白粉病,中抗赤霉病,高抗梭条花叶病,耐湿、耐肥、抗倒性较好,其中抗倒性优于对照品种扬麦158和宁麦9号。
2 产量表现2.1 区域试验结果宁麦13参加江苏省淮南片弱筋小麦新品种区域试验,2年平均产量为5 685 kg/hm2,较对照扬麦158和宁麦9号分别增产12.63%和3.13%,居第1位;生产试验平均产量为6 350.55 kg/hm2,较对照扬麦158增产9.14%。
小麦新品种天民118特征特性及栽培技术天民118是由河南天民种业有限公司与河南大学以扬麦11为母本、8059(Y18/欧引008)为父本,采用复合杂交系谱法选育而成的高产、广适、多抗、弱春性早熟小麦新品种,该品种符合河南小麦品种审定标准,于2021年通过河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豫审麦20210029。
为进一步做好品种推广工作,笔者根据该品种的特征特性,结合试验与推广实践对其高产栽培技术进行了总结。
一、特征特性天民118属于弱春性、早熟小麦品种,熟期与天民198相仿,比对照品种偃展4110早熟0.2天;幼苗直立,长势旺盛,叶片宽长,叶色浓绿,分蘖力较强,成穗率高,株高68.1~77厘米,株型半紧凑,旗叶上举,茎秆粗壮,耐肥抗倒,灌浆速度快,后期落黄好,熟相好,生育期平均203.8~215.7天。
每亩穗数31.8万~34.9万穗,成穗率达80%,穗呈纺锤形,穗粒数34.1~38.9粒。
籽粒有长芒,白壳,半角质,饱满度好,千粒重33.2~40.9克,二、产量表现天民118参加2017-2018年度河南省南部及弱筋组区试中,8点汇总,增产点率75%,平均亩产248.4千克,比对照品种偃展4110增产1.7%。
2018-2019年度参加河南省南部及弱筋A 组区试,平均亩产418.5千克,比对照品种偃展4110增产6.3%,极显著,居11个参试品种第6,6点汇总,6点增产,增产点率100%。
2019-2020年度参加南部组生产试验,10点汇总,10点增产,增产点率100%,平均亩产430.9千克,比对照品种偃展4110增产7%。
小麦新品种天民118Copyright ©博看网. All Rights Reserved.三、品质分析2018年、2019年,经农业部农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两年品质检测显示:天民118小麦加工面粉蛋白质含量分别为13%、12.1%;容重分别为710克/升、783克/升;湿面筋含量分别为24.4%、26.5%;吸水量分别为53.3毫升/100克、53.6毫升/100克,稳定时间1分钟、1.8分钟;拉伸面积分别为17平方米厘米、23平方米厘米,最大拉伸阻力分别为82E.U.、98E.U.。
品种说明一、品种来源:二、特征特性:半冬性,中熟,多穗型品种。
幼苗直立,分蘖力强,叶深绿色,叶片上冲,株高80厘米,株型紧凑,抗倒伏性强。
穗纺锤性,长芒、白壳、白粒、子粒角质。
成穗率高,平均亩穗39—45万穗,穗粒27粒,千粒重43克,耐寒耐后期高温,抗病性好。
三、产量表现及水平:一般亩产1000斤,高产达1200斤,最高亩产可达1424斤。
四、突出优点:1、优质强筋小麦。
2、产量高,增产幅度大,最高亩产达1424斤,产量三要素高而协调,适应性好。
3、抗病性好,抗多种病害。
抗病性好、抗冬寒耐春冻是它获得高产,稳产的保证。
栽培技术要点一、播种前的准备工作:1、底肥施有机肥:3—5方/亩。
2、底肥施用化肥,可按下述几种方式之一:⑴尿素30斤每亩或碳铵80斤每亩,过磷酸钙100斤每亩,硫酸钾或氯化钾30斤每亩;尿素30斤每亩,磷酸二铵30斤每亩,氯化钾或硫酸钾25—30斤每亩。
⑵用沃力牌配方肥60—70斤每亩。
缺锌地块,每亩可补施硫酸锌2斤。
3、平整土地:底肥撒施后,对土壤深耕23厘米以上,耕深耙透耙实。
若底商不足,应灌底商水,耙后的地块应无大的土块,防治透墒、压籽、压苗。
二、播种:1、适播期:10月5—25日。
适期晚播能增加后期根系,叶片的活力。
减少病菌对小麦的危害。
2、播量:在适播期内每亩播量为15—16斤。
若整地不好或延时播种,应适当加大播量。
3、播前种子处理:播前应对种子进行包衣晾晒,确保苗齐、苗壮。
每亩用806 1—2袋兑适量水拌种2—4小时,晾干即可播种。
能提高发芽率,生根快而多,节肥30%,增产30%以上。
可有效防治纹枯病、白粉病和锈病的发生,同时对蚜虫、红蜘蛛吸浆虫也有较好的防治效果。
4、播深:要求播深为4—5厘米,播种过深不但影响出苗,而且出苗后长势弱,分蘖晚而且数量少。
三、苗期管理:1、出苗后及时查苗补种。
2、除草:11月下旬至12月除,进行化学或人工除草,要严格掌握药剂用量。
3、水肥管理:12月下旬可结合墒情浇水一次(或不浇),以利越冬,浇水后划锄,破除板结。
彩色小麦是在农业科技革命迅猛发展、“后绿色革命”初见端倪的时代背景下开发出的一类新型小麦品种,具有较高的营养品质和保健价值。
不仅蛋白质、赖氨酸含量高,微量元素铁、锌、硒、碘等含量也较为丰富,其种皮或糊粉层富含天然花色苷类化合物,成熟后在种皮上呈现出不同的颜色,营养价值也比普通品种高,在特色食品开发中具有较大潜力,对于改善人民对食物的多样化需求,由温饱型向营养型、功能型转变,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这些微量元素都是彩色小麦从土壤中富集而来的有机物,比强化的营养元素更适于人体吸收,利用率高,安全可靠。
20世纪80年代,我国小麦育种专家周中普采用“化学诱变”“物理诱变”“远缘杂交”三结合的方式,培育出了彩色系列小麦,在山西、陕西、山东、河南、河北等地种植和推广。
由于彩色小麦优势明显,深受市场欢迎,中普彩麦、河北彩麦、山西彩麦、西农彩麦、河南彩麦都在加紧研发,目前全国培育出的彩色小麦品种还远远不能满足市场和加工的需求,且大多数品种颜色不够纯正、品质难以达到市场和加工等订单农业的要求。
灵绿麦1号是李怀江与三门峡市农业科学研究院合作选育的优质高产功能型彩色小麦品种,该品种不仅保留了彩麦营养丰富的优点,而且在蛋白质含量、面筋等方面达到了优质麦的要求,是适宜市场和加工需求的的彩色小麦专用新品种。
2019年通过河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豫审麦20190061)。
2019年三门峡市陕州区农业技术推广站在陕州区张湾乡新桥村进行了灵绿麦1号示范种植,该品种耐晚播、品质优、产量高。
1品种选育经过及产量性状灵绿麦1号是以中普绿麦1号为母本,以中普6号为父本杂交选育而成。
在后代选育中采用早代选单穗混收,高代选成穗数多、穗型好、籽粒饱满的后代单收单脱,室内以产量三要素和粒色、粒质、饱满度为选择重点。
2016-2017年度参加河南省彩色小麦组区域试验,7点汇总,6点增产,1点减产,增产点率85.7%,平均产量7348.5kg/hm 2,较对照周黑麦1号增产6.7%;2017-2018年度河南省彩色小麦组区域试验,7点汇总,6点增产,1点减产,增产点率85.7%,平均产量6336.0kg/hm 2,较对照周黑麦1号增产3.7%。
皖西麦0638在寿县的特征特性及高产栽培技术皖西麦0638是一种在寿县具有很高种植价值的小麦品种,其在当地的种植特性和高产栽培技术备受农户关注。
下面我们来详细了解一下关于皖西麦0638在寿县的特征特性及高产栽培技术。
一、皖西麦0638的特征特性1. 适应性强:皖西麦0638在寿县的适应性很强,可以适应当地的气候和土壤条件,因此受到了当地农户的喜爱。
2. 生长期适中:该品种的生长期在寿县非常适中,不会受到当地气候的影响而生长受阻。
3. 抗逆性强:皖西麦0638具有较强的抗旱性和抗病虫害能力,可以在逆境条件下稳定生长并取得高产。
4. 穗粒饱满:成熟期时,皖西麦0638的穗粒饱满,颗粒饱满,颜色金黄,非常好看。
二、高产栽培技术1. 土壤选择:皖西麦0638喜欢肥沃、排水良好的土壤,种植前应充分施足基肥,保证土壤的肥沃度。
2. 播种时间:在寿县地区,适合选择10月中下旬至11月上旬进行冬小麦的播种。
3. 合理密植:密植不仅有利于提高小麦的产量,还可以增加穗数,提高穗或数和千粒重,一般建议亩播种量在1200-1500克之间。
4. 合理施肥:播种后应及时追施追肥,保证小麦的生长需要。
在生长期间,根据生育期不同,合理施用全面、均衡的化肥。
5. 病虫害防治:生长期间定期巡田,发现任何病害虫害应立即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以保证作物的健康生长。
6. 种植密度:密植适度可以提高群体中单株的穗数和穗粒数,从而达到提高单位面积产量的目的。
7. 防治灾害:冬麦在生长中会遇到冷害、病害、虫害,这些都需要及时有效的防治,如施肥、喷药等。
8. 喷洒生长调理剂:在播种后,可以喷洒一些生长调理剂,以促进种子的发芽生长,提高植株的免疫力。
通过以上对于皖西麦0638的特征特性及高产栽培技术的了解,可以帮助当地农户更好地种植和管理这一优良品种,取得更好的经济效益。
希望农户们能够根据当地的条件和土壤情况,结合以上的栽培技术,成功种植出高产的皖西麦0638,为当地的农业生产做出更大的贡献。
小麦新品种赛德麦8号的特征特性及高产栽培技术小麦是我国主要的农作物之一,是人类重要的粮食来源之一。
而小麦新品种的培育,更是农业科技工作者一直在努力的方向。
今天,我们要介绍的是小麦新品种赛德麦8号,它具有独特的特征特性以及高产栽培技术。
一、赛德麦8号的特征特性1. 产量高:赛德麦8号是一种高产的小麦新品种,其每亩产量远高于传统小麦品种。
在适宜的生长条件下,其产量可达到每亩500公斤以上,是稻谷产量的两倍左右。
2. 抗病性强:赛德麦8号对于常见的小麦病害具有较强的抵抗力,包括白粉病、赤霉病、条锈病等,能够有效减少病害发生,保证了小麦的健康生长。
3. 适应性强:赛德麦8号对于不同的生长环境具有较强的适应性,无论是在高寒地区还是在温带地区,都能够生长良好并取得较好的产量。
4. 优质品质:赛德麦8号的谷粒质量较高,具有较大的谷粒,筋度好,面团韧性强,制作出来的面食口感好,深受消费者喜爱。
二、赛德麦8号的高产栽培技术1. 土壤选择:赛德麦8号适宜生长在肥沃、排水良好的砂质壤土或壤质土。
在选择种植土壤时,应尽量避免重茬地,避免连作土壤。
2. 种子处理:在播种前,应对种子进行处理,可采用种子浸种、喷洒抗病剂等方法,增强种子的抗病能力,提高播种后的成活率。
3. 合理密植:赛德麦8号适宜的种植密度是每亩栽种1200-1500株,适当的密植有利于提高单位面积的产量,但密植过于密集也会影响通风透光,容易诱发病害。
4. 施肥技术:适时适量施肥对于小麦的生长十分重要。
在整个生长期内,需要进行追肥,以保证植株的生长发育。
在施肥时,应注意氮、磷、钾的搭配比例,合理施肥能够提高小麦的产量和品质。
5. 病虫害防治:赛德麦8号虽然具有较强的抗病能力,但在生长过程中还是有可能受到病虫害的侵袭。
在生长期内需要加强病虫害的防治工作,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处理。
6. 灌溉管理:在小麦生长期内,灌溉管理是非常关键的一环。
要根据小麦的生长特点和当地的气候情况,采取合理的灌溉措施,保证小麦的生长需水,提高产量。
2010年增刊良种良法小麦新品种洛麦22号特征特性与高产栽培技术凡军洲(河南省周口市农业局,466000)小麦新品种洛麦22是由洛阳市农科所以周麦13为母本、豫麦49为父本杂交,经系统选育而成。
2008年经过河南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为豫审表2008001。
1特征特性1.1植物学特性属半冬性多穗型中晚熟品种,全生育期227d,比对照豫麦49晚熟2d。
幼苗半匍匐,叶片小直,苗势壮,抗寒性较好;分蘖力强,成穗数多,春季起身拔节晚,抽穗迟;株高83cm,抗倒性一般;株型偏松散,旗叶卷曲上举,茎秆蜡质重,穗层较厚,株行间透光性好,长相清秀;耐后期高温,成熟落黄好;对春季低温较敏感,受倒春寒的影响,穗上部有缺粒现象;纺锤型大穗,长芒、白壳、白粒,子粒角质,饱满。
平均667m2成穗40.8万,穗粒数33.6粒,千粒重48.5g。
1.2抗病性与品质性状2008年经河南省农科院植保所抗病性鉴定:中感白粉、条锈、叶锈、纹枯病,中抗叶枯病;2007年经农业部农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郑州)测试:容重782g/L,粗蛋白质含量14.91%,湿面筋含量32.3%,降落值455s,吸水量57.7ml/100g,形成时间4.0min,稳定时间3.7min,沉淀值65.8ml。
2产量表现2006-2007年参加省高肥冬水Ⅱ组区试,平均667m2产527.3kg,比对照豫麦49增产6.81%,达极显著水平;2007-2008年参加省高肥冬水Ⅱ组区试,平均667m2产524.4kg,比对照周麦18增产1.62%,不显著;2007-2008年参加省高肥冬水1组生试,平均667m2产536.2kg,比对照豫麦49增产6.9%。
3高产栽培技术3.1播种洛麦22的播期为10月5-30日,每667m2播量为5~12kg。
早播按下限,晚播按上限。
667m2冬前适宜群体60万~80万,春季最高群体80万~90万,成穗数37万~42万。
济麦22号的特征特性及高产栽培要点【摘要】济麦22号是一种优质小麦品种,具有很多特征和特性。
济麦22号的特征特性是耐寒、抗病性强、产量高、品质优等。
其高产特点主要表现在适合高产栽培,能够获得较高的产量。
为了实现高产,栽培要点包括合理施肥、科学浇水、及时防治病虫害等。
济麦22号的生长环境要求为温暖湿润的气候条件,土壤疏松肥沃。
在管理技术方面,要注意及时除草、合理密植、定期翻耕等。
济麦22号是一种值得推广的优质小麦品种,对于农民来说具有很大的种植和经济价值。
【关键词】济麦22号,特征特性,高产特点,栽培要点,生长环境要求,管理技术1. 引言1.1 引言济麦22号是一种优质小麦品种,具有很高的产量和品质,备受农民们的青睐。
在现代农业生产中,济麦22号的种植已经成为一种重要的经济作物。
本文将对济麦22号的特征特性及高产栽培要点进行介绍,希望能为广大农民朋友提供一些有益的参考信息。
济麦22号具有以下特征特性:1.植株矮秆,抗倒伏性强;2.耐候性好,适应性广;3.穗大粒多,产量高;4.品质优良,适合加工。
这些特征使得济麦22号在种植过程中表现出色,受到了广泛好评。
济麦22号的高产特点主要体现在其栽培要点上:1.选用优质种子;2.合理施肥,科学浇水;3.及时防治病虫害;4.合理密植,适时拔节。
通过这些栽培要点的落实,农民们可以有效地提高济麦22号的产量和品质。
济麦22号需要在生长环境上具备一定的要求,并且在管理技术上需要精心照料。
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济麦22号能够发挥出其最大的产量潜力。
希望本文的介绍能够对种植济麦22号的农民朋友有所帮助,使他们在生产中取得更好的效益。
至此结束。
2. 正文2.1 济麦22号的特征特性1. 优质产量:济麦22号是一种高产小麦品种,其产量稳定且高效,可在适宜的生长环境下达到较高的收获量。
2. 耐倒伏性强:济麦22号的茎秆粗壮,抗倒伏能力强,不易被风雨摧毁,能够保证稳定的产量。
4. 味道浓郁:济麦22号的籽粒味道浓郁,口感鲜美,可供食用或加工成各种小麦制品。
小麦新品种赛德麦8号的特征特性及高产栽培技术赛德麦8号是一种具有较高产量和抗逆能力的小麦新品种。
它在适应性、抗病性和品质方面均具有优势,并且适合在不同的环境条件下栽培。
下面将介绍赛德麦8号的特征特性以及适合的高产栽培技术。
赛德麦8号的特征特性主要包括以下几点:1.高产性: 赛德麦8号的产量较高,平均亩产可达500公斤以上,最高亩产可达700公斤以上。
与传统小麦品种相比,它的产量可以提高20%左右,且在丰收期间,籽粒饱满,籽粒质量好。
2.抗逆能力: 赛德麦8号具有较强的抗逆性,能够适应不同的环境条件。
它对干旱、寒冷和盐碱地都有较好的适应能力,可以在这些不良的环境中正常生长并保持较高的产量。
3.抗病性: 赛德麦8号对多种主要病虫害具有较强的抗性。
它具有抗白粉病、抗锈病、抗条锈病等多种病害的特性,能够降低病虫害对产量的影响。
4.品质优良: 赛德麦8号的品质优良,具有较高的蛋白质含量和面筋强度。
它的面团质量好,劲道度高,适合于制作高质量的面食和面粉制品。
为了实现赛德麦8号的高产栽培,可以采取以下的技术措施:1.合理施肥: 在播种前进行充分的土地准备工作,并进行基础施肥。
根据土壤的养分含量和作物的需求量,适量施入氮、磷、钾等营养元素,以提供充足的养分供应。
2.科学密植: 在种植赛德麦8号时,可以采用适当的密度,提高每单位面积的产量。
一般情况下,栽培密度为每亩15-20万株左右。
3.良好的田间管理: 在整个生长期间要注意及时除草、病虫害的防治,保持田间的良好通风和灌溉条件。
可以通过轮作、合理轮休等措施,降低病虫害发生的概率。
4.合理使用农药: 在必要时可以合理使用农药进行防治,但要注意农药的使用剂量和使用方法,以免对生长环境和作物的影响。
小麦品种分类小麦是世界上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广泛种植于各个大陆的不同地区。
随着农业技术的进步和科学研究的发展,人们对小麦的品种分类也越来越了解。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见的小麦品种,并对其特点进行详细描述。
1. 硬粒春小麦硬粒春小麦是一种适应寒冷气候的小麦品种。
它的生长期较短,一般在春季播种,秋季收割。
硬粒春小麦的颗粒较硬,含有较高的蛋白质和淀粉,适合用来制作面包、面条等面食。
它的耐寒性较强,适应能力广泛,是北方地区主要种植的小麦品种之一。
2. 软粒春小麦软粒春小麦是另一种适应寒冷气候的小麦品种。
与硬粒春小麦相比,软粒春小麦的颗粒较软,含有较低的蛋白质和淀粉。
它的口感更加柔软,适合用来制作糕点、面粉等食品。
软粒春小麦的生长周期相对较长,一般在春季播种,夏季收割。
3. 硬粒冬小麦硬粒冬小麦是一种适应温暖气候的小麦品种。
它的生长期较长,一般在秋季播种,来年夏季收割。
硬粒冬小麦的颗粒较硬,含有较高的蛋白质和淀粉。
它适合用来制作高筋面粉,适应性较强,广泛种植于南方地区。
4. 软粒冬小麦软粒冬小麦是另一种适应温暖气候的小麦品种。
与硬粒冬小麦相比,软粒冬小麦的颗粒较软,含有较低的蛋白质和淀粉。
它适合用来制作低筋面粉,口感更加柔软。
软粒冬小麦的生长周期相对较长,一般在秋季播种,来年夏季收割。
5. 高产小麦高产小麦是指每单位面积产量较高的小麦品种。
它们经过长时间的选育和改良,具有较强的抗病虫害能力和适应能力。
高产小麦的颗粒较大,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
它们可以提高农田的产量,为粮食安全做出贡献。
小麦品种的分类对于农业生产和粮食供应具有重要意义。
不同品种的小麦适应不同的气候和土壤条件,具有不同的产量和品质特点。
合理选择和利用小麦品种,可以提高农田的产量和粮食质量,满足人们多样化的需求。
小麦品种的分类涉及到不同的生长季节、颗粒硬度和产量特点。
了解这些品种的特点,可以帮助农民和农业科学家选择适合自己地区和需求的小麦品种,提高农田的产量和粮食质量,为粮食安全做出贡献。
济麦22号的特征特性及高产栽培要点
济麦22号是一种优质小麦品种,具有高产、抗逆、抗病等特点,是目前我国小麦种植中的重要品种之一。
下面就济麦22号的特征特性及高产栽培要点进行详细介绍。
一、特征特性
1. 优质高产:济麦22号具有很高的产量和品质,株高适中、穗型紧密、籽粒饱满,
具有很好的食用价值,在广大农民和食品加工业中受到了高度认可和广泛应用。
2. 抗逆性强:济麦22号对环境适应性强,不仅耐寒、耐旱、耐倒伏,而且抗逆性强,能够适应不同的生长环境,具有很好的稳产性。
3. 抗病性好:济麦22号对于小麦条锈病、赤霉病、白粉病等常见病害具有较强的抗性,能够有效减少病害对小麦产量的影响,提高小麦产量。
4. 生长周期短:济麦22号生长周期短,成熟期短,适应于不同的种植区域和气候条件,具有很好的适应性和广泛的适用性。
二、高产栽培要点
1. 土壤选择:济麦22号适宜生长的土壤为富含有机质,排水良好,土层深厚,土质
疏松,pH值适中的土壤。
2. 良好的田间管理:在播种前,对土壤进行深松和耙地处理,提前施入适量有机肥,保持土壤湿润,保证小麦的良好生长。
3. 合理施肥:济麦22号在生长期需要充足的营养物质,因此在返青孕穗期进行追肥,尤其是氮肥和钾肥的及时补充,能够有效提高小麦的产量。
4. 控制病虫害:及时采取防治措施,对小麦常见的病虫害进行有效防治,避免对小
麦产量的影响。
5. 合理密植和适时灌溉:对于济麦22号来说,合理的密植和适时的灌溉是提高小麦
产量的关键,需要在播种时进行合理的密植和适时的灌溉。
河南农业2020年第10期(上)LIANGZHONG LIANGFA 良种良法品种幼苗半匍匐,分蘖力中等,成穗率高,两极分化快,株型偏紧凑,抗倒伏能力较好;穗长方型,白粒,籽粒角质;耐后期高温,熟相好。
为探索小麦品种滑育麦1号的最佳播种期和适宜播种量,集成播种期、播种量复因子裂区试验栽培技术,该品种符合河南省小麦品种审定标准并通过审定,适宜河南省(南部长江中下游麦区除外)早中茬种植。
一、特征特性湿面筋含量24.7%,降落数值373 s,沉淀指数52 mL,吸水量63.4 mL/100 g,形成时间2.6 min,稳定时间1.8 min,弱化度209F.U,硬度65 hI,白度71.8%,出粉率69.6%。
2015年检测,蛋白质含量12.55%,容质量815 g/L,湿面筋含量25.1%,降落数值409 s,沉淀指数53 mL,吸水量63.7 mL/100 g,形成时间2.5 min,稳定时间2.1 min,弱化度170F.U,硬度66 hI,白度74.6%,出粉率69.4%。
四、产量表现2013—2014年,河南省冬水B组区域试验,12点汇总,11点增产,增长率91.7%,平均每667 m2产量578.6 kg,比对照品种周麦18增长5.39%,极显著;2014—2015年,河南省冬水C组区域试验,10点汇总,9点增产,增长率90%,平均每667 m2产量541.5 kg,不显著;2015—2016年,点汇总,15点增产,增542.4 kg,比对照品种日,每667 m2播种量1000 kg,纯氮(N)21~2O)15~17 kg,50%的氮肥作春季用辛硫磷颗粒剂3 kg、25 cm,破耙匀,无明暗坷垃、保证浇水均匀。
667 m2施催芽的种子,同时拔除疙瘩苗,确保苗齐、苗匀、苗壮。
滑育麦1号主要害虫是蝼蛄、蛴螬、金针虫。
在11月上中旬喷施小麦除草剂,进行化学除草。
冬灌有利于保苗越冬,使早春保持较好墒情,做到冬水春用。
小麦新品种良星99 特征特性及高产栽培技术良星99由山东良星种业XX公司选育,组合号(济91102X 鲁麦14)X PH8516。
2006年通过国审,编号:国审麦2006016; 2012 年通过安徽省认定,编号:皖农种〔2012〕343。
1 特性特性该品种是半冬性品种,幼苗期半匍匐,深绿色叶片,春季拔节早,分蘖力较强,成穗数多,旗叶斜挺,株型紧凑,冬季抗寒性较好。
平均有效穗数约691.5万穗/hm2,穗粒数32.7粒,千粒重39.0 g 。
主要性状特征为长芒、长方型穗,白壳、白粒,籽粒多角质化,饱满度较好,黑胚率较低。
平均株高约82 cm,成熟期与对照基本一致。
2012 年该品种经省区试并统一抽样进行品质分析,结果如下:容重823 g/L ,粗蛋白(干基)含量14.84%,湿面筋32.85%,沉降值38.5 mL,吸水量为60.4 mL/100 g,面团形成时间4.7 min ,稳定时间约需5.8 min ,弱化度61 F.U ,粉质质量指数90 mm评价值59,最大拉伸阻力(Rm 135)438 E.U,延伸性(E,135)161 mm,拉伸能量98.2 cm2,R/E 比值2.72,硬度指数为68.7。
经2011—2012年度安徽省农科院植保所抗病性鉴定,该品种抗病性良好,中抗赤霉病( 3.25),中抗白粉病(4.70),中感纹枯病(40.0 )。
抗寒性好,株高适中,茎秆弹性好,较抗倒伏。
经过在黄淮冬麦区北片的山东省、河北省中南部、山西省南部、河南省安阳市和濮阳市的水地、安徽省的沿淮淮北地区进行种植试验,均表现良好,比对照组产量高出约2%。
表明该品种高产稳产且适应性广。
2 高产栽培技术2.1 培肥地力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是保障小麦高产的必要措施[1] 。
目前常用的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有 2 种途径,分别为秸秆还田和加施有机肥。
秸秆还田,可以减轻土壤板结、土质疏松,从而增加小麦对养分的利用率。
据测定,秸秆还田的翌年,耕作层有机质含量能相对提高0.1%左右,孔隙度提高约 1.5%。
小麦新品种赛德麦8号的特征特性及高产栽培技术
赛德麦8号是一种新的小麦品种,具有多个特征和特性,同时也需要使用一些高产栽培技术来提高产量。
下面是详细描述:
赛德麦8号特征特性:
1. 水分利用效率高:赛德麦8号具有较高的水分利用效率,能够在相对干旱的条件下生长,适应干旱地区的种植。
2. 抗逆性强:赛德麦8号对干旱、寒冷等逆境具有较强的抗性,能够在恶劣的生长环境中生长。
3. 抗病性好:赛德麦8号对多种小麦病害如白粉病、赤霉病等具有较高的抗性,不易感染病害。
4. 产量稳定:赛德麦8号的产量相对较高且稳定,在不同的生长环境和栽培条件下都能保持较高的产量水平。
赛德麦8号高产栽培技术:
1. 土壤改良:选择富含有机质、疏松透气,保水保肥的土壤进行种植,通过施加有机肥和矿质肥来改良土壤的肥力。
2. 合理施肥:根据赛德麦8号的生长需求,合理施加氮、磷、钾等营养元素,尽量避免过量施肥,以免对植株生长造成不良影响。
3. 水分管理:根据生长期的不同阶段调控水分供给,遵循“合理蓄水、迅速排水”的原则,保持合适的土壤含水量。
4. 病虫害防治:定期巡视田间,发现病虫害及时采取防治措施,如喷洒农药,减少病虫害对植株的影响。
5. 调节种植密度:根据赛德麦8号的品种特性和生长习性,调整稻谷的种植密度,使每株植株都能得到充足的阳光和养分供应,从而提高产量。
6. 合理管理生长期:根据赛德麦8号的不同生长阶段,合理管理,包括修剪枝条、除草、追肥等,为植株提供良好的生长条件。
通过采用上述高产栽培技术,结合赛德麦8号自身的特征特性,可以有效提高赛德麦8号的产量,达到更好的经济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