命题作文与材料作文和话题作文的区别与联系
- 格式:doc
- 大小:15.00 KB
- 文档页数:5
命题作文、话题作文、材料作文的辨别【关键词】命题作文、话题作文、材料作文区别联系【内容提要】高考命题作文、话题作文、材料作文三者的区别与联系命题作文历史悠久,中国自从有了科举考试便就有了命题作文,直到上世纪90年代中期,随着材料作文和话题作文的日益活跃,才结束了命题作文一统天下的局面。
首先,是题目的确定性。
命题作文不需要考生自己拟题,文题已经直接印在试卷上了,这是命题作文与材料作文、话题作文的最大区别。
其次,命题作文对文体的限制性强,写什么文体,不能写什么文体,有着明确规定。
审读这类试题。
必须吃透题目中关键词的内涵,否则就有可能出现“偏题”“跑题”现象。
例如XX年重庆的高考作文就是一篇命题作文:请以“在自然中生活”为题写一篇。
这是一道比较好的题目,既有时代意识,又有现代环保观念。
之所以说具有时代意识和现代环保观念,是因为近几年来,随着环境的进一步恶化,世界很多国家都提出了“人、社会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口号,依此思考,可以得出“人与自然”“环境保护”“诗意的生活”等主题。
话题作文源于电说节目中的话题讨论,作为命题形式的话题作文及其标志是“三自原则”:即“自主立意,自拟题目,自选文体”。
因为它比其它命题形式更符合生成的规律,因而倍受师生的欢迎,近年来在高考中已成为较为稳定的命题形式。
话题作文很容易辨别,一般情况下,只要是题干中有“请以ⅹⅹⅹⅹⅹⅹ为话题”一语,即可断定:这是“话题作文”。
话题作文的“材料”,只是命题者的一种“启发”和“提示”,仅供考生参考。
它的核心是话题,话题是明确的、法定的指令,必须照办。
话题作文可以不使用试题中提供的“材料”,而且鼓励考生挣脱“材料”创新。
也就是说,中可以不涉及“材料”的内容,但必须与话题有联系。
话题作文的题目一般应由考生自拟,话题不是题目,但对于议论性,如果题目中包含话题,可以有效地避免离题。
话题字数少的,话题前可加上“关于”、“说”,或在话题后加“断想”、“联想”、“沉思”等,如《关于问》《说坚强》;话题字数多的可以直接用作题目,如《雕琢心中的天使》《相信自己和相信别人》。
命题作文话题作文材料作文的区别命题作文、话题作文和材料作文是三种常见的写作形式,它们在题材、结构和要求等方面有所不同。
下面将分别介绍这三种写作形式的特点和区别。
一、命题作文的特点与区别命题作文是指根据给定的主题或命题(通常为一句话或一个问题),进行写作的文体。
命题作文要求围绕主题展开,通过自己的观点和论证进行写作。
命题作文的特点和区别主要有以下几点:1. 主题明确:命题作文在开始时就给出了明确的命题或主题,要求按照主题进行写作,确保文章的中心思想与主题相符。
2. 独立思考:命题作文要求作者进行独立的思考和论证,通过自己的观点、事例或论据来支持和阐述自己的观点,展示个人的思想和分析能力。
3. 逻辑严谨:命题作文要求结构清晰,逻辑严密,各个段落之间有明确的连接关系,使文章的逻辑性更强,读者能够清晰地理解作者的观点和论证过程。
4. 程序化要求:一般来说,命题作文需要按照一定的写作结构进行表达。
通常包括引言、论点、论据和结论等基本要素,以及段落分明、篇章连贯等写作技巧。
二、话题作文的特点与区别话题作文是指根据给定的话题进行写作的文体。
与命题作文不同,话题作文通常没有明确的命题要求,只给出一个广泛的话题,要求作者触类旁通,展开思维,自由发挥。
话题作文的特点和区别主要有以下几点:1. 开放性:话题作文给予了较大的自由度,要求作者自主确定文章的立意、角度和深度,能够在话题范围内自由发挥,展示个人独特的思考和表达。
2. 阐述与探究:话题作文注重对话题的阐述和探究,要求作者通过举例、比较、分析等方式来发挥自己的观点,对话题进行更深入的思考和探讨。
3. 多样性:话题作文涉及的话题范围广泛,可以是社会热点、文化问题、科技进展等各个方面,因此作者可以选择合适的话题进行阐述,展现自己的知识面和思考能力。
三、材料作文的特点与区别材料作文是指在写作过程中给出一定的材料(如图表、数据、文章摘录等),要求作者根据材料进行写作的文体。
命题作文、材料作文和话题作文的区别与联系命题作文、材料作文和话题作文的区别与联系大家最不陌生的就是作文了吧,特别是占有重要地位的话题作文,话题作文具有题目自由的特点,所给话题可以不作题目,考生可以自拟题目。
你写这类作文时总是没有思路?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命题作文、材料作文和话题作文的区别与联系,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命题作文、材料作文和话题作文的区别与联系1命题作文、材料作文和话题作文的区别与联系高考中,命题作文、材料作文和话题作文三种类型均出现在考卷中,特别是材料作文,在沉寂数年后,出现在全国I、Ⅱ卷中,着实让师生感到意外,因为许多学生的训练功夫都下在了话题作文上,一旦接触了似曾相识的材料作文,难免有无处下手的。
某省高考评卷现场,阅卷主任拿着几百份抽样作文惊讶不已,因为这其中关涉材料的文章寥寥可数,以至于不得不重新调整评分标准,以适应这“后话题时代”的到来。
三者命题、材料、话题作文的区别与联系大致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命题作文是从传统中走来的长者中国自有科举考试便有了命题作文,从(赋得古原上草送别)一路走到解放后的(一年来我在努力地工作)虽则内容因时代不同而不同,可命题这种形式并没有本质的变化。
上世纪90年代中期,命题作文这位从传统中走来的长者才结束了他一统天下的权威,材料作文和话题作文日益活跃,但话题作文依然扮演着重要角色,越来越具有时代性、地域性的特色。
2004年北京的(包容)、2005年天津的(留给明天)、辽宁的(今年花胜去年红)、重庆的(自嘲)、北京的(说安)、2006年天津的(愿景)、辽宁的(肩膀)、上海的(我想握住你的手)、北京的(北京的符号),都显示出命题作文这位鹤发童颜的长者的无限魅力,特别是今年北京的命题作文(北京的符号)更是一道不可多得的高考命题,赢得一片喝彩。
命题作文的题目是确定的,不可另起炉灶、改换题目,这是与材料作文、话题作文的最大区别。
命题作文一般不提供材料,但也有例外,如2006年北京的(北京的符号),就列举了故宫、四合院、天桥的杂耍、胡同的小贩的吆喝、琉璃厂的书画、老舍的作品、王府井的商业街、中关村科技园等.这与话题作文中的材料很相似,此中材料可以作为帮助理解题目的桥梁,也可以作为写作发挥的内容。
命题作文、材料作文和话题作文的区别与联系
(一)作文标题上的区别
命题作文的标题是限定的:全命题作文,完全限定了文章题目,考生一个字也不许改动,必须照搬照抄;半命题作文只允许考生在空白的横线上选择适合题目、适合自己写作的内容进行添加,其他内容必须照搬照抄。
而话题作文的题目是不受任何限制的——可以用话题做题目,也可以自己给文章拟个题目。
一般不用话题做题目。
(二)体裁选择上的区别
无论是命题作文还是话题作文,目前在考试时一般都不做体裁的限定,但从命题与体裁之间的适应性上来看,客观上还是有一定的规律可循的。
中考命题,常常以记叙性文体为主,命题作文通常更适合写广义上的记叙文——包括一般记叙文、散文、小说、童话等,话题作文更适合写议论文,或者议论性的感悟散文。
高考命题,更倾向于议论文,所以前面的命题作文,可以兼顾各种文体,后面的话题作文,则通常更适合写议论文。
(三)审题的重点不同
在审题上,无论是命题作文,还是话题作文,都要认真审阅并严格遵守命题后面的写作要求,这一点二者是相同的。
但从审题的重点来看,命题作文审题主要围绕题目展开,着眼题目的中心词、修饰词,严格审核题目对文学体裁、主要
写作内容、文章主题等的限定,同时准确把握标题对各种显性、隐性的附加条件限制。
而话题作文则不同,要重点审核限定的话题、给定的材料,明确命题目的、命题核心、命题表意倾向等。
命题作文、材料作文、话题作文的相同点和区别命题作文,一般是指出题者给岀一个既定的题目,要求应试者根据这个给定题目进行写作。
在公务员招收考试中,作文考试一般以议论文为主,因此,以下关于命题作文的论述、解析,我们都将主要以议论文的写作为重心。
命题作文的出题形式通常情况下,命题作文所给出的既定题目,可以是一个完整的题目,也可以是一个不够完整、缺少部分词语的题目,因此,我们可以把命题作文分为全命题与半命题两大类。
1、全命题。
是指出题者给出一个完整的题目,让应试者按照题目要求写作。
这种命题是一种传统的作文考查方式。
如《比金钱更宝贵的》、《学然后知不足》等。
这类命题作文在写作时,关键之处在于如何审题,抓住题眼。
一般说来,只要理解了题目的涵义及出题者的意图就比较容易写作,就议论文而言,全命题作文的立意一般都会在题目中有所提示(或暗示),有的题目实际就是直接点明了主题,如《开卷有益》,这样, 作文选材的范围也就相对比较明确,不会无从下笔。
2、半命题。
是指出题者给出一个不够完整的题目,应试者自己必须先补全题目才能写作。
这种半命题作文,是一种比较灵活的考查方式,应试者有较大的自由。
应试者在考场上可以根据自己占有材料的情况确定选材的范围,根据自己的思考所得确立主题,以保证选取自己比较熟悉的内容来写。
如《难忘》、《在我心中》、《论文凭与》等。
这类命题在写作时,首先必须补全题目,然后才能根据所补题目文字的涵义进行审题、立意,关键之处在于如何补全题目。
由于这种命题给了应试者选材、立意方面很大的自由性,因而应试者应该尽量利用这一自由,选取自我最熟悉、最有话可说的内容来补题, 这样,作文的立意与选材就会相对比较容易了。
命题作文是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初期以前高考作文的主要形式,以后的二十多年考得比较少,近年有回归的趋势。
二、材料作文的材料包括文字材料和图画材料。
命题形式丰富多样,有提供材料又提供文题的,有提供材料要求考生自拟文题的,有提供一段材料完成一篇或几篇(一般是一篇大作文,一篇或两篇小作文)作文的,也有提供几篇(或几幅图画)材料完成一篇作文的。
命题作文话题作文与材料作文的区别与联系命题作文、话题作文和材料作文是常见的写作形式,它们在内容、写作方式和结构上有着不同的特点。
本文将从区别和联系两个方面来分析这三种作文的特点。
一、区别1. 内容来源不同:- 命题作文:命题作文主要是根据给定的题目或命题要求来展开论述,通常不附带具体材料和内容。
学生需要根据自己的知识、观点和经验进行思考和表达。
- 话题作文:话题作文通常是根据一些广泛的话题进行写作,它可以引用个人经验、观点和社会现象等进行论述。
话题作文的内容具有一定的主题性和广泛性。
- 材料作文:材料作文是根据提供的材料进行写作的,材料可以是文字、图片、数据等形式,学生需要根据材料来进行分析、解读和评述。
2. 组织结构有所不同:- 命题作文:命题作文通常采用经典的议论文结构,包括引出议题、阐述观点、论证论点、提出结论等,整篇文章逻辑严密,层次清晰。
- 话题作文:话题作文的结构可以更加自由,常用的结构有对比、因果、问题解决等,可以根据情况进行合理的组织和展开。
- 材料作文:材料作文在结构上更加灵活,可以根据提供的材料进行顺序描述或分类讨论等方式展开。
3. 写作方式不同:- 命题作文:命题作文要求注意论述的客观性和中立性,不能带有太多的个人情感色彩。
需要使用合适的论证手法和举例来支持自己的观点。
- 话题作文:话题作文更加注重个人观点和情感表达,可以使用个人经验和感情来支持观点。
可以辅以描写、比喻等手法来增强文章的感染力。
- 材料作文:材料作文要求学生根据提供的材料进行准确的解读和评述,可以使用引用、分析等方式展开。
二、联系1. 共同点:- 以上三种作文形式都要求学生有一定的写作能力和思维能力,要求思路清晰、表达准确、语言流畅。
- 无论是命题作文、话题作文还是材料作文,都需要学生深入分析问题、表达观点和提供合理的论证。
2. 相互渗透:- 在实际写作中,三种作文形式常常会相互渗透。
命题作文可能会引用话题或材料进行支持或举例;话题作文也可以根据命题要求进行论述和论证;材料作文可以混合运用命题和话题来进行写作。
命题作文、材料作文和话题作文的区别与命题作文、材料作文和话题作文的区别与高考作文在经历了近几年话题作文的鼎盛与热闹后开始回归,全国各地的高考试卷,话题作文、材料作文、命题作文开始出现三足鼎立的局面。
现在的材料作文并不是传统材料作文的简单回归,而是一种更加开放的回归,是一种介于给材料话题作文和传统的材料作文之间的作文形式。
它比给材料话题作文有更多的限制但在选材、立意上又比传统的材料作文更具开放性。
比如:一只老鹰从鹫峰顶上俯冲下来,将一只小羊抓走了。
一只乌鸦看见了,非常羡慕,心想:要是我也有这样的本领该多好啊!于是乌鸦模仿老鹰的俯冲姿势拼命练习。
一天,乌鸦觉得自己练得很棒了,便哇哇地从树上猛冲下来,扑到一只山羊的背上,想抓住山羊往上飞,可是它的身子太轻,爪子又被羊毛缠住,无论怎样拍打翅膀也飞不起来。
结果被牧羊人抓住了。
牧羊人的孩子见了,问这是一只什么鸟,牧羊人说:这是一只忘记自己叫什么的鸟。
孩子摸着乌鸦的羽毛说:它也很可爱啊!要求全面理解材料,但可以选择一个侧面、一个角度构思作文。
自主确定立意,确定文体,确定标题;不要脱离材料的含意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在作文提示语中,要求全面理解材料,但可以选择一个侧面、一个角度构思作文。
这样的要求,不像传统的材料作文那样主旨是唯一性的,而考生就要去准确把握唯一性的主旨,把握不好就会导致偏离正确立意,导致全盘皆输;但也不像话题作文那样,所写内容只要与话题相关就行,而是对主旨的提炼需要从材料中来,较好地预防了话题作文中穿靴戴帽的宿构现象。
这种新的材料作文形式既能较好地考察学生的实际理解分析能力,又能考察学生的语言运用和表达能力,应该说又是一种进步。
材料作文和给材料话题作文的区别在于:审题上:话题作文强调的是相关,不故意在审题上为难考生,只要或隐或显和话题有关就可以;而供材作文的立意是从材料中提炼出的,虽然可以从不同角度立意,但不管哪个角度都是从材料中来的,因而角度往往也是有限的,不像话题作文那样发散度大。
命题作文与材料作文和话题作文的区别与联系
命题作文、材料作文和话题作文三种类型均出现在考卷中,特别是材料作文,在沉寂数年后,出现在全国I、Ⅱ卷中,着实让师生感到意外,因为许多学生的训练功夫都下在了话题作文上,一旦接触了似曾相识的材料作文,难免有无处下手的。
某省高考评卷现场,阅卷主任拿着几百份抽样作文惊讶不已,因为这其中关涉材料的文章寥寥可数,以至于不得不重新调整评分标准,以适应这“后话题时代”的到来。
三者命题、材料、话题作文的区别与联系大致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中国自有科举考试便有了命题作文,从《赋得古原上草送别》一路走到解放后的《一年来我在努力地工作》虽则内容因时代不同而不同,可命题这种形式并没有本质的变化。
上世纪90年代中期,命题作文这位从传统中走来的长者才结束了他一统天下的权威,材料作文和话题作文日益活跃,但话题作文依然扮演着重要角色,越来越具有时代性、地域性的特色。
年北京的《包容》、xx年天津的《留给明天》、辽宁的《今年花胜去年红》、重庆的《自嘲》、北京的《说安》、xx年天津的《愿景》、辽宁的《肩膀》、上海的《我想握住你的手》、北京的《北京的符号》,都显示出命题作文这位鹤发童颜的长者的无限魅力,特别是今年北京的命题作文《北京的符号》更是一道不可多得的高考命题,赢得一片喝彩。
命题作文的题目是确定的,不可另起炉灶、改换题目,这是与材料作文、话题作文的最大区别。
命题作文一般不提供材料,但也有例外,如xx年北京的《北京的符号》,就列举了故宫、四合院、天桥的杂耍、胡同的小贩的吆喝、琉璃厂的书画、老舍的作品、王府井的商业街、中关村科技园等、这与话题作文中的材料很相似,此中材料可以作为帮助理解题目的桥梁,也可以作为写作发挥的内容。
命题作文对文体的限制性最强,这也是它同其它两类作文的差别所在。
如xx年北京的《说安》、湖南的《淡意气》,题目具有明显的文体指向议论文,其它文体就难以吻合题目要求。
而xx年北京的命题作文《北京的符号》之所以倍受好评,原因也正是它在文体方面显示了相当大的自由度:作家梁晓声认为:过去的高考作文题目要么是感性的,叙事的;要么是理性的,议论的。
《北京的符号》模糊了这两者的界限,是理性和感性的交融,有悟性的学生可以比较容易地找到落脚点,用自己擅长的方式表达。
比如擅长感性写作的同学,他可以写北京的建筑物、时尚、民俗,甚至可以具体到庙会、抖空竹这样特别细小的地方。
擅长理性写作的学生则可以写北京经济和文化的能动力、时代的脉搏;他甚至可以说,他说不出北京的符号在哪里,但足可以感觉到它无处不在。
材料作文兴盛于上世纪90年代。
因为它思辨性强,并且符合高中毕业生思维发展实际而备受命题者青睐。
年高考I、Ⅱ卷材料
作文似稳重而博厚的成人,在稳定了三年的关系型话题作文之后又走到高考作文的前台。
材料作文不限制标题,命题灵活度比命题作文和话题作文大,提供的材料对作文主旨及内容的限制远大于话题作文和命题作文,如果写记叙文,必须根据材料提供的情境写人、记事,至于扩写、续写更是必须以材料为根本;如果写议论文,必须从材料所包含的角度提炼观点,发表看法,材料提供的角度又远少于话题作文提供的角度。
对材料作文所附材料,必须辩证地全面、具体、历史地分析。
材料作文必须紧扣材料,不能像话题作文那样确立话题后可以不顾及所附材料。
思辨性是材料作文最重要特征。
年全国卷I作文题所用的材料是经过改编的拉封丹寓言,原来寓言中的乌鸦是个愚蠢、盲目、缺乏自知之明的被讽刺对象,而作文材料中“孩子摸着乌鸦的羽毛说:“它多可爱啊!”是命题者加的。
这样就增加了,材料的辩证意味,审题难度增加,尽管题干中还要求“可以选择一个侧面、一个角度构思”,但还要在“全面理解材料”的框架下,在对寓言的全面而不是片面的理解下,才能做到恰如其分,才能体现客观辩证的态度,才符合命题暂对主题思想的要求。
材料作文对文体的要求同话题作文一样,是比较自由的,考生尽可发挥自己的写作特长,运用不同表现形式,甚至创造性地发挥:但如果是写议论文,试卷所附材料是必用的,关键是运用得巧妙,富于概括性,突出重点,不可面面俱到,兼收并蓄,这
同话题作文的材料有很大差别,材料作文的材料在于“用”,话题作文的材料在于“引”,话题作文的材料只起引出作文话题、提示话题内容的作用。
话题作文源于电说节目中的话题讨论,作为命题形式的话题作文及其标志是“三自方针”:自主立意,自拟题目,自选文体。
因为它比其它命题形式更符合文章生成的规律,因而倍受师生的欢迎,近三年来,独领风骚,成为较为稳定的命题形式。
它收放有度,便于发挥,如当今流行的青年街舞,传统与创新,流行与高雅,异彩纷呈。
话题作文的题目应是考生自拟的,话题不是题目,但对于议论性文章,题目包含话题,可以有效避免离题。
话题字数少的,话题前可加“关于”、“说”,或在话题后加“断想”、“联想”、“沉思”等,如《关于问》、《走与停的断想》、《二的联想》、《雨燕减肥的沉思》。
话题字数多的可以直接用作文章题目,如《雕琢心中的天使》、《留一点空白》。
话题作文的材料不同于材料作文的材料。
“话题作文所用的材料仅仅是对话题的一个说明、一个解释,或者说是一个例子,目的是帮考生理解话题。
”(张伟明语)所以,一般情况下,不宜拿材料到文章中去分析,话题才是话题作文的核心,要分析的恰恰应该是话题。
材料不同于话题,材料的内容大于话题,分析材料容易离题,话题本身就是生成文章之树的种子,而材料是堆
土,其中可能有无数颗可以长成文章之树的种子,过分分析材料,就可能选错种子,这就是过分留恋材料容易造成离题的原因。
所以张伟明先生明确地说:“作者完全可以只根据话题要求而无需照顾材料的内容来作文。
”
话题作文对文体要求较松,考生可以用不同文体,发挥各自的优势。
由于话题由谈话而来,不同说话人对问题有不同看法,要让自己的看法成立,就少不了对话题的分析和综合,这样,话题作文本质上是趋于议论性或思辨性的,而关系型命题更要求作文的思辨性。
当然,作文并不意味着只能如此,如果你习惯于编故事,就不妨写故事性文章,只是要注意主旨或写作对象要与话题相符;如果你习惯于写象征性文章,那么,象征意义或描写对象要与话题相符。
但主旨意义和象征意义不能埋得太深,要让阅卷人能较快发现,一般在文章开头和结尾点题,其至可以明白地在文章前写上提示主旨的题记。
总之,命题作文、材料作文、话题作文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命题作文可以看作是对某个话题的具体限定,材料作文可以从材料中挖掘出多个话题。
可以看出,话题作文仍显示着旺盛的生命力,不是“只领风骚二三年”而已。
难怪有人面对今年的全国高考作文慨叹:“后话题作文”时代到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