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 2020年中国古代史年代尺
- 格式:docx
- 大小:773.89 KB
- 文档页数:5
中国古代史之武王伐纣1.商朝灭亡后,武王建立新的王朝。
定都在镐,又称镐京。
历史上叫做()A. 西周B. .东周C. .春秋D. .战国2.在大型动画片《哪吒》中,有这样的情景,哪吒帮助姬发一起去讨伐暴君。
姬发就是()A. 商汤B. 周文王C. 周武王D. 周幽王3.昏君亡国,明君兴政。
参照这一标准,下列四人中,与其他三人明显不同的一位是()A. 夏桀B. 周武王C. 周幽王D. 商纣王4.下列对夏商西周的社会生活叙述不正确的是()A. 夏朝、商朝、西周、东周的第一位统治者分别是启、汤、武王、平王B. 夏朝筑有城堡宫殿,组建军队,制定刑法,设置监狱,建立起国家行政机构,所以它被看作是我国第一个国家C. 商朝的地域和影响远远超过夏朝,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国家之一D. 西周的全国土地归周王所有,各级贵族和平民从周王那里分到土地,只有使用权,不能转让和买卖5.为西周的建立奠定基础的关键战役是()A. 阪泉之战B. 打败有扈氏C. 逐鹿之战D. 牧野之战6.学会归纳历史发展的阶段特征是历史学习的重要方法之一.下列对夏商周时期阶段特征的描述,正确的是()A. 中华文明的起源B. 国家的产生和社会变革C. 统一国家的建立D. 政权分裂和民族融合7.我国奴隶制王朝更替的先后顺序是()A. 夏朝、西周、商朝B. 西周、商朝、夏朝C. 商朝、夏朝、西周D. 夏朝、商朝、西周8.数轴记忆是学习历史的方法之一.下面是清心同学在复习中国古代某一历史时期政权更迭时制作的年代标尺,其中③处应该是()A. 夏朝建立B. 春秋开始C. 西周建立D. 商朝建立9.陕西出土的一件青铜器上铸有“武王伐纣”的铭文。
由此可以判断,它最有可能铸造于下列哪一时期()A. 黄帝时期B. 夏朝C. 商朝D. 西周10.701班的王博学是一名历史爱好者,特别喜欢看历史故事,也善于思考,这不,他现在正在思考西周建立的时间用公元、世纪、年代怎么表达,以下正确的是()A. 公元10世纪50年代B. 公元前10世纪40年代C. 公元前11世纪50年代D. 公元前11世纪40年代11.制作年代尺,可以更有效地学习历史。
中考历史《中国古代史——选择题》专项练习含答案一、单选题1.纸的出现是人类书写材料的一次革命,它极大地促进了文化的传播。
下列人物中与纸的改进直接相关的是()A.屈原B.张衡C.蔡伦D.郦道元2.黄帝和炎帝被奉为中华民族的共同祖先,他们生活在我国古代的()A.黄河流域B.淮河流域C.长江流域D.珠江流域3.习近平总书记对中华文明有精深独到的见解,他说:“这种‘贵和尚中、善解能容、厚德载物、和而不同’的宽容品格,是我们民族所追求的一种文化理念”。
下列那句话符合材料中的思想()A.儒家的和谐思想B.儒家的德治思想C.法家的法治思想D.道家的无为思想4.如图是《三国鼎立形势图》,判断图中①②③所代表的政权顺序正确的是()A.蜀、吴、魏B.吴、魏、蜀C.魏、吴、蜀D.魏、蜀、吴5.下表是西周中期一件青铜器的介绍回该青铜器最重要的历史价值在于()AB.体现汉字的造字方法和造字特点C.说明晋国是西周分封的第一个诸侯国D.凸显晋国青铜铸造水平世界领先6.战国时期,由李冰主持修建,使成都平原成为“天府之国”的著名水利工程是()A.永济渠B.郑国渠C.都江堰D.大运河7.与下图信息相关的古人类遗址是()A.北京人遗址B.元谋人遗址C.河姆渡遗址D.山顶洞人遗址8.勤劳智慧的中国人民创造了辉煌灿烂的科技文化。
下列我国古代人物与科技文化成就的搭配,正确的是()A.华佗——《本草纲目》B.司马迁——《史记》C.宋应星——《农政全书》D.罗贯中——《红楼梦》9.明清时期,适应平民欣赏趣味的戏曲、小说风靡全国,导致这一文化现象的主要因素是()A.市镇经济繁荣B.文化专制松弛C.外来文化影响D.印刷技术进步10.数轴记忆是学习历史的方法之—,下面《夏商周更迭的年代尺》中的②处是()A.夏朝B.商朝C.西周D.东周11.某历史读物中提到了“达赖金印和班禅金印”“《平定准噶尔图卷》”“伊犁将军府”的内容。
上述内容中的民族交往方式不包括()A.平定民族叛乱B.和亲C.设置管理机构D.册封12.私有财产、阶级和国家出现的根本原因是()A.人类历史的发展B.生产力的发展C.阶级斗争的结果D.社会规律的结果13.“始春秋,终战国,五霸强,七雄出。
中国历史第二册期末检测卷(二)【1-21课】一、单项选择题1.唐朝时能从外地远距离、大批量运输粮食经洛阳到长安,直接得益于A.修筑都江堰 B.修筑长城 C.建造赵州桥 D.开通大运河2.“隋炀帝暴虐,臣下钳口(闭口不语),卒令不闻其过,遂至灭亡。
”针对隋亡的教训,唐太宗采取的主要措施是A.虚心纳谏 B.实施和亲 C.减省刑罚 D.开放政策3.“江南水轮不假人,智者创物真大巧。
一轮十筒挹且注,循环下上无时了。
”诗中所描述的是A.曲辕犁 B.耧车 C.秧马 D.筒车4.鉴真和玄奘是中国历史上两位重要的僧人。
他们共同的历史贡献是A.加强边疆管理 B.开凿丝绸之路C.传播中国文化 D.扩大唐朝疆域5.“诗史互证”是研究中国古代历史的一种方法。
下列诗句能够补证唐朝中外交往的是A.自从贵主和亲后,一半胡风似汉家 B.开辟荆榛逐荷夷,十年始克复先基C.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 D.日本晁卿辞帝都,征帆一片绕蓬壶6.《中国诗词大会》嘉宾王立群教授在谈到李白与苏轼时说,技术优势是宋代诗人群体的学问胜于唐代的重要原因。
这里的“技术优势”指的是A.草市夜市兴盛 B.印刷术的发展C.经济重心南移 D.民族政权并立7.“宋代经济的大发展,特别是商业方面的发展,或许可以恰当地称之为中国的‘商业革命’”。
材料中宋代“商业革命”的突出表现是A.从越南引进优良品种占城稻 B.长安成为当时的国际性大都会C.长江流域、太湖流域成为粮仓 D.四川地区出现世界最早的纸币8.“夫外之郡县,其朝廷远者,则镇之以行中书省。
”这段材料所描述的情况最早出现于A.隋朝B.唐朝C.宋朝D.元朝9.能区分史实和观点是学习历史学科的基本能力。
下列属于“观点”的是 A.杨坚统一全国 B.黄巢发动起义C.遣唐使来华 D.岳飞是民族英雄10.“台湾者,中国之土地也。
”历史上,我国政府首次正式设立的管辖台湾地区的行政机构是 A.市舶司 B.澎湖巡检司 C.宣政院 D.台湾府11.中国古代皇帝与丞相的关系可以用拔河来形容。
2023年福建七年级下册历史期中模拟测试卷(二)一、选择题:本题共28小题,每小题2分,共56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古人诗赞“人生四喜”曰:“久旱逢甘霖,他乡遇故知。
洞房花烛夜,金榜题名时。
”与“金榜题名”相关的制度正式确立于()A.隋文帝时期B.隋炀帝时期C.武则天时期D.唐玄宗时期2.有研究发现,在唐代有案可稽的 73 名状元中,出身三品及以上或历代名人之家的就有 56 人,占 76.71%;四品及以下官僚家庭出身的有 11 人,占 15.07%;寒士出身的只有 6 人,占 8.22%。
这反映出当时()A.与察举制相比选官方式相同B.科举制消融了阶级差别C.科举制录取名额受到限制D.上层社会具有入仕优势3.下图是隋朝重大历史事件的时间轴,与图中的②相关的历史事件是()A.隋末战争爆发B.开凿大运河C.隋灭陈,统一全国D.建立隋朝4.下表为中国古代一位历史人物年谱(部分),对此历史人物的补充说明正确的是()A.建隋朝,灭南陈,结束长期分裂局面 B.创科举,开运河,加强南北经济联系C.轻徭薄赋,虚心纳谏,成就贞观之治 D.励精图治,整顿吏治,铸就开元盛世5.据杜佑《通典》所记:“至(开元)十三年封泰山,米斗至十三文,青齐谷斗至五文。
自后天下无贵物,两京米斗不至二十文,面三十二文,绢一匹二百一十文。
下列与材料所描述的景象相关的有()①吸取隋朝灭亡的教训②统治者的励精图治③选贤任能、虚心纳谏④科举制度的发展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6.下列历史贡献中不属于隋朝的是()A.创设科举制B.开通了纵贯南北的大运河C.实现南北重新统一D.开创殿试和武举考试7.“百千家似围棋局,十二街如种菜畦。
”白居易的诗句反映了唐朝长安()A.丝织工艺的精湛B.商贸经济的繁荣C.城市人口的增加D.城市布局的严整8.下图是唐朝出现的两种新型工具,它们运用于()A.农业生产B.手工业生产C.商业贸易D.交通运输9.给如表所示内容归纳主题,最合适的是()A.早期国家与社会变革B.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C.繁荣与开放的时代D.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10.高僧玄奘“西行”和鉴真“东渡”的共同作用是()A.加强了边疆管理B.开通了丝绸之路C.传播了中国文化D.扩大了唐朝疆域11.在抗击新冠肺炎的日本援华物资上有“山川异域,风月同天”的字样,据考证这与唐朝高僧东渡日本的故事有关,此处的“高僧”是()A.班超B.玄奘C.鉴真D.郑和12.时空观念是历史学科五大核心素养之一,下图空格内应是()A.春秋战国B.三国鼎立C.南北朝D.五代十国13.唐朝从“小邑犹藏万家室”到“人烟断绝,千里萧条”的转折点是()A.开凿运河B.安史之乱C.黄巢起义D.藩镇割据14.安禄山和其部将史思明一起发动叛乱,史称“安史之乱”。
2019-2020学年度初中历史七年级下册第24课近代前夜的盛世与危机北师大版习题精选第九十八篇第1题【单选题】学习明清史后,有四位同学分别就下列主题作了演讲,你认为哪一个概括了这段历史的全过程( )A、帝国的彷徨B、中华的荣耀C、东方的曙光D、王朝的振兴【答案】:【解析】:第2题【单选题】清朝乾隆皇帝在致英国国王乔治三世的信中说:“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远不籍外夷货物以通有无。
”依此指出清政府所采取的对外政策的含义是( )A、完全禁止海外贸易B、严格限制对外交往C、只是禁止对英贸易D、对外自由开放【答案】:【解析】:第3题【单选题】乌兰镇中学某班历史小组就清朝实行闭关锁国的严重后果展开讨论,你认为后果最严重的是( )A、限制了对外贸易的发展B、阻碍了中外文化交流C、使中国错失了向西方学习先进的科学知识和生产技术的机会,中国逐渐落伍于世界历史的发展进程D、限制了航海事业的发展【答案】:【解析】:第4题【单选题】近代中国落伍于世界,原因诸多,此漫画反映的是( )A、经济基础薄弱B、对内集权专制C、对外闭关锁国D、频遭列强入侵【答案】:【解析】:第5题【单选题】乾隆二十二年(1757),清廷规定外国商船“将来只许在广东收泊交易,不得再赴宁波。
如或再来,必令原船返棹至广,不准入浙江海口。
”材料所述规定( )A、断绝了中外经济交流B、意在扼制工商业的发展C、禁止国人赴海外经商D、限制外国商人来华贸易【答案】:【解析】:第6题【单选题】某历史兴趣小组在探究“古代中国的经济发展”课题时,得出以下部分结论。
你认为不正确的是( )A、汉朝丝绸之路的开辟推动了中外贸易的发展B、魏晋南北朝时期,我国的经济重心已经南移C、隋朝大运河的开通大大促进了南北经济交流D、清朝闭关锁国政策阻碍了对外贸易的发展【答案】:【解析】:第7题【单选题】采用计时或计件发给“工价”的雇佣劳动方式,最早出现在( )A、广东B、北京C、江南D、山西【答案】:【解析】:第8题【单选题】18世纪英王使者马戛尔尼来华提出在中国建立商馆、自由贸易的要求。
2021-2023北京重点校初一(上)期末历史汇编西汉建立和“文景之治”A.西周B.秦朝C.西汉D.东汉A.陈胜、吴广起义B.楚汉之争C.秦朝灭亡D.文景之治7.(2022秋·北京海淀·七年级统考期末)示意图能够勾勒出史事之间的关系。
以下对西汉初年史事梳理的示意图中,①处应为()A.轻徭薄赋B.文景之治C.独尊儒术D.光武中兴8.(2022秋·北京海淀·七年级统考期末)示意图能够勾勒出史事之间的关系。
以下对西汉初年史事梳理的示意图中,①处应为()A.文景之治B.轻徭薄赋C.盐铁官营D.光武中兴9.(2022秋·北京朝阳·七年级统考期末)《史记》记载,汉文帝认为没必要用很多士兵保卫安全,于是撤销了警卫部队;削减了宫廷所用的马匹;在位23年没有再建宫殿、园林。
材料反映出汉文帝()A.鼓励开荒B.减轻刑罚C.减免赋税D.提倡节俭10.(2022秋·北京大兴·七年级统考期末)《汉书》描述西汉初年:“民失作业,而大饥馑……人相食,死者过半。
”为改变这一情形,汉初统治者实行()A.大量征兵、催缴赋税B.轻徭薄赋、休养生息C.分封诸侯、郡国并行D.修筑长城、开拓交通11.(2022秋·北京海淀·七年级101中学校联考期末)2021 年考古发现,霸陵陪葬物以陶器为主,金银器很少。
与汉文帝遗诏中所说“治霸陵皆以瓦器,不得以金银铜锡为饰,不治坟,欲为省,毋烦民”相吻合。
这印证了汉文帝A.勤俭治国B.勤于政事C.善于用人D.虚怀纳谏12.(2022秋·北京海淀·七年级统考期末)“高祖兴、汉业建,至孝平、王莽篡”高祖建的政权称西汉。
被称作高祖的是()A.陈胜B.吴广C.刘邦D.项羽13.(2022秋·北京昌平·七年级统考期末)史料记载西汉刚建立时,“民失作业,而大饥馑。
凡米石五千,人相食,死者过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