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英语口语教学模式的探究
- 格式:doc
- 大小:48.00 KB
- 文档页数:17
布為------- ------------------ ---- ---- 小学英语对话教学的策略与方法对话教学是英语教学的一种形式,属于口语教学。
其目的和作用就是加强听和说的训练,培养学生用自然的英语进行交流。
一、教学策略对话教学是小学英语教学中必不可少的内容,对话贯穿于教材的始终。
通过对话教学,学生可以进行听、说、读、写各方面技能的训练,可以说这是培养学生综合技能的最有效的途径。
由此可见,对话教学在英语教学中有着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而对话教学始终是教学中的一个难点,传统教学中先讲授单词,然后讲句型,再讲课文,也就是采用“单词一句型一翻译”的模式,其弊端已显而易见,学生学会的只是一些独立的单词、词组和句型,最终还是不能正确灵活地运用语言。
而基础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主要任务就是使学生掌握一定的英语基础知识和听、说、读、写技能,形成一定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
随着课程改革的推进和教师们在课堂中的大量实践,已经总结出了许多经验和一定的教学模式,但是如何进行会话教学仍然是值得我们深入研究和思考的。
为达到有效教学目的而采用的一切有效原则和教学行为都可称为教学策略。
根据教学策略的特点,教学策略可分为普遍性策略和具体性策略。
普遍性教学策略指适用于各种课型的教学策略,大致包括:组织策略、激励策略、提问策略和评估策略。
具体性教学策略用于培养听、说、读、写能力的教学行为,根据所涉及的教学内容可分为词汇教学策略、阅读教学策略、听说教学策略、写作教学策略和语法教学策略等。
二、小学英语对话教学的策略根据小学生学习英语的特点和英语课程标准的要求,对话教学应从学生的学习兴趣、生活经验和认知水平出发,注重培养学生的听、说能力,倡导体验、实践、参与、合作与交流的学习方式和任务型的教学途径。
小学生正处于英语学习的初级阶段,因此,英语教学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的兴趣,使学生树立自信心,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为学生今后的英语学习打好坚----------------------- 布磊5『彳--------- ------ ---- ---实的基础。
小学英语会话教学策略与模式探索【摘要】小学英语会话教学对学生的口语能力和交流能力的培养至关重要。
本文从小学英语会话教学的重要性和研究背景入手,探讨了小学英语会话教学的策略和模式。
通过案例分析和教学实践总结,提出了有效的教学方法和实践经验。
教学反思与展望部分探讨了教学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和未来的发展方向。
最后结论部分强调了小学英语会话教学的意义,并展望了未来的研究方向。
通过本文的研究和总结,可以更好地指导小学英语会话教学实践,促进学生口语能力和交流能力的提升。
【关键词】小学英语会话教学、教学策略、教学模式、案例分析、教学实践、教学反思、意义、未来研究、探索、教学展望1. 引言1.1 小学英语会话教学的重要性The ability to communicate in English is essential in today's globalized world. As the most widely spoken language worldwide, English proficiency opens up countless opportunities for children in terms of education, career, and personal development. For young learners in primary school, developingspeaking skills is crucial as it lays the foundation for future language acquisition and fluency.1.2 本文研究的背景传统的小学英语教学往往偏重于语法和词汇知识的灌输,对于会话能力的培养和提升并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
如何设计有效的教学策略和模式,帮助学生在小学阶段就能够掌握基本的英语会话能力,是当前教育领域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
小学英语教案对话万能模板4篇(小学英语对话课教学模式)下面是分享的小学英语教案对话万能模板4篇(小学英语对话课教学模式),欢迎参阅。
小学英语教案对话万能模板1小学英语对话讲授的步调大致分为五步:热身勾当——新知浮现——巩固接洽——拓展应用——评价检测一、热身活动1、活动目的:创设英语进修氛围,引发学生进修英语的兴趣,以旧带新,为新课进修做铺垫。
2、活动情势:听、说、玩、演、唱和TPR等勾当。
①听可以听歌曲、对话、简短的英语故事;②说可以说对话、根据图片说一句话、讲小故;③玩可以做游戏;④演可以表演对话或者小短剧;⑤唱指唱英文歌曲;⑥TPR即Total physical response(全部动作反应法),教材中的let`s do 部门内部实质意义都合适此要领。
二、浮现新知1、情景浮现人的总称学家马林斯诺指出:“要是没有语言情景,词就没有意义,也不克不及代表啥子。
是以词和词组也只有在情景语境中才气产买卖义。
”同样,对话也是如此。
对话是在一定的情景下的习惯性语言,离开了境地,对话也就掉去了意义,固然,在讲堂讲授中,西席不成能把糊口中的真实境地带入讲堂,但可以针对每单元对话中出现的新语言点,驾驭好重、不容易处理完成之处,针对重、不容易处理完成之处句子创造接近学生真实糊口的语言境地,来帮忙学心理解、掌握对话内部实质意义,加大深度影象。
可以用用真人、什物、动作演习、丹青、电教手眼、简笔划等创设境地。
经过浮现,学生已经初步感知、理解了语言,接下来就到了操练的阶段,操练对于句子的掌握具备重要的意义,由于感知和理解不克不及代替运用,而真正学会运用,必须有这种摹拟的操练和操练,操练有不同的层次和阶段,依次为机械操练、意义操练。
2、机械操练机械操练首先应该是机械仿照,重点是仿照重复对话中的重点句,西席给学生示范领读,学生跟读,这种仿照应该是大量的和多次重复的,可采用多种要领和情势,如小我私人说、小组说、半班说、行与行之间、男性和女孩生之间分角色对话,通过如许的操练,使学生对重点句子达到一定的熟练水平,既要能把语音语调读准读熟,又要把句型结构记熟。
小学英语对话课教学模式对话课教学模式一、热身活动:活动形式:听、说、玩、演、唱、画和TPR等活动二、新知呈现:1、情境导入2、机械操练3、意义操练三、巩固练习:四、拓展应用五、评价检测六、家庭作业教学步骤:热身(warm—up)-- 创设情境(presentation)--实践(practice)—拓展巩固(Consolidation)一、热身环节(即唱歌热身、温故知新部分)热身环节是一堂课的序幕,是教师进行英语教学的第一步。
此环节有助于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课堂上来,营造一种学习的氛围,且通过对旧知的复习和巩固,降低新知的难度,为新的学习内容作好铺垫。
因此课前的热身活动是必要的,也是必不可少的。
热身活动建议:总体上说,热身活动的目的性要强,要为本节课的目标服务,且要扎实到位,不能蜻蜓点水。
有以下几种形式:1、唱歌热身。
目的是在课前播放歌曲,营造英语学习的氛围,增强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所选歌曲也要为本节课目标服务或与本单元内容相关。
2、TPR热身。
这种听听做做活动学生最喜欢,能激活学生大脑思维,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激发学习的情感,学生在听做活动中自然地复习了旧知。
如:I say, youdo. When I say a word, you do theaction. When I do an action, you say the word.3、Freetalk热身。
课前教师开展几分钟的自由会话,正是一个英语口语训练机会,在每日的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中,不知不觉对旧知进行了复习、强化和巩固,提高了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热身内容同时也要考虑本节课的目标,为重点、难点句型做好铺垫。
4、游戏热身。
游戏中的学生是自由放松的,游戏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满足学生的好奇心、表现欲,同时又达到了学习英语的目的。
比如Samonsays是我们熟悉的游戏,也可利用这个游戏来锻炼学生的反应能力,活跃气氛。
当然,应根据教学内容来考虑游戏的形式,讲求游戏的实际意义,这样才能达到预期的目的。
仿说模式在小学英语口语教学中的运用作者:王文松来源:《成功密码》2021年第06期小学阶段是学生英语学习的启蒙期,也是学生英语学习的关键阶段,此阶段中口语训练非常重要。
但受到各方面因素的影响,小学生的口语水平一直很难提升,采取仿说模式训练小学生的口语能力,可以在提升学生口语水平的同时,提高小学英语口语教学质量与效率。
一、仿说模式概念和理论基础(一)概念仿说模式即模仿他人的背诵、互相问答的学习方式,通过采取或死板、或灵活的方式让学生掌握发音技巧,并不断形成英语口语能力。
仿说模式是在传统口语教学方法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形成的一个口语教学模式。
(二)理论基础仿说模式理论基础即综合美国心理学家桑代克、斯金纳和华生等在行为学理论的基础上,结合学习理论在特定条件作用产生的一种复合反应。
仿说模式,从字面来看就是模仿,机械化和半机械化的训练是模仿的前提,反复的模仿使知识在学习者脑海中深化、存储,通过模仿的不断强化促使学生良好语言学习习惯的养成,为其灵活应用口语开展学习提供了条件。
二、当前小学英语口语教学存在的问题(一)教师教学水平有待提升老师是学生学习的榜样和模仿的主要对象。
教师只有不断充实自己,提升自身的英语知识和教学能力,才能为学生树立好榜样。
但受到传统教学理念的压制,部分教师对口语交际的认知还比较片面,加之老师的口语水平不等,进而加剧了学生的学习难度。
在毕业之后,大部分老师没有接受过系统的训练,只是采用自己所学的知识开展教学,无法跟上时代的发展,更不能把握小学生的心理动态,进而降低了学生的口語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加之教师缺乏创新,只会按照书本内容授课,无法达到理想的效果,还抑制了学生的发展,进而阻碍着小学生口语能力的提升。
(二)口语教学模式落后在老师眼中,小学生缺乏自主管理能力,因此采取教师主导、学生被动听讲的教学模式,设置任务并要求学生完成。
在教学课堂中,也没有为学生提供交流、互动的机会,进而降低了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
小学英语口语教学的仿说模式作者:戚丽红来源:《校园英语·中旬》2018年第09期【摘要】小学是培养学生学习习惯与学习能力的重要阶段,小学英语教学对于培养学生的英语听、说、读、写能力以及英语素养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在小学英语教学中运用仿说模式,不仅可以提高小学生的英语口语水平,还可以提高小学英语教学效果。
因此,本文分析了仿说模式的内涵以及当前小学英语口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小学英语口语教学开展仿说模式策略。
【关键词】小学英语;口语教学;仿说模式【作者简介】戚丽红,江苏省沭阳县华冲实验小学。
前言小学英语教育是学生学习英语的基础,在小学阶段培养学生掌握良好的英语口语技巧是非常重要的。
当前我国小学英语口语教学中仍然存在着许多教学问题,包括小学英语口语教学师资力量弱,教学模式以及教学方法落后。
这就需要教师在小学英语口语教学中重视仿说教学模式,在教学过程中发挥仿说模式的优势,进而提高小学生的英语口语水平。
一、仿说模式内涵所谓仿说模式就是指通过模仿他人背诵、相互问答、看图达意等方式,使学生通过进行反复的半机械训练与机械训练,半灵活与灵活的学习方式中掌握英语口语的发音技巧,从而提高小学生的英语口语能力。
仿说模式教学是基于传统英语口语教学方式进行创新,进而形成的一种较为灵活实用的学习模式。
仿说模式其主要就是模仿,通过强化模仿,使学生形成良好的语感,进而形成语言习惯,为小学生的英语口语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当前小学英语口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当前小学英语口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主要包括以下几个。
第一,师资力量薄弱。
当前一些小学英语口语教师自身的英语口语水平有待提高,在一些欠发达地区,教师可能出现发音不标准的问题,教师参加系统的英语口语培训机会较少,教师掌握的英语口语知识已经不能满足当前教育教学的发展水平。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能很好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导致学生的学习效率低,英语口语教学效果差。
第二,小学英语口语教学模式与教学方法落后。
小学英语教学中口语教学的改进与探索口语教育在很多年都曾是我国教育的短板。
我国曾有数量极多的学生学了多年英语却仍旧难以开口用英语进行沟通表达,造成“哑巴英语”现象。
近年来,这种情况已经有了较大的改善,但英语口语教育中却仍旧存在着一些问题。
本文基于自身小学英语教学经验,对小学英语口语教学进行探讨。
一、小学英语口语教学现状(一)教学侧重点存在偏颇很多教师在教学时更注重知识点及解题技巧的讲解,学生的口语表达没有得到足够的锻炼。
调查研究显示,很多小学教师进行英语阅读教学时,为了使学生快速理解和接受,大量使用解题技巧进行授课,导致学生难以在脑中形成英语思维,进而约束其思维表达能力的发展;一些英语教师在进行英语教学时只教学解题的技巧和方法,仅仅是为了帮助学生得到很高的分数,却无视学生对英语知识本身的理解。
这样的学习,本质上是被应试教育思想严重毒害的学习方式,学生难以得到英语综合能力的提升,也难以对知识进行系统的梳理。
同时,一些教师在具体的教学中,不综合考虑学生的个体差异,而是用同一标准来衡量所有学生,导致学生两极分化十分严重。
(二)语言教学内容与实践应用存在差距部分教师在备课、授课时仍有一定顾虑,认为全英授课效果不理想。
另外,部分教师因自身能力问题,不能运用全英授课。
许多教学实践表明,教师在教学中利用英语教学可以促进学生英语水平的提高,可以为学生树立榜样。
但有些教师不以课本为基础,脱离课本,训练效果不佳[1]。
二、优化小学英语口语教学的意义(一)提升学生核心素养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与世界各国间的交流越来越紧密,使得英语教学在学生的学习与生活中占有越来越重的位置。
很多新的教育模式,在小学的英语教学中获得了较为广泛适用,例如互助式教育模式。
该教育模式是现代英语教育的方向和特征的体现,强调了教育互动的特点。
其有助于英语环境的构建,充分强调英语的实用性,能够帮助学生进行语言表达能力、文本阅读能力等多种能力的提升。
同时,这种教学模式能够有效加深师生间的沟通,有助于构建更和谐的师生关系。
设计意图:小学英语新课程标准强调指出:英语教学要重视对学生实际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强调课程从学生的学习兴趣、生活经验和认识水平出发,倡导体验、实践、参与、合作与交流的学习方式和任务型的教学途径,发展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
也就是说,要通过适合儿童年龄、心理和生理特点的生动活泼的课堂活动,把学习英语与用英语做事情联系起来,创设良好的语言环境和语用环境,使学生在愉快和自信的情绪中,保持积极的学习态度,在大量的语言实践中形成语感,养成良好的英语学习习惯。
这是我们贯彻“新课程标准”,运用“新课程标准”教学的关键所在。
第1课时我将本课教学分为以下几个环节:一、课前寻找、激发兴趣本课涉及的生词不多,但它和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一提出问题就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同学们马上就想知道平常我们口中称呼的爸爸、妈妈、爷爷、奶奶的英语叫法。
我没有告诉他们答案,让他们自己去找。
象dad(爹地), mom(妈咪)这些称呼在他们接触英语前都从港台电视上所熟知。
上课时百分之百的同学会说dad(爹地), mom(妈咪),大多数同学会说(uncle)安可,(aunt)安娣。
从一开始就刺激了同学们强烈的好奇心,使他们产生强烈的求知欲。
二、歌曲导入、初步感知唱英语歌是学习英语的一种好方法。
课前一首歌,可以使学生精神饱满,思想集中,做好上课准备。
课中一首歌,不仅能减轻学生的心理负荷,减少疲劳,又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学会新词、新句型。
课外几首歌,有利于开展第二课堂活动,以巩固所学知识。
例:教学本课时,我们以歌曲导入,播放“Boy and Girl”:“I’m a boy and you are a girl. I’m a girl and you are a boy. Do you want to be my friend?”根据歌词中提到的boy, girl出示男孩,女孩的图片,并让说到该性别单词的学生站起来大声说。
在这种活泼欢快的气氛中,在这种互动的形式下,既训练了学生“听”的能力,又让他们初步感知了有关他们性别的英语单词。
《提高小学生英语口语能力》课题研究成果报告一、课题提出背景及意义:多年来,“哑巴英语"一直遭受的大家的批评。
这几年,随着英语教学的发展,培养学生英语听说能力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社会上各种英语口语培训班风靡一时。
作为一个合格的、受过良好教育的公民,通过浏览国外互联网网站、各种外国报刊、书籍搜集处理自己所需要的信息,以此提高口语能力的这种学习能力是必不可缺的。
小学英语口语教学研究,旨在通过教学结构,教学方法等方面的研究和探索,以迎合小学生性格心理特征为起点,致力寻求适合小学生心理、思维特征的小学英语教学方法和模式。
实现培养学生英语学习兴趣,帮助学生掌握适合各自特点的主动学习方法的教学目标。
力求从根本上为提升小学英语教学质量探索一条切实可行、效果明显的活化教材,情趣化的教学道路。
鉴于上述情况,本课题研究立足于:一、在校园内创设英语氛围,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及需要;二、引导学生从各种渠道搜集英语信息,用英语进行口头交际,提高口语能力,特别要注重培养一定的语感和良好的语音、语调基础,使学生乐于用英语进行简单的情感交流。
英语是一门语言学科,要通过说来表情达意,从而达到学习本学科的目的。
小学阶段属于英语学习的预备阶段,小学英语的教学目的是通过听说读写的基本训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获得一些英语的感性知识,具有一定的听说读写能力。
可是英语毕竟不是我们的母语,加上缺少浓厚的语言氛围,很多学生对英语是“想说爱你不简单”,对之敬而远之。
通过问卷调查和平时的教学,我们发现很多学生仅仅会读课文中的句子、词语或模仿造些句子、对话,根本无法将所学的词句加以整和,形成语言在日常生活中表达出来,导致出现在交际场合就张口结舌,不会说的现象。
更有些学生怕学、怕说英语,甚至讨厌英语。
然而,英语是一门语言学科,要通过说来表情达意,从而达到学习本学科的目的-—交际。
可目前却产生了英语“说”的最终目标和现实中学生不敢说、不愿说的矛盾.本课题的研究目的就是通过问卷调查了解学生对英语的学习态度。
仿说模式在小学英语口语教学中的应用在众多的小学英语教学内容当中,小学生的口语教学是英语教师的教学难点与重点。
如何提高小学生的英语口语能力一直受到教育工作者与社会大众的关注。
本文探讨了仿说模式的优势和价值,并探讨仿说模式在小学英语口语教学中的应用方式。
标签:小学英语;口语教学;仿说模式;应用口语表达是学生在英语学习中普遍感到难度较高的一项内容,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受到多种因素的限制,孩子们开口表达的积极性不高,造成了严重的哑巴英语问题,导致学生陷入了恶性循环,越是害怕,越是不敢说,越是不敢说,越是说不好。
针对这一问题,我们尝试在口语教学中引入仿说模式,有效提高了孩子们的表达积极性。
一、仿说模式的开展意义所谓仿说,就是通过背诵、模仿、复述、看图说话等方式,让学生在半机械训练、机械训练中灵活掌握英语说话和发音的方法,最后具备扎实的口语交际能力。
在教育改革的深入下,当前小学英语教学中的种种弊端也慢慢暴露,尽管英语教师的师资力量不断扩大,但是部分教师的英语口音发音还不准确,对新资源、新技术的应用能力较弱;而新进教师,他们的教学经验有限,对英语口语知识的掌握比较薄弱,加上当前英语教学的急功近利,对口语练习中句型、语法、单词、词组的重视度不够,没有投入应有的时间和精力,为了追赶进度,教师将口语教学置于次要地位。
利用仿说模式,充分考虑到小学阶段孩子的接受能力和思维水平,在循序渐进的仿说中,能够让学生形成良好的语感,慢慢的具备流利的口语表达能力。
二、仿说模式在小学英语口语教学中的应用(一)发挥教师的言传身教作用对于小学生而言,教师对他们的影响颇为深远,教师的一举一动,都可能会成为小学生的模仿对象,在口语教学中,教师也是学生学习、模仿的典范,教师的口语展示效果直接影响着孩子们的发音和口语表达积极性。
纵观当前的教学现状来看,教师口语能力缺乏是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
作为教师,必须要更新自己的教学理念,努力与新时代的教育理念相接轨,掌握口语教育的新知识、新内容,主动学习、矫正自己的口语发音,让口语表达变得更加标准、流畅。
---------------------------------------------------------------最新资料推荐------------------------------------------------------小学英语口语教学模式的探究闽南师范大学毕业论文小学英语口语教学模式的探析 The Search of Oral English Teaching Mode of Primary Schools 姓名:准考证号:系别:外国语学院专业:商务英语年级:2019 级指导教师:2019 年01 月05 日摘要随着文化的不断全球化,经济的飞速一体化,英语作为国际通用语言,已逐渐凸显其特有的价值,英语交际的能力也因此空前的重要。
再者,英语课程标准的实施对小学英语教学也提出了新的要求。
然而,在应试教育思想的影响下,我国的英语教育的诟病就是哑巴英语。
学生认识单词,看得懂文章,听得懂别人说什么,却不知道该如何与别人交际。
学生不会口语,不会交际,阻碍了学生的全面发展。
因此从小学就要加强口语教育,改变英语教学的传统模式,做到真正的学以致用,做到真正的以人为本。
本课题主要通过当代小学生英语口语的现状分析,教学对策研究1 / 17以及教学应中注意的地方这三个方面对小学英语口语的教学模式进行探析。
关键词:小学;英语口语;教学模式 Abstrac t With the globalization of culture and the economic integration beinghave rapidly developed,the ability of talking inenglish is more significant than before because of the languageof English play an important role as an internationallanguage.Moreover,the implement of standards in englishcurriculum also demands more in primary school Englishteaching.but,our nation cant get to it for the influence ofexam-oriented teaching ideology.Most of Chinese students aregood at vocabularies and reading,whats more,they may do wellin english listening,but not in talking with other.Which deeplyhinder the all-round development of students.Thus,we shouldchange the way of english teaching,emphasize the importance oforal education in elementary schools.This issue main analyzethe primary schools oral English teaching mode in analysis ofthe current oral english situation in primary student,theteaching research and related countermeasures and somethingthat should be paid attention in teaching three aspects. K eywords: primary schools;oral English; teaching mode---------------------------------------------------------------最新资料推荐------------------------------------------------------ 目录中英文摘要(I)一、小学英语口语教学现状分析(1)(一)自身因素( 1 )(二)外界因素(1)二、小学英语口语教学对策研究(2)(一)实施分层教学,改革教学方法(2)(二)转变教育理念,提高口语水平(2)(三)深入研究学生,消除语言焦虑(2)(四)精心设计课堂,创设逼真语境(2)三、英语口语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2)(一)尽可能了解学生的心理活动和学习方式(2)(二)课堂设计的教学情景切合生活(2)(三)教学过程中不要太注重纠正学生的错误(3)(四)教学过程注意文化渗透(3)参考文献(3)致谢(4)一、小学英语口语教学现状分析 (一)自身因素 1.缺乏会话动机因为我国的英语课堂教学是在一种非自然的状态中进行的,学生除了每周有限课堂时间外,基本上难有再接触英语的机会。
应用的机会少自然也就成为缺少会话动机的一个原因。
再者,一个普遍的心理现象就是在应对某一问题时,尽量选择最节约思考,最简单的方式处理问题。
因此,一些学生认为既然可以用汉语很好地表达,为什么还要那么费劲地说词不达意的英语呢?这个就是学生没有说的动机的最主要原因。
也正是这样的原因,学生的学外语的欲望大大的降低,没有学习外语的兴趣。
3 / 17所以学校的外语学习效果也达不到很大的效果。
2. 存在语言焦虑由于学生开口说英语的机会比较少,而且可能在操练中错误比较多,因而存在怕出错、怕丢面子、怕老师批评等普遍存在着的不敢说,怕说错的焦虑心理。
有两种根源产生心理焦虑:一是惧怕老师指责和同学嘲讽的环境型焦虑心理。
二是性格型焦虑心理。
所谓的性格型焦虑是指一些性格比较内向的学生,平时不善言辞,好静不好动,缺乏参与交际的勇气和信心,形成自我封闭的心态,轮到参加英语活动就紧张和焦虑的心理。
而这两种焦虑心理就是我们所说的恐英症。
虽然许多学生非常渴望提高自身英语交流的水平,但在说英语时产生的焦虑或紧张情绪会极大地影响和降低他们英语会话的能力。
(二)外界因素 1.社会环境由于我国各方面的持续发展,英语日趋受到人们的重视,英语口语交际能力更是日渐为各界人士所重视和肯定,特别是在小学生英语口语更是凸显出许多关注。
但是由于母语的影响和语言环境的限制,小学生的口语无法体现其交际的功能,口语表达能力也明显存在着不足。
因为属于第二外语,学生要是没有掌握一定的学习方法,学习热情,还有老师适当的指导,学生学习外语有着比较大的难度。
这征对大多数人遇到困难就想着避而不见的心理,想要提高英语口语的学习效果是不小的挑战。
---------------------------------------------------------------最新资料推荐------------------------------------------------------ 更何况受到语言环境的限制,外语很少有机会发挥其交际的机会。
所谓语言学习就是主要用来交流的。
而中国因为学习环境的影响,就很难带动学生或者是为学生制造一个纯交流的环境。
2.教师方面教师受到传统教育观念和教育习惯的束缚,只注重知识的传授,忽视学生能力的培养;只注重学生书面答题能力的培养,忽视学生口头表达能力的培养。
因此要提高学生的口语能力,首先教师的口语能力要过硬。
然而,一部分教师的英语口语水平偏低,比如语音语调不够准确,不能流利自如地用英语组织课堂教学。
而且就目前了解很多教师采用的仍是中英文夹杂的课堂教学语言,这对培养学生的口语能力是非常不利的。
目前我国小学基本采用大班教学,而且我们现在的英语课堂教学模式很大程度上还停留在教师讲,学生听的填鸭式的教学模式上,没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自主性,忽视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导致了只会读,不会听,不会写,不会说的不良后果,导致学生以为英语很难学的错觉,甚至是产生对英语的厌恶感觉。
这种传统的教学方法是在应试教育的理论与实践中生长并形成的一种固定模式,片面强调知识,忽视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导致学生对英语语法,英文考试很上手,却难以开口说英文。
这与学习英语的初衷背道而驰,与新时代所推行的素质教育是不5 / 17相符的。
二、小学英语口语教学对策研究(一)实施分层教学,改革教学方法首先,分层教学就是教师根据学生现有的知识、能力水平和潜力倾向把学生科学地分成几组各自水平相近的群体并区别对待,这些群体在教师恰当的分层策略和相互作用中得到最好的发展和提高。
又称分组教学、能力分组,它是将学生按照智力测验分数和学业成绩分成不同水平的班组,教师根据不同班组的实际水平进行教学。
分层教学的主要模式有:1.班内分层目标教学模式(又称分层教学、分类指导教学模式)它保留行政班,但在教学中,从好、中、差各类学生的实际出发,确定不同层次的目标,进行不同层次的教学和辅导,组织不同层次的检测,使各类学生得到充分的发展。
具体做法:①了解差异,分类建组。
②针对差异,分类目标。
③面向全体,因材施教。
④阶段考查,分类考核。
⑤发展性评价,不断提高。
2.分层走班模式根据学校进行的主要文化课摸底结果,按照学生知识和能力水平,分成三个或四个层次,组成新的教学集体(暂称之为 A、B、C、D 教学班)。
---------------------------------------------------------------最新资料推荐------------------------------------------------------ 走班并不打破原有的行政班,只是在学习这些文化课的时候,按各自的程度到不同的班去上课。
走班实际上是一种运动式的、大范围的分层。
它的特点是教师根据不同层次的学生重新组织教学内容,确定与其基础相适应又可以达到的教学目标,从而降低了学困生的学习难度,又满足了学优生扩大知识面的需求。
3.能力目标分层监测模式知识与能力的分层教学由学生根据自身的条件,先选择相应的学习层次,然后根据努力的情况及后续学习的现状,再进行学期末的层次调整。
这一形式参照了国外的核心技能原理,给学生以更多的自主选择权,学生在认识社会及认识自我的基础上,将自身的条件与阶段目标科学地联系在一起,更有利于学科知识和能力的因材施教。
在教学上,此模式同时配合有分层测试卡(即分层目标练习册),由于分层测试卡是在承认人的发展有差异的前提下,对学生进行多层次评价,对每个学生的劳动成果给予应有的肯定。
实施这一评价手段,对测试内容应当重在对当堂所学内容的检测(只要认真听就可达标),注意对学生新旧知识结构的有机结合的检验,较高层次的学生则侧重于创造能力和检测(要求动脑筋,有创新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