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元二次方程知识点总结(全章齐全)讲解学习
- 格式:doc
- 大小:17.89 KB
- 文档页数:1
初中数学一元二次方程知识点汇总,基础全面考前必掌握一、一元二次方程的定义及一般形式:只含有一个未知数x,未知数的最高次数是2,且系数不为0,这样的方程叫一元二次方程。
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ax^{2}+bx+c =0 (a≠0),其中a 为二次项系数,b为一次项系数,c为常数项。
因此,一元二次方程必须满足以下3个条件:① 方程两边都是关于未知数的等式② 只含有一个未知数③ 未知数的最高次数为2如: 2x^{2}-4x+3=0 , 3x^{2}=5 为一元二次方程,而像就不是一元二次方程。
二、一元二次方程的特殊形式(1)当b=0,c=0时,有: ax^{2} =0,∴ x^{2} =0,∴x=0(2)当b=0,0≠0时,有: ax^{2}+c=0 ,∵a≠0,此方程可转化为:①当a与c异号时, -\frac{c}{a}>0 ,根据平方根的定义可知,x=±\sqrt{-\frac{c}{a}} ,即当b=0,c≠0,且a与c 异号时,一元二次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这两个实数根互为相反数。
②当a与c同号时, -\frac{c}{a}<0 ,∵负数没有平方根,∴方程没有实数根。
(3)当b≠0,c=0时,有 ax^{2}+bx=0 ,此方程左边可以因式分解,使方程转化为x(ax+b)=0,即x=0或ax+b=0,所以x1=0,x2=-b/a。
由此可见,当b≠0,c=0时,一元二次方程 ax^{2}+bx=0 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且两实数根中必有一个为0。
三、一元二次方程解法:1.第一步:解一元二次方程时,如果没有给出一元二次方程的通式,先将其化为一元二次方程的通式,再确定求解的方法。
2. 解一元二次方程的常用方法:(1)直接开方法:把一元二次方程化为一般式后,如果方程中缺少一次项,是一个形如ax2+c=0的方程时,可以用此方法求解。
解法步骤:①把常数项移到等号右边, ax^{2}=-c ;②方程中每项都除以二次项系数, x^{2}=-\frac{c}{a} ;③开平方求出未知数的值:x=±\sqrt{-\frac{c}{a}}(2)因式分解法:将一元二次方程化为通式后,如果方程左边的多项式可以因式分解,就可以用这种方法求解。
第二十一章 一元二次方程一、一元二次方程的概念1、只含有一个未知数,并且未知数的最高次数是2的方程叫做一元二次方程.2、一般形式:20(0)ax bx c a ++=≠3、一元二次方程的根:使一元二次方程左右两边相等的值,叫做一元二次方程的根(解). 【注意】1、定义的隐含条件:①是整式方程;②只含有一个未知数; ③未知数的最高次数是2.2、任何一个关于x 的一元二次方程,经过整理,都能化成一般形式。
其中,2ax 是二次项,a 是二次项系数;bx 是一次项,b 是一次项系数;c 是常数项.3、任何一个关于x 的一元二次方程经过整理都可以化为一般式20ax bx c ++=()0a ≠.对于关于x 的方程20ax bx c ++=,当0a ≠时,方程是一元二次方程;当0a =且0b ≠时,方程是一元一次方程.二、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 1.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直接开平方法、配方法、公式法和因式分解法 2.一元二次方程解法的灵活运用直接开方法,配方法,公式法,因式分解法.在具体解题时,应当根据题目的特点选择适当的解法.(1)因式分解法:适用于右边为0(或可化为0),而左边易分解为两个一次因式积的方程,缺常数项或含有字母系数的方程用因式分解法较为简便,它是一种最常用的方法. 【注意】应用因式分解法解一元二次方程时,方程的右边必须是零.(2)公式法:适用于任何形式的一元二次方程,但必须先将方程化为一般形式,并计算24b ac -的值.求根公式:x =2(40)b ac -≥ (3)直接开平方法:用于缺少一次项以及形如2ax b =或()()20x a b b +=≥或()2ax b +=()2cx d +的方程,能利用平方根的意义得到方程的解.(4)配方法:配方法是解一元二次方程的基本方法,而公式是由配方法演绎得到的.把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20ax bx c ++=(a 、b 、c 为常数,0a ≠)转化为它的简单形式2Ax B =,这种转化方法就是配方,具体方法为: 2ax bx c ++22222244424b b b b ac b a x x c a x a a a a a ⎛⎫⎛⎫-⎛⎫=+++-=++⎪ ⎪ ⎪⎝⎭⎝⎭⎝⎭. 所以方程20ax bx c ++=(a 、b 、c 为常数,0a ≠)就转化为22424b ac b a x a a -⎛⎫++ ⎪⎝⎭的形式,即222424b b ac x a a -⎛⎫+= ⎪⎝⎭,之后再用直接开平方法就可得到方程的解.三、根的判别式1、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判别式:24b ac ∆=-2、根的判别式用来判别根的个数情况:(1)0∆>⇔方程20(0)ax bx c a ++=≠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1,2x =(2)0∆=⇔方程20(0)ax bx c a ++=≠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122b x x a==-. (3)0∆<⇔方程20(0)ax bx c a ++=≠没有实数根. 3、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判别式的应用 (1)不解方程,判别方程根的情况;(2)根据方程根的情况,确定方程中字母系数的值或取值范围; (3)讨论因式分解问题及方程组的解的情况.四、根与系数的关系——韦达定理1、设一元二次方程20ax bx c ++=的两个根为12x x ,,则两个根满足:1212b cx x x x a a +=-⋅=, 2、韦达定理的重要推论推论1:如果方程20x px q ++=的两个根是12x x ,,那么1212x x p x x q +=-⋅=,. 推论2:以两个数12x x ,为根的一元二次方程(二次项系数为1)是21212()0x x x x x x -++= 3、利用根与系数的关系,可知一元二次方程20(0)ax bx c a ++=≠有如下重要的结论:(1)若两根互为相反数,则0ba -=,得0b =;(2)若两根互为倒数,则1c a =,得a c =;若两根互为负倒数,则1ca =-,得a c =-; (3)若有一个根是零,则0ca=,得0c =; (4)若两根都为零,则0b a -=,0ca=,得0b =,0c =;(5)若有一根为1,则0a b c ++=;若有一根为1-,则0a b c -+=. 4、几个常见转化;;或;;;⎪⎩⎪⎨⎧<-+-=--≥-+=-=-+-=+-+=+-+=--+=+)x x (x x 4)x x ()x x ()x x (x x 4)x x ()x x (x x 2)x 1x (x1x 2)x 1x (x 1x x x 4)x x ()x x (x x 2)x x (x x )1(212122122121212212212122222221221221212212221(2)222121212()2x x x x x x +=+-;(3)12121211x x x x x x ++=; (4)22121212()()4x x x x x x -=+-;(5)12||x x -=(6)2212121212()x x x x x x x x +=+;(7)22111212121222212()4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五、用一元二次方程解决实际问题 1、面积最大化问题 2、利润最大化问题 3、增长率问题 4、传播问题 5、动点问题解题方法技巧1、一元二次方程的整数根问题:对于一元二次方程20ax bx c ++=(0)a ≠的实根情况,可以用判别式24b ac ∆=-来判别,但是对于一个含参数的一元二次方程来说,要判断它是否有整数根或有理根,那么就没有统一的方法了,只能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求解,当然,经常要用到一些整除性的性质. 方程有整数根的条件:如果一元二次方程20ax bx c ++=(0)a ≠有整数根,那么必然同时满足以下条件: (1) 24b ac ∆=-为完全平方数;(2)2b ak -+或2b ak --,其中k 为整数. 以上两个条件必须同时满足,缺一不可.另外,如果只满足判别式为完全平方数,则只能保证方程有有理根(其中a 、b 、c 均为有理数)2、公共根问题二次方程的公共根问题的一般解法:设公共根,代入原方程(两个或以上),然后通过恒等变形求出参数的值和公共根.3、把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判别式和根与系数的关系结合起来,判别讨论一元二次方程根的符号常常需要解不等式组.对于方程20(0)ax bx c a ++=≠,则: (1)有两正根的条件是:121200(0)0(0)cx x a bx x a⎧⎪∆⎪⎪>⋅>⎨⎪⎪->+>⎪⎩≥(2)有两负根的条件是:121200(0)0(0)cx x a bx x a⎧⎪∆⎪⎪>⋅>⎨⎪⎪-<+<⎪⎩≥(3)有一个正跟一个负根:121200(0)0(0)c x x a b x x a ⎧⎪∆>⎪⎪<⋅<⎨⎪⎪->+>⎪⎩正根的绝对值较大 121200(0)0(0)cx x a b x x a⎧⎪∆>⎪⎪<⋅<⎨⎪⎪-<+<⎪⎩负根的绝对值较大(4)有一零根一正根的条件是:121200(0)0(0)cx x a bx x a⎧⎪∆>⎪⎪=⋅=⎨⎪⎪->+>⎪⎩(5)有一零根一负根的条件是:121200(0)0(0)cx x a bx x a⎧⎪∆>⎪⎪=⋅=⎨⎪⎪-<+<⎪⎩(6)有两个零根的条件是:121200(0)0(0)cx x a bx x a⎧⎪∆=⎪⎪=⋅=⎨⎪⎪-=+=⎪⎩。
一元二次方程总复习考点 1:一元二次方程的概念一元二次方程:只含有一个未知数,未知数的最高次数是 2,且系数不为 0,这样的方程叫一元二次方程.一般形式:ax 2+bx+c=0(a≠ 0 。
注意:判断某方程是否为一元二次方程时,应首先将方程化为一般形式。
考点 2: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1. 直接开平方法2. 配方法:3.公式法:4. 因式分解法:因式分解的方法:提公因式、公式法、十字相乘法、分组分解法。
5.一元二次方程的注意事项:⑴在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中要注意,强调a ≠ 0.因当 a=0时,不含有二次项,即不是一元二次方程.⑵应用求根公式解一元二次方程时应注意:①先化方程为一般形式再确定 a , b ,c 的值;②若 b 2 -4ac <0,则方程无解.★⑶利用因式分解法解方程时,方程两边绝不能随便约去含有未知数的代数式.如-2(x+4 2 =3 (x +4中,不能随便约去 x +4。
⑷注意:解一元二次方程时一般不使用配方法 (除特别要求外但又必须熟练掌握,解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顺序是:开平方法→因式分解法→公式法.6.一元二次方程解的情况⑴ b 2-4ac ≥ 0⇔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⑵ b 2-4ac=0⇔方程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⑶ b 2-4ac ≤ 0⇔方程没有实数根。
解题小诀窍:当题目中含有“两不等实数根” “两相等实数根” “没有实数根”时,往往首先考虑用b 2-4ac 解题。
主要用于求方程中未知系数的值或取值范围。
考点 3:根与系数的关系 :韦达定理对于方程 ax 2+bx+c=0(a≠ 0 利用韦达定理可以求一些代数式的值(式子变形。
解题小诀窍:当一元二次方程的题目中给出一个根让你求另外一个根或未知系数时,可以用韦达定理。
二、经典考题剖析:【易错】下列方程是关于 x 的一元二次方程的是(A. 02=++c bx axB. 0652=++k x kC. 01232=++xx x D. 012 3(22=+++x x k 1、 (2009成都若关于 x 的方程 kx 2 -2x -1=0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则 k 的取值范围是(A.k>-1B. k>-1且k ≠ 0C. k<1D. k<1且k ≠ 02、解方程:(1 1(2 1(3-=-y y y y (20862=+-x x3、 (2009鄂州关于 x 的方程 kx 2+(k+2x+4k=0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1求 k 的取值范围;(2是否存在实数 k 使方程的两个实数根的倒数和等于 0?若存在求出 k 的值;不存在说明理由。
2024九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十一章一元二次方程”必背知识点一、一元二次方程的定义定义:等号两边都是整式,只含有一个未知数 (一元),并且未知数的最高次数是2(二次)的方程,叫做一元二次方程。
一般形式:ax² + bx + c = 0(a ≠ 0)。
其中,ax²是二次项,a是二次项系数;bx是一次项,b是一次项系数;c 是常数项。
方程的解:使一元二次方程左右两边相等的未知数的值叫做一元二次方程的解,也叫做一元二次方程的根。
二、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1. 配方法步骤:一移 (把常数项移到等号的右边)、二除 (方程两边都除以二次项系数)、三配 (方程两边都加上一次项系数一半的平方,把左边配成完全平方式)、四开 (若等号右边为非负数,直接开平方求出方程的解)。
2. 公式法求根公式:对于一元二次方程ax² + bx + c = 0(a ≠。
0),如果b²-4ac ≥ 0,则方程的两个根为x1,2=−b±√b2−4ac2a 根的判别式:Δ = b² - 4ac。
当Δ > 0时,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
当Δ = 0时,方程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
当Δ < 0时,方程无实数根。
3. 直接开平方法适用条件:如果方程的一边可以化成含未知数的代数式的平方,另一边是非负数,可以直接开平方。
步骤:移项、使二次项系数或含有未知数的式子的平方项的系数为1、两边直接开平方。
4. 因式分解法方法:把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边化为0,而另一边分解成两个一次因式的积,进而转化为求两个一元一次方程的解。
三、一元二次方程的根与系数的关系对于一元二次方程ax² + bx + c = 0(a ≠ 0),若其两个根为x₁和x₂,则有:x₁ + x₂ = -b/ax₁x₂ = c/a四、一元二次方程的实际应用列一元二次方程解应用题的一般步骤:审:读懂题目,弄清题意,明确哪些是已知量,哪些是未知量以及它们之间的等量关系。
一元二次方程知识点总结定义:两边都是整式,只含有一个未知数(一元),并且未知数的最高次数是2(二次)的方程,叫做一元二次方程.一般地,任何一个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经过整理,•都能化成如下形式.这种形式叫做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一个一元二次方程经过整理化成ax2+bx+c=0(a≠0)后,其中是二次项,是二次项系数;是一次项,是一次项系数;是常数项.注意:二次项、二次项系数、一次项、一次项系数、常数项都包括前面的符号.基本解法①直接开平方法:对于形如的方程,即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边是含有未知数的一次式的平方,而另一边是一个非负数,可用直接开平方法求解。
②配方法:(1)现将已知方程化为一般形式;(2)化二次项系数为1;(3)常数项移到右边;(4)方程两边都加上一次项系数的一半的平方,使左边配成一个完全平方式;(5)变形为(x+p)2=q的形式,如果q≥0,方程的根是x=-p±√q;如果q<0,方程无实根.③公式法:(1)把一元二次方程化为一般式。
(2)确定a,b,c的值。
(3)代入中计算其值,判断方程是否有实数根。
(4)若代入求根公式求值,否则,原方程无实数根。
【小试牛刀】方程ax2+bx+c=0的根为④因式分解法·因式分解法解一元二次方程的依据:如果两个因式的积等于0,那么这两个因式至少有一个0,即:若ab=0,则a=0或b=0。
·步骤:(1)将方程化为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
(2)把方程的左边分解为两个一次因式的积,右边等于0。
(3)令每一个因式都为零,得到两个一元一次方程。
(4)解出这两个一元一次方程的解,即可得到原方程的两个根。
根的判别情况判别式:世上没有一件工作不辛苦,没有一处人事不复杂。
不要随意发脾气,谁都不欠你的。
九年级上册第二章一元二次方程一、知识点梳理:知识点一:一元二次方程的定义 知识点二:开平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 知识点三:因式分解法解一元二次方程 知识点四:配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 知识点五: 一元二次方程的判别公式 知识点六:韦达定理 知识点七:二元一次方程应用题二、各知识点讲解:知识点一 :一元二次方程的定义 (一)知识点:1、只含有一个未知数x 的整式方程,并且都可以化成ax 2+bx+c=0(a 、b 、c 为常数,a ≠0)的形式,这样的方程叫做一元二次方程.2、判断一个方程是否为一元二次方程的依据(1)是一个整式方程 (2)只含有一个未知数(3)未知数的最高次数是2.这三个条件必须同时满足,缺一不可。
3、一元二次方程的二次项、二次项系数、一次项、一次项系数、常数项.一般地,任何一个关于x 的一元二次方程,•经过整理,•都能化成如下ax 2+bx+c=0(a 、b 、c 为常数,a ≠0)的形式.这种形式叫做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其中ax 2是二次项,a 是二次项系数;bx 是一次项,b 是一次项系数;c 是常数项.注意:二次项、二次项系数、一次项、一次项系数、常数项都包括前面的符号.(二)、经典例题及相关练习例题1:判断下列方程是否为一元二次方程?(1)3x+2=5y-3 (2) x 2=4 (3) 3x 2-5x=0 (4) x 2-4=(x+2) 2 (5) ax 2+bx+c=0练习1、在下列方程中,一元二次方程的个数是( ).①3x 2+7=0 ②ax 2+bx+c=0 ③(x-2)(x+5)=x 2-1 ④3x 2-5x=0 2、下列方程是一元二次方程的有__________。
(1)x 2+x1-5=0 (2)x 2-3xy+7=0(3)x+12 x =4(4)m3-2m+3=0 (5)22x2-5=0 (6)ax2-bx=43、下列方程中,是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的有___________.①x2+2x+y=1 ②-5x2=0 ③2x2-1=3x④(m2+1)x+m2=6 ⑤3x3-x=0 ⑥x2+1x-1=0例2:一元二次方程一般形式、各项系数及常数项(1)一元二次方程(x+1)2-x==3(x2-2)化成一般形式是.(2)把方程(1-3x)(x+3)=2x2+1化为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并写出二次项,二次项系数,一次项,一次项系数及常数项.练习:1、把一元二次方程(x+2)(x-3)=4化成一般形式,得().A、x2+x-10=0B、x2-x-6=4C、x2-x-10=0D、x2-x-6=02、将方程3x2=2x-1化成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后,二次项系数、一次项系数和常数项系数可以是( )A. 3,2,-1B. 3,-2,-1C. 3,-2,1D. -3,-2,13、一元二次方程3x2-3x-2=0的一次项系数是________,常数项是_________.4、方程4x2=3x-2+1的二次项是 ,一次项是 ,常数项是5、把方程x(x+1)=4(x-1)+2化为一般形式,并写出它的二次项系数、一次项系数、常数项.例3:利用一元二次方程的定义解题(1)关于x的方程(a-1)x2+3x=0是一元二次方程,则a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练习1、已知(m+3)x2-3mx-1=0是一元二方程,则m的取值范围是。
《一元二次方程》全章复习与巩固—知识讲解(提高)【学习目标】1.了解一元二次方程及有关概念;2.掌握通过配方法、公式法、因式分解法降次──解一元二次方程;3.掌握依据实际问题建立一元二次方程的数学模型的方法.【知识网络】【要点梳理】要点一、一元二次方程的有关概念1.一元二次方程的概念:通过化简后,只含有一个未知数(一元),并且未知数的最高次数是2(二次)的整式方程,叫做一元二次方程.2.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式:3.一元二次方程的解:使一元二次方程左右两边相等的未知数的值叫做一元二次方程的解,也叫做一元二次方程的根. 要点诠释:判断一个方程是否为一元二次方程时,首先观察其是否是整式方程,否则一定不是一元二次方程;其次再将整式方程整理化简使方程的右边为0,看是否具备另两个条件:①一个未知数;②未知数的最高次数为2.对有关一元二次方程定义的题目,要充分考虑定义的三个特点,不要忽视二次项系数不为0.要点二、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1.基本思想一元二次方程−−−→降次一元一次方程 2.基本解法直接开平方法、配方法、公式法、因式分解法.要点诠释:解一元二次方程时,根据方程特点,灵活选择解题方法,先考虑能否用直接开平方法和因式分解 法,再考虑用公式法.要点三、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判别式及根与系数的关系1.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判别式一元二次方程)0(02≠=++a c bx ax 中,ac b 42-叫做一元二次方程)0(02≠=++a c bx ax 的根的判别式,通常用“∆”来表示,即ac b 42-=∆.(1)当△>0时,一元二次方程有2个不相等的实数根;(2)当△=0时,一元二次方程有2个相等的实数根;(3)当△<0时,一元二次方程没有实数根.2.一元二次方程的根与系数的关系如果一元二次方程)0(02≠=++a c bx ax 的两个实数根是21x x ,, 那么a b x x -=+21,ac x x =21. 注意它的使用条件为a ≠0, Δ≥0.要点诠释:1.一元二次方程 的根的判别式正反都成立.利用其可以解决以下问题:(1)不解方程判定方程根的情况;(2)根据参系数的性质确定根的范围;(3)解与根有关的证明题.2. 一元二次方程根与系数的应用很多:(1)已知方程的一根,不解方程求另一根及参数系数;(2)已知方程,求含有两根对称式的代数式的值及有关未知数系数;(3)已知方程两根,求作以方程两根或其代数式为根的一元二次方程.要点四、列一元二次方程解应用题1.列方程解实际问题的三个重要环节:一是整体地、系统地审题;二是把握问题中的等量关系;三是正确求解方程并检验解的合理性.2.利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关键是寻找等量关系.3.解决应用题的一般步骤:审 (审题目,分清已知量、未知量、等量关系等);设 (设未知数,有时会用未知数表示相关的量);列 (根据题目中的等量关系,列出方程);解 (解方程,注意分式方程需检验,将所求量表示清晰);验 (检验方程的解能否保证实际问题有意义);答 (写出答案,切忌答非所问).4.常见应用题型数字问题、平均变化率问题、利息问题、利润(销售)问题、形积问题等.要点诠释:列方程解应用题就是先把实际问题抽象为数学问题(列方程),然后由数学问题的解决而获得对实际问题的解决.【典型例题】类型一、一元二次方程的有关概念1.已知(m -1)x |m|+1+3x -2=0是关于x 的一元二次方程,求m 的值.【答案与解析】依题意得|m|+1=2,即|m|=1,解得m =±1,又∵m -1≠0,∴m ≠1,故m =-1.【总结升华】依题意可知m -1≠0与|m|+1=2必须同时成立,因此求出满足上述两个条件的m 的值即可.特别是二次项系数应为非零数这一隐含条件要注意.举一反三:【变式】若方程2(2)310m m x mx ---=是关于x 的一元二次方程,求m 的值.【答案】 根据题意得22,20,m m ⎧=⎪⎨-≠⎪⎩ 解得所以当方程2(2)310m m x mx ---=是关于x 的一元二次方程时,2m =-.类型二、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2.解下列一元二次方程.(1)224(3)25(2)0x x ---=; (2)225(3)9x x -=-; (3)2(21)4(21)40x x ++++=.【答案与解析】(1)原方程可化为:22[2(3)][5(2)]0x x ---=,即(2x-6)2-(5x-10)2=0,∴ (2x-6+5x-10)(2x-6-5x+10)=0,即(7x-16)(-3x+4)=0,∴ 7x-16=0或-3x+4=0,∴ 1167x =,243x =. (2)25(3)(3)(3)x x x -=+-,25(3)(3)(3)0x x x --+-=, ∴ (x-3)[5(x-3)-(x+3)]=0,即(x-3)(4x-18)=0,∴ x-3=0或4x-18=0,∴ 13x =,292x =. (3)2(21)4(21)40x x ++++=,∴ 2(212)0x ++=.即2(23)0x +=,∴ 1232x x ==-. 【总结升华】 (1)方程左边可变形为22[2(3)][5(2)]x x ---,因此可用平方差公式分解因式;(2)中方程右边分解后为(x-3)(x+3),与左边中的(x-3)2有公共的因式,可移项后提取公因式(x-3)后解题;(3)的左边具有完全平方公式的特点,可用公式变为(2x+1+2)2=0再求解.举一反三:【变式】解方程: (1)3x+15=-2x 2-10x ; (2)x 2-3x =(2-x)(x-3).【答案】(1)移项,得3x+15+(2x 2+10x)=0,∴ 3(x+5)+2x(x+5)=0,即(x+5)(3+2x)=0,∴ x+5=0或3+2x =0,∴ 15x =-,232x =-. (2)原方程可化为x(x-3)=(2-x)(x-3),移项,x(x-3)-(2-x)(x-3)=0,∴ (x-3)(2x-2)=0,∴ x-3=0或2x-2=0,∴ 13x =,21x =.类型三、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判别式的应用3.关于x 的方程2(5)410a x x ---=有实数根.则a 满足( )A .a ≥1B .a >1且a ≠5C .a ≥1且a ≠5D .a ≠5【答案】A ;【解析】①当50a -=,即5a =时,有410x --=,14x =-,有实数根; ②当50a -≠时,由△≥0得2(4)4(5)(1)0a --⨯-⨯-≥,解得1a ≥且5a ≠.综上所述,使关于x 的方程2(5)410a x x ---=有实数根的a 的取值范围是1a ≥.答案:A【总结升华】注意“关于x 的方程”与“关于x 的一元二次方程”的区别,前者既可以是一元一次方程,也可以是一元二次方程,所以必须分类讨论,而后者隐含着二次项系数不能为0.4. k 为何值时,关于x 的二次方程2690kx x -+=(1)k 满足 时,方程有两个不等的实数根;(2)k 满足 时,方程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3)k 满足 时,方程无实数根.【答案】(1)10k k ≠<,且;(2)1k =;(3)1k >.【解析】求判别式,注意二次项系数的取值范围.【总结升华】根据判别式ac b 42-=∆及k ≠0求解.类型四、一元二次方程的根与系数的关系5.关于x 的一元二次方程x 2+(2k+1)x+k 2+1=0有两个不等实根x 1,x 2. (1)求实数k 的取值范围.(2)若方程两实根x 1,x 2满足|x 1|+|x 2|=x 1•x 2,求k 的值.【答案与解析】解:(1)∵原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2k+1)2﹣4(k 2+1)=4k 2+4k+1﹣4k 2﹣4=4k ﹣3>0,解得:k >;(2)∵k >,∴x 1+x 2=﹣(2k+1)<0,又∵x 1•x 2=k 2+1>0,∴x 1<0,x 2<0,∴|x 1|+|x 2|=﹣x 1﹣x 2=﹣(x 1+x 2)=2k+1,∵|x 1|+|x 2|=x 1•x 2,∴2k+1=k 2+1,∴k 1=0,k 2=2,又∵k >,∴k=2.【总结升华】本题主要考查了根的判别式以及根与系数关系的知识,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利用根的判别式△=b 2﹣4ac >0求出k 的取值范围.举一反三:【变式】已知关于x 的方程2(1)(23)10k x k x k -+-++=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1x 、2x .(1)求k 的取值范围;(2)是否存在实数k ,使方程的两实数根互为相反数?如果存在,求出k 的值;如果不存在,请说明理由.【答案】(1)根据题意,得△=(2k-3)2-4(k-1)(k+1)=224129412130k k k k -+-=-+>, 所以1312k <.由k-1≠0,得k ≠1. 当1312k <且k ≠1时,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 (2) 不存在.如果方程的两个实数根互为相反数,则122301k x x k -+=-=-,解得32k =. 当32k =时,判别式△=-5<0,方程没有实数根. 所以不存在实数k ,使方程的两个实数根互为相反数.类型五、一元二次方程的应用6.随着青奥会的临近,青奥特许商品销售逐渐火爆.甲、乙两家青奥商品专卖店一月份销售额分别为10万元和15万元,三月份销售额甲店比乙店多10万元.已知甲店二、三月份销售额的月平均增长率是乙店二、三月份月平均增长率的2倍,求甲店、乙店这两个月的月平均增长率各是多少?【答案与解析】解:设乙店销售额月平均增长率为x ,由题意得:10(1+2x )2﹣15(1+x )2=10,解得 x 1=60%,x 2=﹣1(舍去).2x=120%.答:甲、乙两店这两个月的月平均增长率分别是120%、60%.【总结升华】此题考查了一元二次方程的应用,为运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应用题型.举一反三:【变式】某工程队在我市实施棚户区改造过程中承包了一项拆迁工程。
一元二次方程知识点总结知识结构梳理(1)含有 个未知数。
(2)未知数的最高次数是 1、概念 (3)是 方程。
(4)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是 。
(1) 法,适用于能化为)((0)2≥=+n n m x 的一元二次方程 (2) 法,即把方程变形为ab=0的形式,2、解法 (a ,b 为两个因式), 则a=0或(3) 法(4) 法,其中求根公式是 根的判别式当 时,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
(5) 当 时,方程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
当 时,方程有没有的实数根。
可用于解某些求值 (1) 一元二次方程的应用 (2)(3)可用于解决实际问题的步骤 (4) (5)(6)知识点归类知识点一 一元二次方程的定义如果一个方程通过移项可以使右边为0,而左边只含有一个未知数的二次多项式,那么这样的方程叫做一元二次方程。
注意:1、一元二次方程必须同时满足以下三点:①方程是整式方程。
②它只含有一个未知数。
③未知数的最高次数是一元二次方程2、同时还要注意在判断时,需将方程化成一般形式。
例 下列关于x 的方程,哪些是一元二次方程?⑴3522=+x ;⑵062=-x x ;(3)5=+x x ;(4)02=-x ;(5)12)3(22+=-x x x知识点二 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为02=++c bx ax (a ,b ,c 是已知数,0≠a )。
其中a ,b ,c 分别叫做二次项系数、一次项系数、常数项。
注意:(1)二次项、二次项系数、一次项、一次项系数,常数项都包括它前面的符号。
(2)要准确找出一个一元二次方程的二次项系数、一次项系数和常数项,必须把它先化为一般形式。
(3)形如02=++c bx ax 不一定是一元二次方程,当且仅当0≠a 时是一元二次方程。
例1 已知关于x 的方程()()021122=-+--+x m x m m 是一元二次方程时,则=m知识点三 一元二次方程的解使方程左、右两边相等的未知数的值叫做方程的解,如:当2=x 时,0232=+-x x 所以2=x 是0232=+-x x 方程的解。
2 1 章一元二次方程知识点一、一元二次方程1、一元二次方程概念:等号两边是整式,含有一个未知数,并且未知数的最高次数是2的方程叫做一元二次方程。
注意:(1)一元二次方程必须是一个整式方程;(2)只含有一个未知数;(3)未知数的最高次数是2 ;(4)二次项系数不能等于02、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ax2 bx c 0(a 0),它的特征是:等式左边是一个关于未知数x的二次三项式,等式右边是零,其中ax2叫做二次项,a叫做二次项系数;bx叫做一次项,b叫做一次项系数;c叫做常数项。
注意:(1)二次项、二次项系数、一次项、一次项系数,常数项都包括它前—面的符号。
(2)要准确找出一个一元二次方程的二次项系数、一次项系数和常数项,必须把它先化为一般形式。
(3)形如ax2 bx c 0不一定是一元二次方程,当且仅当a 0时是一元二次方程。
二、一元二次方程的解使方程左、右两边相等的未知数的值叫做方程的解,如:当x 2时,2 2X 3x 2 0所以X 2是x 3x 2 0方程的解。
一兀二次方程的解也叫一元二次方程的根。
一元二次方程有两个根(相等或不等)三、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1、直接开平方法:直接开平方法理论依据:平方根的定义。
利用平方根的定义直接开平方求一元二次方程的解的方法叫做直接开平方法。
根据平方根的定义可知,x a是b的平方根,当b 0时,x a . b,x a . b,当b<0时,方程没有实数根。
三种类型:(1)x2a a 0的解是x a ;(2)x m 2n n 0 的解是x 、n m ;22、配方法:配方法的理论根据是完全平方公式 a 2 2ab b 2 (a b)2,把公式中的a 看 做未知数x ,并用x 代替,则有x 2 2bx b 2 (x b)2。
(一) 用配方法解二次项系数为1的一元二次方程用配方法解二次项系数为1的一元二次方程的步骤: (1) 把一元二次方程化成一般形式(2) 在方程的左边加上一次项系数绝对值的一半的平方,再减去这个数; (3) 把原方程变为x m 2 n 的形式。
一元二次方程知识点总结一元二次方程是初中数学中的重要内容,它在实际生活和数学问题中都有广泛的应用。
下面我们来详细总结一下一元二次方程的相关知识点。
一、一元二次方程的定义只含有一个未知数(一元),并且未知数的最高次数是 2(二次)的整式方程,叫做一元二次方程。
一般形式为:$ax^2 + bx + c = 0$($a \neq 0$),其中$a$是二次项系数,$b$是一次项系数,$c$是常数项。
需要注意的是,方程必须是整式方程,即分母中不含未知数。
二、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1、直接开平方法适用于形如$(x + m)^2 = n$($n \geq 0$)的方程。
解这类方程的步骤是:先将方程化为$(x + m)^2 = n$的形式,然后直接开平方,得到$x + m =\pm\sqrt{n}$,最后解出$x$。
2、配方法将一元二次方程通过配方转化为$(x + m)^2 = n$的形式,再用直接开平方法求解。
步骤如下:(1)移项:把常数项移到方程右边。
(2)二次项系数化为 1:方程两边同时除以二次项系数。
(3)配方:在方程两边同时加上一次项系数一半的平方。
(4)变形:写成完全平方式。
(5)开方求解。
3、公式法一元二次方程$ax^2 + bx + c = 0$($a \neq 0$),其求根公式为$x =\frac{b \pm \sqrt{b^2 4ac}}{2a}$。
使用公式法求解的步骤:(1)先确定$a$、$b$、$c$的值。
(2)计算判别式$\Delta = b^2 4ac$。
当$\Delta > 0$时,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当$\Delta = 0$时,方程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当$\Delta < 0$时,方程没有实数根。
(3)将$a$、$b$、$c$和$\Delta$的值代入求根公式,求出方程的根。
4、因式分解法将方程变形为一边是零,另一边是两个一次因式乘积的形式,然后使每个因式等于零,分别解这两个一元一次方程,得到原方程的解。
一元二次方程知识点总结一元二次方程是高中数学中的重要概念之一,它是由形如ax^2 + bx + c = 0的方程组成,其中a、b、c都是实数且a不等于0。
本文将总结一元二次方程的相关知识点,并详细介绍其求解方法和应用。
一、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与基本性质1.1 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 ax^2 + bx + c = 0,其中a、b、c都是实数且a不等于0。
1.2 一元二次方程的次数为2,被称为二次方程。
1.3 一元二次方程的系数:a、b、c分别是方程的二次项系数、一次项系数和常数项。
1.4 一元二次方程的根:方程的解叫做方程的根,方程可能有两个相等的实根、两个不等的实根、两个复数根或无解。
二、一元二次方程的求解方法2.1 因式分解法通过将一元二次方程进行因式分解,将方程转化为两个一次方程相乘的形式,从而求解方程的根。
例如:x^2 + 7x + 12 = 0,可因式分解为(x+3)(x+4) = 0,方程的根为x=-3和x=-4。
2.2 公式法(求根公式)利用一元二次方程的根与系数之间的关系,可以通过求根公式来求解方程的根。
一元二次方程的求根公式为:x = (-b ±√(b^2 - 4ac))/(2a)。
例如:x^2 + 7x + 12 = 0,代入a=1,b=7,c=12,可得x = (-7± √(7^2 - 4*1*12))/(2*1),计算后得方程的根为x=-3和x=-4。
2.3 完全平方方法对于一些特殊的一元二次方程,可以利用完全平方公式来求解方程的根。
完全平方公式是指:(a ± b)^2 = a^2 ± 2ab + b^2。
例如:x^2 + 10x + 25 = 0,可写为(x+5)^2 = 0,方程的根为x=-5。
三、一元二次方程的判别式一元二次方程的判别式是通过方程的系数来判断方程的根的情况。
3.1 判别式的定义:Δ = b^2 - 4ac。
( )2x i X2•元二次方程归纳总结注意:虽然所有的一元二次都可以用公式法来求解,但它往往并非最简单的,一定要注意方法的选用。
备注:公式法解方程的步骤:③代公式:X,,2 —一b一4ac(要注意符号) 3、一元二次方程的根与系数的关系2法1 :一元二次方程ax bX c 0 (aX i b 后4ac----------- ,X22a所以:X i X22ab 4ac2a b 4ac b2ab 4b4ac b J b2 4ac ( b)22a (2a)2 2a 4ac 4a221、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式:ax bX c0 (a 0),a为二次项系数,b为一次项系数, c为常数项。
2、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1)直接开平方法2①Xa(a 0) 解为:X②(X a)2b(b 0) 解为:X a③(ax b)2c(c 0) 解为:ax b④(ax b)2(cx 2d) (a c) 解为: ax b(cxd)(3)公式法: 一元二次方程2ax2 bX c 0 (a 0),用配方法将其变形为: (X2a)2b2 4ac4a2①当4ac②当b24ac③当b24ac 0时,右端是正数.因此,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根:0时,右端是零.因此,方程有两个相等的实根:0时,右端是负数.因此,方程没有实根。
X l,2v b4ac2a2a①把方程化成一般形式: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式:2ax bx c 0 ( a 0),并确定出a、b、②求出2b 4ac,并判断方程解的情况。
2a0)的两个根为:(也可以使用因式分解法)(2)因式分解法:提公因式分,平方公式,平方差,十字相乘法24、应用题定理:如果一元二次方程 axbx c 0 (a 0)定的两个根为X 1, X 2,那么:法2:如果一元二次方程 2 ax X i bx 2ax bx c 0 a(x X i )(X X 2 X 2 法3: 如果一元二次方程 ax 2 bcX 2 -, X 1X 2 -a a c 0 (a 0)定的两个根为X i ,X 2;那么 X 2) 0 两边同时除于a ,展开后可得: (X i X 2)X X i gX 2 0 X 1 X 2bc -;X 1 ?X 2a bX 0(a 0)定的两个根为 X 1,X 2 ;那么 ax-,2bx 1 c ax 22bx 2 c 0L 常用变形: 2X 1 2 X 2 (X 1 0L |X 1 X 2 | ②得:X , x 2 (余下略) X 2)2 2X I X 2, X2(X1X 2)2 (X 1 X 2)2 4X 1X 2,X i X 2 XX 2A /C X X 2p 4X 1X 2,2X 1X 2X 12X 2 x 1 x 2(x 1X 2),X 2 X 1 X 1X 2 2 2/ \2X 1 X 2 (X 1 X 2)4X 1X 2 练习: 【练习 11 2(1) X 1 【练习21X 1X 2 X 1X 2 若X 1, X 2是方程X 2 2X 2;1⑵—X 1 已知关于X 的方程x2x X 22(k20071)X 0的两个根,试求下列各式的值: (X 1 5)(X 25);⑷|X 1^k 21 0,根据下列条件,分别求出 k 的值.4(1)方程两实根的积为5 ;(2)方程的两实根X 1, X 2满足| X 1|X 2.2【练习31已知X 1, X 2是一元二次方程4kx 4kx k0的两个实数根.(1)是否存在实数k ,使(2为 x 2)(x-i 2X 2 )成立?若存在,求出 k 的值;若不存在,请您说明理由.(2)求使 生 生 2的值为整数的实数 k 的整数值.X 2 X 1(1)平均增长率的问题:a(1 x)nb 其中:a 为基数,X 为增长率,n 表示连续增长的次数,b 表示增长后的数量。
《一元二次方程》小结一、本章知识结构框图二、本章知识点概括1、相关概念(1)一元二次方程:等号两边都是整式,只含有一个未知数(一元)数是 2(二次)的方程,叫做一元二次方程。
2(2)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ax +bx+c=0(a ≠ 0) ,,并且未知数的最高次其中 ax2是二次项, a 是二次项系数;bx 是一次项, b 是一次项系数; c 是常数项。
(3)一元二次方程的根:一元二次方程的解也叫一元二次方程的根。
用“夹逼”法估算出一元二次方程的根的取值范围.一次方程:一元一次方程,二元一次方程,三元方程整式方程二次方程:一元二次方程,二元二次方程* ( 4)有理方程高次方程:分式方程2、降次——解一元二次方程(1)配方法:通过配成完全平方形式来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方法,叫配方法.配方法是为了降次,把一个一元二次方程转化为两个一元一次方程来解.其步骤是 : ①方程化为一般形式;②移项,使方程左边为二次项和一次项,右边为常数项;③化二次项系数为 1;④配方,方程两边都加上一次项系数一半的平方,使方程左边是完全平方式,从而原方程化为( mx+n)2=p 的形式;⑤如果 p≥ 0 就可以用开平方降次来求出方程的解了,如果p<0,则原方程无实数根。
(2)公式法:利用求根公式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方法叫公式法.其方法为:先将一元二次方程化为一般形式2- 4ac≥ 0时, ? ax2+bx+c=0 ,当⊿= b将 a、 b、 c 代入求根公式x=bb2 4ac2≥ 0)就得到方程的根.2a( b -4ac(3)分解因式法:先因式分解使方程化为两个一次式的乘积等于0 的形式,再使这两个一次式分别等于 0, 从而降次.这种解法叫做因式分解法.步骤是:①通过移项将方程右边化为0;②通过因式分解将方程左边化为两个一次因式乘积;③令每个因式等于 0,得到两个一元一次方程;④解这两个一元一次方程,得一元二次方程的解。
3、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判别式22(1)⊿= b -4ac 叫一元二次方程ax +bx+c=0(a ≠ 0) 的根的判别式。
(完整版)⼀元⼆次⽅程知识点总结⼀元⼆次⽅程1、⼀元⼆次⽅程:含有⼀个未知数,并且未知数的最⾼次数是2的整式⽅程叫做⼀元⼆次⽅程。
2、⼀元⼆次⽅程的⼀般形式:,它的特征是:等式左边⼗⼀个关)0(02≠=++a c bx ax 于未知数x 的⼆次多项式,等式右边是零,其中叫做⼆2ax 次项,a 叫做⼆次项系数;bx 叫做⼀次项,b 叫做⼀次项系数;c 叫做常数项。
3.⼀元⼆次⽅程的解法(1)直接开平⽅法:利⽤平⽅根的定义直接开平⽅求⼀元⼆次⽅程的解的⽅法叫做直接开平⽅法。
直接开平⽅法适⽤于解形如的⼀元⼆次⽅程。
根据b a x =+2)(平⽅根的定义可知,是b 的平⽅根,当时,,a x +0≥b b a x ±=+,当b<0时,⽅程没有实数根。
b a x ±-=(2)配⽅法:配⽅法的理论根据是完全平⽅公式,把公式中的a 看222)(2b a b ab a +=+±做未知数x ,并⽤x 代替,则有。
222)(2b x b bx x ±=+±配⽅法的步骤:先把常数项移到⽅程的右边,再把⼆次项的系数化为1,再同时加上1次项的系数的⼀半的平⽅,最后配成完全平⽅公式(3)公式法:公式法是⽤求根公式解⼀元⼆次⽅程的解的⽅法,它是解⼀元⼆次⽅程的⼀般⽅法。
⼀元⼆次⽅程的求根公式:)0(02≠=++a c bx ax )04(2422≥--±-=ac b aac b b x 公式法的步骤:就把⼀元⼆次⽅程的各系数分别代⼊,这⾥⼆次项的系数为a ,⼀次项的系数为b ,常数项的系数为c(4)因式分解法:因式分解法就是利⽤因式分解的⼿段,求出⽅程的解的⽅法,这种⽅法简单易⾏,是解⼀元⼆次⽅程最常⽤的⽅法。
分解因式法的步骤:把⽅程右边化为0,然后看看是否能⽤提取公因式,公式法(这⾥指的是分解因式中的公式法)或⼗字相乘,如果可以,就可以化为乘积的形式4.⼀元⼆次⽅程根的判别式:⼀元⼆次⽅程中,叫做⼀)0(02≠=++a c bx ax ac b 42-元⼆次⽅程的根的判别式,通常⽤“)0(02≠=++a c bx ax ”来表⽰,即?acb 42-=?I 当△>0时,⼀元⼆次⽅程有2个不相等的实数根;II 当△=0时,⼀元⼆次⽅程有2个相同的实数根;III 当△<0时,⼀元⼆次⽅程没有实数根5.⼀元⼆次⽅程根与系数的关系如果⽅程的两个实数根是,那么,)0(02≠=++a c bx ax 21x x ,ab x x -=+21。
知识框架 知识点总结:一兀二次方程4. 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1) 直接开平方法 利用平方根的定义直接开平方求一元二次方程的解的方法叫做直接开平方法。
直接开平方法适用于解形如 (X 可知,X a 是b 的平方根,当 b<0时,方程没有实数根。
(2) 配方法 配方法是一种重要的数学方法,2a) b 的一元二次方程。
根据平方根的定义b 0 时,X a4b , X a J b ,当它不仅在解一元二次方程上有所应用,而且在数学的其他领域也有着广泛的应用。
配方法的理论根据是完全平方公式2 2 2a 2ab b (a b),把公式中的a 看做未知数x ,并用x X 2 2bx b 2(x b)2。
配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步骤: 现将已知方程化为一般形式;代替,则有 化二次项系知识点、概念总结 1. 一元二次方程:方程两边都是整式,只含有一个未知数(一元) ,并且未知 数的最高次数是 2 (二次)的方程,叫做一元二次方程。
2. 一元二次方程有四个特点:(1) 含有一个未知数; (2) 且未知数次数最高次数是 2; (3) 是整式方程。
要判断一个方程是否为一元二次方程,先看它是否为整 式方程,若是,再对它进行整理。
如果能整理为 ax 2+bx+c=0(a 丰0)的形 式,则这个方程就为一元二次方程。
(4 )将方程化为一般形式: 3. 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 过整理,?都能化成如下形式 一个一元二次方程经过整理化成 是二次项系数;bx 是一次项, 2ax +bx+c=0时,应满足( :一般地,任何一个关于 X 2ax +bx+c=0 (aM 0)。
2ax +bx+c=0 (a 丰 0)后,b 是一次项系数;a 丰0) 的一元二次方程,经其中ax 2是二次项,c 是常数项。
数为1;常数项移到右边;方程两边都加上一次项系数的一半的平方,使左边 配成一个完全平方式;变形为 (X+P) 2=q 的形式,如果q > 0,方程的根是x=-p ±V q ;如果qv 0,方程无实根.(3) 公式法 公式法是用求根公式解一元二次方程的解的方法, 方法。
一元二次方程知识点总结
定义:两边都是整式,只含有一个未知数(一元),并且未知数的最高次数是2(二次)的方程,叫做一元二次方程.
一般地,任何一个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 经过整理, 都能化成如下形式.这种形式叫做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
一个一元二次方程经过整理化成ax2+bx+c=0(a≠0)后,其中是二次项,是二次项系数;是一次项,是一次项系数;是常数项.
注意:二次项、二次项系数、一次项、一次项系数、常数项都包括前面的符号.
基本解法
①直接开平方法:
对于形如的方程,即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边是含有未知数的一次式的平方,而另一边是一个非负数,可用直接开平方法求解。
②配方法:
(1)现将已知方程化为一般形式;
(2)化二次项系数为1;
(3)常数项移到右边;
(4)方程两边都加上一次项系数的一半的平方,使左边配成一个完全平方式;
(5)变形为(x+p)2=q的形式,如果q≥0,方程的根是x=-p±√q;如果q<0,方程无实根.
③公式法:
(1)把一元二次方程化为一般式。
(2)确定a,b,c的值。
(3)代入中计算其值,判断方程是否有实数根。
(4)若代入求根公式求值,否则,原方程无实数根。
【小试牛刀】
方程ax2+bx+c=0的根为
④因式分解法
·因式分解法解一元二次方程的依据:
如果两个因式的积等于0,那么这两个因式至少有一个0,即:若ab=0,则a=0或b=0。
·步骤:
(1)将方程化为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
(2)把方程的左边分解为两个一次因式的积,右边等于0。
(3)令每一个因式都为零,得到两个一元一次方程。
(4)解出这两个一元一次方程的解,即可得到原方程的两个根。
根的判别情况
一元二次方程两根与系数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