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忧愁
寒 雨 连 江 夜 入 吴 , 平 明 送 客 楚 山 孤 。 清 明 时 节 雨 纷 纷 , 路 上 行 人 欲 断 魂 。 山 河 破 碎 风 飘 絮 , 身 世 浮 沉 雨 打 萍 。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蜡烛有心还惜别,替人垂泪到天明。
念兰堂红烛,心长焰短,向人垂泪 。 相 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
古诗中还有很多具有特点意象内涵的事物,请同学们想想 看,写出来,然后再概括一下它们各自的暗示性内涵。
(梅、雨、烛、日、月等)
好 雨 知 时 节 , 当 春 乃 发 生 。
水 光 潋 滟 晴 方 好 , 山 色 空 蒙 雨 亦 奇
——1.清新可爱
空 山 新 雨 后 , 天 气 晚 来 秋 。
青 箬 笠 , 绿 蓑 衣 , 斜 风 细 雨 不 须 归 。 夜 阑 卧 听 风 吹 雨 , 铁 马 冰 河 入 梦 来 。
运用文中理论,分析下列诗词中柳的意象。 柳 李商隐 垂柳 唐彦谦 《诗经•采薇》中有“昔我往矣,杨柳依依; 曾逐东风拂舞筵,乐游春苑断肠天。 绊惹春风别有情,世间谁敢斗轻盈? 今我来思,雨雪菲菲”。 如何肯到清秋日,已带斜阳又带蝉 楚王江畔无端种,饿损纤腰学不成。 本句诗勾勒出“垂柳依依”的形象;从读音上看, 柳:用春日之柳的 柳:纤柔轻盈,妖媚多情。反衬邀宠取媚的小人的无耻 “柳”“留”谐音,“柳”代表思乡之情、赠别、离别 以及朝政的腐败。 繁茂衬秋日之柳的枯凋。借咏柳自伤迟暮,倾诉隐衷。 之意。 此外,春风杨柳往往连用,“柳”暗示冬去春来,充满 生机。
—— 思 情 , 愁 别 意
—多为夕阳,表示一种感慨。
夕 阳 西 下 , 断 肠 人 在 天 涯 。
一 道 残 阳 铺 水 中 , 半 江 瑟 瑟 半 江 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