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纤传感器原理及应用技术
- 格式:pdf
- 大小:417.56 KB
- 文档页数:94
光纤传感器的应用与原理概述光纤传感器是一种利用光纤作为传感元件的传感器,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如工业自动化、医疗诊断、环境监测等。
本文将介绍光纤传感器的应用领域和工作原理,并对常见的几种光纤传感器进行详细解析。
应用领域光纤传感器在许多领域中都有着重要的应用。
以下是光纤传感器常见的应用领域:1.工业自动化:光纤传感器可以用于检测物体的位置、形状、尺寸等信息,广泛应用于自动化生产线中的物体检测和质量控制。
2.医疗诊断:光纤传感器可以用于生物体内的监测和诊断,如血液浓度、体温、心率等生理参数的测量。
3.环境监测:光纤传感器可以用于监测环境中的温度、湿度、压力等参数,对环境污染和自然灾害的预警起到重要作用。
4.结构监测:光纤传感器可以用于监测建筑物、桥梁、飞机等结构的变形和破损,提高结构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工作原理光纤传感器的工作原理基于光信号的传输和变化。
以下是光纤传感器的几种常见工作原理及其原理解析:1.弯曲传感器:光纤传感器通过光纤的弯曲程度来测量物体的弯曲角度。
当光纤被弯曲时,光信号会在光纤中发生反射,通过测量反射光的强度变化,可以确定物体的弯曲程度。
2.压力传感器:光纤传感器利用内部的光纤材料的压阻效应来测量物体的压力。
当物体施加压力时,光纤内部的光线受到压阻效应的影响,从而改变光的传输特性。
3.温度传感器:光纤传感器利用光纤材料的热导性来测量物体的温度。
当物体受热时,光纤内部的温度会发生变化,从而改变光的传输特性。
4.气体传感器:光纤传感器利用特殊的光纤材料与目标气体之间的相互作用来测量气体的浓度和组成。
当目标气体与光纤材料发生化学反应或物理吸附时,光的传输特性会发生变化。
常见光纤传感器以下是几种常见的光纤传感器及其应用场景:1.FBG(Fiber Bragg Grating)光纤传感器:基于光纤中的光栅效应,可以用来测量温度、应变、压力等参数。
在结构监测和环境监测中有广泛应用。
2.光纤陀螺仪:利用光纤的光学路径差来测量旋转角度,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和导航领域。
光纤传感技术的原理与应用随着科技的发展,光纤传感技术逐渐成为了世界各地工程领域中不可或缺的一种新型技术。
它主要通过利用光传输信号的原理,对工程领域中的各种数据进行监测和检测,以保障工程的稳定和流畅运转。
本文将分别从技术的原理和应用两个角度,详细阐述光纤传感技术的特点和深入应用。
一、技术原理光纤传感技术利用了光学传播信号的特性,同时在光纤中置入了某些敏感元件,从而实现了对光信号的检测和监测。
在光纤传感技术中主要采用的是一些特殊加工过的单模光纤,其结构相对较为特殊。
准确来讲,在这种光纤中会加工出一些被称之为光纤栅的敏感元件。
这些光纤栅会通过对光波的反射和干涉来测量环境中的电磁波变化和相变。
同时,这些光纤栅可以通过在光纤中设置多个光栅,来达到对于多个光参数的监测。
在实际应用中,光纤传感技术主要通过对敏感元件的检测来实现对环境中的物理性质的监测。
例如,可以使用光纤传感技术实现对于温度、压力、力量和拉伸等物理性质的监测。
二、应用领域光纤传感技术的应用范围非常广泛,特别是在工程领域中往往会发挥出非常重要的作用。
下面将分别从几个典型应用领域来介绍光纤传感技术的特点和应用。
1. 制造业在现代制造业领域中,光纤传感技术经常被用于监测各种机器的运转状态。
例如,可以使用光纤传感技术来监测机器的振动、温度、磁场、电压、电流等等参数,从而实现对机器运转状态的实时监测。
因为这些参数往往能够反映出机器可能存在的缺陷或故障,因此这些监测数据能够帮助制造商在很大程度上提高机器的效率和稳定性,同时缩小机器出现故障的风险。
2. 交通运输在现代交通运输领域中,光纤传感技术可以被用于帮助调度员对交通状况进行监测。
例如,可以在地铁或公交车的轨道和路面上设置光纤传感器,通过对车辆行驶过程中的震动和变化进行监测,来实现对路面行驶状态的实时监测。
这样可以帮助调度员及时发现路面上可能存在的问题,并进行维修和改善。
3. 医疗领域在医疗领域中,光纤传感技术可以被用于对肌肉和神经等部位进行监测。
光纤传感器原理及应用技术光纤传感器是一种基于光学原理进行测量和检测的传感器,它通过利用光纤的特性,将光信号转换为电信号,实现对被测量物理量的测量。
光纤传感器具有高精度、即时响应、抗干扰能力强等优点,在许多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光纤传感器的原理是基于光的传播和反射原理。
光纤是一种由光纤芯和包覆层组成的细长材料,光信号在光纤芯内由于全反射而传输。
当外部环境发生变化时,比如温度、压力、湿度等物理量发生变化时,会引起光纤芯的折射率发生变化,进而改变光信号传播的特性,通过对光信号的检测和分析,可以得到被测物理量的信息。
1.光纤光栅传感器:光纤光栅传感器是一种利用光纤中的光栅结构实现测量的技术。
当外界物理量作用于光栅上时,光栅的折射率、光栅常数等参数会改变,进而改变光纤中光信号的传播特性。
利用对光信号的分析,可以实现对温度、压力、应变等物理量的测量。
光纤光栅传感器具有高精度、远距离传输、抗干扰能力强等优势,在工业、航空航天、环境监测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2.光纤光耦合传感器:光纤光耦合传感器是一种利用光纤与被测物之间的光耦合效应实现测量的技术。
光纤输入端将光源发出的光信号通过总反射等机制输入到被测物上,在被测物上发生反射、散射等光学效应后,再传回到光纤输出端。
通过对光信号的分析,可以得到被测物的信息,如距离、位置、形变等。
光纤光耦合传感器可以实现远距离测量、抗干扰能力强等优点,广泛应用于机械制造、机器人、石油勘探等领域。
3. 光纤陀螺仪:光纤陀螺仪是一种利用光学运动学原理实现姿态变化测量的传感器。
光纤陀螺仪利用光纤中的Sagnac效应,在光纤环结构中通过激光的传播过程实现对旋转加速度和角速度的测量。
光纤陀螺仪具有无惯性元件、高精度、稳定性好等优点,在惯导、导航、航空航天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总之,光纤传感器以其高精度、远距离传输、抗干扰能力强等优点,在物理量测量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随着光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光纤传感器的性能会不断提升,应用领域也会不断拓展。
光纤传感器原理及应用
光纤传感器的工作原理主要包括干涉、散射、吸收和全反射等几种。
干涉原理是利用光纤的两束光之间的相位差来测量被测量物的物理量,如压力、温度等。
散射原理是通过测量光纤中散射光的强度或频率变化,来检测环境中的温度、压力、形变等物理量。
吸收原理则是利用被测量物的吸收光强度与被测量物的物理量之间的关系来进行测量。
全反射原理则是利用光在光纤中的全反射现象,在光纤的入射接口和出射接口之间进行光的传输及传播。
1.温度测量:光纤传感器可以通过测量光的波长或相位的变化来实现对温度的测量。
由于光纤传感器具有免疫电磁干扰、电气绝缘和高温耐受等特性,因此在高温环境下的温度测量应用中具有很大的优势。
2.压力测量:光纤传感器可以通过测量光纤中的散射光强度或频率变化来实现对压力的测量。
由于光纤传感器具有高灵敏度、高分辨率和长距离传输等特点,因此在工业领域中的压力测量应用中得到广泛应用。
3.拉伸和变形测量:光纤传感器可以通过测量光的相位变化来实现对材料的拉伸和变形的测量。
由于光纤传感器具有高精度、高灵敏度和高可靠性等特性,因此在结构健康监测和材料力学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4.气体检测:光纤传感器可以通过测量光的吸收强度与被测气体浓度之间的关系来实现对气体浓度的测量。
由于光纤传感器具有快速响应、高灵敏度和易于集成等特点,因此在环境监测和化学分析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总之,光纤传感器具有灵敏度高、稳定性好、反应速度快、抗电磁干扰等优点,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随着光纤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完善,光纤
传感器的应用将越来越广泛,将为现代化的科学研究、工业制造和环境监测等领域带来新的突破和发展。
光纤传感器的原理和应用光纤传感器是一种利用光纤作为传感器的基础元件,通过光的波导和传输特性来感知和测量环境参数的器件。
它具有高灵敏度、宽测量范围、抗干扰能力强等特点,在工业、医疗、环境监测等领域有广泛的应用。
本文将详细介绍光纤传感器的工作原理以及其在不同应用领域中的具体应用。
一、光纤传感器的工作原理光纤传感器的工作原理基于光的传输和波导特性。
它利用光纤的高折射率和内部的光波导效应,将入射的光信号沿着光纤进行传输,并通过测量光信号的改变来获得环境参数的相关信息。
1. 光纤传感器的结构光纤传感器由光纤、光源、检测器和信号处理器组成。
光源产生光信号,通过光纤传输到检测器上,检测器接收到光信号并转换为电信号,再经过信号处理器进行放大、滤波和数字化处理。
2. 光纤的传输特性光纤传感器利用光纤的传输特性进行环境参数测量。
一般来说,光纤的折射率会随着环境参数的变化而改变,例如温度、压力、应变等。
通过测量光信号在光纤中的传播时间、相位差、幅度变化等参数,可以确定环境参数的数值。
3. 光纤传感器的工作原理光纤传感器根据不同的测量原理可以分为多种类型,例如光纤布拉格光栅传感器、光纤衍射光栅传感器、光纤受限传感器等。
这些传感器利用光纤的特殊结构和波导特性,通过测量光信号的衰减、干涉、散射等变化来获得环境参数的相关信息。
二、光纤传感器的应用光纤传感器具有高灵敏度、快速响应、抗干扰能力强等优势,在多个领域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1. 工业应用光纤传感器在工业领域中被广泛应用于压力、温度、湿度等参数的测量。
例如,光纤布拉格光栅传感器可以用于监测桥梁、管道等结构的应变变化,以及测量机械设备中的应力分布情况。
光纤传感器还可以用于燃气、液体等介质的检测和监测。
2. 医疗应用光纤传感器在医疗领域中的应用较多,例如用于血氧饱和度监测、生物体内脉搏测量、呼吸检测等。
由于光纤传感器具有非接触式测量的特点,可以大大提高患者的舒适度和安全性。
3. 环境监测光纤传感器在环境监测中起到重要的作用。
光纤传感技术原理与应用研究近年来,光纤传感技术在各个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本文将深入探讨光纤传感技术的原理以及其在实际应用中的研究成果。
一、光纤传感技术原理光纤传感技术是一种基于光信号传输的测量和控制方法。
其原理是通过光的传播和传输特性来感知环境的参数变化,并将信号传递到检测仪器进行处理分析。
光纤传感技术的核心是光纤的特性,包括引导光信号传输的光纤芯和包覆在芯外部的光纤壳。
光纤传感技术有多种工作原理,其中最常见的是基于光纤的干涉原理。
当光信号在光纤中传输时,会与介质的参数变化相互作用,改变其传播特性,这种变化可通过测量光的相位或强度来分析。
例如,当光纤传感器暴露在温度变化的环境中时,光纤的长度会发生微小变化,从而导致光的相位或强度发生变化。
通过测量这些变化,我们可以准确地测量环境的温度。
二、光纤传感技术的应用研究1. 温度传感应用光纤传感技术在温度测量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
通过利用光纤的热敏特性,可以实现高精度、远距离的温度测量。
比如,在火电厂中,通过将光纤传感器布置在管道上,可以实时监测管道的温度分布,及时预警可能出现的故障。
2. 压力传感应用利用光纤的压力敏感特性,可以实现对压力变化的测量。
在石油钻井、航空航天等领域,光纤传感器被广泛应用于高压条件下的压力监测。
相比传统的电子压力传感器,光纤传感器具有更高的可靠性和耐用性。
3. 气体传感应用通过将光纤传感器与特定的气体传感材料相结合,可以实现对气体成分的监测。
例如,在环境监测中,光纤传感器可以用于监测空气中的有害气体浓度,如二氧化碳、一氧化碳等。
由于光纤传感器具有高灵敏度和快速响应的特性,可以实现对极低浓度气体的准确测量。
4. 应变传感应用由于光纤传感器具有极高的灵敏度和对应变的良好适应性,因此在结构安全监测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
通过布置在工程结构中的光纤传感器,可以实时监测结构的应变变化,从而提前发现潜在的结构故障隐患。
5. 生物医学应用光纤传感技术在生物医学领域也有着重要的应用。
光纤传感器的原理光纤传感器是一种基于光纤技术的传感器,能够将光信号转换为电信号,用于测量、监测和控制各种物理量。
它具有高精度、高灵敏度、抗干扰性强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工业自动化、环境监测、医疗诊断等领域。
本文将介绍光纤传感器的工作原理及其应用。
一、光纤传感器的基本原理光纤传感器的基本原理是利用光的传播特性和传感物理量之间的相互作用来实现信号的转换。
光纤传感器由光源、光纤、光电探测器和信号处理电路等组成。
1. 光源:光源是产生光信号的装置,通常采用激光二极管或发光二极管。
通过控制光源的电流或电压,可以调节光源的亮度和光强。
2. 光纤:光纤是传输光信号的介质,通常由玻璃或塑料制成。
光纤具有高折射率和低损耗的特点,能够保持光信号的传播质量。
3. 光电探测器:光电探测器将光信号转换为电信号,常用的光电探测器包括光电二极管、光电倍增管和光电二极管阵列等。
光电探测器的选择取决于光信号的波长和强度。
4. 信号处理电路:信号处理电路用于放大、滤波和解调光电探测器输出的电信号。
根据不同的应用需求,信号处理电路可以包括模拟电路或数字电路。
二、不同类型的光纤传感器光纤传感器根据测量的物理量和工作原理的不同,可以分为多种类型。
下面将介绍几种常见的光纤传感器。
1. 光纤光栅传感器:光纤光栅传感器利用光栅结构对光信号进行调制和解调,实现对应变物理量的测量。
光纤光栅传感器可以测量温度、压力、应变、位移等参数。
2. 光纤陀螺仪:光纤陀螺仪是一种利用光纤的旋转效应实现角速度测量的设备。
它广泛应用于惯性导航系统、航天器姿态控制等领域。
3. 光纤压力传感器:光纤压力传感器利用光纤的弯曲效应来测量压力变化。
光纤压力传感器具有高灵敏度、快速响应、广泛测量范围等特点。
4. 光纤温度传感器:光纤温度传感器通过测量光纤的热导率或光纤中热致发光的变化来实现温度测量。
光纤温度传感器具有高分辨率、抗干扰性强等优点。
三、光纤传感器的应用领域光纤传感器具有广泛的应用领域,以下列举其中几个典型的应用。
传感器应用技术光纤传感器的基本工作原理光纤传感器是一种利用光纤光束的传感器,通过测量光的强度、相位、波长或者光的传播时间来获取所需的信息。
它是一种高精度、高灵敏度的传感器,被广泛应用于物理、化学、生物、医疗、环境、工程等领域。
光纤传感器的基本工作原理是基于光信号在光纤中的传播特性和被传感物理量的影响。
光纤传感器一般由光源、光纤传输通路和光检测器组成。
光源通常采用激光器或者LED发出的光束,经过调制后通过光纤传输到被传感物上。
光纤传输通路一般由一段光纤组成,具有高折射率和低损耗的特性。
光检测器用于检测光经过被传感物后的变化,一般采用光电二极管、光敏电阻、光纤光栅等光电转换器件。
根据被传感物的不同,光纤传感器有多种类型,例如压力传感器、温度传感器、应力传感器、位移传感器等。
以压力传感器为例,其基本工作原理如下:当光束通过光纤传输到被传感物上时,被传感物的变化会引起光束的衰减、散射或者干涉。
这些变化会导致光信号的强度、相位或者波长发生变化。
光检测器会将这些变化转换为电信号,并通过信号处理电路进行放大、滤波和解调等处理。
在压力传感器中,被传感物一般以弹性元件的形式存在。
当被测量的压力作用在弹性元件上时,弹性元件会发生形变。
形变引起光纤上的应变场变化,进而导致光束的相位发生变化。
利用干涉原理,可以通过测量光束的相位变化来间接测量压力的大小。
除了基于相位变化的压力传感器,光纤传感器还可以根据光强、波长或者传播时间的变化来测量其他物理量。
例如,利用光纤的热致光效应,可以通过测量波长的变化来测量温度;利用光纤的弯曲、拉伸或者挤压效应,可以测量位移、形变或者应力。
总之,光纤传感器是一种利用光学原理测量物理量的传感器。
通过光源、光纤传输通路和光检测器的组合,可以实现对各种物理量的高精度、高灵敏度的测量。
光纤传感器的应用领域广泛,包括工业监测、医疗诊断、环境监测等。
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光纤传感器将在更多领域发挥重要作用。
光纤传感技术及其应用光纤传感技术是一种利用光学原理进行信息采集和传输的技术,被广泛应用于石油勘探、飞机、汽车等现代高科技领域中。
它主要依赖于光的传输和反射特性,通过光纤导线把传感器放置于需要监测的位置,通过光纤感应器的测量结果实现数据采集,其应用范围已经远远超出了传统传感技术,主要涉及到机械、气动、液动、电气等多个领域。
本文将介绍光纤传感技术的基本原理、分类以及在实际应用中的一些主要领域。
一、光纤传感技术的基本原理光纤传感技术主要依赖于光线的传输和反射特性,其中最基本的原理是光线在光纤中的传导和扩散。
当有光线被反射回来时,代表着光线所穿过的物质的特定情况,例如压力、温度,或者流量等变化,可以通过测量光的反射情况将这些信息收集起来。
光纤传感器主要由光源、光纤导线、接收器及处理单元四个部分组成,光源向光纤导线中发送光信号,经过导线的扩散,其中一部分信号会反射回来由接收器接收到,接收器收集反射回来的信号,并将其转化成需要监测的信号。
整个系统需要高精度的光学模型和控制算法来保证监测效果。
二、光纤传感技术的分类光纤传感技术根据测量信号的种类以及测量位置的不同可以分为很多不同的分类。
以下是几种主要的光纤传感技术分类:1、光纤布里渊散射传感(FBGS)光纤布里渊散射传感技术利用布里渊散射现象,将光声波信号转换为波长和相位,通过监测这些信号的变化来实现对物理量的测量。
常用于测量光学及机械应力等参数。
2、光栅与光纤光栅传感光栅与光纤光栅传感是一种基于光纤光栅的传感技术,其原理是将探头植入测量化学、温度、压力等物理量的区域,通过光纤光栅反射出来的光波进行测量。
常用于仪器仪表、气体、液体的浓度等方面。
3、微型化光纤传感器微型化光纤传感技术是现代高科技的尖端之一,其基本原理是利用光纤芯的材料特性进行设计,缩小探头的尺寸,从而提升传感器的敏感度、准确度以及可靠性。
常用于化学、生物等领域的测量。
三、光纤传感技术在实际应用中的主要领域光纤传感技术被广泛应用于现代工业、军事和科学研究等领域,在各自领域内展现出了极强的应用价值。
光纤传感器的原理和应用光纤传感器是一种基于光纤技术的传感器,通过光纤的传输和延时特性来实现对物理量的测量和检测。
它具有高精度、快速响应、抗干扰能力强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工业、医疗、环境监测等领域。
本文将介绍光纤传感器的基本原理和常见的应用场景。
一、光纤传感器的基本原理光纤传感器是利用光纤波导结构的特性来实现物理量的测量和检测。
光纤波导是一种能够将光信号传送的导光器件,其核心部分是由折射率高于外部包层的光纤芯构成。
基于光的干涉、散射、吸收等特性,光纤传感器能够实现对温度、压力、位移、浓度等多种物理量的测量。
1. 光纤干涉型传感器光纤干涉型传感器是利用光的干涉效应来测量物理量的一种传感器。
光信号在光纤中传播时,受到温度、应变等物理量的影响,使得光的相位发生改变。
通过测量光的相位差,可以确定物理量的大小。
常见的光纤干涉型传感器有光纤布拉格光栅传感器、光纤干涉仪传感器等。
2. 光纤散射型传感器光纤散射型传感器是利用光在光纤中的散射效应来测量物理量的一种传感器。
光信号在光纤中传输时,会与光纤中的杂质或结构缺陷散射,通过测量散射光的特性来推断物理量的变化。
常见的光纤散射型传感器有光时域反射计传感器、拉曼散射光纤传感器等。
3. 光纤吸收型传感器光纤吸收型传感器是利用光在光纤中的吸收效应来测量物理量的一种传感器。
光信号在光纤中传输时,会被光纤材料吸收,通过测量吸收光的强度来判断物理量的变化。
常见的光纤吸收型传感器有红外光纤传感器、光纤化学传感器等。
二、光纤传感器的应用领域光纤传感器具有灵敏度高、抗干扰能力强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
以下是几个典型的应用场景。
1. 工业自动化光纤传感器在工业自动化领域中,常用于测量温度、压力、液位等物理量,用于控制和监测生产过程。
例如,光纤温度传感器可以实时监测设备的温度变化,及时进行报警和控制;光纤压力传感器可以监测管道中的压力变化,用于流体控制和安全保护。
2. 医疗领域光纤传感器在医疗领域中,常用于生理参数的监测和诊断。
详细剖析光纤温度传感器的工作原理和应用场景
光纤温度传感器是利用光纤光纤作为传感元件,通过光纤的光学特性来测量温度变化的一种传感器。
光纤温度传感器的工作原理:
光纤温度传感器一般由两根或多根光纤组成,在其中一根光纤中注入一定量的光信号,另一根光纤则作为传感器测量信号的接收端。
光信号在进入传感光纤前会经过一个特殊的光纤中心,该中心根据温度变化会发生膨胀和压缩。
当外部温度变化时,会引起传感光纤的长度发生微小的变化,进而影响光信号的传输时间和强度。
接收端通过测量光信号的传输时间和强度变化来间接测量温度。
光纤温度传感器的应用场景:
1. 工业领域:光纤温度传感器可以应用于高温环境下的温度测量,例如炼油、钢铁制造、玻璃制造等工艺过程中的温度监测。
2. 环境监测:光纤温度传感器可以用于地下水温度的监测,可以帮助提供地下水温度的信息,用于环境保护和地热能的开发利用。
3. 电力系统:光纤温度传感器可以测量电缆、变压器等电力设备的温度,及时发现异常情况,以保障电力系统的安全运行。
4. 医疗领域:光纤温度传感器可以测量人体内部的温度变化,用于监测患者的体温,可以应用于体温监护仪、手术中的温度监测等场景中。
5. 空调系统:光纤温度传感器可以测量室内、室外的温度变化,用于空调系统的控制和自动调节,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总之,光纤温度传感器凭借其高灵敏度、快速响应、耐高温、抗电磁干扰等特点,在工业、环境、医疗等领域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
光纤传感器的设计和应用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传感器技术也在不断更新,而光纤传感器作为一种新型传感器,被越来越多的人们所重视和应用。
本文就来讨论一下光纤传感器的设计和应用。
一、光纤传感器的概念和原理光纤传感器是利用光纤传输光信号的特性,通过光纤传感器的结构和信号处理设备,可以检测物体或环境的温度、压力、形变等变化,从而实现非接触式、高精度的测量和监控。
其原理主要是基于物体或环境对光纤的物理性质的改变,如温度引起的热膨胀、压力引起的形变、折射率的变化等,从而改变了光纤的透明度、反射率、传输延迟时间等物理性质,通过测量这些变化可以确定物体或环境的状态。
二、光纤传感器的设计与实现光纤传感器的设计和实现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传感器的结构设计,二是信号处理和数据采集。
传感器结构设计光纤传感器的结构设计主要包括光纤的选择、布置方式和传感头的结构设计。
通常采用单模光纤或多模光纤作为传感元件,优选质量好、反射率高、传输速度快且抗拉强度高的光纤。
对于光纤的布置方式,可分为点式、线式和面式三种布置方式,具体应根据检测对象的形状和要求来设计选择。
对于传感头的结构设计,应综合考虑其机械性能、光学性能和可制造性等因素,以保证传感器的灵敏度和可靠性。
信号处理和数据采集光纤传感器使用标准光学脉冲测量技术和比较方式,在光纤传输的信号中增加一些测试波形,检测物体或环境信号变化,然后将信号传输到信号处理器或数据采集器中,进行信号解析、滤波、放大等处理,最终得到准确的测量数据。
信号处理技术的发展,使得光纤传感器的高速化、智能化和网络化等方向有了广阔的应用前景。
三、光纤传感器的应用领域由于光纤传感器具有体积小、质量轻、防腐蚀、高温、抗干扰等特点,因此在现代工业生产和环境监测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1、工业自动化在机械加工、动力机械、化工、食品、制药等行业中,利用光纤传感器可以实现流体、压力、温度等参数的监控和控制,全面提高了机器设备的自动化水平。
第6章光纤传感器6.1 基础知识6.2 光纤传感器的分类及构成6.3 功能型光纤传感器举例6.4 非功能型光纤传感器举例 思考题与习题 6.1 基础知识6.1.1 光纤的结构 光纤的结构很简单,通常由纤芯、包层及外套组成(如图6.1所示)。
纤芯位于光纤的中心部位,它是由玻璃、石英或塑料等制成的圆柱体,一般直径约为5~150 μm。
光主要通过纤芯传输。
围绕着纤芯的那一层叫包层,材料也是玻璃或塑料等。
纤芯和外层材料的折射率不同,纤芯的折射率n1稍大于包层的折射率n2。
由于纤芯和包层构成了一个同心圆双层结构,所以光纤具有使光功率封闭在里面传输的功能。
外套起保护光纤的作用。
通常人们又把较长的或多股的光纤称之为光缆。
包层外套纤芯图6.1 由纤芯、包层及外套组成的光纤的结构示意图6.1.2 光纤的种类 根据纤芯到包层的折射率的变化规律分类,光纤被分为阶跃型和梯度型两种。
分布均匀,阶跃型光纤如图6.2(a)所示。
纤芯的折射率n1分布也大体均匀,但纤芯到包层固定不变,包层内的折射率n2的折射率变化呈台阶状。
在纤芯内,中心光线沿光纤轴线传播,通过轴线的子午光线(光的射线永远在一个平面内运动,这种光线称之为子午光线)呈锯齿形轨迹。
梯度型光纤纤芯内的折射率不是常数,从中心轴线开始沿径向大致按抛物线规律变化,中心轴折射率最大,因此,光在传播中会自动地从折射率小的界面处向中心会聚。
光线传播的轨迹类似正弦波曲线。
这种光纤又称为自聚焦光纤。
图6.2(b)示出了经过轴线的子午光线传播的轨迹。
根据光纤的传输模式分类,可以把光纤分为多模光纤和单模光纤两类。
阶跃型和梯度型为多模光纤,而图6.2(c)所示的为单模光纤。
模的概念可简单介绍如下。
在纤芯内传播的光波,可以分解为沿轴向传播的平面波和沿垂直方向(剖面方向)传播的平面波。
沿剖面方向传播的平面波在纤芯与包层的界面上将产生反射。
如果此波在一个往复(入射和反射)中相位变化为2π的整数倍,就会形成驻波。
只有能形成驻波的那些以特定角度射入光纤的光波才能在光纤内传播,这些光波就称为模。
在光纤内只能传输一定数量的模。
通常,纤芯直径较粗(几十μm以上)时,能传播几百个以上的模,而纤芯很细(5~10μm)时,只能传播一个模。
前者称为多模光纤,后者称为单模光纤。
关于模式理论,有兴趣的读者可参阅有关文献资料。
图6.2 光纤的种类和光传播形式 (a)阶跃型多模光纤;(b )梯度型多模光纤;(c) 单模光纤(a )(b )(c )折射率6.1.3 光纤的传光原理 讨论光纤的传光原理,首先要从光线在分层媒质中传播开始,由此引出光的全反射概念。
我们知道,在几何光学中当光线以较小的入射角φ(φ1<φc, φc为临界1)射入光疏媒质(折射率角)由光密媒质(折射率为n1满足斯乃尔(Snell)为n2)时(如图6.3(a)所示),折射角φ2法则: nsinφ1=n2sinφ2(6.1) 1根据能量守恒定律,反射光与折射光的能量之和等于入射光的能量。
若逐渐加大入射角φ1,一直到φc ,折射光就会沿着分层媒质的交界面传播,折射角φ2=90°,如图6.3(b)所示。
此时的入射角φ1=φc ,于是式(6.1)可写为 (6.2) 则临界角φc 可由上式决定。
若继续加大入射角φ1(即φ1>φ1),光不再产生折射,而只有光密媒质中的反射,即形成了光的全反射现象,如图6.3(c)所示。
因为φ1>φc ,在0°~90°,有sin φ1>sin φc ,则 sin φ1>( ) (6.3) 12sin n n c =ϕ12n n光的全反射现象是光纤传光原理的基础。
下面我们以阶跃型多模光纤为例,来进一步说明光纤的传光原理。
阶跃型多模光纤的基本结构如图6.4所示。
设纤芯的折射率为n1,包层的折射率为n2(n1>n2)。
当光线从空气(折射率为n0)中射入光纤的一个端面,并与其轴线的夹角为θ时(如图6.4(a)所示),按照斯乃尔法则,在光纤内折射成θ1角,然后以φ1(φ1=90°-θ1)角入射到纤芯与包层的交界面上。
若入射角φ1大于临界角φc,则入射的光线就能在交界面上产生全反射,并在光纤内部以同样的角度反复逐次全反射向前传播,直至从光纤的另一端射出。
若光纤两端同处于空气之中,则出射角也将为θ。
光纤总是把光能封闭在线状的光路中,从一点传输到另一点。
即便弯曲,光也能沿着光纤传播。
但光纤过分弯曲,以致使光射至界面的入射角小于临界角,那么,大部分光将透过包层损失掉,从而不能在纤芯内部传播。
图6.3 光线入射角小于、等于和大于临界角时界面上发生的反射折射率n 2折射率n 1参考轴参考轴参考轴ϕ2折射光ϕ2=90°反射光入射光反射光ϕ1=ϕc ϕc ϕ1>ϕc 入射光全反射光入射光ϕ1<ϕc(a )(b )(c )从空气中射入光纤的光并不一定都能在光纤中产生全反射。
图6.4(a)中的虚线表示入射角θ过大,光线不能满足要求(即φ1<φc),大部分光线将穿透包层而逸出,这叫漏光。
即使有少量光反射回纤芯内部,但经过多次这样的反射后,能量几乎耗尽,以致基本没有光通过光纤传播出去。
能产生全反射的最大入射角可以通过斯乃尔法则及临界角定义求得。
由图6.4(a),设光线在A点入射,根据斯乃尔法则,有 nsinθ0=n1sinθ1=n1cosφ1 (6.4) 图6.4 阶跃型多模光纤中子午光线的传播入射光参考轴θ00θ'A ϕ1C B 参考轴包层n 2纤芯n 1d 空气n 0折射光(对n 1、n 2交界媒质,变成入射光)(a )(b )反射光θ1要使入射光线在界面发生全反射,应满足式(6.3): 由三角函数公式sin φ1= , 有(6.5) 将上式代入式(6.4)可得 (6.6) 这就是能产生全反射的最大入射角范围。
入射角的最大值θc 可由式(6.6)求出, 即12cos 1ϕ-±212211cos n n -<ϕ222101sin n n n c -<θ(6.7)若仿照研究透镜那样, 引入光纤的数值孔径N A 这个概念, 则 (6.8) 式中,n 0为光纤周围媒质的折射率。
对于空气, n 0=1。
N A 是光纤的一个基本参数,它决定了能被传播的光束的半孔径角的最大值θc ,反映了光纤的集光能力。
可以证明,当N A ≤1时,集光能力与N A 的平方成正比;当N A ≥1时,集光能力达到最大。
从式(6.8)可以看出,纤芯与包层的折射率差值越大,数值孔径就越大,光纤的集光能力就越强。
产品光纤通常不给出折射率,而只给出N A 。
石英光纤的N A =0.2~0.4。
A c N n n n =-=222101sin θ6.1.4 光纤的特性 用如下一些参数来表征光传输信号通过光纤时的特性。
1. 损耗 设光纤入射端与出射端的光功率分别为P i 和P o ,光纤长度为L (单位:km ),则光纤的损耗a(单位:dB /km )可以用下式计算:oi P P L a lg 10光纤损耗可归结为吸收损耗和散射损耗两类。
物质的吸收作用将使传输的光能变成热能,造成光能的损失。
光纤对于不同波长光的吸收率不同,石英光纤材料SiO2对光的吸收发生在波长0.16μm附近和8~12μm的范围。
散射损耗是由于光纤的材料及其不均匀性或其几何尺寸的缺陷引起的。
如瑞利散射就是由于材料的缺陷引起折射率随机性变化所致。
瑞利散射按1/λ 4变化,因此它随波长的减小而急剧地增加。
光纤的弯曲也会造成散射损耗。
这是由于光纤边界条件的变化,使光在光纤中无法进行全反射传输所致。
光纤的弯曲半径越小,造成的散射损耗越大。
2. 色散 光纤的色散是表征光纤传输特性的一个重要参数。
特别是在光纤通讯中,它反映传输带宽,关系到通讯信息的容量和质量。
在光纤传感器的某些应用场合,有时也需要考虑信号传输的失真问题。
所谓光纤的色散就是输入脉冲在光纤传输过程中,由于光波的群速度不同而出现的脉冲展宽现象。
光纤色散使传输的信号脉冲发生畸变,从而限制了光纤的传输带宽。
光纤色散有以下几种。
(1)材料色散。
材料的折射率随光波长λ的变化而变不同而引起的色散化,使光信号中各波长分量的光的群速度vg称为材料色散(又称为折射率色散)。
(2)波导色散。
由于波导结构不同,某一波导模式的传播常数β随着信号角频率ω变化而引起的色散称为波导色散(有时也称为结构色散)。
(3)多模色散。
在多模光纤中,由于各个模式在同一角频率ω下的传播常数不同、群速度不同而产生的色散称为多模色散。
采用单色光源(如激光器),可有效地减小材料色散的影响。
多模色散是阶跃型多模光纤中脉冲展宽的主要根源。
多模色散在梯度型光纤中大为减少,因为在这种光纤里不同模式的传播时间几乎彼此相等。
在单模光纤中起主要作用的是材料色散和波导色散。
3. 容量 输入光纤的可能是强度连续变化的光束,也可能是一组光脉冲,由于存在光纤色散现象,会使脉冲展宽,造成信号畸变,从而限制了光纤的信息容量和品质。
光脉冲的展宽程度可以用延迟时间来反映。
设光源的中心频率为f 0,带宽为Δf ,某一模式光的传播常数为β,则总的延迟增量Δτ为式中:k 0=2πf 0/c ;k =2πf /c ;c 为真空中的光速。
22001f f dk d k f f c =⋅⋅=β∆τ∆4. 抗拉强度 可以弯曲是光纤的突出优点。
光纤的弯曲性与光纤的抗拉强度有关。
抗拉强度大的光纤,不仅强度高,可挠性也好,同时,其环境适应性能也强。
光纤的抗拉强度取决于材料的纯度、分子结构状态、光纤的粗细及缺陷等因素。
5. 集光本领 光纤的集光本领与数值孔径有密切的关系。
如图6.5所示,光纤的数值孔径N A定义为当光从空气中入射到光纤端面时的光锥半角之正弦: N=sinθc A光锥的大小是使此角锥内所有方位的光线一旦进入光纤,就被截留在纤芯中,沿着光纤传播。
数值孔径只决定了光纤的折射率,与光纤的尺寸无关。
这样,光纤就可以做得很细,使之柔软可以弯曲。
这是一般光学系统无法做到的。
当光纤的数值孔径最大时,光纤的集光本领也最大。
由前面的推导可知,对于阶跃型光纤,其数值孔径可表示为 222101sin n n n N c A -==θ当光信号是从空气中射入光纤时,数值孔径可表示为2221n n N A -=图6.5 光纤的接收角锥2θcθcθc空气n 0=1θ1θ1n 1n 2<n 1接收角锥6.1.5 光纤的耦合 光纤耦合器是使光信号能量实现分路/合路的器件。
耦合分为强耦合和弱耦合两种。
光纤强耦合是光纤纤芯间形成直通,传输模直接进入耦合臂。
光纤弱耦合是通过光纤的弯曲,或使其耦合处成锥状,于是,纤芯中的部分传导模变为包层模,再由包层进入耦合臂中的纤芯,形成传导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