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影视音乐赏析
- 格式:docx
- 大小:20.62 KB
- 文档页数:5
音乐赏析之影视音乐赏析影视音乐赏析在这个课程当中,我还是最喜欢影视音乐赏析。
可能是因为自己更喜欢看电影的缘故,所以对此更关注一些。
下面我将就《歌剧魅影》这部音乐剧电影来谈谈我对于影视音乐的感受。
《歌剧魅影》这部音乐剧的电影版和舞台剧版的情节基本一致,描述了十九世纪发生在法国巴黎歌剧院的爱情故事。
其情节我就不多说了,总之是一部非常成功和美好的音乐剧电影。
《歌剧魅影》是根据巴黎歌剧院内发生的事件而创作的。
《歌剧魅影》大量采用古典音乐背景,又加上音乐剧,在音乐剧中套上歌剧,从而创作出一部音乐剧电影的力作。
在这部电影中,舒缓、紧迫、狂躁、激情的音乐不断交替,《歌剧魅影》虽有恐怖惊险的气氛,但导演所追求是在调动一切音乐和舞台的表现手段,充分发挥了音乐剧的综合舞台优势(声乐和舞美)。
整部音乐剧采用近似严肃大歌剧的音乐语言,引进了“音乐戏剧展开”的概念和方法,将魅影,克利斯丁,劳尔这两个男人于一个女人之间的美妙,真诚而又略带伤感的浪漫以及充满爱与幻想的情感交融表现的极其凄婉,完美而动人。
这里,我想主要介绍一下其中我喜欢的两首音乐。
第一首歌的旋律最开始时出现在故事开始的时候。
一群人在舞台竞争拍卖一个八音盒,音乐响起时,一只机械的小猴便随之而动,一位老者叫价,回到从前。
这是起到一个牵线的作用,故事由此展开。
此时,便响起了《歌剧魅影》的主题曲The Phantom of the Opera的纯音乐。
小提琴,圆号,大提琴等不同乐器的声音完美的交织在一起。
这是我在这部音乐剧中最喜欢的一首歌。
歌曲采用男女对唱的方式,旋律比较诡异,节奏适中,特别是当女主角前往地下王国时,音乐显得更为高亢,激昂,神秘又略带紧迫,给听者一种莫名的紧张感。
结束时的高音,更是将听者的心提到极致,而后又无限的惆怅。
All I ask of you一曲在第一幕尾声时出现。
克里斯汀向劳尔诉说了自己的遭遇,劳尔一面安慰她说这一切都是梦境,一面向克里斯汀表示了埋藏已久的爱意,两人合唱了一曲All I Ask of You互表心意。
电影《风声》音乐赏析电影音乐是电影艺术的重要元素,它在塑造人物形象、抒发传递感情、渲染气氛、贯穿结构等多方面起到了不可或缺的作用。
在电影中,音乐与叙事的关系极为密切,音乐与画面的完美结合省去了复杂的语言表达,强化了电影的叙事效果。
影视艺术是融文学、音乐、绘画、表演为一体,集时间艺术、视觉艺术、空间艺术、听觉艺术于一身的综合艺术门类。
是以现代科学技术为手段,将源于生活的人物形象和故事情节,通过演员的表演,用声、光、影等动态手段再现的艺术形式。
每当欣赏影视作品,除了唯美的画面、精彩的故事情节会给我们留下深刻的印象外,一部好的影视作品往往有一段或者多段优美的音乐。
影视音乐涵盖的情感空间和想象空间比画面和特写镜头更为广阔,为影视风格及思想的表达构建了无限的艺术空间。
每欣赏一部电影,除了唯美的画面,就是精彩的配乐。
一些好的电影之所以被人记住就是因为他拥有优美的配乐,每当熟悉的旋律响起,我们的思绪便会不知不觉的回到电影的画面中。
电影音乐艺术的处理手法多种多样,通过音乐主题的贯穿和发展、矛盾冲突、高潮布局,达到对剧中主要人物的歌颂与批判,从而明确电影的意义。
用音乐加强人物的动作性、心理活动,揭示人物的思想感情,表现人物的精神面貌,使人物的形象更加鲜明动人。
暗示剧情的进展或延伸。
这样的音乐,有时先于画面的视觉形象出现,例如在困难的时刻预示胜利和希望,在顺利的时刻预示艰苦挫折;有时后于画面视觉形象出现,延展戏剧情绪。
引起一定时间(古代的或现代的)、空间(人类世界的或外空间)、环境(人间或仙境)的联想。
加强影片的总的艺术结构以及增加立体感。
看过了电影《风声》,才知道战争不仅在战场上,人性同样是一场没有硝烟的较量。
可以说,《风声》中的战争是无处不在的,人的心理比战场更复杂,更加难以估摸。
在影片开头,沉重的管弦乐合奏,渐扬的铜管音色,诡异的旋律变调,伴着飞机刺耳的轰鸣声,渲染了影片悬疑扑朔迷离的气氛,让观众有种神秘感,设置悬念,激起观众观看影片的兴趣,探知故事发展的好奇心也由此引发。
影视音乐赏析课程之《当幸福来敲门》背景音乐赏析学院:机电工程学院班级:机制094班姓名:花秀立学号:5901109153《当幸福来敲门》是一个非常经典的美国励志片,它是以美国历史上非常著名的一个投资专家的同名自传来改编的。
作曲家用很朴素的方式,用一个主题很鲜明的音乐,根据不同的场面、不同的情景,变换手法、速度、节奏什么的,营造出那种不同的气氛出来。
主题音乐应该说是古典音乐风格。
作曲家通过这种单纯的弦乐队、木管乐器、钢琴还有管钟表达出来的也是一种平实、朴素包括温暖的感觉。
整个影片中间有几个比较重要的地方,就是作曲家引用了一些流行歌曲,有布鲁斯风格的,有爵士风格的。
其实音乐,它是在不知不觉当中跟随每一个情节出现的,如果没有音乐铺垫的话,电影主要表达出来的东西肯定会逊色很多很多,进而达不到影片所要表达的那种效果。
影片由一下几个主题组成:主题一:主人公加纳身陷困境一般的励志片都是先抑后扬的,一个人历经被生活踩在脚下,然后几乎没有翻身之日,经过漫长的时间挣扎,去寻找,去忍耐,去拼搏的整个过程。
编剧者选出来的就是自传者本人克里斯加纳在最窘迫最绝望的那段时间发生的事情加以去体现的。
尤其是在加纳特别绝望的那段时间的音乐,旋律非常缥缈、空灵、象征着他那个时候根本抓不到幸福。
一开始这个旋律出现的时候,弦乐和钢琴可能会代表这父亲的这种生活状态比较盲目的情况,管钟用小锤敲出来的比较清脆的声音是和钢琴的旋律同步的,包括下面的弦乐的衬托,都会营造出一种不是特别沉重但是还挺烦人这样一种情绪。
在影片当中,当加纳抽完血的时候出现的一首歌叫做《忧愁河上的金桥》,这首歌表达意思就是不管你有多么困难,你一定会追逐到幸福。
这首歌的原唱是保罗西蒙,这这部影片里是由罗伯塔弗莱克黑人女歌星唱出来的,歌声带点忧伤,同时又不放弃的那种感觉。
让人在那个时候就会相信,加纳肯定会有迎来转机的时刻。
主题二:父子情深整个影片不仅仅在讲述克里斯加纳本身的事情,而且更重要的是里面有很多笔墨重点放在了克里斯加纳和他的儿子之间的事情。
中国影视音乐—《怀念战友》赏析教学设计教材分析《怀念战友》是高中音乐鉴赏第六单元第十一节中国影视音乐中的内容,选自电影《冰山上的来客》中的插曲,这一课主要是让学生了解电影音乐中的影视歌曲;提高学生对电影音乐的兴趣和爱好。
在教学上,我考虑到学生的基本情况,所以比较专业的音乐知识上,我只是大概的讲述,着重在学生的兴趣及爱好以及整体的情感表达上;通过经典影视音乐作品,让学生充分感受影视音乐的艺术魅力,通过对音乐与影视作品的分析,引导学生学会赏析影视音乐作品并能从中有所感悟。
学情分析学生在小学和初中时并非都有专业音乐教师上课,因此学生的审美和鉴赏能力参差不齐,部分音乐兴趣班的同学对乐理知识有所了解,但大部分学生音乐素养能力较为欠缺,但是他们的思维活跃,对于作品的欣赏聆听具有浓厚的兴趣,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将相关的理论知识尽量简化并用通俗易懂的方式表达出来,逐步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
一、教学目标根据音乐学科核心素养的要求,从审美感知、艺术表现、文化理解三个方面对该歌曲赏析的教学目标进行设计,力求在有所侧重的情况下达成平衡。
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通过赏析作品,分析《怀念战友》在影片中的作用。
【教学难点】分析找出节奏、旋律、歌词的特点,以及分别是如何表达情感的。
三、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四、课型课时:新课,1课时五、教学方法:视听、引导、分析、讨论六、教学过程(一)导入1.教师演唱《花儿为什么这样红》。
2.教师提问歌曲《花儿为什么这样红》是谁所做又为什么而做的?3.教师解答并引出课题:《花儿为什么这样红》是由我国著名作曲家雷振邦先生为电影《冰山上的来客》所作的插曲。
我们本节课要学习的是作曲家雷振邦先生为电影《冰山上的来客》所作的另一首插曲《怀念战友》。
【设计意图】教师创设情景,通过《花儿为什么这样红》演唱导入,引导学生跟唱,增强师生互动,活跃课堂气氛,随后引出本节课课题;激活学生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使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演唱完抛出问题歌曲由谁所作?又为什么而做?通过这个问题,教师创设情境,并导出作曲家雷振邦先生为电影《冰山上的来客》所作的另一首插曲《怀念战友》,学生一下子就被带入熟悉的情景中,思维也打开了。
影视音乐赏析文案《影视音乐赏析,探寻音乐与影视的奇妙结合》。
影视音乐是电影和电视剧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能够为作品增添情感色彩,引导观众情绪,甚至成为作品的灵魂。
在影视音乐中,有着许多经典的作品,它们不仅在影视作品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更成为了独立的音乐作品,深受观众喜爱。
本文将带领读者一起走进影视音乐的世界,探寻音乐与影视的奇妙结合。
首先,让我们回顾一下经典的影视音乐作品。
《泰坦尼克号》的主题曲"My Heart Will Go On"是无数人心中的经典,这首歌曲不仅成为了电影的代表作,更让歌手席琳·迪翁一举成名。
这首歌曲充满了浓厚的浪漫情感,与电影中的爱情故事相得益彰,成为了影视音乐的典范之一。
另外,《星球大战》系列的配乐也是不可忽视的经典之作,约翰·威廉姆斯的音乐为这部科幻巨作增添了许多神秘感和战斗氛围,成为了星战粉丝心中的经典之作。
除了经典作品,还有一些新近的影视音乐作品也值得我们关注。
比如,近年来备受瞩目的《权力的游戏》系列,其开场曲"The Rains of Castamere"和主题曲"Game of Thrones"都成为了影视音乐的新宠。
这些音乐作品不仅在电视剧中展现了强大的氛围感和史诗感,更成为了影视音乐界的新标杆。
影视音乐的魅力在于它能够与影视作品完美融合,为观众带来更加丰富的观影体验。
一部优秀的影视作品离不开精彩的音乐配乐,而一首优秀的音乐作品也能够为影视作品增色不少。
影视音乐的制作团队需要深刻理解影视作品的情感和氛围,将音乐融入其中,使之成为作品的一部分。
而对于观众来说,影视音乐能够引导他们的情绪,让他们更好地融入到故事中去。
除了在影视作品中发挥作用,许多影视音乐作品还成为了独立的音乐作品,深受听众喜爱。
比如,《霸王别姬》中的主题曲"霸王别姬"和《乱世佳人》中的主题曲"Tomorrow Is Another Day"等,这些音乐作品不仅在影视作品中引人入胜,更成为了独立的音乐经典,被人们传唱不衰。
世界影视音乐赏析1️⃣ 引言:音乐与影视的交响共鸣在影视艺术的浩瀚宇宙中,音乐如同一束穿透云层的光芒,为每一个场景、每一份情感赋予独特的生命力。
它不仅是情感的载体,更是连接观众与影片情感的桥梁。
从好莱坞的辉煌到亚洲电影的细腻,从古典交响到现代电子,影视音乐以其多样化的形式,展现了跨越文化和时代的艺术魅力。
2️⃣ 经典好莱坞:黄金时代的音乐印记提及影视音乐,不得不提好莱坞的黄金时代。
这一时期的电影音乐以宏大的交响乐为主,如约翰·威廉姆斯为《星球大战》系列创作的史诗般配乐,不仅强化了电影的科幻氛围,更成为了一代人心中的经典旋律。
此外,《乱世佳人》中的《塔拉庄园》主题曲,以其深情而略带哀伤的旋律,完美契合了影片的悲剧色彩,成为电影音乐史上的不朽之作。
3️⃣ 亚洲风情:电影音乐的地域特色亚洲电影在音乐运用上则展现出更为丰富的地域文化特色。
日本电影《菊次郎的夏天》中久石让的配乐,以清新脱俗的钢琴旋律,搭配夏日特有的悠闲节奏,将影片的温情与幽默展现得淋漓尽致。
而在印度电影中,音乐几乎成为了电影的灵魂,如《三傻大闹宝莱坞》中的插曲,不仅旋律优美,歌词更是富含哲理,与电影主题相得益彰,激发了观众对人生、梦想的深刻思考。
4️⃣ 现代趋势:跨界融合与创新随着时代的进步,影视音乐也开始尝试跨界融合,电子音乐、摇滚、爵士等多元风格的加入,为影视音乐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活力。
例如,《黑客帝国》中的电子音乐与打击乐的组合,完美诠释了未来科技与反叛精神;而《爱乐之城》则通过爵士乐的演绎,展现了洛杉矶的浪漫与梦想,让音乐与画面共同讲述了一段关于爱与梦想的传奇故事。
5️⃣ 音乐与情感的深度对话无论是哪个时代的影视音乐,其最终目的都是与观众建立情感上的共鸣。
音乐能够强化电影的情感表达,如悲伤、欢乐、紧张或平静,引导观众深入角色的内心世界。
在《泰坦尼克号》的结尾,詹姆斯·霍纳创作的《My Heart Will Go On》不仅是对杰克与露丝爱情的颂歌,也成为了全球听众心中永恒的记忆,展现了音乐超越语言与文化的情感力量。
电影插曲在电影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们能够为电影营造出特定的氛围,增强情感的表达,并给观众留下深刻的印象。
在电影《泰坦尼克号》中,当男主角杰克和女主角罗丝站在船头,任凭海风吹拂,享受着自由和爱情的美好时,背景音乐《My Heart Will Go On》悠扬的旋律响起。
这首插曲旋律优美,情感真挚,与电影中的场景完美地融合在一起,让观众感受到那份纯真、深沉的爱情。
在电影《海上钢琴师》中,钢琴曲《The Crisis》在男主角1900面对生死抉择时奏响。
这首插曲以钢琴为主奏,旋律激昂、动人,完美地展现出1900内心的挣扎和决心,使观众感受到他对音乐的热爱以及对命运的反抗。
电影插曲不仅能表达情感,还可以为电影营造出特定的氛围。
在电影《星际穿越》中,每当宇宙探索的场景出现时,都会响起气势磅礴的音乐。
这首插曲以弦乐和管风琴为主要乐器,营造出浩渺无垠的宇宙氛围,让观众感受到探索未知世界的神秘与壮丽。
总之,电影插曲是电影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能够增强情感的表达、营造特定的氛围,并给观众留下深刻的印象。
经典影视剧《海上钢琴师》音乐赏析《海上钢琴师》这部电影诞生于1999年,是意大利电影,导演是意大利著名导演朱塞佩.托纳托雷,此片是他的“三部曲”之一。
电影剧本是由亚历山卓.巴利科1994年的剧场文本《1900:独白》所改编而成。
如果说朱塞佩.托纳托雷1988年拍摄的电影《天堂电影院》,是以电影史和电影为背景的,而他于1990年拍摄的电影《大家一切都好》也称《天伦之旅》是以歌剧音乐为背景,那么1999年拍摄的这部《海上钢琴师》则是以钢琴、爵士钢琴乐为背景。
影片音画交流缠绵密切,完美结合,将一位“生于船、长于船、逝于船”的传奇爵士钢琴家1900的人生描写得淋漓尽致,演绎了一场从辉煌到悲剧的人生历程。
下面让我们重新回味几个剧中片段,领略这部由音与画完美组成的诗意旅程。
电影《海上钢琴师》是国内观众对这部电影的一般叫法,其原名为The Legend of1900,即《传奇的1900》,在与1900年相差快近一百年时,朱塞佩.托纳托雷把意大利作家亚历山卓.巴利科的小说《二十世纪》进行精彩的改编后搬上了世界银幕,也曾有人称这部影片的片名、立意、发行时间以及各方面所达到的艺术水准为20世纪的TheLa...... (本经典影视剧《海上钢琴师》音乐赏析影片《海上钢琴师》是由意大利导演朱塞佩.托纳托雷创造的电影奇迹,由意大利作曲大师埃尼奥.莫里康内创作剧中音乐,并获得了第57界金球奖最佳音乐奖。
影片以音画的完美结合,展示了钢琴师1900传奇的一生。
每欣赏一部电影,除了唯美的画面,就是精彩的配乐。
一些好的电影之所以被人记住就是因为他拥有优美的配乐,每当熟悉的旋律响起,我们的思绪便会不知不觉的回到电影的画面中,《海上钢琴师》就是这样一部电影。
典影音乐是在影片中体现影片艺术构思的音乐,是电影综合艺术的有机组成部分。
它在增强影片的抒情性、戏剧性和烘托气氛方面有着特殊的作用。
在该片中,音乐本身就是影片的内容之一,音乐在塑造人物形象、推动影片情节发展和烘托影片气氛方面都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让我们感受到了一段音画完美结合的诗意旅程。
影视音乐作品赏析论文范文影视音乐是指在电视节目中使用的音乐,赏析影视音乐有助于我们更好的了解电视节目。
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影视音乐赏析论文,供大家参考。
影视音乐赏析论文篇一:《试谈对影视音乐中民族音乐弘扬的赏析》[摘要] 伴随着我国经济实力的飞速发展,我国的电影影视产业也取得飞速的发展,电影影视事业呈现出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
影视音乐和民族音乐在某些方面具有一致性,可以有效地展示出电影的地域时代特色文化特征,因此成为影视音乐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因此,在开发影视音乐的同时,我们应该充分做好弘扬民族音乐的工作,做到中国优秀文化的有效传播。
[关键词] 民族音乐;影视音乐;弘扬;赏析影视音乐是对电影艺术效果进行有益补充的一种特殊的音乐表达形式,影视音乐在表演上具有一定的艺术张力和自身内在发展的特殊规律和特点,伴随着科学技术中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影视音乐的表现形式也是向多元化的方向迈进。
我国在经历了““””以后,迎来了文学界和艺术界的新的春天“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欣欣向荣的局面。
改革开放以后,我国的影视音乐事业也是几经坎坷与磨难,近年来,伴随着我国影视产业的复苏,我国的影视音乐也迎来了新的发展契机。
人们对于影视音乐的认识也由过去的简单语言空白填补到今天的有一定的主题和规模的音乐表现形式。
伴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快速发展以及计算机信息技术的快速更新,中国民族音乐也越来越多地出现在影视音乐之中,为我国民族音乐的对外传播提供了一个便利的平台,向世界人民展现中国民族音乐的独特魅力。
一、在影视作品中弘扬民族音乐的重要意义民族音乐是中华民族物质精神文化的宝贵财富之一,民族音乐记载了中华民族在漫长的人类发展的长河中的喜怒哀乐,是一个民族的精神情感的寄托,包含着一个民族对于未来的展望,对于过去生活的反思。
因此,我国的民族音乐的创作过程中蕴涵着我国优秀的古代文化传统,这不仅是我国弘扬的精神文化物质财富遗产,也是世界音乐艺术精神财富宝库中的一朵奇葩,是人类精神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
电影音乐赏析(PPT-42)1️⃣ 引言:电影音乐的独特地位在电影艺术的广阔天地中,音乐作为不可或缺的元素之一,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它不仅能够强化影片的情感表达,还能营造氛围、引导观众情绪、揭示角色内心世界,甚至成为影片的标志性记忆点。
本赏析将聚焦于电影音乐,通过PPT42中的经典案例,深入探讨其独特魅力与功能。
2️⃣ 电影音乐的类型与功能背景音乐:常见于场景转换、情感铺垫等,如《泰坦尼克号》中的主题音乐,以其悠扬而深情的旋律,为影片的浪漫与悲剧色彩奠定了基调。
歌曲:直接出现在影片中,由角色演唱或作为旁白,如《音乐之声》中的多首经典歌曲,既推动了剧情发展,又展现了角色的性格与情感。
氛围音乐:用于营造特定环境氛围,如《哈利·波特》系列中的魔法学校背景音乐,通过神秘而奇幻的旋律,将观众带入一个充满魔法与冒险的世界。
动作音乐:与激烈的动作场景相匹配,增强紧张感和冲击力,如《速度与激情》系列中的快节奏配乐,完美契合了影片的速度与激情。
3️⃣ 经典电影音乐赏析《教父》主题曲:由尼诺·罗塔创作,其低沉而有力的旋律,完美捕捉了影片中的权力斗争与家族情感,成为电影史上的经典之作。
《星球大战》系列配乐:约翰·威廉姆斯的杰作,通过宏大的交响乐,构建了一个充满奇幻与冒险的宇宙世界,其标志性的主题旋律至今仍为影迷所津津乐道。
《肖申克的救赎》片尾曲:由托马斯·纽曼创作,以钢琴为主旋律,温柔而坚定,完美诠释了影片中的希望与自由主题,成为影片情感升华的关键。
《卧虎藏龙》配乐:谭盾的作品,将中国传统乐器与西方交响乐巧妙融合,营造出一种独特的东方美学氛围,与影片的武侠与爱情主题相得益彰。
4️⃣ 电影音乐的创作与影响电影音乐的创作是一个复杂而精细的过程,需要作曲家深入理解影片的主题、情感与氛围,通过音乐语言进行创意表达。
优秀的电影音乐不仅能够提升影片的艺术价值,还能跨越文化和语言的界限,成为连接全球观众的桥梁。
指导老师:***学生:黄翠萍学号:********* 系别:电子信息工程系班级:09级(1)班时间:2011.05.28《花样年华》电影影评及音乐赏析[摘要]影视音乐是颇受观众喜爱的音乐形式之一。
音乐是声音的重要组成部分,电影和音乐之间存在着微妙的、深层次的关联,在众多的影视作品中,观众对作品与音乐的记忆是并驾齐驱的,在电影艺术的创作中,音乐始终作为一种重要的元素,在电影所设定的故事氛围和戏剧情节中去感受。
它具有明确的指向性、具体的可感性和生动的形象性。
优秀的电影音乐,对整部影片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通常一部电影会由多首音乐相衬,以更好地衬托出电影需要表现的内容。
本文分析电影《花样年华》中出现的主题音乐、插曲两种音乐形式以及它们对影片表达的推动作用。
[关键词]《花样年华》影视音乐主题音乐插曲前言音乐是一种用有组织的乐音来表达人们思想感情、反映现实生活的一种艺术。
从古自今,音乐在人们的生产生活中占据了不可或缺的部分。
尤其是随着影视发明以来,音乐和电影的结合,给我们带来了多姿多彩的生活。
音乐基于声音技术在影视中得以运用以后,使影视艺术不再是单一的视觉表达,在视听上满足了我们的需求,让我们的生活更丰富多彩。
电影,有了音乐的进入,才使其作为视听艺术更加丰满,提高了电影艺术的品位。
电影音乐在突出影片的抒情性、戏剧性和气氛方面的特殊作用,能给受众带来完美的享受,使其在影片中的作用不可替代。
一、电影的发展历史(一)十九世纪30年代,电影开始了它的诞生前的技术准备期,也叫做发明期。
1889年,爱迪生在发明了电影留影机5年后,发明了电影视镜,利用胶片的连续转动,造成活动的幻觉。
电影视镜传到我国后被称之为 "西洋镜"。
1895年12月28日卢米埃尔兄弟利用银幕进行投射式放映电影,世界电影首次公映之日即定为电影诞生之时,他们成为 "电影之父"。
(二)1896-1912年,电影从幼年期迅速成为一种艺术法国电影先驱乔治梅里爱使电影从一种纪实性的"活动照相"(亦称运动画面)导向了艺术电影。
影视音乐赏析欢迎大家来到影视作品赏析。
今天我们要赏析的影视作为是《辛德勒的名单》。
相信很多老师对这首作品已经非常熟悉了。
在这里,我们再次来欣赏一下这部作品。
通过欣赏了刚才的视频,相信老师们有很多自己的感受,让我们先来思考一下,你认为电影采用这段音乐,在整部影片中起到了什么作用呢?在这里,我先来为各位老师介绍一下《辛德勒的名单》这部电影。
它是犹太导演斯皮尔伯格对二战期间德国纳粹屠杀600万犹太人惨剧的回顾。
真实的再现了德国企业家辛德勒在战争期间保护1100余名犹太人免遭法西斯杀害的真实历史事件。
影片透过主人公辛德勒的眼睛,重回二战时波兰的克拉科夫,带领人们经历这个城市从繁荣到废墟的一切。
同时,在那个没有人性的年代中努力寻找人性的微茫,最终揭示了一个主题——人类的良知在任何恶劣的环境中都不会完全地泯灭。
这部影片深刻地揭露了德国法西斯屠杀犹太人的恐怖罪行。
电影本身具有极高的艺术性。
《辛德勒的名单》这首主题曲,则是由著名的音乐大师约翰威廉姆斯创作。
他是一位电影音乐大师,在他50多年的创作生涯中,曾为90多部影片创作音乐,并担任音乐总监。
代表作有大家非常熟知的:《辛德勒的名单》、《星球大战》、《侏罗纪公园》、《外星人》等等。
《辛德勒的名单》是世界电影音乐宝库中的经典之作,本段音乐取自该片的片尾。
作曲者采用了小提琴独奏的方式突出主题,将残酷战争阴影下犹太人凄凉的心境表现得淋漓尽致。
不仅是对人间悲剧的控诉,更是对历史错误的沉思。
小提琴如泣如诉地奏出了主题乐段。
这个贯穿于全片中哀婉动人的旋律,刻画了一个民族曲折悲惨的心理历程。
相信现在,老师们对这首乐曲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了。
让我们一起来看一看这首乐曲的主题音乐谱著名的小提琴家帕尔曼是一位犹太人,他演奏的《辛德勒的名单》让我们一起来欣赏帕尔曼现场演奏的《辛德勒的名单》。
在聆听了这首沉重的《辛德勒的名单》后,让我们轻松一下,一起来欣赏另一首好听的乐曲它就是著名电影《绿野仙踪》的主题曲《over the rainbow》我们先来欣赏一下。
影视音乐赏析论文影视音乐是音乐和影视的结合,当音乐一旦融入影视之后,就成为影视作品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元素,并迅速发展成为一种新的音乐体裁。
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影视音乐赏析论文,供大家参考。
影视音乐赏析论文范文一:影视音乐的审美意蕴研究影视画面与影视音乐相结合,不仅可以使影视作品的画面更加有活力,而且还能将视觉的东西听觉化,让作品所要表达的感情更为深刻。
比如,我们会在灯光闪耀或者是星光灿烂的时候用钢片琴表达,也可以用双簧管或者是长笛来描述生机勃勃的清晨,还可以在微风吹拂的时候加上一些小提琴的颤弓效果使这种感觉更形象化……这样的情景交融可以让观众在视觉享受的同时感受听觉上的美,视觉和听觉相结合,共同感受作品的情感。
以实例来说,钢琴所抒发的感情是非常优越的,因此,在纪录片《冬猎》中,当冰雪覆盖自然的景象出现时,就会响起一阵透彻且明亮的钢琴声,为了突出树挂的特色,钢琴快递下行的琶音就能形象地将枝头挂着冰凌的景象表现出来,通过音乐使整个画面更有激情,刻画的景象更深刻。
音乐既能展现画面真实的感觉,同时还能将所要展示给观众的意境传达出来,在形似的同时做到了神似,使画面极富感染力。
画面往往只能表现主人公外在的一面,而往往主人公的内心是无法形象地表现的,这时,影视音乐就能很恰当地解决这个问题,它可以通过烘托背景氛围来侧面揭示主人公的内心世界。
1.烘托环境的氛围。
影视作品的环境氛围是不能通过视觉观察出来的,而影视音乐则可以通过旋律和乐器的变换来烘托背景氛围。
例如,电视剧《红楼梦》,这部作品主要是通过展示林黛玉和贾宝玉的悲情爱情故事,来展现一个封建社会大家族的兴盛和衰败,以此来表达封建社会注定会终结的主题。
根据这一作品,作曲家创作出了一系列以悲为美的音乐作品。
使整个作品从头至尾都贯穿着悲凉的气氛,细腻地表现出了主人公的内心世界。
这些音乐作品不管是歌词、旋律还是和音响,都将这种悲情的美表现得淋漓尽致,使整个作品的背景都展现出一种悲伤的氛围,让剧中主人公的情感以及命运都在悲伤的氛围中得以最自然的流露。
流韵中的经典:影视音乐精品赏析自从有声影视技术发明后,音乐就成为其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不仅为其增光添彩,而且使音乐本身插上了飞翔的翅膀,来到广大观众的耳边,进入广大观众的内心深处,创造了一段段不朽的传奇。
一、影视音乐的经典范例在音乐流域,影视音乐是一个重要的门类;在当今时代,影视音乐也是一个最具有时效的传播渠道。
当然,影视音乐也是音乐指向人心的重要媒介。
影视音乐成功的表现包括:器乐的感染性与声乐的流布。
器乐的感染性是指影视音乐作为影视作品本身的构成对影视作品承担任务的完成和作用的发挥,如烘托气氛、深化主题、强化情感、帮助塑造场景和人物形象等具体任务的完成较为出色,从而无愧于其在影视作品中的地位和影响。
在感染性方面,影视中的声乐同样也应达到这一要求。
不过,影视声乐的成功更多体现为广泛的流布性,也就是不仅能在观众群体中流传开来,成为流行元素,而且对于那些因为种种原因没有能观赏到影视作品的群体来说,不会因为没有观看过这一原因而削减其影响力。
甚至会凭借声乐的魅力扩大自己的观众群体。
自然,流行可能是一时的流行,而某些影视声乐即影视歌曲却会流行相当久一直成为永恒的经典。
毕竟。
相对于器乐作品来说,声乐作品即歌曲有着超越器乐作品的费解和专业基础要求之外的更加确切的直接性而有着更大的受众群体。
经典的影视音乐会在很久以后令人回味起影视作品的情节、人物甚至经典的场景与场面。
诚如一些老电影电视剧中的歌曲就带有明显的这样的特征。
电影《柳堡的故事》插曲《艳阳天》;《祖国的花朵》插曲《让我们荡起双桨》;《闪闪的红星》插曲《映山红》;《英雄儿女》插曲《英雄赞歌》;《金粉世家》主题歌《暗香》;电视剧《画皮》插曲《画心》;港版电视连续剧《霍元甲》《陈真》《上海滩》,等等。
无论从上述的任何角度来讲,这些影视歌曲都算得上是绝对的经典。
二、影视音乐经典的创造(更多电影尽在 )1955年,为电影《祖国的花朵》量身定做的插曲《让我们荡起双桨》取得了巨大成功,曲作者刘炽和词作者乔羽或许当时无论如何也不会想到,这样一首歌曲竟然会传唱了半个多世纪,依旧在流传不衰,甚至许多人都已经忘却了电影的名字,歌曲却已经走向了世界,被编入音乐教材。
影视音乐赏析《狮子王》影视音乐赏析《狮子王》《狮子王》是一部由迪士尼影业制作的经典动画电影,于1994年首次上映。
该电影讲述了年幼的狮子王西莫斯在与邪恶的狮子斯卡尔的斗争中成长的故事。
影片以非洲草原为背景,结合优美动人的音乐和精彩的视觉效果,吸引了无数观众的喜爱与追捧。
本文将从影片背景、剧情赏析、音乐赏析等多个方面对《狮子王》进行详细介绍。
一、影片背景《狮子王》背景设定在美丽的非洲大草原,这里充满了原始与野性的气息。
观众可以看到广袤无垠的大地、壮观的草原、丰富多彩的动植物等元素,营造出独特的自然风光。
这样的背景设计为整个故事增加了神秘感和震撼力。
二、剧情赏析《狮子王》通过主要角色西莫斯的成长经历,讲述了一个关于爱、勇气和自我发现的故事。
西莫斯在父母的呵护下,充满好奇心和冒险精神。
但他的叔父斯卡尔妒忌他的位置,策划暗杀他的父亲,自己篡夺王位。
西莫斯被逐出故乡,踏上了一段寻找自我的旅程,最终勇敢地回到家园,消灭了邪恶的斯卡尔,重返狮子王的宝座。
整个剧情架构紧密,情节跌宕起伏,引人入胜。
三、音乐赏析《狮子王》以其悦耳动人的原声音乐而闻名。
尤其是插曲《cic》以其激情四溢的旋律和激昂的歌词,将观众引入故事的高潮部分。
此外,电影中还有许多融入非洲音乐元素的歌曲,如《赞美之歌》、《渴望》等,它们旋律优美,充满活力,给人带来愉悦的听觉享受。
四、法律名词及注释1、版权:指对作品享有的法律保护,包括原创作品的复制权、发行权、表演权等。
2、著作权:指作者对其作品享有的法律权利,包括复制权、发行权、表演权等。
3、侵权:指未经著作权人许可,擅自使用、复制或传播他人作品的行为。
五、附件本文档附件包括《狮子王》剧照、音乐专辑封面等相关图片,请参阅。
《经典影视音乐赏析》
《阿育王》观后感
班级:能源122
学号:1251406209
姓名:冯磊
《阿育王》应该是印度电影发展史上的一部奠基之作,它代表了印度电影的时代水平,具有史诗性的品格,影片把印度元素集中的展现出来,重要的是,电影对战争与人性的思考也进入深度层次,没有停留在爱情与战争表面的交织。
历史真实与艺术审美的交融
《阿育王》显然是根据历史改编的一部电影,阿育王在印度历史上实有其人,他是印度历史上最为著名的君王之一。
“阿育王(Ashoka,音译阿输迦,意译无忧,故又称无忧王,约前304年-前232年)是印度孔雀王朝的第三代君主,是印度历史上一位非常伟大的君王。
他是一位佛教徒,后来还成为了佛教的护法。
阿育王的知名度在印度帝王中是无与伦比的,他对历史的影响同样也可居印度帝王之首。
他一生的业绩可以明显分成两个部分,前半生是“黑阿育王”时代,主要是经过奋斗坐稳王位和通过武力基本统一了印度,在约前261年征服羯陵伽国有15万人被俘,10万人被杀,死伤数十万。
继而,除迈索尔地区外,统一印度全境。
据说,阿育王由于在征服羯陵伽国时亲眼目睹了大量屠杀的场面,深感悔悟,于是停止武力扩张,后半生是“白阿育王”时代,在全国努力推广佛教,终于促成了这一世界性宗教的繁荣。
其统治时期成为古代印度历史上空前强盛的时代。
使佛教成为国教,也没有迫害其它教派,相反对婆罗门教和耆那教也予以慷慨捐助。
由于阿育王强调宽容和非暴力主义,他在民众的欢呼声中统治了长达41年的时间。
”
历史上的阿育王有没有影片中阿育王那么年轻帅气,有没有这
么一场刻骨铭心的爱情,我们不得而知,似乎也没有多么重要。
电影是一门艺术,艺术是对现实的审美化,看电影不必要去过分的较真,只要能给人提供审美的享受,我觉得就是一部好电影。
影片中,阿育王由一个活泼的少年成长为帝王,继而皈依佛门的过程给人无限的思考。
手足相残的王位争夺
只要是封建的世袭制的王朝国家,不论其帝国实力如何强大,不论其对外扩张有多迅猛,其帝国或王朝内部斗争往往会异常激烈与残酷。
兄弟之间的王位之争,王妃之间的宠幸之争,大臣之间的权力之争,不同派系之间的明争暗斗,各种斗争往往交织在一起,使得王朝内部总是不会安静。
历史也往往证明,一个王朝的覆灭大多是由其内部开始。
阿育王的王朝也不列外,他生为王子,命中注定了他必须经历王子成长必须经历的残酷、杀戮、仇恨、战争、血腥……他在影片的一出场,给我们的感觉是阳光少年,他并不迷恋于权利,倒是他的兄长时时担心他抢夺王位,几次意欲杀之而不得。
影片也在对比中凸显了各自的人性,阿育王天真、乐观的性格也流露出来。
他母亲在王朝中生活多年,深谙王朝内部斗争的她,知道自己孩子的处境有多么危险,于是她强迫阿育王离开。
阿育王一开始很倔强,他不怕危险,不想被人认为是懦夫,但他经不住母亲的沉默,为了母亲,他还是出走了,他身上的普通人的人性特点也彰显出来,他此刻就是一个听话的孩子。
当他再次回来的时候,他改变了很多,爱情的迷失、兄长的迫
害,使他燃起了仇恨的火焰,他的性格一步步朝着帝王迈进,他唯有在不断的征战与杀戮中获得自我认同。
爱情的迷失是他一生的一大转折,本来对王位无欲无求的他把自己的全部倾注到爱情之上,然而父王突然给他的一次征战任务延误了他回到爱人身边的时间,当他回去的时候,爱人已不知去向,他以为她以死去,他生活的全部意义在此刻似乎都已化为泡影,他徒具一副肉体,没有了一丝的精神,整日迷茫,惶惶不可终日。
而他的兄弟还是不肯放过他,甚至变本加厉的要置他于死地,于是他的精神在仇恨中复活,他的心中只有仇恨,爱早已经覆灭。
仇恨使他失去理智,他在杀死自己的兄长后登上王位,手中的权力使他的仇恨无限膨胀,他已经变成了恶魔,无限制的扩张自己的帝国版图,身边所有人都不能阻止,不论是自己的妻子还是救过自己性命的朋友。
王子身份与平民爱情的冲突
当阿育王以一个平民的身份旅行时,他是何等的幸福与快乐,拥有爱情、友谊、快乐,一切是那么的和谐,平凡人的幸福是最真的,没有一丝的虚假与功利的掺杂。
然而,当他以王子的身份征战时,他除了在战场上通过杀人获得一时的快感外,其他时间是孤独寂寞的,没有了朋友,只有唯命是从的士兵;没有爱人在身边的切切私语,只有自己一人默默的思念。
平民的幸福生活与王子身份的矛盾冲突使得阿育王注定要经受撕裂的痛苦,要得到爱情就必须舍弃王子的身份,而要保持王子的身份就必须舍弃平民式的爱情,两者取其一,阿育王似乎要面对选择的苦恼。
然而,影片没有让阿育王自己作出选择,而
是给阿育王注定了他接下来的道路:保持王子的身份,暂时舍弃掉爱情。
阿育王不是主动舍弃,他是被迫的,此刻的他是被命运戏弄的,他没有机会来把握自己的命运走向,他只能顺从,他无力在王子身份和爱情之间作出自己的主动选择,这是他的命运的不可抗拒行性,而这命运的不可抗拒性恰恰源于他的王子身份与平民爱情的冲突。
虽然是以帝王为主人公的影片,但是却给普通人以指导意义,那就是不要过分的追求财富与权利。
这一点通过阿育王的王子身份与他和卡瓦基的平民式的爱情的冲突表现出来,画外音完全可以理解为即使你有了阿育王似的地位与财富,你也不一定能获得幸福,你甚至连一场平民式的恋爱都不会得到。
看完影片,回答这个问题,每个人扪心自问一下:你是选择帝王式的虚假华贵还是平民式的真实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