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西
- 格式:doc
- 大小:205.00 KB
- 文档页数:14
巴西巴西地图巴西联邦共和国是拉丁美洲最大的国家,人口数居世界第五。
其国土位于中南美洲与大西洋之间,面积为世界第五大,仅次于俄罗斯、加拿大、美国与中国,与乌拉圭、阿根廷、巴拉圭、玻利维亚、秘鲁、哥伦比亚、委内瑞拉、圭亚那、苏里南、法属圭亚那接壤。
巴西拥有辽阔的农田和广袤的雨林。
国名源于巴西红木。
得益于丰厚的自然资源和充足的劳动力,巴西的国内生产总值位居南美洲第一,世界第十,为南美洲国家联盟的成员国。
由于历史上曾为葡萄牙的殖民地,巴西的官方语言为葡萄牙语。
中文名称:巴西联邦共和国英文名称:The Federative Republic of Brazil 简称:巴西所属洲:南美洲首都:巴西利亚主要城市:巴西利亚,里约热内卢,圣保罗国庆日:1822年9月7日国歌:Hino Nacional Brasileiro国家代码:BR官方语言:葡萄牙语货币:雷亚尔时区:西3区、西4区政治体制:联邦制国家领袖:路易斯·伊纳西奥·卢拉·达席尔瓦人口数量:186,957,906(2008年6月2日) 国土面积:851.49万平方公里GDP总计:16650亿美元(2008年)国际电话区号:55国际域名缩写:.br地形巴西的地形主要分为两大部分,一部分是海拔500米以上的巴西高原,分布在巴西的南部,另一部分是海拔200米以下的平原,主要分布在北部的亚马孙河流域和东南沿海。
全境地形分为亚马孙平原、巴拉圭盆地、巴西高原和圭亚那高原,其中亚马孙平原约占全国面积的1/3。
有亚马逊、巴拉那和圣弗朗西斯科三大河系。
亚马孙河全长6751公里,横贯巴西西北部,在巴流域面积达390万平方公里;巴拉那河系包括巴拉那河和巴拉圭河,流经西南部,多激流和瀑布,有丰富的水力资源;圣弗朗西斯科河系全长2900公里,流经干旱的东北部,是该地区主要的灌溉水源。
海岸线长7400多公里,领海宽度为12海里,领海外专属经济区188海里。
巴西哪个洲巴西,简称巴,位于南美洲北部,是巴西的主要农业国,约占巴西全国总面积的1/4。
巴西位于大西洋中北美洲的最南端与南美洲的大陆。
它东邻大西洋、南邻加勒比海、西邻大西洋。
内陆由狭长、低平的内陆国组成两大洲。
陆地面积约3.49亿平方公里。
一、巴西的历史巴西最早是由哥伦布于1553年发现的。
1622年西班牙国王罗德里戈·奥古斯丁为争夺巴西而宣布独立,并在巴西南部建立了巴西王国。
巴西成立后不久遭到葡萄牙殖民者侵袭和入侵,1635年6月15日巴西王国被葡萄牙殖民统治至今。
1824年巴西王国的一部分后,巴西实行议会民主制,人民参与国家管理。
直到1975年5月30日巴西实现独立为止。
二、巴西人口巴西是一个多民族国家,有15个民族。
总人口为93376万人,其中农业人口9148万人(占总人口85%), 约占总人口的54%;牧畜业占11%;渔业占7%;工业占6%;建筑业占7%;服务业占6%;农牧业占6%;交通运输业占 4%;其余为建筑业和信息服务业。
2014年7月21日巴西联邦政府公布2015年人口普查结果,全国人口总数为 93376万人(2014年7月21日)。
2015年巴西人口出生率为9.5‰;死亡率为3.7‰;死亡率水平为7.7‰,其中0-14岁儿童死亡率为6.3‰,15-64岁儿童死亡率为7.9‰,65岁以上人群死亡率为3.9‰。
根据2010年人口普查数据统计,总人口约为64738万人(2014年7月21日)。
据巴西人口统计局统计数据显示,2015年巴西总人口数量为64738万人,比上年减少0.9%;出生率为9.5‰,比上年增加1‰;死亡率为3.7‰,比上年减少0.3%。
三、气候巴西位于热带季风气候,年均气温21.6℃,最高气温40.6℃,平均风速2米/秒。
巴西的气候以大陆性气候为主,北部为大陆性气候,南部为热带气候,东北部和中部为温带气候。
大陆性气候多呈高原气候之称;南部为温带气候区;中部为热带气候区;北部为温带气候区。
一、 国家概况:1、地理位置:巴西位于南美洲东北部,东濒大西洋,海岸线长约7500公里,领海宽度为12海里,领海外专属经济区188海里。
北同委内瑞拉、哥伦比亚、圭亚那、苏里南和法属圭亚那为邻,西部与秘鲁、玻利维亚交界,南与巴拉圭、阿根廷和乌拉圭接壤。
2、国名:巴西联邦共和国(The Federative Republic of Brazil ,简称巴西Brazil ),葡萄牙文为Brasil1。
公元1500年葡萄牙航海家佩德罗.卡布拉尔抵达巴西时,竖立了一块刻有葡萄牙王室徽章的十字架,给这块陆地取名为“圣十字架”,并宣布为葡所有。
由于殖民者掠夺是从砍伐巴西红木开始的,“巴西”一词逐渐代替了“圣十字架”,沿用至今。
巴西还有“宝王国”的美称。
3、首都:巴西利亚,位于巴西中部高原。
巴西曾先后两次将首都设在海滨城市,第一次是萨尔瓦多,第二次是里约热内卢, 1960年4月21日正式迁都巴西利亚,成为世界上唯一在20世纪建造的首都。
巴西利亚的城市别具一格,融会古今建筑艺术之精华,有“世界建筑博览会”之称。
1987年12月7日,巴西利亚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宣布为“世界人类巴西的地理位置文化遗产”。
4、面积:面积851.2万平方公里,居世界第五位,是南美洲面积最大的国家。
5、人口:2000年人口1.69亿,居拉美首位,世界第五位,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公里19.9人(2000年)。
白种人占54.%,黑白混血种人占39.8%,黑种人占5.2%。
印第安人是巴西土著居民,在16世纪葡萄牙人来到以前,至少有300多万印第安人,由于几百年殖民统治和掠夺,印第安人仅占全国人口的0.2%。
共有35万人,生活在国家设立的561个保护区内,亚马孙州集中了全国25%的印第安人。
巴西不同种族、各种肤色的人生活在一起,组成了一幅绚丽多彩的画面。
在400多年的岁月中经过民族融合,有“人种大熔炉”之称。
圣保罗市人种最为复杂,移民来自60多个国家。
国名巴西联邦共和国简称巴西英文The Federative Republic of Brazil,República Federativa do Brasil国名释义它在葡萄牙语中意为“红木”别称咖啡王国首都巴西利亚Brasilia国花毛蟹爪兰果树----国鸟----面积851万平方公里人口16050万人语言葡萄牙语民族白人50%以上、黑白混血种人40%、其余为黑人、印第安人等宗教天主教货币新克鲁扎多国庆节9-7时差比北京时间晚11小时与中国建交1974-8-15 0:00:00气候亚马孙河流域为热带雨林气候,巴西高原为热带草原气候名胜伊瓜苏瀑布、巴拉那石林、桑塔那的水上村庄、古城萨尔瓦多等。
行政区划全国共分26个州和1个联邦区(巴西利亚联邦区)。
州下设市,全国共有5507个市,15万人口以上的有79个,100万以上的有12个(1999年)。
各州名称如下:阿克里,阿拉戈阿斯,亚马孙,阿马帕,巴伊亚,塞阿腊,圣埃斯皮里托,戈亚斯,马腊尼昂,马托格罗索,南马托格罗索,米纳斯吉拉斯,巴拉,帕拉伊巴,巴拉那,伯南布哥,皮奥伊,北里约格朗德,南里约格朗德,里约热内卢,朗多尼亚,罗赖马,圣卡塔林纳,圣保罗,塞尔希培,托坎廷斯。
简史1500年4月22日,葡萄牙航海家佩德罗·卡布拉尔到达巴西。
16世纪30年代葡派远征队在巴建立殖民地,1549年任命总督。
1808年拿破仑入侵葡萄牙,葡王室迁往巴西。
1821年葡王室迁回里斯本,王子佩德罗留巴任摄政王。
1822年9月7日,佩德罗王子宣布独立,建立巴西帝国。
1889年11月15日,丰塞卡将军发动政变,推翻帝制,成立巴西合众国。
1964年3月31日,军人政变上台,实行独裁统治,1967年改国名为巴西联邦共和国。
1985年1月,军人还政于民。
1989年11月15日,巴西举行了近30年来首次全民直接选举,费尔南多·科洛尔当选总统。
1992年12月29日,科洛尔因涉嫌受贿被迫辞职,副总统伊塔马尔·佛朗哥依法继任总统。
巴西地理位置介绍巴西,全称为巴西联邦共和国,是南美洲最大的国家,也是世界上第五大国家。
巴西地理位置独特,位于南美洲的东北部,北濒大西洋,东与法属圭亚那、苏里南、圭亚那接壤,南与阿根廷、巴拉圭、玻利维亚、秘鲁接壤,西与哥伦比亚、委内瑞拉、秘鲁接壤。
本文将从地理特征、地形地貌、气候特点和自然资源四个方面详细介绍巴西的地理位置。
一、地理特征巴西地处南美洲的东北部,包括巴西大陆和巴西东北群岛两个部分。
巴西大陆面积达到了854.7万平方公里,占南美洲总面积的47.3%。
其东南沿海是巴西最为发达的地区,有着丰富的自然资源和繁荣的经济,其中最著名的城市包括首都巴西利亚、里约热内卢和圣保罗等。
二、地形地貌1. 地势:由东向西逐渐升高,从东部的低地到西部的高原和山脉。
东部是大西洋沿岸平原,主要由河流冲积形成,海拔较低。
而西部则是巴西高原和亚马逊河盆地,海拔较高。
该地区的水系发达,形成了世界上最大的河流和密集的湖泊。
2. 山脉:巴西境内的山脉较多,主要有安第斯山脉的东部延伸和巴西高原。
巴西高原是巴西境内的主要山脉之一,地势较为平缓。
而安第斯山脉的东部延伸在北部的巴西哥伦比亚地区,山势陡峭。
3. 河流和湿地:巴西是全球最大的河流国家之一,拥有世界上最长的河流——亚马逊河。
此外,还有巴拉那河、圣弗朗西斯科河等重要河流。
巴西还拥有世界上最大的湿地——巴拉那河三角洲,被认为是地球上最丰富的生态系统之一。
三、气候特点巴西地跨赤道,气候类型多样。
东南部属于副热带季风气候,温暖湿润,四季分明;北部和西部属于热带雨林气候,全年高温多雨,雨林茂密;南部则是副热带海洋性气候,四季分明,冬季较寒冷。
四、自然资源巴西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是全球重要的矿产储量国之一。
该国拥有丰富的水力、植被和动物资源。
同时,巴西也是全球最大的农业出口国之一,拥有大片的农田和丰富的农产品。
巴西地理位置独特,拥有多样的地势和气候条件,使得该国在经济、旅游和自然资源方面具有重要的地位。
巴西概况【地理】位于南美洲东南部。
北邻法属圭亚那、苏里南、圭亚那、委内瑞拉和哥伦比亚,西邻秘鲁、玻利维亚,南接巴拉圭、阿根廷和乌拉圭,东濒大西洋。
海岸线长约7400公里。
领海宽度为12海里,领海外专属经济区188海里。
巴西有四个时区,巴西利亚、圣保罗、里约热内卢等巴东部地区,被称为巴西利亚时区,比格林尼治时间晚3个小时,比北京时间晚11个小时,马托格罗索州,南马托格罗索州以及亚马逊州比巴西利亚时间晚1个小时,阿格勒州和亚马逊州比巴西利亚晚2个小时,其东部岛屿比巴西利亚时间早1个小时。
每年10月第二个星期日至来年2月第二个星期六,巴西利亚、里约热内卢、圣保罗以及中南部地区其他8个州实行夏令时(时钟拨快1个小时),比北京时间晚10个小时。
【行政区划】巴西全国共分26个州和1个联邦区。
各州名称如下:阿克里,阿拉戈斯,亚马孙,阿马帕,巴伊亚,塞阿拉,圣埃斯皮里图,戈亚斯,马拉尼昂,马托格罗索,南马托格罗索,米纳斯吉拉斯,帕拉,帕拉伊巴,巴拉那,伯南布哥,皮奥伊,北里奥格朗德,南里奥格朗德,里约热内卢,朗多尼亚,罗赖马,圣卡塔琳娜,圣保罗,塞尔希培,托坎廷斯,巴西利亚联邦区。
州下设市,全国共有5564个市(2008年6月)。
【首都】首都巴西利亚(Brasília)位于中西部,是巴西的政治中心。
1960年设为联邦区,旨在开发巴西广大内陆。
该市由一个中心城市和十多个卫星城所组成,行政划分上该区相当于州。
联邦区共有常住居民256万人。
圣保罗是巴西最大城市,全国工商、金融、交通中心,东南100公里有南美最大的海港桑托斯港。
目前市区常驻人口1099万人,由圣保罗市及其周围38个卫星城组成的大圣保罗面积8051平方公里,人口约1885万人,为南美第一大城市和世界第四大城市。
里约热内卢是巴西第二大城市,人口616万人,是世界著名的旅游胜地和巴第二大港口。
历史上,巴西曾先后在萨尔瓦多和里约热内卢两个海滨城市建都。
巴西巴西联邦共和国是拉丁美洲最大的国家,人口数居世界第五,面积居世界第五。
其国土位于中南美洲与大西洋之间,面积为世界第五大,仅次于俄罗斯、加拿大、美国与中国,与乌拉圭、阿根廷、巴拉圭、玻利维亚、秘鲁、哥伦比亚、委内瑞拉、圭亚那、苏里南、法属圭亚那接壤。
巴西拥有辽阔的农田和广袤的雨林。
国名源于巴西红木。
得益于丰厚的自然资源和充足的劳动力,巴西的国内生产总值位居南美洲第一,世界第十,为南美洲国家联盟的成员国。
由于历史上曾为葡萄牙的殖民地,巴西的官方语言为葡萄牙语。
巴西联邦共和国葡语:República Federativa do Brasil国家格言:Ordem e progresso(葡萄牙语,秩序和进步)国花为毛蟹爪兰。
国旗巴西国旗为绿色长方形中央为黄色菱形,菱形中央是深蓝色圆形天球仪。
圆形白色绶带上,书以葡萄牙文“秩序与进步”。
圆形上有白色五角星,象征国家的26个行政区。
绿色和黄色是巴西的国色,绿色象征森林,黄色象征矿藏和资源。
国徽图案中间突出一颗大五角星,象征国家的独立和团结。
大五角星内的蓝色圆面上有五个小五角星,代表南十字星座;圆环中有22个小五角星,代表巴西各州和联邦区。
大五角星周围环绕着用咖啡叶和烟草叶编织的花环,背后竖立一把剑,剑柄在五角星下端。
绶带上用葡萄牙文写着“巴西联邦共和国”,“1889年11月15日”巴西国徽。
重要节日日期节假日1月1日元旦日1月6日主显节2月中、下旬嘉年华会(巴西狂欢节)复活节前三天耶稣受难日4月21日独立英雄纪念日5月1日劳动节圣三一主日后的星期四基督圣体节9月7日国庆日(独立日)10月12日儿童节10月13日教师节11月2日亡灵日11月15日共和国成立日11月20日神诞节12月25日圣诞节巴西概况南美洲面积第一大的国家,也是经济发展较快的国家。
是世界民族大熔炉的缩影。
巴西在历史上作为葡萄牙的殖民地长达300年之久。
在16世纪,殖民者登上巴西时,发现这里有一种名贵的树木,从中可提取欧洲难得的红色染料,遂将此木称为“红木”后演变成国名。
巴西全国面积8,547,403平方公里,国土面积约占南美洲总面积的4 6%,仅次于俄罗斯、加拿大、中国和美国,为世界第五大国。
巴西地理经纬度坐标南纬15°45', 西经47°57' ,所处时区UTC/GMT -3 小时(西三区) ,和北京时差比中国北京时间晚11 个小时。
巴西的地形主要分为两大部分,一部分是海拔500米以上的巴西高原,分布在巴西的南部,另一部分是海拔200米以下的平原,主要分布在北部的亚马孙河流域和东南沿海。
全境地形分为亚马孙平原、巴拉圭盆地、巴西高原和圭亚那高原,其中亚马孙平原约占全国面积的1/3。
有亚马孙、巴拉那和圣弗朗西斯科三大河系。
亚马孙河全长6751公里,横贯巴西西北部,在巴流域面积达390万平方公里;巴拉那河系包括巴拉那河和巴拉圭河,流经西南部,多激流和瀑布,有丰富的水力资源;圣弗朗西斯科河系全长2900公里,流经干旱的东北部,是该地区主要的灌溉水源。
海岸线长7400多公里,领海宽度为12海里,领海外专属经济区188海里。
其中,亚马孙平原是世界上最大的平原,亚马孙河是世界上水量最大的河流,巴西高原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高原。
圣保罗是南半球最大的城市。
大部分地区属热带气候,南部部分地区为亚热带气候。
亚马逊平原年平均气温2 5~27度,南部地区年平均气温16~19度。
巴西人口人口概况大西洋沿岸人口稠密,内陆地区较为稀少。
(简称地狭人稠)巴西全国人口186,957,906(2008年6月2日)居世界第5名。
东南地区是巴西人口最多的地区,根据IBGE 2004年数据显示该地区人口约有7800多万,相当于巴西人口总数的42%。
该地区拥有巴西三个人口最多的州(圣保罗,7000万人口,、米纳斯吉拉斯,1900万,里约热内卢,1500万)和两个最大的城市(里约和圣保罗)。
在圣保罗和里约的交界地带形成了以圣保罗、里约为支柱的商业地带,该地区聚集了约23%的巴西人口,成为该国人口密度最大的地区。
民族和移民身着盛装的卡拉雅族巴西种族和文化差异显著。
南部居民多有欧洲血统,可溯源到19世纪初来自意大利、德国、波兰、西班牙、乌克兰和葡萄牙等国的移民。
而北部和东北部的的居民部分是土著,部分具有欧洲或非洲血统。
东南地区是巴西民族分布最广泛的地区,该地区主要有白人(主要是葡萄牙后裔和意大利后裔)混血人,非洲巴西混血以及亚洲和印第安人后代。
这样在整个巴西,巴西人,葡萄牙人和非洲人开始频繁混血。
以前居住在这个地区的印第安人拥有这个地区明显的文化特征,比如黑白杂色被葡萄牙人认为是平安,并且巴西南比卡瓦拉族开始向爱磨雷族人,后来引起了一场灾难,他们开始袭击并摧毁对内部的村庄。
15 32年,自从SAO VICENTE建立以后,葡萄牙人开始以殖民者的身份来到这块地方。
由于18世纪采矿业的发展,葡萄牙的各州君王开始纷纷来到这里,和他们一起来的还有从非洲安哥拉和米纳来的奴隶,他们都属于非洲土著人。
从第一年的殖民统治开始,黑人的比例就开始极大的增长。
19世纪,亚洲和欧洲的移民化开始受到刺激,德国人开始在1818年来到这里,1875年,意大利人,1880年西班牙人,20世纪初,日本人,叙利亚人和黎巴嫩人开始相继来到这里。
19世纪末20世纪初,在东南地区发生了巴西最巨大的移民潮流,意大利人和葡萄牙人成为这次移民中的主要组成部分,因为那个时候开始了奴隶解放运动,当时种植园以及刚刚兴奇的巴西工业都需要大量的劳动力。
巴西历史上曾有过几次大的移民浪潮,仅1884至1962年间迁居巴西的移民即达497万多人,主要来自葡萄牙、西班牙、意大利、德国、法国、波兰和阿拉伯国家。
黄种人多来自日本、朝鲜和中国。
巴西有130万日本人,25万华人,主要集中在圣保罗和里约热内卢。
人口种族构成由于历史原因,巴西人口的种族构成十分复杂。
大西洋沿岸人口稠密,内陆地区较为稀少。
种族和文化差异显著。
其中,白人占49.4%, 混血人口占42.3%, 非洲裔黑人占7.4%,亚裔占0.5%, 土著人约占0.5%,印第安人占不到1%,混血人口及黑人人口增长较快。
在巴西,不同种族,多种肤色的人生活在一起,组成了一幅绚丽多彩的画面。
印第安人是巴西最早的居民。
16世纪以来,葡萄牙、西班牙、意大利、德国等欧洲国家的移民进入到巴西。
随着巴西种植园的兴起和矿区的开采,从1532年起,葡萄牙开始从非洲大量贩运黑奴到巴西。
19世纪以后,又有一些中国人和日本人移居到巴西。
因此巴西有人种大熔炉之称。
历史政治历史古代巴西为印地安人居住地。
1500年4月22日,葡萄牙航海家佩德罗?卡布拉尔抵达巴西。
他将这片土地命名为“圣十字架”,并宣布归葡萄牙所有。
由于葡殖民者的掠夺是从砍伐巴西红木开始的,“红木”(Brasil)一词逐渐代替了“圣十字架”,成为巴西国名,并沿用至今,其中文音译为“巴西”。
16世纪30年代葡派远征队在巴建立殖民地,1549年任命总督。
其后整个殖民地在葡萄牙统治下,顺着大西洋沿岸结成一体。
1555年法国入侵,占领了相当于今天的里约热内卢的地方,打算在南美设立一个法属殖民地的据点。
然而由于法国人无法自欧洲吸引殖民者前来,所以终于在1 565年被葡萄牙人逐出里约。
两年之后,葡萄牙人创建了里约城。
经过这次军事捍卫行动之后,葡萄牙人在巴西殖民地的上统治权直到1630年,才再度又面临挑战。
当时,荷属西印度公司(DUTCH WEST INDIA COMPANY)派遣一只舰队征服了北方的帕南布科州,那儿也是蔗糖栽培的经济重地。
葡萄牙人在158 0年与西班牙帝国所缔结的联盟,正是导致这次入侵的直接原因。
这项持续到1640年的联盟,同时也为巴西带来了炮火的洗礼,使巴频频遭受西班牙的攻伐。
荷兰人在帕南布科建立了运作良好的殖民地,一直统治到1654年,才在一场暴动后被赶离该地。
这场暴动主要是由当地人民领导及策动,葡萄牙人仅从旁给予十分有限的协助。
1807年拿破仑入侵葡萄牙,葡王室迁往巴西。
1820年葡王室迁回里斯本,王子佩德罗留巴任摄政王。
1822年9月7日宣布完全脱离葡萄牙独立,建立巴西帝国。
接着加冕称帝,称佩德罗一世。
1824年巴西颁布宪法。
1825年,葡萄牙承认巴西独立。
帝国时期(1822~1889)巴西帝国成立后,布拉干萨王朝的体制和葡萄牙贵族势力原封未动,大庄园制和奴隶制依然存在,巴西在经济和政治上都依附于英国。
佩德罗一世实行专制统治,1823年强行解散议会,接着又用武力镇压了东北部伯南布哥等省的共和派起义。
1825~1828年巴西与阿根廷进行争夺乌拉圭的战争以失败告终。
专制统治引起人民群众广泛不满,战争进一步激化了国内社会矛盾,黑人也不断举行起义。
1831年里约热内卢等地的居民发动起义,军队也加入起义者的行列,最后迫使佩德罗一世让位给他5岁的儿子,即佩德罗二世。
佩德罗二世即位后,由三人摄政委员会主持政务。
1833~1849年,巴拉、南里奥格兰德、巴伊亚、马拉尼昂和伯南布哥等省先后爆发大规模人民起义,基本目标是取消君主制、废除苛捐杂税、建立共和国和实行联邦制,最后均遭镇压。
佩德罗二世于1840年7月提前亲政。
他利用30年代中期出现的两个重要政党-保守党和自由党交替管理政务,自己则保持最后裁决权。
执政期间,工农业有所发展,咖啡产量占世界总产量的一半左右,橡胶在对外贸易中占有显著地位,资本主义因素日益增长,欧洲移民大量增加。
但奴隶制度和专制统治阻碍着资本主义的发展,长年对阿根廷和巴拉圭的战争又加重了人民的负担。
70年代后,巴西人民掀起大规模的废奴与共和运动。
1888年5月13日,帝国政府被迫宣布废除奴隶制。
1889年11月15日丰塞卡将军发动政变,推翻帝制,成立巴西合众国。
1964年巴军人政变上台,1967年改国名为巴西联邦共和国。
1985年3月军政府还政于民。
1989年11月15日,巴举行了近30年来第一次全民直接选举,费尔南多?科洛尔当选总统。
1992年12月29日,科洛尔总统因涉嫌受贿被迫宣布辞职,副总统伊塔马尔?佛朗哥即日接任总统。
1994年10月3日,费尔南多?恩里克?卡多佐在全国大选中获胜,1995年1月1日就任巴西第38任总统。
1998年10月4日,卡多佐再次当选。
1999年1月1日,卡就任巴第39任总统,任期至2002年12月31日。
路易斯·伊纳西奥·卢拉·达席尔瓦2002年10月第四次参加总统选举并获胜,当选巴西第40任总统,2003年1月1日任职,任期4年。
他是巴西历史上第一位工人出身的总统。
2006年10月再次当选巴西总统,2007年1月1日正式宣誓就职,成为巴西历史上第二位通过直接选举获得连任的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