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批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名单
- 格式:xlsx
- 大小:10.47 KB
- 文档页数:1
第六批通过审核公告的省级开发区名单
第六批通过审核公告的省级开发区名单
第六批通过审核公告的省级开发区名单
第六批通过审核公告的省级开发区名单
第六批通过审核公告的省级开发区名单
第六批通过审核公告的省级开发区名单
第六批通过审核公告的省级开发区名单
第六批通过审核公告的省级开发区名单
第六批通过审核公告的省级开发区名单
第六批通过审核公告的省级开发区名单
第六批通过审核公告的省级开发区名单
第 11 页,共 11 页。
各省国家农业科技园区简介中国农业科技园区简介一、福建漳州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具有鲜明地区特色,突出闽台农业科技合作,是福建省唯一的国家农业科技园区。
园区地处福建东南沿海,与台湾隔海相望的漳州市漳浦县境内,距漳州市区26公里。
也是全国外向型农业示范区和国家两部一办(外经贸部、农业部、国台办)批准的海峡两岸(福建漳州)农业合作实验区所在地。
园区以花卉、果树、茶叶等园艺作物及其配套的农产品加工业为主导产业,重点组织实施"3321"科技示范工程,即建设3个分区-核心区、示范区、辐射区;3个产业科技园--花卉科技园、果树科技园、茶叶科技园;2个科技中心--农业科技研究开发中心、农业科技培训中心;一个基地--农产品加工基地。
核心区规划面积1.5万亩,示范区5万亩,辐射区32万亩。
花卉科技园开发面积7600亩,果树科技园开发面积7100亩,茶叶科技园开发面积2200亩。
核心区位于漳州市漳浦县官淂镇的马口至长桥农场的三古之间,沿324国道两侧左右各1公里,长10公里,总面积1.5万亩,分为"三园二中心一基地,即花卉科技园、果树科技园、茶叶科技园、农业科技培训中心、农业科技研究开发中心、农产品加工基地。
示范区在核心区周边,位于324国道三古至盘陀之间,长33公里,宽1公里,总面积约5公里。
是园区科技成果示范和产业化开发的园地,重点建设若干示范项目和示范点、示范企业,形成以点带面格局。
辐射区:位于马口至盘陀324国道沿线各乡镇和农林场圃,总面积约32万亩。
核心区建设期计划总投资1.1亿元,其中固定资产投资0.8亿元,流动资金0.2亿元。
本项目设计达产期年新增水果26.25万箱,花卉180万箱,茶饮料2.5万箱,速冻蔬菜(菇)50.15万箱,年新增产值38986万元。
投资利润率25%;税后财务内部收益率11.7%,税前15.2%;税后投资回收期10.4年,税前6.4年。
土地产出率、劳动生产率、投资利润率高于全县平均水平20%以上,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增长15%以上。
近日,科技部印发了《科技部办公厅关于第六批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建设的通知》(国科办农[2015]9号),认定石家庄藁城等46家园区为第六批国家农业科技园区,我省丰城国家农业科技园区、赣州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和萍乡国家农业科技园区成功获批。
至此,我省国家级农业科技园区增至7个。
为加快推进农村科技创新创业,进一步发挥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在发展现代农业上的示范带动作用,在科技部的指导下,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协同创新战略联盟启动了第六批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建设工作。
根据园区联盟秘书处《关于印发科技部国科农函72号文和园区联盟章程的函》通知要求,我厅组织各设区市和省直管县申报,共收到赣州、宜春、萍乡、九江、抚州、吉安及丰城(直管县)7个所在地人民政府推荐申报。
经形式审查、专家论证,我厅遴选出丰城市、赣县、和芦溪县3个县市的省级农业科技园,推荐申报国家级农业科技园区。
2014年12月12-15日,科技部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审核专家一行4人对我省新申报的3个园区进行现场考察,并召开了专家咨询论证会。
会上,专家组在听取园区规划和建设情况汇报后,充分肯定了3个园区的建设工作,一致认为这3个园区基础条件好,起点高、产业特色鲜明,园区规划和布局合理。
2014年底,这3个园区顺利通过了科技部组织召开的第六批国家农业科技园区视频评审会。
下一步,新获批的国家级园区将按照《“十二五”国家农业科技园区管理办法》和《“十二五”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发展规划》的要求,修改完善园区总体规划,进一步凝练核心区、示范区和辐射区的功能定位,突出科技创新创业的主导作用和全产业链的技术服务,加强产品品牌和电子商务的建设,将园区建设成为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基地、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基地、农村科技创新创业基地和农村人才培养基地,达到提升农林特色产业综合发展能力、促进城乡一体化和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目标。
农业部办公厅关于印发农业部第六批热带作物标准化生产示范园和第四批热带作物种质资源圃名单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农业部(已撤销)•【公布日期】2016.06.27•【文号】农办垦〔2016〕19号•【施行日期】2016.06.27•【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种植业正文农业部办公厅关于印发农业部第六批热带作物标准化生产示范园和第四批热带作物种质资源圃名单的通知农办垦〔2016〕19号广东、海南、云南、广西、福建、四川、贵州、湖南省(自治区)农业厅(委员会),广东、海南、云南省农垦总局,广西壮族自治区农垦局,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各有关单位:依据《热作标准化生产示范园管理办法(暂行)》(农办垦〔2010〕64号)和《热带作物种质资源圃管理办法(试行)》(农办垦〔2011〕53号),我部组织开展了第六批热带作物标准化生产示范园和第四批热带作物种质资源圃的认定工作。
经自主申报、行政审核、专家评审和公示,确定广东省中山市火炬开发区香蕉标准化生产示范园等40个示范园为农业部第六批热带作物标准化生产示范园,儋州油棕种质资源圃等3个圃为农业部第四批热带作物种质资源圃,现予以公布。
各单位要高度重视,加大对热带作物标准化生产示范园和热带作物种质资源圃建设的指导和支持力度。
示范园、授牌圃要加强管理和创新,不断提高工作水平,切实发挥好示范带动作用。
附件:1.农业部第六批热带作物标准化生产示范园名单2.农业部第四批热带作物种质资源圃名单农业部办公厅2016年6月27日附件1附件2农业部第四批热带作物种质资源圃名单序号种质圃名称承担单位省份海南1农业部儋州油棕种质资源圃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橡胶研究所广西2农业部南宁火龙果种质资源圃广西农业科学院园艺研究所广西3农业部南宁番石榴种质资源圃广西亚热带作物研究所。
科学技术部关于确定清华大学深圳研究生院技术转移办公室等84家机构为第六批国家技术转移示范机构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科学技术部•【公布日期】2015.01.12•【文号】国科发火〔2015〕5号•【施行日期】2015.01.12•【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科研机构与科技人员正文科学技术部关于确定清华大学深圳研究生院技术转移办公室等84家机构为第六批国家技术转移示范机构的通知国科发火〔2015〕5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计划单列市科技厅(委、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科技局,各有关单位: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和《国务院关于加快科技服务业发展的若干意见》精神,进一步健全技术转移机制,推进全国技术转移一体化建设,根据《国家技术转移促进行动实施方案》和《国家技术转移示范机构管理办法》,经国务院有关部门,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科技厅(委、局)推荐和专家评议,确定清华大学深圳研究生院技术转移办公室等84家机构(见附件)为第六批国家技术转移示范机构。
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各国家技术转移示范机构要不断探索和创新技术转移模式与特色,加强与各类创新主体以及国家高新区、产业集群、特色产业基地的协同,以市场化、专业化、集成化和高端化为方向促进科技服务业健康发展,全面推进跨区域、跨行业、跨国间技术转移,服务区域经济和产业发展,以及京津冀一体化、上海自贸区、“一带一路”建设及东北振兴等国家战略。
二、科技部将对国家技术转移示范机构实行动态管理,按照《国家技术转移示范机构评价指标体系(试行)》定期对示范机构进行考核,并公布考核结果。
对连续两年未达到相关标准的机构,将取消其国家技术转移示范机构资格。
三、科技部将深入推进国家技术转移促进行动,引导和支持国家技术转移示范机构的建设与发展。
各地方科技厅(委、局)、国务院有关部门科技司(局)应加强对国家技术转移示范机构的管理和指导,进一步加大支持力度,为其发展提供必要的政策、经费支撑和各方面条件保障。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公告2006年第37号――第六批通过审核公告的省级开发区名单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公布日期】2006.05.31•【文号】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公告2006年第37号•【施行日期】2006.05.31•【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经济技术开发区正文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公告(2006年第37号)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清理整顿各类开发区加强建设用地管理的通知》(国办发[2003]70号)和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土资源部、建设部《关于印发〈清理整顿开发区的审核原则和标准〉的通知》(发改外资[2005]1521号)等政策性文件精神,我委对已通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城市总体规划(以下简称“两个规划”)审核并符合上报要求的北京、天津、河北、山西、内蒙古、吉林、上海、江苏、浙江、安徽、河南、湖北、海南、四川、重庆、贵州、云南、甘肃等18个省(区、市)的省级及省级以下各类开发区进行了审核,有关省级人民政府对其中的省级以下开发区补充了合规批复文件。
按照“布局集中、用地集约、产业集聚”的要求,其中的134家省级开发区符合《清理整顿开发区的审核原则和标准》,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城市总体规划及环境保护规划,现予以公告(名单附后)。
本次审核公告的省级开发区可恢复正常建设用地供应,对审核面积中不符合开发区定义的非制造业部分应予以核减,已通过审核公告的各开发区的四至范围和最终面积由国土资源部另行确定公布。
为巩固清理整顿成果,防止开发区再度过多过滥发展和出现反弹,各地应严格执行《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暂停审批各类开发区的紧急通知》(国办发明电[2003]30号),在国务院关于规范各类开发区发展的政策性文件发XXX开发区四至范围落实前,仍暂停批准设立和扩建各类省级开发区。
已通过审核公告的开发区要科学制定发展规划,突出产业特色,集约使用土地,完善基础设施,优化投资环境,提高引资质量和水平,真正把开发区办成发展现代制造业的集中区、吸引外资的集聚区、体制改革的先导区和循环经济的示范区。
科技部办公厅关于公布2021年国家农业科技园区综合评估结果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科学技术部•【公布日期】2021.12.17•【文号】国科办农〔2021〕149号•【施行日期】2021.12.17•【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农业科技正文科技部办公厅关于公布2021年国家农业科技园区综合评估结果的通知国科办农〔2021〕149号各有关省、自治区、直辖市及计划单列市科技厅(委、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科技局:为进一步加强国家农业科技园区(以下简称园区)管理,促进园区发展,根据《国家农业科技园区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要求,科技部对第7批77个园区以及2019年综合评估结果为不达标整改的10个园区进行了综合评估,现将综合评估结果予以公布(见附件)。
在第7批园区中,河北滦平、河北辛集等15个园区评估结果为“优秀”,北京密云、河北大厂等54个园区评估结果为“达标”,北京房山、江西宜春等8个园区评估结果为“不达标”。
按照《办法》要求,评估结果为“优秀”的园区将作为下一步科技项目优先支持对象和国家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优先培育对象,评估结果为“不达标”的园区整改1年后将再次参加综合评估,如达标则保留园区建设资格,如仍不达标则取消其园区建设资格。
在2019年综合评估不达标整改园区中,北京延庆、内蒙古和林格尔等8个园区复评结果为“达标”,宁夏银川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复评结果为“不达标”,广西桂林国家农业科技园区申请退出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序列。
按照《办法》要求,复评结果为“达标”的园区将继续保留园区资格,取消宁夏银川、广西桂林2个园区建设资格。
各地方科技主管部门要高度重视园区建设工作,进一步加大支持力度,切实强化园区管理服务,全面提升园区建设水平,支撑引领区域现代农业发展。
各园区要按照评估专家组意见,优化园区布局,提高园区建设质量,充分发挥园区功能,努力把园区建设成为农业创新驱动发展先行区、农业高新技术产业集聚区、农业供给侧改革试验区。
生态环境部办公厅、科技部办公厅关于通报国家生态环境科普基地综合评估结果的函文章属性•【制定机关】生态环境部,科学技术部•【公布日期】2021.12.03•【文号】环办科财函〔2021〕560号•【施行日期】2021.12.03•【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环境保护其他规定正文关于通报国家生态环境科普基地综合评估结果的函环办科财函〔2021〕560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生态环境厅(局)、科技厅(委、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生态环境局、科技局,各国家生态环境科普基地:根据《国家生态环境科普基地管理办法》(环科财函〔2019〕74号,以下简称《管理办法》)和《关于开展国家生态环境科普基地综合评估工作的通知》(环办科财函〔2021〕316号)有关要求,生态环境部、科技部对第一批至第六批75家国家生态环境科普基地(以下简称科普基地)开展了综合评估工作。
现将综合评估结果予以通报(见附件)。
通过评估发现,大多数科普基地能够按照定位要求,围绕中心工作,展示生态文明实践成果和生态环境科技成果,积极开展生态环境科普活动,促进了全社会环境意识和科学素养的整体提升,为传播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营造了良好的社会氛围。
其中,北京排水科普馆等26家科普基地积极发挥科普的引领和示范作用,综合评估结果为“优秀”,特此提出表扬。
同时也发现,个别科普基地存在履行科普职责不到位、管理水平不高、经费投入不足、科普活动创新不够、出现问题应报未报等问题。
其中,汉能清洁能源展示中心、成都市锦江区白鹭湾湿地和“垃圾的归宿”环保科普公园3家科普基地综合评估结果为“不合格”。
经研究,责成汉能清洁能源展示中心和成都市锦江区白鹭湾湿地开展为期一年的整改,撤销“垃圾的归宿”环保科普公园的“国家生态环境科普基地”称号。
请各地加大对科普基地的支持和指导力度,总结一批好的科普项目、成果和经验做法,积极宣传推广。
请各科普基地及其依托单位认真履行相关职责,加强科普基地管理和建设,加强交流学习,创新科普工作方式方法,提升科普服务效能,切实为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和生态文明建设发挥积极作用。
中国主要农业科技示范区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科技的发展对于提高农业生产效率、保障粮食安全和农民生活水平的提升具有重要意义。
为推动农业科技创新和示范应用,中国建立了一批主要农业科技示范区。
本文将介绍中国主要农业科技示范区的背景、特点和成就。
一、背景中国主要农业科技示范区的建设是在农业现代化进程中的重要举措。
随着科技的发展和农业生产方式的转变,传统的农业模式已经无法适应如今农业发展的需求。
农业科技示范区的建设旨在通过示范和推广先进的农业科技成果,推动农业现代化、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
二、特点1. 区域定位:中国主要农业科技示范区分布在不同地区,根据地理、气候、农作物特点等因素确定各示范区的重点发展方向。
示范区的定位有利于形成特色农业产业链,提高农产品附加值。
2. 科技创新:示范区致力于引进和培育优质农业科技资源,推动农业科技创新。
通过开展科研合作、技术培训等措施,提高农业从业人员的科技水平,推广创新科技成果。
3. 系统集成:农业科技示范区注重整合农业产业链中的各个环节,包括种植技术、养殖管理、农产品加工和物流配送等。
通过系统集成,优化资源配置,提高整体农业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
三、主要成就1. 提高农业生产能力:农业科技示范区的建设促进了农业生产技术的创新和升级,推动了农业生产能力的提高。
利用先进的种植技术和养殖管理方法,示范区的农业产量明显增加,农民收入得到提高。
2. 促进农业结构调整:示范区通过引进高效农作物品种、推广节水灌溉技术等方式,促进了农业结构的调整。
传统单一的农作物种植模式逐渐转变为多样化、特色化的农业产业结构。
3. 加强农业科技创新:农业科技示范区提供了一个科研平台,吸引了大量优秀的科技人才。
通过合作研究和技术创新,不断提升了农业科技水平,为农业现代化提供了坚实的支撑。
总结:中国主要农业科技示范区的建设在推动农业现代化和农村经济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通过引进和推广先进的农业科技成果,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促进了农业结构调整和农民增收。
湖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公布第六批市级现代农业园区的通知
【法规类别】农业管理
【发文字号】湖政发[2013]26号
【发布部门】湖州市政府
【发布日期】2013.06.19
【实施日期】2013.06.19
【时效性】现行有效
【效力级别】XP10
湖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公布第六批市级现代农业园区的通知
(湖政发〔2013〕26号)
各县区人民政府,市府各部门,市直各单位:
根据市政府《关于加快建设现代农业园区的实施意见》(湖政发〔2010〕13号)的精神,在建设单位自评、县区择优推荐的基础上,经市级有关部门现场检查和审核、市农业产业化领导小组审定,市政府确定德清县金龙潭渔业主导产业示范区等12个示范区和长兴二界岭木龙岕精品园等24个特色农业精品园为第六批市级现代农业园区,现予以公布。
一、农业主导产业示范区
德清县金龙潭渔业主导产业示范区
德清县天泉山毛竹主导产业示范区长兴雉城葡萄主导产业示范区
长兴和平茶叶主导产业示范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