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模化猪场后备母猪的培育和饲养管理要点
- 格式:pdf
- 大小:435.83 KB
- 文档页数:2
1112023年40卷第12期 SWINE INDUSTRY SCIENCE 猪业科学生产管理PRODUCING AND MANAGEMENT0 引言规模化猪场种猪群不断处于更新状态,最常见的原因是种猪因疾病死亡,或生产效能下降淘汰。
为了满足种猪场批次化生产要求,养殖设备利用最大化,后备母猪常作为整个种猪群的重要补充,保证了猪场的胎次组成处于合理状态。
后备母猪的饲养管理水平高低,直接关乎其终生产仔成绩和使用年限,从而影响猪场的生产成绩和经济效益。
本文论述了规模化猪场后备母猪配种前饲养管理要点,以期在临床生产实践中提供参考。
1 后备猪饲养目标整批后备猪的配种率90%以上,参加配种的后备猪在7~8月龄,体重120~130 kg ,背膘在18~20 mm ,配种时第二或三次发情。
满足以上条件,后备猪的第一次产仔数量,可达到一个较理想水平。
2 隔离舍准备后备母猪在进入隔离舍之前,规模化猪场后备母猪配种前饲养管理要点探讨石爱华(重庆市梁平区畜牧渔业发展中心,重庆 405200)作者简介:石爱华,女,高级兽医师,在重庆市梁平区畜牧渔业发展中心长期从事畜牧兽医工作确保隔离舍已经处于空栏状态。
饲养员工要及时清理上一批后备母猪残留的饲料、粪污等,并对整个隔离舍高压冲洗机进行彻底清洗消毒。
清洗完成以后,检查运行设备正常,及时维修。
目前养殖环境下,饲养员工往往同引入回来的后备种猪一同隔离。
因此,备好隔离期间的人、猪用物资。
3 选种3.1 场内选育从自繁自养猪场培育后备母猪,要权衡父母代生产性能进行筛选,包括产仔率、健仔率、断奶成活率、断奶重、泌乳性、母性等。
后备母猪第一次初选是在断奶时,选择同窝生长速度快,没有明显身体缺陷的仔猪;第二次筛选一般在4~5月龄、50~70 kg 时进行。
选择品种特征明显,体型匀称,背平臀大,生殖器官发育良好,有效乳头在6对以上,无副乳或瞎乳;后备母猪无传染病,无肢蹄病。
选留好后,后备母猪单独饲养,饲喂专用后备母猪料。
规模化养猪场母猪各阶段的管理措施母猪的饲养管理是规模猪场管理的重中之重,母猪的好坏直接关系到生产性能和仔猪品质的好坏,本文分几部分介绍母猪饲养管理。
1 后备母猪饲养管理(1)将后备母猪根据体重大小、品种分群管理,使其生长发育均匀。
小群每栏可饲养4~6头。
(2)加强培育后备母猪,保持适度的膘情,切勿过胖或过瘦。
仔细观察每头母猪食料情况,发现情况,及时检查、治疗。
(3) -般日粮供给量为2.5~ 3.Okg,体重90kg以后日粮控制在2.O~2.5kg。
但在配种前2周实行短期优饲,日喂量3.5kg~ 4.Okg,以提高产仔数。
配种后减到配种前饲喂量,怀孕84d后,喂量增至3.0~3.5kg,怀孕猪的日粮要添加足量的微量元素和多微素。
(4)新引进的后备母猪要进行隔离饲养,仔细观察1个月,确实健康者方可进入猪场,引入2周后进行常规免疫。
(5)后备母猪达到180日龄后。
每天早晚用成年公猪与后备母猪接触,以刺激发情,并记录母猪的发情情况,后备母猪初配年龄,一般根据后备母猪的背膘厚、体重来确定,当背膘厚18~22 cm,体重达到120kg时适宜配种,可以提高第1窝的产仔数。
(6)后备母猪初配年龄在210~ 23日龄时,产仔数及各种生产性能较好。
(7)后备母猪到250日龄仍不发情,应当采取措施。
如改善饲养管理及药物治疗等,仍未出现发情征状或连续3个发情周期配不上种的,应予以淘汰。
(8)后备母猪的圈舍应保持干燥卫生,温湿度适宜,空气清新。
本文来自猪场动力网。
2空怀母猪的饲养管理(1)空怀母猪可3~5头1圈,按大小、强弱、胖瘦分群管理,减少争食打斗应激,群饲空怀母猪可促进发情,便于饲养员和配种员发现发情母猪,方便公猪试情。
(2)母猪在断奶前后适当减料,至配种前饲喂 2.5~3.0kg/d,饲料仍采用哺乳期饲料,促使母猪多排卵子。
对那些断奶时过渡消瘦的母猪,断奶前后不仅不减料,还应加大饲喂量,使其尽快恢复体况,以便及时发情配种。
实践Practice生产文 ⊙ 包付银 郭承建 赵勤辉 意大利亚士可化工大药厂母猪被认为是猪场的发动机,饲养的好坏直接影响猪场的经济效益。
而后备母猪的培育不仅关系到头胎繁殖性能的高低,对其一生的繁殖成绩和使用年限也有很重要的作用,尤其是二胎综合征对于猪场生产和经济效益的影响。
规模化猪场种猪管理技术要点之后备母猪管理1 后备母猪管理的目标培育出优于目前状况的繁殖母猪群,保证猪场的正常更新,完成配种计划,更替生产性能较低或胎龄偏高的母猪群,使猪场的胎次结构处于合理的范围,是后备母猪管理的目标。
提高整体繁殖母猪的生产效率,使繁殖母猪群的生产性能最大化,从而提高猪场效益。
2 后备母猪的挑选选择种猪要以遗传品质和健康状况为基础,种猪来源单一为原则,除了遗传品质的评估外,最重要的是健康状况的考察,否则将影响猪场的稳定性,增加疾病风险。
选种时,纯种猪要符合品种特征,杂种猪要拥有优良种用体型体况,后躯丰满、肢蹄健壮、宽厚结实、腹部微凸为佳,且优先选择骨盆架较宽的母猪,这样头胎难产的几率能够大大降低。
选择胸部宽而广的母猪,这说明其心肺功能强大。
母猪的有效乳头数在7对以上,左右排列整齐并无异常乳头,外生殖器大小和形状合适,不会妨碍正常交配和随后的分娩。
有疝气、隐睾和其他缺陷则整窝仔猪均不能选留,应选择个体初生重较大、奶头充足、母性良好、断奶体重大、发育整齐的仔猪。
应选择本身或同胞生长速度快、饲料利用率高的个体。
3 后备母猪的饲养鉴于目前国内养猪现状,后备母猪在60kg以前可按生长猪的饲养标准进行,日粮主要强化钙、磷浓度,以利其骨骼系统的发育。
60kg以后改用后备母猪专用料饲喂直到配种。
日粮消化能为13.5MJ/kg,赖氨酸占0.8%,钙占0.9%,总磷应为0.7%~0.8%(钙与磷之比为1∶1.2~1∶1.3为佳)。
后备母猪的培育以80kg(不同企业不同品系种猪的设定略有不同)为节点,80kg以前采取自由采食,使其生长速度和背膘的遗传潜力得到充分发挥,此时可以对后备母猪群挑选一次,将体格不达标或有其他缺陷的猪淘汰作肥育猪处理。
规模化猪场母猪的饲养管理1 后备母猪选留及饲养管理选留后备母猪的目标:① 降低母猪繁殖疾病等引起的淘汰。
②增加产活仔数。
③ 增强母性(泌乳性能、仔猪成活率、断奶仔猪有较好的体重)。
选留后备母猪的要求:①符合品种特征。
②雌性性状突出并正常。
③ 有6~7对正常且分布均匀的乳头。
④ 四肢强健。
⑤ 性情温顺。
饲养管理在100kg{2~重前自由采食,达 100kg体重在测定结束后根据体况限制饲喂,怀孕母猪饲料采食量为 2.0~2.5kg/日。
适宜的温度(最低为14~C,最高为18~C),舒适的环境(每天最少清扫一次粪便),合理的密度(在体重达lOOk湔,每20m 圈舍存8~10头后备母猪,配种后每20m 圈舍存3~4头后备母猪,有条件的最好单圈饲养,特别是怀孕后期一定要单圈饲养)。
加强运动,利用试情公猪或发情母猪进行诱导发情工作。
观察记录情期,只有经过3~4次发情达到充分的性成熟时才能开始配种,此时一般达 8月龄、体重1 10kg以上。
充分的性成熟和一定的体重对第一窝产仔数有很大的影响,同时也会增加以后胎次的产活仔数。
出现站立反应后开始输精,后隔 8~12t]~时左右再重复输精,受精时间控制在5~10分钟。
2次以上的配种应尽可能的采用不同公猪,这样对提高产仔数有帮助。
超过10月龄仍不发情时,注射氯前列烯醇或PG600~情,仍不发情时做猪肉处理。
配种前15天完成乙脑、细小病毒、猪瘟、伪狂犬、口蹄疫等疫苗注射。
配种后1个月内不返情的,调入怀孕舍饲养。
2 怀孕母猪的饲养管理 2.1 怀孕前期(配种后头30天) 怀孕前期饲养管理目标:调节母猪膘情。
保护胚胎着床和成活率。
饲料管理要求:配种后30天,要严格控制母猪膘情,保护胚胎着床,过肥的限料,过瘦的补料,正常情况,饲喂2.0~2.2千克/天的怀孕料。
而且要做好保胎工作,在怀孕前期不驱赶母猪做剧烈运动,而且要减少因并栏等引起打架的发生,不然会导致早期胚胎吸收或流产。
规模化猪场后备母猪的饲养管理要点初产母猪的饲养会对母猪的终生繁殖力产生重要影响。
为了达到初配目标,后备母猪在体重为50~100千克时应自由采食,到100千克时至少每天需要饲喂3千克含DE13~13.5兆焦/千克和0.55%~0.65%赖氨酸的妊娠母猪料,使其在适应期的增重为5~6千克/周,背膘会增加4毫米。
1 催情补饲在配种前14天增加能量摄入能,增加排卵量,在发情周期的前7天减料至2.75千克/天,配种前14天自由采食或增加至3.5~3.75千克/天。
但注意不同的环境条件可以改变食欲和采食量。
2 饲养密度后备母猪饲喂在拥挤的圈舍很难查情,平时最少需1平方米,配种时需要1.4平方米,此外还需再有1平方米的运动、躺卧、粪便场地。
3 温度和通风温度对生产力有很大影响,温度需求取决于猪体重、采食量、猪群密度、地板类型和空气流速。
后备母猪饲喂在水泥地面时的最低临界温度是14℃,最适温度为18℃。
后备母猪在集约化条件下所需通风为最低16立方米/小时,最高为100立方米/小时。
4 饲喂设备后备母猪经常群养,把饲料撒在地面上可以尽量减少打斗。
而饲喂方式因猪舍类型而异,由于猪只个体差异,有的需要采用单独饲喂,以保持种用体况。
采用有隔栏的料槽应使每头后备母猪有0.4米的采食空间。
5 饮水随时保证供应清洁新鲜的饮水,饮水器应定位于活动和排粪区域,以保证睡卧区域的干燥。
饮水器应保证最低流量为1升/分钟,每只饮水器最多只能供应8头猪,连接饮水器的供水管,最好经过睡卧区域,以免冻坏。
饮水器应安在排粪区域或漏缝地板上方,高度为0.7米。
6 光照白天室内光照无论自然光或人工光都应以让猪能看清楚为准。
在配种问,能够很清楚地观察发情即可,光照强度为50Ix即能满足要求。
应尽可能地用日光,当需要时才用人工光照,光照时间为每天16小时,不足部分可通过人工光照获得。
7 免疫建议购买的后备母猪应与猪场内的其他猪只采用一致的免疫程序,并严格实施隔离程序。
后备母猪的饲养管理要点后备母猪是猪场生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其饲养管理对于猪场的生产效益和猪的健康成长至关重要。
以下是关于后备母猪的饲养管理要点。
一、选种和选购1. 选种:在选种的过程中,应选择那些生长较快,饲料利用率高,产仔多、育活力强的后备母猪。
注意选择外形匀称,身体健康,无明显疾病的猪只作为后备母猪。
2. 选购:在选购后备母猪时,要选择正规的猪场或养殖户,确保猪只的健康状况和品种纯正。
二、饲养环境1. 圈舍:后备母猪的圈舍要宽敞通风,并保持干净整洁。
地面要铺设防滑地板,以防止猪只摔倒受伤。
同时要保持适宜的温度和湿度,避免对猪只的生长和健康造成影响。
2. 环境消毒:定期对圈舍进行彻底的清洁消毒,杀灭病菌和寄生虫,保障猪只的健康。
三、饲料营养1. 饲料配比:合理的饲料配比是后备母猪健康成长的基础。
要根据猪只的生长阶段和体重,科学配制饲料,确保其营养均衡,满足猪只的生长需求。
2. 饲料管理:定时定量喂食,避免过度饲喂或饿饲,保证猪只的饮食安全和舒适度。
3. 饮水管理:保证充足清洁的饮用水源,防止水质变质或受到污染。
四、疾病预防1. 疫苗注射:按照兽医指导,定期为后备母猪注射疫苗,预防重要疫病的发生,保障猪只的健康。
2. 病虫害防治:做好后备母猪的疾病防治工作,定期为猪只做驱虫,并注意对圈舍进行消毒,预防疫病传播。
五、繁殖管理1. 配种:选择合适的配种时间和配种方法,确保后备母猪的正常配种,并保证配种的成功率。
2. 妊娠保健:妊娠期间要加强对后备母猪的管理,保证其充足的营养摄入和适当的运动,保持良好的妊娠状态。
六、行为管理1. 避免打斗:后备母猪在一起生活时,要避免打斗和排挤现象的发生,以免影响猪只的生长和产仔能力。
2. 加强观察:定期观察后备母猪的行为和身体状况,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并进行处理。
对于后备母猪的饲养管理要点,需要从选种选购、饲养环境、饲料营养、疾病预防、繁殖管理和行为管理等方面进行全面的管理和关注。
后备母猪的饲养管理要点随着农业现代化的进程,后备母猪的重要性也日益凸显,为了保证后备母猪的安全、健康和生产力,需要实施科学的饲养管理。
下面介绍后备母猪的饲养管理要点。
一、建立科学的饲养制度1、严格控制饲料配制。
根据不同阶段的营养需要,选择合适的饲料,合理的配合,稳定供应,并保证饲料的质量和的新鲜度。
2、合理的喂养时间和频率。
根据母猪的生理特点,制定合理的饲喂时间表和喂养频率,确保母猪的健康和生产力。
3、控制饲喂量和喂养次数。
根据母猪的体重、毛发、环境温度、活动量和水分等因素,科学控制饲喂量和频次,避免过度喂养和浪费。
4、严格监督母猪的进食情况。
对母猪的进食情况进行记录,及时发现异常情况,调整饲喂量和配方。
二、保持舒适的饲养环境1、注重通风换气。
保证猪舍的内部空气流通,及时清除猪舍内的污浊空气。
2、保持猪舍卫生。
定期清理猪舍的地面、墙壁和天花板等,并使猪舍保持清洁干燥。
3、保持适宜的温度。
根据气温变化及时调整猪舍内的温度,增强母猪的耐寒能力,以抵抗疾病。
三、定期的健康检查1、注重生理检查。
对母猪的身体做全面检查,及时发现传染病、胸膜积液等异常情况,并采取相应的治疗方案。
2、注重疫苗接种。
根据地区的病情,及时接种相应的疫苗,预防母猪的传染病。
3、注重纠正行为习惯。
针对母猪闲散、卧床频繁等行为,及时引导纠正,保证生产力的充分发挥。
四、做好猪场环境的管理1、注重猪舍内外的清洁。
及时清理猪舍内外的积聚物和杂草,保持猪场的整洁,避免传染病的发生。
2、注重猪粪沼液的清理。
定期清理猪粪沼液等有害物质,通过科学化处理,达到绿色环保的效果。
总之,养殖场在管理后备母猪时,必须确保饲养过程在合理、科学、健康及环保多个方面得到综合考虑。
这样才能提高母猪的生产力,缩短繁殖周期,提供保障可靠的优质种猪资源。
后备母猪培育需要重点落实管理交配、控制体重、首配背膘厚度、控制光照强度和时长、补充生殖营养及达标配种等注意事项启动初情,管理诱情初情期预示着未来的生产力,较早启动初情期的后备猪的窝均活仔数更高,终生的生产力更优秀。
随着后备母猪生长发育,生殖器官同步生长发育,初情期将在5.5月龄或者体重超过90公斤后启动。
为了促进生殖系统进一步发育成熟,避免初情和性成熟推迟,同时也为以后更精准前置性采取措施处理,这个时候需要采取措施触发初情。
最有效初情诱导和管理方法是用公猪刺激后备母猪,通过口鼻和身体接触,使含有大量雄激素的公猪唾液刺激母猪,迅速促使母猪分泌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进而促使黄体溶解和排卵发生。
诱情公猪要轮换使用12月龄以上,泡沫丰富、腥味浓重、性欲旺盛公猪,诱情时必须将公猪赶入后备母猪栏中,不低于15秒/头的身、口、鼻充分接触才能达到有效刺激促情。
在诱情管理过程中要建立完善记录,做好母猪繁殖性能的基础档案。
限制长速,控制体重,匹配体成熟与性成熟后备母猪培育不能等同于育肥猪饲养,肥胖不仅会降低乳腺组织发育程度,更严重的导致卵巢脂肪浸润,影响卵泡发育和排卵,母猪排卵少或者难受孕,需要限制生长速度,避免因体脂肪过早沉积,体重超标而导致生殖器官发育不成熟,谨防母猪变肥猪。
在后备母猪超过100公斤以后,要进行的严格限饲,控制每日采食量在2.2kg左右,限制其生长速度,控制各组织器官协调的生长发育,拉长骨架,增强骨胳密度,以达成体重、骨骼、生殖器官同步合理发育的理想状态,体成熟与性成熟相匹配的培育目标。
首配背膘厚度首配背膘厚度是后备母猪优质排卵、连续高产、提高使用年限的重要保障,后备母猪150日龄或体重达到100千克时,背膘厚度低于10毫米和高于14毫米初情期会延迟。
后备配种最佳背膘厚度在16-18mm之间,母猪头胎产活仔数最高,初生窝重也最重,且能最大限度降低哺乳期掉膘的负面影响,缩短断奶间隔,减少二胎综合征的发生,提高下一胎产活仔数及仔猪初生窝重。
规模化猪场母猪饲养管理山东迅达康兽药有限公司家畜事业部(一)后备母猪的饲养管理1、合理饲喂饲料一般来说,后备母猪在6月龄前,体重100kg前让其自由采食,使母猪发育完善,配种前一个月,将饲料量减少实行限喂并饲喂哺乳母猪料。
这样,有助于后备母猪身体各器官充分发育完全,特别是生殖系统器官。
同时注意维生素A、D、E的添加。
限喂阶段,每日给料2kg。
2、健康检查在限饲期间需细心检查猪只健康,尽量避免有便秘情况发生。
如有便秘发生,可给予充足的青料。
也可将麸皮与温水混合喂猪,如发现其他异常状态,应将其隔离诊治。
3、搞好栏舍清洁卫生:栏干食饱,不喂霉变饲料。
4、配种的管理:采用限料的后备母猪,在达到体成熟及性成熟后的第二个发情期可行配种,母猪的发情周期为21天,发情持续期为1-5天,在发情开始后18-32小时内配种效果好,配种时就注意:A.体重100kg以上及8个月龄后的第二次发情开始第一次配种。
B.对于体瘦待配母猪,在配种前10天应加喂饲料,如每日喂2kg,可改为3kg,以增加其排卵数目。
C.后备母猪的第二次发情,如阴部红肿仍不允许公猪爬垮时,必须再等2-3天或以手按压臂部呈呆立状态反应,即可配种。
D.后备母猪的配种应选择在早上、傍晚或天气凉爽时进行,配种12小时后再进行第二次配种。
E.配种时应使用交配过的公猪,其体重应以母猪相近且性情温驯。
(二)发情与配种1、初情期:大多数瘦肉型猪种成熟比较晚,初情期一般8个月龄才开始表现,阴户出现潮红,当小母猪8月龄,体重达115-120kg,自行发情2-3次即可进行配种。
2、发情特征:一般母猪发情初期无精打采,食欲减少,有时低吟,阴户红肿,有爬垮其它猪体的现象,继而,阴户分泌出黏液。
在发情高潮时,看见公猪翘尾巴、竖耳。
瘦肉型母猪的发情周期平均为20.9天,但个体间差异范围较大,为15-29天。
3、断奶后发情:在猪营养状况正常的情况下,断奶后:3—7天开始发情。
如果母猪过肥或过瘦都影响发情。
后备母猪的饲养管理要点后备母猪是生产母猪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的饲养管理直接关系到猪场的生产效益。
正确的饲养管理对于后备母猪的生长发育和繁殖能力至关重要。
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一下后备母猪的饲养管理要点。
一、选种管理选育后备母猪要从品种性能、遗传背景、外观特征、生长发育、繁殖性能等方面进行全面考察和评估,选择出生长发育好、繁殖性能好的后备母猪。
要注意避免近亲交配,避免品种混乱。
选育出符合生产需要的后备母猪,从根本上提高了养猪效益。
二、饲养环境管理1. 猪舍建设:后备母猪繁殖期间要提供干净、整洁的舒适环境,猪舍的建设要合理布局,保持通风透气,避免温度过高或过低,保证充足的日光照射。
2. 猪舍卫生:定期对猪舍进行清洁消毒,定期更换垫料,避免粪便积聚,保持猪舍干燥清洁,预防疾病的发生。
三、饲料管理1. 合理饲料配比:针对后备母猪的生长发育和繁殖需要,制定合理的饲料配方,保证其获得充足的营养,包括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等。
2. 定时定量喂养:合理控制饲料的投喂量和次数,保证后备母猪能够充分摄取所需营养,避免过度肥胖或营养不良的情况发生。
四、生长发育管理1. 合理生长发育:控制后备母猪的生长速度,避免过快或过慢,保证后备母猪在成长过程中能够达到标准的生长发育水平。
2. 定期体重监测:定期对后备母猪进行体重监测,根据体重情况调整饲料配比,保证其生长发育的平稳和健康。
五、疾病防治管理1. 疫苗接种:根据猪场的实际情况,合理制定疫苗接种计划,保证后备母猪免疫力的提高,预防疾病的发生。
2. 定期体检:定期对后备母猪进行全面体检,及时发现疾病症状,保证其健康状况,及时进行治疗,保证后备母猪的健康生长。
六、情绪管理后备母猪的情绪管理也是很重要的一部分,它直接关系到后备母猪的健康和生长发育。
要保持猪舍的安静和稳定,给予后备母猪良好的情绪环境,避免受到外界噪音、打扰和惊吓。
后备母猪的饲养管理要点关乎猪场的生产效益和猪的健康,需要综合考虑生长发育、繁殖能力、环境、饲料、疾病防治等方面的因素,做好相应的管理工作,才能养好后备母猪,提高养猪效益。
规模化猪场各阶段猪应如何饲养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时代的发展,现代化养猪生产越来越趋于规模化、集约化。
为了满足规模化养猪场的实际需求,提高猪场管理水平及经济效益,各阶段猪群都应有不同的合适的饲养方法。
今天店铺就来给大家讲讲规模化猪场各阶段猪群的饲养。
规模化猪场种公猪饲养管理公猪性欲机能旺盛、精液品质良好、性情温顺、能够完成猪场配种任务。
一次射精量在200~400 ml,精子密度每毫升2.5亿个以上,精子活力0.7级以上,崎形率<20%。
(1)选择种公猪必须筛选具有优良遗传性能的个体,要求睾丸发育良好、发达对称、轮廓清晰、无隐睾或单睾,腹底线分布明确,四肢强键,蹄趾粗壮。
(2)单圈饲养,定时定量饲喂,保证充足清洁饮水,调教定点排便、保持圈舍干燥。
成年公猪每周配种5~6次为宜,配种期间每天补喂一枚鸡蛋。
(3)公猪每周适当运动2~3次,每次半小时以上,可降低公猪肢蹄发病率。
(4)爱护公猪、建立亲和关系、严禁粗暴棍打公猪。
夏季做好公猪圈舍降温工作,高温易导致公猪精液品质降低,定期对公猪进行体内外寄生虫的驱虫工作(每年两次)。
(5)严格执行配种计划,做到不错配,不漏配,认真填写配种记录,避免近亲配种。
若连续三次精检不合格或连续二次精检不合格且伴有睾丸肿大、萎缩、性欲低下、跛行等疾病的公猪,必须及时淘汰。
规模化猪场后备母猪饲养管理猪场能够及时更新繁殖母猪群,提高母猪繁殖效率,确保猪场生产的连续高效运行。
(1)后备母猪应选择高产母猪的后代,头胎产9头仔猪以上、初生重1.5 kg以上、有效乳头7对以上、至少3对在脐部以前。
母猪体型良好,容易站立和卧下,外生殖器官发育良好。
(2)加强饲养管理,后备母猪在第二个发情期后再进行适时配种。
配种前2周实行优饲催情,合理饲养,从而达到提高排卵数量、提升母猪繁殖性能的目的。
(3)提供充足清洁饮水、良好猪舍环境,保持栏舍清洁、干燥。
规模化猪场妊娠母猪饲养管理妊娠期提高母猪胚胎着床率,平均窝产活仔数,降低死胎、流产发生率,确保母猪窝产活仔数9头以上、仔猪平均出生重1.5kg以上,。
生产管理PRODUCING AND MANAGEMENT106猪业科学 SWINE INDUSTRY SCIENCE 2013年 第1期规模化猪场后备母猪的饲养管理董联合,王晓锋(河南省谊发牧业有限责任公司,河南 鹤壁 456285)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力成本也不断提高,农户养猪逐渐退出,未来规模化猪场将主导猪业发展。
规模化猪场要取得良好的效益,后备种猪补栏至关重要,因为一些大型猪场合理的母猪年更新率38%~40%,母猪年伤残淘汰率5%~8%,所以,需要大量的后备猪去补充。
要完成合理的母猪群结构及补栏目标,必须提高饲养管理水平,提高母猪利用率,笔者根据多年的生产实践,谈一下自己的管理经验。
1 后备母猪的购买和挑选1.1 选择有实力、信誉好、售后服务完善的大型种猪企业由于受到畜牧部门的监管,大型种猪企业肯定有畜牧部门颁发的《种畜禽生产经营许可证》,而且大型种猪企业内部管理较规范,种猪质量、健康水平、售后服务等有保障,能有效降低引种风险。
所以购买种猪时最好选择知名种猪企业。
1.2 挑选母猪时不要过分追求体型选择母猪和公猪不同,由于母猪注重的是繁殖性能,所以要选择毛短、稀、光滑,体型匀称,背腰平直,眼睛明亮而有神,腹宽大而不下垂的个体,骨骼结实,四肢有力,乳头排列整齐,有效乳头14个以上,阴户发育正常的母猪。
1.3 购买同批次且体重差异不大的种猪规模化猪场一般都是全进全出,种母猪最好在1~2个批次范围内挑选,这样选的种猪体重差别不大;另外,同一个批次猪群抗体水平一致,能有效降低疾病复杂程度。
1.4 有完善的系谱档案及免疫保健程序能提供详实的3代左右的系谱档案,免疫、保健程序合理、科学。
2 后备母猪的驯化购回去的种猪要进行隔离驯化。
可把本地种猪的粪便放进隔离种猪进行驯化,主要使本地和外来病菌一致,适应本场的疾病环境,并进行密切监视,如果因接触到本场病原而发病,应立即予以治疗。
这样,新引进猪只就能针对本场的微生物区系建立起足够的抵抗力,可将遭受疾病侵害的风险降到最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