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 隋唐五代 第六章 韩孟诗派与刘禹锡、柳宗元
- 格式:ppt
- 大小:18.89 MB
- 文档页数:49
第六章韩孟诗派与刘禹锡、柳宗元等诗人一、“韩孟诗派”:中唐时与新乐府同时崛起的一个诗歌流派,以韩愈、孟郊为突出代表的,成员还包括贾岛、卢仝、李贺、马异等人。
他们在创作上崇尚雄奇怪异之美,从而形成奇崛险怪的风格,对中晚唐以至宋诗的发展都产生重要影响。
二、韩孟诗派的诗歌主张:1.“不平则鸣”说。
2.“笔补造化”说。
3.雄奇怪异之风4.以文为诗5.以议论入诗三、韩愈诗歌特点:1.具有雄大气势和怪奇意象。
2.以写赋的方法作诗。
3.以自由的散文笔调入诗,痛快畅达地叙事抒情。
四、孟郊诗歌的内容:1.反映并同情百姓生活的贫苦(寒)《秋怀》。
“郊寒”:孟郊多以自己和百姓的贫寒生活为题材,反映当时社会的冷酷,透露出浓重的寒意(郊寒诗作充满幽僻、清冷、苦涩意象)2.描写亲人之间骨肉情深。
《游子吟》五、李贺诗歌内容:1.表现豪迈意气。
《南园》2.抒发个人怀才不遇的悲愤。
《金铜仙人辞汉歌》3.憎恶黑暗现实,却又无力改变现实,把希望转向神鬼世界。
《苏小小墓》六、李贺诗歌的艺术特色——冷艳奇崛是李贺诗歌的主要艺术风格。
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意象虚幻荒诞,幽冷哀艳。
喜欢运用拟人、比喻、夸张、通感等手法。
2.奇特的艺术思维,思路的跳跃性大。
3.语言奇峭。
七、刘禹锡作品的内容:1.借物托讽、批判权贵。
《聚蚊谣》《飞鸢操》2.以古讽今。
《西塞山怀古》《乌衣巷》3.感慨身世之作。
《酬乐天扬州初逢见赠》4.学习民歌之作。
《竹枝词》八、柳宗元诗歌内容:1.抒发遭贬后的悲愤。
《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2.山水诗:《渔翁》《江雪》。
第四篇隋唐五代文学一第六章中唐诗歌学习方法朝代+作品+思想+审美章节脉络第六章中唐诗歌 「第一节元白诗派J 第二节韩孟诗派I 第三节刘禹锡与柳宗元第一节元白诗派一、白居易1 .白居易(772-846),字乐天,原籍太原,后迁居下邦(今陕西渭南),生于新郑(今河南新郑县)。
他把自己的诗分为四类:讽喻诗、闲适诗、感伤诗和杂律诗。
2 .作品①讽喻诗:自己最为看重,体现其诗歌理论及兼济之志。
隋唐五代文学 弟—草 --^∙第四章 第五章 第六章 第七章第八章第九章第十章南北文学合流与初唐诗歌盛唐的诗人们李白杜甫大历诗坛中唐诗歌李商隐与晚唐诗歌唐代散文 唐传奇与俗讲、变文 唐五代词中唐诗歌 帝城春欲暮,共道牡丹时,贵贱无常价, 灼灼百朵红, 喧喧车马度。
相随买花去。
酬直看花数。
戋戋五束素。
——《秦中吟》其十《买花》②感伤诗:成就最高,其艺术表现上的突出特点是抒情因素的强化。
——《长恨歌》③杂律诗:一些写山水风光和友情的作品。
•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
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
——《暮江吟》④闲适诗:创作于后一时期。
诗风浅近平淡,表达知足常乐,情致温厚柔和。
绿蚁新酷酒,红泥小火炉。
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问刘十九》二、元稹1.元稹(779-831),字微之,河南河内(今河南省洛阳市)人,行九,世称元九。
2 .新乐府诗:大胆地借用古题或另拟新题来创作。
3 .讽喻诗:谈社会问题,讽刺时政。
4 .叙事长诗:《连昌宫词》,这是一首叙事长诗,通过连昌宫的兴废变迁,探索安史之乱前后唐代朝政治动乱的因由。
5 .艳情诗和悼亡诗:最能代表其创作特色。
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
取次花丛懒回顾,半缘修道半缘君。
——《离思》五首其四诚知此恨人人有,贫贱夫妻百事哀。
——《遣悲怀》三首其二6.酬唱诗:和白居易一起。
残灯无焰影幢幢,此夕闻君谪九江。
垂死病中惊坐起,暗风吹雨入寒窗。
——《闻乐天授江州司马》三、元和体1 .诗歌体裁:元稹和白居易在元和年间所写的“次韵相酬”的长篇排律,以及杯酒光景间感叹自身遭遇的“小碎篇章”,加上两人的艳体诗,统称为“元和体”。
填空题第一编先秦文学第二章《诗经》1、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是《诗经》。
它收录了我国自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大约五百年间的305 篇作品。
2、《诗经》本来只称《诗》,或连其诗篇数称“诗三百” ,后世儒家尊之为《诗经》。
3、《诗经》是按风、雅、颂三类编排的,一般都认为它们是根据音乐的不同来分类的。
4、《诗经》共有周南、召南、邶风、鄘风、卫风、王风、郑风、齐风、魏风、唐风、秦风、陈风、桧风、曹风、豳风等十五“国风”,共160 篇。
5、《诗经》中的“雅”分大雅和小雅,前者有31 篇,后者有74 篇,共105 篇。
6、《诗经》中的“颂”包括周颂、商颂、鲁颂,它们分别有31 篇、5 篇和4 篇作品,共40 篇。
9、《诗经》的内容可以归纳为6个方面,它们是祭祖颂歌和周族史诗、农事、宴飨、怨刺、战争徭役和婚姻爱情。
10、《诗经》的艺术特色,从赋、比、兴的手法,句式和章法,风、雅、颂不同的语言风格等三个方面进行归纳和论述。
11、《诗经》的表现手法,前人总结概括为赋、比、兴,它们和风、雅、颂合称为诗之“六义”。
朱熹有三句话解释《诗经》的表现手法,其原文是“赋者,敷陈其事物而直言之也。
”“比者,以彼物比此物也。
” “兴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也。
”12、《诗经》中的周民族史诗主要保存在《大雅》里,按其所记述的事件的时间先后,依次为《生民》、《公刘》、《绵》、《皇矣》和《大明》5篇。
第三章《左传》等先秦叙事散文5、《左传》记事起于鲁隐公元年(前722)年,止于鲁哀公二十七年(前468)年。
6《左传》描写的重大战争有城濮之战、崤之战、邲之战、鞌之战、鄢陵之战等。
第四章《孟子》《庄子》等先秦说理散文1、《论语》文体的基本特征是语录体。
2、《老子》的文学性主要表现于哲学表述中反映的情感和具有诗意的语言。
6、“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体现了庄子体认“道”的人生。
第五章屈原与《楚辞》1、和《诗经》共同构成中国诗歌史源头的是楚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