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 孙子兵法课程
- 格式:ppt
- 大小:1.65 MB
- 文档页数:65
孙子兵法教案第一部分:概述孙子兵法是中国古代军事思想的经典著作。
本教案旨在介绍孙子兵法的基本内容、重要观点以及如何运用于现代战争思维中。
第二部分:孙子兵法的基本内容孙子兵法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内容:1. 基本军事观念孙子兵法以“战争的艺术”为核心,强调“攻”、“守”、“战”、“节”等基本军事观念。
其中,“攻”与“守”是战争的两种基本态势,“战”指的是在敌军与我军力量对比下选择战争的时机和方式,“节”则强调战争中的资源管理与节制。
2. 军事战略孙子兵法认为战略决定战争的胜败。
战略上应综合考虑敌情、地形、士气等因素,灵活运用各种战法,实现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目标。
3. 军事组织与指挥孙子兵法注重军事组织与指挥的重要性。
合理组织部队结构、培养良好的士兵作战素质,以及高效指挥与协调,是取得战争胜利的关键。
第三部分:孙子兵法的重要观点1. 以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孙子兵法强调了解敌人的情报、实力以及弱点,以便通过有针对性的战略与战术取得优势。
2. 上兵伐谋孙子兵法强调运用智慧和计谋,通过影响敌人的决策和行动,达到迅速取胜的目的。
3. 防守为主,攻击为辅孙子兵法认为防守能够保护自身并消耗敌人的力量,积蓄力量后再采取进攻。
4. 以奇制胜孙子兵法鼓励运用奇袭、伏击、偷袭等战术手段,打破敌人的预料,取得意外战果。
第四部分:如何运用孙子兵法于现代战争思维中1. 学习与应用孙子兵法通过深入学习孙子兵法的原著,理解其基本思想及其背后的智慧,将其运用于现代战争思维中,为战争决策提供参考。
2. 灵活运用孙子兵法的战略原则将孙子兵法中的战略原则与现代技术、情报等因素相结合,制定符合实际的战略和战术方案。
3. 建立高效指挥与协调机制孙子兵法强调高效的指挥与协调,现代战争中也需要建立高效指挥系统,确保信息的传达和决策的迅速实施。
4. 运用科技手段增强战斗力结合当代科技手段如无人机、网络战等,与孙子兵法的原则相结合,提高战斗力与战争效能。
孙子兵法(完整版)第一套胜战计第一计瞒天过海备周而意怠,常见则不疑,阴在阳之内,不在阳之对。
太阳,太阴。
译:认为准备万分周到,就容易松劲;平时看惯了的,就往往不在怀疑了,秘计隐藏在暴露的事物中,而不是和公开的形式相排斥。
非常公开的往往蕴藏着非常机密的。
第二计围魏救赵共敌不如分敌,敌阳不如敌阴。
译:树敌不可过多,对敌要各个击破,对现在还不忙于消灭的,要隐藏我们的意图。
第三计借刀杀人敌已明,友未定,引友杀敌,不出自力,以损推演。
译:作战的对象已经确定,而朋友的态度还不稳定,要诱导朋友去消灭敌人,避免消耗自己的力量。
第四计以逸待劳困敌之势,不以战,损刚益柔。
译:控制敌方力量发展的命脉来扼杀他,而不采取进攻的形势,这就是“损刚益柔”原理的演用。
第五计趁火打劫敌之害大,就势取利,刚决柔也。
译:敌方的危机很大,就乘机取利,用优势力量攻击软弱的。
第六计声东击西乱志乱萃,不虞“坤下兑上”之象;利其不自主而取之。
译:敌人乱撞瞎碰,摸不清情况,这是《易经》“萃”封上所说的“坤下兑上”的混乱征状。
必须利用敌方失去控制力的时机加以消灭。
第二套敌战计第七计无中生有译:诳也,非诳也,实其所诳也。
少阴,太阴,太阳。
无中生有是运用假象,但不是弄假到底。
而是使假象变真象,大小假象,掩护真象。
第八计暗渡陈仓示之以动,利其静而有主,“益动而巽”。
译:故意暴露行动,利用敌方固守的时机,便主动偷袭。
第九计隔岸观火阳乖序乱,阴以待逆,暴戾恣睢,其势自毙。
顺以动豫,豫顺以动。
译:敌人内部分裂,秩序混乱,我便等待他发生暴乱,那时敌人穷凶极恶,翻目仇杀,势必自行灭亡。
我要根据敌人变动作好准备;作好准备之后,还要根据敌人的变动而行动。
第十计笑里藏刀信而安之,阴以图之,备而后动,勿使有变:刚中柔外也。
译:使敌人相信我方,并使其麻痹松懈,我则暗中策划,充分准备,一有机会,立即动手,使他来不及应变,这是暗中厉害,表面柔和的策略。
第十一计李代桃僵势必有损,损阴以益阳。
孙子兵法的三十六堂课第一课:兵者,诡道也。
第二课:兵以诈立。
第三课:凡战者,以正合,以奇胜。
第四课: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
第五课:主孰有道?第六课:凡此六者,地生。
第七课:故知兵者,动而不迷,举而不穷。
第八课:故曰:知彼知己者,百战不殆;不知彼而知己,一胜一负;不知己不知彼,每战必殆。
第九课:故经之以五事,校之以计,而索其情。
第十课:故经之以七计,校之以事,而索其宜。
第十一课:故因势而利导。
第十二课:兵贵胜,不贵久。
第十三课:择人而任势。
第十四课:上下同欲者胜。
第十五课:择地而居。
第十六课:因利而制权。
第十七课:践墨随敌,以决战事。
第十八课: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
第十九课:知兵之将,志在乎胜。
第二十课:治众如治寡。
第二十一课:投之亡地然后存,陷之死地然后生。
第二十二课:兵闻拙速,未睹巧之久也。
第二十三课:上下同欲一心,天下莫能敌。
第二十四课:择人任势的道理。
第二十五课:庙算多者胜。
第二十六课:避实击虚。
第二十七课:致人而不致于人。
第二十八课:善用兵者,役不再籍,粮不三载。
第二十九课:将能而君不御者胜。
第三十课:知兵之将深通韬略,善解难题。
第三十一课:五行无常胜,转化在人事。
第三十二课:君命有所不受。
第三十三课:正兵即先知敌人情况。
第三十四课:善用兵者走为上策。
第三十五课:先为不可胜以待敌之可胜。
第三十六课:孙子用兵的智慧是无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