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代替课本的)人教版政治必修四《哲学生活》

  • 格式:doc
  • 大小:175.50 KB
  • 文档页数:7

下载文档原格式

  / 27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来源:哲学的智慧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哲学源于人们对实践的追问和对世界的思考。

2、本义是爱智慧或追求智慧。哲学是是现世的智慧,是“文化的活的灵魂”。

3、真正的哲学可以使我们正确地看待自然、社会和人生的变化和发展,用睿智的眼光看待生活和实践。

正确对待社会进步与个人发展,正确对待集体与个人利益的关系,正确对待进退得失名利,从而为生活实践提供有益指导。

4、任务:寻找光明,在人类生活的路途上电起前行的明灯,指导人们正确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5、哲学是指导人们生活得更好的艺术

(二)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

①世界观是人们对整个世界以及人与世界关系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方法论是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

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问。

哲学是哲学家依据一定自然、社会和思维知识,把不自觉、不系统的世界观加以理论化、系统化而形成的思想体系。

②世界观人人都有,但一般人自发形成的世界观还不等于哲学。

③既反对把哲学简单化,把零散的、不自觉的世界观当作哲学学说,也反对把哲学神秘化,认为哲学之是哲学家的事情。

④世界观和方法论是同一问题的两个方面,不可分割。不存在脱离世界观的方法论、脱离方法论的世界观。

世界观决定方法论,方法论体现着世界观,有什么样的世界观就有什么样的方法论。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三)哲学是对具体科学的概括和总结

具体科学揭示的是自然、社会和思维某一具体领域的规律和奥秘

哲学对个别规律和特性进行新的概括和升华,从中抽象出最一般的本质和最普遍的规律。

哲学与具体科学是一般和个别、共性和个性、普遍和特殊、抽象和具体的关系。

①具体科学是哲学的基础,具体科学进步推动哲学发展(把哲学看作“科学之科学”、可以取代具体科学的看法是错误的)

②哲学为具体科学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科学家的研究活动都自觉或不自觉在某种世界观指导下进行,缺乏正确世界观和

方法论指导,科学家就会在研究活动中失去正确方向,陷入混乱和失败)

(四)哲学基本问题:思维和存在(意识和物质)的关系问题

①思维和存在何者为本原的问题(对这个问题的不同回答,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

②思维和存在有没有同一性的问题,即思维能否正确认识存在的问题(对这个问题的不同回答,可划分可知论和不可知论)

▲为什么思维和存在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

①是人们在生活和实践活动中首先遇到和无法回避的基本问题。人类所从事活动主要归结为认识和改造世界。

无论什么活动都要解决这个公共问题,因此哲学的基本问题和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②是一切哲学都不能回避、必须回答的问题。

贯穿哲学发展始终,对这一问题不同回答决定各种哲学基本性质和方向,决定它们对其他哲学问题的回答。

(五)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

唯物主义:物质是本原的,意识是派生的,先有物质后有意识,物质决定意识。

A.古代朴素唯物主义①观点:认为金木水火土气等具体物质形态是世界本原。

②进步性:认为世界是物质的,坚持了唯物主义根本方向,本质上正确。

③局限性:只是一种猜测,没有科学依据。把物质归结为具体物质形态,把复杂问题简单化了。

B.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机械唯物主义)①观点:认为原子是世界的本原。

②进步性:在总结自然科学成就基础上,丰富和发展了唯物主义。

③局限性:把物质归结为自然科学意义上的原子。机械性、形而上学性、历史观上的唯心主义。

C.辨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正确揭示物质世界基本规律,反映社会历史发展客观要求,反映最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

是现时代思想智慧,是无产阶级科学的世界观方法论,是认识和改造世界的伟大思想武器。

唯心主义:意识是本原的,物质依赖于意识,不是物质决定意识,而是意识决定物质。

A、主观唯心主义。把人的主观精神(人的目的、意志、感觉、经验、心灵等)夸大为唯一实在,当成第一性的东西,

客观事物以至整个世界,都依赖于人的主观精神。

B、客观唯心主义。把客观精神(上帝、理念、绝对精神等)看作世界主宰和本原,物质世界只是这些客观精神的外化和表现

(六)真正的哲学都是自己时代的精神上的精华。

它正确反映了时代的任务和要求,牢牢把握了时代的脉搏,正确总结和概括了时代实践经验和认识成果。

▲哲学对社会变革的作用

①它可以通过对旧制度、旧思想的批判,更新人的观念,解放人的思想。

②它可以预见和指明社会的前进方向,提出社会发展的理想目标,指引人们追求美好的未来;

动员和掌握群众,从而转化为变革社会的巨大的物质力量。

③任何反映自己时代历史任务和客观要求的哲学,都可以成为这一时代社会变革的先导,推动时代的步伐,指导社会的变革。

(七)马克思主义

1、产生:(1)阶级基础——无产阶级的产生和发展

(2)自然科学基础——细胞学说、能量守恒和转化定律、生物进化论

(3)直接理论来源——德国古典哲学,主要是黑格尔的辩证法(合理内核)和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基本内核)

2、基本特征:(1)第一次实现了唯物主义与辩证法的有机统一,唯物辩证自然观与唯物辩证的历史观的有机统一。

(2)实现了实践基础上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

①科学性:它坚持科学的实践观点,它全部理论都来自实践,又经过实践的反复检验。

②革命性:它是“改变世界”的科学、指导人类解放的科学,是无产阶级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3)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显著特点是:科学性、实践性和革命性。

3、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大理论成果: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1)毛泽东思想①精髓:实事求是。②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活的灵魂: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

(2)邓小平理论主题: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3)“三个代表”①回答了建设什么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②本质:立党为公,执政为民。

(4)科学发展观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区别:辩证法用联系、发展、全面的观点看问题。形而上学用孤立、静止、片面的观点看问题。

两个对子: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辩证法和形而上学。辩证法和形而上学具有从属意义,附属于唯心或唯物主义哲学体系。

1、物质

(1)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

它概括了宇宙间一切事物和现象的共同本质(共性),而不是指某一具体的物质形态(个性)

(2)自然界是物质的;人类社会是物质的(人类社会在本质上是一个客观的物质体系,构成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的基

本要素是地理环境、人口因素和生产方式,它们都是客观的物质的。这些要素的客观性,集中体现了人类社会的物

质性。);人的意识是物质社会的产物。因此,世界是物质的世界,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

2、运动(宇宙间一切事物、现象的变化和过程)

(1)运动与物质:①物质是运动的物质。运动是物质的固有属性和存在方式。世界上不存在脱离运动的物质。

②运动是物质的运动。物质是运动的承担者(主体)。离开物质的运动也是不存在的。

③离开运动谈物质(形而上学观)和离开物质谈运动(唯心主义),都是错误的。

【客观实在性是物质的唯一特性。运动是物质的固有属性】

(2)运动与静止:运动是绝对、无条件、永恒的。静止是相对、有条件、暂时的。世界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

只承认静止而否认运动,是形而上学的不变论;只承认运动而否认静止,则导致相对主义和诡辩论。

3、规律(事物运动过程中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

规律具有客观性:规律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它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消灭。

规律具有普遍性:自然界、人类社会、人的思维,其运动变化和发展都是有规律的。

①必须遵循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而不能违背规律。违背客观规律就会受到规律的惩罚。

②人在规律面前并不是无能为力的。

人们可以认识和把握规律;并根据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和形式,利用规律,改造客观世界,造福人类。

【只能发现、认识、利用规律,不能改变、改造、创造、消灭规律】

4、意识

(1)本质①从起源看,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意识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意识是社会发展的产物。是劳动的产物,是社会的产物。

一切物质都具有的反映特性是人类意识产生的物质基础,生物的反映形式是人类意识产生的生物学前提。

②从生理基础看,意识是人脑的机能

人脑是高度发达的物质系统,是意识活动的物质器官;

人脑结构的复杂性和组织的严密性,决定了它具有产生意识的生理基础。

条件反射:第一信号系统(具体事物刺激引起的反射)、第二信号系统(语言刺激下产生的反射、人所特有)

③从本质、内容看,意识是客观存在的反映

形式是主观的,内容是客观的。正确或错误的意志都是人脑对客观存在的反映。意识形成离不开社会实践。

(2)作用①人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意识活动具有主动创造性和自觉选择性

意识活动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是人们能认识世界的重要条件。

②人能够能动地改造世界: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意识对人体生理活动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

意识活动依赖于人体的生理过程,又对生理过程有能动的反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