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讲 金融理论与金融艺术 (《金融经济学》PPT课件)
- 格式:pptx
- 大小:974.37 KB
- 文档页数:15
北大国发院经双课程(2017年春)金融经济学二十五讲授课教师徐高前言这是一份面向大学本科生的导论性质的金融经济学讲义,旨在让那些有一些经济学基础,但对金融了解不多的同学领略金融学的概貌,掌握现代金融背后的核心思想。
这份讲义由均衡资产定价、无套利资产定价以及金融摩擦三大块内容组成,涉及了现代金融学的所有重要方面,可为同学们未来金融专业课的学习打好基础。
从2015年开始,我每年春季学期在北大国发院给双学位同学开设金融课,至今已有3年。
这份讲义即是在这期间逐步完成的。
我之所以没有选用市面上已有的金融学课本作为课程教材,而要自讨苦吃地写这么一份讲义,主要原因有三:第一,市面上现有金融学教材的程度要么过浅、要么过深,均不太适合想深度了解金融理论的本科生使用。
现代金融学是一门令人激动的学科,数学在金融分析中的大量使用不仅塑造了人们对金融问题的思考,也改变了真实世界中的金融运行。
因此,任何对金融学的严肃介绍都不可能离开数学。
但这恰恰是本科生学习金融学的一个很大障碍。
博迪(Zvi Bodie)和莫顿(Robert Merton)所著的《金融学》虽然经典,但其中的数学大概也就是中学程度,很难让同学们领略到现代金融学的精髓。
而更多的金融学教材则以研究生为读者对象,在追求数学严谨性的同时也将很多本科生挡在了门外。
我相信,在本科生可以接受的数学水平上,完全可以把包括风险中性定价这样的核心金融思想灌输给同学们。
在这份讲义中,我将数学水平控制在了经济类高等数学的水平,读者只要会求微分、会做代数运算,就应该能掌握课程的所有内容。
讲义中虽然有几处涉及到了向量和矩阵,但也只是将其当成一个简写记号来用,并不要求读者学过线性代数。
在概率论方面,读者只要学过计量经济学,相关知识储备就已足够。
过去3年选修我这门金融学课程的同学里,既有来自数学学院、物理学院的数学背景很强的同学,也不乏文史哲这样纯文科背景的学生。
但不管背景如何,同学们在付出了努力后都能掌握课程内容,领略到现代金融学的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