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临终关怀标准流程
- 格式:doc
- 大小:56.50 KB
- 文档页数:2
老年护理模拟考试题(含答案)一、单选题(共100题,每题1分,共100分)1.下述用氧方法正确的是()A、用氧时,先插入鼻导管再调节氧流量B、氧气表及螺旋口上应涂油润滑C、停用氧时,先拔出鼻导管再关闭氧气开关D、持续用氧者,每周更换鼻导管2次E、氧气筒应至少距火炉1m,暖气5m正确答案:C2.遗体照护时,将遗体平放并在头下垫一软枕的目的是()A、防止胃内容物流出B、保持良好的姿势C、防止下颌骨脱垂D、便于家属观看E、防止面部淤血变色正确答案:E3.老年人能力分级无需变更等级的情况是()。
A、近1个月内出现了3次噎食B、有认知障碍/痴呆者C、近1个月内发生过1次跌倒D、近1个月内发生过2次走失E、有精神疾病者正确答案:C4.被动关节活动度训练不包括下列哪一项A、外力主要来自患者健侧躯干B、外力主要来自各种康复训练器械C、外力主要来自治疗师D、外力主要来自患者健肢E、外力主要来自患者患肢正确答案:E5.照护人员对护理服务过程进行高效控制需要具备()A、专业护理服务能力B、人际沟通与合作能力C、教育与咨询指导能力D、法律意识与维权能力E、组织与管理能力正确答案:E6.与平衡相关的生物力学因素不包括A、体重B、摆动频率C、身体重心D、支撑面E、稳定极限正确答案:A7.辅助主动运动主要适应于肌力几级的患者A、O级B、6级C、4级D、1~2级E、3级正确答案:D8.养老院中72岁的齐奶奶因高血压病、高血脂症,半月前曾出现短暂性左侧视力模糊,单侧肢体刺痛、麻木,医嘱长期服用络活喜、普伐他汀和阿司匹林给予降压、降脂和抗血小板治疗。
照护人员协助齐奶奶用药后,应重点观察()A、咳嗽气短是否改善B、肢体刺痛是否减轻C、头晕心慌是否减轻D、恶心呕吐是否出现E、视力血压是否变化正确答案:E9.慢性肺心病病人氧疗无效的征象是()A、呼吸转快B、血压上升C、尿量增加D、皮肤变暖E、心率转慢正确答案:A10.王爷爷,男性,78岁,退休教师。
护理15项核心制度一、患者安全制度患者的安全是护理工作的首要任务之一。
为确保患者的安全,需要制定以下核心制度:1. 患者身份识别制度:确保在为患者提供护理服务过程中,能够准确识别患者身份,避免发生身份混淆问题。
2. 健康状况评估制度:在接受护理前,对患者的健康状况进行全面评估,以了解患者的病情及相应的护理需求。
3. 药物管理制度:确保对患者用药过程进行规范管理,包括正确核对药品、掌握给药途径、遵守用药时间等,以减少药物误用的风险。
二、感染控制制度有效地控制感染,能够减少医疗操作过程中的交叉感染和院内感染的发生,以下是相关制度:1. 洗手消毒制度:要求医护人员在接触患者前后必须洗手,并使用合适的消毒剂进行手消毒,以减少细菌传播的风险。
2. 感染隔离制度:对于有传染性的疾病或患者,需要根据感染传播的途径采取相应的隔离措施,避免感染蔓延。
3. 医疗器械消毒制度:要求医疗器械在使用前进行严格的消毒,以防止感染源通过器械传播给其他患者。
三、疼痛管理制度有效管理患者的疼痛,能够改善患者的舒适度和生活质量,以下是相关制度:1. 疼痛评估制度:对患者的疼痛进行系统评估,包括疼痛的性质、程度、持续时间等,以了解患者的疼痛情况及采取相应的处理方案。
2. 疼痛缓解制度:根据患者疼痛评估结果,制定个性化的疼痛缓解方案,包括药物治疗、物理疗法等,以减轻患者的疼痛感。
四、跌倒预防制度跌倒是患者住院期间常见的意外事件,为确保患者的安全,需要制定以下核心制度:1. 风险评估制度:对每位患者进行跌倒风险评估,评估项目涉及患者的年龄、病情、意识状态等因素。
评估结果能够帮助制定针对性的跌倒预防措施。
2. 安全环境制度:保持患者住院环境整洁,减少地面的障碍物,确保患者的行动空间安全,防止跌倒事件的发生。
3. 护理干预制度:针对高风险患者,护理人员需加强监护和照顾,帮助患者进行站立、行走等活动,避免不必要的跌倒。
五、胸痛抢救制度胸痛是一种常见的急诊情况,以下是胸痛抢救制度的要点:1. 急救流程制度:对急性胸痛患者需要按照标准流程进行抢救,包括监测心电图、给予氧气、立即测量血压等急救措施。
黑龙江临终关怀的基本流程
一、宣告病情:
1. 医生向病人宣布病情,同时向家属、监护人提出诊断结果,并就病情发展可能性及未来治疗方案做出解释。
2. 医护人员与病人及家属、监护人一起,共同探讨治疗方案,确定治疗意愿,提出临终关怀计划。
二、护理安排:
1. 确定病人的临终关怀需求,制定护理计划,安排护理人员,确保病人得到全方位的护理。
2. 医护人员与家属、监护人一起,探讨病人的临终关怀需求,根据病人的实际情况,给予心理、社会和物质支持。
三、安抚病情:
1. 根据病人的病情,采取药物、非药物措施,缓解病人的病痛,改善病人的生活质量。
2. 医护人员与家属、监护人一起,为病人提供心理支持,缓解病人的痛苦,帮助病人安抚情绪,营造良好的心理环境。
四、家庭支持:
1. 医护人员与家属、监护人一起,建立沟通渠道,为家庭提供心理支持,帮助家庭认识病情,缓解痛苦,增强家庭凝聚力。
2. 医护人员与家属、监护人一起,给予家庭物质支持,帮助家庭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家庭生活质量。
五、结束关怀:
1. 医护人员与家属、监护人一起,建立沟通渠道,给予家属心理支持,帮助家属认识病情,缓解痛苦,增强家庭凝聚力。
2. 医护人员与家属、监护人一起,就病人的结束关怀需求,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帮助家属安抚情绪,营造良好的心理环境。
临终关怀工作制度临终关怀工作制度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临终关怀工作成为了社会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为了能够更好地关心和照顾患者的身心健康,医院需要制定一套完善的临终关怀工作制度。
本文将会从以下方面对于临终关怀工作制度进行阐述:工作流程、工作内容、工作标准以及工作的意义。
一、工作流程1、病人意愿收集医院应该建立健全的病人权益保障机制,充分尊重患者的意愿,对于不同的患者应该采取不同的关怀方式,保证临终前的生命质量。
2、临终医疗抢救在抢救过程中需要充分考虑患者的感受,尽量减少不必要的痛苦,同时也要尽可能将患者的生命延长。
3、临终关怀在病人生命即将结束的阶段,给予患者和家属关爱和安慰,提供尽可能舒适和尽量减少痛苦的环境和照顾服务。
4、亲人安慰和后续陪护在患者离开后,为亲人提供安慰,同时也为亲人提供即时、经济、心理上的支持和帮助,并为亲人提供后续照顾方案。
二、工作内容1、加强对病人的沟通通过各种途径与病人进行全面的沟通,了解病人的病情、痛苦和需求。
2、关注病人的身体状况密切监控患者的体征和痛苦感受,及时采用科学有效的方法减轻痛苦,并提供必要的护理和治疗。
3、关注病人的心理状况面对生命的临终,病人和其家属都面临着严峻的心里压力,医护人员应该给予他们情感的关怀和安慰,帮助他们释放自己的情绪。
4、照顾患者的生活起居通过多方面的工作,为患者提供一个舒适的环境,关心患者的需求,为患者营造一个安全、卫生、舒适的生活环境。
三、工作标准1、掌握相关医学知识医护人员需要熟悉临终的症状和处理方法,需要及时地和医生进行沟通和协作,做好临终的后续工作。
2、对于病人的关爱加强对患者的关注和照顾,细心地为患者提供各种物质和精神上的支持。
3、尊重患者意愿不论是药物治疗还是其他治疗,都需要全面尊重患者的意愿,并在充分沟通的基础上做出医学决策。
4、保护病人的隐私权对于患者的状况应做出妥善的处理,并且不泄露患者的个人隐私信息。
四、工作的意义1、弘扬人道精神临终关怀工作是一种充满人道关怀和关心的工作,有助于传递人性关怀和爱心。
医院死亡管理工作计划一、目的为了确保医院死亡患者的管理流程规范、科学、高效,提高医疗服务质量,保障患者及家属的合法权益,特制定本《医院死亡管理工作计划》。
二、适用范围本工作计划适用于本院所有死亡患者的管理工作。
三、工作原则1. 尊重生命,关爱患者:对死亡患者给予充分的关爱和尊重,确保其尊严得到维护。
2. 严格程序,规范操作:按照相关法律法规和医疗规范进行死亡患者的管理。
3. 保密原则,保护隐私:对死亡患者的个人信息和病情资料严格保密,不得随意泄露。
4. 及时报告,及时处理:对于死亡事件要及时向上级主管部门报告,并按照规定程序进行处理。
5. 持续改进,提高服务质量:不断总结经验教训,优化工作流程,提高服务质量。
四、工作内容1. 死亡患者接诊与评估:医务人员在接到死亡患者后,应立即停止诊疗活动,对患者进行初步评估,确定是否需要进行尸检。
2. 尸检申请与审批:对于需要进行尸检的患者或家属提出的尸检申请,应按照相关规定进行审批。
3. 尸检与病理诊断:对于通过审批的患者,应及时安排尸检并取得病理诊断结果。
4. 遗体处理与火化:根据患者及家属的意愿和有关规定,对遗体进行处理(如火化、埋葬等)。
5. 病历整理与归档:将死亡患者的病历资料整理归档,确保信息的完整性和准确性。
6. 通知家属与协调相关部门:在完成上述工作后,应及时通知死者家属,并协调相关部门(如公安、民政等)做好后续工作。
7. 信息上报与备案:将死亡事件的相关情况报告给上级主管部门,并按照规定程序进行备案。
8. 培训与教育:定期开展针对医务人员的死亡患者管理培训和教育,提高医务人员的业务水平和服务质量。
9. 监督与考核:加强对死亡患者管理工作的监督和考核,确保各项工作落实到位。
10. 其他相关工作:根据实际情况,做好其他与死亡患者管理相关的工作。
五、工作要求1. 所有医务人员要严格遵守本工作计划及相关法律法规、医疗规范,确保工作的规范性和科学性。
2. 要注重沟通与协调,积极主动地与患者及家属沟通,化解矛盾。
养老院临终服务规范1. 引言养老院是为了照顾年迈的老年人而设立的机构,其中包括提供临终关怀服务的养老院。
临终关怀是指在老年人生命接近尽头时,提供医疗、心理和宗教方面的支持,以保证他们在最后的时刻能够得到尊严和舒适的照顾。
本文档旨在规范养老院临终服务的程序和标准,以确保老年人得到适当的关怀。
2. 目标养老院临终服务的目标如下:•为老年人提供尊严和舒适的临终照顾;•提供医疗、心理和宗教支持,满足老年人的各种需求;•建立有效的沟通机制,与老年人和其家人保持紧密联系;•为老年人和家人提供必要的信息和指导。
3. 程序3.1 接受和评估当老年人的病情恶化,需要临终服务时,养老院应该及时接受并评估其状况。
评估包括收集老年人的医疗记录、了解他们的意愿和需求以及与他们的家人进行讨论。
根据评估结果,制定个性化的临终照顾计划。
3.2 提供医疗支持在老年人的生命接近尽头时,养老院应提供必要的医疗支持。
包括:•定期监测病情,提供合适的药物和治疗;•确保疼痛管理的有效性,提供舒适的环境;•与医生和护士保持密切合作,确保老年人得到专业医疗照顾。
3.3 提供心理支持临终阶段的老年人常常需要心理支持。
养老院应该提供以下服务:•建立良好的心理支持团队,包括心理专家和辅导员;•与老年人建立信任关系,了解他们的情感需求;•提供情感支持,帮助老年人处理丧失和死亡的问题。
3.4 提供宗教支持对于有宗教信仰的老年人,养老院应尊重他们的宗教需求,并提供相应的宗教支持。
包括:•提供宗教仪式和祷告场所;•安排宗教领袖或教士进行宗教活动和心灵慰藉;•尊重老年人的宗教信仰,不强迫或干涉他们的宗教行为。
3.5 沟通和协调养老院应与老年人及其家人保持紧密的沟通和协调,以确保他们得到所需的支持和关怀。
这包括:•定期召开家庭会议,与家人讨论老年人的状况和需求;•提供临终规划咨询和指导,协助老年人和家人做好准备;•向家人提供必要的信息和资源,帮助他们做出明智的决策。
临终关怀爱心使者活动策划书2篇临终关怀爱心使者活动策划书2篇篇一:仁爱公益临终关怀策划书一、活动背景生老病死是人类的自然规律,而对于身患绝症或濒临死亡的病人,如何使他们能够正确认识死亡和生命的存在,如何在有限时间内减轻痛苦,安度余生,有尊严的离去,这是医学界,乃至全社会面临的新问题。
仁爱公益临终关怀志愿者服务由此应运而生。
二、活动目的使临终病人生活质量得到提高,珍惜有限人生时光,减少身心痛苦,甚至无痛苦的走完人生的最后旅程,并使家属的身心得到维护和增强。
三、活动意义临终关怀服务能使受助者及其家属树立正确科学的死亡观,显示了人道主义精神,体现了生命的神圣、质量和价值的统一,展示了人类文明的进步。
于肉体上的痛苦。
仁爱公益临终关怀的志愿者们的服务意义在于,减轻临终病人的心理负担,在生理、心理及社会需要各方面给予病人帮助和关怀,达到逝者死而无撼,生者问心无愧的目的。
四、活动组织机构及参与者组织机构:南充仁爱公益执行总负责人:王凯恩组长:何捷组员:每组志愿者2~4人(共有五组)篇二:学生六部“临终关怀,爱心使者”暑期社会实践策划书一、活动背景临终关怀又被称为安宁医护,或善终服务,是通过对临终病人的关怀与护理让病人尽快进入临终角色,接受现实,稳定情绪,让其在尊严、舒适、平静中离世。
这是一个西方概念,、近几年被引入中国,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发展,临终关怀已逐渐被一部分人所接受,经过实践证明,临终关怀是一个人值得被关注的话题,它引发的社会思考和意义都值得深思和探讨。
当死亡不可避免时,病人最大的需求是安宁、避免骚扰,亲属随和地陪伴,给予精神安慰和寄托,对美(如花、音乐等)的需要,或者有某些特殊的需要,如写遗嘱,见见最想见的人,等等。
病人家属则可通过关怀得到情感支持,以达到维系或提高身心健康的目的。
二、活动目的及意义临终关怀与在校大学生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
1.临终关怀符合人类追求高生命质量的客观要求。
随着人类社会文明的进步,人们对生命的生存质量和死亡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向迎接新生命、翻开人生历程的第一页一样,临终关怀可以为弥留者合上人生历程的最后一页,划上一个完美的句号。
临终关怀工作制度图片来源于网络01临终关怀的内容1.针对濒死老人的病痛和症状予以相应专业的治疗和全面身心照料;2.帮助濒死老人维持正常的生活形态;3.根据病情适当调整使用的药物及其服用剂量;4.鼓励临终老人之间的彼此沟通和互助;5.鼓励护理人员发挥内在力量给予濒死老人的情感、身心最大安慰和最有力的支持;6.向临终老人、家属和所有受死亡阴霾笼罩的亲人提供温暖的照料和帮助,并考虑他们的处境;7.向濒死老人提供保持他独立性、隐私性需要的生活空间。
02临终关怀的责任1.帮助老人正确地面对死亡的现实当老人的生命已无法拯救,且其病情又在不断恶化时,老人的心理状况是十分复杂的。
护理人员要抱有对老人的同情心,鼓起勇气,采用老人可以忍受的比较容易接受的渐进的方式方法,逐渐向老人家属和老人本人透知真情。
一般老人疾病比较笃重,在治疗上有麻烦,但护理人员一定尽心尽力给予诊治,开始先让老人有一个身患重疾需作长时期治疗的思想准备;随着病情的日益恶化,老人一般都慢慢地冷静地面对已面临死亡的事实;这时候护理人员可以表明,老人的死亡不至于会立即来临,可起到缓解紧张的作用;同时要真诚地、坦率地与老人沟通心理,理解和鼓励他们,满足老人的心理需要,这是临终关怀的基础。
2.帮助老人减轻痛苦对于濒死老人,减轻或控制疼痛是第一位的,通常要给予足量的有效的止痛药物。
死亡的前奏症状包括意识模糊、呼吸变快或变慢、脉搏变快或变慢、血压下降、肌肉麻痹、口渴、出汗、瞳孔逐渐散大、大小便失禁等。
护理人员要努力保持濒死老人的舒适,这包括:(1)改善老人异常口渴的痛苦;(2)要注意保持清静无杂,因为听觉是人体最迟消失的感觉功能,许多濒死老人对各种刺激均已无反应,但仍有听觉,仍然为床边的嘈杂声的骚扰而苦恼;(3)要保持高度警觉,满足老人的体位要求,因为老人全身肌肉松弛,平躺在床,不能自己改变体位,也不会开口请求帮助,护理人员要帮助老人垫好四肢,拉平被褥,洗抹口腔和鼻部排泄物;(4)要做好床褥保洁工作,因为老人肛门和膀胱括约肌的松弛,易引起大小便失禁。
临终关怀护理服务工作实施方案1. 引言本文档旨在为临终关怀护理服务工作的实施提供一个方案。
临终关怀护理是一项重要的服务,旨在为病患提供舒适和尊严的护理,同时支持其家属和护理团队。
本方案将包括目标、服务内容、工作流程和质量控制等方面的内容。
2. 目标本临终关怀护理服务工作实施方案的目标如下:- 提供病患与家属需要的专业护理服务;- 改善病患的生活质量,并使其在临终阶段感到舒适和尊严;- 为家属提供心理和情感上的支持,帮助他们应对临终阶段的挑战;- 通过有效的工作流程和质量控制,保证护理服务的标准化和优质化。
3. 服务内容本临终关怀护理服务包括以下内容:3.1 专业医疗护理- 监测病患的生命体征;- 提供药物管理和疼痛控制;- 进行伤口护理和身体清洁;- 管理病患的饮食和营养。
3.2 心理和情感支持- 提供心理咨询和情绪支持;- 倾听和理解病患和家属的需求和疑虑;- 帮助病患和家属处理情绪和接受现实。
3.3 家属教育和指导- 为家属提供有关临终护理的知识和技能培训;- 指导家属如何提供康复性护理;- 提供有关社区支持和资源的信息。
3.4 临终准备和后事安排- 协助家属制定临终计划和关怀方案;- 协调与医疗机构、葬礼服务机构等的沟通与安排;- 提供灵柩运输和火化/入土服务的协助。
4. 工作流程以下是本临终关怀护理服务工作的基本工作流程:1. 家庭访视:与病患家属会面,评估护理需求和目标,制定个性化护理计划。
2. 执行护理计划:根据病患的需求和目标,提供相应的医疗和情感支持。
3. 家属辅导:为家属提供情感支持和教育指导,帮助他们应对临终阶段的挑战。
4. 临终准备:协助制定临终计划,并与相关机构沟通和安排。
5. 质量评估:定期评估服务质量,并进行改进和提升。
5. 质量控制为确保本临终关怀护理服务工作的质量,我们将采取以下措施:- 建立标准操作程序和护理指南;- 定期进行护理团队培训和更新知识;- 进行客户满意度调查和反馈收集;- 定期评估服务质量,并进行改进。
疼痛管理与姑息治疗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目的和依据本制度旨在规范医院疼痛管理和姑息治疗的工作流程和标准,提高病患的疼痛缓解水平和生活质量,减轻病患的痛苦和苦闷情绪,保护医务人员的权益,提升医院的疼痛管理水平。
本制度依据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相关规定和医院管理制度。
第二条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医院全部临床科室的疼痛管理和姑息治疗工作。
第三条定义1.疼痛缓解:采取合理的药物和非药物措施,减轻病患的疼痛程度。
2.姑息治疗:针对无法治愈或无法改善的疾病,通过缓解病患的痛苦和症状,提高其生活质量。
第二章疼痛评估与管理第四条评估标准1.全部病患在入院时必需进行疼痛评估,包含疼痛程度、疼痛部位、疼痛类型、连续时间等。
2.使用疼痛评估工具,如VAS评分法、NRS评分法等,依据疼痛程度进行分级,为进一步处理供应依据。
第五条疼痛管理方案1.依据病患评估结果,医务人员应订立个性化的疼痛管理方案,包含药物和非药物治疗。
2.在选择疼痛管理方案时,应依据疼痛类型和程度选择合适的药物,并遵从临床指南和规范,合理搭配和调整药物剂量。
3.除药物治疗外,还应采取非药物治疗手段,如物理疗法、心理疗法、放松技巧等,帮忙病患缓解疼痛。
4.疼痛管理方案应定期进行评估和调整,以适应病患的个体差别和疼痛变动。
第六条药物管理与使用1.医务人员应依据疼痛类型和程度选择适当的药物,并遵从药物使用的合理和安全原则。
2.在使用猛烈止痛药物时,应注意病患的生命体征变动、呼吸抑制等副作用,并及时调整剂量和予以支持治疗。
3.对于特殊群体(如老年人、孕妇、儿童等),应谨慎使用药物,并依据病患的生理特征和代谢本领进行个体化调整。
4.在使用麻醉药物时,必需严格遵守相关规定和程序,确保用药安全。
第七条疼痛评估记录与沟通1.医务人员应及时记录疼痛评估结果和疼痛管理方案,确保信息的准确和完整。
2.医务人员应与病患进行充分及时的沟通和沟通,了解病患的疼痛感受和需求,供应必需的支持和帮忙。
养老院护理质量管理制度一、引言养老院作为提供老人照料和护理的重要场所,应该建立完善的护理质量管理制度,以保证老人的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
本文就养老院护理质量管理制度进行详细说明。
二、制度目标1.提供安全、优质、个性化的护理服务,满足老人的健康和生活需求。
2.确保护理工作人员具备专业知识和技能,提高工作效率和服务质量。
3.强调团队合作,加强沟通和协调,提高护理团队的整体素质。
4.定期评估和改进护理质量,持续提高养老院护理服务的水平。
三、组织架构和人员配置1.养老院设立护理部门,负责管理和协调护理工作。
2.护理部门应配备合适的护理主管和护士,根据养老院的规模和需求进行人员配置。
3.护理部门还可以配备康复师和社工等专业人员,提供综合护理服务。
4.护理部门应与医疗部门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保证老人的医疗护理需求得到满足。
四、护理服务内容1.日常生活照料:包括饮食、洗漱、穿衣等基本生活照料,根据老人的具体需求提供个性化的服务。
2.健康监测和护理:定期进行老人的生理和心理健康评估,配备必要的护理设备和药品,提供必要的护理服务。
3.康复护理:根据老人的健康状况和需要,进行康复护理和康复训练,提高老人的生活自理能力。
5.终末关怀:尊重老人的人生价值和自尊,提供恰当的终末关怀和临终关怀。
五、护理质量管理流程1.护理计划制定:根据老人的健康状况和需求,制定个性化的护理计划,并与老人及其家属进行沟通和确认。
2.护理实施:根据护理计划,合理安排护理工作,保证老人的生活日常和医疗护理需求得到满足。
3.护理记录:及时、准确地记录老人的健康状况和护理情况,确保护理工作的连续性和可追溯性。
4.护理评估和改进:定期对护理质量进行评估,并根据评估结果进行改进,持续提高护理质量和老人满意度。
六、护理质量管理措施1.护理培训和教育:定期对护理人员进行培训和技能提升,确保其具备必要的专业知识和技能。
2.指导和监督:建立有效的指导和监督机制,确保护理工作按照规定的程序和标准执行。
养老院临终关怀工作手册养老院临终关怀工作手册一、引言临终关怀是一项为临终者提供全面关怀和支持的服务,旨在帮助他们在生命的最后阶段获得舒适、尊严和安宁。
养老院作为老年人的主要居住场所之一,承担着提供临终关怀服务的重要责任。
本工作手册旨在为养老院的工作人员提供临终关怀的指导和建议,帮助他们更好地为临终者提供关怀和支持。
二、临终关怀的定义和目标临终关怀是一种为临终者提供全面关怀和支持的服务,旨在帮助他们在生命的最后阶段获得舒适、尊严和安宁。
临终关怀的目标是缓解临终者的身体和心理痛苦,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同时为他们的家人和朋友提供支持和安慰。
三、临终关怀的服务内容临终关怀的服务内容包括身体护理、心理护理、精神护理和社会支持等方面。
具体来说,临终关怀的服务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身体护理:临终关怀的身体护理包括疼痛管理、症状控制、营养支持和护理等方面。
临终关怀的工作人员应该了解临终者的身体状况和需求,为他们提供个性化的身体护理服务。
心理护理:临终关怀的心理护理包括情感支持、心理疏导和心理治疗等方面。
临终关怀的工作人员应该了解临终者的心理状况和需求,为他们提供个性化的心理护理服务。
精神护理:临终关怀的精神护理包括宗教信仰支持、生命意义探索和精神安慰等方面。
临终关怀的工作人员应该了解临终者的精神状况和需求,为他们提供个性化的精神护理服务。
社会支持:临终关怀的社会支持包括家庭支持、朋友支持和社区支持等方面。
临终关怀的工作人员应该了解临终者的社会状况和需求,为他们提供个性化的社会支持服务。
四、临终关怀的服务流程临终关怀的服务流程包括评估、计划、实施和评价等方面。
具体来说,临终关怀的服务流程包括以下几个方面:评估:临终关怀的评估包括身体状况评估、心理状况评估、精神状况评估和社会状况评估等方面。
临终关怀的工作人员应该了解临终者的身体、心理、精神和社会状况,为他们提供个性化的关怀和支持服务。
1. 2. 3. 4. 1.计划:临终关怀的计划包括身体护理计划、心理护理计划、精神护理计划和社会支持计划等方面。
老年护理习题库(附答案)一、单选题(共100题,每题1分,共100分)1.照护管理制度的拟定主要遵循的原则不包括()A、合法性B、先进性C、完整性D、科学性E、适用性正确答案:B2.协助老年人用药,最重要的一项原则是()A、严格遵守医嘱B、注意观察C、及时记录D、及时发放药物E、热心指导服药正确答案:A3.张爷爷,男,70 。
身体状况良好,半年前因老伴儿去世后,性格逐渐变的敏感,整体待在家里,闷闷不乐,不愿外出。
你会建议张爷爷选择()A、医养结合养老照护B、机构养老照护C、居家养老照护D、社区养老照护E、公寓养老照护正确答案:D4.下列哪项遵守了使用外用药应遵循的基本原则()A、外用药应保存在置于通风、光线照射处。
B、注意保持外用药未被污染C、已开封的外用药在药物有效期内可一直使用D、同时使用多种药物时,无需间隔E、单人使用的外用药,可以接触身体皮肤正确答案:B5.在照护服务中鼓励老年人坚持力所能及的活动,符合()A、安全性原则B、平等性原则C、指导合作原则D、共同参与的原则E、自立支援的原则正确答案:E6.小王,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大三学生,毕业后的职业规划是进入养老机构,从事老年照护工作,现准备考取中级老年照护职业技能等级证书。
下列哪项是小王顺利通过考试的必备知识或技能()。
A、老人生活照料技术B、养老机构运营管理知识C、老年人相关法律知识D、国家有关养老的政策文件正确答案:A7.使用氧气过程中,如调节氧流量时,应采取的方法是()A、直接调节氧流量B、更换粗导管并加大流量C、分离导管调节氧流量D、拔出导管调节氧流量E、关闭总开关调节流量后再开总开关正确答案:C8.为老年人作雾化吸入,使用α-糜蛋白酶的目的是()A、抗炎B、利尿C、解痉D、消肿E、稀化痰液、祛痰正确答案:E9.Barthel指数是用于评定( )的方法A、肌力B、肌张力C、关节活动度D、ADLE、平衡功能正确答案:D10.包扎止血不能用的物品是()A、三角巾B、绷带C、长纱布D、麻绳E、止血带正确答案:D11.髋关节屈伸活动范围测量中,测角计轴心放置位置为()A、髌骨下端B、股骨大转子C、股骨外踝D、髂前上棘E、耻骨联合正确答案:B12.保持晚期失智症老人舒适的措施中错误的是()A、经常利肢体语言与老年人交流B、老人已没有痛感,不用关注C、注重生活照料,做好清洁卫生工作D、经常与老人进行沟通E、及时处理大小便问题正确答案:B13.失智症老年人病情早期可能出现的症状不包括()A、会迷失方向B、轻度语言功能受损C、看到镜子、反光物、窗户中自己的倒影,会误以为是别人D、个人生活尚可自理E、近期记忆障碍为首发和最明显症状正确答案:C14.中级老年护理人员应具备一定的法律、法规知识,如()的相关知识、劳动法的相关知识以及其他相关法律、法规。
养老院的工作流程和规章制度养老院作为为老年人提供居住、护理、康复等服务的机构,在社会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为了保障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和安全,养老院需要建立一套科学合理的工作流程和规章制度。
本文将从工作流程和规章制度两个方面,探讨养老院运营的要点。
一、养老院的工作流程养老院的工作流程是指在老年人入住到离院的整个过程中所涉及到的各项工作,包括入住申请、医疗护理、日常生活照料等。
下面将简单介绍养老院的常见工作流程。
1. 入院申请流程老年人或其家属想要入住养老院,需要进行入院申请。
申请流程一般包括以下环节:(1)咨询与了解:老年人或家属可以通过电话或亲自到养老院咨询了解相关细节。
(2)参观与评估:老年人及家属可以参观养老院,并进行相关评估,以确定是否适合入住。
(3)签署合同:确定入住后,老年人及家属与养老院签署入住合同,并缴纳相应费用。
(4)办理入院手续:老年人需办理相关入院手续,包括身体健康检查、提供身份证明等。
2. 入住与日常照料流程老年人入住养老院后,养老院需要提供定期检查、康复护理、饮食、活动等服务。
具体流程如下:(1)入住登记:老年人入院后,养老院进行入住登记,确认住院信息。
(2)定期体检:养老院定期安排医生进行老年人的健康检查,确保身体状况良好。
(3)护理服务:养老院提供老年人的护理服务,包括生活照料、药物管理、卫生清洁等。
(4)膳食安排:养老院根据老年人的需求,制定合理的膳食安排,并提供餐食服务。
(5)日常活动:养老院组织一些适合老年人参加的文体活动,提高生活质量和愉悦度。
3. 临终关怀流程当老年人健康状况恶化,需要接受临终关怀时,养老院需要提供相应服务。
流程如下:(1)家属沟通:养老院通过与家属的沟通,了解老年人的需求和家属的意愿,制定适合的护理方案。
(2)舒适护理:养老院提供舒适的环境和护理措施,确保病人在生命最后阶段得到最佳关怀。
(3)心理支持:养老院提供心理咨询和支持服务,帮助家属及时缓解情绪和压力。
养老机构服务工作方案模板标题:养老机构服务工作方案一、背景和目标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加剧,养老机构承担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为老年人提供专业的照料和服务。
本服务工作方案旨在明确养老机构的服务目标,提供标准化和个性化的服务,以满足老年人的各种需求和提高居住质量。
二、服务内容1. 日常生活照料:提供饮食、洗漱、穿衣、排便等基本生活照料,确保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和安全。
2. 医疗护理:配备专业护理人员,提供定期体检、药物管理、基础护理等医疗服务,保障老年人的健康状况。
3. 社交活动:组织多样化的社交活动,如文艺表演、康体运动、亲子互动等,提高老年人的精神状态和社交互动。
4. 心理疏导:设立心理咨询室,提供心理辅导、情感支持等服务,帮助老年人调整心态、减轻心理压力。
5. 康复护理:配备康复师团队,提供康复训练、理疗、按摩等服务,促进老年人的身体康复,提高生活质量。
6. 临终关怀:提供哀思陪伴、心理辅导、丧葬服务等临终关怀,给老年人和家属提供温馨的终末关怀。
三、服务流程1. 入住评估:根据老年人的身体状况、社会心理需求等综合评估,确定个性化服务计划。
2. 居住安排:根据老年人的意愿和服务需求,提供不同类型的居住方案,如独立住房、共享居住等。
3. 定期活动安排:制定每周的活动计划,包括文娱活动、运动活动、社交活动等,满足老年人的各种需求。
4. 培训和支持:定期进行员工培训,提高工作人员的专业水平和服务质量。
5. 资源合理利用:充分利用当地资源,与社区、医院、志愿者组织等合作,提供更全面的服务。
四、服务质量控制1. 建立投诉处理机制:设立投诉热线和相关投诉处理流程,及时处理老年人和家属的投诉,并及时采取措施改善问题。
2. 进行满意度调查:定期进行满意度调查,了解老年人对服务的评价和需求,及时改进和调整服务内容。
3. 定期评估服务质量:定期组织第三方机构进行服务质量评估,以确保服务水平达到标准要求。
4. 常态化患者管理:建立老年人档案,定期跟踪老年人的健康状况,及时调整服务计划和提供个性化护理。
一、目的
为维护个人尊严,提高患者的生命质量,通过消除或减轻病痛与其他生理症状,排解心理问题和精神烦恐,令病人内心宁静地面对死亡;同时,帮助病患家人承担一些劳累与压力的工作,制定本流程。
二、范围
适用于深圳湾社区综合服务中心的老年人需要临终关怀时的工作。
三、定义:
临终关怀:并非是一种治愈疗法,而是一种专注于在患者在将要逝世前的几个星期甚至几个月的时间内,减轻其疾病的症状、延缓疾病发展的医疗护理。
四、职责:
责任社工负责记录患者得到临终关怀的具体服务:减轻痛苦,延缓疾病等具体记录,做好汇总、归档、更新工作。
五、工作流程:
5.1 责任社工与各小区物业管理人员对接,了解有哪些家庭需要临终关怀服务。
5.2 责任社工应与该家庭成员沟通,得到其同意后,方可进行下一步工作:
a 登记临终关怀的家庭或者患者的一般资料,并与家庭签订相关协议。
b 责任社工负责记录患者所需临终关怀的侧重点、临终关怀的具体事项如:减轻躯体疼痛、照料日常生活、共同面对死亡心理等。
c 临终关怀时限知道患者去世或家庭提出终止。
5.3 整理工作记录并打印成档案,按个人档案模式分类。
a 购买文件夹,及确定资料存放柜
b 将打印出来的纸质材料按个人分类存入
5.4 若家庭要求,可转介给相关临终关怀机构。
六工作标准及评价:
七、记录:
临终关怀对象、家庭一般信息、临终关怀服务事项、相关材料和服务协议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