漏泄通信装置在矿井运输系统中的应用
- 格式:pdf
- 大小:85.66 KB
- 文档页数:1
隧道出渣有轨运输施工方案1. 工艺概述有轨运输就是利用轨道进行出渣的方法。
隧道施工运输工作主要包括弃碴的装、运、卸和洞外运进的混凝土、各种材料、工具、设备等。
隧道有轨运输系统由走行轨道、牵引机车、装运设备组成。
牵引机车牵引运输设备在轨道上行走来完成洞内外运输工作。
2. 适用范围本工艺适用于陡坡(斜井倾角12%≦α≦28%)较长斜井,采用大容量侧卸式矿车有轨运输的长大隧道施工或其它类似工程。
3. 作业内容轨道运输是铺设小型轨道,用轨道式运输车出渣和进料。
轨道运输多采用电瓶车或内燃机车牵引,斗车或梭式矿车运渣。
它即可适用于小断面开挖的隧道,也适用于大断面开挖的隧道,尤其适应于3000m以上的长隧道运输,是一种适应性较强的和较为经济的运输方式。
4. 质量标准及检验依据《铁路轨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10413-2018《建筑施工土石方工程安全技术规范》JGJ180 2009《铁路隧道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程》TB10304-20205. 施工工艺流程图图5-1 有轨运输施工工艺流程图6. 工艺步骤及质量控制6.1 施工要点(1)斜井施工至正洞中线位置后,即进行井底车场翻碴坑、地面翻碴台的施工以及轨道铺设、通信、电视监控等工作,完成斜井轨道运输系统的施工。
(2)正洞开挖爆破后,立即进行通风排烟,用WL160B型扒渣机装碴,CDXT-12电瓶车牵引KZ-6侧卸式矿车运输,至翻碴坑旁边后通过龙门吊上的5t 电动葫芦提升侧卸式矿车,将碴倒入翻碴坑内的外运KZ-8侧卸式矿车。
(3)2JK-2.5提升机提升一台KZ-8侧卸式矿车至洞外翻碴台,通过翻碴台上的翻碴轨道使矿车侧倾将碴倒入台下运输汽车,二次倒运至弃碴场。
(4)采用隧道漏泄通信系统和电视监控系统对整个运输过程实现指挥和调度。
6.2 翻碴坑开挖翻碴坑前,井底车场的井身要按设计及围岩情况,做好井身的支护及衬砌施工,在确保安全的情况下,开始施工翻碴坑。
翻碴坑的最大深度一般在5m ,开挖宽度4.5m(铺2股道),开挖视岩石情况及时支护和衬砌,进入翻碴坑内的矿车股道要与斜井线路的坡度基本一致。
八、矿井机电提升运输系统(一)图纸1、矿井供电系统图2、矿井提升运输系统图3、井下排水系统图4、压风及输送系统图5、通讯系统图(二)、矿井提升运输系统说明1、提升设备规格型号及主要技术特征⑴、主井胶带运输机型号:DTL1000/45/500S上运式带式输送机技术特征:带宽:1000mm;带速:3.15m/s;长度:1005.6m ;运送倾角25°;小时运量:450吨;槽形托辊组:φ133×380 ;平托辊组:φ133×1150 ;缓冲托辊组:φ133×380⑵、三采区胶带运输机型号:STJ1000/2×400上运式带式输送机技术特征:带宽:1000mm,带速:3.15m/s,设计长度:1400m 运送倾角:14°,小时运量:500吨,槽形托辊组:φ133×380 ,平托辊组:φ133×1150 ,缓冲托辊组:φ133×380⑶、八采区胶带输送机型号:DTL100/50/2*250型强力胶带输送机技术特征:每小时运量:500t;带速:2.5m/s;带宽:1000mm;长度:1227m;托辊组:φ133×380;运送倾角:0-12°。
⑷、副井绞车型号:JK-3.5*2.5型矿井提升机技术特征:钢丝绳直径:38mm、一层容绳量571m,二层容绳量1256m、三层容绳量1951m、主电机型号YKKPT560-10、主电机功率500KW、电机额定电压6000V、出厂编号12-53、卷筒直径3500-2500mm、卷筒数量1、液压站型号CY-HJ042、液压站输出压力10MPA、减速器速比28、出厂日期:2012年7月⑸、三采区绞车型号:JKB-3.0×2.2P型矿井提升机技术特征:卷筒尺寸:φ2000×1500mm,卷筒数量:1个,钢丝绳最大直径:φ26mm,第二层容绳量:610m,提升速度:0—3m/s,最大静张力:60KN,主油路工作电压:16MPa,盘形闸工作压力:55MPa,液压马达型号:NJM-125,主油泵型号:ZBS-H915F,主电机型号:YB355L-6⑹、八采区绞车型号:JKB-2×1.5P型矿井提升机技术特征:卷筒尺寸:φ2000×1500mm, 卷筒数量1个,钢丝绳直径:φ26mm,一层容绳量:268m,二层容绳量:612m,三层绳容量:963m,提升速度0-3.34m/s,最大张静力:60KN,液压站型号:ZDYB-1,主电机型号:YBBP-355M2-62、提升方式、提升容量、一次提升量提升方式:主井提升方式为斜井大倾角特殊胶带机提升,副井、三采区轨道下山、八采区轨道下山提升方式均为单滚筒缠绕式等直径滚筒提升机。
山西省煤炭工业厅煤矿井下通信联络系统使用与管理规范(试行)前言为规范全省煤矿井下通信设备和系统的选型、安装、使用、维护与管理,保证煤矿井下通信设备和系统的正常使用,建立通畅、便捷、有效、快速、智能化的井上下通信联络,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标准的要求,制定本规范。
本规范由山西省煤炭工业厅信息中心提出并起草。
1 范围本规范规定了山西省煤矿井下通信设备和系统选型、安装、使用、维护与管理的要求。
本规范适用于山西省煤炭工业厅管辖范围内的煤矿企业。
2 规范性引用文件《煤矿安全规程》GB/T 2887 电子计算机场地通用规范GB 3836.1 爆炸性气体环境用电气设备第1部分:通用要求(GB 3836.1-2000,eqv IEC 60079-0:1998)GB 3836.2 爆炸性气体环境用电气设备第2部分:隔爆型“d”(GB 3836.2-2000,eqv IEC 60079-1:1990)GB 3836.3 爆炸性气体环境用电气设备第3部分:增安型“e”(GB 3836.3-2000,eqv IEC 60079-7:1990)GB 3836.4 爆炸性气体环境用电气设备第4部分:本质安全型“i”(GB 3836.4-2000,eqv IEC 60079-11:1999)GB 50215-2005 煤炭工业矿井设计规范AQ 6210-2007 煤矿井下作业人员管理系统MT/T 286 煤矿通信、自动化产品型号编制方法和管理办法MT/T 772-1998 煤矿监控系统主要性能测试方法MT287-92 煤矿信号设备通用技术条件MT209-90 煤矿通信、检测、控制用电工电子产品通用技术要求YD/N 065-1997《邮电部电话交换设备总技术规范书》YD/T 954-1998《数字程控调度机技术要求和测试方法》YD/T 1821-2008《通信中心机房环境条件要求》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国家煤矿安监局关于建设完善煤矿井下安全避险“六大系统”的通知(安监总煤装﹝2010)146号)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国家煤矿安监局关于发布《禁止井工煤矿使用的设备及工艺目录(第二批)》的通知(安监总煤装﹝2008)49号)3 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规范3.1 煤矿井下通信联络系统具有以有线或无线的方式实现语音、数据、图像传输的功能。
冀中能源峰峰集团大淑村矿大巷轨道运输KJ334通讯监控系统设计方案石家庄市天阳电子科技有限公司二〇一零年八月第一部分机车运输监控通讯系统的要求一、大淑村矿井概况1、目前概况大淑村矿井下—450大巷目前担负着繁重的运输任务,巷道中道岔多,分布不均匀,偏口和硐室口多,给机车运输带来极大的安全隐患。
再有,随着井下生产地区的不断延伸,生产规模的不断扩大,井下使用机车数量也会不断增加,调度指挥列车的难度也会逐步加大。
2、项目的必要性安装井下“信、集、闭”系统是实现井口提升、井底车场、主巷运输、生产石门和采区运输各环节中输送、提升、行车指挥自动化的主要方式,它可以实现以下功能:1)、实现各种信号显示,供机车司机和调度员了解线路开道和机车运行状态,2)、实现各信号之间和道岔转辙机之间互相联锁,防止误动作,保证行车安全,3)、在调度站设模拟显示集中控制屏,集中控制和监督电机车运行,安全接发列车。
4)、在地面值班室设图形显示器显示。
5)、防爆型式:隔爆兼本安型。
3、项目的可行性1)、可实现可视化监视功能,在计算机终端和显示屏上实时显示列车位置、车号、运行方向、信号灯状态、道岔位置和轨道区段占用情况等运行状态信息;2)、调度站可以根据显示屏上显示的机车运行情况,采用自动或手动的方式来控制机车运行和各道岔、信号灯之间的转换;3)、系统可随时反映出系统内设备和传感器的工作状态,能自动进行故障判断并完成报警、处理;4)、重演功能:即能24小时记录系统运行情况并能根据记录的运行数据在显示设备上随意重现指定时间内实际运输过程;5)、本系统能够接入企业局域网,与企业内部管理系统共享数据,达到管控一体化。
4、效益分析该“信、集、闭”系统具有很强的可视化监视功能,在计算机终端和显示屏上可实时显示列车位置、车号、运行方向、信号灯状态、道岔位置和轨道区段占用情况等运行状态信息,使机车司机和调度员可以随时了解线路开道和机车运行状态情况。
浅谈漏泄通信技术在矿山立井提升信号中的应用作者:胡永立来源:《数字技术与应用》2012年第12期摘要:介绍了矿山企业立井提升系统检修期间提升信号联系的一种新方法,利用漏泄通信技术的信道较稳定、受外界环境影响小的优点,较好的解决了检修期间提升信号传递问题,保证了检修人员作业安全。
关键词:矿山企业立井提升系统检修期间提升信号提高可靠性中图分类号:TD6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9416(2012)12-0029-011、概述矿山企业立井提升系统按照《煤矿安全规程》要求必须进行日常检查维护,立井井筒装备检查是矿井提升系统检修维护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日常检查的主要工作之一。
而通常的做法是由设备维护人员携带防爆型电话等通信工具乘坐罐笼或箕斗进行井筒装备检查,期间的信号联系依靠对讲机与地面人员进行沟通,完成提升容器的升降、提升速度等信息的传递,在整个过程中,井筒内检修人员对提升信号的传输无法控制,不能干预井口检修信号及装卸载之间的信号传输,若出现检修过程中信号工误发信号的情况,极易造成提升事故,危及检修人员的安全。
为解决此类安全隐患,借助于漏泄馈线导行电磁波的通信,在公司所属的一些矿井研究推广了以漏泄通信技术为核心的立井提升信号装置,专门用于检查维护期间的信号联系,保证了人员作业安全。
2、设计思路目前,立井提升系统正常运行时的提升信号技术成熟,运行可靠,普遍采用PLC编程,通过位置传感器检测各种安全设施及罐笼(箕斗)的位置逻辑关系,满足条件时才能发出提升信号。
按照《煤矿安全规程》规定,提升信号必须有以下几种联锁关系:“立井使用罐笼提升时,井口、井底和中间运输巷的安全门必须与罐位和提升信号联锁:安全门未关闭,只能发出调平和换层信号,但发不出开车信号;安全门关闭后才能发出开车信号。
井口、井底和中间运输巷都应设置摇台,并与罐笼停止位置、阻车器和提升信号系统联锁:摇台未抬起,阻车器未关闭,发不出开车信号。
煤矿井下通信技术应用与分析1我国井下通信方式多年以来,对于井下无线通信技术,国内外进展了很多试验。
虽然研制出了一些井下通信设备,效果却不抱负,因此井下通信较地面通信进展缓慢。
与兴旺国家相比,中国的煤炭工业信息化水平低,装备制造技术还很落后。
20世纪90年月,我国开头组建煤矿井下计算机治理系统,提出矿井生产自动化系统与治理系统相连接,从而实现资源共享的信息系统集成设想。
1.1低频导引通信低频导引通信工作在低频段通常只有几百千赫兹,其传输媒介为同轴电缆。
每隔数百米需在电缆上布置一个辐射器,从而电波向电缆内外辐射,最终实现煤矿井下通信的目的。
通常状况下低频导引通信信号掩盖范围为1km左右,在加接中继器的根底上,通信范围可进一步扩大。
优点:低频导引通信系统造价低且简洁有用。
由于频率低、电缆的传输损耗小(2~4dB/km),故信号传输距离大。
缺点:由于低频处人为噪声很强,数据误码率高,牢靠性低;波长较大,导致天线收发信号效率低下,同时由于井下巷道的限制,所以天线规格就受到限制;且低频导引通信为模拟通信方式,由于其频率低,故不适合高速数据通信方式。
1.2动力线载波通信动力线载波通信方式作为一种较早应用于井下的通信方式,在煤矿井下掌握、语音及信号监测等方面都有广泛应用。
其原理是利用矿井机车架空线或动力电缆作为信道,将语音信号调成频率为数万赫兹的载波通过信道进展信号传输。
优点:使用简洁便利,借助于已有的电缆或者机车架空线,无需铺设专用线路,是煤矿早期实现电机车移动调度通信的主要手段。
缺点:煤矿井下机车架空线及动力电缆分支较多,且由于各种机电设备的频繁启动,不易使信道参数保持信号传送需要的稳定状态,且架空线及动力电缆载波频率相对较低,架空线及动力电缆的传输阻抗不易与通信机匹配。
1.3井下光纤通信技术井下光纤通信技术是利用光波作载波,以光纤作为传输媒质将信息从一处传至另一处的通信方式,被称之为“有线”光通信。
目前井下光纤通信技术已在不同领域发挥作用,在监测监控系统中,光纤是仅次于语音通信的较为抱负的高速信道。
用于闭域空间(矿井与隧道等)无线通信系统及泄漏同轴电缆的特性用于闭域空间(矿井与隧道等)无线通信系统及泄漏同轴电缆的特性研究摘要泄漏同轴电缆以其良好的电波覆盖性能在矿山、地铁、隧道或建筑物等闭域空间内的无线通信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对其电气特性的研究日益成为研究的热点。
本文探讨了矿井无线通信的频率特性和系统模型,提出今后技术发展的方向。
以及在研究了井下地质条件和生产环境对通信频率的影响因素基础上,确定了井下无线通信传输的较佳频段,并提供了井下蜂窝通信基站的布置方案。
最后就泄漏同轴通信电缆的既能传输电磁波信号,又可发射电磁波信号的独特性能进行了分析;对其特殊性能的应用进行研究.并探讨其应用和发展前景.并且从泄漏同轴电缆(简称漏缆)的结构出发,介绍了漏缆的几何参数和物理参数,然后由结构进行辐射原理的探讨,分析了其辐射模式,并且运用柱面傅里叶变换由外导体上的开槽处的场分布得到漏缆在自由空间的辐射场,进一步分析了存在反射的非自由空间内辐射场的求解,讨论了漏缆的位置对辐射场的影响。
然后,提出了泄漏同轴电缆的几个重要的电气特性指标,探讨在设计漏缆的频带、驻波比、祸合损耗、传输衰减等重要指标时的基础理论和相关问题,接着对漏缆的电气特性指标进行了综合设计。
最后分别介绍了漏缆在地铁、公路隧道、建筑物等闭域空间中的具体应用,比较了天线辐射和漏缆辐射的覆盖性能差异,提出了利用漏缆实现无线通信关键词泄漏电缆;无线通信;辐射场; 频带; 耦合损耗;AbstractLeak coaxial cable with good radio coverage performance in mining, the MTR, tunnels or buildings closed space within the domain of wireless communication has been widely used, its electrical characteristics of increasingly become a hot spot. This paper explores the mine wireless communication frequency and system model, the future direction of technical development. And the study of the underground geological conditions and the production environment on the frequency communications on the basis of factors, identified underground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transmission band better, and provided a cellular communications Underground station layout program. Finally leakage coaxial cable transmission of electromagnetic signals can, electromagnetic signals can launch of the unique properties of the analysis; its special properties of research. and explore its applications and development prospects. and leakage from the coaxial cable (cable leakage ) structure, introduced the cable missed the geometricparameters and physical parameters, then the structure of radiation theory, analysis of the radiation pattern and the use of Fourier transform cylindrical outer conductor from the slot on the distribution cable to be leak free space in the radiation field, further analysis of the non-existence of reflection free space within the radiation field solution discussion of the location of cable leakage of radiation field. Then, a leak of several important coaxial cable to the electrical characteristics of indicators, designed to explore the frequency leakage cable, VSWR, coupling loss, attenuation, and other important indicators of the basic theory and related issues, Then the electrical cable leakage characteristic indicators of the overall design. Finally introduced in the MTR missed cable, highway tunnels, buildings and closed space domain specific applications, Comparison of the antenna radiation and radiation leakage cable coverage performance differences, the use of leak cable wireless communication options.Key words: leaky coaxial cable, wireless communication radiated field, frequency band, coupling loss,第一章绪论1.1矿井及隧道无线通信系统探讨40 年来, 国内外作了多次井下无线通信试验, 研制了部分矿井无线通信的设备。
矿井多水平漏泄通信系统的组网研究与应用【摘要】文章介绍了协庄煤矿漏泄通讯系统的使用现状,针对使用中存在问题进行研究,采用单电缆多漏泄通信系统,实现共用语音传输模式,达到节能降耗安全可靠的目的。
主要包括:漏泄通信系统的组网方法、漏泄通信天线共用器的研究和现场应用。
【关键词】节能;漏泄通讯;安全;研究;可靠性Mine More than ASingle Cable Leakage and Implementation of Communication SystemsCAOShu-feng DUANXi-tao LI Peng-fei(Shandong Xinwen Mining Group Co., Ltd., Xintai Shandong, 271221)【Abstract】This paper describes the co-use of Mine Communication System Leakage current situation, problems for use in research, more than a single cable communication system leakage and achieve common voice transmission mode to achieve the purpose of saving energy safe and reliable. Include: communication systems Zuwang Fang Law leakage, leakage communications antenna multi-site development and applications.【Key words】Energy; Leakage reliability of communication; Security research 0概述矿山井下通信担负着矿山生产、安全、调度的重要任务,在矿井安全、高效生产、抢险救灾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采矿业中的矿井通信与自动化矿业作为一项重要的产业,在现代社会的发展中起到了极为关键的作用。
为了提高矿井的安全性、生产效率以及环境保护,矿井通信与自动化技术应运而生。
本文将讨论采矿业中矿井通信与自动化的重要性、应用技术、挑战以及未来的发展方向。
一、矿井通信与自动化的重要性矿井通信与自动化是矿业生产中的必要手段,它不仅提高了矿井的工作效率,降低了生产成本,而且还有效减少了矿井事故的发生。
通过实时监控和控制系统,可以对矿井中的设备进行远程管理和监测,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
此外,矿井通信与自动化技术还可以提供准确的数据分析,为决策者提供科学依据,提高矿井管理的水平。
二、矿井通信与自动化的应用技术1. 无线通信技术矿井通信中广泛使用的技术之一是无线通信技术。
通过搭建无线传输网络,可以实现矿井各个部位之间的实时通信,方便人员之间的信息交流以及设备之间的数据传输。
2. 传感器技术矿井自动化中使用的传感器技术可以实时监测矿井中的环境参数,包括温度、湿度、气体浓度等。
通过传感器采集到的数据,可以及时发现潜在的危险,并采取相应的措施保证工人的安全。
3. 数据处理与分析技术为了更好地利用矿井通信与自动化技术所产生的海量数据,必须运用数据处理与分析技术。
通过对数据的提取、清洗、存储和分析,可以更好地了解矿井的工作状态和生产效率,为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三、矿井通信与自动化的挑战1. 技术挑战矿井通信与自动化的技术难度较大,尤其是在矿井深部环境中。
挑战主要表现在传输信号的稳定性、抗干扰能力以及能源供应等方面。
目前,需要继续研究和发展更加稳定可靠的通信技术。
2. 安全挑战矿井作为一个相对封闭和危险的环境,矿井通信与自动化技术的应用必须考虑安全因素。
相关技术必须能够应对可能的事故情况,确保人员的安全。
3. 成本挑战矿井通信与自动化的成本较高,其中主要涉及到设备的购买、安装和维护等方面。
为了提高技术的普及与应用,需要不断寻找成本更低、性能更好的解决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