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史第6讲
- 格式:ppt
- 大小:618.50 KB
- 文档页数:24
2023-11-05CATALOGUE目录•中国医学史概述•中国传统医学•中国近代医学•中国现代医学•中国医学史上的重要人物与事件•中国医学史上的学术流派与传承•中国医学史上的文化交流与融合01中国医学史概述起源中国医学起源于古代,最早可以追溯到公元前3000多年的商代。
在古代,医学与巫术密不可分,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医学逐渐从巫术中分离出来,形成了独立的学科。
要点一要点二发展中国医学在各个历史时期都有不同的发展特点。
春秋战国时期,中医理论逐渐形成,出现了《黄帝内经》等经典著作。
汉代,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总结了前人的医学成就,提出了辨证施治的方法。
唐代,孙思邈的《千金方》等著作进一步丰富了中医理论。
明代,李时珍的《本草纲目》集古代医学之大成,是一部具有世界影响的药学巨著。
中国医学史的起源与发展中国医学史的主要流派与思想主要流派中国医学发展过程中形成了多个流派,如伤寒派、温病派、寒凉派、补土派等。
这些流派都有其独特的理论和方法,对中医理论和实践产生了深远影响。
思想中国医学史上的主要思想包括整体观念、辨证施治、藏象学说等。
整体观念强调人体内部环境的平衡和稳定,认为人体是一个有机整体;辨证施治是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个体化的诊断和治疗;藏象学说则认为人体内部各个器官都有其特定的功能和相互关系。
中国医学在多个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
首先,中国医学在理论上提出了整体观念、辨证施治、藏象学说等思想,为后世医学发展奠定了基础。
其次,中国医学在实践上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形成了多种有效的治疗方法,如中药、针灸、按摩等。
此外,中国医学还对世界医学产生了深远影响,如《本草纲目》被翻译成多种语言,成为世界医学的重要参考。
贡献中国医学不仅在国内产生了深远影响,也对世界医学产生了重要影响。
中医理论和方法逐渐被世界各地所接受,成为世界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同时,随着中医药的国际化发展,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地区开始将中医药纳入医疗保险体系,进一步推动了中医药的国际化和普及化。
绪论一医学与医学史 1 医学 2 医学史及其分类二医学史的研究与教学 1 医学史的研究 2 医学史的教学三学习医学史的意义:1 了解医学发展的规律 2 树立医学的整体和综合观念 3 正确认识祖国传统医学4 培养医师的职业道德修养 5 扩大知识领域第一章人类早期的医药卫生第一节人类早期的医疗保健活动一卫生保健的萌芽:1 穴居到筑居2 披兽皮到着衣3 火的应用二人类最早的医疗技术:1 药物的产生 2 治疗技术的产生第二节原始宗教及其对早期医学的影响一原始的自然观与宗教: 1 原始自然观与宗教的产生2 图腾崇拜3 巫术二原始宗教对医学的影响第三节医药起源问题一唯劳动说二唯本能说三巫源说四多因说第二章古代东方国家的医药第一节古代印度的医学一早期印度历史概述1 宗教婆罗门教佛教2 文字印章文梵文3 科学文化二《吠陀》与医学:《梨俱吠陀》《沙摩吠陀》《耶柔吠陀》《阿闼婆吠陀》《阿育尔吠陀》三著名医家及其著作:1妙闻《妙闻集》2阇罗迦《阇罗迦集》3婆拜他《八支集》、《八心集》四解剖学与病理思想“三大学说”与气、胆、痰五疾病的认识八科:拔除医科、利器医科、身病医科、鬼病医科、小儿医科、解毒医科、长寿药科、强精药科六诊疗方法与药物手术无械、鼻成形术七卫生与保健哈拉巴文化《摩奴法典》瑜珈术八、医师的道德要求第二节巴比伦和亚述的医学一历史概述宗教、文字、科学二神话与医学三对人体生理病理的认识四对疾病的认识五治病方法与药物六最早的医学法令七医生的分工与特殊会诊第三节古代埃及的医学一一般历史概述文字、科学二医学纸草卡洪氏纸草斯密斯纸草埃伯氏纸草三宗教、神话与医学四早期的解剖、生理、病理概念五疾病、病因与诊断六治疗与药物七卫生传统与习俗第三章古希腊和罗马的医学第一节古希腊的医学一古希腊早期的医学(一)荷马史史诗所反映的医学(二)神话中反映的医学二古希腊全盛时期的医学(一)历史概述(二)自然哲学的勃兴(三)民间医生组织和医学学派1民间医生组织希波克拉底医族2医学学派①克尼达斯派②西西里学派③柯斯学派(四)希波克拉底及其学派 1 希波克拉底生平及著作 2 希波克拉底学派的成就与特点①解剖学与生理学②体液生理和病理学说③气质和体质的概念④机体整体观和预防思想⑤重视疾病过程,提倡自然疗能⑥重视临床观察和预后⑦丰富的治疗经验⑧宝贵的医学道德(五)希波克拉底以后的医学亚里士多德狄奥克雷斯普拉萨哥拉斯三亚历山大利亚的医学(一)解剖学和生理学成就 1 希洛菲利2 埃拉西斯特拉特(二)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学派 1 教条主义学派2 经验主义学派第二节古代罗马的医学一伊达拉里亚人的医学1 内脏卜2 牙医3 公共卫生二早期的罗马医学1 罗马医疗神话与医生2 希腊医生到罗马3 阿斯克莱庇亚得三帝国时期的医学(一)百科全书家所记述的医学1 塞尔萨斯2 普利尼(二)医学学派1 法规学派2 灵气学派 3 折衷主义学派(三)罗马医学的高峰——盖伦 1 折衷倾向的医学思想 2 杰出的解剖学研究 3 实验生理学的先驱4 病理思想 5 诊断6 治疗和药物十九世纪医学一十九世纪自然科学的发展1 物理学(1)能量守恒和转化定律(2)电磁理论法拉弟、麦克斯韦2 化学(1)原子论道尔顿(2)元素周期律门捷列夫、迈耶尔(3)尿素维勒3 生物学(1)细胞学说施莱登、施旺(2)生物进化论达尔文(3)遗传学孟德尔4 地质学赖尔《地质学原理》渐变论二医学的主要成就(一)病理学的进展1 细胞病理学微尔和《细胞病理学》18582 液体病理学罗吉坦斯基3 神经病理学斯皮斯(二)微生物学与免疫学1 微生物学巴斯德、科赫结核杆菌1882 2 免疫学巴斯德炭疽杆菌、狂犬病疫苗1881梅契尼科夫白细胞吞噬现像、细胞免疫学说艾利希体液免疫理论侧链说(三)外科进步1 麻醉术的发明1842年3月30日,朗格乙醚麻醉1844年12月10日,韦尔斯氧化亚氮1846年10月16日,莫顿乙醚麻醉2 消毒防腐术与无菌术的建立塞麦尔维斯《产褥热的原因、概念及预防》1861 李斯特石炭酸消毒法1865纽伯高压蒸汽消毒法1880 伯格曼术前消毒1886霍尔斯特德橡皮手套1889 拉德凯口罩1897 (四)诊断学1 听诊的发明雷奈克《间接听诊法》18192 辅助诊断工具的运用血压测量,体温曲线,体腔镜(五)实验生理学的发展伯尔纳《实验医学研究导论》(六)实验药理学1 植物药有效成份的提取1806—鸦片—吗啡1817—吐根——吐根硷1818—马钱子—士的宁1819—规那皮—奎宁1921—咖啡—咖啡因2 有机化学的进展尿素1828 氯仿1831 阿司匹林18993 药理作用的研究(七)卫生学的确立彼腾科费尔《卫生学指南》1882(八)护理学1 近代护理学的创立南丁格尔克里米亚战争1853 1860年,南丁格尔护士学校5月12日,护士节2 红十字会杜南《索尔弗里诺回忆录》国际红十字会1864年8月22日红新月会1876现代医学的发展一科学技术革命对医学的影响(一)现代物理学革命:量子论、相对论、核物理(二)现代化学的变革:1 分析化学(1)电化学分析:电解分析、电容量分析、极谱分析、库仑分析(2)色层分析:色层分离技术、离子交换分离法、分配层析法2 有机合成化学:染料、农药、医药3 生物化学:三磷酸腺苷(A TP)4 生物有机化学:蛋白质化学、核酸化学、碳水化合物化学(三)现代生物学革命:1 遗传学的兴起(1)个体遗传学——孟德尔定律的重新发现(2)细胞遗传学——摩根学派的兴起(3)生化遗传学——比德尔(4)细菌遗传学——艾弗里小组2 神经生物学的兴起(1)神经元理论(2)神经传导理论(电流递质理论和化学递质理论)(3)大脑功能研究(神经反射学说、大脑功能定位、脑电活动规律)3 分子生物学的兴起(1)生物物理学(2)生物化学①信息学派:玻尔、薛定谔、德尔布吕克②生化学派:比德尔、泰特姆——“一个基因一个酶”③结构学派:鲍林、佩鲁茨、肯德鲁4 DNA双螺旋结构的发现5 遗传密码与中心法则伽莫夫、克里克、特明6 生物大分子的合成7 人类基因组学人类基因组计划(HGP):人类基因组遗传图、物理图、序列图,伦理、法律、社会问题研究1999年9月,中国加入。
教学大纲教学内容梗概和重点:以世界医学史、中国医学史、近百年西洋医学传入后的医学史为主,重点掌握医学发展史上的大事件及其相关人物,了解其对医学发展的作用和影响。
把握医学发展规律,明确医学发展方向。
授课方法:以课堂讲授为主、辅以医学史电影、录像及多媒体教学、课堂讨论。
课时安排:总课时 36 学时,其中授课 26 学时,课堂讨论 4 学时,医学史电影、录像 4 学时,考试 2 学时。
表 1 医学史课时安排教学内容和要求一、讲课部分第一讲绪论、文明古国的医疗保健活动目的要求了解医学史的定义、医学史分类、学习医学史的目的和意义以及医学史与其它相关学科的关系。
了解早期文明古国的医疗保健活动。
教学内容(一)绪论1 、医学史的定义2 、医学史分类3 、目的和意义4 、医学史与其它相关学科的关系(二)医药的起源及文明古国的医疗保健活动:•印度:《阿输吠陀》:三原质说→四大学说2 、埃及:木乃伊、纸草文3 、亚述和巴比伦:占星术、汉谟拉比法典4 、中国:元气、阴阳五行第二讲古代希腊和罗马医学目的要求了解古代希腊、罗马医学的特点,自然哲学对医学理论与实践指导,了解希腊罗马时期著名医学家的贡献及其对后世的影响。
教学内容(一)古希腊的医学1 、发达的奴隶制国家2 、医神:埃斯克雷庇斯 (Askelepeos)3 、自然哲学与经验医学4 、《希波克拉底全集》、《誓言》、四体液说(液体病理学)(二)古罗马的医学1 、公共卫生:建下水道;军医院2 、医学发展:塞尔萨斯与盖仑(三)亚历山大利亚时期的医学•人体解剖:爱拉吉斯拉特、希洛菲利•医学学派:经验学派、教条学派、折衷主义学派第三讲中世纪和文艺复兴时期的医学目的要求了解西方医学在中世纪衰落的原因,中世纪后期西医的变化,阿拉伯医学对世界医学的贡献以及文艺复兴时期的医学发展。
教学内容(一)欧洲中世纪(约 5 - 15 世纪)1、天主教的统治,科学和医学的黑暗时期2、“寺院医学”、“经院哲学”3、最早的医学校──萨勒诺4、流行病:麻风、鼠疫、梅毒;隔离病院、海港检疫(二)阿拉伯的医学( 8 - 12 世纪):吸收东西方的医学1、炼金术、药物、验尿、放血2、累塞斯与阿维森纳(三)文艺复兴时期的医学1、文艺复兴时期的社会情况2、人文主义和自然科学的兴起3、人体解剖学的建立4 、外科的改革5 、传染病的新见解第四讲近代医学的形成和发展目的要求了解近代医学形成的过程、近代医学各学科的发展,医学学派及机械唯物论对近代医学的影响。
荷马史诗笔下的神医图:希腊神话中普罗米修斯为人类盗火,以致宙斯怀恨在心,乃藉潘多拉的盒子以报复人类。
图中显示盒子打开的一刻,烟雾弥漫、邪灵四散,从此人间有了不绝的疾病与罪恶。
生病与老死至今仍是人类不可逃避的宿命。
多少年来引领医学前进的,是留在盒子里的希望。
图:古希腊神话马人基戎的形象,传说他是医神阿斯克勒庇奥斯的老师。
图:纪元前第五世纪的瓶绘,阿基琉斯从基戎那里学会了紧急救护。
他正在为帕特维克拉斯包扎伤口。
图:希腊随军的军医正在为战士包扎伤口。
图:特洛伊之战时,在浴血作战中,英雄常被迫撤退,做紧急包扎、贴敷镇痛剂和止血药等工作。
图:古希腊人已经认识到了血液的重要性,尽管没认清其真正的功能。
放血疗法在其后几百年都用来治疗很多疾病。
其方法可以是割静脉,也可以采取杯吸法。
自从潘多拉找一节她那不幸的盒子开始,希腊人类便开始了与病魔斗争的历史。
荷马史诗《伊里亚特》中描写了公元前十二世纪初,迈锡尼联合希腊各城邦组成多达十万的联军,渡海远征特洛伊,战争延续十年之久,至为惨烈。
有人曾统计,他们的死亡率高达百分之七十七点六。
在这么高的死亡率面前,医师的作用再怎么高估都不为过。
随军的希腊医师都被视为英雄中的英雄。
他们熟知医技,成为“军中无价的公共福利”。
荷马在这方面毫不吝啬溢美之词:“他一个人值数条命,因为他可以无可匹敌地从伤口处拔除箭,用药草药膏治好伤。
”在浴血作战中,英雄常被迫撤退,做紧急包扎、贴敷镇痛剂和止血药等工作。
人头马身的骑士基戎曾将医术教给特洛伊战争中最勇敢的英雄阿基琉斯。
基戎是马人群领袖,友善而明智,公正又乐于助人。
阿基琉斯又将这些知识传给同僚、他的病人帕特罗克洛斯。
有一次帕特罗克洛斯的一个战友被箭射伤,生命危在旦夕,请求他帮助,帕特罗克洛斯搂住战友的胸下方,用刀子把箭从腰中挖出来,然后敷上洋葱止血。
因此,基戎可以说是希腊军医疗的第一指导人。
在流传下来的古希腊花瓶画,我们可以看到技术高超的基戎是如何为被特洛伊国王的儿子赫克托耳击成重伤的帕特罗克洛斯包扎伤口。
第一章医药的起源 (远古——前21世纪)医药起源于人类的社会实践和与疾病斗争的实践。
医药起源包括卫生保健起源和医药知识两部分。
第一节卫生保健1、居处:构木为巢—穴居山洞—挖掘土窑、地窑—建造土屋、木屋。
2、衣着:赤身裸体—衣兽皮、树皮、植物叶—原始纺织缝纫衣服。
3、用火:对人类卫生保健和最终脱离动物界有重大意义。
火能御寒、驱潮、防兽、转生食为熟食。
4、导引:由舞蹈动作中化裁出来、有保健和治疗作用的一种医疗、保健方法。
它与后世按摩、推拿及体育疗法有密切的渊源关系。
5、婚姻:血缘群婚—族外群婚—对偶婚制(望门居住—居妇家制)—一夫一妻。
第二节医药知识1、药物:包括植物药、动物药、矿物药。
人类在长期的生产和生活实践过程中逐渐认识了植物药、动物药、矿物药,所以有“医食同源”的说法。
2、针灸:包括针、灸两部分。
针:起源于新石器时代(距今一万年)古以石为针(全元起注《素问》“古来未能铸铁,故用石为针。
”石,砭石(一种锐利的楔形石块)。
砭,以石刺病(破开脓肿和排脓放血—针刺治疗工具),砭石来自东方(山东)灸:从“火”,与火有关。
从北方来。
灸,灼也。
即以“火”(温热)治病。
3、外治法:古人通过外用一些植物、泥土或液体外敷或用手按压,逐渐发现一些于骨伤外科及内科疾病防治的方法和药物。
第四节传说中的医学人物1、神农:名炎帝,上古三皇之一。
传说他尝百草之滋味,水泉之甘苦,发现草药,以治民病,为药学之始祖。
2、黄帝:名轩辕,为华族祖先。
传说其其与臣子岐伯等讨论医学,始有医药。
《黄帝内经》乃托名之作,书中以黄帝与岐伯问答形式论述写成,故后世以“岐黄”或“岐黄之术”称谓中医学。
复习思考题:1、简述中医药的起源包括哪些方面?2、名词解释:(1)神农(2)黄帝第二章经验积累 (前21世纪-前476年)第一节对疾病的认识和诊治1、对疾病的认识: 我国是世界上最早记载疾病的国家⑴、甲骨文对疾病的记载,据人体不同部位划分如:疾首、疾目、疾腹、疾齿。
第一章医学的起源1、医学源于长期的生活实践第二章医药卫生经验积累与医学理论萌芽1、甲骨文中对人体部位的认识,心是甲骨文中迄今为止发现的唯一脏•器官2、甲骨文中是世界医学史上有关舗齿的最早记载3、《左传》记载“六气致病说“(中国历史上出现的最早的病因学说)4、阴阳的概念最早见于《诗经》5、《尚书》中《甘誓》、《洪》两篇,是最早岀现“五行”字样的文献。
6、酒在医疗上的应用及其意义7、汤液的发明:商代以前,人们习用单味药,且用重剂。
汤液的岀现人们由用生药转变为熟药,由重剂量使用单味药改变为适量混用复味药。
8、周代宫廷医生岀现我国最早的医学分科,食医主管帝王饮食卫生,疾医相当于科医生职责是施治万民之疾病。
疡医相当于外科医生。
兽医主要治疗家畜之疾病或疮疡9、周代开始重视对病历的记录和死亡原因的报告,并形成制度。
周代还建立了较为完整的医政组织和对医生的考核制度。
第三章中医药学理论体系的初步形成1、《足臂十一脉灸经》、《阴阳十一脉灸经》。
目前发现的最早论述经脉的文献。
2、《五十二病方》是现存最早的方书。
3、《导引图》是现存最早的医疗体操图。
4、《却谷食气》现存最早的气功导引专著。
5、《胎产书》至今发现的最早的妇产科专著。
6、《脉书》是现存最早的疾病症候专论。
7、《黄帝经》成书于战国至汉,并非出自一人一时之手笔。
包括《素问》《灵枢》两部分,原书各9卷,每卷9篇,各为81篇,合计18卷162篇o8、《黄帝经》的基本精神:运用阴阳五行学说.注重整体观念,注重脏腑经络。
9、《黄帝经》价值及其影响:标志着中医学由经验积累阶段上升至理论总结阶段,完成了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初步构建。
10、《难经》首创“独取寸口”的诊脉方法,首次提出奇经八脉的说法,指出了无形三焦的部位,提出肾与命门的关系。
11、《神农本草经》(《本经》《本草经》)是我国已知最早的药物学专著,是我国药物学的第一次系统总结,标志着我国中药学理论体系的初步构建。
12、《神农本草经》主要容:载药365种,首创药物的三品分类法,提出七情和合的理论,论述了君臣佐使的组方原则,论述了药物的性味及釆集加工方法,阐述了药物的功效和主治,论述了用药原则和服药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