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理生理学课件 15 肝性脑病

  • 格式:ppt
  • 大小:1.64 MB
  • 文档页数:105

下载文档原格式

  / 105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NH3
入血
NH3
严重肝脏疾病
氨清除不足
氨清除不足(1)鸟氨酸循环障碍
(合成1mol尿素,清除 2mol氨,消耗3分子ATP) 鸟氨 酸
尿素
精氨酸
NH3+CO2
瓜氨酸

琥珀酰 精氨酸
肝病:ATP , 酶活性 ,乌氨酸循环障碍 尿素合成不能进行——血NH3
氨清除不足
门脉高压 urea 门腔吻合术
(2)NH3直接入血
等代谢障碍而引起肝性脑病 ▲ 激素灭活障碍
激素代谢障碍
肝性腹水(hepatic ascites)
黄疸(jaundice)
器官功能障碍
(Organs dysfunction)
肝性脑病
(Hepatic encephalopathy)
肝肾综合征(hepatorenal syndrome)
第二节
内源性
病因
重症肝炎、中毒、 亚急性肝黄萎缩等 没有 急性发作 常不升高 不良,死亡率达80%
外源性
肝硬化
大多数病例有
诱因
病程
血氨
慢性、反复发作
常升高 较好
预后

2、按病程缓急分

急性——相当于内源性肝性脑病 慢性——相当于外源性肝性脑病 3、按血氨升高与否分 氮性——血氨升高 非氮——血氨不高
外源性一般为氮性, 内源性可氮性可非氮性
2. 肝病时血氨升高的原因
氨来源增加 氨清除(去路)减少
氨来源增加:外源性(肠道)产氨
a. 食物蛋白
肠道细菌氨基酸氧化酶 肠道细菌尿素酶
NH3
b. 尿 (1)肝硬化

NH3
肠黏膜充血水肿
门静脉高压
肠道细菌生长活跃、氨基酸氧化酶,尿素酶↑ 肠道未消化蛋白增多、氨基酸↑ 若合并上消化道出血、肠道内血液蛋白↑
肝 灭活↓
组织摄取、 利用BCAA↑ 肌肉、肝 蛋白分解↑
胰高血糖素↑↑ 血氨↑ 糖异生↓
AAA↑
BCAA↓
3. 失衡的后果
AAA↑ BCAA↓
血脑屏障
色aa
羟化
苯丙aa
脱羧
酪aa ×
多巴
脱羧
5-羟色氨酸
脱羧
苯乙胺
-羟 化
×
多巴胺↓
酪胺
-羟化
×
去甲肾上腺素↓
5-羟色胺↑
苯乙醇胺
羟苯乙醇胺
色氨酸与脑病
(Theory of ammonia intoxication)
主要论点 血氨↑,进入脑组织,引起脑的代谢和功能障碍
1、依

1、正常人血氨小于100ug/dl,肝脑病人远大于此值,脑脊液中NH3↑ 2、慢性肝病或门体分流病人,高蛋白饮食或口服较多的含氮物后出现脑病, 而限制后好转; 3、 NH3, 症状
4、动物实验:给予大量铵盐,可诱发肝脑
5、Reye综合症:鸟氨酸循环中必需的某些酶缺乏,既有血NH3升高,又并 发昏迷
生理情况下体内氨的来源 ①蛋白质分解产氨(联合脱氨) ②自血液弥散至肠腔的尿素分解产氨(吸收) ③肾小管上皮谷氨酰胺分解产氨 ④组织(肝、肾、脑、肌肉等)腺苷酸分解产氨
氨的清除 ①肝脏经鸟氨酸循环合成尿素由肾排出体外 ②肾小管上皮产氨与 H+ 结合成胺盐排出 ③合成谷氨酰胺 ④合成嘌呤、嘧啶
肠源性毒物(氨)直接 进入体循环 脑病
氨清除不足 (3)肾脏排NH3减少
肝腹水利尿剂低钾性硷中毒[H+]减少 抑制碳酸酐酶H+产生减少 (肾脏的 NH3 + H+ N H4 + ,随尿排出 )
3.氨的作用机制 干扰脑细胞的能量代谢 对神经细胞膜的作用 对神经递质的影响
(1)干扰脑的能量代谢
二、分

(Staging )
物质代谢障碍 凝血功能障碍 免疫功能障碍 黄疸 生物转化障碍
早期(一期):性格改变 之后(二期):行为改变 进而(二期):智能改变 随后(三期):意识障碍 最终(四期):昏迷状态
肝性脑病的分期
第一期(前驱期) 轻微的性格及行为异常
欣快激动或淡漠少言,衣冠不整 或随地便溺,可有扑翼样震颤
(一)病因(Etiology)
肝脏不能处理 毒性代谢产物 毒性产物 绕过肝脏
严重肝脏疾患
门-体分流
(二)分类
(Classification)
1、根据发病原因、毒性物质进入机体的途径不同:
肝性脑病
内源性 肝性脑病
外源性 肝性脑病
内源性肝性脑病
(Endogenetic hepatic encephalopathy)
(2)肝肾肾综合症,血中尿素含量增加,肠道内尿素↑
门脉系统

2NH3
鸟氨酸循环
血液
尿素
75%经血液循环通过尿液排出 pH
肠道菌分解
pH 粪便排出
25%通过肠系膜浸入肠腔
尿素的肠肝循环
氨的来源增加:内源性产氨
谷氨酰胺酶
(3)肾脏
谷氨酰胺
谷氨酸 + NH3
(4)肝病时使用碱性利尿剂
(5)肌肉活动增加 腺苷酸分解
肝性脑病
(Hepatic encephalopathy)
肝性脑病(Hepatic encephalopathy) 是继发于严重肝病的神经精神综合征,其进 一步发展即为肝昏迷(Hepatic Coma)
临床:肝性脑病——肝昏迷,但某些患 者有精神症状数年,但不发生昏迷。
一、病因、分类
(Etiology,classification)
(二)假性神经递质学说
(Theory of false neurotransmitter)
70年Parkes首先报道L-多巴治疗肝昏迷获得成功 其后,Fischer等提出了假性神经递质学说
主要论点
严重肝病时,假递质在脑干网状结构中堆积,使神 经冲动的传递发生障碍,引起CNS功能紊乱。
脑干网状结构
脑内色氨酸机制 色aa分解 白蛋白→色aa游离型 色氨酸的后果 5-HT生成↑ →干扰正常递质
是抑制性递质,可被NE神经元摄取、储存,代替其NE,故5-HT也是假性神经递质。
4.氨基酸失衡学说的不足
1、BCAA/AAA与脑病病情不平行 2、增加BCAA不一定逆转肝性脑病
3、食入或注入大量色氨酸未引起昏迷。
(Manifestation of hepatic insufficiency)
物质代谢障碍: 低血糖、低蛋白血症、 低钠血症、低钾血症
胆汁分泌和排泄障碍: 高胆红素血症 肝内胆汁淤积症 凝血障碍:出血 免疫功能障碍:肠源性内毒素血症
生物转化功能障碍
▲ 药物代谢障碍
▲ 毒物代谢障碍:氨、胺、GABA
第二期(昏迷前期)
行为异常 嗜睡 精神错乱、 肌张力增高、 经常出现扑翼样震颤
第三期(昏睡期)
昏睡
精神错乱
易怒、暴躁
第四期(昏迷期)
神志丧失
不能唤醒 没有扑击样震颤
三、发病机制 (Mechanism)


氨中毒学说
假性神经递质学说 血浆氨基酸失衡学说 γ-氨基丁酸学说 其他
(一) 氨中毒学说
中枢神经功能抑制的机制
GABA作用示意图 囊泡 ClClR
GABA ClCl-
Υ-氨基丁酸学说不足
以动物实验为基础,临床报道少,有待验证。
(五)其他神经毒质的作用
1、硫醇、短链脂肪酸及酚对神经细胞的毒性
含硫氨基酸------HS-CH3, HS-CH2CH3
硫醇是含硫氨基酸(蛋AA)在肠道菌作用 下产生的一种化合物。正常时在肝脏代谢, 肝脑患者明显增高硫醇由肺排出时—肝臭
NH3
-酮戊二酸↓
NADH
NAD
NH3
谷氨酸↓
ATP
谷氨酰胺↑
① ② ③ ④
-酮戊二酸消耗→参与三羧酸循环的量减少→ATP↓ NADH消耗,妨碍呼吸链的递氢过程→ATP↓ 氨抑制丙酮酸脱羧酶活性→乙酰辅酶A生成减少→ATP↓ 氨与谷氨酸合成谷氨酰胺消耗大量ATP
氨对脑组织的毒性作用示意图-能量代谢
(三) 血浆氨基酸失衡学说
(Theory of plasma amino acid imbalance)
该学说是假性神经递质学说的补充和发展
血浆氨基酸分类
支链氨基酸(branch chain amino acid ,BCAA) 芳香氨基酸(aromatic amino acid, AAA)
BCAA
1、依

(1)门体分流术大鼠,脑内苯乙醇胺、羟苯乙醇胺↑, NE ↓
(2)肝性脑病病人,血中和尿中苯乙胺、酪胺↑,且 其↑的程度与脑功能紊乱相平行。
(3)L-多巴可有效地改善脑病的病情,此是该学说的 最具说服力的证例
2、FNT形成的机制
正常: 酪AA
环状AA 苯丙AA 脱 羧 酶
氧化分解——消除 肝MAO
肝功能不全 (hepatic insufficiency)
肝实质细胞和枯否细胞损伤
代谢、分泌、合成、解毒与免疫功能
肾功能障碍
肝性脑病
(黄疸、出血、继发性感染)
肝功能衰竭
(hepatic failure)
是指肝功能不全的晚期阶段, 临床主要表现为 肝性脑病 与 肾功能衰竭(肝肾综合征)。
肝功能不全的表现
外源性肝性脑病
(Exogenous hepatic encephalopathy)
又称门体性肝性脑病(PSE) 多由慢性肝 脏疾患引起,毒物绕过肝脏,未经解毒即进 入体循环. 原因: 门脉性肝硬化 晚期血吸虫病肝硬化
外源性肝性脑病
表现:
(1)呈慢性经过 (2)慢性进行性肝损伤 (3)有性格改变(易激急、烦躁) (4)常有诱因触发,可反复发作
由急性肝细胞广泛坏死引起,肝脏不能对毒 性物质解毒,毒物进入体循环,引起脑病。
原因:暴发性肝炎(急性,亚急性肝坏死) ——重症病毒性肝炎 ——肝毒性毒物中毒
(数天、数小时发生,大多数患者可死亡)
内源性肝性脑病 表现: (1)呈急性经过 (2)肝功严重受损
(3)血液中假性介质
(4)精神错乱 (5)腱反射亢进,扑击样震颤 (甚至去大脑僵直)
尽管如此,该学说仍是用BCAA治疗肝性脑病的 理论基础
(四)、Υ-氨基丁酸学说

GABA是主要的抑制性神经递质
正常时血中GABA由肠道菌合成,被肝清除。
肝衰时,GABA↑+血脑屏障通透性↑,入脑↑与 突触后膜的受体结合,引起细胞膜外CL-内流,
使神经元呈超级化阻滞状态,造成中枢神经功能
抑制。

② ③

(2)脑内神经递质发生改变
(氨干扰脑内两类四种神经递质含量) 兴奋性神经递质 谷氨酸、 乙酰胆碱↓ 脑功能 抑制性神经递质 谷氨酰胺、 -氨基丁酸 ↑


丙酮酸
NH3↑
×
乙酰辅酶A + 胆碱 乙酰胆碱↓
草酰乙酸
× NH ↑
3
琥珀酸
α -酮戊二酸
NADH NAD
柠檬酸
γ-氨基丁酸↑
+NH3↑ +NH3↑ 谷氨酸↓ ATP
苯丙氨酸羟化酶
脱羧酶 酪氨酸 酪氨酸羟化酶 多巴 多巴脱羧酶 多巴胺 多巴胺β-羟化酶 去甲肾上腺素 酪胺 β-羟化酶 羟苯乙醇胺
网状 结构
昏迷
正常神经递质及假性神经递质生成途径
3、假性神经递质学说的不足
(1)肝硬化死亡病人,脑多巴胺和NE并不减少
(2)大鼠脑室注入羟苯乙醇胺,虽脑内NE和多巴
胺↓,但动物活动无明显变化
谷氨酰胺↑
辅酶
酮戊二

(3)对神经细胞膜的抑制作用
NH3 干扰Na+-K+-ATPase活性 K+内流减少 与K+竞争,影响K+在神经 细胞膜内外的正常分布
神经冲动的形Fra Baidu bibliotek、传导受抑制
4、氨中毒学说的不足
20%肝性脑病病人血氨正常;血氨高的病人不 一定发生脑病;
部分患者降低血氨后症状不改善; 暴发型肝脑病人的血氨在24小时后升高。
上行激动系统功能
◆维持大脑皮质的兴奋性
◆睡眠的周期与醒觉
网状结构神经递质
◆乙酰胆碱 ◆去甲肾上腺素,多巴胺,5-HT ◆γ-氨基丁酸,谷氨酸
假性神经递质生成途径
假性神经递质:肝功能障碍时体内产生的 一类与正常神经递质结构相似,并能与正常 递质受体相结合,但几乎没有生理活性的物 质。如苯乙醇胺,羟苯乙醇胺。
酪胺
苯乙胺
肝病(门体分流): 酪胺 苯乙胺 脑C内 β羟化 羟苯乙醇胺 苯乙醇胺
结构类似多巴 胺和去甲
被神经未梢竞争性摄取 (意识障碍或昏迷) 脑功能异常
正常及假性神经递质
FNT取代NNT的部位
网状结构上行激动系统
纹状体 昏迷
朴翼样震颤
脱羧酶 苯丙氨酸 苯乙胺
β-羟化酶 苯乙醇胺
基底节
扑翼样 震颤
肝功能不全
(Hepatic insufficiency)
安徽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 邓松华
第一节 概

Introduction
肝脏的正常功能
◆物质代谢:包括糖、脂、蛋白、维生素等
◆分泌和排泄:胆汁(包括胆盐和胆红素)
◆参与凝血和抗凝血的调节 ◆免疫:产生Ig和补体;处理抗原、抗体;枯否细胞 ◆生物转化: 药物、毒物、激素等
AAA
BCAA
AAA
以上两图中哪一个才是正常时氨基酸平衡图?
氨基酸平衡图
1.血浆氨基酸失衡学说依据
肝衰时,血BCAA↓,胰岛素、AAA↑
常人:BCAA/AAA>3, 病人可 < 1 对血氨基酸含量分析,发现某些氨基酸含量与
脑病的发展平行。如:游离色氨酸/BCAA可反
映脑病昏迷程度
2.血浆氨基酸失衡的发生机制 胰岛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