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理生理学完整PPT课件

  • 格式:ppt
  • 大小:1.81 MB
  • 文档页数:65

下载文档原格式

  / 50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扩血管: 乳酸、组胺、激肽等
18
Cap灌流的局部反馈调节
局部代谢 产物聚积
真Cap网 血流↓
Cap前括约肌 与后微A收缩
平滑肌对缩血管 物质反应性↓
平滑肌对缩血管 物质反应性↑
Cap前括约肌 与后微A舒张
真Cap网 血流↑
局部代谢产物 被稀释或冲走
19
(二) 影响微循环灌流的主要因素
(Factors affecting microcirculatory perfusion)
微血管显著收缩
动-静脉短路开放
27
3. 微循环缺血缺氧对机体的影 (the ef响fect of
microcirculatory ischemic hypoxia)
28
(1) 有利于维持动脉BP ① 回心血量↑
自身输血:肝脾储血↓、血管床容量↓ 自身输液: 组织间液进入毛细血管↑ 醛固酮和ADH ↑: 肾小管重吸收钠水↑
4
维持组织灌流量的因素
心泵 毛细血管的舒缩功能
充足的血容量
5
休克的原因
1 .体液的大量、迅速丢失:失血、失液。 失血: 外伤、胃溃疡、食道静脉曲张出血, 宫Βιβλιοθήκη Baidu孕、产后出血,肝脾破裂 、骨折等
失液: 剧烈呕吐、腹泻 、大汗淋漓 肠梗阻、中暑等
6
休克的原因
2 .烧伤:失血、失液、疼痛、感染。
3 .创伤:失血、疼痛、感染。
速流 入微静脉 灌流特点:少灌少流、灌少于流
25
2. 微循环缺血缺氧的机制
(the mechanism of microcirculatory ischemic hypoxia)
26
减压反射抑制 疼痛 内毒素↑
交感-肾上腺髓质系统兴奋
皮肤、骨骼 肌、腹腔内 脏微血管的
α 受体
CA大量释放
动-静脉短路 的β受体
有效循环血量
灌注压
微动脉、微静脉内血压差
血流阻力
毛细血管前括约肌、毛细血 管床瘀血
20
二、休克微循环 障碍的分期及其机制
(The stages and mechanisms of microcirculatory disorder of shock)
21
休克I期 (缺血缺氧期)
休克II期 (瘀血缺氧期)
11
二、按休克始动环节分类
(Classification of shock by initial changes)
烧伤
失血 失液
过敏 感染 神经源性
心源性
血容量↓ 血管床容积↑ 心输出量↓↓
有 效 循 环 血 量
组 织 灌 流 量


休克发生起始环节和共同基础
12
低血容量性休克 (Hypovolemic shock)
休克III期 (微循环衰竭期)
22
(一) 缺血缺氧期 (Ischemic hypoxic stage)
23
1.缺血缺氧期微循环变化
(the alteration of microcirculation)
24
特征:缺血 微循环小血管持续收缩 毛细血管前阻力↑↑>后阻力↑ 关闭的毛细血管增多 血液经动–静脉短路和直捷通路迅
2
问题?
1.该患者发生休克了吗?属于哪种类型? 处于哪一期?
2.该患者血压为何降低? 3.患者尿量为什么减少? 4.该患者应如何治疗?
3
休克的概念
(Concept of shock) 多种原因引起的有效循环血量减 少、组织微循环灌流量严重不足,使 细胞损伤、各重要器官功能代谢发生 严重障碍的全身性病理过程。
血管运动中枢抑制 7. 心脏和大血管的病变:心输出量急剧减少。
8
休克的病因
心泵↓
疼痛、麻醉、感染、 过敏等
失血、失液
9
第一节 休克分类
(Causes and classification)
10
一、按病因分类
(Classification of shock by causes)
• 失血性休克 (Hemorrhagic shock) • 创伤性休克 (Traumatic shock) • 烧伤性休克 (Burn shock) • 感染性休克 (Infective shock) • 心源性休克 (Cardiogenic shock) • 过敏性休克 (Anaphylactic shock) • 神经源性休克 (Neurogenic shock)
类型
特点
高排低阻型休克 (暖休克)
低排高阻型休克 (冷休克)
低排低阻型休克
心输出量↑,外周阻力↓, BP ↓,脉压差↑
心输出量↓,外周阻力 ↑,脉压差↓↓
心输出量↓,外周阻力 ↓ ,BP ↓↓
14
第二节 休克微循环障碍的机制
(Mechanism of microcirculatory disorder of
休克(1)
(Shock)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病理生理系
1
病例介绍
• 患者,男,40岁,入院前一天解黑便2次。 有多年胃溃疡病史。
• 入院查体:神志淡漠,血压60/40mmHg,脉 搏130次/min,脉细而弱,皮肤冰冷。入院 后病人又解黑便1次。以往血常规检查在正 常范围。给予止血治疗,输液和输血共 500ml。病人24h尿量约50ml.
特点:三低 中心静脉压、心输出量、动脉血压降低 一高 总外周阻力增高
心源性休克 (Cardiogenic shock)
特点:心脏泵血功能衰竭
血管源性休克 (Vasogenic shock)
特点:血管床容积扩大
13
三、按血流动力学特点分类
(Classification of shock by hemodynamic characteristics)
4 .感染:细菌、病毒、立克次体等 。
多发于老年人、婴幼儿、慢性疾病、长期营养 不良、免疫功能缺陷病人;恶性肿瘤或手术后 体力恢复较差等
革兰氏阴性菌感染,约占感染性休克病因的 70%~80%。
7
5. 过敏:I型变态反应。 药物、血清制剂或疫苗
(青霉素、卡铂、碘海醇、伤风抗毒素等 ) 6 .强烈的神经刺激:疼痛、麻醉。
shock)
15
一、微循环灌流
(Microcirculatory perfusion)
16
(一) 微循环结构与调 节 (Construction and regulation of
microcirculation)
直捷通路 动静脉短路 真毛细血管通路
17
真毛细血管通路开放和关闭的调节 神经因素: 交感神经兴奋→关闭 体液因素: 缩血管: CA, ET, AngⅡ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