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务部:中企跨国并购成功率
- 格式:doc
- 大小:26.50 KB
- 文档页数:2
中企海外并购10大成功与5大失败案例1.中国化工收购先正达(2024年):中国化工集团公司以430亿美元的价格成功收购瑞士先正达公司,这是中国企业迄今为止最大的海外并购案例之一、这次收购使中国在全球化工行业中占有重要地位,并获得了先进的工艺和技术。
2. 腾讯收购Supercell(2024年):中国互联网巨头腾讯以84亿美元的价格收购了芬兰游戏开发商Supercell。
这次并购使腾讯成为全球游戏产业的领导者之一,并加强了其在海外市场的地位。
3.中国保利集团收购阿根廷大豆逐鹿(2024年):中国保利集团以39亿美元的价格收购了阿根廷最大的农产品加工商逐鹿集团。
这次收购增强了中国在全球大豆市场的话语权,并为中国粮食安全提供了重要保障。
4.美的集团收购库卡(2024年):中国家电巨头美的集团以53亿欧元的价格收购了德国工业机器人制造商库卡。
这次并购使美的集团获得了先进的机器人技术和专利,进一步提升了其在全球市场的竞争力。
5.中国恒大收购多特蒙德(2024年):中国房地产开发商恒大集团以4亿欧元的价格收购了德甲足球俱乐部多特蒙德。
这次收购提升了恒大在全球体育产业中的影响力,并为中国企业进一步拓展国际体育市场奠定了基础。
6.中国车企收购沃尔沃(2024年):中国汽车制造商浙江吉利控股集团以18亿美元的价格收购了瑞典汽车制造商沃尔沃。
这次收购使中国汽车企业获得了先进的技术和品牌,有助于提升中国汽车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
7.中石油收购加拿大能源公司尼克森(2024年):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以19亿美元的价格收购了加拿大能源公司尼克森。
这次并购使中国石油企业进一步扩大了其在全球能源市场的份额,并增强了能源资源供应的稳定性。
8.中国移动收购巴基斯坦PTCL(2024年):中国移动以26亿美元的价格收购了巴基斯坦电信公司PTCL的51%股份。
这次收购帮助中国移动进入巴基斯坦市场,并在国际市场上扩大了其移动通信服务的范围。
ECONOMIC RESEARCH GUIDE2021年第07期No.07袁2021经济研究导刊引言2017年9月28日,商务部宣布我国已跃升成为全球第一大网络零售大国,国内电商市场经过多年的发展形成了一套成熟的管理体系和模式,目前已趋于饱和,我国电商企业有能力并且有足够的优势进军海外市场,拓展商业板块。
这不仅对于我国电商企业而言是一个巨大的机遇,而且基于电商企业行业而言,有助于加快我国制造业发展进程,拉动经济,完成我国企业价值链位置的逐步上升。
市场竞争愈演愈烈,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以来,随着市场的日渐饱和,并购事件越来越多:2016年,两大知名女装APP 蘑菇街和美丽说合并;出行方面滴滴宣布收购Uber ,实现自己在网约车方面的垄断地位。
2018年,阿里巴巴全资入股饿了么。
2019年,阿里巴巴全额并购网易考拉。
截至2019年,我国电商企业共发生并购392起。
纵观上述并购事件不难发现,电商企业作为服务业,在行业中发生的并购大多为横向并购,相比其他并购方式,电商企业间横向并购更有利于企业扩大用户规模、获得产业协同效应以及取得大数据资源优势,从而增强企业竞争力。
一、案例分析第一,并购方阿里巴巴。
1999年,马云创建阿里巴巴网络技术有限公司,其理念就是为众多中小企业和广大消费者搭建一个电子商务交易平台,买家和卖家可以通过阿里巴巴的平台以较低的成本快速交易。
阿里巴巴成功帮助众多中小企业克服房租、人手、装修等资金问题,同时通过网上交易平台的宣传,帮助企业和商家扩大销售途径,增加销售收入。
同时,足不出户的消费方式也为众多消费者提供了便利。
如今,阿里巴巴已经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巨大推动力,成为全球B2B 商务的著名品牌,是全球最大的网上交易市场和商务交流社区。
第二,被并购方Lazada 。
Lazada 集团成立于2012年,目前是东南亚最大的网上交易平台,在东南亚的地位堪比淘宝,交易面覆盖众多国家。
第三,并购后的财务协同效应分析。
我国企业实行跨国并购的现状和发展趋势摘要:随着我国加入wto以及世界经济趋向一体化,中国企业与跨国公司之间的并购活动变得日益频繁。
笔者正是在认识到这一现象的基础上,指出了我国企业跨国并购活动的现状,并在其基础上概括出了发展特点,指出了未来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跨国并购;现状;特点;趋势中图分类号:f276.7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1)08-0064-02一、我国企业实行跨国并购的现状跨国并购是当代企业国际扩展的重要形式,也是近年来国际直接投资流动的最主要形式之一。
中国企业的跨国并购业已起步,且目前已形成一定的规模。
因此,其现状与未来发展趋向很值得我们关注。
(一)目前我国企业跨国并购的基本概况近年来,伴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以及在我国政府实施的“走出去”战略的推动下,我国有越来越多的具备实力的企业开始参与到全球资源再配置和资产重组的活动中去。
我国已经成为了全球并购市场的亮点。
1984年初,我国中银集团与华润集团联合收购香港最大的上市电子集团公司——康力投资有限公司,开启了中国企业大型并购的先河。
此后,一些经营效益好、实力强的企业集团纷纷开始进行跨国并购的尝试。
进入21世纪以后,我国企业开始在海外进行较大规模的并购。
据商务部统计,从2001年至2003年,我国企业实施的跨国并购累计投资额约达12亿美元。
其中,中海油先后购买印尼和澳大利亚油气田部分股份,一举成为印尼最大的海上石油生产商;2003年,京东方收购韩国现代显示株式会社,金额达 3.8 亿美元;安玻彩管收购位列世界500强的彩管业“老祖宗”——美国道—康宁彩管分部;上海海欣集团、上海制皂和 tcl分别收购美国格利奴、美国莫泰克和德国施耐德电子,这些都是数百万和数千万美元的大手笔。
这表明一批中国的跨国公司正迅速成长,并跻身全球化竞争。
2004年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净额为55亿美元,较2003年增长93%。
其中通过跨国并购方式实现的交易数量为45起,投资额为26.5亿美元,分别比2003年上升约33%和47%。
第1篇一、案例背景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国际地位的不断提升,越来越多的外国企业开始关注我国市场,寻求通过并购等方式进入我国市场。
本案例将以某跨国公司并购我国知名企业为例,对法律跨境并购的相关问题进行分析。
某跨国公司(以下简称“跨国公司”)是一家全球知名的企业,主要从事高科技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
我国知名企业(以下简称“我国企业”)是一家具有较强竞争力的企业,主要从事电子产品、通信设备等领域的研发、生产和销售。
2018年,跨国公司决定并购我国企业,以期进一步拓展我国市场。
二、并购过程及法律问题1. 签订并购协议在并购过程中,跨国公司首先与我国企业签订了一份并购协议。
该协议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并购方式:跨国公司通过现金收购我国企业的全部股权。
(2)交易价格:经双方协商,交易价格为人民币XX亿元。
(3)支付方式:跨国公司将在并购协议签署后XX个工作日内支付全部交易价款。
(4)交割条件:在并购协议签署后,我国企业应将其全部资产、负债和业务交割给跨国公司。
(5)违约责任:如任何一方违反并购协议,应承担相应的违约责任。
2. 法律问题在并购过程中,涉及以下法律问题:(1)反垄断审查根据我国《反垄断法》,跨国公司并购我国企业可能涉及反垄断审查。
为避免反垄断审查风险,跨国公司需在并购协议签署前向我国商务部提交反垄断申报材料,并接受审查。
(2)外资并购安全审查根据我国《外资并购安全审查条例》,跨国公司并购我国企业可能涉及外资并购安全审查。
为避免安全审查风险,跨国公司需在并购协议签署前向我国国家安全审查办公室提交安全审查申报材料,并接受审查。
(3)股权过户登记在并购协议签署后,跨国公司需向我国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办理股权过户登记手续,以确保股权过户的合法性。
(4)劳动用工问题在并购过程中,跨国公司需关注我国企业的劳动用工问题,确保并购后的企业合法合规用工。
三、并购结果及影响1. 并购结果在经历反垄断审查、外资并购安全审查等程序后,跨国公司成功并购我国企业。
中国企业跨国并购的实例和启示中国企业跨国并购的经历成功与失败并存,某些失败的并购甚至会引发国内母公司的财务危机,造成严重的亏损娄振芳/文根据中国商务部对外发布的消息,跨国并购已经成为中国企业走出去的主要方式。
境外并购类投资占我们对外直接投资总额的60%以上,跨国并购主要集中在汽车、能源、电讯/电子等行业,并且并购金额以每年70%的速度增长。
瑞士信贷第一波士顿董事总经理、经济学家陶冬认为:中国企业大规模进行海外并购活动,尤其在国际舞台上搞大手笔的收购,体现了人民币升值的压力,政府希望企业走向海外,缓解外汇储备剧增的势头。
但并购更是折射出中国企业的成熟和壮大,视野和战略已经开始由全国移向全球。
但目前由于中国企业缺乏并购经验,战略规划和管理水平也较低,使得他们在并购过程中面临信息缺失、法律风险和文化冲突等不利因素,往往导致并购失败或结果不理想。
本文通过对一些跨国并购实例的分析,寻找最典型的并购失败原因以及它们带来的启示。
案例一:TCL和阿尔卡特劳燕分飞2004年9月,TCL通讯以5500万欧元现金的代价并购阿尔卡特集团手机业务,双方合资成立T&A,TCL通讯与阿尔卡特分别控股55%与45%。
成立后的T& A将为TCL移动提供一个迅速发展国际业务的平台,这将有助于TCL移动快速实现成为一家全球领先的移动终端制造商的目标。
然而牵手仅仅7个月之后,T CL通讯发布公告,正式宣布TCL将以换股的形式,收购阿尔卡特持有的合资公司TCL阿尔卡特45%的股份,至此,阿尔卡特正式退出T&A的经营与管理。
是什么导致了这桩联姻在短短7个月之后就以失败告终?T&A北京分公司员工的话也许能说明问题“阿尔卡特退出后,我们(T&A)终于不用背负阿尔卡特员工的巨额工资,运作成本也可以降下来,公司可以得到更多的资源支持。
”其实,早在合资公司成立之前,TCL就已经面对巨大的资金压力。
从2004年4月26日TCL集团宣布并购阿尔卡特全球手机部门之后,该公司股价一直呈跌落之势。
企业跨国并购中的问题和措施
王胜文
【期刊名称】《企业家》
【年(卷),期】2008(000)011
【摘要】商务部官员王胜文在第二届中国企业跨国投资研讨会上发表论文。
他说,中国将大力支持具备条件的企业,通过股权投资、跨国并购等多种方式“走出去”。
未来还将鼓励国内企业尝试与国际上的一些知名大企业合作,开展第三方投资。
【总页数】1页(P43)
【作者】王胜文
【作者单位】无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F279.23
【相关文献】
1.我国企业跨国并购中盈余管理问题分析 [J], 曾璐;彭卉;郑启珊;罗元漳;罗榕倩;蔡
思虹;
2.中国企业跨国并购中的问题与对策 [J], 刘春花;邱庆欢
3.从企业能力层面看我国企业跨国并购中的问题及对策 [J], 赵媛媛;孙锲
4.宁波民营企业跨国并购中的金融支持问题研究 [J], 刘美玲;叶苗苗;潘田如
5.对我国企业跨国并购中融资问题的几点探讨 [J], 郭悦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商务部:中企跨国并购成功率40% 高于全球水平商务部新闻发言人沈丹阳2012年4月17日上午在例行新闻发布会上指出,中国企业跨国并购的总成功率大概是40%,高于全球25%的平均水平,中国企业跨国并购的总成功率高于全球水平。
中国企业跨国并购发展迅速,规模和领域不断扩大,“十一五”期间跨国并购的投资额累计将近940亿美元,年均增速达到35%。
沈丹阳分析说,中国企业跨国并购成功率较高的主要原因:一是中国企业整体比较谨慎,锁定的目标比较少,不轻易发起收购,第一阶段的成功率可以达到锁定目标项目的70%左右;二是多数并购发生在2008年的金融危机之后,并购的成本比较低,交割后的整合总体也比较顺利。
当然还有一部分并购项目还在整合期内,还不能确定成败。
(来源:工人日报2012年4月19日)
欧洲中小企业成并购对象: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成长,以及中国企业在全球运作经验等方面的迅速提升,在金融危机之后,中国企业放弃了“蛇吞象”式的高风险并购,逐渐转为“吃小鱼”,将并购目标转换为中小型的专业化并运营良好的企业。
欧洲方面,金融危机极大地影响了中小制造业企业的经营环境,出现了融资困难、劳动力成本上升等多个负面因素共同作用的情况。
德国企业更加侧重高端市场,在亚洲市场崛起的时候,忽视了低端市场与低端产品的开发,错失了企业发展的机遇,成为中国企业并购的对象。
对比华为(Huawei)、中海油(CNOOC)等中国企业在美国并购失败,欧洲的商业环境对中国企业更加友好。
(来源:新浪财经 2012年4月16日)
中企海外并购逆势突进领域多元触发全球产业变局:全球并购市场低迷的背景下,2011年中国企业海外并购逆势掀热潮,并购目标也逐渐由资源扩展到技术与品牌,以寻求新技术的引入及产业链的补充。
在海外并购活动区域分布中,欧美市场的比重显著提升。
机构普遍预计,2012年中企海外并购将持续火热,能源及矿产依旧是最主要的领域,高科技、清洁技术企业及行业知名公司也将成为并购目标。
(来源:和讯新闻2012年2月1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