蛋白质生物合成及加工
- 格式:pptx
- 大小:2.35 MB
- 文档页数:65
蛋白质合成是生物体内一项非常重要的生物化学过程,也被称为蛋白质生物合成。
该过程包括转录和翻译两个主要阶段,涉及到DNA、RNA和蛋白质等多种生物分子的参与。
下面我将详细介绍蛋白质合成的四个步骤,以便更好地理解这一复杂而精密的生物学过程。
步骤一:转录(Transcription)转录是蛋白质合成的第一步,它发生在细胞核内。
在这一过程中,DNA的信息将被复制到一种名为mRNA(信使RNA)的分子上。
具体来说,转录的步骤包括:1. 启动子结合:转录过程开始于启动子,启动子是DNA上的一个特定区域,其特殊序列能够与RNA聚合酶结合,从而启动转录。
2. RNA聚合酶合成mRNA:一旦启动子与RNA聚合酶结合,RNA 聚合酶将会沿着DNA模板链合成mRNA,这一过程包括RNA的合成和剪切修饰等步骤。
3. 终止:当RNA聚合酶到达终止子时,转录过程将结束,mRNA 分子从DNA模板上分离出来。
步骤二:前期mRNA处理(Pre-mRNA Processing)在转录完成后,产生的mRNA并不是立即可以被翻译成蛋白质的成熟mRNA,还需要经过一系列的前期处理。
这些处理包括:1. 剪接(Splicing):mRNA中会存在一些被称为内含子的非编码序列,而真正编码蛋白质的序列被称为外显子。
剪接过程将内含子从mRNA中切除,将外显子连接起来,形成成熟的mRNA。
2. 5'端盖(5' Cap)的添加:在mRNA的5'端,会添加一种名为7-甲基鸟苷酸(m7G)的化合物,用于保护mRNA不受降解,同时有助于mRNA与核糖体的结合。
3. 3'端聚腺苷酸(Polyadenylation)的添加:在mRNA的3'端,会添加一系列腺苷酸,形成所谓的聚腺苷酸尾巴,同样用于保护mRNA不受降解。
步骤三:翻译(Translation)翻译是蛋白质合成的第二个主要步骤,它发生在细胞质中的核糖体内。
在翻译过程中,mRNA上携带的遗传密码将被翻译成氨基酸序列,从而合成特定的蛋白质。
细胞合成蛋白质的过程,即蛋白质生物合成或翻译(Translation),是一个复杂的多步骤过程,主要包括以下五个阶段:1. 氨基酸的活化:- 在起始阶段之前,每一个参与蛋白质合成的氨基酸都需要先与特异性的转运RNA(tRNA)结合,并被一个酶(氨酰-tRNA合成酶)催化,接受ATP提供的能量,形成活性的氨酰-tRNA。
2. 多肽链合成的起始:- mRNA首先通过转录过程生成,并从细胞核转移到细胞质中的核糖体。
在原核生物中,mRNA通常可以直接与核糖体结合,而在真核生物中,mRNA需要经过剪接和修饰后穿过核孔进入细胞质。
- 起始复合物形成,mRNA上的起始密码子(通常是AUG)与携带甲硫氨酸的Met-tRNAiMet结合,后者通过IF-2等起始因子的帮助定位在核糖体的小亚基上,随后大亚基结合形成完整的起始复合物。
3. 肽链的延长:- 进位(Elongation)阶段,下一个适当的氨酰-tRNA在其tRNA反密码子区与mRNA上的下一个密码子互补配对,进入核糖体的A位点。
- 核糖体的催化作用下,A位点的氨基酸通过肽键与延伸中的多肽链相连,然后空载的tRNA移至P位点,再接着从P位点移到E位点释放。
- GTP驱动的转位酶促使核糖体沿mRNA移动一个密码子的距离,准备接收下一个氨基酸。
4. 肽链的终止与释放:- 当mRNA上的终止密码子(UAA、UAG或UGA)进入A位点时,没有对应的氨酰-tRNA与其配对。
此时,释放因子RF识别终止密码子并结合到核糖体上,引发肽链从核糖体上脱离并水解掉tRNA与多肽链之间的酯键。
- 最终,核糖体大小亚基分离,翻译过程结束,新生的多肽链被释放出来。
5. 蛋白质合成后的加工修饰:- 新合成的多肽链往往还需要进行一系列的后翻译修饰,包括但不限于切除N端的甲硫氨酸、折叠成三维结构、磷酸化、糖基化、跨膜插入、剪接等过程,才能成为成熟的、具有生物学功能的蛋白质。
在整个过程中,核糖体、mRNA、tRNA以及众多蛋白质因子协同工作,保证了遗传信息准确无误地转化为蛋白质分子。
蛋白质的生物合成与工程蛋白质是生命中不可或缺的基本分子,它们在细胞中扮演着各种功能角色,包括结构支撑、酶催化、运输、信号传递等等。
蛋白质的生物合成是指由核糖体将氨基酸链组装成蛋白质的过程,也就是所谓的翻译(translation)过程。
这个过程是高度复杂的,需要核糖体、mRNA、tRNA、氨基酰-tRNA合成酶、GTP酶活化蛋白等多种因素协同作用。
蛋白质生物合成的主要步骤包括:(1)转录(transcription):DNA模板被RNA聚合酶复制成mRNA分子;(2)翻译(translation):mRNA被核糖体复制成氨基酸序列;(3)后翻译修饰(post-translational modification):新合成的蛋白质经过各种化学修饰,包括剪切、磷酸化、甲基化、乙酰化、糖基化等等,以获得成熟的功能性蛋白质。
这个过程是高度精密和调控的,任何一步出错都会导致生命体失衡或死亡。
蛋白质的生物合成是细胞机理学研究的重点之一。
掌握它的规律和特点对生命科学和医学研究有着重要意义。
特别是在蛋白质工程与制药研发中,理解蛋白质合成的分子机制和调控策略,有助于设计和构建更加高效、稳定、安全、功能性的新型蛋白质、抗体、疫苗等生物制品。
与传统的蛋白质生产相比,蛋白质工程技术能够大规模、高效、精准地合成目标蛋白质,具有许多优点。
例如,它可以实现异物蛋白质大量表达、简化纯化、降低成本和污染等问题;同时,也可以设计和制造新型蛋白质的突变、修饰、拼接和组装等操作,以实现更加智能和灵活的应用。
近年来,蛋白质工程技术在医药、生物农业、食品、能源等领域都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和前景。
一些常见的蛋白质工程技术包括:(1)融合蛋白质技术:将目标蛋白质与其他蛋白质或肽段融合在一起,以提高稳定性、表达量或靶向;(2)点突变或替换技术:通过人工合成或随机变异方法引入点突变或替换,以改变结构、性能或特异性;(3)抗体工程技术:将抗体序列进行人工改造,以生产更加特异的抗体、双特异性抗体、Fc修饰抗体等;(4)蛋白质递送技术:将目标蛋白质与载体融合或包裹在一起,以保护、传递、释放和放大蛋白质作用,如核酸疫苗、基因传递、药物递送等。
第十一章蛋白质的生物合成及加工修饰(The Biosynthesis and transport of protein)在不同的蛋白质分子中,氨基酸有着特定的排列顺序,这种特定的排列顺序不是随机的,而是严格按照蛋白质的编码基因中的碱基排列顺序决定的。
基因的遗传信息在转录过程中从DNA转移到mRNA,再由mRNA将这种遗传信息表达为蛋白质中氨基酸顺序的过程叫做翻译。
翻译的过程也就是蛋白质分子生物合成的过程,在此过程中需要200多种生物大分子参加,其中包括核糖体、mRNA、tRNA及多种蛋白质因子。
第一节参与蛋白质生物合成的物质一、合成原料自然界由mRNA编码的氨基酸共有20种,只有这些氨基酸能够作为蛋白质生物合成的直接原料。
某些蛋白质分子还含有羟脯氨酸、羟赖氨酸、γ-羧基谷氨酸等,这些特殊氨基酸是在肽链合成后的加工修饰过程中形成的。
下图给出部分特殊氨基酸分子式:二、mRNA是合成蛋白质的直接模板蛋白质是在胞质中合成的,而编码蛋白质的信息载体DNA 却在细胞核内,所以必定有一种中间物质用来传递DNA 上的信息,实验证明:mRNA 是遗传信息的传递者,是蛋白质生物合成过程中直接指令氨基酸掺入的模板,因此得名信使RNA。
原核细胞中每种mRNA分子常带有多个功能相关蛋白质的编码信息,以一种多顺反子的形式排列,在翻译过程中可同时合成几种蛋白质;而真核细胞中,每种mRNA一般只带有一种蛋白质编码信息,是单顺反子的形式。
mRNA以它分子中的核苷酸排列顺序携带从DNA传递来的遗传信息,作为蛋白质生物合成的直接模板,决定蛋白质分子中的氨基酸排列顺序。
不同的蛋白质有各自不同的mRNA,mRNA除含有编码区外,两端还有非编码区。
非编码区对于mRNA的模板活性是必需的,特别是5'端非编码区在蛋白质合成中被认为是与核糖体结合的部位。
mRNA特点:短命原核:半衰期几秒-几分钟真核:半衰期数小时。
功能是蛋白质合成的模板,多肽链氨基酸排列顺序就取决于mRNA 的核苷酸的排列顺序。
第8章蛋白质生物合成和翻译后加工一、学习要点本章涉及的基本概念较多,如翻译、核酶、翻译的起始因子、延长因子、释放因子、三联体密码、密码的简并性、密码的摆动性、SD序列、信号肽等。
主要理解和掌握蛋白质合成的分子基础、遗传密码的基本特性、多肽链生物合成的一般过程、确保翻译准确性的机制、翻译后加工和定向运输等内容。
1、蛋白质合成的分子基础:与蛋白质合成有关的RNA有:mRNA、tRNA和rRNA。
mRNA 作为蛋白质多肽链合成的直接模板。
tRNA在蛋白质合成主要起接头作用,① tRNA的 3′端- CCA序列是氨基酸接受位点(氨基酸接受臂);②DHU环是识别氨酰tRNA合成酶的位点;③TψC环是核糖体的识别位点;④反密码子环上的反密码子作用是mRNA的密码子。
rRNA主要是与蛋白质结合形成核糖体,作为蛋白质合成的场所。
2、遗传密码。
mRNA上决定一个特定氨基酸的三个相邻的核苷酸称为遗传密码.又叫三联体密码或密码子。
其特点主要有:1)无标点符号的;2)简并性(degeneracy),除Met (AUG )和Trp(UGG )外,每个氨基酸都有一个以上的密码子,这种现象称为密码的简并,把编码相同氨基酸的密码子称同义密码子。
其生物学意义在于减少有害突变,对生物物种的稳定有一定作用。
3) 遗传密码具有的变偶性(摆动性),密码子第1位、第2位碱基配对是严格的,第3位碱基可以有一定的变动,这一现象称为变偶性或摆动性(wobble)。
4)64组密码子中61组编码氨基酸,UAA、UAG和UGA为终止密码子(或无义密码子), AUG为起始密码子。
5)遗传密码的通用性和变异性,通用性是指各种低等和高等生物,包括病毒、原核以及真核生物,基本上共用一套遗传密码,反应了生物世界的统一性;目前已知线粒DNA(mtDNA)的编码方式与通常遗传密码子有所不同。
3 多肽链合成的机理。
(1)多肽链的延伸方向。
在翻译时,核糖体沿mRNA从5’→3’方向进行翻译,多肽链延伸的方向为氨基端→羧基端(与多肽的人工合成不同,在多肽的人工合成中,肽链从羧基端→氨基端)。
蛋白质的生物合成概述蛋白质是构成生物体的基本组成部分之一,具有多种重要的功能。
蛋白质的生物合成是指从基因到蛋白质的整个过程,包括转录和翻译两个主要步骤。
在生物体内,蛋白质的合成由细胞核内的遗传物质DNA指导,通过转录将DNA的信息转录成为mRNA,然后通过翻译将mRNA的信息转化为氨基酸序列,最终形成蛋白质。
1. 转录(Transcription):转录是指将DNA中一个基因的信息通过RNA聚合酶酶催化,生成该基因的mRNA分子。
转录的过程包括启动、延伸和终止三个阶段。
-启动阶段:在DNA的启动序列上结合转录因子,形成转录起始复合物。
随后,RNA聚合酶酶催化聚合核苷酸,从而形成mRNA链的起始部分。
-延伸阶段:RNA聚合酶继续在DNA模板上向下移动,并在不断向RNA链中添加新的核苷酸,直到遇到终止信号。
-终止阶段:当RNA聚合酶读取到终止信号时,mRNA链与DNA模板分离,转录过程结束。
2. RNA加工(RNA Processing):转录过程产生的初级转录产物(pre-mRNA)还需要经过一系列修饰和处理步骤,形成成熟的mRNA,以便于翻译过程中正确地合成蛋白质。
- 在RNA加工过程中,先是通过剪接(splicing)去除在初级转录产物中的内含子(intron)区域,保留外显子(exon)区域。
剪接是由剪接体(spliceosome)完成的,它由snRNP(small nuclear ribonucleoprotein)复合物和其他蛋白质组成。
- 随后,在转录加工过程中,mRNA的5'端会经历甲基化修饰,而3'末端则会加上聚腺苷酸尾巴(poly(A) tail)。
这些修饰可以保护mRNA 分子免受降解,同时还有助于mRNA的定位和翻译。
3. 翻译(Translation):翻译是指将mRNA的信息翻译成蛋白质的氨基酸序列,与转录过程不同,翻译发生在细胞的细胞质中,主要通过核糖体来完成。
蛋白质生物合成的过程蛋白质是构成生命体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生物合成过程也是生命活动的重要环节之一。
蛋白质生物合成包含了两个主要的过程:转录和翻译。
在这两个过程中,多种分子和酶的参与,共同完成了蛋白质的合成。
转录是蛋白质生物合成的第一步,它发生在细胞核内。
在这一过程中,DNA的信息被转录成RNA分子,这个过程由RNA聚合酶完成。
RNA聚合酶可以识别DNA链上的启动子区域,并沿着DNA链逐渐合成RNA分子。
RNA分子的合成是由核苷酸单元的连接而成的,这些核苷酸单元包括腺嘌呤(A)、鸟嘌呤(G)、胞嘧啶(C)和尿嘧啶(U)。
RNA分子的合成是由DNA模板的编码信息决定的,这也就是RNA分子与DNA分子之间的信息转换。
在翻译过程中,RNA分子将信息转化为蛋白质的氨基酸序列。
这个过程发生在细胞质中,由核糖体完成。
核糖体是由RNA和蛋白质组成的复合物,其中RNA分子起到了信息传递的作用,而蛋白质则提供了支持和催化的功能。
在翻译过程中,RNA分子的信息被翻译成一系列的氨基酸,这些氨基酸按照特定的顺序连接在一起,形成了蛋白质分子。
蛋白质的生物合成过程是一个高度协调的过程,多种分子和酶在其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在转录过程中,RNA聚合酶需要与其他蛋白质组成复合物,才能识别启动子区域并完成RNA分子的合成。
在翻译过程中,核糖体需要与多种因子协同作用,才能完成氨基酸的连接和蛋白质的合成。
此外,蛋白酶和蛋白质折叠酶等分子也参与了蛋白质的后续加工过程,保证了蛋白质的正确折叠和功能发挥。
总的来说,蛋白质生物合成是一个复杂而精细的过程,其中涉及到多种分子和酶的协同作用。
这个过程不仅是生命活动的基础,也具有重要的生物学意义。
通过对蛋白质生物合成过程的研究,人们可以更好地理解生命的本质和机制,同时也可以为生物医学研究和药物研发提供有力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