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护理基本知识
- 格式:ppt
- 大小:254.00 KB
- 文档页数:20
中医护理学基础.第六章1感冒是受风邪或时行病毒,引起肺卫功能失调,以鼻塞、流涕、咳嗽、恶寒、发热、全身不适、脉浮、常见呼吸道多种感染性疾病。
2感冒的病因病机:感冒主要是风邪兼夹时令之气侵袭人体,病机在于邪犯肺卫,卫表失和。
外感常以风为先导,风邪常夹其他病邪(如寒、湿、热、暑等)伤人。
/而具有传染性的时行疫邪致病,其特点为发病快,病情重,有广泛的流行性,且不限于季节。
3感冒辨证分型:(1)风寒束表。
临床表现,恶寒重,发热轻,头痛身疼,喷嚏,鼻塞流清涕、脉浮或浮紧。
护治原则,辛温解表宣肺散塞。
代表方剂,荆防败毒散。
(2)风热犯表。
临床表现,恶寒轻、发热重、头胀疼、鼻塞流脓涕、咽痛咽红、苔薄黄、脉浮数。
护治原则,辛凉解表。
代表方剂,银翘散。
(3)暑湿袭表。
临床表现,头昏胀重、鼻塞流涕、胸闷泛恶。
护治原则,清暑祛湿解表。
代表方剂,新加香藿饮。
4感冒护理:【生活】保持室内通风、空气清新、发热者注意休息,多饮水,各证型注意季节时乏主气及非时之气,防止外感,实行感冒患者应注意呼吸道隔离,/防止交叉感染。
【饮食】宜清淡消化,风寒忌生冷食物,清证饮红糖生姜水,风热感冒忌食油腻、辛辣之物,可饮金银花露,暑湿感冒应少食甜食。
【服药】发散表邪药不宜久服,宜轻煎温服。
服解表剂应避风寒以免复感风邪。
风寒者汤剂热服风热者病情轻可一日一剂。
【症状】定时测体温,高热不退者,物理降温。
头身疼痛较重,采用刮痧法,保持大便通畅,便秘者服用麻子仁丸。
5感冒健康教育:注意季节气候变化时要保暖防寒,适当休息,避免过度疲劳,使机体抵抗力降低,注意个人卫生,室内定时通风换气,或用食醋熏蒸。
养成经常性户外活动习惯。
6咳嗽的概述:是因邪客肺系、肺气上逆所致,以咳嗽、咳痰为主要症状的病证。
7咳嗽的病因病机:【病因】外邪袭肺内邪于肺【病机】肺失宣肃,肺气上逆。
8咳嗽辨证分型:外感咳嗽:(1)风寒袭肺:【症状表现】咳嗽声重,咳痰色白稀薄、无汗、苔薄白、脉浮紧。
中医护理基本知识中医护理基本知识包括起居指导、情志调适指导、饮食调护指导、中药给药指导、病后调护指导及疾病预防指导等,这些基本知识是护理人员开展中医护理健康教育的基础。
(一)生活起居指导生活起居是指患者在患病期间,护理人员根据病情予以相应的指导和护理。
其目的是保养患者的正气,调整机体内外阴阳的平衡,增强机体抗御外邪的能力,促进疾病的治疗和康复。
一、起居有常(一)顺应四时,平衡阴阳中医学认为,人与自然界是一个有机的整体。
《黄帝内经》指出:“人以天地之气生,合四时之法成”,“人与天地相应”。
因此在护理健康教育中,应根据四时阴阳变化和自然界的规律,指导患者生活起居。
自然界有春、夏、秋、冬四季变化,春夏属阳,秋冬属阴,其气候规律一般为春温、夏热、秋燥、冬寒。
人体的生理活动也会随着季节的变换而改变,以适应自然规律,保持机体内外环境的协调统一,祛病延年;若不顺应其变化,则可导致疾病的发生或加重。
因此在护理中应遵循“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的原则,春夏季节应指导患者夜卧早起,适当午睡,以顺应自然界阳盛阴衰的变化,保护阳气不要过分消耗;秋季应早卧早起,以顺应阳气之收,使肺气得以舒展;冬季阴气极盛,寒风凛冽,则需早卧晚起,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以利于阳气潜藏,阴精积蓄。
(二)睡眠充足,适当磨炼“服药千朝,不如独眠一宿”,睡眠不足,易损伤正气。
患者应有充足的休息和睡眠时间,要督促患者养成按时就寝、按时起床的作息规律。
重症患者则应卧床休息,但要避免昼息夜作,阴阳颠倒。
睡前要神志安定,平心静气,用热水泡脚、饮温热牛奶及足底按摩有助于睡眠。
在病情允许的情况下,凡能下床活动的患者每天都应保持适度的活动与锻炼。
适度的活动能使气血流畅,筋骨坚实,提神爽志,增强抵御外邪的能力,有利于机体功能的恢复,尤其对脑力劳动者,适度的运动更能促进疾病的康复。
(三)慎避外邪,形神共养抱病之人正气虚弱,易于感受六淫和疫疠之气等外邪的侵袭。
在生活起居护理中应遵循“虚邪贼风,避之有时”的原则。
中医护理知识题库与参考答案一、单选题(共80题,每题1分,共80分)1、哮喘易发作的季节是:A、秋冬B、夏秋C、春秋D、春夏E、冬春正确答案:E2、《黄帝内经》中体现出了中医学的生命观是《》A、全身统一B、心身统一C、形神合一D、动静统一E、五脏统一正确答案:C3、高位肛屡的治疗方法可采用:A、肛屡挂线疗法B、内服药物治疗C、外敷药物治疗D、肛屡外口扩大术E、肛屡切除术正确答案:A4、气滞血瘀型压疮的证候错误的是()A、苔薄,脉弦B、继而紫暗红肿C、褥疮溃烂D、局部皮肤出现褐色红E、或有破损正确答案:C5、四肢肌肉的壮实主要取决于:A、肺主气的功能B、肾主骨的功能C、肝主筋的功能D、脾主运化功能E、心主血脉功能正确答案:D6、阴虚火旺的舌象表现是A、舌淡,苔白润B、舌红,苔黄腻C、舌红绛D、舌淡红,苔薄E、舌红,苔黄厚正确答案:C7、联结心之搏动和肺之呼吸的中心环节是:A、肺气B、宗气C、心气D、元气E、肝气正确答案:B8、矫正胎位的“俞穴是()A、三阴交B、至阴C、合谷D、大横E、隐白正确答案:B9、病情观察的目的哪项不妥()A、判断疾病的发展趋向和转归B、及时了解患者及家属的意见和建议C、为护理诊断和护理计划提供依据D、及时发现危重症或并发症E、及时了解用药反应和治疗效果正确答案:B10、下列哪项不属于艾灸()A、直接灸B、天灸C、间接灸D、悬灸E、雀啄灸正确答案:BIK肌痹不己,内舍于:A、心B、肺C、脾D、肾E、正确答案:C12、中药超声雾化吸入每次治疗的时间是()A、15〜20分钟B、20〜30分钟C、60分钟D、10〜15分钟E、30〜40分钟正确答案:A13、面色藁黑,肌肤甲错的主病是《》。
A、水饮B、肾虚C、寒证D、瘀血E、痛证正确答案:D14、古代医家将其喻为人身之“日”的脏是A、脾B、肾C、心D、肺E、正确答案:C15、六腑生理功能的特点是:A、藏精气而不泻,满而不能实B、虚实交替,泻而不藏C、传化物而不藏,满而不能实D、藏精气而不泻,实而不能满E、传化物而不藏,实而不能满正确答案:E16、气闭病机,主要是指:A、气出入异常,气不能外达,闭郁结聚于内B、气不能内守,大量向外逸脱C、气机升降失常,脏腑之气逆上D、气机郁滞,运行不畅E、气虚无力升举,脏腑位置下移正确答案:A17、中焦的功能实际是指:A、输布水谷精微B、胃主受纳功能C、脾主运化功能D、化生血液E、脾胃的整个运化功能正确答案:E18、肪气最主要的致病特点是()A、老少皆能致病B、传染性强C、症状相似D、病势重E、发病急正确答案:B19、形成血虚病机的原因,下列哪项是不确切的:A、久病不愈,慢性消耗B、脾虚气弱,生化无源C、思虑无穷而暗耗D、失血过多,血脉空虚E、房劳过度而耗伤正确答案:E20、下列哪项不属于阴阳的特征:A、绝对性B、抽象性C、相对性D、普遍性E、相关性正确答案:A21、阴阳失调的概念是()A、阴盛阳衰B、阴阳偏衰C、气血津液异常变化D、阴阳之间失去平衡协调E、阴虚阳亢正确答案:D22、皮部之浮络主热,其色当为:A、白B、赤C、黑D、青E、黄正确答案:B23、大肠的未端称:A、吸门B、魄门C、幽门D、扉门E、阑门正确答案:B24、下列除外哪项,均可出现口臭A、宿食B、齿再齿C、心火D、胃热E、内痈正确答案:C25、肺主一身之气,取决于:A、生成宗气B、调节全身气机C、肺气通于天D、宣发卫气E、肺的呼吸功能正确答案:E26、与脾胃升降密切相关的脏器是:A、膀胱B、肺C、肾D、肝E、心正确答案:D27、根据藏象理论,称为“华盖”的脏是A、肺B、肝C、脾D、肾E、心正确答案:A28、下列哪种说法是错误的:A、肝在窍为目B、肾在窍为耳C、肺在窍为喉D、脾在窍为口E、心在窍为舌正确答案:C29、患者出现晕罐先兆处理不正确的是()A、取下重拔B、轻者适量喂水C、取平卧位D、及时起罐E、轻者静卧休息正确答案:A30、盆腔炎常用的护理技术不包括()A、拔火罐B、刮痴C、中药保留灌肠D、中药贴敷E、艾灸正确答案:A31、以下不属于五行相生的是:A、火生金B、水生木C、土生金D、金生水E、木生火正确答案:A32、在肝主疏泄各种表现中,最根本的是:A、调畅情志B、调畅气机C、疏通水道D、调节血量E、促进脾胃运化功能正确答案:B33、血瘀气滞所致的项痹脉象:A、结脉B、弦脉C、紧脉D、代脉E、浮脉正确答案:B34、痹病的内在致病因素是A、饮食不节B、感受风寒湿邪C、情志不畅D、正气不足正确答案:D35、脾开窍于:A、齿龈B、唇C、舌D、口E、咽正确答案:D36、下列各药中,既能运脾消食,又能化坚消石的药物是A、鸡内金B、山楂C、莱瓶子D、神曲E、麦芽正确答案:A37、肾不纳气主要是由于:A、膀胱气化不利B、肾的精气不足C、肾阳不足D、肾阴不足E、心气不足正确答案:B38、能使血液不溢出于脉外气的:A、防御作用B、温煦作用C、推动作用D、气化作用E、固摄作用正确答案:E39、气滞证中出现疼痛,其性质一般为:A、酸痛B、胀痛C、刺痛D、空痛E、隐痛正确答案:B40、六腑中,被称为“决渎之官”的是A、胆B、小肠l=i=lD、膀胱E、三焦正确答案:E41、痹症的饮食护理正确的是:A、饮食应以高热量、高蛋白、高纤维、易消化的食物为主B、饮食应以低热量、低盐低脂饮食为主C、饮食应以高热量、低蛋白、易消化的食物为主D、饮食应以低热量、低蛋白、高纤维的食物为主E、饮食应以低热量、高蛋白、高纤维、易消化的食物为主正确答案:A42、气血两虚证的舌象是A、舌尖芒刺B、舌红裂纹C、舌暗瘀点D、舌淡齿痕E、舌体淡瘦正确答案:E43、“血海”是:A、冲任二脉B、任脉C、督脉D、带脉E、冲脉正确答案:E44、藏象的基本含义是:A、内在组织器官的表像B、五脏六腑和奇恒之腑C、内脏及表现于外的生理现象D、以五脏为中心的整体观E、五脏六腑的形象正确答案:C45、酝酿思索,反复分析,比较事物的过程,称为A、志B、虑C、思D、智E、意正确答案:C46、针眼未成脓者,下列不属于其主要辅助治疗的是()A、按摩B、涂眼药膏C、湿热敷D、耳尖放血E、针灸正确答案:A47、“老年慎泻,少年慎补”确定的用药原则的根据是()A、标本同治B、因时制宜C、因地制宜D、因人制宜E、治病求本正确答案:D48、眩晕,面色白,唇白不华,心悸少寐,神疲乏力,劳累即发,舌质淡,脉细弱,辨证为()A、肝阳上亢B、气血不足C、痰湿中阻D、痰郁化火E、气滞血瘀正确答案:B49、患者,男,79岁。
中医护理基础知识1. 中医基本理论
- 阴阳学说
- 五行学说
- viscera理论
- 气血津液理论
- 病因病机理论
2. 中医诊断
- 望诊
- 闻诊
- 问诊
- 切诊
3. 中医护理原则
- 调护作息
- 调护饮食
- 调护情志
- 调护环境
4. 中医护理方法
- 外治法
- 针灸
- 拔罐
- 推拿
- 熨灸
- 内治法
- 中药汤剂
- 中药散剂
- 中药丸剂
5. 常见病症的中医护理
- 感冒
- 肠胃疾病
- 痛风
- 失眠
- 更年期综合征
6. 中医养生保健
- 养生之道
- 气功
- 太极拳
- 食疗
中医护理基础知识包括中医基本理论、诊断方法、护理原则和方法、常见病症的护理以及养生保健等内容,旨在指导护理人员运用中医理论和方法为患者提供全面、个性化的护理服务。
中医护理学基础知识试题库汇总1、中医护理:以调养为特色,包涵调理和护理两种医护手段的护理方式。
2、整体观:中医护理的基本观点之一,认为人体是一个有机整体,各个部分相互关联,相互影响。
3、阴阳平衡观:中医护理的基本观点之一,认为阴阳是相互依存、相互转化、相互制约的两个对立统一的方面,保持阴阳平衡是保持人体健康的基本条件。
4、邪正斗争观:中医护理的基本观点之一,认为人体内外存在着多种病因,人体的健康与疾病是邪正斗争的结果,通过调整人体内部环境,增强正气,排除邪气,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5、重视预防观:中医护理的基本观点之一,认为预防是重要的医学手段,应该注重平时调养,增强体质,预防疾病的发生。
二、XXX答题1、中医护理的基本特点和原则有哪些?中医护理的基本特点包括以调养为特色,整体护理,个体化护理等。
其基本原则包括阴阳平衡、邪正斗争、重视预防、辨证施护等。
2、什么是整体护理?其目的和实施方法是什么?整体护理是中医护理的一种重要手段,是以整体观为指导思想,以人体为一个有机整体,通过综合运用中医药、饮食调养、心理疏导等手段,达到调理人体内部环境,增强体质,预防疾病的目的。
其实施方法包括全面评估、制定个性化护理计划、综合运用各种护理手段等。
1、中医护理原则中,不包括哪项内容?A。
扶正祛邪B。
同病异护C。
调整阴阳D。
随意施护答案:D2、正护法的内容不包括以下哪项?A。
寒者热之B。
热者寒之C。
实者泻之D。
虚则补之答案:D3、三因制宜护理原则的内容不包括以下哪项?A。
因时制宜B。
因人制宜C。
因地制宜D。
因性别制宜答案:D4、反护法不包括以下哪项?A。
热因热用B。
XXX用C。
XXX用D。
通因通用答案:D5、中医护理的基本特点不包括以下哪项?A。
整体观念B。
辨证施护C。
以药物为主D。
以针灸为主答案:C6、护理计划制定的过程不包括以下哪个步骤?A。
护理诊断排序B。
制定目标C。
制定护理措施D。
实施护理计划答案:D7、标本缓急护理原则的内容不包括以下哪项?A。
中医养生常见疾病保健护理知识大全
1. 保持良好的饮食惯
- 合理搭配膳食,营养均衡,多食用新鲜蔬菜、水果和全谷类
食品。
- 避免过度饮食、暴饮暴食和吃过于油腻的食物。
- 注意食物的烹饪方式,尽量少炸、少煎、少烧烤,多蒸、煮、炖。
2. 定期参加适量的体育锻炼
- 坚持适量的体育锻炼可以增强身体抵抗力和免疫力。
- 选择适合自己的体育运动,如散步、跑步、游泳等,坚持每
周进行几次。
- 注意适度,避免过度运动造成身体损伤。
3. 养成良好的生活惯
- 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坚持规律的作息时间。
- 避免熬夜和过度疲劳。
- 尽量避免吸烟和酗酒,减少对身体的危害。
4. 注意情绪调节和心理健康
- 学会放松自己,减轻压力。
可以通过读书、听音乐、旅行等方式来放松心情。
- 培养良好的社交关系,多与亲朋好友交流,分享自己的快乐和困扰。
- 如果有需要,可以寻求心理咨询或专业的心理治疗。
5. 预防常见疾病
- 定期体检,及时发现和治疗疾病。
- 预防传染性疾病,如洗手、戴口罩、接种疫苗等。
- 注意个人卫生和环境卫生,保持居住和工作环境的清洁和整洁。
以上是中医养生常见疾病保健护理的一些基本常识,希望能对您有所帮助。
根据个人实际情况,还应根据医生的建议进行个性化的调整和管理。
中医护理100学时试题中医护理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涵盖了中医理论、中医诊断、中医治疗、中医养生等方面的知识。
下面是一些关于中医护理的试题,希望能帮助你更好地了解这个领域。
1. 中医护理的基本原理是什么?中医护理的基本原理是以中医理论为指导,通过调整人体阴阳平衡、气血流通、脏腑功能等,达到预防疾病、保健养生的目的。
2. 中医护理的主要方法有哪些?中医护理的主要方法包括中药调理、针灸、推拿按摩、气功调理、饮食调理、情志调理等。
3. 中医护理在哪些方面可以发挥作用?中医护理可以在预防保健、疾病康复、康复护理、养生保健等方面发挥作用。
4. 中医护理在预防保健方面的具体措施有哪些?中医护理在预防保健方面的具体措施包括定期体检、合理膳食、适度运动、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调节情绪等。
5. 什么是中医护理的“四诊合参”?中医护理的“四诊合参”是指通过望、闻、问、切四种方法对患者进行综合分析,结合中医理论进行护理干预。
6. 中医护理中的“气血不足”是指什么?中医护理中的“气血不足”是指人体气血运行不畅,导致机体功能减退、免疫力下降等问题。
7. 中医护理中的“通络”是什么意思?中医护理中的“通络”是指通过按摩、推拿等手法刺激经络,促进气血运行,调节脏腑功能。
8. 中医护理中的“养生”是指什么?中医护理中的“养生”是指通过调整饮食、作息、锻炼等方式,保持身体健康,延缓衰老。
9. 中医护理与西医护理有何不同?中医护理注重整体观念,强调调理阴阳平衡,重视个体差异;而西医护理注重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强调科学依据和证据。
10. 中医护理的发展前景如何?随着人们对中医保健的认可度提高,中医护理的需求也在增加。
中医护理在疾病康复、养生保健等方面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
以上是关于中医护理的一些试题,希望能对你有所帮助。
如果你还有其他问题,可以继续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