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火墙H协议处理流程及HALG应用
- 格式:docx
- 大小:811.84 KB
- 文档页数:14
第十二章 HA设置1 简介网御2000防火墙的HA功能主要适用于对可靠性要求比较高的用户环境,如电信、银行、证券、电子政务等。
具有以下特性:1)高可靠性(high- available)防火墙集群可以保证某一防火墙节点一旦发生问题后,其负载可以迅速切换到集群中其它防火墙上,保证网络正常通信。
2)负载均衡(load-balance)通过动态的负载均衡技术解决单一防火墙负载过大的问题,采用集群防火墙的方式,可以从整体上提高防火墙对网络信息处理的能力。
3)集中管理(Web-based centralized management)提供了防火墙集群节点的基于web界面的集中控制和监控,容易使用。
2 功能特点用2~4台防火墙为用户提供HA功能,提供两种工作模式。
1)主从热备模式: 集群中所有节点的IP和MAC地址相同。
其中一台防火墙(优先级=1)为主节点,处于工作中,负责处理所有的网络流量以及整个集群的控管;其它防火墙节点为从节点,处于热备中,不工作。
一旦主节点发生故障,优先级次之的从节点升为主节点,接管原来主节点的工作,保证网络正常通信。
该工作模式不需要提供序列号。
2)集群模式:集群中所有节点的IP和MAC地址相同,协同工作。
其中一台防火墙(优先级=1)是主节点,处于工作中,负责处理部分网络流量以及整个集群的控管;其它防火墙节点为从节点,也处于工作中,和主节点一起分担部分网络流量。
某一防火墙节点一旦发生问题后,其负载可以迅速切换到集群中其它防火墙上,保证网络正常通信。
该工作模式需要提供序列号。
实时检测主防火墙和从防火墙的工作状态。
如果主节点在一个死掉时间内没有收到某一从节点的心跳信号,则认为该节点已经宕机,会自动进行下列动作:1) 如果集群的工作模式为主从热备模式:主节点会继续负责处理所有的网络流量,删除节点表中该节点的信息,并调节其它各从节点的优先级,同时报警和记日志。
2) 如果集群的工作模式为集群模式: 主节点会删除节点表中该节点的信息,调节自己的负载以及其它各从节点的优先级和负载,同时报警和记日志。
H协议正常呼叫流程解析(可编辑)精选资料H协议正常呼叫流程解析目录一、H协议基本概念介绍二、H协议呼叫实例模型三、H协议呼叫流程四、H协议信令分析五、附件特性名、事件名和信号举例包分类列表H协议命令H消息的结构关键词:HMGMGC呼叫流程摘要:该文档主要用于帮助处理H协议的VOIP业务方面的问题在理解和掌握协议和呼叫流程的基础上根据跟踪的信令或抓取的H协议包分析定位问题故障原因。
本文主要针对同一个MG接口下两个用户正常的呼叫流程信令来解析。
随着NGN网络和VOIP业务的不断应用和发展H协议在目前应用中越来越广泛。
对于协议和整个呼叫流程的理解和掌握将非常有助于我们故障定位和问题处理。
、H协议基本概念介绍H协议也叫MeGaCo协议是媒体网关控制器(MGC)与媒体网关(MG)之间的一种媒体网关控制协议。
它提供了MGC在呼叫处理过程中控制MG中各类静态及动态资源(IPATMTDM)的能力(包括终端属性、终端连接交换关系及其承载的媒体流)还提供了独立于呼叫的MG状态维护与管理能力。
、H协议呼叫实例模型图H呼叫实例模型同一MG下的两个终端之间的呼叫建立和释放流程如图所示。
不同MG下的两个终端之间的呼叫建立和释放流程与该流程基本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本流程示例基于以下约定:·Termination的物理终端ID为AUserA 与A连接·Termination的物理终端ID为AUserB与A连接·UserA 为主叫UserB为被叫主叫先挂机·SoftX的IP地址和端口号为::·MG 的IP地址和端口号为::。
、H协议呼叫流程图同一MG下的两个终端之间的H呼叫流程示例、H协议信令分析事件:主叫用户摘机MG设备检测到终端A对应的主叫用户UserA摘机并通过NTFYREQ命令把摘机事件通知给MGC。
NTFYREQ命令的文本描述MEGACO:T={C={N=A{OE={alof}}}}第一行:MEGACO即H协议版本为。
防火墙的核心技术及工作原理第一篇:防火墙的核心技术及工作原理防火墙的核心技术及工作原理防火墙是一种高级访问控制设备,置于不同网络安全域之间,它通过相关的安全策略来控制(允许、拒绝、监视、记录)进出网络的访问行为。
防火墙的包含如下几种核心技术:λ包过滤技术包过滤技术是一种简单、有效的安全控制技术,它工作在网络层,通过在网络间相互连接的设备上加载允许、禁止来自某些特定的源地址、目的地址、TCP端口号等规则,对通过设备的数据包进行检查,限制数据包进出内部网络。
包过滤的最大优点是对用户透明,传输性能高。
但由于安全控制层次在网络层、传输层,安全控制的力度也只限于源地址、目的地址和端口号,因而只能进行较为初步的安全控制,对于恶意的拥塞攻击、内存覆盖攻击或病毒等高层次的攻击手段,则无能为力。
λ应用代理技术应用代理防火墙工作在OSI的第七层,它通过检查所有应用层的信息包,并将检查的内容信息放入决策过程,从而提高网络的安全性。
应用网关防火墙是通过打破客户机/服务器模式实现的。
每个客户机/服务器通信需要两个连接:一个是从客户端到防火墙,另一个是从防火墙到服务器。
另外,每个代理需要一个不同的应用进程,或一个后台运行的服务程序,对每个新的应用必须添加针对此应用的服务程序,否则不能使用该服务。
所以,应用网关防火墙具有可伸缩性差的缺点。
λ状态检测技术状态检测防火墙工作在OSI的第二至四层,采用状态检测包过滤的技术,是传统包过滤功能扩展而来。
状态检测防火墙在网络层有一个检查引擎截获数据包并抽取出与应用层状态有关的信息,并以此为依据决定对该连接是接受还是拒绝。
这种技术提供了高度安全的解决方案,同时具有较好的适应性和扩展性。
状态检测防火墙一般也包括一些代理级的服务,它们提供附加的对特定应用程序数据内容的支持。
状态检测防火墙基本保持了简单包过滤防火墙的优点,性能比较好,同时对应用是透明的,在此基础上,对于安全性有了大幅提升。
这种防火墙摒弃了简单包过滤防火墙仅仅考察进出网络的数据包,不关心数据包状态的缺点,在防火墙的核心部分建立状态连接表,维护了连接,将进出网络的数据当成一个个的事件来处理。
我不应把我的作品全归功于自己的智慧,还应归功于我以外向我提供素材的成千成万的事情和人物!——采于网,整于己,用于民2021年5月12日防火墙模块手册北京爱赛立技术有限公司ICG Networks Technologies Co., Ltd.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侵权必究目录1简介 ................................................................................................................... 错误!未定义书签。
1.1概述...................................................................................................... 错误!未定义书签。
1.2防火墙功能点................................................................................... 错误!未定义书签。
1.2.1连接监测描述.......................................................................... 错误!未定义书签。
1.2.2包过滤策略描述 ..................................................................... 错误!未定义书签。
1.2.3基于策略的连接数限制........................................................ 错误!未定义书签。
1.2.4协议状态检测.......................................................................... 错误!未定义书签。
华为防火墙预处理手册华为技术服务有限公司版权所有侵权必究修订记录1、子卡整体功能失效2、子卡不在位3、单板被拔出时产生此告警4、单板整体功能失效5、单板局部功能失效6、冷启动-需电话通知7、热启动&数据通道故障9、电源不可用10、补丁的某种操作第一次没有成功,在下一级操作中又成功了这种操作包括:通过patch load 命令执行补丁加载操作;通过patch active 执行补丁激活操作。
11、SPU的单个CPU内存利用率超过上限告警阈值12、SPU单个CPU利用率的最大值超过设定的阈值。
13、SPU的单个CPU会话建立速率超过上限告警阈值14、SPU的单个CPU会话总数超过上限告警阈值15、双机热备心跳状态变更16、防火墙的主备状态发生切换17、风扇整体功能失效18、风扇局部功能失效19、风扇被拔出时产生此告警20、物理实体变成主用状态21、物理实体退出主用状态22、系统配置不合理告警23、子卡局部功能失效24、电源整体功能失效25、电源被拔出时产生此告警26、电源局部功能失效27、单板,子卡温度过高严重告警28、当备主控板CF卡不能读和写时产生此告警29、当主主控板CF卡不能读和写时产生此告警30、当加载补丁失败时产生此告警31、主机软件升级失败通知32、配置文件指定错误33、清除加载补丁包失败告警34、tunk物理口变化通知35、风扇不可用36、内存使用率过高告警37、自定义alarm告警通知38、OSPF邻居状态改变39、物理实体发生复位--本文结束。
防火墙ha方案
防火墙(Firewall)是指一种用于保护计算机或网络免受未授权访问的设备或软件,能够限制网络通信流量的路径和方式。
在高可用性(High Availability)的场景下,需要使用防火墙HA方案来实现防火墙设备的冗余与故障转移。
以下是一种防火墙HA方案的介绍。
1. 基于硬件的防火墙HA方案:使用两台硬件防火墙设备,通过一定的协议及配置同步方式实现数据同步,同时使用虚拟IP地址来提供服务。
在其中一台设备故障时,另一台设备可以立即接管工作,保障网络安全及服务的连续性。
2. 基于软件的防火墙HA方案:使用两台服务器装载相同的防火墙软件,通过一定的配置方式实现数据同步,并使用虚拟IP地址来提供服务。
在其中一台服务器故障时,另一台服务器可以接管工作,保障网络安全及服务的连续性。
以上是两种常见的防火墙HA方案,综合考虑成本和性能等因素,可以选择适合自己的方案。
同时,为了保证防火墙的高可用性,需要周期性地进行设备及配置的检查和维护,及时处理发现的问题。
⼭⽯防⽕墙HA双主Peer-mode模式配置教程⼭⽯防⽕墙HA主备模式上⾏路由器VRRP模式协商失败都是Master状态,所以要将防⽕墙HA改为双主Peer-mode模式,⼩编和⼤家分享下HA双主配置的⽅法和注意事项,期望⼤家遇到少踩坑。
⼀、⽹络拓扑⼆、路由器双Master分析在防⽕墙上放⾏组播地址,源地址any,⽬的地址组播地址224.0.0.18,服务any。
因为HA是主备模式,备墙是不⾛流量的,相当于是断开状态,所以上⾏路由器VRRP会协商失败,都认为⾃⼰主Master。
ps:但若是双主模式,两个墙都⾛流量,上⾏路由器VRRP就能协商成功了,所以提前在防⽕墙中增加上⾯的策略放⾏组播策略。
三、双主Peer-mode模式配置1、配置管理⼝(1)中⼼思想:两台墙各配置管理⼝IP,取消HA同步,Local IP选项也不⽤勾选,这样按照上⾯的⽹络拓扑可以正常连接访问。
(2)配置管理⼝FW1:FW2:ps:1、管理⼝的逆向路由相关不⽤管。
2、管理⼝配置遇到了挺多的坑,实验坏境和⽣产环境上FW1配置100.251,创建管理⼝虚拟转发⼝0/1:1配置100.250,管理⼝HA同步开启,HA双主模式⽣效后,FW1和FW1上⾯都有251和250两个地址,但是FW1防⽕墙管理⼝192.168.100.251连接正常,FW2防⽕墙192.168.100.250只能在直连的交换机ping通,跨路由器就⽆法访问了,这个暂未解决,后⾯继续研究。
2、配置业务上下联接⼝这⾥只需要配置FW1的即可,FW2的等HA状态协商后会⾃动同步的,注意勾选HA同步和安全域配置即可。
FW1(这⾥是透明模式,不⽤配置接⼝IP):上⾏链路连接路由器:下⾏链路连接交换机FW2:不⽤配置,等HA状态协商成功,⾃动同步到FW2.3、配置HA包含:HA控制连接接⼝e0/2、HA数据连接接⼝e0/3,FW1的HA地址,FW2的HA地址,组0和组1。
备注:1、HA簇和节点先不启⽤,不然HA状态就开始协商了,等两台墙HA地址都配置好了再协商HA开启Peer-mode。
Juniper SRX防火墙双机配置步骤JSRP是Juniper SRX的私有HA协议,对应ScreenOS的NSRP双机集群协议,支持A/P和A/A模式,JSRP对ScreenOS NSRP协议和JUNOS Cluster集群技术进行了整合集成,熟悉NSRP协议有助于对JSRP协议的理解。
JSRP和NSRP最大的区别在于JSRP是完全意义上的Cluster概念,两台设备完全当作一台设备来看待,两台设备的接口板卡顺序编号、运维变更将对两台设备同时进行操作,无需额外执行ScreenOS的配置和会话同步等操作,而ScreenOS NSRP可看作在同步配置和动态对象(session)基础上独立运行的两台单独设备。
JSRP要求两台设备在软件版本、硬件型号、板卡数量、插槽位置及端口使用方面严格一一对应。
由于SRX 是转发与控制层面完全分裂架构,JSRP需要控制层面 (配置同步)和数据层面(Session同步)两个平面的互联,建议控制和数据层面互联链路使用光纤链路直连(部分平台强制要求光纤链路直连)。
JSRP接口命名方式采用多个机箱抽象成一个逻辑机箱之后再统一为各个槽位进行编号,如上所示的SRX5800,每个SRX5800机箱有12个业务槽位,节点0槽位号从0开始编号,节点1槽位号从12开始往后编。
整个JSRP配置过程包括如下7个步骤●配置Cluster id和Node id (对应ScreenOS NSRP 的cluster id并需手工指定设备使用节点id)●指定Control Port (指定控制层面使用接口,用于配置同步及心跳)●指定Fabric Link Port (指定数据层面使用接口,主要session等RTO同步)●配置Redundancy Group (类似NSRP的VSD group,优先级与抢占等配置)●每个机箱的个性化配置(单机无需同步的个性化配置,如主机名、带外管理口IP地址等)●配置Redundant Ethernet Interface (类似NSRP的Redundant冗余接口)●配置Interface Monitoring (类似NSRP interface monitor,是RG数据层面切换依据)1.1.配置Cluster id和Node idSRX在启用JSRP之后,组成Cluster的两台机箱会被抽象成一台逻辑的机箱,cluster id和node id将会被存放在EEPROM内,每个机箱内部的各个业务引擎通讯用的TNP地址都需要重新分配,因此设备需要重启生效。
华为防火墙操作手册摘要:1.华为防火墙概述2.华为防火墙的配置方法3.华为防火墙的应用场景4.华为防火墙的优点与局限性5.总结正文:一、华为防火墙概述华为防火墙是一款高性能、高可靠性的网络安全设备,能够有效保护企业网络免受各种网络攻击的侵害。
华为防火墙具有强大的安全策略控制功能,支持多种安全协议和加密算法,能够满足不同企业的安全需求。
二、华为防火墙的配置方法1.增加一个pppoe 用户在防火墙上配置拨号上网,首先需要增加一个pppoe 用户。
可以通过以下命令来完成:```[usg6000v1]sysname,ppps,[ppps],user-manage,user,test```2.配置客户端客户端的配置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设置客户端的IP 地址、子网掩码和默认网关。
- 配置DNS 服务器地址。
- 设置客户端的MAC 地址和VLAN ID。
3.配置服务端服务端的配置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配置PPPoe 服务器的IP 地址和端口号。
- 设置PPPoe 服务器的用户名和密码。
- 配置VLAN ID 和PPPoe 协议。
三、华为防火墙的应用场景1.企业内部网络的安全防护华为防火墙可以有效防止外部网络的攻击,如DDoS 攻击、SYN 攻击等,保护企业内部网络的安全。
2.远程办公和分支机构的安全接入通过配置VPN 和PPPoe 等协议,华为防火墙可以实现远程办公和分支机构的安全接入,提高企业的工作效率。
四、华为防火墙的优点与局限性1.优点- 高性能和高可靠性,能够满足企业的高速网络需求。
- 支持多种安全协议和加密算法,能够有效保护企业网络的安全。
- 提供丰富的安全策略控制功能,可以针对不同的网络攻击进行有效的防范。
2.局限性- 配置较为复杂,需要专业的网络工程师进行安装和维护。
- 对网络带宽和存储空间有一定的要求,需要企业具备相应的网络资源。
五、总结华为防火墙是一款功能强大、性能稳定的网络安全设备,能够有效保护企业网络免受各种网络攻击的侵害。
paloalto 防火墙处理流程-回复帕洛阿尔托防火墙是一种用于保护计算机网络免受未经授权访问和攻击的关键安全设备。
它可以监视、控制和记录网络流量,并采取适当的措施来防止恶意活动。
在处理网络流量时,帕洛阿尔托防火墙遵循一系列步骤。
本文将详细介绍帕洛阿尔托防火墙的处理流程,以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它的工作原理。
第一步:流量识别和策略匹配帕洛阿尔托防火墙通过对进入和离开网络的流量进行深入分析来识别网络连接的属性。
它检查流量的源和目标IP地址、端口号、协议类型等特征,并与预先定义的安全策略进行匹配。
这些策略设置规定了哪些流量是允许通过的,哪些是禁止的,并根据特定的安全要求进行配置。
第二步:安全验证和用户身份认证一旦流量被识别为有效的,帕洛阿尔托防火墙会对相关用户进行验证和身份认证。
它通过使用诸如用户名和密码等凭证来确认用户的身份,并确保只有经过授权的用户可访问网络资源。
这样可以减少未经授权的访问,并提供更高的网络安全水平。
第三步:应用层检查和策略执行帕洛阿尔托防火墙在流量通过之前进行深入的应用层检查。
它分析流量中的数据包,并根据事先定义的策略执行相应的操作。
这些策略可以包括阻止或允许特定应用程序、限制带宽使用、检测和防止恶意软件传播等。
防火墙还可以使用高级技术,如流分析和行为分析,以识别和抵御新型的网络威胁。
第四步:入侵检测和防御帕洛阿尔托防火墙具备入侵检测和防御的能力。
它可以监视网络流量中的异常行为,并根据预先定义的规则和模式进行检测。
一旦发现潜在的攻击活动,防火墙会及时采取相应的防御措施,如自动屏蔽受感染的主机、阻断恶意流量等。
这对于保护网络免受高级威胁和零日攻击至关重要。
第五步:日志记录和审计帕洛阿尔托防火墙具备记录和审计网络流量的能力。
它可以将所有通过防火墙的流量和事件进行实时记录,并存储在安全的日志文件中。
这些日志可以为安全管理员提供有关网络活动、攻击尝试、异常行为等的重要信息。
通过定期审计这些日志,安全团队可以快速发现并应对潜在的安全威胁。
防火墙操作手册防火墙操作手册提供了防火墙的基本配置和管理指南,以帮助用户保护网络安全和防止未经授权的访问。
以下是一些通用的防火墙操作手册步骤:1. 了解防火墙基础知识:防火墙是在计算机网络中起到保护网络安全的关键设备。
在进行防火墙的操作和配置之前,首先需要了解防火墙的基础概念、类型和工作原理。
2. 确定安全策略:为了保护网络安全,需要制定合适的安全策略。
安全策略定义了哪些网络流量是允许的,哪些是被阻止的。
这些策略可以基于端口、IP地址、协议等进行配置,并且应该针对网络中的不同角色(例如内部和外部网络)进行细分。
3. 发现并关闭未使用的端口:未使用的端口是网络攻击的潜在入口,应该通过关闭或屏蔽这些端口来减少风险。
4. 配置访问控制列表(ACL):ACL是一组定义哪些网络流量被允许或被阻止的规则。
可以根据需要创建ACL,并将其应用到特定的网络接口上。
5. 设置入站和出站规则:入站规则用于控制从外部网络进入内部网络的网络流量,而出站规则用于控制从内部网络进入外部网络的流量。
确保只有经过授权的流量能够通过防火墙。
6. 定期更新防火墙规则:随着网络的变化,防火墙规则也需要进行定期更新和优化。
监控网络流量,并相应地更新防火墙规则,同时也要定期审查并关闭不再需要的规则。
7. 进行日志和监控:启用防火墙的日志和监控功能,可以记录和监控网络流量,以便及时检测和应对潜在的网络攻击和安全事件。
8. 进行实时更新和维护:及时更新防火墙的软件和固件版本,以确保兼容性和安全性。
定期进行安全审核和漏洞扫描,以发现和修复潜在的安全漏洞。
以上是一般的防火墙操作手册步骤,具体的操作细节可能根据不同的防火墙品牌和型号有所不同。
因此,在实际进行防火墙操作之前,还应参考相应的产品手册和文档进行详细了解和指导。
目录第1章系统维护管理 ............................................................................................................... 1-11.1 系统维护管理介绍 ............................................................................................................. 1-11.2 配置文件管理..................................................................................................................... 1-11.2.1 配置文件内容及格式............................................................................................... 1-11.2.2 查看防火墙的当前配置和起始配置 ......................................................................... 1-11.2.3 修改和保存当前配置............................................................................................... 1-21.2.4 擦除配置文件.......................................................................................................... 1-21.2.5 配置文件使用.......................................................................................................... 1-31.3 维护调试............................................................................................................................ 1-41.3.1 配置防火墙名称和系统时钟 .................................................................................... 1-41.3.2 正则表达式的使用................................................................................................... 1-41.3.3 系统状态信息收集................................................................................................... 1-71.3.4 网络连接的测试工具............................................................................................... 1-71.3.5 系统调试功能.......................................................................................................... 1-91.4 补丁软件升级................................................................................................................... 1-111.4.1 补丁软件升级........................................................................................................ 1-111.5 信息中心功能................................................................................................................... 1-121.5.1 信息中心简介........................................................................................................ 1-121.5.2 信息中心配置........................................................................................................ 1-121.5.3 显示终端的配置 .................................................................................................... 1-171.5.4 信息中心配置举例................................................................................................. 1-171.6 日志维护.......................................................................................................................... 1-191.6.1 日志简介 ............................................................................................................... 1-191.6.2 二进制流日志配置................................................................................................. 1-211.6.3 日志维护的显示和调试 ......................................................................................... 1-221.6.4 日志典型配置举例................................................................................................. 1-221.7 VPN Manager适配 .......................................................................................................... 1-251.7.1 VPN Manager简介................................................................................................ 1-251.7.2 Eudemon防火墙上的VPN Manager适配 ............................................................ 1-26第2章文件管理 ...................................................................................................................... 2-12.1 文件系统............................................................................................................................ 2-12.1.1 文件系统简介.......................................................................................................... 2-12.1.2 目录操作 ................................................................................................................. 2-12.1.3 文件操作 ................................................................................................................. 2-12.1.4 存储设备操作.......................................................................................................... 2-22.1.5 文件系统提示方式................................................................................................... 2-22.1.6 文件系统使用举例................................................................................................... 2-22.2 FTP配置............................................................................................................................ 2-32.2.1 FTP简介 ................................................................................................................. 2-32.2.2 FTP服务器配置....................................................................................................... 2-42.2.3 FTP服务器的显示和调试........................................................................................ 2-52.2.4 FTP连接典型举例................................................................................................... 2-52.3 TFTP配置.......................................................................................................................... 2-92.3.1 TFTP简介 ............................................................................................................... 2-92.3.2 TFTP协议配置........................................................................................................ 2-92.4 XModem协议配置 ........................................................................................................... 2-102.4.1 XModem协议简介................................................................................................. 2-102.4.2 XModem协议配置................................................................................................. 2-11第3章NTP配置 ..................................................................................................................... 3-13.1 NTP协议简介 .................................................................................................................... 3-13.2 NTP协议配置 .................................................................................................................... 3-23.2.1 配置NTP工作模式................................................................................................. 3-23.2.2 配置NTP身份验证功能.......................................................................................... 3-63.2.3 配置NTP验证密钥................................................................................................. 3-63.2.4 配置指定密钥是可信的 ........................................................................................... 3-73.2.5 配置本地发送NTP消息的接口............................................................................... 3-73.2.6 配置NTP主时钟 .................................................................................................... 3-73.2.7 配置禁止/允许接口接收NTP消息 .......................................................................... 3-83.2.8 配置对本地防火墙服务的访问控制权限.................................................................. 3-83.2.9 配置本地允许建立的sessions数目........................................................................ 3-93.3 NTP显示与调试................................................................................................................. 3-93.4 NTP典型配置举例 ........................................................................................................... 3-103.4.1 配置NTP服务器 .................................................................................................. 3-103.4.2 配置NTP对等体举例 ........................................................................................... 3-123.4.3 配置NTP广播模式............................................................................................... 3-133.4.4 配置NTP组播模式............................................................................................... 3-143.4.5 配置带身份验证的NTP服务器模式 ..................................................................... 3-16第4章SNMP配置 .................................................................................................................. 4-14.1 协议简介............................................................................................................................ 4-14.1.1 SNMP协议介绍....................................................................................................... 4-14.1.2 SNMP版本及支持的MIB ........................................................................................ 4-14.2 SNMP配置 ........................................................................................................................ 4-34.2.1 启动或关闭SNMP Agent服务................................................................................ 4-34.2.2 使能或禁止SNMP协议的相应版本........................................................................ 4-34.2.3 配置团体名(Community Name) ......................................................................... 4-44.2.4 配置/删除SNMP组 ................................................................................................ 4-44.2.5 添加/删除用户......................................................................................................... 4-54.2.6 配置管理员的标识及联系方法(sysContact) ....................................................... 4-54.2.7 允许/禁止发送Trap报文 ........................................................................................ 4-64.2.8 配置本地设备的引擎ID........................................................................................... 4-64.2.9 配置Trap目标主机的地址...................................................................................... 4-74.2.10 配置防火墙位置(sysLocation).......................................................................... 4-74.2.11 指定发送Trap的源地址 ....................................................................................... 4-74.2.12 视图信息配置........................................................................................................ 4-84.2.13 配置消息包的最大值............................................................................................. 4-84.2.14 配置Trap报文的消息队列的长度......................................................................... 4-84.2.15 配置Trap报文的保存时间.................................................................................... 4-94.3 SNMP显示和调试.............................................................................................................. 4-94.4 SNMP典型配置举例........................................................................................................ 4-10第5章RMON配置.................................................................................................................. 5-15.1 RMON简介........................................................................................................................ 5-15.2 RMON配置........................................................................................................................ 5-35.2.1 使能/禁止RMON接口统计..................................................................................... 5-35.2.2 统计表的配置.......................................................................................................... 5-35.2.3 历史控制表的配置................................................................................................... 5-45.2.4 事件表的配置.......................................................................................................... 5-45.2.5 告警表的配置.......................................................................................................... 5-55.2.6 扩展告警表的配置................................................................................................... 5-55.3 RMON显示和调试............................................................................................................. 5-65.4 RMON典型配置举例 ......................................................................................................... 5-75.5 RMON故障诊断与排除.................................................................................................... 5-10第6章RMON2配置................................................................................................................ 6-16.1 RMON2简介...................................................................................................................... 6-16.2 RMON2配置...................................................................................................................... 6-16.2.1 协议目录表的配置................................................................................................... 6-16.2.2 主机控制表的配置................................................................................................... 6-36.3 RMON2显示和调试........................................................................................................... 6-46.4 RMON2典型配置举例 ....................................................................................................... 6-46.5 RMON2故障诊断与排除.................................................................................................... 6-7第1章系统维护管理1.1 系统维护管理介绍系统维护管理主要包括以下几项内容:●配置文件管理●系统状态信息的收集和维护调试简单工具的使用●补丁升级管理●系统信息中心的维护管理●日志的维护和管理1.2 配置文件管理1.2.1 配置文件内容及格式配置文件为一文本文件,其格式如下:●以命令格式保存。
防火墙RTSP协议处理流程及RTSPALG应用RTSP(实时流传输协议)是一种用于控制多媒体服务器和多媒体客户端之间传输流媒体数据的协议。
防火墙在网络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用于保护内部网络免受外部网络的威胁。
在处理RTSP协议时,防火墙需要采取适当的措施来确保有效的传输,并保护网络免受潜在的攻击。
防火墙处理RTSP协议的一般流程如下:1.网络请求过滤:防火墙首先检查RTSP协议的网络请求是否符合特定的规则和访问策略。
例如,检查源IP地址、目标IP地址、端口等信息。
2.协议解析:防火墙解析RTSP协议的请求消息和响应消息,包括请求行、头部信息、实体等。
这有助于检查和验证协议的有效性,并验证请求是否与特定的安全策略相符。
3.内容过滤:防火墙可能会对RTSP的内容进行过滤,以确保不传输非法或有害的媒体内容。
这可以通过使用黑名单、URL过滤、关键词过滤等技术来实现。
4.应用层网关(ALG):RTSPALG是一种特殊的应用层网关,用于在防火墙上进行RTSP流媒体请求和响应的解析和转发。
它可以维护会话状态,跟踪RTSP流媒体通信,并支持NAT遍历。
5.NAT遍历:RTSPALG可以帮助绕过网络地址转换(NAT)设备,让位于不同私有网络的客户端和服务器直接通信。
它会解析RTSP的会话描述协议(SDP)消息,并对其中的IP地址和端口进行修改,以确保数据在经过NAT设备时能够正确路由。
6.安全检查:防火墙会对RTSP协议进行一些安全检查,以防止潜在的攻击。
例如,检查传输过程中是否存在恶意代码、封堵异常的RTSP请求等。
7.日志记录和审计:防火墙会记录与RTSP协议相关的事件和流量信息,并对其进行审计。
这有助于安全管理员了解网络活动情况,并进行后续的安全分析和故障排查。
RTSPALG的应用主要是为了支持RTSP流媒体的会话建立和数据传输过程中的网络地址转换。
1.解决访问控制问题:RTSPALG可以识别并控制RTSP请求和响应的访问权限,确保只有经过授权的用户才能访问流媒体服务器。
2020年版防火墙H协议处置流程和HALG应用一.,它是一个有机的整体,根据功能可以将它分为4类协议,也就是说诠协议从系统的总体框架()、视频编解码()、音频编解码()、系统控制()、数据流的复用()等各方面作了比较诡细的规定。
H323系统中的信息流是视频、音频呾控制消息的组合。
、,。
、(注册、许可、状态)信道提供。
,描述了如何操作网络包上的视频、音频、数据呾控制信息使其提供装备会话服务。
主要有两个部分:呼叫信令呾RAS(注册、接入允许呾状态)。
诡细定义了信令信息的使用呾支持。
在IP网络的TCP端口1720需要创建一个可靠的TCP呼叫控制信道,诠端口完成呼叫控制信息的初始化,从而实现连接、维持呾呼叫分离功能。
是多媒体通信体系中的控制信令协议,其主要用于处于通信中的终点戒终端间的端到端信息交换。
(CCSRL,Control ChannelSegmentation andReassembly Layer),它可以在易出错环境下保证应用的可靠性。
,它支持两端设备通过协商确定一组通用的功能集。
二.ALG功能简介,由于NAT功能只能将传输层的IP及端口迚行转换,,应用层中内部数据直接被转发至公网,后续协议信息处理时会出现问题;而H323ALG则可以实现应用层数据转换,协议数据发至Inter时,将其应用层内部信息转换成公网信息,实现完全隐藏内部终端达到通信正常的目的。
另外,应用防火墙一般只开放特定端口的数据迚入内部网络,,控制连接使用端口1720,数据交换使用端口为临时协商,无法事先预知,若无ALG功能,协商出数据交换通道所用端口后,外部网络终端尝试对内部终端数据交换的端口迚行连接时,防火墙会对其迚行阻断,从而数据传输通道无法建立;ALG功能后,会在对应用层转换的IP地址及端口迚行转换的同时,将其信息迚行记录,使其在外部网络终端尝试对内部终端数据交换的端口迚行连接时,防火墙迚行协议识别,对后续相关协议报文执行放通策略,从而成功建立传输通道。
一.H.323协议简介H.323协议簇是ITU的一个标准协议栈,它是一个有机的整体,根据功能可以将它分为4类协议,也就是说该协议从系统的总体框架(H.323)、视频编解码(H.263)、音频编解码(G.723.1)、系统控制(H.245)、数据流的复用(H.225)等各方面作了比较详细的规定。
H323系统中的信息流是视频、音频和控制消息的组合。
系统控制的协议包括H.323、H245和H225.0,而Q.931和RTP/RTCP是H225.0的主要组成部分。
整个系统控制由H.245控制信道、H225.0呼叫信令信道和RAS(注册、许可、状态)信道提供。
H.225它主要处理传输路径问题,描述了如何操作网络包上的视频、音频、数据和控制信息使其提供H.323 装备会话服务。
H.225 主要有两个部分:呼叫信令和RAS (注册、接入允许和状态)。
H.225 详细定义了Q.931 信令信息的使用和支持。
在IP 网络的TCP端口1720需要创建一个可靠的TCP 呼叫控制信道,该端口完成Q.931 呼叫控制信息的初始化,从而实现连接、维持和呼叫分离功能。
H.245 是H.323 多媒体通信体系中的控制信令协议,其主要用于处于通信中的H.323终点或终端间的端到端H.245 信息交换。
H.245制定了一个控制信道分段和重新装配的协议层(CCSRL,Control Channel Segmentation and Reassembly Layer),它可以在易出错环境下保证应用的可靠性。
H.245提供了一种功能交换的功能,它支持两端设备通过协商确定一组通用的功能集。
二.防火墙H.323 ALG功能简介当内部网络的H.323终端穿越防火墙与公网上的H.323终端进行通信时,由于NAT功能只能将传输层的IP及端口进行转换,无法对H.323协议应用层携带的内部数据进行转换,应用层中内部数据直接被转发至公网,后续协议信息处理时会出现问题;而H323 ALG则可以实现应用层数据转换,协议数据发至Internet 时,将其应用层内部信息转换成公网信息,实现完全隐藏内部终端达到通信正常的目的。
华为防火墙的使用手册第一部分:介绍华为防火墙华为防火墙是一种网络安全设备,用于保护企业网络免受网络攻击和恶意软件的侵害。
它通过建立安全的网络边界、监控流量、过滤恶意流量等功能来确保网络安全。
本手册将介绍华为防火墙的基本功能、使用方法和常见问题解决方案,以帮助用户更好地使用华为防火墙保护企业网络安全。
第二部分:华为防火墙的基本功能1. 网络边界保护:华为防火墙可以建立网络边界,对外部网络和内部网络之间的数据流量进行监控和过滤,阻止未经授权的访问和恶意流量的传送。
2. 访问控制:华为防火墙可以根据预设的策略对数据包进行过滤和访问控制,保障合法用户的访问权限,阻止恶意软件和攻击。
3. 安全监控:华为防火墙可以实时监控网络流量,发现异常流量和攻击行为,并进行实时告警和响应。
4. 虚拟专网(VPN)支持:华为防火墙支持VPN功能,可以通过加密通道建立安全的远程访问连接,保障远程用户的数据安全。
5. 恶意软件防护:华为防火墙可以对传入流量进行恶意软件过滤,阻止病毒、木马和恶意程序的传播。
第三部分:华为防火墙的使用方法1. 连接设置:将华为防火墙连接到企业网络中,并进行基本的网络设置,包括IP地址、子网掩码、默认网关等。
2. 策略配置:根据企业的安全需求,设置访问策略、流量过滤策略等,确保合法的数据流通畅,同时阻止恶意流量的传输。
3. 安全监控:定期检查华为防火墙的日志和安全事件,及时发现潜在的网络安全问题,并做出相应的处理和响应。
4. 固件升级:定期对华为防火墙进行固件升级,确保设备具备最新的安全补丁和功能更新,以应对新型的网络安全威胁。
5. 紧急响应:在发生网络安全事件时,立即采取紧急措施,包括隔离受感染的设备、关闭被攻击的服务等,以最大程度减少安全事件的影响。
第四部分:常见问题解决方案1. 如何处理DDoS攻击?当发生DDoS攻击时,可以通过配置防火墙的DDoS防护策略,将恶意流量隔离,同时通知运营商进行协助处理。
一.H.323协议简介
H.323协议簇是ITU的一个标准协议栈,它是一个有机的整体,根据功能可以将它分为4类协议,也就是说该协议从系统的总体框架(H.323)、视频编解码(H.263)、音频编解码(G.723.1)、系统控制(H.245)、数据流的复用(H.225)等各方面作了比较详细的规定。
H323系统中的信息流是视频、音频和控制消息的组合。
系统控制的协议包括H.323、H245和H225.0,而Q.931和RTP/RTCP是H225.0的主要组成部分。
整个系统控制由H.245控制信道、H225.0呼叫信令信道和RAS(注册、许可、状态)信道提供。
H.225它主要处理传输路径问题,描述了如何操作网络包上的视频、音频、数据和控制信息使其提供H.323 装备会话服务。
H.225 主要有两个部分:呼叫信令和RAS (注册、接入允许和状态)。
H.225 详细定义了Q.931 信令信息的使用和支持。
在IP 网络的TCP 端口1720需要创建一个可靠的TCP 呼叫控制信道,该端口完成Q.931 呼叫控制信息的初始化,从而实现连接、维持和呼叫分离功能。
H.245 是H.323 多媒体通信体系中的控制信令协议,其主要用于处于通信中的H.323 终点或终端间的端到端H.245 信息交换。
H.245制定了一个控制信道分段和重新装配的协议层(CCSRL,Control Channel Segmentation and Reassembly Layer),它可以在易出错环境下保证应用的可靠性。
H.245提供了一种功能交换的功能,它支持两端设备通过协商确定一组通用的功能集。
二.防火墙H.323 ALG功能简介
当内部网络的H.323终端穿越防火墙与公网上的H.323终端进行通信时,由于NAT功能只能将传输层的IP及端口进行转换,无法对H.323协议应用层携带的内部数据进行转换,应用层中内部数据直接被转发至公网,后续协议信息处理时会出现问题;而H323 ALG则可以实现应用层数据转换,协议数据发至Internet时,将其应用层内部信息转换成公网信息,实现完全隐藏内部终端达到通信正常的目的。
另外,应用防火墙一般只开放特定端口的数据进入内部网络,H.323协议属于多通道协议,控制连接使用端口1720,数据交换使用端口为临时协商,无法事先预知,若无ALG功能,协商出数据交换通道所用端口后,外部网络终端尝试对内部终端数据交换的端口进行连接时,防火墙会对其进行阻断,从而数据传输通道无法建立;开启H.323 ALG功能后,会在对应用层转换的IP地址及端口进行转换的同时,将其信息进行记录,使其在外部网络终端尝试对内部终端数据交换的端口进行连接时,防火墙进行协议识别,对后续相关协议报文执行放通策略,从而成功建立传输通道。
三.H.323 ALG的典型应用组网
四.一次基本的H323协议连接过程及防火墙处理流程
1. 客户端与服务器建立TCP三次握手连接
2.建立TCP连接之后,主叫终端通过H.225协议发送setup消息至被叫终端,表示主叫方希望建立通话(FW开启了H323 ALG功能)
1)内网主叫终端抓包报文
2)外网被叫终端抓包报文
由上面2个报文可以明显看出ALG对协议应用层的数据进行了处理。
3.被叫终端返回CallProceeding给主叫终端,表示被叫终端正在处理。
4.被叫终端返回Alerting报文给主叫终端,表示被叫用户已被振铃。
1)内网主叫终端抓包报文
2)外网被叫终端抓包报文
5.被叫终端返回Connect报文给主叫终端,表示被叫用户已摘机并告知被叫终端已开放特定端口来进行下一阶段的协议协商过程。
1)内网主叫终端抓包报文
2)外网被叫终端抓包报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