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二十年后再相会
- 格式:doc
- 大小:31.00 KB
- 文档页数:2
教材《再过二十年、我们来相会》教学设计再过二十年、我们来相会教学目标:1、加强道德教育,帮助学生树立远大理想。
2、畅想二十年来我国得变化及我们得理想是否成为现实。
3、引导学生认清,要实现理想,须从学习开始。
课前准备:1、歌曲《再过二十年我们来相会》。
2、课前准备个人发言材料。
重点难点分析:1、二十年后我们及祖国会有什么变化。
2、理想得实现需要知识作基础。
板书设计:我得理想再过二十年我们来相会实现过程二十年后教学过程:一、活动导入1、播放歌曲《再过二十年我们来相会》2、问题从歌曲中你听到了哪些信息?3、你知道二十年后得“我们”会如何?4、揭示课题二、活动过程(一)我得理想1、以小组为单位,交流自己理想是什么?2、小组汇总3、班内交流,以小组为单位谈自己得理想。
4、归纳理想得共同点和不同点。
(二)、为理想而努力1、名人故事(为实现理想而勤奋学习)2、讨论:理想得实现应以什么做基础?3、组内交流,为了理想得实现,我们现在应把重点放在哪里?4、教师结合伟大故事向学生介绍。
要实现理想,必须从掌握基础知识开始。
(重点让学生理解知识得重要性)。
5、学生制订今后得实施计划。
(三)、展望二十年后相会得情景1、展望二十年后祖国得变化2、展望二十年后我得变化3、议定二十年后我们相聚得地点以及相会得情景三、全体合唱《再过二十年我们来相会》。
四、学生总结、教师归纳概括。
谢谢观赏此内容是原创,翻版必究。
谢谢观赏此内容是原创,翻版必究。
唱歌《二十年后再相会》-沪教版九年级音乐下册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华彩集团音乐公司出品的《二十年后再相会》这首歌曲,掌握歌词及曲调,能够独立唱唱。
2.练习嗓音的发音和气息控制,提高嗓音的表演能力。
3.培养学生的音乐欣赏和表现文化情感的能力。
4.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促进课堂互动和合作。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掌握歌曲的音乐节奏和歌词。
2.教学难点:表现歌曲所需要的情感。
三、教学过程第一步:导入新课(5分钟)教师播放唱歌《二十年后再相会》的音乐视频,让学生一同欣赏。
第二步:歌曲鉴赏(10分钟)教师对歌曲的曲调、节奏、歌词进行讲解,让学生更好地了解歌曲的内容和情感。
第三步:口型练习(10分钟)根据歌曲的曲调和歌词,教师让学生进行口型练习,以帮助学生更好地记忆歌曲的歌词。
第四步:声乐练习(20分钟)教师让学生进行声乐练习,练习嗓音的发音和气息控制,提高嗓音的表演能力。
第五步:分组合作(20分钟)教师将学生分为若干个小组,要求学生在组内完成一个小表演,让学生自由展示自己的想象和创意,提高学生表现能力。
第六步:展示和评价(10分钟)教师邀请各小组展示创意,学生进行评价和点评。
第七步:作业布置(5分钟)教师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练习唱歌《二十年后再相会》这首歌曲,并带着自己的创意来课堂上展示。
四、教学反思本次教案设计以歌曲《二十年后再相会》为主题,让学生在欣赏歌曲的同时,进行口型练习和声乐练习,从而提高学生的表现能力。
通过分组合作,让学生自由展示自己的想象和创意,既增加了课堂互动,又能促进学生团队合作意识的培养。
在评价环节,既让学生对自己团队表现评价,也让他们了解到其他学生的创意和表现,提高学生自我认知的能力。
步入初三,学生的学习负担加重,面对社会的挑战、家庭的压力、老师的要求,学生的心理极易出现偏差,产生学业焦虑。
我打算给学生上一堂班会课,以穿越为背景,让未来的自己与现在的自己来一场对话。
让自己与自己对话,其实也是自我说服、自我暗示的一个过程,这世上许多所谓的奇迹或灵感,都是透过自我暗示的方式而产生的。
活动目标1.了解与理解――使学生认识到目前的紧张状态是正常的,认识到理想需要通过一个个小目标去实现。
2.尝试与学会――通过活动,学会用与自己对话的方式进行自我调节,克服学业焦虑。
3.体验与感悟――激起自信面对未来,面对目前的学业困难。
活动流程阶段一:导入主题――看视频,谈感受(设计意图:视频源于网络,时间3分钟,一位32岁的男士通过剪辑合成的12岁的自己和现在的自己的视频对话,让人笑中带泪。
学生们很感兴趣,不知不觉会联想到未来的自己。
)师:请同学们谈一谈看完这部片子的感受。
(学生谈感受。
)师:这种和长大后的自己的对话真是奇妙,同学们想不想体验一下?阶段二:对话体验――小游戏“二十年后来相会”(设计意图:让学生想象二十年后的自己是什么样子,通过对自己二十年后的生活、事业等想象,反思自己的现状,提醒自己现实与理想的差距,激发学习动力。
)师:我们来玩一个小游戏,同学们乘坐哆啦a梦的时光机穿越到二十年后的九中同学会,看看长大后的同学们。
双手抓住桌子,闭上双眼(音乐响起)我们一起穿越(3秒钟后)请睁开眼睛,欢迎大家来到2035年,由于老师服用了神奇药水,所以老师还是2015年的样子。
这么多年不见,和身边的同学打个招呼吧!(学生们热烈地和周围同学打招呼。
)环节1:你们现在还好吗?师:过了这么多年,你们大家还好吗?说说你现在的生活、家庭、事业等各方面的情况。
(抒情音乐响起,学生准备。
)生1:(叹了口气)就那样吧?大概是因为我过去不努力吧!师:现在努力还来得及!生2:我现在在世界顶级的生物实验室工作,还打着光棍儿!(大家都笑了)生活条件还不错,生活很充实,还经常和初中那帮死党联系,每次回去我都会去看望您!师:谢谢!老师真为你感到高兴!上初中那会儿你就喜欢生物。
二十年后说课稿二十年后说课稿1教学目标:1、激发学生的想象兴趣。
2、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和有条理的表达能力,唤起学生对美好未来生活的憧憬和向往。
教学重难点: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和表达能力。
教学内容:年后再相会教学目标:1、激发学生的想象兴趣。
2、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和有条理的表达能力,唤起学生对美好未来生活的憧憬和向往。
教学重难点: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和表达能力。
教学内容:激发兴趣,想象说话,初拟草稿教学过程:一、歌曲引入,激发兴趣同学们今天精神抖擞!老师想先请你们听一段音乐,你们要边听边想象当时的场景。
课件播放《再过二十年,我们来相会》。
你听到这个音乐仿佛看到了什么场景?再过二十年,我们来相会,那时的祖国,一定更美!那时的你们一定已成才,是呀,二十年后我们会是什么样?会做什么呢?今天我们就写一篇想象作文《二十年后再相会》。
意图:歌曲导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二、启发谈话,拓展思路1、请同学们算一算二十年以后你们有多大了?2、创设情境:30岁已经是而立之年,你们都从事着自己热爱的工作。
咱们班有些同学也许已经成为科学家、建筑师、发明家、医生、警察……;如果在这时你们相聚了,将是一种什么情景呢?3、导入课题:今天我们来完成百花园五的一篇习作《二十年后来相会》。
我请一位同学来读读习作要求。
习作要求:1、想象既要别出心裁,又要合情合理。
2、要突出2—3个重点人物。
3、要用准确、生动的语言来表达,要写出真情实感。
意图:通过启发谈话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并在明确要求的情况下进行有目的的合理的想象,为完成本次习作打下基础。
三、小组交流,自由表达1、请同学们静静地想想,二十年后的你变成什么样了?在工作上都有什么成就?想好了在四人小组里说说吧!小结:同学们说得这么投入,老师真不忍心打扰你们。
谁愿意把刚才在小组说的内容说给大家听听!意图:对于小学生来说,说要比写容易得多。
因此,要想让学生写好,首先得让学生说好,在说好的基础上去写,写出好__的可能性更大些。
第12课水墨动物-赣美2011版四年级美术下册教案一、课程目标1.了解水墨画的基本知识,掌握水墨画作品的形式和特点;2.学习如何利用水墨的色、墨、水进行表现,探索水墨画的表现方式;3.学习如何通过简单的线条和笔触,表现出动物形象的特征和气息;4.培养学生热爱生命、保护动物的意识,学习生态保护知识。
二、教学步骤1.导入新课1.用生动的语言与学生谈论生态保护的重要性,引导学生树立保护动物和生态环境的意识;2.向学生展示一些生动有趣的动物图片,激发学生对于动物形象的好奇和热爱;3.介绍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学习如何运用水墨画技法,通过表现简单的线条和笔触,创作出真实、逼真、富有生命力的动物形象。
2.讲解水墨画的基本知识1.讲解水墨画的起源和发展,介绍汉唐时期的水墨画家及其代表作品;2.讲解水墨画的特点和表现方式,重点讲解水墨画的“墨韵”、“水韵”、“色韵”的表现方式和特点;3.让学生欣赏一些经典的水墨画作品,感受水墨画的唯美和神韵。
3.教学重点1.掌握水墨画的基本表现法,练习如何利用水墨的色、墨、水进行表现;2.练习如何通过简单的线条和笔触,表现出动物形象的特征和气息;3.鼓励学生大胆尝试不同的表现方式和风格。
4.教学方法1.讲解教学法:通过讲解和展示经典的水墨画作品,让学生感知水墨画的神韵和特点;2.示范教学法:通过实物展示和示范,让学生掌握水墨画的表现方式和技法;3.创作与评价:让学生自主创作,鼓励学生大胆尝试,同时引导学生对自己的作品进行评价和改进。
三、教学重点1.掌握水墨画的基本表现法,练习如何利用水墨的色、墨、水进行表现;2.练习如何通过简单的线条和笔触,表现出动物形象的特征和气息;3.鼓励学生大胆尝试不同的表现方式和风格。
四、教学后记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了解水墨画的基本知识和表现方式,同时通过表现简单的线条和笔触,创作出真实、逼真、富有生命力的动物形象。
为了达到这个目标,我采用了多种教学方法,包括讲解教学法、示范教学法、创作与评价等。
“二十年后再相会”主题活动方案常德市二中高308班周香华一、活动背景:——今天不走,明天要跑二、活动理念:——用未来思考现在,从现在把握未来。
三、活动目的:①珍惜拥有——爱祖国、爱二中、尊师友,引领价值观。
②畅想未来——报国心、师生情、同窗谊,增强责任心。
③把握现在——有理想、勤学习、提素质,强化使命感。
四、活动方式:——自主体验式(看、说、演、唱、评)五、活动地点:——报告厅六、活动时间:——2017年11月20日七、活动准备:①教师准备:活动方案、场地落实、邀请嘉宾。
②学生准备:活动策划,选主持人,写演讲稿,准备小品,唱好三首歌。
八、活动流程:主持人:闻志鹏(A)翦美玲(B)A:尊敬的学校领导,老师,亲爱的同学们.AB:大家上午好!A:首先,我谨代表308班全体师生欢迎大家的到来,谢谢大家!B:今天,我们相聚在这里。
A:明天,我们也许就分离。
B:但我们的心永远在一起。
AB:因为我们都是一家人。
1、序曲——《相亲相爱一家人》A:正如刚才歌中所唱到的那样,有缘才能相聚。
B:有心才能珍惜。
B:今天,我们的梦想在这里起航。
A:今天,我们的心朝着同一个方向眺望。
B:那是一个朝着希望的方向。
A:那是一个朝着未来的方向。
B:今天,就让我们这相亲相爱的一家人。
A:在这温馨而富有诗意的教室里。
B:在这充满亲情的家中。
AB:畅想我们的明天,畅想二十年后的我们。
2、过去——对20年前的回味体现:①同学情②师生情③班级情④母校情内容:(1)看班级视频A:二十年后,我们回首今朝,有多少珍贵的回忆;二十年后,我们重聚母校,有多少难忘的镜头。
同学们,大家还记得我们共同有过的曾经吗?现在,就让我们一起看一个叫做“回首幸福”的短片。
(播放视频)(2)叙班级往事B:看到大家一张张灿烂的笑脸,不禁让我沉醉于那美好的往事中,刚刚有同学对我说,他们也想谈谈自己在308班发生的一些故事。
下面就让他们来勾起我们心中那美好的回忆。
(同学代表发言)张婉婷——最感动的事因为一次意外伤害,我不得已住进医院治疗一个月。
打开心灵的钥匙、感受想象的魅力---语文S版第九册第五单元《二十年后再相会》习作设计设计理念:以自主、合作学习为主,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强调学生享有个性化的、自由的发展空间,鼓励学生自由表达,写出有个性,有创意作文。
采取激励机制,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
充分调动学生的情感,“理真情切达意”,使作文课堂充满生命活力。
教学目标:1、通过展开大胆、合理的想象把二十年后相会的情景写生动具体。
2、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和表达能力,唤起学生对美好未来生活的憧憬和向往。
3、愿意将自己的习作读给别人听,并虚心接受他人提出的意见和建议。
教学重、难点:1、通过展开大胆、合理的想象把二十年后相会的情景写生动具体。
2、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和表达能力,唤起学生对美好未来生活的憧憬和向往。
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课时:40分钟教学过程:一、考验观察、激发习作兴趣。
1、师:看到同学们今天精神抖擞!我相信今天我们会度过愉快的一节课。
孩子们,老师带来了一组图片给大家,我们一起欣赏吧!(PPT)2、这组图片是老师从过去1997年一直走到现在2017年的一小部分片段,那么再过20年了,我们又会是怎样呢?今天就让我们走在时间前面,放飞想象的翅膀走进今天的习作主题《二十年后再相会》。
二、感知内容、回忆人物写法。
1、师:请同学们自由读读习作内容,明确习作范围以及要求。
2、从习作要求中我们可以提取到哪些信息?重点描写什么?(板书:人物)3、同学们回忆人物描写的方法有哪些?(抓住外貌、神态、动作、语言、心理等描写)。
三、智勇冲关、畅谈美好未来。
老师想带着同学们进行习作智勇大冲关(PPT)第一关“遨游想象王国”,你们有没有信心吗?请位同学读读闯关条件。
(想想20年后你和你的同学长大后会成为什么样的人呢?)1、师:二十年后,你会是颇有名气的IE人才?是了不起的建筑家?还是为人民服务的公务员?或像老师一样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想好了之后,可以跟同桌互相说一说。
2、师:同学们说得这么投入,我已感受到全班同学闯关成功!来,把刚才和同座说的内容分享给大家们听听吧!四、放飞想象、聚焦相会场面。
二十年后我们再相会第一篇:二十年后我们再相会《二十年后再相会》教案教学目标:1.能从乐曲的听赏中体会作品的内涵与情感。
2.能大胆的参与歌曲的演唱也表演,能准确表达歌曲情感。
3.培养学生合唱合作精神与充满爱心的情怀。
教学重点:1、学唱歌曲《二十年后再相会》;2、引导学生想象二十年后的自己和其他同学会成为怎样的人才。
教学难点: 谈演唱歌曲的感觉与情感体验。
教学方法: 歌曲学唱与实践相结合法。
教学过程:一、提问导入:师:同学们,今年是2011年了,那么再过二十年是哪一年呢?(同学异口同声地回答:2031!)眨眼间,初中生活临近尾声了,这些天,我看到同学们都在互写《同学录》,也是到了这一刻,我们都会用心地回忆一起走过的日子。
人们说:相逢是首歌,内有相聚的欢也有离别的泪。
人生不就那么回事,有相聚也有别离。
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首歌曲《二十年后再相会》!同学们,二十年后的我们,可能事业有成,可能平平淡淡,但希望同学们记住一个恒久的约定--“二十年后再相会”。
在这二十年里,同学们都要努力奋斗,只有努力,才能让自己与别人一样过得好。
二十年后,我们将更加成熟,我们都会有自己的幸福的家。
二十年后,咱们班的可爱的女生们都将会成为幸福的妈妈。
调皮的男生们,也不再调皮,而将成为严肃的爸爸。
二十年后,很多的人和物都将发生很大的变化,但是有一个约定没有变--“二十年后再相会”!二、曲作者介绍:当代著名女作曲家。
祖籍山东省威海市,生于日本大阪。
她的父母于20世纪30年代初去日本谋生。
日本帝国主义发动了侵华战争后,1941年谷建芬随家人第一次踏上祖国的土地。
从小,谷建芬就有一种朦朦胧胧的感觉,觉得歌声带给她的东西是那么美好,有时候又觉得歌声带给她一种说不上来的悲伤,音乐就好像是她生命里不可缺少的。
所以,长大后谷建芬一直也没有离开音乐。
(1)1950年,谷建芬考进旅大文工团担任钢琴伴奏。
1952年入东北音专(现在的沈阳音乐学院)主修作曲,师从霍存慧、寄明等。
《二十年后再相会》教学设计
乳源一小张秋妹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激发学生的想象兴趣,培养学生表达能力和想象能力。
过程与方法:结合人物描写、场面描写,写好二十年后相会的情景,提高学生习作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唤起学生对美好未来生活的憧憬和向往。
教学重点:
培养学生想象能力。
教学难点:
结合人物描写、场面描写,写好二十年后相会的情景。
教学过程:
一、歌曲导入
同学们,让我们来听一首歌,认真听,看你听懂了什么?(课件播放《年轻的朋友来相会》)
指名说你听懂了什么?(指名说出再过二十年,我们来相会)
二、鼓励学生大胆想象
过渡:再过二十年,我们已经是三十几岁的成年人了,我们都有了自己的事业。
让我们放飞想象的翅膀,大胆想象二十年后自己会变成什么样的人?大家相聚在一起,你会怎样介绍自己?(课件出示大胆想象)
1、学生想象
2、指名作自我介绍(老师激励学生尽量说好自己从事什么工作,取得了怎样的成绩)
三、想象相聚时的情景
过渡:二十年后的同学们真了不起!个个都成了祖国的栋梁之才,老师为你们骄傲!今天我们母校向我们发出了邀请函,请我们回母校参加一次盛大的二十年同学聚会。
1、再次让我们放飞想象的翅膀,大胆想象我们相会时的情景吧。
当你迈入会场,你看到了怎样的场面,当时的气氛怎样,你遇到了谁,怎样打招呼,心情怎样?
指名学生说,可以试一句话,一个词,几句话都行!(三五个同学或更多)
2、同学们说得真好,这样激动人心的场面真想让它定格下来。
让我们赶快把刚才那个场面写下来吧(课件出示习作)学生动笔写作,老师巡视指导。
四、推荐作品,评价
1、请同学读写好的片段,问:这个片段好在哪里?(指名学生从用词、造句、或人物描写、场面描写的方法上进行评价)
2、再分享几个片段。
五、指导写作
过渡:同学们去参加这次盛会,一定见到很多同学,你们在一起聊些什么,做些什么?但写作时不可能个个都写,那就得确定重点写哪几个同学。
你可以选择自己最要好的几个朋友来写,也可以选择那些职业比较吸引读者的来写。
所以写作前要先列个提纲。
指名学生列提纲(课件出示习作指导)
六、布置作业
过渡:刚才我们写的是片段,但一篇完整的习作,还要有美丽的开头,简洁的结尾,现在就让我们根据所列的提纲完整地描绘二十年后的相会情景吧。
(课件出示动笔写一写)
1、学生写作,老师巡视指导,可以读读写得好的开头。
2、布置作业,回去继续完成这次习作。
下节课我们比比谁写下的20年后再相会最有创意!愿同学们写下的二十年后的相会都成为我们美好的憧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