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燥综合征、腮腺炎及肺纤维化的病因病情与危害
- 格式:docx
- 大小:18.44 KB
- 文档页数:2
腮腺炎报告本腮腺炎是一种常见的传染病,主要通过空气飞沫传播。
它引起的腮腺和其他涎腺的炎症,除了引起明显的腮腺肿胀外,还可能导致发热、咀嚼困难和口臭等症状。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介绍腮腺炎的病因、传播途径、症状和治疗方法。
腮腺炎的主要病因是腮腺炎病毒,它属于RNA病毒。
这种病毒主要通过飞沫传播,当一个感染了腮腺炎病毒的人咳嗽或打喷嚏时,病毒会通过空气悬浮粒子进入另一个人的身体。
此外,接触被病毒污染的物体也可能导致感染。
感染腮腺炎病毒后,潜伏期大约为12-25天。
在此期间,患者可能没有任何明显的症状,但已经可以传播病毒给他人。
一旦症状出现,患者往往会感到腮腺肿胀,尤其是在耳下颌下方。
腮腺炎还可能导致发热、咀嚼困难、咽喉痛和口臭等症状。
有些患者可能会感到耳朵疼痛或听力下降。
要确诊腮腺炎,医生通常会进行病史询问和体格检查。
在检查期间,医生会触摸和观察患者的腮腺,以确定是否肿胀。
此外,医生还可能进行唾液检查,以确认腮腺炎病毒的存在。
对于腮腺炎的治疗,目前尚无特效药物。
然而,大多数患者在数周内痊愈,而且并发症相对较少。
在治疗期间,患者应该休息,并保持良好的饮食习惯,以增强免疫系统。
在腮腺肿胀期间,患者应避免酸性和高温食物,以减轻不适。
预防腮腺炎的最佳方式是接种疫苗。
腮腺炎疫苗通常与麻疹和风疹疫苗一起使用,称为MMR疫苗。
通常,儿童在1岁时接种第一剂MMR疫苗,然后在4-6岁时接种第二剂。
虽然腮腺炎在大多数情况下并不会导致严重并发症,但在一些罕见的情况下,它可能导致睾丸炎、卵巢炎、脑膜炎和胰腺炎等。
这些并发症在成年男性和青春期女性中更常见。
尽管腮腺炎并不是一种严重的疾病,但它的传染性很强,对儿童和团体生活中的人群构成威胁。
因此,接种疫苗是非常重要的,可以有效减少腮腺炎的发病率。
总之,腮腺炎是一种常见的传染病,主要通过空气飞沫传播。
它引起的腮腺和其他涎腺的炎症可能导致腮腺肿胀、发热和口臭等症状。
虽然腮腺炎通常是一种自限性疾病,但接种疫苗是预防腮腺炎的最佳策略。
干燥综合征干燥综合症即干燥综合征(干燥综合征)。
本词条由好大夫在线特约专家提供专业内容并参与编辑何菁(主治医师)北京大学人民医院风湿免疫科干燥综合征(Sjogren’s syndrome,SS)是一个主要累及外分泌腺体的慢性炎症性自身免疫病。
由于其免疫性炎症反应主要表现在外分泌腺体的上皮细胞,故又名自身免疫性外分泌腺体上皮细胞炎或自身免疫性外分泌病。
临床除有唾液腺和泪腺受损功能下降而出现口干、眼干外,尚有其他外分泌腺及腺体外其他器官受累而出现多系统损害的症状。
其血清中存在多种自身抗体和高免疫球蛋白。
目录1疾病分类2发病原因3临床表现4诊断鉴别5疾病治疗6疾病护理1疾病分类本病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类,前者指不具另一诊断明确的结缔组织病(CTD)的SS。
后者是指发生于另一诊断明确的CTD,如: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类风湿关节炎(RA)等的SS。
本指南主要叙述原发性干燥综合征(pSS)。
[1]2发病原因干燥综合征的病因和发病机制尚不清楚。
动物模型的研究提供了关于该病免疫发病机制的一些认识:(1)SS有较强的免疫遗传因素;(2)炎性浸润主要是由T细胞驱动;(3)病毒感染能促发自身免疫性唾液腺炎;(4)产生相对特异性的自身抗体;(5)调节凋亡的基因影响了慢性淋巴细胞浸润。
[2]3临床表现好发人群pSS属全球性疾病,在我国人群的患病率用不同的诊断标准为0.29%~0.77%,在老年人群中患病率为3%~4%。
本病女性多见,男女比为1:9~1:20。
发病年龄多在40岁~50岁,也见于儿童。
疾病症状本病起病多隐匿,大多数患者很难说出明确起病时间,临床表现多样,病情轻重差异较大。
多数会有局部表现(1)口干燥症:因唾液腺病变,使唾液粘蛋白缺少而引起下述常见症状:①有70%~80%患者诉有口干,但不一定都是首症或主诉,严重者因口腔黏膜、牙齿和舌发粘以致在讲话时需频频饮水,进固体食物时必需伴水或流食送下,有时夜间需起床饮水等。
疾病名:干燥综合征英文名:Sjogren syndrome缩写:SS别名:autoimmune exocrine gland disease;exocrinopathy;干燥综合症;口眼干燥关节炎综合征;舍格伦综合征;斯约格伦综合征;自身免疫性外分泌腺病;Gougerot-Houwe syndrome;Gougerot-Mikulicz-Sjogren syndrome;Sjogren's disease;Sjogren氏综合征;古-豪二氏综合征;古-米-斯三氏综合征;自身免疫性外分泌腺体病;keratoconjunctivitis sicca;Sjouml gren综合征;干燥性角结膜炎ICD号:N16.4*分类:肾内科概述:干燥综合征(Sjögren syndrome,SS)是一种侵犯外分泌腺体尤以侵犯唾液腺和泪腺为主的慢性自身免疫性疾病。
主要表现为口、眼干燥,也可有多器官、多系统损害。
受累器官中有大量淋巴细胞浸润,血清中多种自身抗体阳性。
本综合征也称为自身免疫性外分泌腺病(autoimmune exocrine gland disease)、斯约格伦综合征、口眼干燥关节炎综合征。
常与其他风湿病或自身免疫性疾病重叠(图1)。
早在1933年,瑞典眼科医生斯约格伦报道了19例干燥性角膜炎伴口干燥症和类风湿关节炎的病例,并提出本病是一个系统性疾病。
因此,在西方医学中称本病为Sjögren综合征。
其后,各国学者也相继报道了相同的病例。
本综合征分两类:①口、眼干燥等表现单独存在时为原发性干燥综合征(primary Sjögren syndrome,PSS);②口、眼干燥等表现与类风湿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多动脉炎、皮肌炎等风湿病并存时,为继发性干燥综合征(secondary Sjögten’s syndrome)。
此处仅叙述PSS(简称SS)。
SS可累及全身各系统,肾脏为最常见的受累器官之一。
干燥综合症有什么后果疾病带给我们的身体伤害是不同的,每个人的身体总是容易被一些疾病所困扰着,其中干燥综合症就是最常见的一种疾病,它虽然不是什么严重的疾病但是对我们的身体伤害是非常大的,我们只有掌握好它带来的严重后果之后才能及时的进行治疗和缓解,下面一起了解下干燥综合症有什么后果呢、干燥综合症有什么后果呢可发生腮腺或颌下腺肿大,角膜炎,视力下降甚至失明;可发生慢性支气管炎及间质性肺炎,萎缩性胃炎;肝脾肿大,慢性活动性肝炎,远端肾小管酸中毒和低钾性麻痹,肾性糖尿病,尿崩症,肾病,肾小球肾炎等;紫癜,桥本甲状腺炎,雷诺现象;中枢神经受损引起癫痫,精神异常;还可并发淋巴瘤,关节炎,肌炎等。
预防护理1.致残分析(1)约半数患者合并类风湿关节炎,主要侵犯膝、肘、双手近端指间关节及掌指关节,表现为疼痛无力,影响关节功能。
(2)20%~30%患者出现全身各系统血管炎,神经系统小血管炎可出现神经精神症状,癫痫样发作,偏瘫偏盲,共济失调。
(3)恶性淋巴瘤发病率明显升高,可致死。
2.个人预防(1)一级预防:避免可能导致疾病的因素,如风暑燥火等;生活规律,劳逸结合;加强身体锻炼,提高免疫力;注意卫生,预防感染。
(2)二级预防:①早期诊断:本病为系统性疾病,可累及各个器官系统,临床表现多样化,而且起病隐匿,缓慢进展,不易早期诊断,中年女性如出现猖獗齿,反复腮腺肿大,眼睑反复化脓性感染,眼眦有脓性分泌物,非感染性器官损害,原因不明的肾小管酸中毒,慢性胰腺炎,高丙种球蛋白血症,应高度怀疑本病,进行自身抗体检查,眼及口腔有关的检查,有助于早期诊断。
上面就是对干燥综合症有什么后果呢的介绍,通过了解之后我们知道干燥综合症容易导致我们的身体出现皮肤干燥以及嘴唇干裂等现象,我们一定要及时的调整,首先饮食上一定要注意经常吃些青菜和水果,并且要养成规律的作息时间。
干燥综合征干燥综合征(Sjogren syndrome, SS)是累及多种外分泌腺体为主的慢性炎症性自身免疫病。
1933年瑞典眼科医生Sjogren 首先报告。
临床上常侵犯涎腺和泪腺,表现为口眼干燥症,呼吸系统、消化系统、皮肤、阴道等外分泌腺功能亦常受损还可出现腺体外的病变。
SS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种,前者指单纯性SS;后者指SS合并其他自身免疫性疾病。
1.病因(1)免疫遗传因素:近年研究,SS患者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基因频率增高,HLA-B8、DR3和DRw52基因阳性率显著高于正常人群,SS患者的亲属患该病的危险性高于正常人群。
原发性和继发性SS患者的HLA抗原显示出不同频率,国内原发性ss患者多为HLA-DR3遗传素质,继发性患者与HLA-DR4密切相关。
(2)病毒感染促发自身免疫发生:EB病毒、逆转录病毒和丙型肝炎病毒可能诱发SS。
(3)免疫异常,影响T、B细胞功能,并产生相对特异性的自身抗体2.发病机制(1)外周血的免疫改变:包括多种自身抗体如抗核抗体、抗SSA抗体、抗SSB抗体阳性、RF阳性、高免疫球蛋白、白细胞减少、淋巴细胞亚群异常等。
(2)自身免疫性唾液腺炎:免疫病理改变,pSS特征性病理改变是小涎腺组织间质内可以见到大量淋巴细胞聚集成灶,浸润灶聚集在导管和腺泡周围并逐渐融合,最终取代正常的上皮结构。
该病理特点也是诊断pSS重要依据。
(3)浸润淋巴细胞种类:包括T、B细胞。
(4)炎症细胞的迁移和粘附(5)细胞因子:在免疫组化和原位杂交技术研究发现,在pSS患者的小唾液腺组织中存在促炎细胞因子IL-1β、TNF-α、IL-21、IL-6。
(6)腺体损害的机制:凋亡的作用及金属基质蛋白酶作用。
3.临床表现起病多呈隐袭和慢性进行性,可累及全身多个系统。
临床表现多样、症状轻重不一。
40%~50%的SS患者发热,长期疲劳乏力是ss患者的主诉之一。
(一)外分泌腺病变1.浅表外分泌腺(1)口腔:口干燥症轻者仅为唾液黏稠感,易被忽视。
干燥综合症名词解释
嘿,你知道啥是干燥综合症不?这可不是一般的小毛病啊!干燥综合症就好像身体里的“水润小天使”突然罢工了一样!(就像你口渴得要命,却怎么也找不到水喝的那种感觉。
)
咱先来说说这干燥综合症会在身体的哪些地方搞破坏。
首先就是你的嘴巴啦,会变得超级干,就好像沙漠一样,不停地喝水也不解渴,甚至吃东西都变得困难重重,因为嘴巴里没啥唾液来帮忙吞咽呀!(这不就像你吃面包没水喝,噎得难受一样嘛。
)然后呢,眼睛也会遭殃,干干涩涩的,总觉得有啥东西在里面,看东西都模模糊糊的。
(就好比眼前蒙了一层纱似的。
)
我有个朋友就得了这病,哎呀,那可遭罪了。
她跟我说,每天都得带着水到处走,不然嘴巴干得受不了。
而且眼睛也经常不舒服,看会儿书或者手机就得歇歇。
(这多影响生活呀!)
干燥综合症还可能会影响到皮肤、关节等等地方呢。
皮肤会变得干燥粗糙,关节也可能会疼。
(这就像一部机器,到处都出故障了。
)那为啥会得这个病呢?原因有很多呢!可能和遗传有关,也可能是免疫系统出了问题,或者是受到了某些病毒的攻击。
(就像身体的防御系统被敌人找到了漏洞,攻进来了。
)
这病可不是能随便忽视的呀!要是不及时治疗,后果可能很严重呢。
所以呀,一旦发现自己有类似的症状,一定要赶紧去看医生,早发现
早治疗!
我觉得干燥综合症就像是身体里的一场旱灾,得赶紧想办法“下雨”
来缓解呀!我们一定要重视自己的身体,别让这样的毛病悄悄找上我们。
干燥综合征是一种什么样的疾病?干燥综合征(SS)是一种累及全身外分泌腺的慢性炎症性自身免疫性疾病,主要侵犯泪腺和唾液腺,以淋巴细胞、浆细胞浸润为特征,可引起腺体分泌减少,出现眼、口干燥症状。
腺体外系统(如呼吸道、消化道、泌尿道、神经、肌肉、关节等)亦可受累。
因此,临床表现多样化。
血清中可出现多种自身抗体。
SS可单独存在,称为原发性干燥综合征(primary sjogren’s syndrome,pSS)。
与其他自身免疫性疾病并存时,称为继发性干燥综合征(secondary sjogren’s syndrome)。
pSS发病率较高,其发病率仅次于RA。
有人报告,人群患病率为0.4 %~0.7 %。
北京协和医院调查,我国pSS的发病率为0.3 %。
本病的发病率有随年龄增加而增高的趋势,老年人中,pSS的发病率可达3 %~4 %。
中年女性多发,女性患者约占pSS患者的90 %,男女患病比为1∶19。
平均发病年龄为40±5岁。
干燥综合征的病因有哪些?本病病因不清,可能与下列因素有关:1.遗传因素pSS有家族聚集倾向,曾有母女、姐妹同时患病的报道。
HLA与疾病相关性研究提示,HLA-B8、DR3与SS相关;但不同种族的SS与不同的HLA相关。
北京学者发现,我国该病患者HLA-DR3、DR52、DR2基因频率明显增加,与发病呈正相关;而HLA-DR5、DR9基因频率则明显降低,与发病呈负相关。
进一步研究发现,抗SSA抗体和抗SSB抗体与HLA-DR52有明显相关性。
2.病毒感染(1)EB病毒近来发现,SS患者的唾液腺和泪腺中有EB病毒的早期抗原和DNA。
有人在SS合并肾小管酸中毒患者的肾小管上皮细胞内发现有EB病毒的包囊和核小体,表明SS患者体内EB病毒处于活跃复制状态。
但亦有人持反对态度,其依据是正常人唾液腺中也可测到EB病毒的DNA。
(2)HCV 携带HCV的转基因小鼠的外分泌腺可出现类似SS的病理改变,即小涎腺中有淋巴细胞浸润,故认为SS可能与HCV感染有关。
干燥综合征、腮腺炎及肺纤维化的病因病情与危害
干燥综合征
干燥综合征是一个主要累及外分泌腺体的慢性炎症性自身免疫病,又名自身免疫性外分泌腺体上皮细胞炎或自身免疫性外分泌病。
临床除有唾液腺和泪腺受损功能下降而出现口干、眼干外,尚有其他外分泌腺及腺体外其他器官的受累而出现多系统损害的症状。
其血清中则有多种自身抗体和高免疫球蛋白血症。
本病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类。
原发性干燥综合征属全球性疾病,在我国人群的患病率为0.3%~0.7%,在老年人群中患病率为3%~4%。
本病女性多见,男女比为1:9~20。
燥综合症的具体病因至今还没有明确,原发性干燥综合症的出现和EB病毒感染、遗传有一定联系,而继发性干燥综合症和类风湿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多发性肌炎等风湿疾病有一定关系。
干燥综合症的危害很大,会因外分泌腺被淋巴细胞受到伤害,导致腺体失去分泌功能。
泪液分泌减少会造成眼干,出现烧灼感,严重的话会引起眼结膜、角膜感染及溃疡,甚至引起葡萄膜炎、青光眼等严重的眼科疾病。
病人会因唾液分泌的缺乏,导致口干、舌裂、咀嚼困难。
也会出现口臭、龋齿、牙龈萎缩。
病人的汗腺分泌减少、甚至无汗。
女性会出现阴道干燥、外阴萎缩。
也会出现自限性关节疼痛、血管炎、肺纤维化等病症。
除口、眼干燥表现外,患者还可出现全身症状,如乏力、低热等。
约有2/3患者出现系统损害。
病情较轻的病人会发生干咳,病重的话会造成气短。
肺部最重要的病理是间质性病变,一些发生弥漫性肺间质纤维化,部分病人会由此导致呼吸功能衰竭致死。
早期肺间质病变只能在高分辨肺CT下发现。
也有些病人会发生肺动脉高压,存在肺纤维化、重度肺动脉高压的病人不易根治。
(1)皮肤可出现过敏性紫癜样皮疹,多见于下肢,为米粒大小边界清楚的红丘疹,压之不褪色,分批出现。
每批持续时间约为10天,可自行消退而遗有褐色色素沉着。
(2)关节关节痛较为常见,多不出现关节结构的破坏。
(3)肾约半数患者有肾损害,主要累及远端肾小管,可出现肾小管酸中毒。
小部分患者出现较明显的肾小球损害,临床表现为大量蛋白尿、低白蛋白血症,甚至肾功能不全。
(4)肺大部分患者无呼吸道症状。
轻度受累者出现干咳,重者出现气短。
肺部的主要病理为间质性病变,另有小部分患者出现肺动脉高压。
有肺纤维化及重度肺动脉高压者预后不佳。
(5)消化系统可出现萎缩性胃炎、胃酸减少、消化不良等非特异性症状,患者可有肝脏损害。
(6)神经少数累及神经系统。
以周围神经损害为多见。
(7)血液系统本病可出现白细胞计数减少或(和)血小板减少,血小板低下严重者可出现出血现象。
本病淋巴肿瘤的发生率远远高于正常人群。
(8)关节、肌肉
关节痛发病率高,可达70%,但仅10% 左右伴有关节炎,为非侵蚀性关节炎。
患者中约3 % 累及肌肉,表现为肌痛、肌无力等,可由间质性肌炎造成,也可继发于肾小管酸中毒、低血钾等。
(9)全身症状
约66%ss患者自觉乏力。
部分患者可以乏力为起病的主要表现。
可伴发热,多为低热,少数病例也可表现为高热。
体重下降。
(5)其他脏器
各水平神经组织均可受累,表现为外周神经炎、颅神经炎等,其中以三叉神经炎最常见。
还可出现反复性浆液性中耳炎、传导性耳聋等。
由于多克隆淋巴组织增生,局部及全身淋巴结均可肿大。
可有贫血,但血小板减少常见。
恶性肿瘤发生率较高,尤其是淋巴瘤发生率较正常人高44倍。
持续性腮腺肿大及由高球蛋白血症变为低球蛋白血症是易发生淋巴瘤的危险征兆。
腮腺炎
腮腺炎是传染病,由腮腺炎病病毒所引起,传播途径是呼吸道感染的。
可侵犯各种腺组织或神经系统及肝、肾、心、关节等几乎所有的器官。
肺纤维化
干燥综合征是一个主要累及外分泌腺体的慢性炎症性自身免疫病,属于风湿免疫科疾病,可以累及肺部导致肺纤维化,一旦肺纤维化就是不可逆的,可以导致呼吸衰竭。
肺纤维化是一种典型的肺部疾病,也是一种不可逆的疾病,很难治愈,而且越到晚期的危害性越大,甚至威胁到患者的生命,晚期的肺纤维化让患者呼吸困难,饱受疾病的折磨,据专家介绍,肺纤维化晚期死亡率高。
肺纤维化就是肺泡组织疤痕累累,由于肺泡逐渐被纤维性物质取代,逐渐失去弥散功能,导致肺泡组织变硬、变厚,肺脏交换氧气进入血液的能力逐步丧失,导致患者不同程度缺氧而出现呼吸困难,病情反复发作,痛苦不堪,最后因呼吸衰竭而死亡。
当肺纤维化进展时,在静息时也发生呼吸困难,严重的肺纤维化患者可出现进行性呼吸困难。
其他症状有干咳、乏力。
部分患者有杵状指和发绀。
肺组织纤维化的严重后果,导致正常肺组织结构改变,功能丧失。
当大量没有气体交换功能的纤维化组织代替肺泡,导致氧不能进入血液。
患者呼吸不畅,缺氧、酸中毒、丧失劳动力,严重者最后可致死亡。
1、恶性疾病:肺纤维化患者和硬皮病患者患恶性疾病的可能性增加,尤其患肺腺癌、肺泡细胞癌、燕麦细胞癌的可能性增加。
2、肺部感染,呼吸衰竭:肺纤维化患者由于肺功能减弱,肺免疫力下降,并且在西医常规治疗过程中大多应用糖皮质激素和免疫抑制剂等约物,增加了肺部感染的发生率。
肺部感染得不到较好的控制时,可诱发呼吸衰竭。
3、肺心病,甚至心力衰竭:肺纤维化患者慢性缺氧、进行性肺动脉高压,常合并右心室肥厚和肺心病。
左心衰也常见,与缺血性心脏疾病有关。
4、肺大疱、自发性气胸:肺纤维化患者的肺泡高度膨胀,肺泡壁变薄易破裂并相互融合形成占位很大的肺大疱。
在突然用力,如剧烈咳嗽、提重物或体育运动时压力突然增加,肺大疱破裂,形成自发性气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