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黄浦区届九级语文月模拟(二模)试题讲义
- 格式:doc
- 大小:190.00 KB
- 文档页数:9
2021年上海黄浦初三二模语文试卷(解析版)语文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长:100分钟)考生注意:1本试卷共 26题。
2.请将所有答案做在答题纸的指定位置上,做在试卷上一律不计分。
一、文言文(40分)(一)默写 (16分)1.毅魄归来日,。
(夏完淳《别云间》)2. ,独与老翁别。
(杜甫《石壕吏》)3. ,为伊消得人憔悴。
(柳永《蝶恋花(伫倚危楼风细细)》4.是亦不可以已乎? 。
(孟子《鱼我所欲也》)5.A同学面对车水马龙的城市街景,心中都感受到宁静与祥和。
此情此景,正如陶渊明在(饮酒(其五)》中的两句诗:“,。
”【答案】1.灵旗空际看2.天明登前途3.衣带渐宽终不悔4.此之谓失其本心5.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解析】本题考查课内古诗文的默写和理解。
注意“途”“班”等易错字。
第5题理解性默写中要注意“车水马龙”、“宁静与祥和”等词语的提示,能够得出答案。
整体来看,考了一篇七年级的《蝶恋花》,八年级的《饮酒(其五)》、《石壕吏》,九年级的《别云间》、《鱼我所欲也》,二模和中考我们要全面复习考纲上要背的课内古诗文。
(二)阅读下面词和文,完成第6-9题(12分)[甲]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
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
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
可怜白发生![乙]出师表(节选)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
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
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
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
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
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祎、允之任也。
上海黄浦区2024年九年级学业水平考试模拟考语文试卷一、文言文(35分)(一)默写(13分)1.人生自古谁无死,。
(文天祥《过零丁洋》)2.!妇啼一何苦!(杜甫《石壕吏》)3、锦帽貂裘,。
(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4.“中国十大最美乡村”之一的山东沂南县竹泉村,坐落在崇山峻岭之下,依泉而居,四周竹树环合,与柳宗元笔下小石潭周围的景色并无二致,也是:“,,。
”(二)阅读下列古诗文,完成5-10题。
(22分)【甲】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
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
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
可怜白发生!【乙】出师表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候。
先帝不以臣卑鄙,A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
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
受命以来,B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沪,深入不毛。
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
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
【丙】十二年春,亮悉大众由斜谷出,C以流马运,据武功五丈原,与司马宣王①对于渭南。
亮每患粮不维,使己志不申,是以分兵屯田,为久驻之基。
耕者杂于渭滨居民之间,而百姓安堵②,军无私焉。
D相持百余日。
其年八月,亮疾病,卒于军,时年五十四。
及军退,宣王案行③其营垒处所,曰:“天下奇才也!”[注释]①司马宣王:司马懿。
②安堵:安居;安定。
③案行:巡视。
5.甲词题目中的“破阵子”是,乙文《出师表》中“表”是。
(2分)6.解释文中的加点词。
(4分)(1)遂许先帝以驱驰()(2)及军退()7.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的画线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A.违背自己的身份和意愿B.每到晚上就会忧伤感叹C.用流马运送(军粮)D.对峙了近一百天8.丙文中的“已志”,就是乙文中的“(1)”,和甲词中的“(2)”意思相近。
2020年上海黄浦区初三二模语文试卷考生注意:1.本试卷共26题。
2.试卷满分150分。
考试时间100分钟。
3.请将所有答案做在答题纸的指定位置上,做在试卷上一律不计分。
一、古诗文(40分)(一)默写(16分)1.,雨后全无叶底花。
(《雨晴》)2.衣带渐宽终不悔,。
(《蝶恋花》)3.,谁言天地宽。
(《别云间》)4.吾视其辙乱,,故逐之。
(《曹刿论战》)5.小刘摆脱了喧闹忙乱的生活和公务,忍不住以《陋室铭》中“,”表达自己的释然和欣喜。
【答案】1.雨前初见花间蕊 2.为伊消得人憔悴 3.无限山河泪4.望其旗靡 5.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分析】该题考查的是古诗词、古文的背诵与默写。
要学生在平时的学习时,要循序渐进积累所学的应背诵并默写的内容,不要太急于求成。
首先不要混淆了所背的内容;其次是在默写时要注意不要出现错误易错字:“蕊”“憔悴”“旗靡”(错别字、漏字、添字)。
(二)阅读下面的古诗文,完成第6-9题(12分)跨越千年,总有一些精神和追求亘古不变——[甲]过零丁洋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乙]鱼我所欲也(节选)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
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
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
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
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
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
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6.甲诗作者(人名)是(朝代)政治家、文学家。
乙文选自《》。
(3分)7.以下对甲诗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首联写个人的仕途经历和抗敌历程,表现生平艰难、命运多舛。
黄浦区2023年九年级二模语文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一、文言文(36分)(一)默写(12分)1.默写句子。
(1)____________,水村山郭酒旗风。
(杜牧《江南春》)(2)山重水复疑无路,____________。
(陆游《游山西村》)(3)____________,五十弦翻塞外声。
(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4)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_________,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岳阳楼记》)(5)小宏学习时不爱动脑,有时又常常喜欢空想。
老师用《<论语>十二章》中“____,_____”两句告诫他要处理好学习和思考的关系。
(二)(24分)阅读下列古诗文,完成各题。
【甲】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
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
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
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
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
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
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乙】天祥至潮阳①,见弘范②,左右命之拜,不拜,弘范遂以客礼见之。
与俱入厓山,使为书招③张世杰④。
天祥曰:“吾不能捍父母,乃教人叛父母,可乎?”索之固⑤,乃书所《过零丁洋》诗与之。
其末有云:“________,________。
”弘范笑而置之。
厓山破,军中置酒大会,弘范曰:“国亡,丞相忠孝尽矣,能改心以事宋者事皇上,将不失为宰相也。
”天祥泫然⑥出涕,曰:“国亡不能救,为人臣者死有余罪,况敢逃其死而二其心乎。
”……天祥临刑殊从容,谓吏卒曰:“吾事毕矣。
”南乡⑦拜而死。
论曰:自古志士,欲信大义于天下者,不以成败利钝⑧动其心,君子命之曰“仁”,以其合天理之正,即人心之安尔。
【语文中考】黄浦区初三二模语文试题一、文言文(40分)(一)默写(15分)1. ,芳草萋萋鹦鹉洲。
(《黄鹤楼》)2.雨前初见花间蕊,。
(《雨晴》)3.东边日出西边雨,。
(《竹枝词》)4. ,皆叹惋。
(《桃花源记》)5.无丝竹之乱耳,。
(《陋室铭》)(二)阅读下面作品,完成第6-7题(4分)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
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6.词中“试问卷帘人”的“试”字表达了作者_______心理。
(2分)7.以下与“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不同,没有使用....设问手法的一项是()(2分)A.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
B.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C.自送别,心难舍,一点相思几时绝?凭阑袖拂杨花雪。
D.天下事有难易乎?为之,则难者亦易矣;不为,则易者亦难矣。
(三)阅读下文,完成8--10题(9分)曹刿论战(节选)公与之乘。
战于长勺。
公将鼓之。
刿曰:“未可。
”齐人三鼓,刿曰:“可矣。
”齐师败绩,公将驰之。
刿曰:“未可。
”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
”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
对曰:“夫战,勇气也。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
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8.《曹刿论战》选自《________》,此书相传是_________(朝代)左丘明所作。
(2分)9.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句。
(3分)10.(四)阅读下文,完成第11—13题(12分)明帝说日晋明帝①数岁,坐元帝膝上。
有人从长安来,元帝问洛下②消息,潸然流涕。
明帝问:“何以致泣?”,具.以东渡意③告之。
因问明帝:“汝意谓长安何如日远?”答曰:“日远。
不闻人从日边来,居然④可知。
”元帝异之。
明日,集群臣宴会,告以此意,更重问之。
乃答曰:“日近。
”元帝失色,曰:“尔何故异昨日之言邪?”答曰:“举目见日,不见长安。
”【注释】①晋明帝:晋元帝长子司马绍,长大继位后为明帝。
上海市黄浦区2019-2020学年中考语文二模考试卷一、选择题1.下列赏析有误的一项是()A.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以多种景物并置,组合成一幅秋郊夕照图,创造出一种萧瑟、苍凉的意境。
B.韩愈在《杂说(四)》中,开头说明伯乐对千里马命运的决定作用。
中间揭示千里马被埋没的原因,结尾讽刺“食马者”的浅薄无知。
C.“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水不在深,有龙则灵”采用类比的方法引出文章的中心,且句式齐整,音韵和谐。
D.“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描绘出太守醉醺醺的样子,表达了欧阳修对被贬滁州的强烈不满与忧愤。
【答案】D【解析】【详解】D“……太守醉也”表现的是与民同乐。
2.下列关于名著知识及文学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A.《博雷家书》是傅雷写给儿子的书信编纂而成的一本家信集,摘编了傅雷先生1954年至1966年5月的186封书信,字里行间充满了父亲对儿子的挚爱、期望。
B.《呐喊》是鲁迅先生的第一本短篇小说集,收有14篇小说,《故乡》《社戏》《阿Q正传》《孔乙己》《狂人日记》均收录于此。
取名《呐喊》,是指作者想要借自己的呐喊来鼓舞当时有思想的进步青年。
C.莫泊桑是英国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与契诃夫和欧·亨利并称为“世界三大短篇小说家”。
《羊脂球》是莫泊桑公开发表的第一篇重要小说,他因此而一举成名。
D.古人的年龄有时候不用数字表示,而是用其他称谓来表示。
按生理常规,男孩八岁、女孩七岁时换牙,“始龀”便成了童年的代称。
“知命”本意指认识天命,后以“知命”为五十岁的代称。
“百岁”为人生年数之极,故曰期。
此时起居生活待人养护,故曰颐。
所以“期颐”用以称百岁之人。
【答案】C【解析】【分析】【详解】C关于名著知识及文学常识的表述有误。
莫泊桑是法国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
二、名句名篇默写3.默写。
会当凌绝顶,__________。
(《望岳》)__________,弓如霹雳弦惊。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中通外直,__________。
2020年上海黄浦区初三二模语文试卷考生注意:1.本试卷共26题。
2.试卷满分150分。
考试时间100分钟。
3.请将所有答案做在答题纸的指定位置上,做在试卷上一律不计分。
一、古诗文(40分)(一)默写(16分)1.,雨后全无叶底花。
(《雨晴》)2.衣带渐宽终不悔,。
(《蝶恋花》)3.,谁言天地宽。
(《别云间》)4.吾视其辙乱,,故逐之。
(《曹刿论战》)5.小刘摆脱了喧闹忙乱的生活和公务,忍不住以《陋室铭》中“,”表达自己的释然和欣喜。
【答案】1.雨前初见花间蕊 2.为伊消得人憔悴 3.无限山河泪4.望其旗靡 5.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分析】该题考查的是古诗词、古文的背诵与默写。
要学生在平时的学习时,要循序渐进积累所学的应背诵并默写的内容,不要太急于求成。
首先不要混淆了所背的内容;其次是在默写时要注意不要出现错误易错字:“蕊”“憔悴”“旗靡”(错别字、漏字、添字)。
(二)阅读下面的古诗文,完成第6-9题(12分)跨越千年,总有一些精神和追求亘古不变——[甲]过零丁洋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乙]鱼我所欲也(节选)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
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
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
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
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
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
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6.甲诗作者(人名)是(朝代)政治家、文学家。
乙文选自《》。
(3分)7.以下对甲诗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首联写个人的仕途经历和抗敌历程,表现生平艰难、命运多舛。
九年级学业考试模拟考语文试卷一、文言文(40分)(一)默写(15分)1.,带月荷锄归。
(《归园田居》)2.草色烟光残照里,。
(《蝶恋花》)3.孤村落日残霞,,。
(《天净沙•秋》)4.,不可知其源。
(《小石潭记》)5.则吾斯役之不幸,。
(《捕蛇者说》)(二)阅读下面的诗,完成第6—7题(4分)送友人[唐]李白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
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
6.首联“横”与“绕”动静结合地描写青山白水的姿态,以下与之手法相似的一项是(2分)A.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
B.阴风怒号,浊浪排空。
日星隐曜,山岳潜形。
C.看沙鸥舞再三,卷香风十里珠帘。
D.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7.下列对诗歌理解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2分)A.首联写景色之美让人流连,正是诗人和友人惜别之情的体现。
B.颔联以“孤”写“蓬”,生动地描摹出友人漂泊天涯的孤单。
C.颈联用“浮云”作比,写友人行踪不定,无限关切饱含其中。
D.尾联以声夺人,以班马长鸣渲染了别离时浓烈的哀伤氛围。
(三)阅读下文,完成第8—10题(9分)王顾左右而言他《孟子》孟子谓齐宣王曰:“王之臣,有托其妻子于其友而之楚游者。
比其反也,则冻馁其妻子,则如之何?”王曰:“弃之。
”曰:“士师不能治士,则如之何?”王曰:“已之。
”曰:“四境之内不治,则如之何?”王顾左右而言他。
8.孟子是儒家的代表人物,而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则是。
(2分)9.对文中画线句翻译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A.有个托付他的妻子给朋友,(自己)到楚国去游历的人。
B.有个把妻子儿女托付给他的朋友,(自己)到楚国去游历的人。
C.有个托付妻子儿女给朋友,(自己)来楚国游历的人。
D.有个把妻子托付给他的朋友,(自己)来楚国游历的人。
10.孟子三问层层推进,意在使齐宣王。
“王顾左右而言他”生动传神地写出了齐宣王的样子,齐宣王这么做是想要。
(5分)(四)阅读下文,完成第11—14题(12分)三人越谷今有三人焉,一人勇,一人勇怯半,一人怯。
上海市黄浦区2019-2020学年中考语文二模考试卷一、选择题1.下列赏析有误的一项是()A.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以多种景物并置,组合成一幅秋郊夕照图,创造出一种萧瑟、苍凉的意境。
B.韩愈在《杂说(四)》中,开头说明伯乐对千里马命运的决定作用。
中间揭示千里马被埋没的原因,结尾讽刺“食马者”的浅薄无知。
C.“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水不在深,有龙则灵”采用类比的方法引出文章的中心,且句式齐整,音韵和谐。
D.“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描绘出太守醉醺醺的样子,表达了欧阳修对被贬滁州的强烈不满与忧愤。
【答案】D【解析】【详解】D“……太守醉也”表现的是与民同乐。
2.下列关于名著知识及文学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A.《博雷家书》是傅雷写给儿子的书信编纂而成的一本家信集,摘编了傅雷先生1954年至1966年5月的186封书信,字里行间充满了父亲对儿子的挚爱、期望。
B.《呐喊》是鲁迅先生的第一本短篇小说集,收有14篇小说,《故乡》《社戏》《阿Q正传》《孔乙己》《狂人日记》均收录于此。
取名《呐喊》,是指作者想要借自己的呐喊来鼓舞当时有思想的进步青年。
C.莫泊桑是英国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与契诃夫和欧·亨利并称为“世界三大短篇小说家”。
《羊脂球》是莫泊桑公开发表的第一篇重要小说,他因此而一举成名。
D.古人的年龄有时候不用数字表示,而是用其他称谓来表示。
按生理常规,男孩八岁、女孩七岁时换牙,“始龀”便成了童年的代称。
“知命”本意指认识天命,后以“知命”为五十岁的代称。
“百岁”为人生年数之极,故曰期。
此时起居生活待人养护,故曰颐。
所以“期颐”用以称百岁之人。
【答案】C【解析】【分析】【详解】C关于名著知识及文学常识的表述有误。
莫泊桑是法国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
二、名句名篇默写3.默写。
会当凌绝顶,__________。
(《望岳》)__________,弓如霹雳弦惊。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中通外直,__________。
黄浦区初三二模语文试题(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考生注意:1、本试卷共27题。
2、请将所有答案做在答题纸的指定位置上,做在试卷上一律不计分。
一、文言文(40分)(一)默写(15分)1、,带月荷锄归。
(《归园田居》)2、草色烟光残照里。
(《蝶恋花》)3、孤村落日残霞,,。
(《天净沙·秋》)4、,不可知其源。
(《小石潭记》)5、则吾斯役之不幸,。
(《捕蛇者说》)(二)阅读下面的诗,完成第6——7题(4分)送友人【唐】李白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
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
6、首联“横”与“绕”动静结合地撤写青山白水的姿态,以下与之手法相似的一项是(2分) ()A.影布石上,怡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
B.阴风怒号,浊浪排空。
日星隐曜,山岳潜形。
C.看沙鸥舞再三,卷香风十里珠帘。
D.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7、下列对诗歌理解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2分)A.首联写景色之美让人流连,正是诗人和友人惜别之情的体现。
B.颔联以“孤”写“蓬”,生动地描摹出友人漂泊天涯的孤单。
C.颈联用“浮云”作比,写友人行踪不定,无限关切饱含其中。
D.尾联以声夺人,以班马长鸣渲染了别离时浓烈的哀伤氛围。
(三)阅读下文,完成第8—10题(9分)王顾左右而言他《孟子》孟子谓齐宣王曰:“王之臣,有托其妻子于其友而之楚游者。
比其反也,则冻馁其妻子,则如之何?”王曰:“弃之。
”曰:“士师不能治士,则如之何?”王曰:“已之。
”曰:“四境之内不治,则如之何?”王顾左右而言他。
8、孟子是儒家的代表人物,而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则是。
(2分)9、对文中画线句翻译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A.有个托付他的妻子给朋友,(自己)到楚国去游历的人。
B.有个把妻子儿女托付给他的朋友,(自己)到楚国去游历的人。
C.有个托付妻子儿女给朋友,(自己)来楚国游历的人。
D.有个把妻子托付给他的朋友,(自己)来楚国游历的人。
黄浦区2016年九年级学业考试模拟考语文试卷(满分:150分,完成时间100分钟,在答题纸上完成)考生注意:1、本卷共27题。
2、请将所有答案做在答题纸的指定位置上,做在试卷上一律不得分。
一、文言文(40分)(一)默写(15分)1、,带月荷锄归。
(《归园田居》)2、草色烟光残照里,。
(《蝶恋花》)3、孤村落日残霞,、。
(《天净沙·秋》)4、,不可知其源。
(《小石潭记》)5、则吾斯役不幸,。
(《捕蛇者说》)(二)阅读下面的诗,完成第6——7题(4分)送友人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
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
6、首联的“横”与“绕”动静结合地描写青山白水的姿态,以下与之手法相似的一项是。
(2分)A、影布石上,怡然不动,倏尔远逝,往来翕忽。
B、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岳潜形。
C、看沙鸥舞再三,卷香风十里珠帘。
D、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7、下列对诗歌理解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2分)..A、首联写景色之美让人流连,正是诗人和友人惜别之情的体现。
B、颔联以“孤”写“蓬”,生动地描摹出友人漂泊天涯的孤单。
C、颈联用“浮云”作比,写友人行踪不定,无限关切饱含其中。
D、尾联以声夺人,以班马长鸣渲染了离别时浓烈的哀伤氛围。
(三)阅读下文,完成第8——10题(8分)孟子谓齐宣王曰:“王之臣,有托其妻子于其友而之楚游者。
比其反也,则冻馁其妻子,则如之何?”王曰:“弃之。
”曰:“士师不能治士,则如之何?”王曰:“已之。
”曰:“四境之内不治,则如之何?”王顾左右而言他。
8、孟子是儒家的代表人物,而儒家学派的创始人是。
(2分)9、对文中画线句翻译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A、有个托付他的妻子给朋友,(自己)到楚国去游历的人。
B、有个把妻儿子女托付给他的朋友,(自己)到楚国去游历的人。
C、有个托付妻儿子女给朋友,(自己)来楚国去游历的人。
D、有个把妻子托付给他的朋友,(自己)来楚国去游历的人。
10、孟子三问层层推进,意在使齐宣王,“王顾左右而言他”生动传神地写出了齐宣王的样子,齐宣王这么做事想要。
(5分)(四)阅读下文,完成第11——14题(12分)今有三人焉,一人勇,一人勇怯半,一人怯。
有与之临乎渊谷者,且告之曰:“能跳而越此,谓之勇,不然为怯。
”彼勇者耻怯,必跳而越焉,其勇怯半者与怯者则不能也。
又告之曰:“跳而越者与千金,不然则否。
”彼勇怯半者奔利,必跳而越焉,其怯者犹未能也。
须臾,顾见猛虎暴然向逼,则怯者不待告,跳而越之如康庄①矣。
然则人岂有勇怯哉?要在以势驱之耳。
【注释】①康庄:宽阔平坦的大路。
11、解释文中加点的词语(4分)(1)有与之临乎渊谷者临()(2)顾见猛虎暴然向逼顾()12、对文中画线句翻译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A、然而,人难道有勇敢怯懦吗?要凭借情势来驱动他罢了。
B、然而,人怎么有勇敢怯懦呢?要的是凭借情势来驱使他罢了。
C、那么,人怎么有勇敢怯懦之分呢?要用情势来驱动他罢了。
D、那么,人难道有勇敢怯懦之分呢?重要的是用情势来驱使他罢了。
13、选文认为“勇”与“怯”都是“以势驱之”,其中的“势”含义十分丰富,结合文本可知,对勇者而言,指的是;对半勇半怯者而言,是指;对怯者而言,则是指:求生逃命。
(4分)14、有人不同意作者“然则人岂有勇怯哉?要在以势驱之耳”的观点,你觉得他的理由是:(2分)二、现代文(40分)(一)阅读下文,完成15—19题(17分)看电视与读书①从教育学的角度看,电视是一种活动图像化的教科书。
从来没有一种教学活动能像电视这样,使受教育者如此自觉自愿愉快轻松地接受教育。
它还具有课堂分散、授课和听课时间自由随意等诸多优点——不过这可能只是极少数教育学家一厢情愿的说法。
②时下的大多数电视节目也承担不起教科书的责任。
我这样说,并不是认为我们的电视节目完全没有知识性内容。
问题是在那小小屏幕上,嬉笑怒骂插科打诨,使那些本已有限的知识信息,变得庞杂浮泛而空泛,似有若无。
而事实上,真正适合青少年观看的节目确实也不多。
【甲】③退一步说,即使电视中的知识很深刻很丰富很完美,然而它传达知识的方式,还是带着先天不足,那就是不便于反复阅读,不便于记忆和理解,所以无法同书相提并论。
【乙】④书在人的知识获取途径中具有无法取代的位置。
然而如今电视却有了鹊巢鸠占的趋势,电视如此强大,它差不多已经不费吹灰之力地搞垮了戏剧舞台,然而戏剧、电影和电视同属娱乐文化,百家争鸣尚不必介意。
⑤需要介意的是书。
虽然电视还没能挤垮书籍市场,各地的出版社似乎都繁荣兴盛,薄的厚的成本大套的都在出。
统计资料表明,我们现在每年出的书,比从前任何时候都多得多。
但是我们现在识字人的读书时间,比从前任何时候都少得多,与看电视的时间是此消彼长,一多一少,表明了时代大趋势。
我以为,这不是一个好的趋势。
理由很简单,就是看电视不能代替了读书,至少现在还不能。
即使将来大家都上网读书,那也和上网看电视绝不能等同。
⑥真正给我们知识的还是书,只有书。
书是不可取代的获取知识的第一途径。
从来没有听说过哪里的学者专家,任何一位两院院士、诺贝尔奖金获得者,是靠看电视看成气候的。
从前没有,今后也不会有。
⑦在电视无所不在的时代,我们还是要提倡读书,特别是青少年。
成年人职务劳形家事劳心,8小时之外为求缓舒心神,少读一些就罢了,想看电视就看去吧。
但是,对青少年而言,书就显得更为重要。
【丙】孜孜不倦吸取知识时,书是他们的美味面包,攀登学业高峰时,书是他们的登山手杖,遭遇风沙陷入迷途时,书是他们的指南针,获得成绩忘乎所以时,书是他们的清醒剂,陷于迷惘、生命之路不知所向时,书是方向舵、罗盘仪。
⑧所以,电视要看,不可多看;书一定要读,读得越多越好。
15、根据上下文,可以替换第④节加点词语“鹊巢鸠占”而使文意不变得一项是(3分)A、分庭抗礼B、喧宾夺主C、不相上下D、独占鳌头16、对上文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绝大多数人并不认同电视作为活动图像化的教科书所具有的那些优势和特点。
B、作者认为大多数电视节目无法承担教科书的责任是因为知识有限,干扰过多。
C、作者坚定的认为书是不可取代的获取知识的唯一途径,且永远不会改变。
D、作者认为成年人的读书与看电视不必苛求,但青少年一定要少看电视多读书。
17、第⑤节画线句“一多一少,表明了时代大趋势”,联系上下文,我们可以推断出这个“时代的大趋势”具体内容是(4分)18、阅读以下补充材料:(3分)《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曾通过中国网和新浪网进行过一项民意调查,结果显示:对于当下的电视节目,71%的受访者认为“大多不适合孩子观看”,可见,青少年过度沉浸在娱乐化的环境中,对身心健康发展并无益处。
上述材料插入上文处(从“甲”、“乙”、“丙”中任选一处)最合适,理由是。
19、作者认为“电视要看,不可多看;书一定要读,读得越多越好。
”特别是对青少年,结合第⑦节,说说书对青少年的作用有:(1);(2)。
(写出两点即可)(4分)(二)阅读下文,完成第 20—25 题(23 分)时间存折①史力一摸口袋,发觉那个存折弄丢了。
这个大红封皮的存折可是史力的宝贝,里面存的不是钱,是时间,整整五十个小时啊,比钱还珍贵。
②史力本科和硕士读的都是文学。
临到毕业,要找个对口工作难于上青天,只好先去了某公司搞文案工作。
幸运的是好在公司提供免费宿舍,八个人住一套三居室房子,房钱是省了,但每天下班后宿舍里打牌、看电视、聊天的喧哗,却让史力无所事从,爱看书的他只好常常在小区里闲逛呆坐。
③无意中,史力发现小区有一家奇特的储蓄所。
他好奇地进门询问,这里竟然是专门储蓄时间的,只要申领一本存折并承担业余的义务工作,所花费的时间就会一笔一笔记入存折,在需要时还可以“领取时间”,换取他人的帮助。
④史力觉得很有意思,反正有大把的时间难以打发,他决定做义工,领取了存折后。
储蓄所负责人告诉他:“巧了,有位七十多岁的章文心老人,是大学中文系的退休教授,一人独居,要找一个懂行的年轻人帮他查找资料、听他说话。
我们物色了好久都没有合适的,正好你去!”⑤和老人联系后,在一个周六的上午,史力踏进了章家,门早已打开,清瘦的章先生满头华发,站在门边,热情地招呼史力,进门后又引着他参观自己的家,屋里立着成排的书架。
书香弥漫,史力仿佛觉得又回到了大学校园。
⑥当他们面对面坐在客厅坐定时,史力略显拘谨,章先生倒是十分健谈:“小史,你的硕士论文写的是什么呀?”⑦“《论明人小品的艺术走向》。
”⑧“这要读不少书啊,难得难得。
张瀚的《松窗梦话》、张大复的《梅花草堂笔记》、袁宗道的《白苏斋类集》、张潮的《幽梦影》……想必都入了君眼?”⑨“哦,我只是泛泛读过,没有深入地研究,很惭愧!”⑩“离开大学,还得有梦想啊,吃得起苦才能成功哦!”章先生又问,“你叫史力,有字吗?⑾史力摇了摇头。
⑿“我名文心,字雕龙,取自《文心雕龙》,我给你也起个字怎样?就从屈原《离骚》中‘路漫漫系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中取出‘修远’二字。
可好”⒀“谢谢雕龙先生赐字。
”史力突然觉得眼眶湿湿的,站起来向章先生深鞠一躬。
⒁中午,史力向章先生告辞,他觉得自己什么也没做,很是内疚。
⒂章先生看出了史力的心思,道:“你陪了我三小时,我写个条子,你去时间储蓄所登记。
”⒃史力接过纸条,小心翼翼地问:“你······还需要我来吗?不过,你得安排我做事,否则我······”章先生哈哈大笑。
⒄从那天开始,史力觉得日子充实了。
只要有空,要么去章家,要么就耳塞棉花在嘈杂的环境中看书,去章家时,除了为章先生查资料,喝茶聊天,他也抢着干起了家务。
⒅一日,章先生很认真地对他说:“修远小友,做学问必须从识字开始。
”⒆史力愣住了,自己认识的字不少啊。
⒇章先生娓娓道来:“现在用简体字了,很多字的识别便成了问题,如‘帘’,本指用竹条做成的遮挡物,应是竹字头下加一个‘廉’字,李贺的诗‘帘中树影斜’说的就是从竹条缝隙中窥见斜斜的树影啊。
”(21)史力凝神倾听,轻轻地点头。
(22)就这样,史力的存折上有了五十个小时的记录,现在这个存折居然丢了!(23)史力知道,只要到储蓄所说明情况,就可以重领存折并补上时间。
但他觉得毫无必要,因为他真正储蓄的东西远比这五十个小时要珍贵得多。
(24)三度寒暑,史力在章先生的指导下,将硕士论文扩展成一本近二十万字的专著《明人小品的文化品格及个体生命潜能的释放》,并由章先生帮助出版。
章先生还郑重地写信推荐史力到江南大学中文系去应聘当合同制教师,并告诉他:“你边上课边考博,只要肯下功夫,将来是可以留校的。
”(25)史力心里有千言万语,但话到嘴边只能言谢:“先生对我有再造之恩!”(26)“不,更重要的是你对自己的再造!”章先生言之灼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