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师大附中2007—2008学年上学期高三第三次摸底考试_生物
- 格式:doc
- 大小:3.03 MB
- 文档页数:11
东北师大附中2010—2011学年度上学期高三年级第三次摸底考试生物试题考试时间:100分钟试卷满分:100分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50小题,共50分)1.哺乳动物肌肉细胞之间进行物质交换的环境是()A.血液B.体液C.组织液D.细胞内液2.下列关于水的说法正确的是()A.越冬的植物体内水分含量下降,但自由水与结合水的比值上升B.线粒体、核糖体、中心体等在其活动中都可以产生水C.用H218O浇花草,周围空气中的水、O2、CO2中都会出现18OD.缺水时,人体感受渗透压变化并主动饮水的过程属于反射,其中枢位于下丘脑3.下列有关实验方法的叙述正确的是()A.用绿光作光源来探究光照强度对光合作用强度的影响B.用过氧化氢作实验材料来探究温度对过氧化氢酶活性的影响C.利用血球计数板统计培养液中的酵母菌数量D.用排除了微生物的土壤作对照组来探究土壤微生物的分解作用4.关于细胞分裂的图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a图与b图所示细胞染色体数不同,染色单体数相同B.b图和c图所示细胞各含有2个四分体C.c图和d图所示细胞具有相同的染色体数和不同的染色体组数D.图中所有细胞可以属于同一生物体5.一个基因型为MmX n Y的精原细胞,在减数分裂过程中,由于染色体分配紊乱,产生了一个MmmY的精子,则另外三个精子的基因型分别是()A.MY、X n、X n B.X n、mX n、X nC.mY、mX n、X n D.MmmY、X n、X n6.下列有关染色体、DNA、基因、脱氧核苷酸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在DNA分子结构中,与脱氧核糖直接相连的只是一个磷酸基和一个碱基B.基因是具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一个DNA分子上可含有成百上千个基因C.一个基因含有多个脱氧核苷酸,DNA的特异性是由脱氧核苷酸的排列顺序决定的D.染色体是DNA的主要载体,一条染色体上含有1个或2个DNA分子7.下列有关体温调节的说法正确的是()A.恒温动物的体温是恒定不变的B.体温升高都是由于细胞代谢产热增加引起的C.皮肤冷觉感受器兴奋,会引起皮下毛细血管舒张D.下丘脑有体温调节中枢,同时还对某些腺体活动具有调节功能8.下图表示某植物的非绿色器官在氧浓度为a、b、c、d时,CO2释放量和O2吸收量的变化。
2007-2008学年度东北师大附中上学期高三第三次摸底考试历史试题本试卷分为第I 卷(选择题)和第n 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共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注意事项:1•第I 卷的答案用铅笔涂写在答题卡上,第n 卷的答案或答题过程均写在答题纸内的 指定处,写在试题卷上的无效。
2•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班级” 、“学号”和“姓名”写在答题卡和答题纸上。
3•考试结束,只交答题卡和答题纸。
第I 卷本卷共24小题,每小题2分,共48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 题目要求的。
1 •春秋战国是古代社会转型的一个重要历史时期,以下相关描述中最能反映这一历史时期( )② 社会形态上由奴隶制向封建制过渡 ④思想文化上,由百家争鸣到独尊儒术 C .①③ D .②④( )② 认为世界的本源为道” ④认为 理”是万物的本源 B •范缜、朱熹、老子、庄子 D •王充、庄子、老子、朱熹 3•下图为1979年甘肃省出土的东汉时期古希腊文铅饼(外国货币)两大发展趋势的是①地方管理上由分封制向郡县制发展 ③国家形势上由割据纷争走向大统一 A .①②B .②③2.下列思想依次是谁提出的①认为万物由元气构成 ③认为世界是我”的主观产物 A •王充、老子、庄子、朱熹 C .王充、朱熹、庄子、老子,由此我们可以获取得的历史信息是( )A •这是张骞出使西域时使用的货币B •丝绸之路开通后,西方铸币技术东传C.长安城各地商人来来往往,商业繁荣D •丝绸之路开通后,有外国商人来华贸易4•中国古代科技文化灿烂辉煌,下列科技著作与称谓不符的是()A • 《天工开物》——中国17 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B •《本草纲目》——东方医药巨典C •《九章算术》一一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理论数学著作D .《梦溪笔谈》一一中国科学史的里程碑5 •下列内容不属于魏晋南北朝社会经济特点的是()A •江南经济开发,中原相对停止,甚至倒退B •士族庄园经济、寺院经济占有重要地位C •商品经济发展水平比较低D •各民族经济交流加强6•史学家白寿彝指出:“隋炀帝开运河,适应了新形势的需要。
2008年哈尔滨师大附中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理科综合能力测试生物部分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共300分,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码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条形码区域内。
2.选择题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4.作图可先使用铅笔画出,确定必在用黑色迹的签字笔描黑。
5.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破,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
第I卷本试卷共21小题,每小题6分,共126分一、选择题(本题共13小题。
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列关于HIV的说法,正确的是()A.感染HIV后无法根治,主要原因是HIV为DNA病毒,变异频率高B.感染HIV后,人体主要通过体液免疫彻底清除HIVC.感染HIV后,将使患者丧失免疫功能,患上自身免疫病D.HIV的主要传播途径有性传播、毒品注射及血液传播等2.据图,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A植物可能是玉米,B植物可能为小麦B.将两种植物较长时间置于强光、高温及干旱的环境下,能正确生活的是B植物C.大田管理中采取通风透光及合理密植均可提高两种植物的光合作用效率D.A植物叶脉有花环型结构;B植物的维管束鞘细胞有叶绿体3.下列关于细胞与细胞工程的叙述,正确的是()A.植物细胞表现出全能性的必要条件是在母体内,给予适宜的营养、激素及外界条件B.植物组织培养过程可归纳为:,将①经脱分化培养成②时,再植上人造种皮可获得人工种子。
C.动物细胞培养的目的是获得大量的细胞分泌蛋白D.单克隆抗体制备过程中经过两次筛选4.下列细胞分裂图像中,不能在二倍体动物卵巢中见到的是()5.下列关于种群的说法,正确的是()A.在“J”型曲线中,种群增长率逐渐增大B.在“S”型曲线中,当种群数量为K/2时,种群增长率最大C.某一可捕获的野生动物种群,使该种群个体数维持在K/2时,种群最稳定D.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生物个体是生物遗传变异和繁殖的基本单位第II卷本试卷共10小题,共174分30.(22分)回答下列I、II小题:I.下图表示人体细胞间某些信息传递机制的模式图,图中箭头表示信息传递的方向,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如果该图中的a表示下丘脑,e表示性腺,则c表示,b表示。
东北师大附中2007—2008学年上学期高三第一次摸底考试数学(文)试卷本试卷分为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共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注意事项:1.第Ⅰ卷的答案用2B 铅笔涂在答题卡上,第Ⅱ卷的答案或解答过程均写在答题纸内的指定处,写在试题卷上的无效. 2.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班级”、“学号”、“姓名”写在答题卡和答题纸上. 3.考试结束后,只交答题卡和答题纸.第Ⅰ卷(选择题)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已知全集}5,4,3,2,1{=U ,集合}23{<-∈=x Z x A ,则集合=A C U ( )A . {1, 2, 3, 4}B .{2, 3, 4}C .{1,5}D .{5} 2.设函数)2()1()(2-+=x x x f ,则=')1(f ( )A . 1-B . 0C .1D .4 3. 曲线22x y =在点P(1,2)处的切线方程是( ) A . 024=--y x B .024=-+y xC .024=++y xD .024=-+-y x4.已知α、β是两个不同平面,m 、n 是两不同直线,下列命题中的假命题是 ( ) A .αα⊥⊥n m n m 则若,,// B .n m n m //,,//则若=βααC .βαβα//,,则若⊥⊥m mD .βαβα⊥⊂⊥则若,,m m5.曲线x x y +=331在点)34,1(处的切线与坐标轴围成的三角形面积为 ( )A .91B .92C .31D .326. 函数433123--+=x x x y 在[0, 2]上最小值是( )A .317-B .310-C .4-D .364-7.已知一个球的直径为3,则此球的表面积为( )A .π3B . π4C .π33D .π68.若nxx )1(+的展开式的二项式系数之和为64,则展开式的常数项为( )A . 10B . 20C .30D .1209.由数字1,2,3,4,5所组成的三位数中,其各个数字之和为9的三位数共有 ( ) A .16个 B .18个 C .19个 D .21个 10.P 为抛物线2x y =上的任意一点,则P 到直线02=--y x 的最短距离为( )A .2B .827 C .22D .011.设函数)(x f 是R 上以5为周期的可导偶函数,则曲线)(x f y =在5=x 处的切线的斜率为( )A . 51-B . 0C .51D .512.设]1,1[,,2141)(2124-∈-=x x x x x f ,且()1x f ()2x f <,则下列结论必成立的是A .1x >2xB .1x +2x >0C .1x <2xD .21x >22x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90分)二、填空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13.2323)(x x x f +=的单调减区间是 14.从4名男生和6名女生,选出3名奥运火炬手,要求至少包含1名男生,则不同的选法共有15.某校现有高一学生210人,高二学生270人,高三学生300人,校学生会采用分层抽样的方法从这三个的学生中随机抽取n 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如果已知从高一学生中抽取的人数为7,那么从高三学生中抽取的人数为16.在正方体上任意选择4个顶点,它们可能是如下各种几何形体的4个顶点,这些几何形体是 (写出所有正确结论的编号..). ①矩形;②不是矩形的平行四边形;③有三个面为等腰直角三角形,有一个面为等边三角形的四面体; ④每个面都是等边三角形的四面体; ⑤每个面都是直角三角形的四面体.三、解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70分。
东北师大附中2007—2008学年上学期高三第二次摸底考试历史试题本试卷分为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共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注意事项:1.第Ⅰ卷的答案用铅笔涂写在答题卡上,第Ⅱ卷的答案或答题过程均写在答题纸内的指定处,写在试题卷上的无效。
2.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班级”、“学号”和“姓名”写在答题卡和答题纸上。
3.考试结束,只交答题卡和答题纸。
第Ⅰ卷本卷共24小题,每小题2分,共48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读下图,主张以爱人之心调解与和谐社会人际关系的是()2.秦律规定“盗徙封”(指私移田界)要处“耐刑”,反映的实质问题是()A.维护封建土地私有制B.秦朝法律详备C.秦朝法律残酷D.秦朝厉行法治3.西汉统治者总结秦朝历史,从“海内新定,同姓寡少,惩戒亡秦孤立之败”的认识出发,采取的措施是()A.实行郡、国并行制度B.颁布“推恩令”C.实行编户齐民制度D.颁布“附益之法”4.隋朝大运河,位于江淮之间的一段是()A.永济渠B.通济渠C.邗沟D.江南河5.唐初统治者重视水利建设,根据唐朝制度,一道治理黄河的诏令从草拟到执行必须经过()A.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户部B.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工部C.门下省—中书省—尚书省—工部D.中书省—尚书省—门下省—户部6.唐初以“轻徭薄赋”的原则改革赋税制度,实行租庸调制。
这一赋役制度的作用表现在()①农民生产时间较有保证②以人丁为主的赋役制度改变③农民赋役负担相对减轻④政府赋税收入有了保障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③④7.下列描述中,能够说明隋唐时期经济中心南移趋势的是()A.“四面立邸,四方珍奇,皆所积集”B.“天下之舟船所集,常万余艘,天满河路”C.“天下之盛,扬为首”D.“织造尚松江,浆染尚芜湖”8.唐朝时期,中央政府对回纥民族的管辖方式有()①行政管辖②和亲③会盟④册封A.①②B.②④C.①③④D.①②④9.汉唐时期对外交往盛况空前的共同原因和条件有()①积极的对外政策②世界领先的经济文化③相对发达的对外交通④以经济利益为主要驱动力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④10.政治稳定、经济繁荣的北宋与辽、西夏并立,其原因是()A.国防虚弱B.豪强争夺C.藩镇割据D.分封诸侯11.12世纪中期,与女真政权相临的政权有()①吐蕃②大理③南宋④西夏A.③④B.①②C.①③④D.①②③④12.宋元文化的最主要特点是()A.处于世界领先地位B.传统科技开始衰弱C.使中国古代文化达到高度繁荣D.科技发展突出,促进世界文明的进步13.哥伦布曾说:“黄金是一个令人惊叹的东西!谁有了它,谁就能支配他所想要的一切,有了黄金,把灵魂送到天堂,也是可以做到的。
东北师大附中2007—2008学年上学期高三第一次摸底考试生物试卷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共50分)(下列每题只有一个最适当的选项,每小题1分)1.人体骨骼肌细胞可以从下列哪种液体环境中直接获得葡萄糖()A.血浆B.组织液C.淋巴D.细胞外液2.下列各项中,能看作是进入内环境的是()A.精子进入输卵管与卵受精B.喝牛奶进胃里C.注射青霉素D.血液中的氧气进入组织细胞3.患有骨髓肌无力的病人和患有骨质软化病的人,其病因是()A.血液中缺少Ca2+B.血液中Ca2+含量过高,C.前者血Ca2+过低,后者血Ca2+过高 D.前者血Ca2+过高,后者血Ca2+过低4.遇海难而漂浮在海面上的人,因缺乏淡水,此人()A.血浆渗透压升高,抗利尿激素增加B.血浆渗透压升高,抗利尿激素减少C.血浆渗透压降低,抗利尿激素增加 D.血浆渗透压降低,抗利尿激素减少5.目前治疗糖尿病的有效方法是()A.修复受损的胰岛B细胞B.口服胰岛素治疗C.基因治疗D.调节和控制饮食,结合药物治疗6.若一个人的体温较正常人低,原因可能是()A.胰岛素分泌量减少B.肾上腺素分泌异常C.肾上腺与胰岛的协同作用减弱D.甲状腺激素分泌量增多7.人体内环境相对稳定是健康的保障,由于人体内环境成分发生明显变化而引起的病症是()①小腿抽搐②镰刀型细胞贫血症③尿毒症④组织水肿A.①②③B.①③④C.①②④D.②③④8.下列表现与人体特异性免疫无关的是()A.麻疹是由麻疹病毒引起的,人的一生只会患一次B.因注射青霉素休克C.服用脊髓灰质炎疫苗糖丸可预防小儿麻痹D.伤口感染导致伤口红肿流脓9.下列属于细胞免疫功能的是()A.裂解病毒感染的细胞B.合成抗体抑制病菌繁殖C.T细胞产生淋巴因子刺激效应B细胞生成D.形成抗毒素使细菌外毒素丧失毒性10.有的人吃了某种海鲜会腹痛、腹泻、呕吐,有的人吸入某种花粉便打喷嚏、鼻塞等,这些都是过敏反应症状。
东北师大附中2007—2008学年上学期高三第三次摸底考试语文试题本试卷分为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
满分150分,考试时间为150分钟。
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班级”、和“考号”写在答题纸和作文纸上;2.请同学们认真阅读试题要求,并把答案分别落实在答题卡和答题纸上;3.考试结束,分交答题卡、答题纸和作文纸。
第Ⅰ卷一、(12分,每小题3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的读音都不相同的一组是()A.落.照/落.色场.院/场.馆累.赘/累.累失误跑马卖解./苏三起解.B.中.听/中.肯宿.仇/宿.将一幢./灯影幢.幢安步当.车/螳臂当.车C.簇.拥/箭镞.巡.视/驯.服秕.谷/如丧考妣.缀.玉连珠/苦学不辍.D.剽.掠/慓.悍花圃./浦.口裨.将/俾.众周知每况愈.下/坚贞不渝.2.下列词语中,错别字最多的一项是()A.震憾侯车室飞扬跋扈欲加之罪,何患无词B.蕴籍座右铭金碧辉煌螳螂捕蝉,黄鹊在后C.膺品大姆指沧海一粟华而不实,脆而不坚D.飘渺捅娄子喧然大波管中窥豹,可见一班3.下列句子标点符号的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周杰伦暌违3年的个人巡演“2007世界巡回演唱会”,照惯例从台北起跑。
他穿着新定制的武士装,霸气十足地从舞台中缓缓升起,一连热唱“黄金甲”、“无双”两首中国风快歌。
B.国家统计局网站发布了10月份全国工业品出厂价格,数据显示:工业品出厂价格同比上涨3.2%,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上涨4.5%。
C.增加清明、端午、中秋这三个传统节日为法定节假日是没有问题的;把除夕纳入假期也是没有问题的;但是要取消五一黄金周却在某些人的讨论中是有问题的。
D.十七大报告指出,“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
”近日,记者分别就相关问题采访了有关专家。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字写得好坏,作文写得有文采,是由一个人的艺术修养、文学功底的高低所决定的。
2006-2007学年度上学期东北师大附中高三年级第二次质量检测生物试卷考试时间:90分钟试卷满分:100分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注意事项:1.第I卷的答案用2B铅笔涂写在答题卡上,第II卷的答案或解答过程均写在答题纸内的指定处。
2.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班级”、“学号”和“姓名”写在答题卡和答题纸上。
3.考试结束,只交答题卡和答题纸。
第Ⅰ卷选择题部分(共40分)注解:以下的1~40小题为单项选择题。
1.下面是生物科学史上的几件大事:①沃森和克里克提出DNA双螺旋结构模型;②达尔文编著《物种起源》一书;③德国科学家施莱登和施旺创立细胞学说;④孟德尔遗传定律被重新提出;⑤“人类基因组计划”的实施。
这些事件发生的时间先后顺序是()A.②③①④⑤B.③②④①⑤C.③②①④⑤D.②③④①⑤2.改善脑营养的保健食品是国际生命科学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下列属于与补脑增智有关的大量元素是()A.Zn B.Cu C.Ca D.Fe3.生物体没有水就不能正常生活的原因之一是()A.水提供物质运输的动力B.水在细胞中以两种形式存在C.水决定物质运输的方向D.细胞内的众多化学反应必须有水参加4.植物和动物体内都具有的糖是()A.糖元和淀粉B.蔗糖和乳糖C.葡萄糖和核糖D.麦芽糖和纤维素5.下列关于细胞主要化学成分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蛋白质的多样性与氨基酸的种类、数目、排列顺序等有关B.脱氧核糖核酸是染色体的主要成分之一C.胆固醇、性激素、维生素D都属于脂质D.动物乳汁中的乳糖和植物细胞中的纤维素都属于多糖6.有一条多肽链由12个氨基酸组成,分子式为CxHyNzOwS(z>12,w>13),这条多肽链经过水解后的产物中有5种氨基酸:半胱氨酸(C3H7NO2S)、丙氨酸(C3H6NO2)、天门冬氨酸(C4H7N04)、赖氨酸(C6H14N202)、苯丙氨酸(C9H11NO2)。
东北师大附中2007—2008学年上学期高三第三次摸底考试化学试题考试时间:90分钟试卷总分:100分。
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答第Ⅰ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试科目用铅笔涂写在答题卡上。
2.考试结束需将答题卡和答题纸一并上交.。
3.可能用到的原子量: H :1 C:12 O:16 S:32 Fe:56 Al:27 Cu:64N:14 Na:23 Mg:24第Ⅰ部分非选择题(共5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答案符合题意,2分×16=32分)1.中国“嫦娥工程”的首次探月卫星于2007年10月24日成功发射,进行“月球软着陆”,探月卫星在进入月球大气层时,由于同空气的剧烈摩擦,船体的表面温度将上升到2 000℃―3 000℃,因此卫星表面必须有良好的防高温措施, 下列有关卫星的防高温措施中不可取的是()A .使用陶瓷类的贴面覆盖船体,以防止高温侵入舱内B.使用在一定条件下能熔化或气化的表面覆盖材料C.使用在一定条件下能与大气层中的氧气发生剧烈燃烧的表面覆盖材料D.使用在一定条件下能发生分解反应的表面覆盖材料2.分类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的一种常用的科学方法。
下列分类合理的是()①根据反应中是否有电子的转移将化学反应分为氧化还原反应和非氧化还原反应②根据电解质在熔融状态下能否完全电离将电解质分为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③根据元素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的多少将元素分为金属和非金属④根据反应的热效应将化学反应分为放热反应和吸热反应A.②③B.①④C.①②D.②③④3.若在加入铝粉能放出氢气的溶液中,分别加入下列各组离子,可能共存的是()A.NH4+、NO3-、CO32-、Na+B.Na+、Ba2+、NO3-、HCO3-C.SO42-、Fe3+、K+、Cl-D.NO3-、K+、AlO2-、Mg2+4.阿伏加德罗常数约为×1023mol-1。
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标准状况下,苯中约含有×x1023个碳原子B.常温常压下,氧气和臭氧的混合物16g中约含有×1O23个氧原子C.25℃时,1 L pH=13的氢氧化钠溶液中约含有×l023个氢氧根离子D.1mol Na2O2与水反应转移的电子数约为×1024个5)A.3 B.4 C.5 D.86.用下列化合物在相应条件下完全分解后当转移1mol电子时得到氧气最多的是()A.KClO3(加MnO2催化剂,加热) B.KMnO4(加热)C.H2O2(水溶液,加MnO2催化剂) D.HgO(加热)7.化学与数学有着密切的关系,将某些化学知识用数轴表示,可以收到直观形象、简明易记的效果。
2008年哈尔滨师大附中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理科综合能力测试生物部分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共300分,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码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条形码区域内。
2.选择题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4.作图可先使用铅笔画出,确定必在用黑色迹的签字笔描黑。
5.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破,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
第I卷本试卷共21小题,每小题6分,共126分一、选择题(本题共13小题。
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列关于HIV的说法,正确的是()A.感染HIV后无法根治,主要原因是HIV为DNA病毒,变异频率高B.感染HIV后,人体主要通过体液免疫彻底清除HIVC.感染HIV后,将使患者丧失免疫功能,患上自身免疫病D.HIV的主要传播途径有性传播、毒品注射及血液传播等2.据图,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A植物可能是玉米,B植物可能为小麦B.将两种植物较长时间置于强光、高温及干旱的环境下,能正确生活的是B植物C.大田管理中采取通风透光及合理密植均可提高两种植物的光合作用效率D.A植物叶脉有花环型结构;B植物的维管束鞘细胞有叶绿体3.下列关于细胞与细胞工程的叙述,正确的是()A.植物细胞表现出全能性的必要条件是在母体内,给予适宜的营养、激素及外界条件B.植物组织培养过程可归纳为:,将①经脱分化培养成②时,再植上人造种皮可获得人工种子。
C.动物细胞培养的目的是获得大量的细胞分泌蛋白D.单克隆抗体制备过程中经过两次筛选4.下列细胞分裂图像中,不能在二倍体动物卵巢中见到的是()5.下列关于种群的说法,正确的是()A.在“J”型曲线中,种群增长率逐渐增大B.在“S”型曲线中,当种群数量为K/2时,种群增长率最大C.某一可捕获的野生动物种群,使该种群个体数维持在K/2时,种群最稳定D.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生物个体是生物遗传变异和繁殖的基本单位第II卷本试卷共10小题,共174分30.(22分)回答下列I、II小题:I.下图表示人体细胞间某些信息传递机制的模式图,图中箭头表示信息传递的方向,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如果该图中的a表示下丘脑,e表示性腺,则c表示,b表示。
东北师大附中2007—2008学年上学期高三第三次摸底考试生物试题说明:本试卷分第Ⅰ、第Ⅱ卷两部分,请你将答案写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上。
本试卷共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共50分)(下列每题只有一个最适当的选项,每小题1分)1.某化合物含C、H、O、N和S等元素,该化合物一定不能()A.与抗原发生特异性结合B.携带氨基酸到核糖体C.氧化分解释放能量D.携带氨基酸进入细胞2.分析多肽E和多肽F得到以下结果(单位:个)元素或基团 C H O N 氨基羧基多肽E 201 348 62 53 3 2多肽F 182 294 55 54 6 1 两种多肽中氨基酸的数目最可能是()选项 A B C D多肽E 199 340 58 51多肽F 181 281 53 493.假如一只狼体内共含有m种蛋白质,一只兔子体内共含有n种蛋白质,这只狼捕食这只兔子后,分析该狼体内的某细胞中蛋白质的种类,应该为()A.(m+n)种B.少于m种C.n种D.(m-n)种4.下列关于细胞分化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在生物体内高度分化的细胞仍能分裂B.在生物体内高度分化的细胞中遗传物质发生了变化C.在生物体内高度分化的细胞都可以发育成生物体D.在生物体内高度分化的细胞合成的蛋白质与分化前有所不同5.雌性家兔体细胞中高尔基体数量最多的是()A.神经细胞B.心肌细胞C.乳腺细胞D.红细胞6.下列有关线粒体和叶绿体内ATP的合成和分解的比较,不正确的是()A.线粒体合成ATP利用的是化学能,叶绿体合成ATP利用的是电能B.叶绿体合成的ATP转化为ADP发生在叶绿体的基粒上C.线粒体合成的ATP转化为ADP主要发生在线粒体外D.叶绿体合成有机物和线粒体分解有机物都会导致ATP与ADP的转化7.据有关资料统计,80%左右的肝癌患者是由乙肝病人转变而来的,这说明()A.乙肝病人的肝细胞中存在致癌基因B.乙肝病人长期接触放射性物质C.乙肝病人长期误食含黄曲霉素的食物 D.乙肝病毒使病变的肝组织发生癌变8.将用32P标记的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注入某种绿色植物细胞内,然后分离获得细胞的各种结构,下列反应不是在含32P的结构中进行的是()9.图1是同一种动物体内有关细胞分裂的一组图像,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①②③④图1A .具有同源染色体的细胞只有①②和③B .动物睾丸中不可能同时出现以上细胞C .②和③都有2个四分体D .上述细胞中有8条染色单体的是①②③10.人的体细胞有23对46条染色体,下列关于精原细胞在进行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时一个细胞的细胞核中DNA 的量(M)的叙述哪一种是不正确的 ( ) A .MDNA [有丝分裂中期]=92B .MDNA[有丝分裂前期]>MDNA[减数分裂Ⅱ后期]C .MDNA[有丝分裂中期]<MDNA[减数分裂四分体时期]D .MDNA[减数分裂四分体时期]=2×MDNA[减数分裂Ⅱ后期]11.使人类患非典型肺炎的病原体是—类冠状病毒。
下列关于冠状病毒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 A .它由蛋白质和DNA 构成 B .在免疫学中它可看作是抗原 C .它只有侵入人体活细胞内才具有生命活动 D .各种抗菌素对它都没有杀伤作用12.人类能遗传给后代的基因突变常发生在 ( ) A .减数第一次分裂的间期 B .有丝分裂的间期 C .减数第一次分裂的联会期 D .减数第二次分裂 13.下列能正确表示HIV 病毒在寄主内的繁殖曲线的是 ( )14.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 .生物膜的结构均具有一定的流动性,功能上对物质的通过具有选择性B .有些细胞器或细胞结构的生物膜之间在一定条件下是可以相互转变的C .植物体细胞杂交不能培养出属间杂种植物R 1 ││H溶液 质量变化率 Ⅰ +8% Ⅱ -6% Ⅲ -4% Ⅳ 0%元素吸收量图例:处理之前吸收量处理之后吸收量甲 乙 丙 丁 D .原生质体外能再生出细胞壁,说明原生质体具有生命活力15.对尿毒症患者进行血液透析时使用的人工肾,其关键部分是能起透析作用的人工膜,制造这种人工膜依据的原理是 ( ) A .尿素和葡萄糖等小分子物质的结构 B .生物膜的结构和功能特点 C .人体必须保持水和无机盐平衡 D .细胞生物膜系统的协调一致 16.下列关于动物细胞培养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 单克隆抗体不是由人的效应T 细胞产生的 B .培养中的人B 细胞能够无限地增殖 C .人的成熟红细胞经过培养能形成细胞株D .胰蛋白酶的唯一作用是处理肝组织获得单个肝细胞17.现在所用的“克隆”的概念,是指由植物或动物身体(营养体)上的一部分(可小至细胞)在自然条件下或人工条件下发育成一个新的完整个体。
你认为下列说法哪一项是正确的 ( ) A .克隆出来的新个体其体细胞内同源染色体上的基因是完全相同的 B .体细胞克隆不能产生新的基因组合 C .克隆的过程中细胞要进行减数分裂 D .克隆如同近亲繁殖,后代疾病的发生率会大大提高18.生命活动中,酶是不可缺少的生物催化剂,以下四种酶的作用部位分别是 ( )①转氨酶 ②解旋酶 ③肠肽酶 ④A TP 水解酶 A .氨基、氢键、肽键、高能磷酸键 B .氨基、氢键、羟基、腺苷 C .氢键、肽键、氨基酸、磷酸基团 D .氨基、脱氧核苷酸、多肽、腺苷 19.将相同的四组马铃薯条分别浸入四种溶液,一小时后测定薯条质量变化的百分率,结果如下表。
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Ⅰ的浓度最低B .Ⅱ的浓度较Ⅲ低C .Ⅳ的浓度最高D .Ⅳ可能是蒸馏水 20.在一次施肥过多后,以下水分子渗透较多的是 ( ) A .土壤中水分子渗入根毛细胞 B .根毛细胞内水分子渗入表皮以内细胞 C .表皮以内细胞的水分子渗入到根毛细胞 D .表皮以内细胞的水分子渗入到导管21.把同种、大小相似的四棵植株放在全营 养素溶液中培养,对它们进行不同的处 理,处理之前和之后分别对植株吸收矿 质元素的量进行分析,结果如图2。
据 图2 图判断,这些处理不可能是 ( ) A .对甲的处理是以二硝基苯酚(DNP )抑制细胞线粒体活动 B .对乙的处理是剪去植株1/2的叶片 C .对丙的处理是通入大量的二氧化碳D .对丁的处理是加入了相当于培养液量1/3的蒸馏水22.科学家研究发现,用“汽水”浇灌植物能促进植物的生长。
原因是“汽水”能 ( )A.加强呼吸作用B.加强光合作用C.改良酸性土壤,调节pH值D.加强植物蒸腾作用23.下列反应在细胞质基质中进行的是()A.二氧化碳的固定B.光合作用形成ATPC.葡萄糖的分解D.蛋白酶的合成24.动物在饥饿状态下,组织内首先可能降低含量的物质是()A.糖元B.氨基酸C.血糖D.脂肪25.青霉菌的代谢类型是()A.自养需氧型B.异养兼性厌氧型C.异养需氧型D.自养厌氧型26.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吃一些含卵磷脂较多的食物可以减少脂肪在肝脏中的积累B.人体内每天摄入过多的糖、脂肪、蛋白质都可能导致肥胖C.对于糖尿病,目前一些发达国家已经研究出根治办法D.在以大米为主食的同时,掺食豆类食品,可以提高对摄入蛋白质的利用率27.如图3所示的曲线分别表示水稻幼苗(水稻A和水稻B)和小麦幼苗(小麦A和小麦B)在不同氧体积分数时CO2的释放量,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该曲线表明直接影响植物呼吸作用类型的因素是氧气浓度B.图中小麦A和水稻B两条曲线表示有氧呼吸时的速率C.在氧体积分数为7.8%时,水稻幼苗有氧呼吸消耗的葡萄糖量等于无氧呼吸消耗的葡萄糖量D.在氧体积分数为7.8%时,水稻幼苗有氧呼吸生成的ATP数量是无氧呼吸的6倍以上28.C4植物比C3植物具有较强光合作用的原因之一是()A.C4植物能利用较低浓度的CO2B.维管束鞘细胞比较大,叶绿体里面含有大量的基粒C.叶表皮上的气孔数量多,有利于吸收二氧化碳D.叶表皮薄而透明,有利于色素吸收光能29.某一种细菌菌株需要从环境中摄取现成的亮氨酸(20种氨基酸中的一种)才能够生长,此菌株对链霉素敏感。
实验者用诱变处理此菌株,想筛选出表中列出的细菌菌株类型。
根据实验目的,选用的培养基类型是()注:L—亮氨酸S—链霉素“+”—加入“-”—不加入例如:L-:不加入亮氨酸;S+:加入链霉素选项筛选出不需要亮氨酸的菌株应使用的培养基筛选出抗链霉素的菌株应使用的培养基筛选出不需要亮氨酸、抗链霉素的菌株应使用的培养基A L+,S+ L-,S- L+,S-B L-,S- L+,S+ L-,S+图3C L-,S+ L+,S+ L-,S-D L+,S- L-,S- L+,S+30.关于氮循环的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硝化细菌可以把植物不能吸收的氨转变为能吸收的硝酸盐B.硝化细菌可以最后完成使氮元素回归大气的作用C.圆褐固氮菌固定的氮可以直接被植物吸收利用D.固氮细菌是唯一能够把氮气转变为植物可利用氮的生物31.在现代农业生产中植物生长素已被广泛使用。
下列各项与植物生长素应用无关的是()A.培育无籽番茄B.棉花保蕾、保铃 C.延长种子寿命D.促进插枝生根32.下列有关激素的说法正确的是()A.激素能直接参与代谢B.产生激素的细胞都能合成蛋白质C.有的激素是蛋白质或RNA D.激素对生物的作用都表现两重性33.下列属于微生物初级代谢产物的是()A.激素B.维生素C.四环素D.色素34.某科研小组研究营养物质浓度对细菌数量的影响,获得如图所示的结果。
据图4能得出的结论是()A.营养物质浓度很低时,其浓度不会影响生长速率B.随营养物质浓度升高,生产速率将不再受营养物质浓度影响C.超过一定浓度,营养物质浓度只影响最终菌体产量,不影响生长速率D.高浓度的营养物质对生长速率和菌体图4产量都不产生影响35.利用基因工程的方法,可培育出生产干扰素的酵母菌。
生产实践中连续定时取样对发酵罐内酵母菌数量(万个/mL)和培养液的pH进行测定。
通过测定不能确定的是()A.酵母菌种群的生长变化情况B.重组DNA分子是怎样表达的C.干扰素从何时开始大量积累D.培养液中养分消耗情况及何时添加补充36.根瘤菌、蓝藻、圆褐固氮菌等固氮生物细胞的共同点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细胞中没有成形的细胞核B.细胞中都有核糖体C.细胞中都有固氮基因D.都与植物形成共生关系37.人类一次感冒刚好,有可能再次患感冒,主要原因是()A.人体中没有抵抗感冒病毒的物质B.人体效应T细胞失去应有的功能C.人体免疫系统遭到病毒的破坏D.感冒病毒的变异性极强38.有关体温调节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在高温环境中,机体产热减少,散热增加B.在低温环境中,机体产热增加,散热减少C.出汗时毛细血管舒张,毛细血管舒张时出汗D.立毛肌舒张时才会出汗,立毛肌收缩时肯定不出汗39.流行于夏季的霍乱传染病,发病急骤,先腹泻后呈喷射性呕吐,早期无腹痛,体温不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