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 22《狐狸分奶酪》课外积累
- 格式:doc
- 大小:28.00 KB
- 文档页数:1
22 狐狸分奶酪文本分析:本文是匈牙利的民间故事,讲的是两只小熊捡到一块奶酪,狐狸趁它们拌嘴时提议帮它们分奶酪。
在分奶酪的过程中,狐狸故意分配不均,而小熊哥儿俩都不愿吃亏,让狐狸一次又一次地有机会吃奶酪。
最后,一整块奶酪都被狐狸吃光了,两只小熊这才恍然大悟,可狐狸还狡辩说,它分得很公平。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同伴之间斤斤计较,就会让别有用心的人有机可乘。
全文篇幅较长,共有11个自然段。
第1~4自然段写了狐狸分奶酪的原因,第5、6自然段是狐狸第一次分奶酪及小熊哥儿俩的反应;第7、8自然段是狐狸第二次分奶酪及小熊哥儿俩的反应;第9~11自然段是狐狸之后几次分奶酪及小熊哥儿俩的反应,最后写了狐狸的狡辩。
采用对话形式推进故事的发展,是本课的表达特色。
本课语言生动有趣,易于学生理解,可以让学生以各种方式读文,读后再分析人物特点。
此外,还可以通过表演来理解部分词语,增强感受,让学生在一个活泼、轻松的环境中理解课文,学习词汇,明白故事蕴含的道理。
教学目标:1.认识“酪、捡”等12个生字,会写“奶、始”等8个字,会写“开始、过来”等5个词语。
2.分角色朗读课文。
读懂故事内容,能对狐狸的说法作出判断,初步表达自己的想法。
3.拓展积累“开始、起始”等词语。
教学重点:1.分角色朗读课文。
2.能对狐狸的说法作出判断,初步表达自己的想法。
课时安排:2课时1.认识“酪、捡”等12个生字,会写“奶、始、吵、咬”4个字,会写“开始、过来”等5个词语。
2.图文结合、联系生活实际,了解“奶酪、拌起嘴、嚷着”等词语的意思;联系上下文,了解“笑了笑”所隐藏的含义,从而体会狐狸的狡猾。
3.了解课文内容,想象情境,分角色朗读课文。
识字、写字;分角色朗读课文。
一、复习引入,揭示课题导语: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一篇关于狐狸的故事,这个故事中的狐狸给你留下了什么样的印象?(板书:狐狸)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一篇跟狐狸有关的故事,它是匈牙利的一则民间故事。
(板书课题:狐狸分奶酪)大家对狐狸有怎样的印象呢?1.课件出示奶酪图片,介绍奶酪。
【精品】最新人教部编本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22-狐狸分奶酪教学目标1. 认识12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 .。
(重点)2. 分角色朗读课文.。
(重点)3. 理解课文内容,懂得与人相处不要斤斤计较,计较太多失去更多的道理.。
(难点)课前准备1. 相关课件以及生字词的卡片.。
(教师)2. 搜集相关民间故事.。
(教师)3. 自学生字,自主朗读课文.。
(学生)课时安排2课时.。
第一课时一、识记“奶酪”,导入新课.。
1.大屏幕出示奶酪的包装纸.。
同学们,这是什么?①出示生字卡片——“奶酪”,指名认读生字“酪”.。
扳书课题——“奶酪”.。
②强调“奶”字的写法.。
明确“奶酪”的读音.。
③奶酪是一种用牛、羊等的奶汁做成的半凝固食品,味道非常甜美.。
读着这个词,你心情怎样?(想到了什么?预设:奶酪的味道;吃奶酪的情景;买奶酪的情景......)生齐读“奶酪”.。
(读词组:买奶酪、吃奶酪、藏奶酪、分奶酪)2. 今天我们要学一篇童话故事.。
这个故事呀,也是由一块奶酪引起的.。
——补充课题:狐狸分奶酪.。
①说到狐狸,我想问问大家,你喜欢这个动物吗?(预设:不喜欢,它太狡猾了......)②齐读课题.。
——狐狸分奶酪,会有怎样的事情发生呢?让我们一起走进这篇匈牙利的民间故事.。
二、初读课文,了解大意1.播放课文朗读录音,注意听准字音和长句的停顿,并在书中标出自然段的序号.。
2.学生自读课文两遍:第一遍,大声读文,读准字音,把长句子读通顺;第二遍,再读课文,边读边用笔划一划:狐狸给谁分奶酪?开始.。
3.老师来检查下你们两遍读书的效果,课文中这些句子要和你们打个招呼.。
①熊哥哥和熊弟弟在路上捡到了一块奶酪,高兴极了.。
(先听老师为大家读;自己也来试着读一读吧——之前,你可以这么想:——这句话讲的是谁?它们在哪儿?做了什么?感觉怎样?生自己先试读,指名读句子.。
)(有声思维)让我们一起再来读一读!(生齐读)②你可以学着刚才的方法,先想一想,再试着读读下面的句子.。
部编本人教版小学二年级语文上学期第八单元第
22课《狐狸分奶酪》知识归类
一、认识会写8个生字
奶、始、吵、仔、急、咬、第、公
奶奶开始争吵仔细着急咬开第一公平
二、词语运用
1、扩词。
始:开始起始始终
帮:帮忙帮助帮手
便:方便便利轻便
整:工整整体完整
2、多音字。
便:pián(便宜) biàn (方便)
俩:liǎ(咱俩) liǎnɡ(伎俩)
3、词语解释。
拌嘴:口角;争吵。
公平:公正,不偏不倚。
三、积累
1、课文讲的是狐狸帮熊哥哥和熊弟弟分奶酪,最后自己却把奶酪吃光的故事。
告诉我们:要有团队信任,要相信自己的队友,过分斤斤计较反而失去的更多。
2、表示“看”的词语:瞧、盯、望、瞅。
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狐狸分奶酪》主要内容和知识点《狐狸分奶酪》是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一篇优秀的寓言故事。
这个故事讲述了一个狐狸想要通过分配奶酪来欺骗其他的动物。
最终,所有的动物都被狐狸的骗局揭穿了,最终狐狸自食其果。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不要贪图小利,也不要欺骗他人。
故事主要内容如下:从前,有一个狐狸,他有很多奶酪,但他不想把所有的奶酪都吃掉,于是他想出了一个计划。
他打算把奶酪分给其他的动物,但是他的分配方式十分奇怪。
他找来了一把等份的秤,先用秤将奶酪分成三份,然后把其中一份拿出来,再将剩下的两份重量相等。
于是,他拿走了一份奶酪,剩下的两份分别给了一只小兔和一只小熊。
小兔和小熊很高兴地分到了这么多的奶酪,但是奇怪的是,狐狸开始有些生气了。
他说:“你们两个这么小,怎么分得这么多?不公平!”说完,他又拿出秤,把小熊的奶酪拿走一半,再给小兔。
小兔很开心,但是小熊却很生气,因为他认为他的奶酪比小兔分到的要少。
这时,一只鸟儿飞了过来,它看到了狐狸的骗局,告诉了其他的动物。
于是,一只只动物都前来指责狐狸的行为。
最终,迫于众人的压力,狐狸只好坦白自己的目的,向大家道歉。
这个故事让我们明白了许多道理。
首先,它告诉我们不要贪图小便宜,因为贪图小便宜只能让我们落得更糟的下场。
其次,它教会我们不要欺骗他人。
如果我们总是欺骗别人,最终只有自己会陷入麻烦之中。
最后,这个故事也教会我们勇敢地站出来,反对不公平的行为。
本故事涉及的知识点如下:1.寓言的定义和特点:寓言是一个以人类或动物为主角的故事,以简短的文字表达一个人类的智慧,寓意或教义。
在本故事中,狐狸的行为代表着贪婪和欺骗,而其他的动物则代表着勇敢和正义。
2.秤的概念:秤是一种用于测量物体质量的工具,通常由两个盘子和一个悬挂的杆组成。
在本故事中,狐狸使用秤来分配奶酪,但是他的分配方式却很奇怪。
3.数学概念:在本故事中,狐狸将奶酪分成三份,拿走了一份,然后再将剩下的两份分给小兔和小熊。
第一单元:自然的秘密课文1.《小蝌蚪找妈妈》小蝌蚪先长出(两条后腿),再长出(两条前腿),接着(尾巴变短),最后变成了小青蛙。
《小蝌蚪找妈妈》告诉我们:任何事情只要位出持主以恒改爰力课文2.《我是什么》我就是(水)。
我会变。
太阳一晒,我就变成(汽)。
升到天空,我又变成(云),在空中飘浮着。
碰到冷风,我会变成小水滴落下来,人们叫我(雨);有时候我变成小硬球打下来,人们就叫我(冰雹);到了冬天,我变成小花朵飘下来,人们又叫我(雪)。
课文3.《植物妈妈有办法》我知道蒲公英靠(风)来传播种子,豌豆靠(太阳)来传播种子,我还知道(苍耳)靠(动物的皮毛)来传播种子。
第二单元:场景树木动物农事识字1.《场景歌》一只海鸥一片沙滩一艘军舰一条帆船,一方鱼塘一块稻田一行垂柳一座花园,一道小溪一孔石桥一丛翠竹一群飞鸟,一面队旗一把铜号一队红领巾一片欢笑。
识字2.《树之歌》杨树(高),榕树(壮),梧桐树叶像(手掌),枫树秋天(叶儿红),(松柏)四季披绿装。
(木棉)喜暖在南方,(桦树)耐寒守北疆。
银杏(水杉)活化石,(金桂)开花满院香。
识字3.《拍手歌》鸟类:孔雀、锦鸡、雄鹰、雁群、黄鹏、百灵。
兽类:猛虎、熊猫。
识字4.《田家四季歌》春季是个播种的季节,(花)开了,(草)长出来了。
夏季农民伯伯很忙碌,他们采了(蚕桑)又(插秧),每天早起(勤耕作),归来(戴月光)。
秋季是丰收的好季节,(谷)像黄金粒粒香,农民伯伯的心里(喜洋洋)。
农民伯伯种粮很(辛苦),粮食来之不易,我们要(珍惜)粮食。
《田家四季歌》告诉我们:农民值值退圭爱好±^第三单元:儿童生活课文4.《曹冲称象》曹冲是(曹操)儿子,才(七)岁,他是一个(善于观察,乐于动脑,大胆表达)的孩子。
曹冲称象的办法是:先赶象(上船),在船舷上(画线),然后把大象(赶下船),装(石头)上船,当船正常到做记号的地方停止,最后称(石头)的重量我们要学习曹冲善于观察,乐于动脑,大胆表达的品质。
类文阅读—22 狐狸分奶酪选首领动物乐园一年一度的选举开始了,大家在一起推选首领。
乌鸦小姐想,狐狸经常骗她的肉吃,当了首领也许会变好的。
于是,她提名选狐狸。
大母鸡曾被狐狸咬伤过,她怕不选狐狸会遭到报复,也只好硬着头皮投了狐狸一票。
小黑猪是个糊涂虫,选举时一个劲儿打瞌睡,听见有人提名选狐狸,也就不加思索地投了一票。
结果,狐狸以超过半数的选票当上了首领。
然而狐狸当上了首领,手中有了权,不但没有改掉原来的缺点和错误,反而变本加厉地到处行骗干坏事。
乌鸦、大母鸡……后悔也来不及了。
抬举坏人,是最糟糕的事。
1.找朋友。
写出近义词。
经常——()也许——()2.乌鸦选狐狸是因为;大母鸡选狐狸是因为;小黑猪选狐狸是因为。
3.狐狸当上首领后是怎么做的?在短文中找出句子,在下面画上“”。
4.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用短文中的话回答:选首领1.时常或许(答案不唯一)2.希望狐狸当上首领后变好了担心不选狐狸,狐狸要报复。
打瞌睡随便地投了一票。
3.不但没有改掉原来的缺点和错误,反而变本加厉地到处行骗干坏事。
4.抬举坏人,是最糟糕的事。
狐狸和仙鹤有一天,狐狸邀请仙鹤吃饭,仙鹤高高兴兴地来到狐狸家。
没想到小气的狐狸端出一个平底盘子,里面只盛(chénɡ shènɡ)了一点肉汤,还虚情假意(jiǎ jià)地对仙鹤说:“快吃吧,好朋友。
”可是仙鹤一点儿也吃不到,因为它长着一张又尖又长的嘴巴。
狐狸一眨眼工夫就把盘子里的肉汤喝光了。
聪明的仙鹤一句话也不说,走了。
过了几天,仙鹤也请狐狸吃饭。
到了仙鹤家门口,狐狸就闻到了一股香味,馋得它口水直流。
它迫不(及极)待地坐到饭桌前。
过了一会儿,仙鹤端出了一个长颈瓶,里面装了许多好吃的东西。
仙鹤对狐狸说:“好朋友,今天请你尝尝我烧的好菜吧。
”狐狸伸长(chánɡ zhǎnɡ)了脖子,把嘴伸进瓶里,可是瓶口很小,狐狸根本吃不到,只好饿着肚子,灰溜溜地回家了。
统编版二年级语文上册第22课《狐狸分奶酪》知识点01我会写奶nǎi(奶奶、奶粉、奶牛)始shǐ(开始、始终、原始)吵chǎo(争吵、吵闹、吵架)仔zǐ(仔细)急jí(急忙、着急、急切)咬yǎo(咬牙、咬舌、咬字)第dì(第二、及第、次第)公gōng(公正、公平、公牛)02我会认酪lào(奶酪、乳酪、酪酥)捡jiǎn(捡到、捡起、捡垃圾)俩liǎ(俩人、兄弟俩、哥俩)拌bàn(搅拌、拌嘴、拌面)帮bāng(帮助、帮忙、帮派)匀yún(匀称、均匀、匀出)嚷rǎng(叫嚷、嚷叫、吵嚷)瞧qiáo(瞧见、瞧病、瞧一瞧)便biàn(方便、便当、顺便)剩shèng(剩下、剩余、剩饭)整zhěng(整齐、整个、整数)03多音字兴xīng(兴奋)xìng(高兴)便biàn(方便)pián(便宜)结jié(结束)jiē(结实)分fēn(分开)fèn(过分)开始——开端仔细——认真结局——结果公平——公正生气——发火知道——了解05反义词仔细——马虎高兴——难过生气—开心开始——结束公平——偏私06理解词语奶酪:用牛、羊等的奶汁做成半凝固的食品。
知道:对于事实或道理有认识,懂得。
仔细:细心。
结果:连词,用在下半句,表示在某种条件下或情况下产生某种结局。
公平:处理事情合情合理,不偏袒哪一方面。
07句子解析1.可是,他们不知道怎么分这块奶酪,小哥俩开始拌起嘴来。
“拌起嘴来”说明两只小熊为分奶酪,争吵起来。
为下文写狐狸分奶酪做好铺垫。
2.“小熊,我分的可公平啦!”狐狸笑着说,“你们谁也没少吃一口,谁也没多吃一口。
”从狐狸所说的话中,我们可以看出,他是多么狡猾,吃掉了熊哥俩的奶酪,还无理辩三分。
08问题归纳1.熊哥哥和熊弟弟为什么吵嘴?熊哥哥和熊弟弟捡到一块奶酪,不知道该怎样分。
2.狐狸是在什么时候出现的?两只小熊为分奶酪而争吵的时候狐狸出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