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数学上册“实际问题与一元一次方程”教学中的问题与解决策略
- 格式:doc
- 大小:71.00 KB
- 文档页数:6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3.4 《实际问题与一元一次方程》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第三章第四节《实际问题与一元一次方程》的内容,主要是让学生通过实际问题,理解并掌握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和应用。
本节内容紧密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
教材以解决问题为主线,引导学生从实际问题中抽象出数学模型,并用一元一次方程来表示,从而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经学习了代数的基础知识,对一元一次方程有一定的认识。
但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时,往往不能将实际问题与数学模型有效结合,对于如何将实际问题转化为一元一次方程,以及如何运用一元一次方程解决问题,还有一定的困难。
因此,在教学本节内容时,需要引导学生从实际问题中找出关键信息,提炼出数学模型,并运用一元一次方程进行求解。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理解实际问题中的一元一次方程模型,学会用一元一次方程解决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从实际问题中抽象出数学模型的能力,提高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信心。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学会从实际问题中抽象出一元一次方程,并运用一元一次方程解决问题。
2.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找出实际问题中的关键信息,并将这些信息转化为数学模型。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实际的例子,引导学生从实际问题中找出关键信息,抽象出数学模型。
2.案例教学法:通过分析具体的案例,让学生理解并掌握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和应用。
3.问题驱动法:通过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索,提高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制作课件,展示实际问题与一元一次方程的关系。
2.教学案例:准备一些实际的案例,用于教学中的分析和讨论。
3.练习题:准备一些练习题,用于巩固学生对一元一次方程的理解和应用。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3.4《实际问题与一元一次方程》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实际问题与一元一次方程》是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第三章第四节的内容,本节内容是在学生已经学习了整式的加减、一元一次方程的基础上,进一步引导学生运用一元一次方程解决实际问题。
通过本节内容的学习,使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了整式的加减、一元一次方程的基础上,已经掌握了方程的基本解法,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还不够熟练。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让学生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理解实际问题中的一元一次方程的模型,并能运用一元一次方程解决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目标:学生通过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理解实际问题中的一元一次方程的模型,并能运用一元一次方程解决实际问题。
2.教学难点:学生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并正确列出方程。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教师通过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
2.案例教学法:教师通过分析典型案例,使学生理解一元一次方程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3.引导发现法:教师引导学生发现实际问题中的一元一次方程模型,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相关的生活案例,用于引导学生解决实际问题。
2.教师准备多媒体教学设备,用于展示案例和讲解。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创设情境,提出问题,引导学生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
例如,教师可以提出这样一个问题:“某商店举行打折活动,一件原价为100元的商品打8折后,顾客实际支付了72元,求这件商品打几折出售时,顾客实际支付的价格与原价相等?”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多媒体展示案例,引导学生分析实际问题中的一元一次方程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