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413公务员联考:专攻判断推理备考策略
- 格式:doc
- 大小:110.00 KB
- 文档页数:2
2013年中央、国家机关录用公务员考试《行政职业能力测验》真题卷第一部分常识判断(共20题,参考时限15分钟)根据题目要求,在四个选项中选出一个最恰当的答案。
1.《国家“十二五”时期文化改革发展规划纲要》提出要加大政府对文化事业建设的投入力度。
下列属于政府投入保障政策的是()A.支持文化企业在海外投资、投标、营销、参展和宣传等活动B.继续完善文化市场的准入政策,吸引社会资本投资文化产业C.文化内容创意生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经营享受税收优惠D.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鼓励社会力量提供公共文化产品1.【解析】D。
对于“政府投入保障政策”,《国家“十二五”时期文化改革发展规划纲要》作出明确表述,“转变投入方式,通过政府购买服务、项目补贴、以奖代补等方式,鼓励和引导社会力量提供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促进文化产业发展”。
因此D项正确。
A、B两项属于“文化贸易促进政策”,C项属于“文化经济政策”。
2.关于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的重要会议,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古田会议:解决新型人民军队建设问题B.遵义会议:纠正“左倾”的军事路线C.洛川会议:决定北上抗日的总方针D.瓦窑堡会议:确定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方针政策2.【解析】C。
1937年8月22日至25日,中共中央在陕北洛川召开政治局扩大会议,即“洛川会议”。
此次会议通过了《抗日救国十大纲领》,决定把党的工作重心放在敌后,在敌后放手发动群众,开展独立自主的游击战争,开辟敌后战场,建立敌后抗日根据地。
因此C项说法错误。
“决定北上抗日的总方针”于1935年6月的“两河口”会议确定。
3.中国人民艰苦卓绝的革命斗争中,诞生了不少脍炙人口的歌曲。
下列歌词均来自这些著名歌曲,其中创作时期与其他三首不同的是()A.河西山冈万丈高,河东河北高粱熟了B.我们生长在这里,每一寸土地都是我们自己的C.每个人被迫着发出最后的吼声D.宽广美丽的土地,是我们亲爱的家乡3.【解析】D。
A项是《黄河大合唱》里的歌词。
2013年国家公务员考试即将来临,专家在紧张的备考期,帮助广大考生分析一下判断推理的命题趋势及特点,希望广大考生的复习能够做到有的放矢。
判断推理是国家公务员行测考试中的一大模块,题量稳定在35-40道题之间,占到国考总题量的1/4,子题型分为四个部分:图形推理、定义判断、类比推理、逻辑判断,这四部分题型中,图形推理和逻辑判断是相对较难的题型,而定义判断和类比推理相对简单,在大题型不变的基础之上,每年的考试都会做一些细微的调整,或者是在大题型的题量上,或者是在考点的侧重上,但是,分析历年考试的命题重点,我们是可以分析出其特点的。
一、图形推理历年命题趋势分析在知识体系中,图形推理分为规律和重构两种,规律类又分为位置、样式、数量这三种题型,我们来看一下这些题型从07年开始,在历年国考中出现的比例,从中分析我们的复习重点:2007—2012年国考图形推理分类统计图形推分类2007年2008年2009年2010年2011年2012年合计数量类3 1 3 1 24 14理位置2 2 5 1 10类样式3 14 2 4 14类重构1 1 3 1 1 7类从这张表中,我们看到2007-2009这三年国考图形推理分别只有五道题,题量较少,从2010年开始,到去年2012年的国考,图形推理均以十道题出现,题量翻倍,具体分析其中的命题重点,六年中一共45道图形题,其中,数量类和样式类各占三分之一,题量较多,专家预测,这也将是今年的命题热点,希望能够引起广大考生的重视,对这两种图形题的命题特点能有所把握。
二、类比推理的历年命题趋势分析类比推理相对来说,是行测考试中做题速度最快,并且难度相对较小的题目,但是也是最纠结的题目,往往纠结在两个选项中难以取舍,在此提醒广大考生,类比推理这种题型,重点在于分析词与词之间的二元关系然后在选项中找对应。
在知识体系中,词与词之间的二元关系有如下几种:概念的外延之间的关系、逻辑关系、语法关系、语义关系,分析历年试题题量如下:2007—2012年国考类比推理分类统计类比推理分类2007年2008年2009年2010年2011年2012年总题量概念外延2 1 2 1 2 8概念逻辑7 4 4 3 4 4 26词语语法1 4 3 1 3 1 13词语词义1 1 1 3分析这个表格中题量,我们会发现,2010和2012这两年类比推理题量为5道,其他年份为10道题,说明对类比推理的考查侧重较少。
1、按照城市的( )划分,可将城市划分为块状城市、带状城市、星状城市等类型。
A.地理位置B.地形地貌C.内部结构D.平面几何形状标准答案: D解析:考察城市的分类。
按城市平面几何形状,可以将城市划分为块状城市、带状城市、形状城市等。
2、2亿个气味受体细胞,而人类只有2000万个,但我们的嗅觉系统也是相当复杂而专业的,气味分子随气流进入鼻子,通过鼻腔顶端上皮和它的气味受体细胞,这些细胞表面覆盖着能捕捉气味分子的蛋白。
气味受体蛋白共300多种,分别负责不同的气味分子,可以产生大量组合,形成大量的气味模式,。
而且我们的嗅觉很容易训练,短期内可见惊人成效,在实验中,如果暴露在单一的花香中,人只要3分半钟,就能极大提高对这种花香的辨别能力。
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句是()A.这也就是人类能够辨别1万种不同气味的原因B.这些气味信息直接进入嗅觉皮层还会影响人的情感反应C.因此对人类来讲嗅觉仍是第一大感官知觉D.但是不同的人对这些气味模式的敏感程序有所不同3、当人类社会进入到信息时代,曾有人______,计算机是方块汉字的掘墓人。
然而,事实_____了对汉字的这些偏见和悲观论调。
据统计,现在已有10000多种汉字输入法,无论从速度还是准确率上看,方块汉字的计算机输入丝毫不逊色于拼音文字。
依次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A.宣称打破 B.断言粉碎C.妄言驳斥 D.预言批判4、下列集体土地的征收中,须经国务院批准的是( )。
A.基本农田10公顷B.林业用地20公顷C.山地30公顷D.荒地50公顷标准答案: A解析:考察必须经过国务院批准方可征收的土地范围。
必须经过国务院批准方可征收的土地:所有的基本农田;基本农田以外的耕地超过35公顷的;其他土地超过70公顷的。
5、收入分配是一系列社会政治经济政策及其相关制度的结果,因此,改革收入分配,其实质就是改革造成收入分配不公平的社会政治经济政策及其相关制度。
收入分配改革,从严格意义而言,并非是“均贫富”的改革,而是使社会政治经济制度更加靠近公平、公正和正义的改革,是为全体社会成员提供平等发展机会的政治经济制度,才有可能形成一个合理的收入分配制度:这段文字主要说明了:A.收入分配改革的实质B.收入分配改革的背景C.什么是真正的社会正D.什么是合理的收入分配制度6、偶然性在心理学中扮演的角色时常被外行人士甚至临床心理从业者忽略。
在江苏省考中,图形推理的空间重构主要考察正六面体、正四面体和正八面体,正六面体的考察方式和国考差不多,所有有过国考复习基础的同学在准备省考的时候可以把重点放到正四面体和正八面体上来,各个击破。
今天我们一起了解正四面体的考法和解题技巧。
正四面体就是由四个正三角形组成,如下图:我们可以看到,一个正四面体由四个正三角形组成,总共有ABCD四个顶点,每个顶点会连接三个面,它的展开情况有两种情形:三角式和直线式。
如下图所示:第一种情形我们称为三角式,第二种情形我们称为直线式,既然一个四面体有四个顶点,每个顶点连接三个三角形,那我们可以通过描点法来进行解题。
下面我们通过几道历年真题来进行讲解。
1、左边给定的是纸盒的外表面,右边哪一项能由它折叠而成? (2013年江苏公务员行测C类52题)解析:此题可以采用描点法来解答。
将正四面体的展开图描点之后,如下图所示:将选项A图描点之后,如下图所示:与原图对比发现,若以CAB面为基准面,则ABD面与原图并不相同,错误,则A项错误。
将选项B图描点之后,如下图所示:若以BCD面为基准面,与原图对比发现,原图中并无ACD面,故B项错误。
将选项D图描点之后,如下图所示:若以BCD面为基准面,与原图对比发现,原图的AD边连着黑白相间的图形,而此图中,AD边与黑三角相连,故D项错误。
而只有C项的所有点面均与题干的展开图完全符合,故正确答案为C项。
2、左边给定的是纸盒的外表面,右边哪一项能由它折叠而成?(2013年江苏公务员行测A类57题)解析:此题可以采用描点法来做,将题干的图形描点之后为下图,将选项A图描出如下所示:通过与原图对比发现,BCD面中的D点错误,在原图中应该是C点,故A项错误。
将选项B图中的点描出,如下所示通过与原图对比发现,ABD面错误,应该为CBD,故B项错误。
将选项C图中的点描出如下所示:通过与原图对比发现ABD面错误,应该为ABC面,故C项错误。
将选项D图中的点描出后完全无误,故正确答案为D项。
公务员行测真题类比推理试卷每日一练一、单选题(共计40题,每题1分)1.单选题近视:眼镜A.聋哑:手语B.中风:针灸C.癌症:化疗D.失明:墨镜2.单选题书桌:椅子A.柜子:抽屉B.沙发:靠枕C.灯泡:插座D.窗户:玻璃3.单选题岳父:泰山A.少女:娥眉B.儿子:孙子C.女婿:东床D.兄弟:伯仲4.单选题新教师:老教师A.计划:总结B.序言:结尾C.草稿:定稿D.初赛:决赛解析第一步:判断题干词语间逻辑关系。
新教师是教师,老教师是教师,二者为并列关系,且由新教师变成老教师,存在内在的转变。
第二步:判断选项词语间逻辑关系。
A项:计划是工作前的提纲,总结是工作后的评价,故二者不是并列关系,与题干逻辑关系不一致,排除;B项:书籍或文章的开头叫“序言”,与结尾不构成并列关系,与题干逻辑关系不一致,排除;C项:草稿指在进行文学创作前提前整理的文本内容,定稿指创作内容全部确定的最后完成稿,二者为并列关系,且由草稿变成定稿,存在内在的转变,与题干逻辑关系一致,当选;D项:初赛和决赛为并列关系,但不是由初赛变为决赛,二者不存在内在的转变,与题干逻辑关系不一致,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C。
考点逻辑关系-并列关系来源2022年江苏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题(C类)(网友回忆版)第69题统计正确率5.单选题出口:进口:贸易顺差A.征税:纳税:财政收入B.买进:卖出:盈利C.支出:收入:赤字D.还债:借债:债务6.单选题逗号:中止A.句号:引用B.解释:冒号C.回车:换行D.并列:分隔号7.单选题摸清致贫原因:提出扶贫措施A.通过安全检查:进入高铁车厢B.增加作物产量:选育作物良种C.改正错误言行:认识错误危害D.增强合作意识:苦练服务本领8.单选题银杏对于( )相当于()对于黑管A.大乔木;克拉管B.五角枫;管乐器C.公孙木;单簧管D.中草药;双簧管9.类比推理练习电影:话剧:演员A.公路:人行道:机动车B.电器:空调:修理工C.数学课:体育课:教师D.运算:存储:硬盘10.单选题阳刚对于( )相当于谦恭对于()A.男孩;女孩B.阴柔;倨傲C.果敢;谦逊11.单选题耳塞:噪音A.书籍:知识B.蜡烛:光明C.肥皂:污渍D.风扇:低温12.单选题出国:护照:签证A.升学:录取:成绩B.开会:时间:地点C.乘高铁:身份证:车票D.跟团游:旅行社:机票13.单选题学习:进步A.改革:发展B.开花:收获C.心平:气和D.跑步:健身14.单选题牵牛花:喇叭花A.乞巧节:七夕节B.七巧板:橡皮泥C.人行道:车行道D.防腐剂:添加剂15.单选题东施效颦:生搬硬套A.崇洋媚外:吃里扒外B.外强中干:徒有其表C.大快人心:兴高采烈D.十恶不赦:臭名昭著16.单选题上升:下降A.乡道:公路B.鸭梨:雪梨C.欢喜:悲哀D.平年:闰年17.单选题何首乌对于( )相当于()对于星座A.山药;北斗七星B.淀粉;恒星C.中药;大熊座D.植物;天文学18.单选题微信群之于( )相当于()之于教学A.符号;黑板B.点赞;教师C.社交;教室D.红包;奖励19.单选题粘土:陶瓷杯:器具A.门窗:房屋:财产B.蚕丝:旗袍:服饰C.纸张:扉页:图书D.牛肉:肉馅:饺子20.单选题筚路蓝缕:艰辛A.焦金流石:干燥B.伏虎降龙:强大C.毕雨箕风:简陋D.集萤映雪:夏夜21.单选题笛子:音乐家A.扫把:清洁工B.包裹:快递员C.信誉:投资者D.员工:企业家22.单选题甲早于乙:乙早于丙:甲早于丙A.甲战胜乙:乙战胜丙:甲战胜丙B.甲属于乙:乙属于丙:甲属于丙C.甲信任乙:乙信任丙:甲信任丙D.甲帮助乙:乙帮助丙:甲帮助丙23.单选题化险为夷:转危为安A.异曲同工:深入浅出B.承前启后:继往开来C.除旧布新:空前绝后D.畏首畏尾:瞻前顾后24.单选题绵羊对于( )相当于()对于高粱A.麻雀水稻B.老鹰麦子C.羚羊玉米D.山羊玫瑰25.单选题( )对于行李箱相当于烹饪对于()A.滚轮;勺子B.旅行;砂锅C.品牌;厨师D.保险箱;红烧26.单选题病毒对于( )相当于()对于鲸鱼A.疫苗;捕鲸船B.微小;庞大C.医生;渔夫D.细菌;熊猫27.行测类比推理萧条:欣欣向荣A.激进:墨守成规B.全面:以偏概全C.默契:心照不宣D.统一:众叛亲离28.单选题罪犯:监狱与( )在内在逻辑关系上最为相似A.书本:书柜B.教师:学校C.运动员:体育馆D.病人:医院29.单选题酒驾对于相当于对于尊敬A.处罚善良B.拘留轻视C.交通规则价值观D.交警道德30.单选题水中捞月:白费功夫A.霸王之兵:勇往直前B.天涯海角:杳无音信C.棋逢对手:不相上下D.蚍蜉撼树:不自量力31.单选题头:包工头A.眉:柳叶眉B.肚:将军肚C.腰:小蛮腰D.手:操盘手32.单选题米:粒A.枕:头B.车:辆C.衣:服D.窗:帘33.单选题党员:学生A.排球:篮球B.轮船:货轮C.演员:歌手D.照相:胶卷34.单选题微信群之于( )相当于()之于教学A.符号;黑板B.点赞;教师C.社交;教室D.红包;奖励35.单选题伛偻对于( )相当于()对于国家A.老翁:祖国B.老朽:国度C.老人:社稷D.黄发:家园36.单选题木头:木桌:家具A.百合:花卉:药用B.橡胶:轮胎:汽车C.树木:森林:自然D.小麦:馒头:食物37.单选题策略:销售:销量A.表演:技巧:效果B.兵器:战斗:伤亡C.思路:答题:得分D.方法:测量:误差38.单选题冰:水A.木:炭B.桑田:沧海C.犬:獒D.火:灰39.单选题电影:话剧:演员A.公路:人行道:机动车B.电器:空调:修理工C.数学课:体育课:教师D.运算:存储:硬盘40.单选题文科:历史A.手提包:双肩包B.咸水湖:鄱阳湖C.桃:水果D.微量元素:铅正确答案一、单选题(共计40题,每题1分)1. A 解析:第一步:判断题干词语间的逻辑关系。
2013年4月13日公务员考试(19省联考)《行政职业能力测验》试卷第一部分:常识判断(共20题)1.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两个翻番”,到2020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GDP)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 年翻一番。
下列关于“两个翻番”表述错误的是:A.党的十八大首次对城乡居民收入增长提出了量化目标B.到2020年我国城乡居民每人收入预计都能够实现倍增C.城乡居民人均收入翻番是GDP翻番的出发点和落脚点D.到2020年我国GDP预计将超过2000年GDP的4倍2.与我国接壤的金砖国家有:A.1个B.2个C.3个D.4个3.经济增长通常是指在一个较长的时间跨度上,一个国家人均产出(或人均收入)水平的持续增加。
拉动经济增长的三大主要因素不包括:A.投资B.消费C.信贷D.出口4.下列奖项与其表彰的对象对应关系错误的是:A.菲尔兹奖——数学家B.普利策奖——记者C.南丁格尔奖——医生D.图灵奖——计算机科学家5.地震是地球上的主要自然灾害之一。
下列关于地震的说法,错误的是:A.地震活动再时间分布上具有一定的周期性B.环太平洋地震带是地球上地震最活跃的地区C.里氏地震规模每增强一级,释放的能量约增加10倍D.有记录依赖最大的一次大地震是1960年的智利大地震,其震级为9.5级6.下列关于医学常识的说法,错误的是:A.临床上一般以红血球蛋白的浓度值作为诊断贫血的依据B.卡介苗是一种疫苗,一般在婴儿出生后接种,可以预防结核病C.游泳时应避免水咽入口中,以免水通过鼻咽进入中耳引发中耳炎D.人体骨密度在达到高峰值后会逐年下降,男性下降幅度较女性大7.下列物品利用凸透镜透光原理的是:A.近视镜B.显微镜目镜C.汽车观后镜D.手电筒反光镜8.下列历史文化遗址位于我国最南边的是:A.半坡遗址B.周口店遗址C.河姆渡遗址D.大汶口遗址9.关于《四库全书》,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编修于乾隆时期B.反映了清代图书的全貌C.在编纂过程中纪晓岚贡献突出D.分经、史、子、集四目10.关于京剧艺术,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红灯记》和《智取威火山》是现代京剧B.京剧表演的艺术手段主要有唱、念、做、打C.京剧的主要题材是才子佳人的故事D.京剧的脸谱一般用于净、丑两个角色11.下列选项中,都与中国古代科举考试有关的一组词语是:A.蟾宫折桂,桂冠、连中三元B.问鼎中原、独占鳌头、蟾宫折桂C.连中三元、五子登科、名落孙山D.金榜题名、桂冠、独占鳌头12.《三国演义》开篇称:“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
2013年公务员联考山东判断推理真题及解析公务员考试的竞争越来越激烈,很多参加考试的同学为了能取得比较好的成绩不惜重金参加各式各样的公务员培训(我也是其中一员),但对于另一部分人来说或许因为时间问题,或许因为资金问题没有办法参加培训班,但他们同样希望掌握应试的一些技巧,从而尽可能的取得更好的成绩,再参加了无数次培训和训练之后,现将自己学习到的一些技巧和方法分享给大家,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同时也祝愿大家和我一样顺利通过考试!本章为判断推理一共分为四个部分,每个部分都有自己必考的几个类型题都作了分析第一部分:图形推理第二部分:定义判断第三部分:类比推理第四部分:逻辑判断第一部分:图形推理例题:从所给的四个选项中,选择最合适的一个填入问题处,使之呈现一定的规律性。
【答案】D【题型】数量类【考点】点——交点【解析】每个图形均有一个正方形,正方形与剩余线条的交点个数分别为:1、2、3、4,为等差数列。
第二部分:定义判断例题:72. 化归思想是指当问题难以直接解决时,根据问题的性质、条件和关系的特点,采取适当的变换方法而对问题进行转换,最终把它化为容易的、较简单的或已经解决的问题的思想。
根据上述定义,下列运用了化归思想的是:A.人类发明了用钨丝做灯丝的电灯泡,取代了以往的碳丝电灯,从而使电灯的亮度明显提高B.在掌握了扇形和三角形的面积计算公式以后,用图形分割的方法求出弓形的面积C.张教授用新的实验方法取代以往的实验方法,从而攻克了一道技术上的难题D.法学研究者将法学方法加以理论化,从而上升为法学方法论【答案】B【考点】方式状语【解析】采取适当方法将难以直接解决的问题转换成容易的、较简单的或已经解决的问题,B项图形分割的方法是适当方法,弓形面积是难以直接解决的问题,扇形和三角形的面积计算公式是容易的、较简单的、已经解决的问题。
第三部分:类比推理例题:86. 勘探:矿石:工厂A. 运输:货物:火车B. 养殖:鲤鱼:餐厅C. 训练:士兵:战场D. 驷马:海豚:大海【答案】B【题型】解题技巧【考点】看词性——动宾【解析】勘探是动词,矿石是名词,并且两者是动宾关系,**勘探矿石,**养殖鲤鱼,首先把C和D排除,勘探出矿石后,在工厂加工出成品。
2013年4月13日黑龙江省公务员考试(行政职业能力测验)真题试卷(题后含答案及解析)题型有:1. 常识判断 2. 言语理解与表达 3. 判断推理 6. 数量关系7. 资料分析常识判断请根据题目要求,在四个选项中选出一个最恰当的答案。
1.中国是世界上稀土资源最丰富的国家,素有“稀土王同”之称。
下列关于稀土的表述,错误的是:A.稀土一般是以氧化物状态分离出来的,稀土的得名是因为很稀少B.美国是稀土的主要使用围,目前中国出口的稀土数量居全球之首C.我国是稀土资源储藏大国,也是稀土产品生产、应用和出口大国D.我国的稀土储量占世界稀土储量的百分比近年来因开发已经下降正确答案:B解析:稀土的主要使用国是日本而不是美国。
故本题答案选B。
2.下列关于隐形飞机的原理,说法错误的是:A.外层涂料的颜色为天蓝色或者银白色,以避免被雷达发现B.隐形飞机采用非金属材料或者雷达吸波材料,吸收而不是反射雷达波C.改进发动机的进气道和尾喷口等所有能产生镜面反射的表面,以减少对雷达波的反射D.除了发动机、电子设备等部件,其他飞机上的部件用透波材料来制作正确答案:A解析:隐形飞机往往涂成黑色或深蓝色,进行隐蔽,避免被发现。
故本题答案选A。
3.与我国接壤的金砖国家有:A.1个B.2个C.3个D.4个正确答案:B解析:“金砖国家”是指巴西、俄罗斯、印度、中国和南非。
其中与我国接壤的“金砖国家”有俄罗斯和印度。
故本题答案选B。
4.下列诗句描写菊花的是:A.纵被东风吹作雪,绝胜南陌碾成尘B.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C.疑是广寒宫里种,一秋三度送天香D.寂寞东篱湿露华,依前金靥照泥沙正确答案:D解析:选项A的诗句捕写的是杏花,出自王安石《北陂杏花》;选项B的诗句描写的是梅花,出自王冕的《墨梅》:选项C的诗句描写的是桂花,出自王十朋《桂花》;选项D的诗句描写的是菊花,出自范成大的《重阳后菊花》。
故本题答案选D。
5.下列哪项没有运用热胀冷缩原理?A.医生用水银温度计给病人量体温B.架设电线时,两个电线杆之问的电线要略有下垂C.夏季自行车胎不能打太足的气D.古代人在冬天往岩石缝里灌水,水结冰后膨胀使岩石碎裂正确答案:D解析:D项是因为水变成冰之后体积变大,所以才使岩石碎裂。
2013年413公务员联考:专攻判断推理备考策略
华图教育胡泊
2013年上半年联考即将来临,相信准备参加此次考试的同学都已经着手准备复习了,但很多同学不清楚在考试前的这段时间里该如何去复习,如何才能高效的利用这段时间,达到一个比较理想的复习效果。
华图公务员考试研究中心在此针对考生的疑问,就行测中判断推理部分为考生提出备考策略,希望帮助考生在公务员备考中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根据自身情况,选择不同的备考策略
在公务员的备考过程中,考生一定要针对自身的真实情况进行复习。
对于有一定基础的考生,现在首先应该做的就是,仔细分析以前做过的试题,查缺补漏,看自己在哪一部分的知识点上存在遗漏,如果哪一部分的题目经常出错,就该有针对性的做这一部分的专项练习,保证此类题目不再出错。
当考生达到知识点没有遗漏的情况下,重新进行套题演练,提高做题的速度。
对于零基础的考生,这段时间内,建议通过报辅导班或购买视频等方式来快速的掌握各个模块的知识点。
因为现在距离考试大概还有一个月的时间,如果考生自己去看辅导书,学习各个模块的基础知识,在时间上是比较紧张的,而通过报辅导班或购买视频可以帮助考生在最短的时间内消化吸收本模块的所有知识点。
在着手复习之前,一定要合理的安排好时间。
因为公务员考试不是哪一科比较突出,就可以拿到高分的,它是一门综合性的考试,对考试中每一模块的要求都很高,这就要求考生在复习的时候,每一模块都要花费一定的精力去学习。
因此,考生在复习的时间安排上,可以采取各模块相互配合的方式进行复习,比方说第一天上午看数学,下午看判断,晚上看申论,第二天上午看判断下午看常识,晚上看申论,这样文理交叉学习的学习方式,不易产生疲惫感,对提高学习效率非常有帮助。
二、回顾历年真题,明确常考知识点
有一部分考生认为历年真题的用途就是等到快考试时做几套真题,熟悉一下题型就足够了,这种观点大错特错。
在公考界中有一句名言,即得真题者,得天下。
往年真题之所以有如此重要的地位,就是因为它是下一年公务员考试的风向标,通过历年真题考生们就可以知道考试的题型,命题的风格、常考知识点和考题的难易分布,这对考生的复习是很有帮助的。
在做完历年真题后,考生不但能知道自己在哪一部分薄弱,也可以对题目所考查知识点和考查范畴进行统计,这样考生们就知道哪些知识点是公务员考试中常考知识点,这样便可以有重点的进行复习,提高做题的准确率。
在初期的复习当中,考生们一定要将真题吃透,不留
任何盲点,但是最近一年的真题一定要留下,因为它是考试前考生进行自测最好的试卷。
三、利用套题,实战模拟
公务员考试不但考查考生做题的准确率,也考查考生做题的速度,所以要求考生可以又快又准的解答试题。
所以在基础知识点没有遗漏的前提下,考生可以选取套题进行训练。
在套题演练时,考生一定要营造考试氛围,按规定时间进行答题,一是可以提高做题速度,二是可以保证我们熟悉考试流程,在正式考试中不会怯场。
在套题演练时,还有一种能力是我们一定要锻炼的,那就是可以在短时间内,识别一道题考生是否会做,是否能在短时间内做出,如果考生不会做,或者会做但却需要花费很长的时间,那么解答这道种题对考生来说就是弊大于利,所以考生如果能在套题训练时,提高这方面的能力,那么考试将事半功倍。
最后,祝愿每位考生都能考上自己理想的职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