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乳腺癌患者的临床病理特点
- 格式:pdf
- 大小:203.39 KB
- 文档页数:3
青年乳腺癌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分析(附42例报告)吴 婷 江苏省镇江市第一人民医院 212000摘要 目的:分析青年乳腺癌的病理特点,并对其预后影响因素进行探讨。
方法:将我院收治的519例乳腺癌患者按年龄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年龄不超过35岁,共42例,对照组年龄在35岁以上,共477例,对两组的病理资料进行比较分析。
结果:观察组的腋窝淋巴结转移率为59.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47.0%,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观察组Ⅲ~Ⅳ期占40.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17.8%,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余两组患者的病理类型、组织学分级及激素受体表达无显著性差异(P>0.05)。
结论:青年乳腺癌患者淋巴结转移率较高且TNM分期较晚,早期的诊治能够显著的改善预后,提高生存率。
关键词 乳腺癌 青年女性 病理特征 预后中图分类号:R737.9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1-7585(2012)15-1899-02 乳腺癌在妇女罹患的恶性肿瘤中较为常见,其发病率在女性各类肿瘤中所占的比例呈逐年上升趋势,且发病呈年轻化趋势,对社会和家庭带来巨大的负担。
通常乳腺癌的发病年龄在40~50岁之间,其中年轻女性的乳腺癌发病率相对较低,但近年来发病率有上升趋势[1]。
现选择我院2008年4月-2011年4月收治的42例年龄在35岁以下的女性乳腺癌患者的病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旨在总结青年乳腺癌的病理学特征及其对预后的影响。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我院在2008年4月-2011年4月共收治乳腺癌患者519例,其中年龄在35岁以下的青年乳腺癌患者42例,约占患者总人数的8.09%,均为女性,年龄26~35岁,平均年龄(31.2±1.3)岁,将青年乳腺癌患者设为观察组,将余477例年龄在35岁以上的乳腺癌患者设为对照组。
1.2 方法1.2.1 常规病理检查:切除的组织标本立即以10%中性福尔马林固定6~24h,经常规取材、脱水、石蜡包埋、切片后,行HE(苏木素-伊红)染色,镜下观察确认肿瘤的病理类型、组织学分级和淋巴结转移有无及数目。
青年女性乳腺癌的临床治疗和病理特征分析【摘要】目的:探究青年女性乳腺癌的临床治疗和病理特征分析。
方法:选取2022年1月-2022年1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00例乳腺癌患者,根据年龄将所有患者分为两组(<35岁为观察组,>35岁为对照组),每组50人,统计患者的治疗方法,对患者进行超声影像检查,根据检查结果统计患者淋巴结转移情况,对患者肿瘤的组织学分级和病理分期统计。
结果:在青年女性乳腺癌的临床治疗和病理特征分析中,发现青年女性乳腺癌患者周边高回声晕环、后方回声衰减、微小钙化灶、边缘毛刺征的发生率高,淋巴结转移率高,患者病理分期较晚。
结论:青年女性乳腺癌的影像学特征明显,患者容易发生淋巴结转移,疾病恶性程度较高,建议患者尽早治疗,防止病情恶化。
【关键词】乳腺癌、病理特征、超声影像检查、淋巴结转移乳腺癌是女性肿瘤中十分常见的一种乳腺疾病,其中乳腺癌的发病率具有明显的性别差异,女性乳腺癌的发病人数明显占领绝大多数,所有的患病者几乎都是女性,对于女性患者的身体健康有很大的影响,对女性身心健康等方面产生的威胁值得广泛关注[1]。
近年来在医学技术获得重大突破情形下,针对乳腺癌的实施治疗方面的技术越来越成熟,在临床中,临床医师可以通过超声影像检查的方法有效运用对于疾病良恶性鉴别可获得理想效果[2]。
当经过判断后,则可以根据乳腺癌的良恶性来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其中早期乳腺癌的治疗主要是通过保留乳房手术进行治疗的,在进行手术治疗以后,通常需要进行放化疗来对患者的术后复发率进行控制,同样,不管是手术治疗还是放化疗都是对患者的身体造成了一定程度的损害,患者在接受后都会或多或少的出现一系列的并发症,因此需要在早期及时干预,防止疾病进一步恶化[3]。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我院接受治疗的100例乳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时间在2022年1月-2022年12月之间。
患者纳入标准:①患者经临床诊断确诊为乳腺癌;②患者同意进行调查研究。
54例年轻女性乳腺癌临床及病理特征分析目的探讨年轻女性乳腺癌患者的临床与病理的基本特征,旨在为年轻乳腺癌患者的临床治疗提供一定的依据。
方法选取本院2009~2012年收治54例≤34岁年轻乳腺癌患者以及随机抽取在本院进行治疗的54例中年乳腺癌患者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本组所有患者都通过病理以及手术治疗等方式确认病情。
结果年轻女性乳腺癌患者在同时间内患上乳腺癌疾病的有9%,出现误诊的有20例患者,误诊率为37.0%。
年轻女性患者与中年女性乳腺癌患者在确诊后的1个月内,Her-2阳性(40.7%、18.5%)、腋窝淋巴结转移4~9个(20.4%、9.3%)、三阴性乳腺癌(Basal-like)、脉管癌栓(13.0%、5.6%)、pTNM分期Ⅲ~Ⅳ期(40.7%、25.9%)。
两组患者通过彩超、钼靶X线进行检查,确诊为乳腺癌患者的概率为42.6%与74.1%。
结论中年女性乳腺癌患者与年轻女性乳腺癌患者在临床病理上有着各自的特征,而年轻女性乳腺癌患者有着较高的误诊概率,较强的侵袭性,并且有着较晚的pTNM分期,及早确认病情与治疗,确保患者的安全得到有效保障。
标签:年轻女性;乳腺癌;临床;病例特征最近几年,在年轻女性中经常见到的癌症死因主要是乳腺癌疾病,目前,我国的年轻女性患上乳腺癌疾病有着逐渐上升的现象。
通过分析相关资料得知,同期乳腺癌患者中,年轻女性乳腺癌患者占总数的7%~14.8%,因此重视年轻女性乳腺癌的及早检查与治疗是非常有必要的[1]。
选取本院2009~2012年收治54例≤34岁年轻乳腺癌患者以及随机抽取在本院进行治疗的54例中年乳腺癌患者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现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本院2009~2012年收治的54例≤34岁年轻乳腺癌患者以及随机抽取在本院进行治疗的54例中年乳腺癌患者,其中,年轻女性患者中最小年龄18岁,最大年龄34岁,平均年龄28岁;未婚患者20例,未育患者10例,妊娠期患者10,哺乳期患者14例;其中有10例患者有卵巢癌或者乳腺癌家族史。
乳腺癌的病理学特征与临床表现乳腺癌是威胁女性健康的常见恶性肿瘤之一。
了解乳腺癌的病理学特征和临床表现对于早期诊断、治疗和预后评估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病理学特征和临床表现两个方面来探讨乳腺癌。
一、病理学特征1. 组织学类型乳腺癌可根据组织学类型分为浸润性导管癌、浸润性小叶癌、乳腺癌特殊类型等。
(1)浸润性导管癌:是最常见的乳腺癌类型,约占乳腺癌的80%。
其特点是肿瘤细胞从导管上皮浸润至周围组织。
(2)浸润性小叶癌:约占乳腺癌的10%~15%。
肿瘤细胞起源于腺泡上皮细胞,浸润至周围组织。
(3)乳腺癌特殊类型:包括乳头状癌、黏液癌、髓样癌等。
这些类型的乳腺癌较为罕见,其特征是细胞学特殊或关键分子特征的改变。
2. 组织学分级乳腺癌的组织学分级依据细胞形态学和核分裂活性来划分,一般分为Ⅰ~Ⅲ级。
(1)Ⅰ级:细胞形态正常,核分裂活性低。
(2)Ⅱ级:细胞形态异常,核分裂活性中等。
(3)Ⅲ级:细胞形态非常异常,核分裂活性高。
组织学分级可用于评估乳腺癌的生长速度和侵袭能力,对治疗选择和预后评估有一定帮助。
3. 分子生物学特征分子生物学研究发现,乳腺癌的发生与多种基因异常有关。
最常见的突变基因包括BRCA1和BRCA2基因。
此外,HER2基因异常和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的表达情况对乳腺癌的治疗和预后也有重要影响。
二、临床表现乳腺癌的临床表现多种多样,常见的症状包括:1. 乳房肿块乳腺癌最常见的症状就是乳房肿块。
肿块通常呈结节状,质地硬实,边界不清晰。
但并不是每个乳房肿块都是恶性的,所以需要通过进一步的检查来确定肿块性质。
2. 乳房疼痛或红肿乳房癌在早期可能伴随乳房疼痛或红肿。
这些症状常常被误解为乳腺炎,但在治疗乳腺炎后,疼痛和红肿仍然存在,需要进一步排除乳腺癌的可能性。
3. 乳房皮肤改变乳腺癌患者乳房表面皮肤可能出现凹陷、皱褶、溃疡或皮肤颜色改变等变化。
这些改变往往与肿瘤浸润乳房皮肤有关。
4. 乳房溢液部分乳腺癌患者会有乳房溢液,颜色可为血性、浆液样或脓性。
54例年轻女性乳腺癌临床及病理特征分析冯玉珊【期刊名称】《中国当代医药》【年(卷),期】2013(20)13【摘要】目的探讨年轻女性乳腺癌患者的临床与病理的基本特征,旨在为年轻乳腺癌患者的临床治疗提供一定的依据.方法选取本院2009~2012年收治54例≤34岁年轻乳腺癌患者以及随机抽取在本院进行治疗的54例中年乳腺癌患者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本组所有患者都通过病理以及手术治疗等方式确认病情.结果年轻女性乳腺癌患者在同时间内患上乳腺癌疾病的有9%,出现误诊的有20例患者,误诊率为37.0%.年轻女性患者与中年女性乳腺癌患者在确诊后的1个月内,Her-2阳性(40.7%、18.5%)、腋窝淋巴结转移4~9个(20.4%、9.3%)、三阴性乳腺癌(Basal-like)、脉管癌栓(13.0%、5.6%)、pTNM分期Ⅲ~Ⅳ期(40.7%、25.9%).两组患者通过彩超、钼靶X线进行检查,确诊为乳腺癌患者的概率为42.6%与74.1%.结论中年女性乳腺癌患者与年轻女性乳腺癌患者在临床病理上有着各自的特征,而年轻女性乳腺癌患者有着较高的误诊概率,较强的侵袭性,并且有着较晚的pTNM分期,及早确认病情与治疗,确保患者的安全得到有效保障.【总页数】2页(P190-191)【作者】冯玉珊【作者单位】广东省阳江市人民医院乳腺外科,广东阳江,5295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37.9【相关文献】1.年轻女性乳腺癌的影像表现和组织病理学特征分析 [J], 孟菲菲;林青;崔春晓;费洁;苏晓慧;马锦竹;李丽丽2.年轻女性乳腺癌的病理特征分析 [J], 郭健;游思静;延丽雅;黄东;卢义生3.108例年轻女性乳腺癌临床及病理特征分析 [J], 胡宏叶;黄关立;胡孝渠;张筱骅4.中国西北地区年轻女性乳腺癌临床病理特征及其分子分型 [J], 程婷婷;安家祯;吕美玲;杨谨5.年轻和老年女性乳腺癌分子分型及临床病理对比分析 [J], 杨雅洁;贡雪灏;刘霞;孙艳花;周鹏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Electronic Journal of Clinical Medical Literature2019 年 第 6 卷第 86 期2019 Vol.6 No.8651青年乳腺癌临床病理特点分子分型及预后分析刘梦依,毛大华*(贵州医科大学,贵州 贵阳 550001)【摘要】乳腺癌在女性恶性肿瘤中有较高的发病率,当前临床对于乳腺癌强调早筛查、早诊断、早发现与早治疗,早期治疗能够最大程度改善患者预后,因而临床关于青年乳腺癌方面的研究逐渐增多。
本文主要探讨青年乳腺癌临床病理特点分子分型及预后问题,全文主要从青年乳腺癌临床病理特点、青年乳腺癌临床病理分子分型以及青年乳腺癌患者预后等方面进行分析。
【关键词】青年乳腺癌;临床病理特点;分子分型;预后分析【中图分类号】R737.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2095-8242.2019.86.51.01结合临床乳腺癌统计数据分析,乳腺癌发病率随年龄的增加呈现出上升趋势,其中以15~45岁的上升幅度最大,并在55岁左右达到发病率的高峰,此后随年龄的上升又呈现出下降趋势[1]。
青年乳腺癌属于乳腺癌中的主要群体,加强对青年乳腺癌的相关研究可为青年乳腺癌的早期有效诊断、治疗以及预后评价提供依据,相关内容分析如下。
1 青年乳腺癌临床病理特点临床依据乳腺癌患者年龄的不同分为低龄青年乳腺癌(年龄≤30岁)、青年乳腺癌(31~35岁)以及中老年乳腺(>35岁)。
乳腺癌临床病理分型主要包括浸润性导管癌、粘液癌以及浸润性小叶癌,不同年龄段乳腺癌分型中主要以浸润性导管癌为主,而浸润性小叶癌发病率最低。
青年乳腺癌患者病灶直径多集中在3-5cm ,而老年乳腺癌患者的病灶直径多<2 cm 。
总体而言,青年乳腺癌与老年乳腺癌的病理分型基本一致。
伍颖君等学者分析了青年乳腺癌与老年乳腺癌患者分子分型及临床病理特点,研究认为青年组乳腺癌患者在肿瘤直径、临床分期、病理分级、淋巴转移方面稍有不同,青年组肿瘤直径超过2 cm 的所占比例较高,其临床分期晚,病理分级高,容易出现淋巴结转移,该学者认为青年乳腺癌较老年乳腺癌更具有侵袭性,容易出现淋巴结转移[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