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卫生操作考核评分标准(外科手消毒)
- 格式:doc
- 大小:34.00 KB
- 文档页数:1
手卫生操作考核评分标准(卫生)1. 引言本考核评分标准旨在指导卫生工作人员进行手卫生操作的评估,确保手卫生措施得到有效实施,减少传染病的传播。
本文档所述评分标准应应用于医疗机构、实验室、食品加工厂等涉及卫生操作的场所。
2. 评分标准以下是手卫生操作考核的评分标准:2.1. 常规要求- 手卫生操作区域应明确标识,并放置易于使用的手消毒液和洗手液。
- 手消毒液和洗手液的配方应符合相关卫生标准,并在使用前进行检验。
- 手卫生操作区域应清洁整齐,没有杂物和污染。
- 手卫生操作区域应保持干燥,以防细菌滋生。
2.2. 手消毒操作- 手消毒液应按照规定的用量使用,并覆盖双手的所有部位。
- 手消毒液应充分揉搓,至少持续15秒,并确保干燥。
- 手消毒操作前,应先将手上的污物洗净。
- 手消毒操作后,应检查双手是否干燥,不得擦拭。
2.3. 洗手操作- 洗手液应按照规定的用量使用,并覆盖双手的所有部位。
- 洗手液应充分揉搓,至少持续20秒,包括手指、指缝、掌心、手背、腕部等。
- 洗手操作前,应将手上的污物洗净,包括指甲、手腕等。
- 洗手操作后,应用纸巾或干燥器将双手彻底干燥。
2.4. 评分等级根据手卫生操作的符合程度,评分分为以下等级:- 优秀:操作符合要求的项目达到100%。
- 良好:操作符合要求的项目达到80%以上。
- 合格:操作符合要求的项目达到60%以上。
- 不合格:操作符合要求的项目未达到60%。
3. 结论手卫生操作考核评分标准的制定,有助于规范卫生工作人员的行为,提高手卫生操作的质量和效果。
医疗机构、实验室、食品加工厂等相关单位应将本评分标准纳入日常管理中,定期进行评估和改进,以确保手卫生操作的可靠性和有效性。
---以上是手卫生操作考核评分标准(卫生)的文档,旨在帮助卫生工作人员进行手卫生操作的评估。
根据评分标准的规定,合格的操作可以确保卫生操作的标准和有效性。
一、手卫生—一般洗手技术评价标准姓名:总得分注释:评分等级:“Ⅰ级”操作熟练,无缺项,规范;“Ⅱ级”操作熟练,有1~2处缺项、欠规范;“Ⅲ级”操作欠熟练、规范,有2~3处缺项;“Ⅳ级”操作不熟练、有4处以上缺项;“Ⅴ级”表示操作混乱、无序。
一、手卫生—外科手消毒技术评价标准姓名:总得分注释:评分等级:“Ⅰ级”操作熟练,规范,无缺项;“Ⅱ级”操作熟练,有1~2处缺项、欠规范;“Ⅲ级”操作欠熟练、规范,有2~3处缺项;“Ⅳ级”操作不熟练、欠规范,有4处以上缺项、有污染;“Ⅴ级”表示操作混乱、无序。
二、无菌技术技术评价标准姓名:总得分注释:评分等级:“Ⅰ级”操作熟练,规范,无缺项、无污染;“Ⅱ级”操作熟练,有1~2处缺项、污染,欠规范;“Ⅲ级”操作欠熟练,有2~3处缺项、污染,欠规范;“Ⅳ级”操作不熟练、不规范,有4处以上缺项、污染。
三、生命体征监测—体温测量技术评价标准姓名:总得分注释:评分等级:“Ⅰ级”表示操作熟练、规范、无缺项,与病人沟通自然,语言通俗易懂;“Ⅱ级”表示操作熟练、规范、有1~2处缺项,与病人沟通不够自然;“Ⅲ级”表示操作欠熟练、规范、有2~3处缺项,与病人沟通较少;“Ⅳ级”表示操作欠熟练、有4处以上缺项,与病人没有沟通;“Ⅴ级”表示操作混乱、无序。
.三、生命体征监测—脉搏测量技术评价标准姓名:总得分注释:评分等级:Ⅰ级表示操作熟练、规范、无缺项,与病人沟通自然,语言通俗易懂;Ⅱ级表示操作熟练、规范、有1~2处缺项,与病人沟通不够自然;Ⅲ级表示操作欠熟练、规范、有2~3处缺项,与病人沟通较少;Ⅳ级表示操作欠熟练、有4处以上缺项,与病人没有沟通;Ⅴ级表示操作混乱、无序。
三、生命体征监测—呼吸测量技术评价标准姓名:总得分注释:评分等级:级表示操作熟练、规范、无缺项,与病人沟通自然,语言通俗易懂;级表示操作熟练、规范、有1~2处缺项,与病人沟通不够自然;级表示操作欠熟练、规范、有2~3处缺项,与病人沟通较少;Ⅳ级表示操作欠熟练、有4处以上缺项,与病人没有沟通;Ⅴ级表示操作混乱、无序。
外科手消毒操作考核评分标准科室操作者和监考人都需要遵守以下操作要点来进行外科手消毒考核评分:1.准备必需的物品:感应式或非手触式水龙头、洗手液、手消毒液、时钟和无菌毛巾。
2.穿着洗手衣裤,上衣下摆塞进裤腰,袖管卷至肘上10cm以上,袖口和领口内衣不得外露,去掉戒指和手表。
3.正确佩戴帽子和口罩,帽子要遮住全发,口罩要遮住口鼻,鼻夹要与鼻子相适应。
4.修剪指甲,前端平甲缘,剔除指缝污垢,视情况刷手。
5.进行洗手:流水湿润双手和前臂,取4—5ml皂液均匀涂抹双手。
6.(内)掌心相对,手指并拢,相互揉搓,至少来回10次。
7.(外)手心对手背沿指缝相互揉搓,至少来回10次,交换进行。
8.(夹)掌心相对,双手交叉指缝相互揉搓,至少来回10次。
9.(弓)弯曲手指使关节在另一手掌心旋转揉搓,至少来回10次,交换进行。
10.(大)一手握另一手大拇指选择揉搓,至少来回10次,交换进行。
11.(立)将一手五指指尖并拢放在另一手掌心旋转揉搓,至少来回10次,交换进行。
12.(腕)揉搓手腕,至少来回10次,交换进行。
13.揉搓整个前臂,两侧在同一平面交替上升不得回搓。
14.揉搓上臂下三分之一,两侧在同一平面交替上升不得回搓。
15.流动水彻底冲洗,指尖朝上,肘部放低,水由指尖流向肘部,不得倒流。
16.用无菌布巾擦干双手。
17.将折成三角形无菌巾的清洁面,搭在一侧手腕上,一角朝向指尖,另一手持住毛巾的两角,沿手臂向肘部移动,擦干水迹,不可回擦,不得超过清洁部位。
18.翻转无菌巾,再用无菌巾的另一面,同法擦干另一手臂。
19.进行外科手消毒:进入手术间,他人取手消毒剂5—10ml在掌心。
20.涂抹在双手的每个部位、前臂、上臂三分之一,方法同5—13,消毒高度应稍低于清洁高度。
21.至消毒剂完全蒸发干:手消毒时间不少于60秒,外科手消毒作用时间3—6分钟。
22.消毒后双手置于胸前、手臂不得下垂、肘部稍外展,远离自己身体。
最终评分以36分为满分,其中每个操作要点的得分为1或2分。
洗手指征
1、直接接触每个患者前后,从同一患者身体的污染部位移动到清洁部位时。
2、接触患者黏膜、破损皮肤或伤口前后,接触患者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伤口敷料等之后。
3、穿脱隔离衣前后,摘手套后。
4、进行无菌操作、接触清洁、无菌物品之前
5、接触患者周围环境及物品后
6、处理药物或配餐前
手卫生合格的判定标准
卫生手消毒,监测的细菌菌落总数应≤10cfu/cm2
外科手消毒,监测的细菌菌落总数应≤5cfu/cm2
医务人员在下列情况时应先洗手,然后进行手卫生消毒:
1、接触患者的血液、体液和分泌物以及被传染性致病微生物污染的物品后。
2、直接为传染病患者进行检查、治疗、护理或处理传染患者污物之后.
科室操作者考核者得分年月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