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示性公文命令
- 格式:doc
- 大小:12.50 KB
- 文档页数:4
十五种公文的行文方向公文是一种正式的文书,用于传达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等组织的决策、指示、通知、报告等重要信息。
公文的行文方向可以分为以下十五种:一、概述性公文概述性公文主要用于总结、概述某一事件、问题或情况。
行文方向应清晰明了,逻辑严密,重点突出,言简意赅。
例如:概述2019年全市经济发展情况。
二、通知公文通知公文主要用于通知某一事项或事件。
行文方向应明确简洁,内容准确,重点突出,格式规范。
例如:关于举行2020年春节联欢晚会的通知。
三、指示性公文指示性公文主要用于指示、命令某一行动或工作。
行文方向应严谨明确,重点突出,条理清晰,用词准确。
例如:关于组织开展环境整治行动的指示。
四、报告性公文报告性公文主要用于向上级机关或领导汇报工作情况或研究成果。
行文方向应客观准确,重点突出,逻辑严密,格式规范。
例如:关于2019年度工作报告的汇报。
五、请示性公文请示性公文主要用于向上级机关请示或咨询某一事项。
行文方向应恳切明确,重点突出,逻辑严密,用词准确。
例如:关于申请加班的请示。
六、答复性公文答复性公文主要用于对请示或咨询的问题进行回复。
行文方向应明确准确,重点突出,语气得体,格式规范。
例如:关于加班申请的答复。
七、评议性公文评议性公文主要用于对某一事项或问题进行评议。
行文方向应客观公正,逻辑严密,事实准确,格式规范。
例如:关于对某企业经营情况的评议报告。
八、决议性公文决议性公文主要用于对某一问题或事件作出决议。
行文方向应明确坚决,重点突出,逻辑严密,用词准确。
例如:关于对违纪人员作出处理的决议。
九、议案性公文议案性公文主要用于提出某一议案或建议。
行文方向应明确具体,重点突出,逻辑严密,用词准确。
例如:关于提出关于减税政策的议案。
十、登记性公文登记性公文主要用于登记某一事项或信息。
行文方向应简洁明了,重点突出,格式规范,用词准确。
例如:关于2020年度人员调动登记表。
十一、奖励性公文奖励性公文主要用于对个人或集体进行表彰或奖励。
公文种类及格式1. 公文种类在行政管理和商务交流中,公文是一种正式的书面文件,用于传达信息、发布通告、提出要求等。
根据不同的目的和内容,公文可以分为以下几种类型:1.1 命令性公文命令性公文是上级机关或主管部门向下级机关或个人发布的具有强制性的指示文件。
它通常包括命令、决定、通告等形式,用于规范和组织工作。
1.2 通知公文通知公文是用于向特定对象传达某种信息、通告或通知的文件。
它可以是行政机关向公众发布的公告,也可以是公司内部向员工发布的通知。
1.3 批复公文批复公文是用于回复上级机关或他人提出的问题、请求或建议的文件。
它一般由负责人或相关部门负责人签署,表明对请求的批准、不批准或有条件的批准。
1.4 报告公文报告公文是用于向上级机关或他人提供某种工作或研究成果的文件。
它可以是项目进展报告、市场调研报告、工作报告等。
1.5 请示公文请示公文是下级机关或个人向上级机关请示意见、请求指示或征求同意的文件。
它可以是部门申请资金支持的请示函,也可以是个人请假的请示信。
2. 公文格式无论是哪种类型的公文,都需要遵循一定的格式要求,以确保其正式性和规范性。
下面是常见的公文格式要素:2.1 标题公文的标题应简明扼要地描述其内容,准确概括所要传达的信息。
2.2 发文机关和日期公文的发文机关应标明全称,且遵循规定的格式。
公文上应标注发文日期,以便于管理和追溯。
2.3 收文机关和日期公文的收文机关和收文日期应清晰地表明,以便接收方能及时确认接收和处理。
2.4公文是公文的核心部分,应包括内容明确、条理清晰、语言简练、表达准确的文字。
2.5 签发人和签发日期公文的签发人应为职位或头衔的具体人员,并标明签发日期,以确保有效性和责任归属。
2.6 印章公文的结束后,应有负责人或机关的公章盖章,以确保公文的真实性和合法性。
3.公文是行政管理和商务交流中不可或缺的重要文件形式之一。
了解公文种类及其对应格式要求,有助于提高公文的准确性和规范性,为各类机关和个人的工作提供有力的依据和参考。
公文的种类简称文种。
根据国务院办公厅1993年修订发布的《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规定,公文种类主要包括:命令(令)、议案、决定、指示、公告、通告、通知、通报、报告、请示、批复、函、会议纪要。
公文作为传达和贯彻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联系和处理各级机关公务的工具,体现着组织的意志,表达着组织的主张,显现着组织活动的行为目的。
因此,公文的种类和体式取决于公文的性质和公务活动的内容与方式。
不同的文种反映着公文不同的内容与作用。
各机关在拟制公文时,必须从实际需要出发,根据本机关的职权范围、所处地位与发文目的,正确使用文种。
在机关单位,除了应用公文之外,经常用到的还有常用文书。
常用文书包括:计划类、总结类、讲话类和信息类等。
通告一、通告的概念通告适用于在一定范围内公布应当遵守或者周知的事项。
二、通告的特征(一)用于宣布一般性事项,有别于公告宣布重大事项。
(二)通告只在国内一定范围内公布,有别于公告向国内也向国外公布。
(三)通告可以由各级机关、人民团体、企业或事业单位发布,有别于公告只能由地位较高机关发布。
(四)通告不写抬头,无主送单位。
三、通告的种类周知类通告。
主要是使受文者了解重要情况、重要消息。
因此文中不提直接的执行要求。
执行类通告。
主要向受文者交待需要遵守、执行的政策、措施以及其他行为规范,具有一定的强制力。
四、通告的写作格式通告由标题、正文、发文机关和日期等部分组成。
标题由发文机关、事由、文种构成。
根据具体情况,也可使用发文机关加文种、事由加文种或只写“通告”二字。
正文由缘由和通告事项两部分组成。
缘由为发布通告的原因和根据,事项为须知和遵守的内容。
用“特通告如下”转承连接。
通告事项是面对大众的,应简洁明了,叙述清楚,通俗易懂,便于掌握。
结尾部分可提出要求、希望,并用“特此通告”作结。
有时也可不写,形式比较灵活。
署名和日期正文后签署发布通告的机关名称和日期。
通知一、通知的概念通知适用于批转下级机关公文,转发上级机关和不相隶属机关的公文;发布规章;传达要求下级机关办理和有关单位需要周知或者共同执行的事项;任免或聘用干部。
公文文种分类及格式文种分类(13种):命令(令)、议案、决定、公告、通告、通知、通报、报告、请示、批复、意见、函、会议纪要。
根据公文作用划分为:指挥性公文:领导和指挥下级机关工作,颁布法规、规章,具有一定指示性、强制性和约束力。
如命令、决定、批复、下行的意见、指示性通知。
报请性公文:用于汇报工作、请求指示和批准。
如报告、请示、上行的意义议案、求批函。
知照性公文:用于通知事项、通报情况、公布要求。
如公告、通告、通报、事项性通知、告知函。
商洽性公文:机关间联系、商洽工作。
如函、平行的意见。
记录性公文:记载传达会议精神。
如会议纪要。
根据公文传递方向划分为:上行文:下级机关向上级机关的发文。
如报告、请示、意见。
下行文:上级机关下达给下属机关,用于隶属关系的上下级之间,上传下达,沟通情况。
如命令、决定、公告、通告、通知、批复。
平行文:用于不相隶属的机关、同系统平级机关或不同系统的任何机关之间,商洽联络、交流信息。
如议案、平行的意见、函等。
文件处理时限划分为:平件(常规办理)、急件(迅速传递、处理)、特急件(急速传递、随到随办)电报、明电处理时限划分为:平急(常规传递)、加急(3天内传递、办理)、特急(当天内传递、办理)、特提(急速传递、随到随办)文件秘密程度划分为:秘密、机密、绝密标准公文格式包含:版头:红色反线以上部分。
(公文份数序号、保密等级和期限、紧急程度、发文机关标识、发文字号、签发人等)主体:文件主要部分。
(标题、主送机关、正文、附件说明、成文单位及日期、印章、附注、附件等)版记:公文末页最下部(抄送机关、印制机关及时间)一、页面设置:(工具栏中点击[文件]—选择[页面设置])页边距(厘米):上3.9,下3.5,左2.9,右2.6方向:纵向纸张(厘米):A4,21×29.7版式(厘米):页眉1.5,页脚2.2文档网络:无网格*其余没有标注均按电脑默认状态二、段落及字体设置:(全选文件再进行设置)段落:(全选文件后右击选择[段落])对齐方式:两端对齐,大纲级别:正文文体缩进:左、右0字符,特殊格式:首行缩进2字符间距:段前、段后0行,行距:固定值28磅字体:(全选文件后右击选择[字体])中文字体:仿宋,西文字体:Times New Roman字形:常规,字号:三号字符间距:缩放100%,间距:标准,位置:标准文字效果:无*其余没有标注均按电脑默认状态三、页码设置:(工具栏中点击[插入]—选择[页码])位置:页面底端(页脚),对齐方式:居中或外侧首码显示页码:勾选格式:数字格式选择[—1—]*页码设置完后,将任意页码数字选取,设置页码字号为:四号,宋体正式文件的页码对齐方式为外侧,汇报材料页码对齐方式为居中红色反线:粗实线,线粗为1mm,长度为156 mm(即图文区宽度,同版心)秘密等级:3号黑体字,顶格标识在版心右上角第1行,两字之间空1字,秘密等级和保密期限之间用“★”隔开。
指示公文范本
[公文标题]
指示
[公文编号]
编号:XXX/XXXXX/XXXX
[公文日期]
日期:YYYY年MM月DD日
[收文单位]
XXX部门/单位
XXX部门/单位地址
[主送单位]
XXX部门/单位
XXX部门/单位地址
[抄送单位]
XXX部门/单位
XXX部门/单位地址
XXX部门/单位地址
[标题]
关于XXXX的指示
[正文]
尊敬的各位领导、同事们:
根据XXXX事项的紧急性和重要性,本人决定发布以下指示:
1. XXXX事项的背景和重要性的简述。
2. 目前已采取的措施和取得的成果的概述。
3. 针对XXXX事项,本人制定了以下具体的指示:
(1)XXXX指示1内容。
(2)XXXX指示2内容。
(3)XXXX指示3内容。
4. 本指示自发布之日起生效,各相关部门和责任人务必按照指示内容,认真落实措施,并及时向本人汇报进展情况。
5. 如果在执行过程中,遇到问题和困难,请第一时间向XXX
部门或本人汇报,以便随时做出调整和解决问题。
6. XXXX事项的最终目标和预期成果的说明,鼓励大家共同
努力,在规定时间内完成。
特此指示,请各相关单位和责任人按照指示内容和时限执行,确保任务的顺利完成。
如果有其他需要补充或调整的地方,请及时向本人反馈。
谢谢各位的合作!
[落款]
领导姓名
单位
日期。
公文知识与公文写作一、什么是公文1、指令性公文。
内容要明确,格式要规范,行政约束力极强,下级必须严格贯彻执行。
主要文种有:命令、指令、指令性的通知、通告等。
2、指示性公文。
指导下级机关工作,阐明工作原则、方法和措施,是下级机关开展工作的依据。
主要文种有:指示、批复、通知、函等。
3、呈请性公文。
下级向上级机关汇报工作,反映情况,请求批准答复时使用的文件。
主要有报告、请示等。
4、决策性公文。
对于重大问题,重要事项作出决断性的结论和安排,下级机关受文后必须严格遵守和执行。
主要有决定和决议。
5、公布性公文。
向群众公布应当遵守的事项。
布告、公告、通告。
6、记录性公文。
会议纪要。
(二)按引文关系划分1、下行公文。
是指上级机关向下级所属机关发送的各种公文。
如命令、指令、指示和批复等。
2、上行公文。
下级机关向上级领导机关呈送的各类公文。
如请示、工作报告和上行函等。
3、平行公文。
同级机关或者不相隶属的机关之间来往的文件。
如公函、通知等。
1、标题标题是公文的基本组成部分。
一般由行文机关名称、发文事由和文件种类三部分组成。
如《国务院关于重组和加强农村工作的指示》。
从语法结构上看,公文标题是一个以文种为中心词,以发文机关名称和发文事由为限制成分的较为复杂的编正词组,其中事由部分一般是由介词“关于”组成的介词结构。
标题中不使用逗号,标题的最后也不加句号,仅在并例的词或词组中间加顿号或书名号。
另外按惯例,有些文种的标题结构只有两部分或一部分。
例如:《北京市二○○五年中等专业学校招生简章》,这个标题只有事由和文种两部分。
发文机关应是北京市教育局,后面的“简章”是文种,也就是章程。
又如:《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公告》,这个标题只有发文机关和文种。
公告一般不标出事由。
再如法院的《布告》和机关内部事务性的《通知》,通常只标出文种。
为了醒目,使人从远处即可看到。
撰写公文标题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1)标题应准确、扼要、明快地揭示出全文核心内容和主要目的。
公文(gōngwén)写作根底(gēndǐ)知识(zhī shi)关于公文写作根底(gēndǐ)知识(zhī shi)五那么【篇一】一、命令,简称令,是领导机关颁发的具有强制执行性质的指挥性公文。
它具有权威性、指挥性和强制性。
就行政系统而言,国家最高领导人、国务院及其所属部委、乡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有权发布命令。
其最常用的有:公布令、行政令、嘉奖令。
它的写作要求是:(1)必须根据宪法,法律规定的权限范围发布命令;(2)要注意各类型命令写作的共同点和不同点;(3)语言要准确、凝练、庄重有力;二、议案,是供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在开会期间审议使用的一种书面文件.它的特点主要有:(1)行文关系及办理程序的法定性;(2)行文内容的单一性和可行性。
三、可以提出议案的是国家权力机关的有关机构及人员以及人民代表。
议案可分为由职能机构提的议案和由人民代表提出的议案。
它的写作要求有:(1)提出的问题重要且已具备解决的条件;(2)要注意提出的权限和时限;(3)要注意行文格式和办理程序。
四、决定,是党政机关对重要事项或重大行动作出决策和安排的指导性公文。
其特点主要是性质重要、政策性强和有约束力。
它的类型有指挥型、个案型和知照型。
各类决定的写作有相同点也有不同点。
决定的标题由决定机构、决定事由、文种三局部构成。
决定的正文,三种类型的写法略有不同。
决定的文字,要准确、鲜明、简洁。
以便于领会和执行。
五、决议,是经领导机构主持召开的会议通过的对重要事项进行决策部署的指导性公文。
其特点有二:即表达群体意志、有权威性和约束力。
决议的主要类型有决策部署和结果公布两种类型。
六、指示,是上级机关对下级机关指导工作的公文。
其特点主要是针对性和原那么性。
按照指示内容涉及的范围,指示可分为:(1)涉及全局问题,带普遍性的指示;(2)涉及局部问题,带特殊性的指示。
总的来说,指示的写作,要以政策把握方向,内容要明确扼要,条理要清晰。
公文指示范文
【公文指示范文】
敬启者:
您好!根据部门工作安排,现就以下事项向您作出指示,请您按照要求积极配合落实,保证工作的顺利进行。
一、加强日常工作管理
1. 严格按时按量完成相关报告、总结以及日常工作安排,确保质量和真实性;
2. 依据工作计划,加强团队沟通与协作,确保关键节点任务按时完成;
3. 加强工作考勤,保证出勤率和工作效率;
4. 请定期上报工作进展情况,及时反馈问题和解决方案。
二、提高业务能力
1. 每周至少安排一次业务培训和学习会议,不断提升业务能力和专业知识;
2. 对新技术、新政策等进行了解,并及时掌握应用方法;
3. 建立和完善工作经验积累机制,与团队成员共享实践经验。
三、加强团队合作
1. 强化团队协作意识,加强沟通与信息共享;
2. 鼓励团队成员之间相互支持和帮助,形成良好的合作氛围;
3. 加强团队培训,提高团队整体素质;
4. 配合其他部门的工作安排,积极协调解决工作中的问题。
四、重视作风建设
1. 严守工作纪律和职业道德,杜绝违规操作和失职行为;
2. 提倡务实、高效的工作作风,严禁敷衍塞责;
3. 加强廉洁自律教育,严禁违反纪律和规定的行为;
4. 加强个人修养,提高工作效率和服务质量。
以上指示,请务必按要求执行。
如有疑问或困难,及时向本部门汇报,我们会提供支持和协助。
相信在各位的共同努力下,我们的工作一定能取得更加辉煌的成绩。
祝工作顺利!
敬启
xx部门负责人
日期:xxxx年xx月xx日。
行政公文种类包括以下13种行政公文种类包括以下13种:1. 传达类公文传达类公文是用于传达信息、通知、指示或安排工作的公文。
它通常包括公告、通知、指示、批复等。
在正文中,应详细介绍传达的信息或通知的内容,包括时间、地点、参与人员、指示事项等。
2. 答复类公文答复类公文是对某个问题、请求或申请进行答复的公文。
在正文中,应先引用原信函、申请或请求,并对其进行回应。
回应应清楚、明确,说明决定的理由和依据。
3. 会议纪要会议纪要是对会议内容和决议进行记录和总结的公文。
在正文中,应详细概述会议的议程和讨论的重点,并罗列出与会人员、会议时间和地点。
同时,还应列出会议决议或达成的共识。
4. 调查报告调查报告是对某个事件、问题或情况进行详细调查并撰写的公文。
在正文中,应先介绍调查的背景和目的,然后逐步陈述调查过程和材料,并列出调查结果和结论。
5. 请示报告请示报告是向上级机关请示或汇报事项的公文。
在正文中,应首先说明请示的内容和目的,然后详细叙述相关情况,并提出请示或意见建议。
6. 通知公告通知公告是向特定群体发布通知或公告的公文。
在正文中,应明确公告或通知的对象和目的,详细介绍通知的内容,并附上相应的要求或提醒。
7. 申请报告申请报告是向上级机关或相关部门申请某项事务或资源的公文。
在正文中,应先说明申请的事项和目的,然后逐步陈述申请的理由和依据,并提出申请的具体要求。
8. 登记表格登记表格是用于记录相关信息和数据的表格公文。
在正文中,应清晰地罗列出表格的各个栏目和要求,并说明填写的方法、注意事项等。
9. 批复函批复函是对下级机关、个人或单位的请示报告进行答复和批复的公文。
在正文中,应引用上级机关的请示或报告,并对其进行明确的回复和批示。
10. 交办单交办单是向下级机关或相关人员交办工作的公文。
在正文中,应明确交办的事项、要求和期限,并附上相关的材料和指示。
11. 命令性公文命令性公文是向下级机关或个人发布命令或指示的公文。
公文的种类和作用模板范本:公文的种类和作用公文是指由政府部门或其他官方机构发布的文件,用于传递信息、指示行动以及落实政策。
公文具有正式性、准确性和权威性,对于管理机构和组织之间的沟通和协作起到重要的作用。
以下将详细介绍各种公文的种类和作用。
一、公告(Notice):公告是政府机关或主管部门向社会公众发布重大事项、政策、通知等信息的一种公文形式。
其主要作用是向公众传达特定的信息,宣布政策,告知社会各界相关事宜。
二、通知(Notification):通知是一种向特定对象发出的公文,用于传达具体的要求、指示或命令。
通知通常由上级机构或主管部门向下级机构、个人或团体发布,目的是确保信息的准确传递,并促使相关行动的执行。
三、指示(Directive):指示是一种具有命令性质的公文,由上级机构或主管部门向下级机构发出,用于指导和规范工作。
指示具有强制性,要求下级机构或个人按照指令进行具体操作,确保工作的有序进行。
四、决议(Resolution):决议是一种由集体决策机构(如议会、委员会等)通过的公文形式,用于表决通过某项事项或政策。
决议具有约束性,要求相关方遵守决议内容,并根据决议要求采取相应的行动。
五、公报(Bulletin):公报是一种定期发布的公文,用于汇总和发布有关特定领域的信息和事件。
公报通常由相关部门或机构编制,内容涉及政策解读、工作进展、统计数据等,以便向社会公众提供全面的信息参考。
六、公函(Letter):公函是政府机关或主管部门向其他机构或个人发送的正式信函。
公函一般用于传递重要文件、授权或请求提供信息等,具有公文的形式和作用。
七、报告(Report):报告是一种详细陈述特定问题、事务或研究结果的公文形式。
报告一般由相关机构或组织编制,用于汇报工作进展、提出建议、总结经验教训等。
报告具有分析、评估和解决问题的功能。
以上是公文的主要种类和作用,不同类型的公文在具体的管理和沟通中起到不同的作用。
公文主要种类The document was prepared on January 2, 2021
公文主要种类
一、命令令、指令
发布重要的地方性行政规章,采取重大强制性行政措施,任免、奖惩有关人员,撤销下级机关不适当的决定等,用“命令令”.
发布指示性和规定性相结合的措施或要求,用“指令”.
二、决定、决议
对重要事项或重大行动做出安排,用“决定”.
经会议讨论通过并要求贯彻执行的事项,用“决议”.
三、指示
对下级机关布置工作,阐明工作活动的指导原则,用“指示”.
四、布告、公告、通告
公告应当普遍遵守或周知的事项,用“布告”.
向国内外宣布重要事项,用“公告”.
在一定范围内公布应当遵守或周知的事项,用“通告”.
五、通知
发布行政规章,转发上级机关、同级机关和不相隶属机关的公文,批转下级机关的公文,要求下级机关办理和需要周知或共同执行的事项,用“通知”.
六、通报
表彰先进,批评错误,传达重要情况,用“通报”.
七、报告、请示
向上级机关汇报工作、反映情况、提出建议,用“报告”.向上级机关请求指示、批准,用“请示”.
八、批复
答复请示事项,用“批复”.
九、函
相互商洽工作,询问和答复问题,向有关主管部门请求批准等,用“函”.
十、会议纪要
传达会议议定事项和主要精神,要求与会单位共同遵守、执行的,用“会议纪要”.。
常用公文种类公文定义适用范围及格式1.命令:用于上级向下级发布强制性指令的公文。
命令公文通常包含明确的指示和期限,要求接收方立即采取行动。
2.通知:用于传达信息、通告或公告的公文。
通知公文通常用于向相关人员或单位传达重要的变更、活动或其他相关事项。
3.请示:用于向上级请求批准或征求意见的公文。
请示公文通常包含相关背景信息和问题描述,并请求对方提供指导或许可。
4.报告:用于向上级或其他相关方汇报工作、情况或研究结果的公文。
报告公文通常包含详细的数据、分析和结论,提供决策依据。
5.批复:用于回复请示或请求的公文。
批复公文通常包含对方提出的问题或请求的答复、解释或决策,并可能包含进一步指示或要求。
公文定义:公文是指政府机关、事业单位、企事业单位、团体以及其他组织机构为了处理公务而形成并向有关单位或个人传达的正式文件。
公文起到指示、通知、请示、报告等功能,具有正式性、严肃性和权威性。
适用范围:公文适用范围广泛,涵盖政府、企事业单位和其他组织机构等各个领域。
政府机关包括中央政府、地方政府、部门机关等;企事业单位包括国有企业、民营企业、事业单位等;其他组织机构包括非营利组织、社团组织、团体组织等。
不同组织和机构在处理公务时,都需要使用公文作为正式文件来传达指示、通知、请示、报告等信息,确保工作的规范性和效率。
格式:公文的格式一般包括标题、发文机关、日期、收文机关、正文、落款、密级、附件等内容。
1.标题:一般位于公文顶部中央,用于简洁明了地描述该公文的主要内容。
2.发文机关:位于公文标题下方,标明该公文的发出单位的全称或简称。
3.日期:位于发文机关下方,标明该公文的起草日期或发布日期。
4.收文机关:位于日期下方,标明该公文的接收单位的全称或简称。
公文15个种类不同公文区别于其它文章的主要特点是公文是具有法定效力于规范各式的文件。
那么大家知道15个公文种类的不同是在哪儿吗?下文是小编收集的公文15个种类不同,欢迎阅读!公文15个种类不同:决议决定命令第一种类:决议。
《党政机关公文处理工作条例》(以下简称《条例》)比原《办法》增加了两个文种,一个是决议,另一个是公报。
这样目前的文种由原来的13个增加到现在的15个。
在公文处理工作中,对于每一个文种都应当很好地掌握,特别是党政机关公文审核把关人员,应当熟悉每个文种的特点及适用范围。
就决议而言,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掌握:第一,概念:决议是指党的领导机关就重要事项,经会议讨论通过其决策,并要求进行贯彻执行的重要指导性公文。
一般具有权威性和指导性。
第二,适用范围。
适用于会议讨论通过的重大决策事项。
为2012年4月16日,中办、国办联合印发了《党政机关公文处理工作条例》中新增的正式公文文种。
决议是指党的领导机关就重要事项,经会议讨论通过其决策,并要求进行贯彻执行的重要指导性公文,也是应用写作重点研究的文体之一。
从这一适用范围看,它还是主要用于党的领导机关就重要事项做出的重大决策。
第三,主要特点:一是制发程序上的规范性。
决议的形成,按照一定的组织程序,它所要贯彻的决策事项,必须经过集体讨论和表决通过后形成,以会议名义发布。
二是效力上的权威性。
决议是经过党的会议讨论通过才能生效并由党的领导机关发布的,是党的领导机关意志的反映。
决议的内容事关重要决策事项,一经发布,必须坚决执行。
三是适用对象的普遍性。
一经发布,适用于所属的每一个组织、团体、个人,任何组织、团体、个人不得例外。
三是思想上的指导性。
五是时效上的长期性。
第四,决议的写法:决议由首部和正文两部分组成。
1.首部。
包括标题和成文时间两个项目。
1)标题。
决议的标题有两种形式:一种是由发文机关(或会议名称)、事由和文种构成;另一种是事由和文种构成。
2)成文时间。
指示性公文命令
-->
是一种指挥性公文,按现行习惯,指示多为中央国家机关对地方各级行政机关使用,省级机关以下已很少使用。
下文是,欢迎阅读!
:适用范围
指示适用于对下级机关布置工作、阐明工作活动的指导原则,它是一种指挥性公文,按现行习惯,指示多为中央国家机关对地方各级行政机关使用,省级机关以下已很少使用;各级政府的职能部门、各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一般用得更少。
指示往往要阐明工作活动的方向、方针、政策问题,至少也要阐明工作活动的指导原则,因此越是级别高的领导机关越适于使用此种公文。
:分类和特点
指示根据情况,一般可分为方针政策性指示和布置工作的指示。
方针政策性指示。
这种指示的主要任务是传达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
指导下级机关如何贯彻执行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或对违背、歪曲党和国家方针政策的现象如何加以纠正提出指导性意见。
如《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制止乱砍乱伐森林的紧急指示》。
布置工作的指示。
这种指示主要是向下级机关布置工作,交代任务,阐明工作活动的指导原则和方法,既可以针对下级机关某项工作问题发出指示,也可以针对全局性工作和普遍性问题发出指示。
如《国务院关于重视和加强有机肥料工作的指示》。
指示是一种政策性、指导性很强的公文,其特点有如下几个方面。
较强的政策性。
因指示属指挥性公文,它是上级领导机关根据有关法律、法规对下级机关布置工作,所以内容具有很强的政策性,是搞好某项工作的基本依据。
有些指示本身就是政策规定。
鲜明的指导性。
作为一种公文,指示要阐明工作活动的指导原则,由此它不仅要向下级机关布置某项工作,而且要着重说明为什么要做这项工作,下级机关应该怎样去做好这项工作,包括指导方针和原则、基本要求、方法步骤、注意事项等,其指导性在指挥性公文中显得极为鲜明。
既有原则性又有灵活性。
指示的内容,不像命令那样硬性规定,强制执行。
指示允许下级机关在服从指示原则的前提下,根据各自的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地执行,也就是给下级机关留有回旋的余地,尤其是方式方法上允许有灵活性而不宜强求机械划一。
语言的平和性。
指示的语言与内容相适应,既明确坚定讲究原则,又平和舒缓不乏灵活。
它不像命令那样强硬和决断。
指示
布置工作,阐明工作活动的指导原则,既讲清任务与要求,又讲清政策、方法、步骤和措施,说理充分,语气平和舒缓。
:基本格式和写法
指示由标题、发文字号、主送机关、正文、发文机关和日期等组成。
其中标题,发文字号、主送机关、发文机关和日期,与一般通用公文要求相同,这里不再赘述。
指示的正文,一般由指示缘由、指示事项、执行要求三部分组成。
指示缘由。
这是正文的开头部分,说明发布指示的原因、目的、依据、意义,其目的是使下级机关明了指示的目的性、重要性和针对性,引起高度重视,从而提高贯彻上级指示的自觉性和积极性。
在提出问题并作分析说理时,既要做原则概括,又要说理透彻、充分,有较强的说服力。
指示事项。
这是正文的主体部分,主要阐述有关方针政策,布置工作任务,提出工作原则、政策界限、方法步骤以及要求措施等。
指示事项要有针对性,对下级机关布置工作,要针对实际,切合下情,抓住问题的关键,不能无的放矢地瞎指挥。
指示事项还要注意体现超前性,要站得高,望得远,高屋建瓴,分析工作中可能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以及就如何解决这些问题提出指导性的意见,使下级机关心明眼亮,深刻领会上级意图,真正体现上级指示的应有价值。
执行要求。
这是正文结尾的部分,一般采用习惯尾语,如以上指示,希认真研究执行。
也可提出执行的步骤、职责以及执行情况如何反馈,还可以提出希望和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