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for语句实现循环结构
- 格式:pdf
- 大小:525.56 KB
- 文档页数:14
方法/步骤1:我们常用的for循环语句有两种,一个是for ……next结构;一个是For each……next结构。
这两种结构主要都是针对多数据循环遍历的时候用到的。
那么下面我将分别来介绍一下两种循环结构的具体用法,首先还是要打开VBA编辑器方法/步骤2:1.for……next结构这个结构一般是这样的:for i=初始值 to 结束值 step 步长值……next具体解释一下,初始值指的是循环开始的值,结束值指的是循环结束的值,实质上就是i值得一个判断,如果i值在起始值和结束值之间,那么进入循环语句,然后i值每运行到next语句后会自动加一个步长值,直至i值超出了初始值到结束值这个范围,循环才会结束。
这里要说明一下”step 步长值“往往是省略掉的,省略掉的话,步长取默认值为1。
下面将以一段小实例来具体说明这个结构的用法:实例:在sheet1工作表中一次输出1到10这个数,显示在第一列中。
程序:Sub 循环语句()Dim i As IntegerFor i = 1 To 10Cells(i, 1) = iNextEnd Sub方法/步骤3:步长为+2的for循环结构这里我们看一下一个示例程序吧 程序:Sub 循环语句()Dim i As IntegerFor i = 1 To 10 Step 2Cells(i, 1) = iNextEnd Sub方法/步骤4:步长为-1的for循环结构这里同样的我们来看一下当step值为-1的时候,程序又会是如何的呢? 看下面实例程序:Sub 循环语句()Dim i As IntegerFor i = 10 To 1 Step -1Cells(i, 1) = iNextEnd Sub方法/步骤5:2.for each……next结构具体结构:For each 对象变量 in 对象集合……next具体解释一下,这里我们看到和上一个结构的而不同的是上面一种结构主要是数值变量,而这种结构是对象变量。
循环结构的程序实现—for语句教学设计参考答案: for lang in langs: if len(lang) <= 6: print(lang)②学生自主学习教材中关于range 函数的使用及其说明。
随后编程实现输出20以内的偶数。
参考答案1:for i in range(2, 22, 2): print(i)参考答案2: for i in range(2, 21): if i % 2 == 0: print(i)●学习任务—讨论for 语句的特点和使用场景 问题:for 语句有何特点?什么情况下使用比较合适?参考答案:for 语句是在一个序列上循环,并通过序列的元素数量来控制循环次数,因此在循环次数明确的情况下使用for 语句比较方便。
●学习任务—热量消耗计算人体运动时,热量的消耗取决于多方面的因素。
进行同样的运动,体重越重所消耗的热量就越高。
运动项目、运动强度、运动量等因素的不同也会导致所消耗的热量有较大的差异。
请查阅相关资料,估算某一天你的主要运动所消耗的热量,并编程计算总量。
任务1:通过网络查找运动、运动时间、热量消耗之间的关系,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将自己一天当中主要运动的时间和该运动消耗的热量绘制成表格。
然后根据绘制的表格抽象出总热量计算的公式。
从网络上查找到的运动需要消耗的热量主要和运动类型及其运动时间有关,比如慢走一般是1小时4公里,消耗的热量是255卡,单车1小时消耗的热量是415卡。
所以,在绘制表格的时候要表明运动项目,每小时的消耗和运动时间(单位为小时)。
分析表,可以得到热量消耗的计算模型如下:s = ∑a i b in i=0(其中s 为总热量,a i 为运动每小时消耗热量,b i 为该项运动运动时间。
)任务2:小组合作讨论绘制该算法的流程图。
任务3:小组合作编写“热量消耗”计算的完整程序。
参考答案:在本算法中,我们为了确保存储数据的完整性和可读性,结合前面学过的分支结构解决简单算法问题。
标题:深度解析C 语言中的 for 循环语句及例题在C 语言编程中,for 循环语句是最常用的循环结构之一。
它可以让程序重复执行一段代码,直到达到指定的条件。
在本文中,我将深入探索 C 语言中 for 循环语句的概念、语法结构和实际应用,并通过例题解析帮助您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这一重要的编程知识。
1. for 循环语句的基本结构在C 语言中,for 循环语句的基本结构如下:```for (初始化表达式; 条件表达式; 更新表达式){循环体语句;}```其中,初始化表达式用于初始化循环变量的初始值;条件表达式是循环执行的条件,如果条件为真,则执行循环体语句;更新表达式用于更新循环变量的值,以便控制循环的次数。
2. for 循环语句的实际应用下面通过一个简单的例题来演示 for 循环语句的实际应用场景:```#include <stdio.h>int main() {int i;for (i=1; i<=5; i++) {printf("This is iteration %d\n", i);}return 0;}```在以上示例中,我们使用 for 循环语句实现了输出 "This is iteration i" 的功能,其中 i 从 1 到 5 依次递增。
通过这个例题,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 for 循环语句的执行过程和效果。
3. for 循环语句的深入解析在实际编程中,for 循环语句还可以嵌套使用,或者与 break、continue 等关键字配合使用,以实现更复杂的控制流程。
我们还可以在条件表达式中使用逻辑运算符或者关系运算符,以实现更灵活的循环控制。
这些深入的应用将在后续的例题中逐一讲解。
总结 & 理解通过本文的深度解析和相关例题的讲解,相信您已经对 C 语言中的for 循环语句有了更加全面和深入的了解。
在实际开发中,for 循环语句是必不可少的一部分,熟练掌握它将有助于提高编程效率和代码质量。
for循环和while循环是程序设计中常用的两种循环结构,它们可以让程序重复执行一定的操作,使程序更加灵活和高效。
在实际编程中,合理运用for循环和while循环可以大大提高程序的运行效率,本文将围绕for和while语句的用法展开详细的探讨。
一、for循环的基本语法1. for循环的基本结构for循环是一种在已知循环次数的情况下使用的循环结构,其基本语法如下:for(初始化表达式; 条件表达式; 循环后表达式){//循环体}其中,初始化表达式用于初始化循环变量,条件表达式用于判断是否执行循环体,循环后表达式用于更新循环变量的值。
2. for循环的示例下面是一个使用for循环计算1到100的和的示例代码:int sum = 0;for(int i=1; i<=100; i++){sum += i;}cout << "1到100的和为:" << sum << endl;二、while循环的基本语法1. while循环的基本结构while循环是一种在未知循环次数的情况下使用的循环结构,其基本语法如下:while(条件表达式){//循环体}当条件表达式为真时,执行循环体,否则退出循环。
2. while循环的示例下面是一个使用while循环计算1到100的和的示例代码:int sum = 0;int i = 1;while(i <= 100){sum += i;i++;}cout << "1到100的和为:" << sum << endl;三、for循环和while循环的比较1. 使用场景for循环适用于在已知循环次数的情况下,特别是当循环次数为固定值时,使用for循环更为简洁明了。
而while循环适用于在未知循环次数的情况下,特别是当循环次数受条件限制时,使用while循环更加灵活。
for循环结构
for语句属于控制结构中的循环结构。
是控制结构中非常重要的一种结构。
当程序中需要按照一定条件重复执行一些语句时使用循环结构。
例如实现1加到100的和的程序,需要重复计算相加功能,这样的程序就适合用循环结构来实现。
而for常用于设计已知循环次数的程序。
for 循环的语法:
程序进行循环后首先执行语句1为循环变量赋初值,然后执行语句2是否符合循环条件,如果符合,执行循环体中的代码块并执行语句3,否则退出循环。
示例:
for…in
for…in循环结构又称为遍历循环结构。
常用于数据集合的循环比如数组。
此结构不需要指定循环次数,会自动从第一个元素循环遍历到最后一个元素。
例如:
建议练习:
使用for循环实现1加到100的和,并输出结果。
使用for…in循环实现数组遍历。
用f o r语句实现循环(教案设计者:武冈职业中专陈小亮)教学内容:《C程序设计》第五章第四节for循环课时安排:1学时(内容讲解30分钟,练习10分钟,总结反馈5分钟)教学目的:1、熟练掌握for循环语句的基本语法2、灵活掌握for循环语句中三个表达的各种变化3、学会在for循环中使用break语句和continue语句4、灵活运用for循环解决实际问题教学重点:1、for循环语句的基本语法2、break语句和continue语句在for循环中的运用教学难点:1、for循环语句中三个表达的各种变化的理解2、使用for循环结构设计程序教学方法:多媒体讲解、演示、实践操作、实题巩固板书设计:以多媒体电视为主,黑板只板书知识点与学生的提问教学过程:导课:1、提问检验while语句、do-while语句实现循环的基本语法及运行过程。
(根据学生掌握情况适当复习与板书)。
2、再次分析循环结构设计的原理,退出循环的控制条件,while、do-while 实现循环的区别,引入新知识点“for语句实现循环”。
一、for语句实现循环的基本语法(运用多媒体讲解下列内容,动画强调基本格式及执行过程)1、for语句格式:for (表达式1;表达式2;表达式3){循环体}2、语句执行过程:①先计算表达式1的值。
②再计算表达式2的值,若其值为真,则执行循环体一次;否则跳转第⑤步。
③然后计算表达式3的值。
④回转上面第②步。
⑤结束循环,执行for语句下面一个语句。
说明:(1)、表达式1一般为赋值表达式,用于进入循环之前给循环变量赋初值。
(2)、表达式2一般为关系表达式或逻辑表达式,用于执行循环的条件判定,它与while、do-while循环中的表达式作用完全相同。
(3)、表达式3一般为赋值表达式或自增 (i=i+1 可表示成i++)、自减(i=i-1可表示成i--)表达式,用于修改循环变量的值。
(4)、如果循环体部分是多个语句组成的,则必须用大括号括起来,使其成为一个复合语句。
《Python程序设计》Python循环结构实验报告三、实验过程与结论:(经调试正确的源程序(核心部分)和程序的运行结果)1编写程序,输出九九乘法表;代码实现:for i in range(1,10):for j in range(1,i+1):print("{}*{}={:<3}".format(j,i,i*j),end="")print("")结果截图:2.编写程序,利用for循环计算1+2!+3!+˙˙˙+10!的结果;代码实现:s=0t=1for i in range(1,11):t=t*is=s+tprint("运算结果是:{}".format(s))结果截图;3.编写程序,利用for循环打印倒立的三角形代码实现:for w in range(1,10):print(" "*(15-w),end="")for y in range(1,2*w):print("*",end="")print()结果截图:4.编写程序,利用for循环计算1-100的偶数累加和;代码实现:n=100sum=0for i in range(int(n/2)):i=i*2+2sum=sum+iprint("1到100的偶数之和为:",sum)结果截图:5.编写程序,利用while循环打印平行四边形。
代码实现:i=1w=eval(input("请输入行数:")) v=eval(input("请输入列数:")) while i<=w:j=1while j<=i-1:print(" ",end="")j+=1j=1while j<=v:print("*",end="")j+=1print()i=i+1结果截图;。
android for循环用法Android for循环用法Android开发中,经常需要使用循环来重复执行某个操作,而for 循环是最常用的一种循环结构。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见的Android for 循环用法,并详细讲解它们的使用方式。
1. 基本的for循环基本的for循环是最常见的一种循环结构,它由三个部分组成:for (初始化; 循环条件; 增量) {// 循环体}•初始化:在循环开始之前执行一次的语句,通常用于声明并初始化循环变量。
•循环条件:判断是否继续循环的条件,只要条件为真,循环就会继续执行;如果条件为假,则跳出循环。
•增量:每次循环结束之后执行的语句,通常用于改变循环变量的值。
2. 遍历数组在Android开发中,我们经常需要遍历数组来处理数据。
使用for循环可以轻松地遍历数组的每个元素,例如:int[] numbers = {1, 2, 3, 4, 5};for (int i = 0; i < ; i++) {// 处理数组元素int number = numbers[i];// ...}在上述代码中,我们使用循环变量i来依次访问数组numbers的每个元素,并进行相应的处理。
3. 迭代集合除了数组,我们还经常需要遍历集合来处理数据。
Android提供了许多集合类,如List和Set,我们可以使用for循环来迭代这些集合的元素,例如:List<String> fruits = new ArrayList<>(); ("apple");("banana");("orange");for (String fruit : fruits) {// 处理集合元素// ...}在上述代码中,我们使用for-each循环来迭代List集合fruits 中的每个元素,并对其进行处理。
4. 循环嵌套有时候,我们需要在一个循环中嵌套另一个循环来处理复杂的逻辑。
循环结构(for、while)3.4⽤for语句实现循环结构什么是循环结构for语句1.什么是循环结构?循环结构⼜称为重复结构,是利⽤计算机运算速度快以及能进⾏逻辑控制的特点来重复执⾏某些操作。
重复执⾏的部分称为循环体。
2.for语句格式:当步长为1时,表达式2可省略。
说明:1、 for语句针对向量的每⼀个元素执⾏⼀次循环体。
2、退出循环之后,循环变量的值就是向量中最后的元素值。
3、当向量为空时,循环体⼀次也不执⾏。
计算圆周率π(1)利⽤⽆穷级数展开式求π的近似值。
(迭代法)这是求n个数之和的累加问题,可⽤以下递推式来描述: y i=y i-1+f i (y0=0) // 上次循环的累加和加上当前的累加项f可⽤以下赋值语句来实现。
y=y+f其中累加项f的符号可⽤以下赋值语句来实现(每循环⼀次反号⼀次)。
g=-g累加项f就可⽤以下赋值语句来实现。
f=g/(2*i-1)程序:y=0; //y存放最后的累加值g=-1; //类加项的符号n=input('n=?’);for i=1:ng=-g; //每⼀次先求符号y=y+g/(2*i-1); //累加到y中endpai=4*y迭代法:设置⼀个变量(称为迭代变量y),其值在原来值得基础上按递推关系计算出来。
迭代法就⽤到了循环的概念,把求n个数之和的问题转化为求两个数之和的重复。
⽤向量求和的⽅法实现程序:n=input('n=?');x=1:2:(2*n-1); //⽣成⼀个向量xy=(-1).^(2:n+1)./x; //y的各累加项pai=sum(y)*4 //sun函数(2)利⽤定积分的近似值求π的近似值。
求函数f(x)在[a,b]上的定积分,就是求曲线y=f(x)与直线x=a,x=b,y=0所围成的曲边梯形的⾯积。
近似求出每个⼩曲边梯形⾯积,然后将n 个⼩曲边梯形的⾯积加起来,就得到总⾯积,也就是定积分的近似值。
a=0;b=1;n=input('n=?');h=(b-a)/n; //求宽度x=a:h:b; //n+1个⾃变量的值f=sqrt(1-x.*x); //点乘s=[];for k=1:n s1=(f(k)+f(k+1))*h/2; //⼩梯形的⾯积 s=[s,s1]; //s1追加到s中去endpai=4*sum(s)//当然matlab也提供了关于数值积分的标准函数(3)利⽤蒙特卡洛法求π的近似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