妇科腹部手术病人的护理
- 格式:ppt
- 大小:2.50 MB
- 文档页数:25
简述妇科腹部手术后患者的护理措施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妇科腹部手术已经成为常见的治疗方式。
在妇科腹部手术后,患者需要接受特殊的护理措施,以促进伤口愈合、减轻疼痛、预防感染和其他并发症的发生。
本文将简要介绍妇科腹部手术后患者的护理措施。
1. 伤口护理:术后第一时间,应对伤口进行清洁,使用温盐水或医生指示的消毒液进行轻轻地清洗。
之后,用干净的纱布轻轻擦干伤口,并进行敷料更换。
注意定期更换敷料,保持伤口干燥和清洁,预防感染的发生。
2. 疼痛管理:术后可能会出现一定程度的疼痛不适,可以根据医生的建议使用止痛药物缓解疼痛。
同时,患者需要避免剧烈活动和过度用力,以避免引起疼痛加重或伤口裂开。
3. 密切观察:术后患者需要进行密切观察,包括血压、体温、心率等生命体征的监测。
特别是对术后出血、感染和其他并发症的早期发现和处理十分重要。
4. 饮食调理:术后患者需要遵循医生的饮食建议,通常会推荐患者采用低脂、低刺激性的饮食,避免辛辣、油腻和刺激性食物。
饮食应以易消化、富含维生素和蛋白质的食物为主,有助于促进伤口愈合和恢复。
5. 动态观察:术后患者需要定期进行复查,包括拆线、病理检查和其他必要的检查。
这些检查有助于了解伤口愈合情况、手术效果和术后恢复情况。
6. 预防感染:术后患者需要保持伤口干燥和清洁,避免伤口受到外界污染。
在更换敷料时,要注意洗手和穿戴无菌手套,减少交叉感染的风险。
此外,术后患者还需要遵循医生的抗生素使用指导,预防术后感染的发生。
7. 心理护理:术后患者可能会出现焦虑、恐惧和情绪波动等心理问题。
护理人员需要给予关心和安慰,积极倾听患者的心理需求,并提供必要的心理支持和指导,帮助患者积极应对术后恢复阶段的困难和挑战。
8. 体力活动:术后患者需要逐渐恢复体力活动,但要避免剧烈运动和过度用力。
可以根据医生的建议进行适量的活动,如散步、伸展运动等,有助于促进血液循环和恢复。
9. 定期复诊:术后患者需要按照医生的要求定期复诊,及时了解伤口愈合情况和术后恢复进展。
妇产科腹部手术护理常规(术后)【护理评估】1、与麻醉师和(或)手术室护士做好床边交接。
评估手术类型和麻醉方式,了解手术和麻醉情况、手术过程、术中出血、输血、补液及特殊用药等。
2、评估生命体征、切口状况、引流管、疼痛、肢体功能及肠蠕动恢复等情况。
3、评估有无术后出血、感染、切口裂开及深静脉血栓形成等并发症的发生,判断预后。
4、评估心理和社会支持状况。
【护理措施】1、体位:平卧6 小时后,如果病情稳定,取低半卧或半坐卧位。
2、生命体征观察:观察病人意识、体温、脉搏、呼吸、血压变化,常规吸氧,按医嘱持续心电监护测量血压、脉搏、呼吸、氧饱和度,如有异常及时报告医生处理,并酌情延长监测时间,直至平稳。
术后 3 天连续测体温每日3 次,术后3 天左右体温可稍升高,一般不超过38℃,此为术后吸收热。
3、管道护理:(1)引流袋位置不要高于床铺或拖至地面。
(2)翻身时勿使导管牵拉、受压、扭曲。
(3)保持引流通畅。
(4)观察并记录引流液量、色、性状变化,必要时每小时记录。
发现尿量少、色深、持续血尿,应报告医生处理。
(5)子宫广泛切除术后拔尿管前2-3 天按医嘱定时开放导尿管,有利于膀胱功能的恢复。
(6)腹腔引流管术中未行腹腔化疗者,术后长期开放引流;术中行腹腔化疗或者有特殊药物放置应遵医嘱夹闭一段时间后开放。
4、活动:(1)卧床期间勤翻身,防止压疮发生,促进肠蠕动恢复,防止肠粘连。
(2)下肢多做主动屈曲、伸展等运动,也可指导腿部按摩,防止下肢静脉血栓形成。
(3)根据病情鼓励早期下床活动,注意循序渐进,防止意外晕厥。
5、饮食:(1)术后6 小时内禁食、禁饮,6 小时后可酌情进流质,如米汤、蛋花汤、萝卜汤等,忌牛奶、豆浆、麦片和特别甜的食物,防止肠胀气。
(2)肛门排气后可酌情进软食,如粥、馄饨、面条、水饺、水果等,加强营养,有贫血的病人指导高铁饮食。
(3)如果手术范围大、涉及肠道则遵医嘱适当推迟进食时间。
6、切口护理:(1)观察有无红肿渗出,遵医嘱每日红外线照射。
简述妇科腹部手术后患者的护理措施妇科腹部手术后,患者需要特殊的护理措施,以确保手术部位的愈合和患者的康复。
下面将对妇科腹部手术后患者的护理措施进行简要概述。
1. 术后观察和监测:术后患者应密切观察,包括监测血压、心率、体温和呼吸等生命体征的变化。
特别关注有无出血、感染、血栓形成等并发症的出现。
2. 疼痛管理:手术后可能会出现不同程度的疼痛,护理人员应根据患者的疼痛程度和个体差异,合理选用适当的镇痛方法,如口服镇痛药、静脉注射镇痛药或局部镇痛等。
3. 伤口护理:对于手术切口,护理人员需要定期更换敷料,保持伤口清洁干燥。
在更换敷料时注意消毒,避免交叉感染。
4. 饮食与排便:术后患者应遵循医嘱的饮食要求,特别是对于需要禁食的患者。
此外,手术后可能会出现排便困难,因此需要鼓励患者多喝水、增加膳食纤维摄入,并在医生指导下使用缓泻药物。
5. 动静脉通路护理:如果患者需要静脉输液或给药,护理人员需要注意动静脉通路的护理,包括定期更换输液管、保持通路畅通,并注意防止感染和血栓形成的发生。
6. 活动与体位:术后患者需要适当的活动和体位护理,以促进术后康复。
护理人员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指导患者适当活动、翻身,避免长时间卧床而导致的肺部感染和深静脉血栓形成。
7. 心理支持:手术对患者的身体和心理都会产生一定的影响,护理人员需要给予患者情绪上的支持和安慰,帮助患者应对手术后的不适和恢复过程。
8. 术后复诊和康复指导:在患者出院前,护理人员应给予患者术后的复诊和康复指导,包括定期复查、饮食调理、伤口护理、注意事项等,以帮助患者更好地康复。
以上是妇科腹部手术后患者的护理措施的简要概述。
在实际护理中,还需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医生的指导,进行个性化的护理方案制定和实施。
护理人员应具备专业的知识和技能,与医生、患者及其家属积极沟通,共同促进患者的康复和健康。
妇科腹部手术后护理常规一、评估和观察要点1、手术过程是否顺利及术中出血等情况;2、腹部伤口情况;3、术后阴道出血情况;4、术后留置尿管及引流管情况;5、自理能力;6、心理状况。
二、护理要点1、妥善安置病人,根据麻醉方式不同,给予去枕平卧,头偏向一侧,氧气吸入等处理。
保暖。
2、与麻醉师交接病人情况、带回液体等。
3、固定尿管,观察尿量、尿色,保持尿管通畅。
4、固定引流管,观察引流液性质、色、量,保持引流通畅。
腹腔引流管注意观察腹部引流出口部位敷料是否干燥清洁。
5、监测生命体征,观察病人一般情况,Q 30min~1h/次。
6、保持病人呼吸道通常,及时清理呼吸道分泌物及呕吐物。
7、观察腹部伤口敷料,是否干燥、清洁,有无渗血渗液情况。
8、观察阴道出血的量、颜色等情况。
9、保持会阴清洁,会阴冲洗bid。
10、保持床单位整洁,床垫清洁、干燥、平整,如有污染及时更换。
11、防止逆行感染,尿袋及引流袋每24h更换1次。
12、术后伤口疼痛,遵医嘱给予镇痛剂。
13、观察腹胀情况,遵医嘱处理。
14、观察术后并发症征兆,一旦发现及时通知医生,并遵医嘱处理。
15、术后3日内测体温q4h,观察有无感染征兆,一旦发现,及时通知医生。
16、保持病室安静,空气新鲜,限制探视,防止交叉感染,为病人创造一个良好的修养环境。
17、遵医嘱进行饮食护理。
18、严格遵医嘱进行抗炎补液等治疗护理,遵医嘱进行术后的检查。
19.、做好生活护理,满足病人生活需要。
20、督促并协助病人拔除尿管后及时自解小便,防止尿潴留,注意观察病人是否有尿路刺激征,尿量,尿色。
21、督促并协助病人遵医嘱尽早下床活动,防止肠粘连、下肢静脉血栓,注意活动应根据病人情况循序渐进,预防虚脱与外伤。
22.、健康宣教。
23、心理护理。
三、指导要点1、指导病人采取正确的卧位,术后6h内去枕平卧,以后可以采取舒适的卧姿;带有腹部引流管的病人应尽量采取向引流出口方向侧卧、带有阴道引流管的病人可以在医生允许后采取半卧位,以利于引流。
妇科腹部手术护理常规
(一)护理评估
1、评估患者生命体征、全身营养状况和术前合并症。
2、评估患者的手术适应症
(二)护理措施
术前护理
1、消化道准备:预计手术可能涉及肠道,手术前三日进流质饮食,同时按医嘱给肠道制菌药物,手术前晚用肥皂水清洁肠道。
2、阴道准备:全子宫切除者术前一日用5%聚维酮碘擦洗阴道,尤其注意擦洗后穹窿,无性生活史者不用窥阴器,将长棉签轻轻插入阴道擦洗即可。
阴道擦洗后用2%甲紫涂宫颈及阴道穹窿。
3、常规留置导尿,保持引流通畅,以避免术中伤及膀胱,发生术后尿潴留等并发症。
术后护理
1、严密观察病情变化,监测生命体征至平稳。
2、保持导尿管和引流管通畅,注意观察引流物的颜色和量。
3、协助患者维持正确的卧位,术后6小时,鼓励床上肢体活动,预防下肢静脉血栓形成。
老年患者的卧位时间、活动方式及活动量需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调整。
4、保持伤口敷料干燥,防止感染。
5、注意进食含粗纤维的食物,以保持大便通畅,防止便秘。
(三)健康指导
1、指导患者术后进行腹部肌肉运动,增加腹部肌肉收缩力。
2、术后2个月内避免加重盆腔充血的活动,如提举重物、跳舞、长时间站立或静坐等。
3、交待患者保持会阴部卫生,术后禁止阴道冲洗。
性生活的恢复严格遵医嘱。
4、指导患者观察病情变化,如阴道流血、分泌'物异常等,应及时报告医师。
定期复查。
妇科疾病腹部手术护理常规【观察要点】1.术前观察患者情绪是否稳定。
2.术后观察患者生命体征。
3.观察有无头痛、腹胀、伤口敷料有无渗出,有无感染迹象。
4.观察各管路通畅情况,同时观察颜色,性质及量。
【护理措施】1.术前护理(1)做好心理护理术前向患者讲解疾病手术有关知识,消除患者对手术产生的焦虑、恐惧心理。
(2)饮食手术前12小时禁食,6小时禁水。
(3)术前根据医嘱做好抗生素皮试并标识,交叉配血和备血。
(4)皮肤准备嘱患者术前沐浴、更衣、剪指甲。
术前1日备皮,备皮范围:上至剑突,下至耻骨联合,外阴及大腿上1/3,两侧于腋中线。
(5)肠道准备手术前1日服用缓泻剂,晚上根据排便情况决定是否需要灌肠。
(6)阴道准备术前给予阴道消毒,每日2次。
开腹全子宫切除者术前阴道抹洗后用2%甲紫涂宫颈阴道及后穹隆,阴道填塞无菌纱布。
(7)术前1日测生命体征3次,观察有无异常变化,如:发热、月经来潮等,及时通知医生。
术前晚保证充足的睡眠,必要时给予镇静安眠药。
(8)手术当日护理术前常规留置尿管,测生命体征,入室前取下义齿、首饰、贵重物品交家属保管,备好去手术室携带的物品,如病历、输液用品等。
(9)备好麻醉床及床旁用物,如氧气、监护仪等。
必要时备好急救药品、吸引器等急救物品。
2.术后护理(1)床头交接患者回病房后,值班护士与手术室护士交接,向麻醉师了解术中情况及注意事项。
安置好患者,观察并保证各导管通畅,腹部压沙袋,注意保暖。
(2)体位根据手术及麻醉方式选择术后体位。
全麻患者去枕平卧,头偏一侧至清醒;腰麻去枕平卧12小时;硬模外麻醉去枕平卧6~8小时。
根据情况次日可取半卧位。
(3)活动术后按摩双下肢,防止血栓形成。
鼓励患者勤翻身,经常变换体位,减轻腹胀,促进肠蠕动的恢复,肠蠕动一般于术后12~24小时恢复,如术后48小时未恢复且腹胀明显者,给予肛管排气或遵医嘱皮下注射新斯的明0.5mg等处置。
(4)饮食术后根据病情6~12小时后进无奶流食,待肠蠕动恢复后逐渐过渡到半流食、普食。
妇科腹部手术的护理常规〈一〉、术前护理1、一般准备对患者做好解释工作及心理护理消除思想顾虑。
2、阴道准备凡行全子宫切除术患者术前遵医嘱每日阴道灌洗连续3天。
3、术前1天准备(1)皮肤准备术前1天淋浴、更衣、剪指趾甲、备皮。
备皮范围上自剑突,下至大腿上1/3及外阴部两侧至腋中线。
(2)胃肠道准备术前1天上午遵医嘱予番泻叶IOg冲水口服注意大便的次数、量,并交班大便不足3次者须遵医嘱予肥皂水灌肠。
②晚上12点后禁食水及药物除外。
(3)配血、做普鲁卡因皮试并记录结果测晚8时体温。
(4)术前1天晚遵医嘱口服镇静剂。
4、手术日晨准备(1)禁饮水、禁吃早餐。
(2)测体温,超过37.3℃或有月经来潮等其他异常情况报告医师。
(3)术前遵医嘱阴道灌洗及留置导尿管更换衣裤。
(4)嘱患者取下首饰、发卡、义齿及贵重物品交家属保管准备好病历认真核对姓名、住院号、床号等待手术室人员接患者。
5更换被服,准备麻醉床,做好患者回室准备。
〈二〉、术后护理1、护士接待及安置患者并了解手术过程,做好24h护理记录2、室内保持安静,空气新鲜舒适,床单位清洁,心电监护8小时。
3、执行麻醉后护理常规。
4、禁食、禁水12h后按医嘱给流质饮食,再根据肠功能恢复情况给半流质、软饭或普通饭禁奶、禁糖2-3天。
5、测体温、脉搏、呼吸、血压每30min1次到血压平稳后按常规测试。
6、留置导尿管期间注意尿管通畅观察尿的颜色和量每天2次用碘伏棉球擦洗尿道口每天更换无菌尿袋。
术后24 48h拔除导尿管协助患者排尿。
7、观察腹部切口敷料处有无渗血如有引流管者观察引流液量是否通畅有无阴道出血若伤口疼痛遵医嘱给予镇静剂。
8、做好晨晚间护理保持皮肤、口腔、头发、会阴、床单的清洁9、鼓励患者咳嗽并协助排痰勤翻身早下床活动观察患者排气时间。
10、做好健康指导及术后注意事项。
妇科腹部手术术后护理一、护理评估1、了解麻醉方式,手术方式及术中情况。
2、观察患者意识,生命体征及病情变化,伤口敷料有无渗血,腹腔引流管,尿管是否通畅,观察引流物的颜色,性状,量,受压皮肤情况。
3、观察患者术后反应,及时告知医生并予处理。
二、护理措施1、床边交接:患者回病房时,护士及时核对姓名,床号,住院号,并向麻醉师了解术中情况,观察患者意识恢复和麻醉苏醒情况,做好床边交接班,搬动患者时动作轻稳,注意保暖,检查静脉输液是否通畅,正确连接各种引流装置,并妥善固定引流袋。
2、体位护理:根据手术及麻醉方式采取不同的卧位,全身麻醉患者在尚未清醒前应去枕平卧,头偏向一侧,以免呕吐物,分泌物误入气管引起窒息,硬膜外麻醉者,去枕平卧6-8小时,蛛网膜下腔麻醉者,去枕平卧12小时,以防头痛。
如患者病情稳定,术后次日可取半卧位。
3、饮食护理:禁食6-8小时后可进流质饮食,忌食甜食及牛奶,肛门排气后可进半流质饮食,排便后进普食,鼓励进高蛋白,高维生素等营养丰富的食物。
4、病情观察(1)生命体征:严密观察生命体征变化,测血压每半小时一次,共6次至平稳。
术后每天测体温,脉搏,呼吸4次直至正常后3天改为每天1次,并做好记录。
如有内出血和休克症状立即通知医生进行处理。
(2)切口护理:观察切口有无渗血,渗液情况,保持伤口敷料清洁干燥,如敷料浸湿,应及时更换。
术后腹部放置沙袋6小时。
(3)引流管护理:凡引流管应做第二次固定。
①腹腔引流护理:如放置腹腔引流管,应保持引流管通畅,观察,记录引流液的颜色,性质及量,每天更换引流袋1次。
②尿管护理:保持尿道通畅,观察尿液颜色和量,一般于24小时后拔除尿管。
保留尿管期间,用0.5%碘伏棉球擦洗外阴,每天2次,保持局部清洁。
预防泌尿系统感染。
(4)腹胀:密切观察腹胀情况,一般术后48小时可自行排气,如腹部胀气,术后24小时肌肉注射新斯的明0.5-1毫克,或给予灌肠剂灌肠。
严重胀气者,酌情给予胃肠减压,3天未解大便者可给缓泻药。
简述妇科腹部手术后患者的护理常规
妇科腹部手术后患者的护理常规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观察: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变化,包括体温、脉搏、呼吸、血压等。
特别注意术后出血、感染等并发症的出现。
2. 检查伤口:定期检查切口的情况,观察有无渗液、肿胀、红肿等异常。
防止术后感染的发生。
3. 给予药物:根据医嘱,按时给予患者镇痛药、抗生素等药物。
4. 术后活动:根据医嘱,帮助患者进行早期床边活动,如翻身、腿部活动等,以避免深静脉血栓形成和呼吸系统感染。
5. 饮食控制:根据医嘱,给予患者适量的容易消化、不易引起腹胀的食物。
避免油腻、辛辣食物。
6. 个人护理:帮助患者进行个人卫生,包括患者的清洁、更换床单、换洗衣物等。
7. 术后教育:向患者和家属介绍术后护理措施,如伤口清洗、换药方法、伤口观察等,并注意告知患者需要尽快就医的症状。
总之,妇科腹部手术后患者的护理常规是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帮助患者进行个人护理,给予适当的药物和饮食,进行早期床边活动等,以促进患者的康复和避免并发症的发生。
妇科腹部手术病人护理常规术前准备:在手术前,护理人员需要对患者进行详细的评估,包括身体状况、术前检查结果、过敏史等。
同时,还需要告知患者手术的相关信息,如手术原因、手术后的恢复情况等。
在术前,护理人员还需要进行皮肤消毒,如洗手、穿戴手术衣、戴上手套等。
此外,还需要为患者准备好手术所需的器械和药品。
术中操作:在手术过程中,护理人员需要做好患者的体位定位,保持良好的手术环境,协助医生进行手术操作。
护理人员还需要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如血压、心率、呼吸等,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并采取相应的措施。
此外,护理人员还需要密切配合医生进行辅助操作,如给予吸引、止血等。
术后护理:手术结束后,护理人员需要将患者转移至恢复室进行观察和护理。
在恢复室,护理人员需要进一步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并记录入院体温、血压、呼吸等。
同时,护理人员还需要关注患者的疼痛状况,并根据需要给予相应的镇痛措施。
在疼痛管理方面,可以采用口服药物、皮下注射、静脉输液等方式进行。
此外,护理人员还需要关注患者的口腔卫生和尿液排泄情况,保持通畅。
术后康复:术后康复是妇科腹部手术病人护理的重要环节。
在术后恢复期,护理人员需要对患者进行定期复查,查看手术伤口的愈合情况,并进行更换绷带。
护理人员还需要进行术后教育,告知患者有关伤口护理、饮食、活动等问题。
在康复期间,护理人员还需要对患者进行心理支持,帮助患者克服手术的恐惧和焦虑,促进其早日康复。
总结起来,妇科腹部手术病人护理常规包括术前准备、术中操作、术后护理和术后康复等各个环节。
在整个护理过程中,护理人员需要密切配合医生,提供全面的护理服务,以确保患者手术安全和恢复顺利。
同时,护理人员还需要关注患者的疼痛管理、口腔卫生和尿液排泄情况等,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并采取相应的措施。
通过合理的护理措施,能够提高患者的手术成功率和康复质量。
正保远程教育旗下品牌网站美国纽交所上市公司(NYSE:DL)上医学教育网做成功医学人初级护师考试辅导《妇产科护理学》第十六章讲义1第十六章妇科腹部手术病人的一般护理第一节妇科腹部手术病人的一般护理本节考点:(1)妇科腹部手术种类(2)手术前准备(3)手术日准备(4)手术后准备(一)妇产科腹部手术种类按手术急缓程度,可分为择期手术、限期手术和急诊手术。
按手术范围区分,有剖腹探手术、附件切除术、次全子宫切除术、全子宫及双侧附件切除术、子宫根治术、剖产术。
(二)手术前准备1.心理护理:病人会出现不同的心理问题,如抑郁、焦躁、自卑、悲观失望、甚至出现轻生念头。
心理护理可帮助病人缓解不良的心理反应,使病人保持平静的心情接受手术,以积极的态度与医护人员合作,取得最好的手术效果。
护理人员应热情接待新病人,介绍病区环境、医疗水平、主管医生和护士,介绍与其同病室病友相认识,使她们尽快熟悉新环境和新朋友。
术前应耐心向病人讲解相关的知识及治疗措施的效果,消除病人因担心术后影响性生活而出现的紧张、焦虑、恐惧心理,介绍手术、麻醉情况及手术前后注意事项,使病人安心配合治疗。
2.手术前指导(1)术前护理人员应指导病人学会胸式呼吸,老年病人还应学习咳嗽和排痰,基本方法如下:训练病人做胸式深呼吸运动和有效咳痰。
指导病人双手按住肋部或切口两侧,以限制腹部活动的幅度,深吸气后再用力咳痰,重复训练,直至病人掌握为止。
预防发生术后坠积性肺炎。
(2)疼痛:疼痛对病人是一种伤害性刺激。
强烈疼痛可使病人血压升高、心跳加快、心律失常、呼吸急促、出汗、肌肉紧张、恶心、呕吐。
严重地影响病人手术的恢复,增加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术前指导病人如何应对术后的疼痛,如何使用自控式镇痛泵,减少或避免并发症的发生。
(3)翻身和起床:指导病人翻身、起床和活动的技巧,鼓励术后早期活动,以利术后康复。
术后早期活动是避免下肢静脉血栓形成的有效方法。
(4)排泄:术前应指导病人在床上练习使用便器。
医院护理部妇科腹部手术健康教育
(一)术前指导
L心理护理:向患者讲解手术的方式及术前术后注意事项,消除恐惧心理,取得患者的配合。
2.饮食指导:术前晚进清淡易消化半流质,如稀饭、面条等。
术前禁食12小时,禁饮4小时。
3.休息与活动指导:注意休息,防疲劳,防感冒。
4.术前准备指导:备皮、清洁皮肤、更衣,行腹部子宫全切者,术前3日,每日予0.5%碘伏棉球擦洗阴道1次。
术前日给予缓泻剂,术前晚及术日晨予设肥皂水清洁灌肠各1次,术日晨留置导尿。
(二)术后指导
L心理指导:关心安慰患者,消除其焦虑。
2.饮食指导:手术日禁食,术后第1天开始进食米汤、面汤、鸡蛋汤等流质,腹胀明显者等肛门排气后再进流质。
3.休息与活动指导:术后6小时内去枕平卧头偏向一侧,协助床上活动四肢,术后6小时协助翻身,取半卧位,鼓励尽早下床活动。
4.用药指导:遵医嘱给予消炎止血等药物。
5.管道指导:管道妥善固定于床旁,嘱患者勿折叠、扭曲,保持引流通畅,每日予0.5%碘伏棉球消毒尿道口2次,术后第1天拔除,保持外阴清洁。
医院妇科腹部手术患者护理常规一、术前护理1.心理护理:了解病人的诊断和手术方案,以及麻醉方式,做好病人的心理护理,说明手术前后的注意事项,尽量解除其顾虑及恐惧心理。
2. 病人个人卫生:术前1日病人应沐浴、更衣、洗发、修剪指(趾)甲等。
3.观察病人体温:术前1日晚及手术日晨测体温、脉搏、如有发热或月经来潮等情况应及时报告医生。
4.输血准备:根据医嘱做好手术输血准备,术前1日晨取标本送血库备血。
5.皮肤准备:术前1日进行皮肤准备,先将脐孔积垢用活力碘棉签擦洗干净,再用肥皂水擦洗皮肤(腹部上至剑突下缘,下至两大腿上1/3,两侧到腋中线,包括外阴部),自上而下,自内向外剃净汗毛,注意勿刮破皮肤,最后用温水洗净擦干。
6.阴道准备:术前3日行0.1%的活力碘水剂阴道冲洗,每日2次。
未婚者及阴道出血者不行阴道冲洗。
7.肠道准备:术前1日进易消化饮食,晚餐宜减量,术前8小时禁食、禁水,在当晚用肥皂水灌肠,妇科急腹症及合并妊娠手术免做肠道准备。
8.麻醉前准备:去手术室前30分钟留置导尿管,并接好引流袋。
术前30分钟肌肉注射术前针。
9.交接手续:手术室接病人时,病房护士应核对床号、姓名,将病历所需物品交手术室护士,协助病人更衣,取下活动假牙、发卡、首饰,将贵重物品交家属或护士长保管。
二、术后护理1. 病人体位:病人取平卧位,头偏向一侧,12~24小时后根据病情可取半卧位。
2.了解病情:如手术范围、术中出血、血压变化、麻醉用药及术后注意事项等,并根据轻重缓急执行医嘱。
3.一般情况的观察:严密观察脉搏、呼吸、血压的变化,每30分钟至1小时测量1次,至脉搏、呼吸、血压平稳为止;观察体温的变化,每日测量体温4次至体温恢复正常后3天止;观察伤口及阴道有无出血,准确记录出入水量,观察各种引流量等情况。
4.放置沙袋:腹部巨大肿瘤摘除术等手术,应根据医嘱须在腹部放置沙袋6~8小时。
5.镇痛:腹部伤口疼痛时,每6小时可注射镇痛剂1次,如杜冷丁等,一般注射1~2次。
简述妇科腹部手术后患者的护理措施随着现代医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妇科腹部手术已经成为一种常见的治疗方法。
然而,手术后的护理对于患者的康复和健康至关重要。
本文将就妇科腹部手术后患者的护理措施进行简述,以帮助护士和患者了解并正确实施护理工作。
在手术后,患者需要保持平卧,避免剧烈活动和过度用力。
这是为了防止手术切口的撕裂和感染。
护士应该定期检查手术切口,观察是否有红肿、渗液或出血等异常情况。
如果发现异常,应及时向医生报告并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
患者在手术后需要保持休息和良好的饮食。
饮食应以清淡易消化的食物为主,避免辛辣、油腻和刺激性食物。
此外,患者需要多饮水,促进排尿和肠道蠕动,防止便秘的发生。
护士还应关注患者的饮食情况,及时提供营养咨询和指导。
患者在手术后需要进行药物治疗和伤口护理。
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开具相应的药物,如抗生素、止痛药等。
护士需要监测患者的药物使用情况和疗效,及时调整和更换药物。
此外,护士还需要进行伤口护理,定期更换敷料,保持伤口的清洁和干燥,防止感染的发生。
患者在手术后需要加强术后康复护理。
护士应该帮助患者进行早期康复训练,如深呼吸、咳嗽、直立行走等。
这些训练有助于恢复患者的呼吸功能和肠道蠕动,预防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护士还需要提供心理支持和教育指导,帮助患者树立积极的康复态度,正确理解和应用护理知识。
患者在手术后需要定期复诊和随访。
护士应提醒患者按时前往医院复诊,进行术后检查和评估。
复诊时,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康复情况和检查结果,调整治疗方案和护理措施。
同时,护士还应关注患者的生活方式和饮食习惯,提供相关的健康指导和建议,帮助患者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健康状态。
妇科腹部手术后患者的护理措施涉及休息和活动、饮食和营养、药物治疗和伤口护理、术后康复和复诊随访等方面。
护士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医生的要求,制定个性化的护理计划并认真执行。
通过科学的护理措施,可以有效促进患者的康复和健康,提高手术治疗的成功率和患者的生活质量。
妇科腹部手术病人的护理1.术后病人的观察与评估术后病人需进行全面的观察与评估,包括体温、脉搏、呼吸、血压、意识状态等生命体征的监测。
同时,关注伤口出血情况、尿液排出量、恶心、呕吐等症状的变化。
定期观察和评估病人的病情变化,及时采取必要的措施,确保病人的安全。
2.伤口护理术后的伤口护理非常重要,应严格遵循无菌操作,保持清洁干燥。
根据医生的指示更换敷料,观察伤口有无感染迹象,妥善处理伤口渗出物。
对于排出引流管的病人,注意排出液的颜色、量、性质等,及时记录并向医生报告。
3.恢复期护理妇科腹部手术需要一定的恢复期,术后的病人需要适当的休息和营养调理。
护士应帮助病人调整好体位,减轻术后疼痛,避免用力活动,以免影响伤口愈合。
此外,鼓励病人适当运动,避免长时间躺在床上,促进血液循环和肺部功能。
护士还应关注病人的饮食情况,合理安排饮食,保证病人摄入足够的营养。
4.防止并发症术后病人容易发生并发症,护士应密切关注病人的病情变化,及时发现并处理可能的并发症。
常见的并发症包括伤口感染、深静脉血栓、肺炎等。
护士应引导病人正确使用呼吸深化器,防止肺部感染。
对于需要长期卧床的病人,应进行适当的体位翻身,防止压疮的发生。
此外,护士还应关注病人的情绪变化,进行心理支持和帮助。
5.教育与康复指导在术后护理过程中,护士应给予病人必要的教育和康复指导,帮助病人更好地恢复健康。
包括正确用药、伤口护理、饮食调理等方面的指导,教育病人如何自我观察病情变化,并告知可能的并发症提前征兆。
此外,护士还应帮助病人建立积极的康复心态,鼓励他们积极配合康复训练,提高生活质量。
总之,妇科腹部手术病人的护理需要细心和耐心,护士应密切关注病情变化,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
通过规范的护理措施,可以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促进病人的康复。
同时,给予病人必要的教育和康复指导,帮助他们建立积极的康复心态,更好地恢复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