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word版)大学电路知识点梳理,推荐文档
- 格式:doc
- 大小:1.33 MB
- 文档页数:37
简单电路知识点总结图电路的基本元件有电源、负载、开关、导线、电阻、电容、电感、二极管、三极管等。
其中,电源是提供电压和电流的能源,负载是用电路的输出能量来输出功率的部分。
导线则是连接各个元件、传递电流的媒介。
电阻是阻碍电流通过的元件,它的单位是欧姆(Ω)。
电容是用来存储电荷的元件,其单位是法拉(F)。
电感是储存电能的元件,其单位是亨利(H)。
二极管是具有一个P型半导体和一个N型半导体组成的元件,可用于整流、开关和信号检测。
三极管则是由三个半导体层组成,可用于信号放大、开关和振荡。
在电路中,电流的方向是从正极流向负极,正电荷的运动方向则与电流方向相反。
电压是指电子在电场中所具有的能量,其单位是伏特(V)。
电压是电路中的推动力,它使得电流能够流动。
而电压的存在也决定了电子在电路中的运动。
电路中的流动电子受到电阻力的阻碍,电流会产生损耗。
这种损耗可以用功率来表示,其单位是瓦特(W)。
功率是电路中能量转换和传输的指标,它决定了电路中的能量消耗和输出功率。
在电路中,Kirchhoff定律是电路分析中常用的原理,它包括了电流定律和电压定律。
电流定律指出,流入和流出一个节点的电流之和为零;电压定律则说明了一条路径上的电压之和等于零。
电路可以分为直流电路和交流电路。
在直流电路中,电流方向保持不变,而在交流电路中,电流的方向会周期性地变化。
直流电路可用于供电、充电、放电等方面;而交流电路则可用于信号传输、变压、变频等方面。
在电子设备中,电路板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是以绝缘板为基材,上面覆盖有导电性材料,用来连接各种电子元件。
电路板上则会有各种电路成分和连接线路,以实现特定的功能、实现各种电子应用。
总之,电路是电子设备中的核心部件,它通过各种元件的连接实现了电流的流动、电压的变化和能量的转换。
通过对电路的设计、分析和优化,能够实现各种功能,满足各种电子应用的需求。
对于电子工程师和电子爱好者来说,对电路的认识是非常重要的。
(直打版)数字电路知识点汇总(精华版)(word版可编辑修改)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直打版)数字电路知识点汇总(精华版)(word版可编辑修改))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直打版)数字电路知识点汇总(精华版)(word版可编辑修改)的全部内容。
数字电路知识点汇总(东南大学)第1章数字逻辑概论一、进位计数制1。
十进制与二进制数的转换2.二进制数与十进制数的转换3。
二进制数与16进制数的转换二、基本逻辑门电路第2章逻辑代数表示逻辑函数的方法,归纳起来有:真值表,函数表达式,卡诺图,逻辑图及波形图等几种。
一、逻辑代数的基本公式和常用公式1)常量与变量的关系A+0=A与A=⋅1AA+1=1与0⋅A0=A⋅=0AA+=1与A2)与普通代数相运算规律a.交换律:A+B=B+AA⋅⋅=ABBb。
结合律:(A+B)+C=A+(B+C)A⋅BC⋅⋅=⋅)A()B(Cc。
分配律:)⋅=+A⋅(CBA⋅A C⋅BA+++)B⋅=A)())(CABC3)逻辑函数的特殊规律a。
同一律:A+A+Ab.摩根定律:BA+B⋅A=ABA⋅=+,Bb。
关于否定的性质A=A二、逻辑函数的基本规则代入规则在任何一个逻辑等式中,如果将等式两边同时出现某一变量A的地方,都用一个函数L表示,则等式仍然成立,这个规则称为代入规则例如:C⋅⊕⋅A⊕+ACBB可令L=CB⊕则上式变成L⋅=C+AA⋅L=⊕⊕A⊕BAL三、逻辑函数的:——公式化简法公式化简法就是利用逻辑函数的基本公式和常用公式化简逻辑函数,通常,我们将逻辑函数化简为最简的与-或表达式1)合并项法:利用A+1=⋅=A=⋅,将二项合并为一项,合并时可消去一个变BA或ABA+A量例如:L=B A+BA=(C+)=ACABCCB2)吸收法利用公式A⋅+,消去多余的积项,根据代入规则BA⋅可以是任何一A=BA个复杂的逻辑式例如化简函数L=E B+AB+DA解:先用摩根定理展开:AB=BA+再用吸收法L=E BDAB++A=E B+A++BDA=)A+A+D+(E()BB=)AA+++DB1(B)1(E=BA+3)消去法利用BA++消去多余的因子=ABA例如,化简函数L=ABCBA++A+BEAB解:L=ABCA+++ABEABB=)BAA++B+)((ABCBAE=)BBA+++AE)((BCB=)BCBA++B+++A)(()((C)BBB=)BA++C+A()(CB=ACA++B+ABCA=C+A+BBA4)配项法利用公式C⋅+=++⋅⋅将某一项乘以(AA⋅BAABCACBA+),即乘以1,然后将其折成几项,再与其它项合并。
模拟电子技术复习资料总结第一章半导体二极管一.半导体的基础知识1. 半导体---导电能力介于导体和绝缘体之间的物质(如硅Si、锗Ge)。
2. 特性--- 光敏、热敏和掺杂特性。
3. 本征半导体纯净的具有单晶体结构的半导体。
4. 两种载流子带有正、负电荷的可移动的空穴和电子统称为载流子。
5. 杂质半导体在本征半导体中掺入微量杂质形成的半导体。
体现的是半导体的掺杂特性*P 型半导体: 在本征半导体中掺入微量的三价元素(多子是空穴,少子是电子)*N 型半导体: 在本征半导体中掺入微量的五价元素(多子是电子,少子是空穴)6. 杂质半导体的特性* 载流子的浓度---多子浓度决定于杂质浓度,少子浓度与温度有关。
* 体电阻---通常把杂质半导体自身的电阻称为体电阻。
*转型---通过改变掺杂浓度,一种杂质半导体可以改型为另外一种杂质半导体。
7. PN 结* PN 结的接触电位差---硅材料约为0.6~0.8V ,锗材料约为0.2~0.3V 。
* PN 结的单向导电性--- 正偏导通,反偏截止。
8. PN 结的伏安特性二. 半导体二极管* 单向导电性正向导通,反向截止。
* 二极管伏安特性同PN结。
* 正向导通压降硅管0.6~0.7V ,锗管0.2~0.3V 。
* 死区电压硅管0.5V ,锗管0.1V 。
3. 分析方法将二极管断开,分析二极管两端电位的高低若V 阳>V 阴(正偏),二极管导通(短路);若V 阳<V 阴(反偏),二极管截止(开路)。
1)图解分析法该式与伏安特性曲线的交点叫静态工作点Q。
2)等效电路法直流等效电路法* 总的解题手段将二极管断开,分析二极管两端电位的高低若V 阳>V 阴(正偏),二极管导通(短路);若V 阳<V 阴(反偏),二极管截止(开路)。
*三种模型微变等效电路法三. 稳压二极管及其稳压电路第二章§ 2-1 三极管及其基本放大电路一. 三极管的结构、类型及特点1.类型--- 分为NPN 和PNP 两种。
电功、电功率知识点梳理一、电功:1、定义:电流通过某段电路所做的功叫电功。
2、实质:电流做功的过程,实际就是电能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消耗电能)的过程;电流做多少功,就有多少电能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就消耗了多少电能。
电流做功的形式:电流通过各种用电器使其转动、发热、发光、发声等都是电流做功的表现。
3、规定:电流在某段电路上所做的功,等于这段电路两端的电压,电路中的电流和通电时间的乘积。
4、计算公式:W=UIt =Pt(适用于所有电路)对于纯电阻电路可推导出:W= I2Rt= U2t/R①串联电路中常用公式:W= I2Rt W1:W2:W3:…Wn=R1:R2:R3:…:Rn②并联电路中常用公式:W= U2t/R W1:W2= R2:R1③无论用电器串联或并联。
计算在一定时间所做的总功常用公式W= W1+W2+…Wn5、单位:国际单位是焦耳(J)常用单位:度(kwh) 1度=1千瓦时=1 kwh=3.6×106J6、测量电功:⑴电能表:是测量用户用电器在某一段时间内所做电功(某一段时间内消耗电能)的仪器。
⑵电能表上“220V”“5A”“3000R/kwh”等字样,分别表示:某电能表额定电压220V;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是5A;每消耗一度电电能表转盘转3000转。
⑶读数:A、测量较大电功时用刻度盘读数。
①最后一位有红色标记的数字表示小数点后一位。
②电能表前后两次读数之差,就是这段时间内用电的度数。
如:电能表月月这个月用电度合 J B、测量较小电功时,用表盘转数读数。
如:某用电器单独工作电能表(3000R/kwh)在10分钟内转36转则10分钟内电器消耗的电能是 J。
二、电功率:1、定义:电流在单位时间内所做的功。
2、物理意义:表示电流做功快慢的物理量。
灯泡的亮度取决于灯泡的实际功率大小。
实际功率越大,亮度越大。
3、电功率计算公式:P=UI=W/t(适用于所有电路)对于纯电阻电路可推导出:P= I2R P= U2/R①串联电路中常用公式:P= I 2R P 1:P 2:P 3:…Pn=R 1:R 2:R 3:…:Rn ②并联电路中常用公式:P= U 2/R P 1:P 2= R 2:R 1③无论用电器串联或并联,计算总功率: 常用公式P= P 1+P 2+…Pn 4、单位:国际单位 瓦特(W ) 常用单位:千瓦(kw ) 5、额定功率和实际功率:⑴ 额定电压:用电器正常工作时的电压。
专转本计算机基础点知识总结第一章:信息技术基础1.1:信息技术概述(1)信息处理包括:收集、加工、存储、传递、施用(2)信息技术概念:扩展人们信息器官功能、协助人们更有效进行信息处理的技术。
(3)信息技术包含:扩展感觉器官功能的感测与识别技术扩展神经系统功能的通信技术扩展大脑计算功能的计算与存储技术扩展效应器官功能的控制与显示技术(4)信息化与信息产业:所谓信息化指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对人类社会的信息和知识的生产与传播进行前面改造,使人类社会生产体系的结构发生变革的过程,信息技术引发了第三次工业革命。
(5)现代信息技术的主要特征是:采用光电技术,以数字技术为基础,以计算机及其软件为核心。
1.2:微电子技术简介(1)微电子技术是实现电子电路和电子系统超小型化及微型化的技术,以集成电路为核心,集成电路简写IC(2)集成电路是20世纪50年代出现的,以半导体单晶片作为材料,现代集成电路使用的半导体材料主要是硅,也可以是化合物如砷化镓(3)集成电路根据它所包含的电子元件(集成度)可分为小规模(小于100),中规模(100-3000)、大规模(3000-10万)、超大规模(10万-100万)和极大规模集成电路(>100万);按照集成电路的用途划分,可以分为通用集成电路和专用集成电路。
(4)中小规模集成电路以简单的门电路或单级放大器为集成对象,大规模集成电路以功能部件、子系统为集成对象,现代PC机中使用的微处理器、芯片组、图形加速芯片等都是超大规模或极大规模集成电路。
(5)集成电路的工作速度主要取决于组成逻辑门电路的晶体管的尺寸,尺寸越小,极限工作频率越高,门电路的开关速度越快(6)摩尔定律:单块集成电路平均每18—24个月翻一翻,目前,主流微处理器都是大致按照这个规律发展的。
(7)IC卡又称为集成电路卡,不受磁场影响,可靠存储数据,IC卡分为存储器卡与CPU卡,存储器卡主要用于安全度要求不高的场合,如电话卡,水电费卡,公交卡,医疗卡。
1、VOLTE概述和基本特征VOLTE是什么?最直接简单的理解就是VOIP,因为LTE没有电路域,需要基于分组域提供IP语音业务,即VoLTE(Voice over LTE)。
特征1:VoLTE由IMS提供呼叫控制和业务逻辑。
VoLTE的信令和媒体经EPC路由至IMS网络,由IMS提供会话控制和业务逻辑。
特征2:VoLTE由EPC提供高质量的分组域承载。
在VoLTE中EPC作为IMS的接入网,通过全球统一的专用APN(‘IMS’ APN) 及独立承载为用户提供区别于普通数据业务的QoS保障。
特征3:连续覆盖前VoLTE可通过eSRVCC保障呼叫连续性。
VoLTE终端在通话过程中漫游至无LTE覆盖的区域时,通过eSRVCC将当前呼叫切换至2G/3G电路域,此时2G/3G网络作为IMS的接入网。
2、VoLTE竞争力3、终端开机的IMS注册过程用户开机以后,首先完成EPC附着过程,建立QCI=9默认承载,附着完成以后,发起IMS注册过程和鉴权。
在IMS注册流程中,先建立QCI=5的SIP信令承载。
然后进行SIP的注册过程,当完成注册过程以后,就可以进行VoLTE呼叫了。
SIP信令的注册过程如下图所示。
SIP注册过程:4、VoLTE呼叫VoLTE的信令呼叫流程对关键流程的解释如下表所示:5、Volte呼叫volte的AMR-WB 12.65K的确定1)AMR-WB的9种速率索引表2)volte呼叫过程中,Invite消息中携带的媒体类型和编码格式3)主被叫协商以后,在UPDATE消息中确定的媒体类型和编码格式AMR-WB采样频率为16kHz,AMR的采用频率为8kHZ。
AMR-WB总共支持8种模式,在上图中就是mode-set=2,表示AMR-WB只适应12.65kbps编码方式。
6、Volte呼叫vollte的AMR-WB 23.85k的确定1)Invite消息中的AMR-23.85k的编码方法2)update 消息中协商以后的媒体类型和编码方式下图中:媒体类型为AMR-WB,采样频率为16k,单通道。
【关键字】知识第一章1.诺依曼体制的主要思想:①采用二进制代码表示信息②采用保存程序工作方式(核心概念)③计算机硬件系统由五大部件(保存器、运算器、控制器、输入\出设备)组成2.cache:高速缓存,为解决CPU 与主存之间的速度匹配而设置的保存器。
位于CPU 和主存之间,速度可以与CPU 一样快,存放的是最近就要使用的程序和数据,容量较小。
3.总线:一组连接多个部件的公共信号线,可以分时地接收与发送各部件的信息。
4.通道:也称为通道控制器,能够执行专用的通道命令,是管理I/O 操作的控制部件。
5.从组成角度划分的层次结构模型:并不具备这种语言功能。
7.软硬件逻辑等价:在计算机中,有许多功能可直接由硬件实现,也可在硬件支持下依靠软件实现,对用户而言,在功能上是等价的。
这种情况称为软硬件在功能上的逻辑等价。
例如,乘法运算可由硬件乘法器实现,也可以在加法器与移位器的支持下,通过执行乘法子程序实现。
8.固件:微程序类似于软件,但被固化在只读保存器中,属于硬件CPU 的范畴,称为固件。
9.字长:基本字长一般是指参加一次定点运算的操作数的位数。
基本字长影响计算机精度、硬件成本,甚至指令系统的功能。
10.数据通路宽度:指数据总线一次能并行传送的数据位数,它影响计算机的有效处理速度。
11.数据传输率:是指数据总线每秒钟传送的数据量,也称为数据总线的带宽。
数据传输率=总线数据通路宽度×总线时钟频率/8(B/s )第二章1.计算机中的信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计算机处理的对象,称为数据;另一类是控制计算机工作的信息,称为控制信息。
相应地,在计算机工作时将存在数据流、控制流两类信息流。
2.在原码表示中,真值0可以有两种不同的表示形式,分别称为+0和-0.对于整数原码,表示的数的范围是3.在补码表示中,数0只有一种表示方法00 0对于定点整数补码,表示的数的范围是4.所谓浮点数的规格化,就是通过移动尾数,使尾数M 绝对值的最高位数字为1。
大一电力专业知识点一、电力工程概述电力工程是指利用能源转化设备将其他形式的能源转化为电能,并通过输配电设备将电能传输、分配给用户的工程领域。
电力工程是现代社会的基础设施之一,涉及电力系统、电力设备、电力调度等多个方面。
二、电力系统1. 电力系统的组成电力系统由电源、输电线路、变电站和用户组成。
电源包括火电、水电、风电等不同形式的发电厂;输电线路用于将发电厂产生的电能输送到变电站和用户;变电站主要起到电能转换和分配的作用;用户则是指各种用电场所。
2. 输电线路输电线路是电力系统中连接发电厂、变电站和用户的纽带,主要包括高压输电线路和低压配电线路。
高压输电线路一般采用铁塔或电缆进行架设,以减少电能传输过程中的损耗;低压配电线路则通过电缆或电线将电能送达用户处。
3. 变电站变电站负责将输送至变电站的高压电能进行变压、变频等处理,以适应用户的用电需求。
变电站还承担电能调度和保护的功能,确保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行。
三、电力设备1. 发电设备发电设备是电力工程中最核心的部分,主要包括火电机组、水电机组、风电机组等。
火电机组通过燃烧煤炭、油气等燃料产生高温高压的蒸汽,驱动汽轮机旋转从而产生电能;水电机组则利用水流的动能转换为电能;风电机组则利用风能驱动风轮转动产生电能。
2. 输配电设备输配电设备主要包括变压器、断路器、开关柜等。
变压器用于承担电能转换的任务,将输送至变电站的高压电能转换为适用于用户的低电压电能;断路器用于在电路过载或故障时进行断电,以保护电力设备和用户安全;开关柜则用于控制电能的传送和分配。
四、电力调度电力调度是指根据用户的用电需求和发电设备的运行状况,合理安排电力生产和供应的过程。
通过电力调度,可以保证电力系统的供需平衡,提高电能利用效率,并确保电力系统的安全运行。
总结大一电力专业的知识点主要包括电力工程概述、电力系统、电力设备和电力调度等方面。
掌握这些知识点对于理解电力工程的基本原理和运行机制具有重要意义,也为将来的学习和实践打下了坚实基础。
(完整版)原电池知识点总结(知识点总结及习题)原电池的知识梳理1、原电池是一种将化学能转变成电能的装置。
2、原电池的构成条件:活动性不同的两个电极、电解质溶液、形成闭合回路。
韵语记忆:一强一弱两块板,两极必用导线连,同时插入电解液,活动导体溶里边。
3、只有氧化还原反应才有电子的得失,只有氧化还原反应才可能被设计成原电池(复分解反应永远不可能被设计成原电池)。
4、氧化还原反应中还原剂的氧化反应和氧化剂的还原反应同时发生,一个氧化还原反应被设计成原电池后,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被分别设计在负极和正极发生,两极反应式叠加后应该与氧化还原反应式吻合,要求书写电极反应式时,负极失去的电子数与正极得到的电子数相等。
5、无论什么样电极材料、电解质溶液(或熔融态的电解质)构成原电池,只要是原电池永远遵守电极的规定:电子流出的电极是负极,电子流入的电极是正极。
6、在化学反应中,失去电子的反应(电子流出的反应)是氧化反应,得到电子的反应(电子流入的反应)是还原反应,所以在原电池中:负极永远发生氧化反应,正极永远发生还原反应。
7、原电池作为一种化学电源,当它用导线连接上用电器形成闭合回路时就会有电流通过。
(1)在外电路:①电流的流向是从电源的正极出发经用电器流向电源的负极。
②电子的流向是从电源的负极出发经用电器流向电源的正极。
(2)在内电路:①电解质溶液中的阳离子向正极移动,因为:正极是电子流入的电极,正极聚集了大量的电子,而电子带负电,吸引阳离子向正极移动。
②电解质溶液中的阴离子向负极移动,因为:负极溶解失去电子变成阳离子,阳离子大量聚集在负极,吸引阴离子向负极移动。
(硝酸做电解质溶液时,在H+帮助下,NO3-向正极移动得电子放出NO2或NO)8、原电池的基本类型:(1)只有一个电极参与反应的类型:负极溶解,质量减小;正极本身不参与反应,但是在正极可能有气体产生或正极质量增大。
(2)两个电极都参与反应的类型:例如:充电电池类的:蓄电池、锂电池、银锌电池等。
电路理论总结第一章一、重点:1、电流和电压的参考方向2、电功率的定义:吸收、释放功率的计算3、电路元件:电阻、电感、电容4、基尔霍夫定律5、电源元件二、电流和电压的参考方向:1、电流(Current ) 直流: I ①符号 交流:i②计算公式③定义:单位时间内通过导线横截面的电荷(电流是矢量) ④单位:安培A 1A=1C/1s 1kA=1×103A1A=1×10-3mA=1×10-6μA=1×10-9nA ⑤参考方向a 、说明:电流的参考方向是人为假定的电流方向,与实际()()/i t dq t dt=电流方向无关,当实际电流方向与参考方向一致时电流取正,相反地,当实际电流方向与参考方向不一致时电流取负。
b 、表示方法:在导线上标示箭头或用下标表示c 、例如:2、电压(V oltage )①符号:U ②计算公式:③定义:两点间的电位(需确定零电位点⊥)差,即将单位正电荷从一点移动到另一点所做的功的大小。
④单位:伏特V 1V=1J/1C1kV=1×103V1V=1×10-3mV=1×10-6μV=1×10-9Nv ⑤参考方向(极性)i > 0i < 0实际方向实际方向————><————参考方向(i AB )U =dW /dqa 、说明:电压的实际方向是指向电位降低的方向,电压的参考方向是人为假定的,与实际方向无关。
若参考方向与实际方向一致则电压取正,反之取负。
b 、表示方法:用正极性(+)表示高电位,用负极性(﹣)表示低电位,则人为标定后,从正极指向负极的方向即为电压的参考方向或用下标表示(U AB )。
c 、例如:3、关联与非关联参考方向①说明:一个元件的电流或电压的参考方向可以独立的任意的人为指定。
无论是关联还是非关联参考方向,对实际方向都无影响。
② 关联参考方向:电流和电压的参考方向一致,即电流从所标的正极流出。
非关联参考方向:电流和电压的参考方向不一致。
iiU < 0> 0参考方向+–+实际方向+实际方向参考方向+–U③例如:4、相关习题:课件上的例题,1-1,1-2,1-7三、电功率 1、符号:p2、计算公式:3、定义:单位时间内电场力所做的功。
4、单位:瓦特(W )5、 关联参考方向下:吸收功率p =ui>0:吸收正功率(实际吸收)<0:吸收负功率(实际释放) 非关联参考方向下:释放功率p =ui>0:释放正功率(实际释放) <0:释放负功率(实际吸收)6、相关习题:1-1,1-2,1-3,1-5,1-7,1-8四、电路元件关联参考方向非关联参考方向i+-+-i UURRU =i RU =﹣i Rdw p uidt ==电阻(R )①符号: G=1/R 电导(G ) R=U /I电阻:欧姆(Ω)③单位:电导:西门子(S )2/R=U 2G U=∞,I=0 U=0,I=∞ (开路) (短路)关联参考方向下:u =i R ,p =ui 非关联参考方向下:u =-i R ,p Ci②计算公式:C=Q/U ③单位:法拉(F ) ④能量公式:3、电感元件 ①符号:L ②计算公式:L=ψ/I ③单位:亨利(H ) ④能量公式:五、基尔霍夫定律1、几个基本概念支路(b ):组成电路的每一个二端元件;结点(n ):3条或大于等于3条支路的连接点; 回路(l ):由支路构成的闭合路径。
22111222C C q w qu cu C===22111222w i Li Lψψ===2、基尔霍夫电流定律(KCL ):对任一结点,所有流出结点的支路电流的代数和为零。
(指定电流的参考方向)3、基尔霍夫电压定律(KVL ):对任一回路,所有支路电压代数和为零。
(指定回路的绕行方向,电压的参考方向取关联参考方向)4、例如:对于结点a :I 1 = I 3+I 6对于回路abda :I 1R 1-I 5R 5-E 3+I 3R 3=0 5、相关习题:1-13,1-14,1-17六、电源元件:1、独立电压源 ①符号:②理想模型(恒压源)电压与电流无关,电流的大小由外电路决定。
iabE–babUs③实际模型2、独立电流源 ①符号:②理想模型电流与电压无关,电压由外电路决定。
bbiUs③实际模型3、电压源和电流源间的等效变换4、受控电源SSR Si U S =I S R S看做电流源处理看做电压源处理5、相关习题:1-10,1-16,1-18,1-19,1-20,2-10,2-11,2-12,2-13第二章一、重点1、电阻的串并联2、Y-△等效二、电路的等效运用等效电路的方法时是要改变电路的拓扑结构,而且电压和电流不变的部分仅限于等效电路之外,即对外等效。
三、电阻的串并联1、串联:改变电路拓扑结构一个电阻元件的输出端与另一个电阻的输入端连接在一起,则这两个电阻元件串联。
① ② ③ ④R 1 Rn iR k R e qi nk u u u u +⋅⋅⋅++⋅⋅⋅+=1nk i i i i =⋅⋅⋅==⋅⋅⋅==1knk k n k eq R R R R R R >=++++=∑=11 u u R R i R u kk k <==2、并联:两个电阻元件同时加在两个公共结点之间,则两个电阻并联。
① ② ③ ④nink u u u u =⋅⋅⋅==⋅⋅⋅==1n k i i i i +⋅⋅⋅++⋅⋅⋅+=1knk kn k eq G G G G G G >=++++=∑=11 i i G G i G i kk k <==3、相关习题:2-4四、桥形连接其中R1,R2,R3,R4所在的支路称为桥臂,R5所在的支路称为对角线支路。
当满足R1*R4=R3*R2时,对角线支路电流为零,称为电桥处于平衡状态,上述等式也称为电桥的平衡状态。
电桥平衡时可将R5看做断路或者短路,然后运用串并联规律解题。
当电桥不处于平衡状态时,不能简单的应用串并联等效,要应用Y-△等效。
五、Y-△等效变换1、图示变形:2、等效条件3、互换公式∆ 形联结Y 形联结π 形电路(∆ 型)T 形电路 (Y/星 型)i'1 =i 1 i'2 =i 2 i'3=i 3 ; u 12∆ =u 12Y u 23∆ =u 23Y u 31∆ =u 31Y推导过程:对于△形,根据KCL,分别对1,2,3结点:对于Y 形,根据KCL ,对A 结点:根据端子电压和电流关系:根据Y-△等效的条件: i'1 =i 1 ; i'2 =i 2; i'3=i 3 可得到如下结论: Y 形------ △形:i'1 =i 12-i 31=u 12 /R 12 – u 31 /R 31 i'2 =i 23-i 12=u 23 /R 23 – u 12 /R 12 i'3 =i 31-i 23=u 31 /R 31 – u 23 /R 23 i 1+i 2+i 3 = 0u 12=R 1i 1–R 2i 2 u 23=R 2i 2 – R 3i 3u 31=R 3i 3 – R 1i 1133221233R R R R R R R u R u 112++-=13322123R R R R R R R u R u 1223++-=133221223R R R R R R R u R u 331++-=△ 形----- Y 形: 4、相关习题:2-5,2-6,2-8,2-9第三章一、重点1、支路电流法2、结点电压法3、回路电流法 (网孔电流法)323322112R R R R R R R R ++=123322123R R R R R R R R ++=223322131R R R R R R R R ++=△形电阻之和△形相邻电阻的乘积形电阻=Y 形不相邻电阻形电阻两两乘积之和Y Y =31231213121R R R R R R ++=31231212232R R R R R R ++=31231223313R R R R RR++=不改变电路拓扑结构二、几个基本概念要回顾一下第一章中支路,结点,回路,KCL,KVL的内容以及参考方向1、电路的图:把电路图中的各支路内的内容忽略不计,而单纯由结点和连接这些结点得支路构成的图。
若在图中赋予支但不包含任何回路且连通,例如abdc,abcd~~~abdc树支有ab,bd,dc。
:由一个树加上一个连支构成的回路。
(注:容易看出,一个连支对应一个基本回路,所以基本回路数等于连支数)例如对于树abdc基本回路有abda,bdcb,abdca;adca不是基本回路因为它包含了两个连支。
6、独立结点:对应于一组独立的KCL方程的结点。
7、独立回路:对应于一组独立的KVL方程的回路。
(注:一组基本回路即是一组独立回路)8、回路电流:在回路中连续流动的假想电流。
设某电路的图结点有n个,支路有b个8、独立的KCL方程数=独立结点数=n-19、树支数=n-110、(连支数+树支数=支路数)连支数(l)=b-(n-1)=b-n+111、独立KVL方程数=连支数(l)=b-n+1二、支路电流法1、运用方法:以各支路的电流为未知数,利用KCL和KVL列写独立方程,求解未知数。
2、步骤:⑴选定各支路电流的参考方向⑵确定一棵树,并确定基本回路和基本回路的绕行方向⑶任选(n-1)个独立结点列写KCL方程⑷对(b-n+1⑸联立方程,求解未知数3、例题:⑴支路的参考方向如上图⑵选取abdc作为树,基本回路为abda,bdcb,abdca,均顺时针绕行⑶KCL:对于结点a:I1-I3-I6=0b:I1+I2+I5=0c:I2+I6-I4=0⑷KVL:对于回路abda:I1R1-I5R5-E3+R3I3=0bdcb:I5R5- I2R2- I4R4=0abdca:I1R1-I5R5+ I4R4+ I6R6-E6=0⑸求出I1,I2,I3,I4,I5,I64、特殊情况:①电路中存在受控电压源时将受控电压源当做电压源处理;②电路中存在有伴电流源(即有并联电阻的电流源)将电流源通过电源的等效为等效电压源处理,例如书上3—3例题;③电路中存在无伴电流源(即无并联电阻的电流源)可以设无伴电流源两端的电压为U,而此时含有无伴电流源的该条支路的电流已经确定,所以还是可以求解出所有的支路电流的。
例如书上3—5的例3-3;④电路中存在受控电流源时将受控电流源当做电流源处理。
5、优缺点:从步骤可以看出该方法运用时比较简单,而且对任何电路都适用,但是由于是以各支路电流为未知数,并且要列写所有独立的KCL和KVL的方程,所以最后列写的方程数为b个,求解未知数就比较繁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