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握思维的奥妙(复习课)
- 格式:ppt
- 大小:773.50 KB
- 文档页数:15
2019-2020年高考政治《把握思维的奥妙》复习课精品导学案一、考纲要求:1、物质决定意识:意识的起源,意识的生理基础,意识的内容与形式2、意识的能动作用:意识能动性的特点,意识能动性的表现3、客观规律与意识的能动作用:尊崇客观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二、核心线索:一个概念:意识一个辩证关系: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两个方法论要求: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重视意识能动性三、命题规律:1、从内容看,意识能动作用、客观规律与意识的能动作用是历年高考的重点,几乎每年都有所涉及,物质决定意识考查较少。
2、从形式看,往年高考中,既有选择题,也有非选择题。
选择题往往以漫画、古诗文、名人名言以及热点材料为考查背景。
非选择题往往以社会热点为背景,考查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一切从实际出发,尊崇客观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
四、考点梳理:考点1:物质决定意识1、意识的起源(1)意识是_______长期发展的产物。
物质的反应特性___生物的反应形式__动物心理__人的意识。
(2)意识更严重的是_____发展的产物。
意识一开始就是_____产物,社会的产物。
结论:从起源看,意识是_________长期发展的产物。
2、意识的生理基础(1)人脑是高度发达的物质系统,是意识活动的_________。
(2)从意识的生理基础看,意识是_____的机能。
注意问题:A、大脑不等于人脑B、意识是人脑主观自生的C、有了人脑就有意识D、电脑有意识,可以取代人脑E、区分第一信号系统和第二信号系统3、意识的内容(1)意识是_________(2)意识的本质是人脑对_________的反映。
注意问题:A、意识的内容是客观的,形式是主观的——意识不能独立存在B、正确意识和错误意识都是对客观存在的反映C、意识具有主体差异性:例外的人因立场、思维方式、方法和知识构成等例外,意识例外D、意识的形成过程:意识的形成离不开社会实践。
4、物质决定意识物质世界是先于人的意识而存在的,_____是本原的,_____是派生的,物质_____意识(意识是物质的反映)。
第五课把握思维的奥妙◆◆ 1、正确理解意识的本质(1)意识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反映。
(2)意识从其生理基础看,它是人脑的机能;从其对象和内容上看,它又是客观存在的反映。
只有把这两个方面结合起来,才能完整地把握意识的内容和本质。
(3)意识的内容是客观的。
意识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无论是正确的意识还是错误的意识,都是人脑对客观存在的反映。
正确的意识是人们如实地反映了客观事物的本来面目,而错误的意识则是歪曲地反映了客观事物的本来面目。
二者的区别不在于是否对客观事物作出了反映,而在于对客观事物作出了不同性质的反映。
(4)意识的形式是主观的。
客观世界反映到人脑中,必然要进行加工改造,以主观的形式而存在,因而意识是主观的。
总之,意识的内容来源于客观存在,是客观的,但它的形式是主观的。
在意识中体现了主观形式和客观内容的统一。
◆◆ 2、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及其方法论要求(1)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客观存在在人脑中的反映。
(2)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
人(意识)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意识对于人体生理活动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
正确的意识能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错误的意识会阻碍客观事物的发展。
(不同性质的意识对客观事物的作用不同,正确反映客观事物及其发展规律的意识,能够指导人们有效的开展实践活动,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歪曲反映客观事物及其发展规律的意识,则会把人的活动引向歧途,阻碍客观事物的发展)。
(3)物质和意识辩证关系的原理,要求我们一方面要一切从实际出发,使主观和客观相符合;另一方面,重视精神的力量,自觉树立正确的思想意识,克服错误的思想意识。
◆◆ 3、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关系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二者是辩证统一的。
一方面,规律是客观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它既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消灭,必须尊重客观规律,按规律办事。
另一方面,由于人具有主观能动性,人们可以发挥主观能动性,认识并利用规律,达到改造世界的目的。
第五课把握思维的奥妙江西石城中学2010-2011学年高二下学期《生活与哲学》期末同步复习【本课重难点】1、意识的本质2、意识活动的主动创造性和自觉选择性3、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方法突破】1.正确理解意识是客观存在的反映(1)人脑虽然是产生意识的物质器官,但其不会自行产生意识,只有人脑与客观存在相结合才能产生意识,离开了客观存在,意识既不能产生,也不能发展。
(2)无论是正确的意识还是错误的意识,都是人脑对客观存在的反映,都是客观存在通过生活和实践的环节进入人脑并在人脑中加工改造的结果。
(3)世界上先有物质,后有意识,物质世界先于人的意识而存在,意过是客观事物在人脑中的反映,物质决定意识。
2【名师讲议摘录】2011年我国货币政策将“变脸”2010年12月10日至12日在北京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2011年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
这是我国货币政策继2008年“从紧”和2009年、2010年“适度宽松”后,再次回归长期实施的“稳健”。
这是为实现会议提出的将稳定价格总水平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要求而采取的必要措施。
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2010年11月份的经济数据显示,11月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同比上涨5.1%,创28个月新高。
而专预测,2011年我国经济整体将处于增速回稳、物价上升的状态,通胀压力大较大,为此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势在必行。
专家表示,稳健的货币政策一方面可以为经济转型提供中够的动力和支持,确保经济稳定增长;另一方面,有利于改变目前流动性过剩的现状,从而缓解通胀压力。
稳健的货币政策对居民生活也会产生深远影响,使居民的加息预期有所上升,居民储蓄收入增加,对稳定物价起到重要的积极作用,有利于保障民生。
从经济角度分析1.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是国家进行宏观调控的具体表现。
2010年我国CPI不断上涨,这是市场调节存在固有的弊端的体现。
只有加强宏观调控,才能弥补市场调节的不足,这也是由我国的社会主义性质决定的。
高二政治第5课把握思维的奥妙复习教案一、考点整合:(一)意识的本质 P35-381、意识的含义:(1)从起源上看,意识是产物。
(2)从生理基础上看,是产生意识的物质器官,意识是机能。
(3)从内容上看,意识是反映。
意识的内容来自于客观世界。
注意:1.意识是人类特有的思维活动,动物的活动是一种本能活动。
2.不能把人脑对客观事物的反映看成是直观的镜子对事物的反映。
因为意识活动具有创造性特点。
3、意识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反映,不是大脑对客观事物的放映。
因此,动物的大脑不能产生意识。
4、电脑≠人脑意识是人脑特有的机能。
“电脑思维”只是对人脑思维功能和思维的信息过程的模拟,它同人类思维有本质的区别。
电脑不能产生意识。
2、意识的内容和形式(1)意识的内容:意识是客观存在在人脑中的反映,意识的内容是客观的。
(2)任何意识都是人脑对客观存在的反映。
意识的形式是主观的。
第一,正确的意识、错误的意识第二,人的具体感觉和抽象思维第三,人们对现状的感受与认识,对过去的思考与总结,对未来的预测,例1、(2005年文综全国卷30)意境不是意和境简单相加,而是意与境谐,并在此基础上生出“景外之景”、“象外之象”、“韵外之致”。
例如王维《雪中芭蕉图》将夏日的芭蕉和雪景画在一起,产生出独特的美感。
这表明() A.艺术创作是意识能动性的集中体现 B.艺术创作不需要反映现实生活C.艺术创作不是由客观存在决定的D.艺术创作纯属人的主观创造例2、(2005年文综全国卷,29)意境最充分地体现了()A.主观和客观的统一B.形式和内容的统一C.社会和个人的统一D.继承和创新的统一(二)意识能动性的特点和表现 P38-401.人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是指意识通过正确地反映客观事物,特别是正确地反映客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对实践起指导作用。
(1)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
(2)意识活动具有主动创造性和自觉选择性。
(3)人的意识不仅能反映事物的外部现象,而且能够反映事物的本质和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