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
- 格式:doc
- 大小:160.00 KB
- 文档页数:4
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申报支撑材料篇一: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东华大学教务处通知教函20XX年35号签发:吴良关于开展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申报工作的通知各学院:根据教育部《关于开展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建设工作的通知》(教高司函〔20XX〕94号)(附件1),现就我校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申报推荐工作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建设内容和任务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依托虚拟现实、多媒体、人机交互、数据库和网络通讯等技术,构建高度仿真的虚拟实验环境和实验对象,学生在虚拟环境中开展实验,达到教学大纲所要求的教学效果。
(一)建设任务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建设任务是实现真实实验不具备或难以完成的教学功能。
在涉及高危或极端的环境、不可及或不可逆的操作,高成本、高消耗、大型或综合训练等情况时,提供可靠、安全和经济的实验项目。
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建设应充分体现虚实结合、相互补充、能实不虚的原则。
(二)建设内容1.虚拟仿真实验教学资源。
发挥学校学科专业优势,积极利用企业的开发实力和支持服务能力,充分整合学校信息化实验教学资源,以培养学生综合设计和创新能力为出发点,创造性地建设与应用高水平软件共享虚拟实验、仪器共享虚拟实验和远程控制虚拟实验等教学资源,提高教学能力,拓展实践领域,丰富教学内容,降低成本和风险,开展绿色实验教学。
2..虚拟仿真实验教学的管理和共享平台。
建设具有扩展性、兼容性、前瞻性的管理和共享平台,高效管理实验教学资源,实现校内外、本地区及更广范围内的实验教学资源共享,满足多地区、多学校和多学科专业的虚拟仿真实验教学的需求。
探索校企共建共管的新模式和新途径,建立可持续发展的虚拟仿真实验教学服务支撑体系。
3.虚拟仿真实验教学和管理队伍。
建设教学、科研、技术人员结合,核心骨干人员相对稳定,结构合理的虚拟仿真实验教学团队,形成一支教育理念先进,学术水平高,教学科研能力强,实践经验丰富,勇于创新的虚拟仿真实验教学和管理队伍。
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建设探讨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虚拟仿真技术在教育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特别是在实验教学方面,虚拟仿真实验技术可以有效地模拟真实实验环境,为学生提供更加安全、方便和高效的实验教学平台。
为了更好地推动虚拟仿真实验教学的发展,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的建设成为了当前教育领域的热点话题。
本文将从虚拟仿真实验教学的意义、建设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的必要性和建设的主要内容等方面展开探讨。
一、虚拟仿真实验教学的意义1.1 提高实验教学的安全性实验教学是理工科学生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由于实验设备的局限性以及实验操作过程中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传统的实验教学存在一定的安全风险。
而虚拟仿真实验教学可以通过模拟真实的实验环境,避免了实验设备可能带来的安全风险,极大地提高了实验教学的安全性。
传统的实验教学需要大量的实验设备和实验材料,而且需要学生亲自操作,操作过程可能比较繁琐和耗时。
而虚拟仿真实验教学可以将实验设备和实验材料都模拟在计算机中,学生只需要通过计算机就可以完成实验操作,大大提高了实验教学的便利性。
虚拟仿真实验教学可以更好地控制实验环境,使得实验教学过程更加规范化和标准化,可以大大提高实验教学的效率。
而且虚拟仿真实验还可以通过实时数据记录和分析,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实验过程和实验数据,提高学习效果。
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的建设具有明显的必要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2.1 促进实验教学的创新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将具备更强的技术保障和更丰富的实验资源,可以为实验教学的创新提供更好的条件。
通过大规模的投入和系统的平台构建,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可以引领和推动实验教学的创新和发展。
2.2 提高国家实验教学水平2.3 推动虚拟仿真技术在教育的应用3.1 技术平台建设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的建设需要建立起一套完整的虚拟仿真实验教学技术平台,包括硬件设备、软件系统和网络环境等。
北京大学地球科学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教育部中国人民大学基于大数据文科综合训练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教育部清华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教育部北京交通大学交通运输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教育部北京化工大学化工过程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教育部北京邮电大学电子信息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教育部中国农业大学机械与农业工程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教育部中央美术学院艺术、设计与建筑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教育部华北电力大学电力工业全过程仿真实验教学中心教育部南开大学经济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教育部天津大学化学化工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教育部大连理工大学化学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教育部东北大学机械装备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教育部吉林大学地质资源立体探测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教育部东北师范大学生物学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教育部东北林业大学森林工程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教育部同济大学力学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教育部上海交通大学机电学科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教育部华东理工大学石油和化工过程控制工程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教育部东华大学管理决策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教育部南京大学社会经济环境系统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教育部东南大学机电综合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教育部河海大学力学与水工程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教育部南京农业大学农业生物学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教育部中国药科大学药学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教育部浙江大学化工类虚拟仿真实验中心教育部厦门大学机电类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教育部山东大学医学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教育部武汉大学电力生产过程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教育部武汉理工大学水路交通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教育部华中师范大学心理与行为虚拟实验教学中心教育部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经济管理行为仿真实验中心教育部湖南大学机械工程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教育部中南大学矿冶工程化学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教育部中山大学医学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教育部华南理工大学机械工程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教育部四川大学华西临床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教育部重庆大学能源与动力电气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教育部西南交通大学交通运输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教育部电子科技大学电子与通信系统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教育部西南大学药学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教育部西南财经大学现代金融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教育部西安交通大学通信与信息系统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教育部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电子信息与通信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教育部长安大学道路交通运输工程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教育部陕西师范大学化学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教育部兰州大学化学化工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教育部中国石油大学(华东)石油勘探开发工业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教育部中国矿业大学采矿工程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教育部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矿产资源形成与勘查开发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教育部哈尔滨工业大学市政环境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工信部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航空科学技术虚拟仿真实验中心工信部北京理工大学武器系统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工信部哈尔滨工程大学核科学与技术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工信部南京理工大学现代制造企业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工信部西北工业大学机械基础与航空制造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工信部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公安执法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公安部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学院消防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公安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物理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中科院大连海事大学海运工程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交通部中国民航大学机务维修工程仿真教学中心民航局北京工商大学经济管理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北京北京工业大学土木工程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北京北京建筑大学建筑全过程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北京北京石油化工学院石化工程仿真教学与实践中心北京天津中医药大学中医学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天津天津工业大学纺织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天津大连交通大学轨道车辆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辽宁长春理工大学计算机信息安全与网络攻防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吉林哈尔滨商业大学现代企业商务运营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黑龙江东北石油大学石油与天然气工程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黑龙江上海中医药大学中医药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上海上海海事大学航海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上海南京邮电大学网络通信与控制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江苏南京师范大学虚拟地理环境实验教学中心江苏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大气科学与气象信息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江苏常州大学化工虚拟仿真综合实训中心江苏杭州电子科技大学电子信息技术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浙江宁波大学土木工程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浙江浙江工业大学化学化工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浙江浙江理工大学服装设计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浙江福建师范大学生物技术与生物化工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福建福州大学企业经济活动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福建南昌大学力学与工程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江西山东建筑大学建筑工程及装备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山东山东科技大学煤矿安全开采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山东烟台大学工程力学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山东武汉科技大学冶金工业过程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湖北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森林防火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湖南长沙理工大学电力生产与控制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湖南广东财经大学企业综合运作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广东南方医科大学医学形态学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广东成都医学院医学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四川西南石油大学油气开发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四川贵州财经大学经济管理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贵州重庆科技学院钢铁制造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重庆西北大学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陕西第三军医大学军事作业医学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解放军国防科学技术大学数理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解放军解放军理工大学通信与电子信息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解放军。
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建设探讨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是指以虚拟仿真技术为基础,建设创新型高水平实验教学中心,为国家各级教育和科研机构提供虚拟仿真实验教学服务的机构。
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的建设模式一般采取联合建设模式。
通过多个高校的联合建设,将各自的优势资源互补,在技术、人才和设备等方面实现共享,形成高效的服务体系。
该模式不仅可以促进高校之间的交流合作,提高教学水平和科研实力,而且还可以实现资金、人员、设备资源的最优配置,有效缓解单一高校建设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的压力。
1. 虚拟仿真实验平台的建设虚拟仿真实验平台是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的核心建设内容。
平台建设包括硬件设备、软件系统以及数据库的建设。
硬件设备主要包括高性能计算机、大型存储设备、三维虚拟仿真显示系统等。
软件系统包括虚拟仿真软件、仿真模拟软件、数据采集软件等。
数据库主要是存储虚拟仿真实验过程中的数据信息。
2. 实验教学资源的开发实验教学资源是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的重要组成部分。
实验教学资源的开发包括实验项目设计、虚拟仿真实验指导书编写、实验视频录制等。
实验教学资源的开发需要具备一定的学科知识和教学经验,开发出的资源要具有科学性、可操作性、趣味性等特点。
3. 师资队伍建设师资队伍建设是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的另一个关键问题。
建设一个高水平的师资队伍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
同时,要求相关师资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掌握虚拟仿真实验技术、具备教学经验和管理能力等多重素质。
因此,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的师资队伍建设需要长期而艰苦的努力。
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的建设具有多方面的优势。
首先,通过虚拟仿真实验技术的应用,可以大大提高教学效果和实践能力。
其次,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的建设可以促进高校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形成优势互补,创新驱动。
同时,虚拟仿真技术具有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等优点,符合当前可持续发展的发展方向。
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入选名单申报学校中心名称学校所属北京大学地球科学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教育部中国人民大学基于大数据文科综合训练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教育部清华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教育部北京交通大学交通运输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教育部北京化工大学化工过程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教育部北京邮电大学电子信息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教育部中国农业大学机械与农业工程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教育部中央美术学院艺术、设计与建筑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教育部华北电力大学电力工业全过程仿真实验教学中心教育部南开大学经济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教育部天津大学化学化工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教育部大连理工大学化学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教育部东北大学机械装备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教育部吉林大学地质资源立体探测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教育部东北师范大学生物学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教育部东北林业大学森林工程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教育部同济大学力学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教育部上海交通大学机电学科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教育部华东理工大学石油和化工过程控制工程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教育部东华大学管理决策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教育部南京大学社会经济环境系统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教育部东南大学机电综合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教育部河海大学力学与水工程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教育部南京农业大学农业生物学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教育部中国药科大学药学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教育部浙江大学化工类虚拟仿真实验中心教育部厦门大学机电类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教育部山东大学医学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教育部武汉大学电力生产过程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教育部武汉理工大学水路交通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教育部华中师范大学心理与行为虚拟实验教学中心教育部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经济管理行为仿真实验中心教育部湖南大学机械工程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教育部中南大学矿冶工程化学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教育部中山大学医学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教育部华南理工大学机械工程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教育部四川大学华西临床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教育部重庆大学能源与动力电气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教育部西南交通大学交通运输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教育部电子科技大学电子与通信系统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教育部西南大学药学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教育部西南财经大学现代金融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教育部西安交通大学通信与信息系统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教育部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电子信息与通信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教育部长安大学道路交通运输工程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教育部陕西师范大学化学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教育部兰州大学化学化工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教育部中国石油大学(华东)石油勘探开发工业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教育部中国矿业大学采矿工程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教育部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矿产资源形成与勘查开发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教育部哈尔滨工业大学市政环境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工信部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航空科学技术虚拟仿真实验中心工信部北京理工大学武器系统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工信部哈尔滨工程大学核科学与技术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工信部南京理工大学现代制造企业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工信部西北工业大学机械基础与航空制造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工信部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公安执法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公安部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学院消防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公安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物理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中科院大连海事大学海运工程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交通部中国民航大学机务维修工程仿真教学中心民航局北京工商大学经济管理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北京北京工业大学土木工程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北京北京建筑大学建筑全过程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北京北京石油化工学院石化工程仿真教学与实践中心北京天津中医药大学中医学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天津天津工业大学纺织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天津大连交通大学轨道车辆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辽宁长春理工大学计算机信息安全与网络攻防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吉林哈尔滨商业大学现代企业商务运营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黑龙江东北石油大学石油与天然气工程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黑龙江上海中医药大学中医药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上海上海海事大学航海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上海南京邮电大学网络通信与控制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江苏南京师范大学虚拟地理环境实验教学中心江苏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大气科学与气象信息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江苏常州大学化工虚拟仿真综合实训中心江苏杭州电子科技大学电子信息技术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浙江宁波大学土木工程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浙江浙江工业大学化学化工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浙江浙江理工大学服装设计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浙江福建师范大学生物技术与生物化工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福建福州大学企业经济活动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福建南昌大学力学与工程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江西山东建筑大学建筑工程及装备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山东山东科技大学煤矿安全开采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山东烟台大学工程力学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山东武汉科技大学冶金工业过程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湖北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森林防火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湖南长沙理工大学电力生产与控制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湖南广东财经大学企业综合运作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广东南方医科大学医学形态学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广东成都医学院医学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四川西南石油大学油气开发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四川贵州财经大学经济管理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贵州重庆科技学院钢铁制造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重庆西北大学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陕西第三军医大学军事作业医学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解放军国防科学技术大学数理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解放军解放军理工大学通信与电子信息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解放军附件: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入选名单教育部高等教育司2013年12月31日。
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建设方案国家级仿真实验教学中心建设方案一、背景分析仿真实验教学的发展和应用已成为当前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方向。
通过仿真实验教学,学生能够在一个安全、可控的环境中进行实验操作和实践探索,提高实验操作技能和实践能力。
建设一所国家级仿真实验教学中心,对于提升教学质量、推动教学改革具有重要意义。
二、建设目标1. 建设一个具有国际水平的仿真实验教学中心,成为学术研究、教学实践和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
2. 提供高质量的仿真实验教学资源和服务,满足多学科、多层次的教学需求。
3. 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技能、实践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
三、建设内容与方法1. 建设仿真实验平台:利用先进的现实技术和仿真软件,构建一个模拟真实实验环境的仿真实验平台,包括各个学科的实验场景和实验设备。
2. 开发仿真实验资源:以课程教学为导向,通过开发实验教学资源,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实验内容和教学案例。
3. 建设师资队伍:培养一批精通仿真实验教学技术的教师,组建专业团队,负责仿真实验教学的开发和教学实施。
4. 搭建实践平台:建设实验教学实践基地,提供实验场地和设备,为学生提供实际操作和实践锻炼的机会。
5. 建设评估与管理系统:建立有效的评估体系和管理系统,对仿真实验教学的效果进行评估和监控。
四、预计效果1. 提升教学质量:通过仿真实验教学,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实验原理和操作技巧,提高学习效果和学习兴趣。
2. 推动教学改革:仿真实验教学能够打破传统实验教学的时间、空间和安全限制,促进创新教学模式的出现。
3. 培养高素质人才:通过仿真实验教学,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其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
五、建设进程与保障措施1. 建设进程:根据建设方案,制定详细的建设计划,明确各项任务和时间节点,并定期进行监督和评估。
2. 资金保障:通过投资和支持,筹集建设所需的资金,并确保资金的合理使用和监督。
3. 技术支持:与科研机构和高校合作,借助先进的技术和资源,提供技术支持和专业指导。
地理空间信息技术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建设实践作者:袁磊杨昆来源:《价值工程》2017年第07期摘要:虚拟仿真实验教学是学科专业与信息技术深度融合的产物。
基于云南师范大学地理空间信息技术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建设实践,阐述了中心建设的理念与思路,重点探讨了虚拟仿真实验教学资源建设、教学管理与共享服务平台建设、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的做法与实践成效,以期对相关类型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建设提供借鉴。
Abstract: Virtual simulation experiment teaching is a depth fusion product of discipline and information technology. Based on construction and practice of national center for virtual simulation experimental teaching of geospatial information technology of Yunnan Normal University, this paper elaborates the idea and the thought of the center construction, and describes the method and practice of constructions for teaching resources, teaching management and sharing service platform, teaching staff and so on. It is expected that this research can provide reference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related virtual simulation experiment teaching center.关键词:地理空间信息;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实验室建设Key words: geospatial information;virtual simulation;experimental teaching center;construction of laboratory中图分类号:G4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7)07-0191-030 引言人类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通信技术的发展,以地理信息系统、遥感、卫星导航定位等高新技术为核心的地理空间信息技术迅速发展,并与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移动互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深度融合[1],已广泛应用于资源环境管理、地理环境模拟、生态环境监测、灾害应急评估、地理位置服务、城市规划、民族文化、电子商务、智能物流、智能交通、智慧旅游、智慧教育、公共卫生、智慧城市、资源共享等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2-5],成为人类合理有效地利用资源、解决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重大问题的核心支撑技术之一[6]。
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建设探讨【摘要】本文探讨了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的建设问题。
在介绍了该中心建设的背景和研究意义。
接着在定义了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分析了建设的必要性和关键因素,探讨了建设模式以及存在的问题与挑战。
最后在展望了该中心建设的前景,并提出了建设该中心的建议。
通过本文的分析,可以看出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的建设对于提升教学质量和推动教育改革具有重要意义,但也需要克服诸多困难和挑战。
建议政府、高校和相关机构加强合作,共同推动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的建设,为提升我国教育水平做出更大贡献。
【关键词】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建设、教学、虚拟仿真、国家级、实验、教学中心、模式、问题、挑战、前景、建议1. 引言1.1 背景介绍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虚拟仿真技术在教育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建设作为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举措,正在逐步受到各高校和政府部门的重视。
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是基于计算机仿真技术和虚拟现实技术,构建出的具有高度模拟性和互动性的实验教学平台,可以为学生提供更加真实的实验环境和更加灵活的实验体验。
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的建设不仅可以提高教学效果,促进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还有助于培养高素质专业人才,提升高校的教学水平和科研实力。
建设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已经成为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的迫切需求,也是推动高等教育现代化发展的重要举措。
在这样的背景下,探讨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的建设问题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1.2 研究意义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建设是当前教育领域的热点问题,对于提高教学质量、促进教学改革、培养人才具有重要的意义。
建设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可以有效弥补传统实验教学受条件制约、资源紧缺等问题,提高教学效率,实现资源共享。
虚拟仿真实验技术的运用可以为学生提供更加真实、生动的实验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动力。
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中⼼——仿真软件资源建设典型案例虚拟实验实训中⼼整体解决⽅案(⾯向⼯科类本科院校)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中⼼——仿真软件资源建设典型案例东⽅仿真最新解决⽅案典型实习教学环节中对仿真软件的应⽤⽅式:1)⾸先是⽼师使⽤3D认识实习软件进⾏⼯艺及设备的讲解,学⽣使⽤3D认识实习软件进⾏对⼯⼚装置的感性了解和学习。
(在这之前,建议额外安排时间让学⽣先使⽤化⼯基本过程单元软件熟悉单元操作。
)2)学⽣使⽤2D的⼯艺仿真软件,熟悉⼤型化⼯装置的开停车,单机培训模式。
3)学⽣使⽤3D的操作实习仿真软件,进⼀步熟悉⼤型化⼯装置的开停车,单机培训模式。
4)学⽣使⽤3D的操作实习仿真软件,熟悉⼤型化⼯装置的事故处理和班组团队操作,配合培训模式。
5)学⽣使⽤3D的操作实习仿真软件,进⾏安全⽅⾯的应急预案训练,单⼈/班组团队模式。
东⽅仿真最新解决⽅案——⽹络精品课+ 在线仿真系统SIMNET的整合应⽤(在线理论培训)(在线交互操作的虚拟实训中⼼)1)下载统⼀客户端,实现仿真软件的在线应⽤。
2)⽼师可以在线组织培训和考核。
3)东⽅仿真的在线仿真系统从2004年起就已经上线投⽤,⽀持了多次全国级技能⼤赛和超过100家学校/企业的在线仿真软件应⽤服务。
4)在线仿真软件的内容形式包括:虚拟仪器仿真、实验装置仿真、单元级装置仿真、⼤型⼯艺流程仿真。
6)在线体验⽹址:/doc/99228b0b33d4b14e84246886.html典型应⽤⽅式:1)和精品课程整合,形成包括应知理论内容+应会操作内容的完整在线学习体系,建⽴学校⾃⼰的在线交互操作虚拟实验/实训仿真中⼼。
2)满⾜学校教学改⾰学⽣⾃学的需要:也课程相关的仿真软件⽹络化部署,可以⽅便学⽣在教室、图书馆、宿舍、家⾥等其它地点⽅便的访问应⽤,并⾃⾏或根据教学计划要求安排学习内容。
服务器⾃动统计学员的登录学习信息和培训/⾃测成绩信息。
3)满⾜学校临时承办⾯向企业和社会的培训或技能鉴定任务。
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建设探讨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虚拟仿真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的建设是利用虚拟仿真技术进行实验教学的重要举措。
本文将探讨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的建设。
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是指利用计算机技术和虚拟仿真技术,建设一套完整的实验教学系统。
该系统能够模拟真实的实验过程,提供学生进行实验操作的环境和工具,以达到实验教学的目的。
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将真实实验室的实验环境和实验设备虚拟化,学生可以通过计算机操作进行实验,从而降低了实验成本、提高了实验效果。
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的建设是高等教育改革的重要一环。
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可以解决实验教学资源不足的问题。
许多高校由于各种原因无法提供足够的实验设备和实验场地,而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可以为学生提供完备的实验资源,满足学生进行实验教学的需求。
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的建设还可以促进实验教学模式的创新。
传统的实验教学模式受到场地、设备等条件的限制,难以满足学生个性化学习需求。
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可以提供个性化的实验教学环境和实验内容,满足学生多样化的学习需求,并且可以随时进行更新和优化,保持实验教学内容与时俱进。
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入选名单
申报学校中心名称学校所属北京大学地球科学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教育部中国人民大学基于大数据文科综合训练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教育部清华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教育部北京交通大学交通运输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教育部北京化工大学化工过程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教育部北京邮电大学电子信息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教育部中国农业大学机械与农业工程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教育部中央美术学院艺术、设计与建筑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教育部华北电力大学电力工业全过程仿真实验教学中心教育部南开大学经济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教育部天津大学化学化工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教育部大连理工大学化学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教育部东北大学机械装备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教育部吉林大学地质资源立体探测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教育部东北师范大学生物学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教育部东北林业大学森林工程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教育部同济大学力学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教育部上海交通大学机电学科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教育部华东理工大学石油和化工过程控制工程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教育部东华大学管理决策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教育部南京大学社会经济环境系统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教育部东南大学机电综合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教育部河海大学力学与水工程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教育部南京农业大学农业生物学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教育部中国药科大学药学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教育部浙江大学化工类虚拟仿真实验中心教育部
厦门大学机电类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教育部山东大学医学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教育部武汉大学电力生产过程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教育部武汉理工大学水路交通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教育部华中师范大学心理与行为虚拟实验教学中心教育部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经济管理行为仿真实验中心教育部湖南大学机械工程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教育部中南大学矿冶工程化学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教育部中山大学医学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教育部华南理工大学机械工程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教育部四川大学华西临床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教育部重庆大学能源与动力电气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教育部西南交通大学交通运输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教育部电子科技大学电子与通信系统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教育部西南大学药学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教育部西南财经大学现代金融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教育部西安交通大学通信与信息系统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教育部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电子信息与通信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教育部长安大学道路交通运输工程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教育部陕西师范大学化学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教育部兰州大学化学化工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教育部中国石油大学(华东)石油勘探开发工业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教育部中国矿业大学采矿工程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教育部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矿产资源形成与勘查开发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教育部哈尔滨工业大学市政环境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工信部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航空科学技术虚拟仿真实验中心工信部北京理工大学武器系统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工信部哈尔滨工程大学核科学与技术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工信部南京理工大学现代制造企业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工信部西北工业大学机械基础与航空制造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工信部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公安执法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公安部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学院消防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公安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物理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中科院大连海事大学海运工程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交通部中国民航大学机务维修工程仿真教学中心民航局北京工商大学经济管理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北京北京工业大学土木工程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北京
北京建筑大学建筑全过程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北京北京石油化工学院石化工程仿真教学与实践中心北京天津中医药大学中医学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天津天津工业大学纺织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天津大连交通大学轨道车辆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辽宁长春理工大学计算机信息安全与网络攻防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吉林哈尔滨商业大学现代企业商务运营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黑龙江东北石油大学石油与天然气工程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黑龙江上海中医药大学中医药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上海上海海事大学航海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上海南京邮电大学网络通信与控制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江苏南京师范大学虚拟地理环境实验教学中心江苏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大气科学与气象信息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江苏常州大学化工虚拟仿真综合实训中心江苏杭州电子科技大学电子信息技术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浙江宁波大学土木工程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浙江浙江工业大学化学化工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浙江浙江理工大学服装设计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浙江福建师范大学生物技术与生物化工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福建福州大学企业经济活动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福建南昌大学力学与工程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江西山东建筑大学建筑工程及装备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山东山东科技大学煤矿安全开采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山东烟台大学工程力学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山东武汉科技大学冶金工业过程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湖北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森林防火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湖南长沙理工大学电力生产与控制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湖南广东财经大学企业综合运作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广东南方医科大学医学形态学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广东成都医学院医学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四川西南石油大学油气开发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四川贵州财经大学经济管理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贵州重庆科技学院钢铁制造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重庆西北大学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陕西第三军医大学军事作业医学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解放军国防科学技术大学数理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解放军解放军理工大学通信与电子信息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解放军
附件: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入选名单
教育部高等教育司
2013年12月3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