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物理下册第二章第3节声的利用超声波的应用素材(新版)新人教版
- 格式:doc
- 大小:22.00 KB
- 文档页数:2
《第3节声的利用》教学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了解声音在生产生活中的各种应用,包括声音的产生、传播和接收,理解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特性。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实验、讨论等活动,探究声音的传播过程,学习物理知识。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对物理学科的兴趣,理解声的利用的重要性,提高对科技改变生活的认识。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了解声音在不同情况下的利用,如声音的传递、声音的反射、声音的加工等。
2. 教学难点:通过实验探究声音的传播过程,理解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特性,并能够应用于实际问题中。
三、教学准备1. 准备教学用具:黑板、白板、实物展示台、音响、音叉、气球等。
2. 准备教学资源:网络上相关的声的利用的教学视频和图片。
3. 布置预习任务:学生提前预习相关知识,为新课学习做好准备。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教师展示一些利用声音进行工作的图片,如:医院里的B超、超声波洗眼镜、用锤敲击铁块使其发声等,引导学生观察并思考这些图片中事物的工作原理。
学生观察图片,思考问题,并尝试表达自己的看法。
教师引出本节课的主题——声的利用,并简要介绍声音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和价值。
2. 新课教学(1)声波及其传播教师介绍声波的基本概念和传播原理,通过实验演示声音的传播过程,帮助学生理解声音的传播特点。
学生观察实验,通过自主思考和小组讨论,理解声波及其传播的基本原理。
(2)超声波和次声波的特点和应用教师详细介绍超声波和次声波的特点,通过举例说明其在工业、医学、军事等领域的应用,如利用超声波清洗物品、利用次声波预测地震等。
学生通过观察、思考和讨论,了解超声波和次声波的特点和应用,增强对物理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3)声音传递信息教师展示一些利用声音传递信息的实例,如:铁路工人用铁锤敲击钢轨判断是否有裂缝、医生用听诊器听病人的心肺等。
引导学生思考声音传递信息的基本原理。
学生通过观察和思考,了解声音传递信息的基本原理,提高对物理知识的实际应用能力。
《第3节声的利用》教学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理解声音的传播方式,掌握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2. 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验探究声音的传播条件,提高观察和实验能力;3. 情感态度价值观:理解声的利用的意义,培养科学探究精神。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声音的传播方式和在介质中的速度;2. 教学难点:通过实验探究声音传播的条件,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三、教学准备1. 实验器械:真空罩、手机、闹钟、水槽、音叉等;2. 多媒体素材:展示声在不同介质中的应用视频;3. 板书设计: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表格。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 展示课前收集的一些利用声音的例子,如:(1)医生用的B超机。
(2)医学上除去人体内结石的超声碎石。
(3)渔民用来捕鱼的高频震动声波的渔船。
(4)用来探测鱼群的位置的声纳。
(5)隆隆的雷声预示着一场大雨的到来。
通过提问:大家知道什么?声纳是一种利用声波在水中的传播来探测鱼群位置的技术。
它通过发出声波,然后接收并分析回声,来确定物体的位置和大小。
雷声同样也是天气变化的预告之一。
它预示着雷电的到来,而雷电通常伴同着降雨。
这是因为当云层中的电荷积累到一定水平时,就会发生放电现象,也就是我们所说的雷。
雷声的出现通常是由于空气中存在水滴或其他导电物质,这些物质可以反射和传播声音。
因此,当我们听到隆隆的雷声时,我们可能会预感到一场大雨的到来。
同样地,声纳也可以帮助我们预感到鱼群的活动。
通过应用声纳,我们可以探测到水下的物体,包括鱼群的位置和大小。
这对于渔业和水下考古等领域具有重要意义。
那么,你对于声纳还有什么疑问吗?或者你有什么想法想要了解更多关于它的信息吗?教学设计方案(第二课时)一、教学目标1. 理解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2. 掌握声音的反射、折射以及衍射现象;3. 能够应用声音的传播和反射解决实际问题;4. 培养学生对物理学科的兴趣,增强对自然界声音的欣赏能力。
《声的利用》知识点检测及课后习题含答案第一部分●知识点回顾及答案解析1.声可以传递信息。
如轰隆的雷声预示着有可能将要下雨了;利用__可以监测火山、地震等自然灾害的发生;利用对金属工件进行探伤;利用原理制成倒车雷达;在医疗行业利用进行身体检测等.【答案】次声波超声波回声定位 B超2.声本身具有并且可以传递能量。
如。
【答案】利用超声波碎结石、清洗物体。
第二部分●知识点检测及答案解析1.蝙蝠在夜间飞行时不会撞到障碍物,这是因为蝙蝠在飞行过程中能够发出,这些声波碰到昆虫或障碍物就会反射回来,蝙蝠以此确定目标的位置和距离,蝙蝠这种利用回声确定目标位置和距离的方法叫。
根据这一原理,科学家发明了,可用于探知海洋的深度、绘制海底地形图等。
【答案】超声波回声定位2.如图医生借用B型超声波诊断仪可以准确地获得人体内部脏器的图像信息,从而诊断病情。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利用B超可以确定病人的血型B.利用B超可以确定肾脏是否有囊肿C.利用B超进行检查主要利用了声传递能量D.病人听不到超声波是因为超声波的响度太小了【答案】B 解析:医生用B型超声波诊断仪向就诊者体内发射超声波,然后接收体内脏器的反射波,反射波携带的信息经过处理后显示在屏幕上,医生就准确地获得人体内脏器的图像信息。
3.如图所示的汽车上装有倒车雷达,它是利用汽车发出的 (选填“超声波”或“次声波”)进行回声定位;当司机听到报警声时,就知道距离障碍物太近,说明声音能够传递。
【答案】超声波信息4.下列没有利用回声定位原理的是()A.超声测速B.倒车雷达C.超声导盲仪D.中医“望、闻、问、切”中的“闻”【答案】D 解析:中医中的“闻”指的是听声音传递的信息。
5.在日常生活中,人们通常根据敲打物体发出的声音来鉴别物体质量的好坏,以下做法中,不是为了达到这一目的的是( )A.瓜农用手拍打西瓜B.顾客用手轻弹瓷器C.老师在课堂上敲击音叉D.铁路工人用铁锤敲击铁轨【答案】C 瓜农用手拍打西瓜,判断西瓜的生熟;顾客用手轻弹瓷器,判断瓷器质量的好坏;铁路工人用铁锤敲击铁轨,获得铁轨传回的信息;老师在课堂上敲击音叉,并不是鉴定音叉的好坏。
2021-2022学年人教版物理八年级冲刺高分第2章第3节声的利用一、单选题1.图是汽车利用超声波倒车的情景,该情景说明()A.超声波只能向一个方向传播B.超声波就是电磁波C.超声波的产生不需要振动D.超声波能传递信息2.如图是汽车利用超声波倒车的情景,该情景说明()A.倒车时,汽车会发出“嘀嘀嘀”的警报声,那是倒车雷达发出的超声波B.超声波的产生不需要声源的振动C.该情景说明了声音能够传递信息D.超声波就是电磁波3.下列事例中,属于利用次声波的是A.用声呐测海洋深度B.蝙蝠确定目标的位置C.海豚判断物体的位置和大小D.预报海啸、台风4.如图所示,用硬纸片把一个音响糊起来,做成一个“舞台”,台上的小“人”在音乐声中翩翩起舞。
实验中,小“人”在音乐声中跳舞不能说明的是()A.固体可以传声B.真空不能传声C.声音是由振动产生D.声音可以传递能量5.买瓷碗时,人们常会敲一敲碗,通过声音来判断瓷碗是否破损,这个方法是根据什么来判断的()A.音调和音色不同B.音调和响度不同C.响度和音色不同D.振动的幅度不同6.下列实例中,利用了超声波的反射来获取信息的是()A.蝙蝠的“回声”定位B.大象的“声音”交流C.外科医生对结石病人的“超声”碎石D.站在天坛中央说话,感到声音特别洪亮7.祖国即将迎来70周年华诞之际,走在大街小巷上经常能听到有人歌唱《我和我的祖国》,人们通过歌曲表达对伟大祖国的热爱和依恋。
唱歌中涉及到的物理现象,说法错误的是()A.“闻其声便知其人”是根据声音的音色来判断的B.歌词上方的数字表示的是音调C.歌声是由声带振动产生的D.声波可以传递信息,不可以传递能量8.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只要物体在振动,我们就能听到声音B.超声波能够粉碎体内“结石”,是因为声波具有能量C.“闻其声而知其人”,主要是根据音调来进行辨别D.倒车雷达是利用次声波来确定障碍物的远近9.现在有一种超声波洗牙的方式,超声波之所以能洗牙,是因为()A.超声波是清洁剂B.超声波可以引起固体的振动,使牙垢脱落C.超声波能发生反射D.超声波传递去污垢的信息10.“B超”可以了解物体的内部结构,并在显示屏上显示出来。
第3节声的利用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声音无处不在。
从清晨鸟儿的啼鸣到夜晚车辆的喧嚣,从悠扬的音乐旋律到人们的交谈话语,声音以各种各样的形式存在着。
而我们人类,不仅能够感知和欣赏声音,还能够巧妙地利用声音来为我们的生活和工作服务。
声音的利用可以追溯到很久很久以前。
在古代,人们就已经发现了声音能够传递信息。
比如,在战争中,通过击鼓和鸣金来指挥军队的进退;在航海中,利用号角来传递信号。
而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声音的利用也变得越来越广泛和深入。
首先,声音在医疗领域有着重要的应用。
超声波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我们知道,超声波的频率高于人类能够听到的声音频率范围。
通过向人体内部发射超声波,并接收反射回来的声波,医生可以获得人体内部器官的图像,从而诊断出各种疾病。
例如,孕妇在怀孕期间会进行超声检查,以观察胎儿的发育情况;医生也会利用超声波来检查心脏、肝脏、肾脏等器官的健康状况。
此外,超声波还可以用于治疗疾病。
例如,高强度聚焦超声可以用于治疗肿瘤,通过将超声波聚焦在肿瘤部位,产生高温来杀死癌细胞,而对周围的正常组织损伤较小。
声音在工业生产中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在无损检测中,超声波探伤技术被广泛应用。
通过向金属材料或工件发射超声波,根据反射波的情况,可以检测出材料内部是否存在缺陷,如裂纹、气孔等。
这有助于保证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性。
另外,在清洗领域,超声波清洗技术也具有独特的优势。
利用超声波在液体中产生的空化效应,可以有效地去除零件表面的污垢和杂质,而且不会对零件造成损伤。
在日常生活中,声音的利用更是随处可见。
我们常见的声控灯就是一个简单而实用的例子。
当我们发出一定强度的声音时,声控灯就会自动亮起,为我们提供照明。
这不仅方便了我们的生活,还节约了能源。
此外,语音识别技术也是声音利用的一个重要方面。
通过对人的语音进行分析和识别,计算机可以执行相应的指令。
比如,我们可以通过语音来控制手机、智能音箱等设备,实现打电话、播放音乐、查询信息等功能。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课时训练:2.3声的利用(附答案)1.声能够传递信息,如回声定位、B超诊断病情等.2.声能传递能量,如超声波清洗仪表、超声波碎除结石、超声波除尘等.利用回声测距时,声音通过的距离是发声体到障碍物之间距离的两倍.(枣庄中考)美国摇滚歌手兼歌唱教练杰米·温德拉在湖南岳阳大展“狮吼功”,用高达100分贝以上的咏叹调连续震破三个高脚玻璃杯,并被主办方授予“世界吼王”称号.如图为杰米·温德拉用声音将玻璃杯震碎的情景.下列有关他“吼”出的声音的说法正确的是()A.声音传递了能量B.声音只在玻璃杯中传播C.声音是玻璃杯振动产生的D.声音的分贝数越高其频率越大【提示】声有两方面的应用,一是可以利用声来传递信息,另一个是可以利用声来传递能量.题意中美国摇滚歌手杰米·温德拉曾用自己的声音击碎了三个酒杯,说明了声可以传递能量.【答案】 A知识点1声与信息1.如图所示,医生利用B超来获得人体内部的图像信息,这说明声能够传递______.第1题图知识点2声与能量2.如图所示,让扬声器对着火焰,然后播放音乐,观察到火焰晃动,这说明声能够传递______.第2题图1.利用“B超”可以帮助医生确定病人体内脏器的情况,这是因为()A.“B超”声波的频率很高B.“B超”声波的能量很大C.“B超”声波进入人体,可在脏器上发生反射,反射波带有信息D.“B超”声波进入人体可穿透内部脏器治病第1题图2.在蝙蝠的某次捕食过程中,从其发出超声波到接收到被昆虫反射回来的超声波用时0.2 s,如图所示,则昆虫与蝙蝠之间的距离约为()第2题图A.680 m B.340 mC.68 m D.34 m3.下面是小丽物理笔记中记录的内容,其中不属于通过声音获得信息的是() A.养蜂人听蜜蜂的飞行声,就能知道它是否采了蜜B.人们买西瓜时,要拍两下,听声音来判断瓜的生熟C.小强往开水瓶里倒开水时,能听出水有没有灌满D.飞机从屋顶飞过,窗户玻璃在振动4.有一种电动牙刷,它能发出超声波,直达牙刷棕毛刷不到的地方,这种刷牙方式既干净又舒服.下列声音的利用与电动牙刷的声音利用方式不同的是()A.登雪山时不许高声讲话B.超声波清洗钟表C.彩超观察胎儿的生长情况D.超声波为结石患者击碎结石5.“惊弓之鸟”中,大雁根据声音的________判断出弓弦声,这说明声音可以传递________.6.在亚丁湾海域,我国海军护航编队使用一种叫“声波炮”的新型武器,它的声波定向发射器外观类似喇叭,能发出高强度声波,比喷气式飞机引擎声还刺耳.“声波炮”能震慑海盗,是因为声波能够传递________.7.图中的各个选项是生活中利用超声波的例子,其中利用超声波传递能量的是()A.超声波洗眼镜B.蝙蝠靠超声波发现昆虫C.倒车雷达D.“B超”查看胎儿发育8.如图所示的四幅图中,不是利用回声的是()A.探测海洋深度B.探测鱼群C.B超检查胎儿D.声音使烛焰摇动9.(荆州中考)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声波可以在真空中传播B.发出声音的喇叭能使它前面的蜡烛“跳舞”,说明声波能传递能量C.听众在听不同乐器弹奏同一首歌时能分辨出所用乐器,是利用了声音的响度不同D.次声波的频率很高,所以人耳不能直接听到10.(白银中考)声音在生活中有许多应用,用超声波能粉碎人体内的“结石”说明声波具有________;把正在发声的音叉放在水中,水面激起了水花,说明发声的物体在________.11.如图所示,工人师傅利用螺丝刀探听电动机内部运转是否正常,该现象说明________可以传声;通过听到的声音可以判断电动机内部运转是否正常,利用了声音可以传递________(填“能量”或“信息”).12.如图所示的是超声波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实例,其中主要利用声传递信息的是________图,主要利用声传递能量的是______图.挑战自我13.阅读短文,回答问题:功勋卓著的声呐1912年,英国大商船“泰坦尼克”号在自己的第一次航行中,发生了与冰山相撞沉没的悲剧.这次海难事件引起了全世界的关注.为了寻找沉船,美国科学家设计并制造出第一台测量水下目标的回声探测仪,于1914年成功地发现了3 km以外的冰山.第一次世界大战时,德国潜水艇击沉了协约国大量战舰、船只,几乎中断了横跨大西洋的海上运输线.当时潜水艇潜在水下,看不见,摸不着,横行无敌.法国著名物理学家朗之万等人研究并制造了第一部主动式声呐,使得德军潜艇无处藏身,遭受了灭顶之灾.(1)利用声呐测量海底的深度,必须知道的一个物理量是__________________,必须测量的一个物理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海底距离的表达式l=__________.(2)科学工作者为了探测海底某处的深度,向海底垂直发射超声波,经过4 s收到回波信号,海洋中该处的深度是多少米?(声音在海水中传播速度是1 500 m/s)(3)这种方法不能用来测量月亮与地球之间的距离,其原因是什么?参考答案第3节声的利用课前预习1.信息 2.能量当堂训练1.C 2.D 3.D 4.C 5.音色信息 6.能量课后作业7.A8.D9.B10.能量振动11.固体信息12.甲乙13.(1)声音在海水中的传播速度v发出信号与接收信号之间的时间t v水t/2;(2)l=v水t/2=1 500 m/s×4 s/2=3 000 m;(3)真空不能传声.。
2.3声的利用一选择题1.在雷电来临时,电光一闪即逝,但雷声却隆隆不断,这是因为()A.雷一个接一个打个不停B.双耳效应C.雷声经过地面、山岳和云层多次反射造成的D.电光的传播速度比雷声的传播速度大2. 在实际生活中,人们常常利用回声来测距离。
一座高山,看上去很近,走了好久还走不到,“望山走死马”,距离究竟有多远呢?不妨请“回声阿哥”来帮个忙:对着高山大喊一声,听一下回声,记下两声之间的时间间隔,就可以估算出距离了。
如果一人对着高山呼喊,经过10s后听到回声,则高山与我们的距离为()A.1 700 m B.3 400 m C.170 m D.340 m3.下列不属于声音传递信息的是()A.响起的门铃声B.战场上吹响的冲锋号声C.用噪声炸弹使敌人暂时失去听力D.比赛场上发令员的枪声4.下列声现象中能说明声音传递能量的是()A.烛焰晃动B.钢尺振动C.蝙蝠靠超声波发现昆虫 D.倒车雷达5. 下列事实中,应用了声波传递能量的是()①外科医生利用超声波除去人体内的结石;②超声波洁牙;③超声波加工硬度特别高的工件;④超声波雾化;⑤“B超”检查病人的某部位;⑥晚上拍手,走廊灯自动亮了。
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②③④⑥D.①②③④⑤⑥6.如图所示,关于声现象的各种实验情景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甲实验:钢尺振动频率越高,响度越大B.乙实验:抽气过程中,钟罩内铃声变小,说明真空可以传声C.丙实验:鼓面的振动幅度越大,音调越高D.丁实验:将正在发声的音叉紧靠悬线下的轻质小球,可将音叉的微小振动放大,便于观察7. 下列关于声音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响鼓也要重锤敲”,说明声音是由振动产生的,且振幅越大响度越大B.“震耳欲聋”说明声音的音调高C.“隔墙有耳”,说明固体能传声D.“闻其声知其人”,说明可以根据音色来判断说话者8. 下列关于声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声波能够传递信息和能量B.“声纹门锁”是依据声音的响度来识别的C.声音的传播速度是340m/sD.人们能听见地震时产生的次声波二非选择题1.在设计、建造电影院时,为了减少“回声”对观众听觉的干扰和影响,应尽量_______四周墙壁对声音的反射(选填“增大”或“减少”),因此电影院内四周墙壁表面要采用______的材料(选填“柔软多孔”或“坚硬光滑”).2.有一段长为18m的装满水的铁管,将耳朵贴在装满水的铁管一端,在另一端敲一下,能听到几次声音?(已知:声音在铁、水和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依次为5200m/s、1500m/s和340m/s.人耳能分清前后两次声音的时间间隔要大于0.1s)_______A.1次B.2次C.3次D.4次.3.小俞对着山崖大喊一声,经过2s听到回声,那么小俞与山崖之间的距离大约是______m(空气中声速取340m/s).这种方法_____(选填“能”或“不能”)用来测量地月之间的距离.4.如图所示,科学工作者为了探测海底某处的深度,向海底垂直发射超声波,经过4s后接受到回波信号,海洋中该处的深度为______m(声音在海水中的传播速度为1500m/s),这种方法______(能/不能)用来测革月亮到地球之间的距离,因为___________.5.汶川地震时震源的能量以波的形式向外传播,美国等国外地震台也探测到我国地震,是由于它接收震源发出的_____波.地震波分两种波,使地面的物体上下振动,而另一种横波,使地面物体在水平方向振动,纵波可先让悬挂的物体或地面物体跳动起来,横波可使地表物体倾倒,这说明波在传递的过程中也是传递的过程,生活中利用这一特性的例子有______(举一例).6.医生为病人诊病所使用的听诊器,如图甲所示,来自患者的声音通过橡皮管传送到医生的耳朵,这样可以提高声音的_____.如图乙所示,渔民捕鱼时利用声呐探测鱼群,这表明声音遇到障碍物时会发生.7.如图所示是探究声音特性时常用的装置.(1)图甲中用竖直悬挂的泡沫塑料球接触发声的音叉时,泡沫塑料球被弹起,该实验现象说明_______.(2)泡沫塑料球在实验中起什么作用?(3)加大力度敲音叉,发生的现象如图乙所示,由此你又可以得出什么结论?(4)如图丙所示,敲击右边的音叉,左边完全相同的音叉把泡沫塑料球弹起,这个现象说明了什么?8.同学们已经知道,声呐不仅可以探测海洋的深度,而且探测过往的鱼群.当然,如果需要,它还可以探测冰山或暗礁的存在.(1)如果声呐发出的超声波信号遇到暗礁10s后接收到返回的波,超声波从发出到返回共走了多少路程?暗礁到船的距离至少有多远?(假设这种波在海水中传播的速度为1500m/s)(2)小明知道“天宫二号”卫升空消息后,他想把声呐也装到“天宫二号”卫星上,从而增加一种探测的手段.你认为他的想法可行吗?为什么?参考答案一选择题CACAC DBA二非选择题1.减少柔软多孔2. A3..340 不能4.3000 不能真空不能传声5..次声能量次声武器6.响度反射7.(1)发声体在振动(2)用泡沫塑料球的振动呈现音叉的振动,可以将微小的振动放大,便于观察(3)物体的振动振幅越大,声音的响度越大(4)声音经过空气传播到另一个音叉,因为声波能传递能量,所以另一个音叉也会振动,故可以把泡沫塑料球弹起8.(1)15000m 7500m (2)不可行,因为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超声波的应用
频率高于人的听觉上限(约为20000Hz)的声波,称为超声波。
超声波在媒质中的反射、折射、衍射、散射等传播规律,与可听声波的规律并没有本质上的区别。
但是超声波的波长很短,只有几厘米,甚至千分之几毫米。
与可听声波比较,超声波具有许多奇异特性:传播特性——超声波的波长很短,通常的障碍物的尺寸要比超声波的波长大好多倍,因此超声波的衍射本领很差,它在均匀介质中能够定向直线传播,超声波的波长越短,这一特性就越显著。
功率特性——当声音在空气中传播时,推动空气中的微粒往复振动而对微粒做功,声波功率就是表示声波作功快慢的物理量。
在相同强度下,声波的频率越高,它所具有的功率就越大。
由于超声波频率很高,所以超声波与一般声波相比,它的功率是非常大的。
空化作用——当超声波在液体中传播时,由于液体微粒的剧烈振动,会在液体内部产生小空洞。
这些小空洞迅速胀大和闭合,会使液体微粒之间发生猛烈的撞击作用,从而产生几千到上万个大气压的压强。
微粒间这种剧烈的相互作用,会使液体的温度骤然升高,起到了很好的搅拌作用,从而使两种不相溶的液体(如水和油)发生乳化,并且加速溶质的溶解,加速化学反应。
这种由超声波作用在液体中所引起的各种效应称为超声波的
空化作用。
超声波的技术应用,概括起来主要包括两个方面:
(1)超声探伤、测厚、测距、医学诊断和成像。
在工业生产中常常运用超声透射法对产品进行无损探测(图1-4)。
超声波发生器发射出的超声波能够透过被检测的样品,被对面的接收器所接收(图1-4甲)。
如果样品内部有缺陷,超声波就会在缺陷处发生反射(图1-4乙),这时,对面的接收器便收不到或者不能全部收到发生器发射出的超声波信号。
这样,就可以在不损伤被检测样品的情况下,检测出样品内部有无缺陷。
在医疗诊断中则常采用回声法:将弱超声波透入人体内部,当超声波遇到脏器的界面时,便发生反射和透射。
透射入脏器内部的超声波,再遇到界面时还会再次发生反射和透射,超声波接收器专门接收各次的反射波。
医务人员根据所收到的各次反射波的时间间隔和波的强弱,就能够了解到脏器的大小、位置
及其内部的病变等。
(2)超声处理。
超声处理主要是利用它的功率特性和空化作用,改变或者加速改变物质的某些物理、化学、生物特性或状态。
利用强超声波进行加工、清洗、焊接、乳化、粉碎、脱气、医疗、种子处理等,已经广泛地应用于工业、农业、医疗卫生等各个部门。
在工业上,利用强超声波对钢铁、陶瓷、宝石、金刚石等坚硬物体进行钻孔和切削加工。
平时我们用锤子和钢钎可以一下一下地将坚硬的岩石打出洞来,超声加工也是这个道理。
如图1-5所示,紧压在工件上的金属杆叫变幅杆,当绕在它上面的线圈中通过交变电流时,它便产生超声振
动而不断地敲击工件。
变幅杆下端与工件之间放有金刚砂一类的高强度磨料。
在杆的冲击下,磨料的颗粒就像被锤子敲击的钢钎一样錾削着工件。
虽然变幅杆的伸缩量很小(只有几十微米),每次的加工量很小,但由于超声源的频率很高,每秒钟振动在20000次以上,所以工件被“蚕食”的速度是很快的。
变幅杆底端的形状是什么样,加工出的工件形状也是什么样。
所以,利用超声可以加工出形状复杂的零件,而且加工的精度和光洁度也都很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