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厂供电计算
- 格式:doc
- 大小:201.00 KB
- 文档页数:4
工厂供电计算题答案 1第一章 1 2 3 4第二章 1 2 3 6 82-2 某机修车间,拥有冷加工机床 52 台,共 200kw ;行车一台,共 5.1kw( ε=15%; 通)风机 4 台,共 5kw ; 点焊机 3 台,共 10.5kw(ε=65%。
)车间采用 220/380v 三相四线制( TN-C )配电。
试确定该车间计算 负荷 P 30、Q 30、S 30 和 I 30。
解:①对于冷加工机床, P e =200kW ,K d =0.2,cos =0.5,tan =1.73 P 30(1)=K d P e =0.2 ×200kW=40kWQ 30(1)=P 30tan =40×1.73kvar=69.2kvar ②对于行车组, P e =P NN=5.1 15% 25% =3.95Kw,Kd =0.15, cos =0.5, tan =1.7325P 30(2)= K d P e =0.15 ×3.95kW=0.59 kW Q 30(2)= P 30tan =0.59 ×1.73=1.02kvar ③对于通风机组, P e = P N =5 kW, K d =0.8, cos =0.8, tan =0.75 P 30(3)= K d P e =0.8 ×5Kw=4kWQ 30(3)= P 30tan =4×0.75kvar=3kvar ④对于点焊机组, P e = P NN=10.5 ×65%100% =8.47 kW ,Kd =0.35, cos =0.6,100tan =1.33P 30(4)= K d P e =0.35 ×8.47 kW=2.96kW Q 30(4)= P 30tan =3.94 kvar=3.94 kvar 取需要系数 K ∑p =0.9,K ∑q =0.95 总的有功计算负荷为: P 30=(P 30(1)+P30(2)+P 30(3)+P 30(4))×K ∑p=(40+0.59+4+2.96)×0.9 =42.8(kW )总的无功计算负荷为: Q 30=(Q 30(1)+Q 30(2)+ Q 30(3)+Q 30(4))×K ∑q=(69.2+1.02+3+3.94)×0.95 =77.3(kvar ) 视在计算负荷为: S 30=2P 30Q302= 2 77 .3242.8=84.9视在电流为: I 30=S 30/ 3 U N =84.9/(1.732 ×0.38)=1292-3 有一 380v 三相线路,供电给35台小批生产的冷加工机床电动机,总容量为85kW ,其中较大容 量的电动机有 7.5kW ,4kW3 台, 3kW12 台。
第一章1 2 3 4第二章 1 2 3 6 82-2 某机修车间,拥有冷加工机床52台,共200kw ;行车一台,共5.1kw(ε=15%);通风机4台,共5kw ;点焊机3台,共10.5kw(ε=65%)。
车间采用220/380v 三相四线制(TN-C )配电。
试确定该车间计算负荷P 30、Q 30、S 30和I 30。
解:① 对于冷加工机床,P e =200kW ,K d =0.2,cos φ=0.5,tan φ=1.73 P 30(1)=K d P e =0.2×200kW=40kWQ 30(1)=P 30tan φ=40×1.73kvar=69.2kvar ②对于行车组,P e =P N 25εεN=5.1%25%15=3.95Kw,K d =0.15, cos φ=0.5, tan φ=1.73P 30(2)= K d P e =0.15×3.95kW=0.59 kW Q 30(2)= P 30tan φ=0.59×1.73=1.02kvar③对于通风机组, P e = P N =5 kW, K d =0.8, cos φ=0.8, tan φ=0.75 P 30(3)= K d P e =0.8×5Kw=4kWQ 30(3)= P 30tan φ=4×0.75kvar=3kvar ④对于点焊机组, P e = P N 100Nεε=10.5×%100%65=8.47 kW ,K d =0.35, cos φ=0.6, tan φ=1.33P 30(4)= K d P e =0.35×8.47 kW=2.96kW Q 30(4)= P 30tan φ=3.94 kvar=3.94 kvar 取需要系数 K ∑p =0.9,K ∑q =0.95总的有功计算负荷为:P 30=(P 30(1)+P30(2)+P 30(3)+P 30(4))×K ∑p =(40+0.59+4+2.96)×0.9 =42.8(kW )总的无功计算负荷为:Q 30=(Q 30(1)+Q 30(2)+Q 30(3)+Q 30(4))×K ∑q =(69.2+1.02+3+3.94)×0.95 =77.3(kvar ) 视在计算负荷为:S 30=223030Q P +=223.778.42+=84.9视在电流为:I 30=S 30/3U N =84.9/(1.732×0.38)=1292-3 有一380v 三相线路,供电给35台小批生产的冷加工机床电动机,总容量为85kW ,其中较大容量的电动机有7.5kW ,4kW3台,3kW12台。
第一章1 2 3 4第二章 1 2 3 6 82-2 某机修车间,拥有冷加工机床52台,共200kw ;行车一台,共5.1kw(ε=15%);通风机4台,共5kw ;点焊机3台,共10.5kw(ε=65%)。
车间采用220/380v 三相四线制(TN-C )配电。
试确定该车间计算负荷P 30、Q 30、S 30和I 30。
解:① 对于冷加工机床,P e =200kW ,K d =0.2,cos φ=0.5,tan φ=1.73 P 30(1)=K d P e =0.2×200kW=40kW Q 30(1)=P 30tan φ=40×1.73kvar=69.2kvar ②对于行车组,P e =P N 25εεN=5.1%25%15=3.95Kw,K d =0.15, cos φ=0.5, tan φ=1.73P 30(2)= K d P e =0.15×3.95kW=0.59 kW Q 30(2)= P 30tan φ=0.59×1.73=1.02kvar③对于通风机组, P e = P N =5 kW, K d =0.8, cos φ=0.8, tan φ=0.75 P 30(3)= K d P e =0.8×5Kw=4kW Q 30(3)= P 30tan φ=4×0.75kvar=3kvar ④对于点焊机组, P e = P N 100N εε=10.5×%100%65=8.47 kW ,K d =0.35, cos φ=0.6,tan φ=1.33P 30(4)= K d P e =0.35×8.47 kW=2.96kW Q 30(4)= P 30tan φ=3.94 kvar=3.94 kvar 取需要系数 K ∑p =0.9,K ∑q =0.95总的有功计算负荷为:P 30=(P 30(1)+P30(2)+P 30(3)+P 30(4))×K ∑p =(40+0.59+4+2.96)×0.9 =42.8(kW )总的无功计算负荷为:Q 30=(Q 30(1)+Q 30(2)+Q 30(3)+Q 30(4))×K ∑q =(69.2+1.02+3+3.94)×0.95 =77.3(kvar ) 视在计算负荷为:S 30=223030Q P +=223.778.42+=84.9视在电流为:I 30=S 30/3U N =84.9/(1.732×0.38)=1292-3 有一380v 三相线路,供电给35台小批生产的冷加工机床电动机,总容量为85kW ,其中较大容量的电动机有7.5kW ,4kW3台,3kW12台。
工厂供电技术第二章计算题有一个机修车间,有冷加工机床30台,设备总容量为150kW,电焊机5台,共15.5kW,利用率只有65%,通风机4台,共4.8kW,车间采用380/220V线路供电,试确定该车间的计算负荷答:需要系数法得:1.冷加工机床容量:Pe(1)=150KW,取K d=0.2,73.1=?cos=tan,5.0P30(1)=Kd*Pe(1)=0.2*150=30kwQ30(1)= tanφP30(1)=1.73*30=51.9kvar2. 电焊机组:取K d=0.5,29.2=?cos=,4.0tanP30(2)=Kd*Pe(2)=0.5*15.5=7.75kwQ30(2)= tanφP30(2)=2.29*7.75=17.74kvar2. 通风机,取K d=0.8,75=?cos=tan,8.0.0P30(3)=Kd*Pe(3)=0.8*4.8=3.84kwQ30(3)= tanφP30(3)=0.75*3.84=2.88kvar总计算负荷为:P30=K∑P P30.i=0.8×(P30(1)+ P30(2)+ P30(3)) =0.8×(30+ 7.75+3.84)=mm KW Q30=K∑q Q30.i=0.97(Q30(1)+ Q30(2)+ Q30(3)) Kvar=nnKvarS30= P30 /cosφ=nnn KV AI30= S30/(3U)=nnn/(0.383)=xA某380/220v供电线路给大批生产的冷加工机床电动机供电,总容量为120kW,其中7.5Kw2台、5.5kw2台、4kw5台,其余为较小容量电动机。
使用需要系数法和二项式法分别计算其计算负荷。
解:需要系数法,Kd=0.2,73,cos==?.1tan,5.0总容量:Pe=∑Pei=120kW有功计算负荷:P30=K d Pe=0.2×120kW =24kW无功计算负荷:Q30= tanφP30=1.73×24kW =41.5 kvar视在计算负荷:S30= P30 /cosφ=48 KV A(2分)计算电流:I 30= S 30/(3U)= 72.9A (2分)二项式法,b=0.14 c=0.5 最大容量设备X=5,73.1tan ,5.0cos ==?? 总容量:Pe=∑Pei=120kW (2分)x 台最大容量的设备容量:Px=7.5 KW×2+5.5kw×2+4KW×1=30 kW (2分)有功计算负荷:P 30 = b Pe+ c Px =0.14×120kW+0.4×30 kW× =28.8kW (2分)无功计算负荷:Q 30= tanφP 30=173.×28.8kW =50 kvar (1分)视在计算负荷:S 30= P 30 /cosφ=58 KV A (1分)计算负荷:I 30= S30/(3U)= 88A (2分)1、某机修车间380V 线路上,接有金属切削机床电动机20台共50kW (其中较大容量电动机有7.5kW1台,4Kw3台,2.2Kw7台),通风机2台共3kW ,电阻炉1台2kW 。
第一章1 2 3 4第二章 1 2 3 6 82-2 某机修车间,拥有冷加工机床52台,共200kw ;行车一台,共5.1kw(ε=15%);通风机4台,共5kw ;点焊机3台,共10.5kw(ε=65%)。
车间采用220/380v 三相四线制(TN-C )配电。
试确定该车间计算负荷P 30、Q 30、S 30和I 30。
解:①对于冷加工机床,P e =200kW ,K d =0.2,cos =0.5,tan =1.73P 30(1)=K d P e =0.2×200kW=40kW Q 30(1)=P 30tan =40×1.73kvar=69.2kvar ②对于行车组,P e =P N 25εεN=5.1%25%15=3.95Kw,K d =0.15, cos =0.5, tan=1.73P 30(2)= K d P e =0.15×3.95kW=0.59 kW Q 30(2)= P 30tan=0.59×1.73=1.02kvar③对于通风机组, P e = P N =5 kW, K d =0.8, cos =0.8, tan =0.75P 30(3)= K d P e =0.8×5Kw=4kW Q 30(3)= P 30tan=4×0.75kvar=3kvar④对于点焊机组, P e = P N 100N εε=10.5×%100%65=8.47 kW ,K d =0.35, cos =0.6, tan=1.33P 30(4)= K d P e =0.35×8.47 kW=2.96kW Q 30(4)= P 30tan=3.94 kvar=3.94 kvar取需要系数 K ∑p =0.9,K ∑q =0.95总的有功计算负荷为:P 30=(P 30(1)+P30(2)+P 30(3)+P 30(4))×K ∑p =(40+0.59+4+2.96)×0.9 =42.8(kW )总的无功计算负荷为:Q 30=(Q 30(1)+Q 30(2)+Q 30(3)+Q 30(4))×K ∑q =(69.2+1.02+3+3.94)×0.95=77.3(kvar)视在计算负荷为:S30=2P+23030Q=223.8.42+77=84.9视在电流为:I30=S30/3U N=84.9/(1.732×0.38)=1292-3 有一380v三相线路,供电给35台小批生产的冷加工机床电动机,总容量为85kW,其中较大容量的电动机有7.5kW,4kW3台,3kW12台。
工厂供电线路计算公式在工业生产中,电力供应是至关重要的一环。
为了确保工厂正常运行,需要对供电线路进行合理的设计和计算。
本文将介绍工厂供电线路计算公式,帮助工程师们更好地进行电力供应系统的设计和规划。
1. 电流计算公式。
在设计供电线路时,首先需要计算线路所需的电流。
电流计算公式为:I = P / (U cosφ)。
其中,I为电流,单位为安培(A);P为负载功率,单位为瓦特(W);U为电压,单位为伏特(V);cosφ为功率因数。
在实际计算中,需要根据具体的负载功率和电压来计算所需的电流。
同时,功率因数也是一个重要的参数,影响着电流的大小和线路的设计。
2. 电压降计算公式。
在供电线路中,由于电阻和电感等因素的存在,会导致电压的降低。
为了确保负载能够正常工作,需要计算电压降,并根据计算结果选择合适的线路和设备。
电压降计算公式为:ΔU = I R + I X。
其中,ΔU为电压降,单位为伏特(V);I为电流,单位为安培(A);R为电阻,单位为欧姆(Ω);X为电抗,单位为欧姆(Ω)。
在实际计算中,需要根据线路的电阻和电抗来计算电压降,从而选择合适的线路规格和设备参数。
3. 线路功率损耗计算公式。
除了电压降外,供电线路还会产生一定的功率损耗。
为了确保供电系统的高效运行,需要计算线路的功率损耗,并根据计算结果选择合适的线路和设备。
线路功率损耗计算公式为:P_loss = I^2 R。
其中,P_loss为线路功率损耗,单位为瓦特(W);I为电流,单位为安培(A);R为线路电阻,单位为欧姆(Ω)。
在实际计算中,需要根据线路的电阻和电流来计算线路的功率损耗,从而选择合适的线路规格和设备参数。
4. 线路容量计算公式。
在设计供电线路时,需要根据负载功率和电流来确定线路的容量。
线路容量计算公式为:S = P / cosφ。
其中,S为线路容量,单位为千伏安(kVA);P为负载功率,单位为瓦特(W);cosφ为功率因数。
在实际计算中,需要根据负载功率和功率因数来计算线路的容量,从而选择合适的线路规格和设备参数。
工厂供电计算
确定供电系统中各个环节的电力负荷的大小,用两种方法来确定计算负荷:需要系数法和二项式系数法。
现表述如下。
一、用需要系数法计算工厂的计算负荷
在工矿企业供电中某厂供电系统的形式如所示,其计算步骤从
e)
车间末端用电设备开始,逐级向上推算,直至全厂进线端。
1.三相用电设备的负荷计算
(1)长期工作制电动机的计算负荷
P js.1=P e
式中 P e——电动机的额定容量(KW)。
(2)反复短时工作制电动机的计算负荷
①对吊车用电动机,要统一换算到暂载率JC=25%时的额定功率。
若JC≠25%需要进行换算,其公式为。
2008年10月25日视在功率S 有功功率P 无功功率Q 功率因数cos@(符号打不出来用@取代一下)视在功率S=(有功功率P的平方+无功功率Q 的平方)再开平方而功率因...
2008年10月25日
视在功率S
有功功率P
无功功率Q
功率因数cos@(符号打不出来用@取代一下)
视在功率S=(有功功率P的平方+无功功率Q 的平方)再开平方
而功率因数cos@=有功功率P/视在功率S
无功电度:有功电度=功率因素
1 :1.0 =0.5
1 :1.5 =0.69
1 :2.0 =0.80
1 :2.5 =0.86
1 :3.0 =0.90
1 :3.5 =0.925
1 :4.0 =0.94
1 :5.0 =0.96
1 :6.0 =0.97
1 :7.0 =0.98
1 :8.0 =0.985
1 :9.0 =0.987
1 :10.0=0.99
(有功电度是无功电度的3倍以上,即功率因素大于0.90就不会罚款)
有功功率=I*U*cosφ 即额定电压乘额定电流再乘功率因数
单位为瓦或千瓦
无功功率=I*U*sinφ,单位为乏或千乏.
I*U 为容量,单位为伏安或千伏安.
无功功率降低或升高时,有功功率不变.但无功功率降低时,电流要降低,线路损耗降低,反之,线路损耗要升高
1瓦=1焦/秒
1库仑=1安*秒
1伏=1瓦/安
最后是约分上下乘1000
功率因素计算公式
功率因数是指任意二端网络(与外界有二个接点的电路)两端电压U与其中电流I之间的位相差的余弦。
在二端网络中消耗的功率是指平均功率,也称为有功功率,它等于
由此可以看出,电路中消耗的功率P,不仅取决于电压V与电流I的大小,还与功率因数有关。
而功率因数的大小,取决于电路中负载的性质。
对于电阻性负载,其电压与电流的位相差为0,因此,电路的功率
因数最大();而纯电感电路,电压与电流的位相差为π/2,并且是电压超前电流;在纯电容电
路中,电压与电流的位相差则为-(π/2),即电流超前电压。
在后两种电路中,功率因数都为0。
对于
一般性负载的电路,功率因数就介于0与1之间。
一般来说,在二端网络中,提高用电器的功率因数有两方面的意义,一是可以减小输电线路上的功率损失;二是可以充分发挥电力设备(如发电机、变压器等)的潜力。
因为用电器总是在一定电压U和一定有功功率P的条件下工作,由
公式:
可知,功率因数过低,就要用较大的电流来保障用电器正常工作,与此同时输电线路上输电电流增大,从而导致线路上焦耳热损耗增大。
另外,在输电线路的电阻上及电源的内组上的电压降,都与用电器中的电流成正比,增大电流必然增大在输电线路和电源内部的电压损失。
因此,提高用电器的功率因数,可以减小输电电流,进而减小了输电线路上的功率损失。
什么是功率因素
功率因数是交流电路的重要技术数据之一。
功率因数的高低,对于电气设备的利用率和分析、研究电能消
耗等问题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所谓功率因数,是指任意二端网络(与外界有二个接点的电路)两端电压U与其中电流I之间的位相差的余弦。
在二端网络中消耗的功率是指平均功率,也称为有功功率,它等于
由此可以看出,电路中消耗的功率P,不仅取决于电压V与电流I的大小,还与功率因数有关。
而功率因数的大小,取决于电路中负载的性质。
对于电阻性负载,其电压与电流的位相差为0,因此,电路的功率
因数最大();而纯电感电路,电压与电流的位相差为π/2,并且是电压超前电流;在纯电容电路中,电压与电流的位相差则为-(π/2),即电流超前电压。
在后两种电路中,功率因数都为0。
对于
一般性负载的电路,功率因数就介于0与1之间。
一般来说,在二端网络中,提高用电器的功率因数有两方面的意义,一是可以减小输电线路上的功率损失;二是可以充分发挥电力设备(如发电机、变压器等)的潜力。
因为用电器总是在一定电压U和一定有功功率P的条件下工作,由
公式:
可知,功率因数过低,就要用较大的电流来保障用电器正常工作,与此同时输电线路上输电电流增大,从而导致线路上焦耳热损耗增大。
另外,在输电线路的电阻上及电源的内组上的电压降,都与用电器中的电流成正比,增大电流必然增大在输电线路和电源内部的电压损失。
因此,提高用电器的功率因数,可以减小输电电流,进而减小了输电线路上的功率损失。
提高功率因数,可以充分发挥电力设备的潜力,这也不难理解。
因为任何电力设备,工作时总是在一定的额定电压和额定电流限度内。
工作电压超过额定值,会威胁设备的绝缘性能;工作电流超过额定值,会使设备内部温度升得过高,从而降低了设备的使用寿命。
对于电力设备,电压与电流额定值的乘积,称为这台
设备的额定视在功率S额即
S额=U额I额
也称它为设备的容量,对于发电机来说,这个容量就是发电机可能输出的最大功率,它标志着发电机的发电潜力,至于发电机实际输出多大功率,就跟用电器的
功率因数有关,用电器消耗的功率为
功率因数高,表示有功功率占额定视在功率的比例大,发电机输出的电能被充分地利用了。
例如,发电机的容量若为15000千伏安,当电力系统的功率因数由0.6提高到0.8时,就可以使发电机实际发电能力提高3000千瓦,这不正是发挥了发电机的潜力吗?设备的利用也更合理。
从这个角度来讲,功率因数可以表示为
有功功率与机在功率的比值,即
如何提高功率因数,是电力工业中需要认真考虑的一个重要而又实际的问题。
在平常遇到的电感性负载的电路中,例如日光灯电路,一般采用并联合适的电容器来提高整个电路的功率因数,如图7-9所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