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资源规划及利用
- 格式:pptx
- 大小:235.68 KB
- 文档页数:49
浙江省水资源保护和开发利用总体规划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水资源已成为事关全局的战略性要素资源。
在我省实施“八八战略”、建设“平安浙江”、加快建设全面小康社会、提前基本实现现代化的重要时期,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建立全省的水资源保障体系,切实保护和合理开发利用水资源,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对支撑我省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
在省委、省政府的领导下,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省水利厅组织编制了全省八大水系综合规划、防洪规划及城镇供水水源规划等一系列规划,在此基础上,2003年7月开始组织编制《浙江省水资源保护和开发利用总体规划》(下称《规划》),并通过了省咨询委组织的专家论证。
《规划》按照我省经济社会的发展战略和产业布局,根据浙江生态省建设规划纲要和三大产业带发展规划、城镇体系规划和各市城市总体规划等对我省经济社会发展的预测,在浙江省水功能区、水环境功能区划方案等相关成果的基础上,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围绕“以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保障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的中心任务,统筹考虑保护与利用、开源与节流、水质与水量、近期与远期、流域与区域的关系;通过对全省水资源状况和开发利用程度的调查评价,科学规划全省水资源的保护和开发利用,确定全省水资源保护与配置的总体格局,提出水资源保护和开发利用的具体要求和措施。
规划范围为全省行政区域;规划期限近期为2010年,远期为2020年,并以2010年前为规划重点。
《规划》是我省今后一段时期内水资源保护和开发利用的指导性文件,经省人民政府批准后实施.第一章水资源保护和开发利用现状一、水资源总量与结构(一)水系浙江省河流众多,自北至南有苕溪、运河、钱塘江、甬江、椒江、瓯江、飞云江、鳌江等八大水系,其中钱塘江为第一大河,流域面积55558平方公里.上述河流除苕溪注入太湖、京杭运河沟通杭嘉湖平原水网外,其余均为独流入海河流;此外,尚有众多独流入海小河流,另有部分浙、闽、赣边界河流;杭嘉湖和萧绍宁、温黄、温瑞等主要滨海平原,地势平坦,河港交叉,形成平原河网。
一、水资源规划及利用
1、水资源规划
水资源规划是指根据国家经济发展的需要,结合水资源的现状和发
展趋势,制定水资源的发展规划,以保证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水
资源规划的主要内容包括:水资源的总量、分布、利用状况、发展
趋势、可利用量、可利用方式、可利用效果等。
2、水资源利用
水资源利用是指利用水资源来满足人类社会的需要,包括水的供应、排放、污染控制、水质保护、水资源保护等。
水资源利用的主要内
容包括:水资源的开发利用、水资源的综合利用、水资源的保护利用、水资源的科学利用、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等。
节约用水的城市规划随着全球人口的增加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面临日益严重的水资源紧缺问题。
为了有效解决水资源短缺和保护环境,各国纷纷制定并实施了节约用水的城市规划。
本文将从城市规划的角度,探讨如何合理利用水资源,节约用水,实现可持续发展。
一、水资源现状与挑战在谈论城市节约用水的规划之前,我们首先要了解城市水资源的现状和面临的挑战。
饮用水、生活用水、工业用水和农业用水是城市水资源的主要应用领域。
然而,由于城市人口的剧增和经济的快速发展,用水量不断上升,导致水资源短缺的问题日益突出。
其次,水污染也是城市所面临的一大挑战。
工业污水和生活污水的排放,以及农业化学品的使用引起了水环境的恶化,导致水资源的可用性进一步下降。
二、合理规划水资源的利用为了节约用水,在城市规划中合理规划水资源的利用至关重要。
以下是一些建议:1. 增加城市供水管网的覆盖率。
建立完善的供水网络,确保每个居民区域都能够得到充足的供水,减少水资源的浪费。
2. 采用雨水收集系统。
通过设置合理的雨水收集系统,将雨水储存并用于冲厕、灌溉等非饮用用途,减少对自来水的需求。
3. 提倡节水型建筑设计。
在城市规划中,鼓励采用节水型建筑设计,例如安装节水型厕所、洗衣机和淋浴器等,降低用水量。
4. 发展水资源再利用技术。
利用先进的水处理技术,将污水经过处理后再利用于工业用途或农业灌溉,实现水资源的最大化再利用。
5. 优化农业用水方式。
改善农业灌溉系统,提高灌溉效率,减少过量灌溉和浪费,确保农业用水的可持续利用。
6. 加强水资源管理和监测。
建立完善的水资源管理机制,加强对水源、用水量和水质的监测,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相应措施。
三、开展公众教育与宣传除了合理规划水资源的利用,城市规划也应该积极开展公众教育与宣传,提高公众的水资源意识和节约用水意识。
以下是一些具体措施:1. 开展水资源知识普及。
通过举办水资源知识讲座、展览等活动,提高公众对水资源问题的认识。
2. 推广节水生活方式。
水资源规划及利用课程设计一 、课程设计题目:年调节水电站装机容量的选择课程设计 二 、课程设计的内容及任务:1、水电站的保证出力及相应的枯水期的保证电能。
2、水电站的最大工作容量3、选择水电站的备用容量4、重复容量的选择5、水电站多年平均发电量:(p=50%)6失球水电站的装机容量及机组台数(设单机容量为5万KW ) 7、绘制设计图纸和编写设计说明书三 、设计过程和设计说明(一)计算水电站的保证出力及相应枯水期的电能值(1)利用同倍比放大法对典型年各月平均流量进行放大表1 典型年各月平均流量有资料可知,该水库 设P =90%的年入库平均流量为170s /m 3,典型年平均流量177s /m 3,因此同倍比放大倍比:K=md mp Q Q =177170=0.96 其中m p Q 为设计频率为P 的年入库平均流量 ,m d Q 为典型年入库平均流量,下表为放大后的典型年各月平均流量其计算公式为Qi,=i Q K ,其中,Q i,为放大后的各月平均流量,iQ 放大之前的各月平均流量。
(2)计算兴利库容表3 水库水位-容积曲线表根据资料给出的表3,绘制水库水位-容积曲线的关系,其绘制见附表一,由已知已给出正常蓄水位为166m 和死水位147m ,查附表一水库水位-容积曲线可知V 蓄=15.35x108m 3,V 死=7.49x108m 3因此,可计算兴利库容:V 兴= V 蓄- V 死=15.35x108-7.49x108=7.86 x108m 3(3)计算调节流量由资料可知,该水电站供水期为1、2、9、10、11、12月,汛期为4、5、6、7、8月,其中供水期担任峰荷,汛期担任基荷,因此,供水期总的天然来水量(由表2放大后典型年各月平均流量可知):W 天=(118+129+102+94+98+84)x 2.63 x 106=16.44 x 108m 3假设在供水期把水库的存水全部用来发电,直到水库水位降至死水位,因此,水库的调节流量:)(供兴天调s /m 154T V W Q 3=+=(4)计算供水期的平均水头和上游平均水位供水期水库的平均蓄水量:88m 10x 42.11V 21V V =+=兴死 由查附表一水库水位-容积曲线表可知,上游水库平均水位62.157Z =上m ,有资料可知,下游的平均水库水水位m 92Z =下,因此,供水期的平均水头为:=供H m 62.65z z =-下上(5)计算水电站的保证出力和其相应的电能因为其为年调节水电站,一般为中型水电站,因此,取水电站出力系数K=8.5 ,因此,水电站的保证出力为:)(供调保KW 58.8589662.65x 154x 5.8H KQ N === 水电站供水期的发电量:76.324x 4.30x6x 58.85896T N E ===供保保(亿KW h ∙)其中,30.4为一个月的平均天数,24为一天平均小时数枯水期的保证电能值:76.3E E ==保枯,保(亿KW h ∙)(二) 、计算水电站的最大工作容量(1) 由在第一个任务中,已经计算出水电站的保证电能值为76.3E E ==保枯,保(亿KW )(2)由资料绘出年调节水电站年最大负荷曲线图(附表二)和各月典型日负荷图和日电能累计曲线(附表三)。
生态环境保护下水资源的利用与水资源空间规划设计摘要:当前我国水资源匮乏,人均水资源占有率低一直是影响我国城镇化发展的关键因素。
因此,水环境的保护与利用一直是相关部门的重点研究问题。
在学术界,关于水环境保护利用的研究不胜枚举,通常以节约水资源为核心,展开水环境保护利用[1]。
但以往的研究依然停留于理论层面,分析过于笼统,在现实应用中很难达到良好的应用效果。
生态环境保护下,表明了水环境保护利用的主流发展趋势。
在此基础上,积极开展水空间规划设计。
水空间规划设计的核心目的就是提高水资源配置的收益率,是实现水资源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2]。
但针对水空间规划设计一直是我国水环境保护利用中的薄弱环节,在以往的水空间规划设计研究中,普遍缺乏统筹全局的视角,主要停留在“以需定供”的层面,导致水空间规划设计过于局限,仍无法实现此目标[3]。
为弥补其中存在的不足,该文在生态环境保护下,提出水资源的利用与水资源空间规划设计,提高水空间规划设计的净收益率。
作者简介:杨帆(1994-),男,浙江湖州人,天津海派特环保科技有限公司研究员,硕士,主要从事膜分离技术工艺设计、生态环境修复、水资源高效循环利用等领域的研究工作。
电话:151****0823,E-mail:*****************通讯作者:杨帆(1994-),男,浙江湖州人,天津海派特环保科技有限公司研究员,硕士,主要从事膜分离技术工艺设计、生态环境修复、水资源高效循环利用等领域的研究工作。
电话:151****0823,E-mail:*****************关键词:生态环境保护;水环境;保护利用;水空间;规划设计引言持续改善水生态环境质量,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任务。
“十四五”处于“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期,“十四五”及更长时期的水生态环境保护策略和效果,直接影响着能否“到2035年,生态环境根本好转,美丽中国目标基本实现”[4]。
当前,我国水环境质量有所改善,但水生态环境保护不平衡不协调的问题依然突出,水污染防治工作仍然十分艰巨,形势依然严峻[5]。
水资源规划及利用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全国面积最大的水资源区是()A.黄河流域B.淮河流域C.长江流域D.珠江流域答案:C2.人类生存最基本的条件是水,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我国南方水资源相对充沛,北方缺乏B.我国水资源区域差异很大C.我国水资源开发利用技术比较先进D.我国有些地方水资源短缺答案:C3.下列节水措施不正确的是()A.喷头洒水时不戴手套,喷头和手套非常搭配B.看到漏水就立即处理C.修好水龙头后要检查是否漏水D.浇花前,用水桶装满水,确保用水充足答案:A4.影响水资源数量的因素不包括()A.气候因素B.地形因素C.矿产资源因素D.植被覆盖因素答案:C5.在水资源利用中,下列使用不当的是()A.水产养殖过度,导致水体富营养化B.灌溉用水过度,引起土地盐渍化C.尽量利用雨水,减少自来水使用D.地下水开采和采矿活动,导致地下水位下降答案:A二、判断题1.水资源只有在供不应求的情况下才需要规划。
()答案:错误2.干旱时期,人们应尽量减少日常生活用水。
()答案:正确3.节约用水,是指人们尽量减少用水,实现最大程度的节水。
()答案:正确4.地下水开采不会带来环境问题。
()答案:错误5.开发水资源只要不造成生态环境问题就可以。
()答案:错误三、简答题1.什么是水资源规划?答:水资源规划是根据国家和地方决策部署,考虑到水资源地区差异和开发利用条件,科学合理地确定水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方向、目标和方式,编制水资源开发利用总体规划和专项规划,确保水资源开发和利用的可持续性和科学性。
2.我国水资源的状况如何?有哪些问题?答:我国地域辽阔,水资源分布不均,南水北调工程的实施带来了一定的改观。
但是,我国水资源开发利用中存在一些问题,比如对水资源开发利用的政策、法律法规、管理等方面存在缺陷;用水结构不合理,农业、工业用水占比过高,生活用水占比偏低;极端天气频繁出现,应对灾害能力不足等问题。
3.应如何保护水资源?答:应对水资源进行科学保护,包括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降低用水量,提高用水效率;加强水资源开发利用管理;完善水资源保护管理政策、法律法规;加大水资源科学保护宣传力度等。
河海大学水资源规划与利用复习资料一、水资源特点:流动性,可再生性,多用途性,公共性,利与害的两重性水资源的综合利用:同时满足几个部门的需要,并且将除水害和兴水利结合起来统筹解决,这种开发水资源的方式,称为水资源的综合利用防洪与兴利矛盾:疏浚河道有利于防洪、航运等,但降低了河水位,可能不利于自流灌溉引水;若筑堰抬高水位引水灌溉,又可能不利于泄洪,但却降低了水电站的水头,使所发电能减少。
二1水资源评价的涵义与任务水资源评价是对某一地区或流域水资源的数量、质量、时空分布特征、开发利用条件、开发利用现状和供需发展趋势作出的分析估价。
它是合理开发利用和保护管理水资源的基础工作,为水利规划提供依据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水资源评价导则》(SL/T238-1999)水资源评价的内容:水资源评价的背景与基础水资源数量评价水资源质量评价水资源开发利用及其影响评价水资源综合评价2、中国水资源评价分区10个一级区——按流域水系划分,以松花江、辽河、海河、黄河、淮河、长江、东南诸河、珠江、西南诸河和西北诸河80个二级区——一级区以下划分二级区,基本保持河流水系完整性;3、水平年、典型年和系列法水平年基准年:为现状情况,又称现状水平年,是指进行水资源评价工作的现状情况,以某一年为标准——力求准确地反映实际情况近期水平年:为近期情况,一般为基准年以后的5~10年——要求有一定的精度——供需分析时应进行平衡的调整中期水平年:为远景情况,一般为基准年以后的15~20年——精度要差一些——供需分析时也可不作调整平衡远期水平年:一般为基准年以后的30~50年——精度将会更差一些——仅侧重于区域水资源承载能力的宏观分析典型年法典型年法又称代表年法首先根据对已有水文气象资料进行频率分析的成果,确定平水年和枯水年等不同典型年的雨情和水情,然后在此基础上对各水平年的水资源供需情况进行分析我国规定,平水年保证率P=50%,枯水年保证率P=75%,特枯水年保证率P=90%(或95%)典型年选择一般选水利年或水文年,合理确定年总水量和年内分配同一年各分区的保证频率不同时——上、中、下游或各分区的协调降雨和径流的频率不同时——根据实际情况分析确定:供水主要靠河川径流、而且有较强水库调蓄能力的情况,也应按径流系列选择;河川径流供水相对较少且调节能力差的区域,应按降雨系列选择系列法系列法,又称为水资源供需平衡动态模拟法——根据所选的水文气象系列,通过逐年逐时段计算,进行未来的水资源供需分析一次历史系列法历史系列循回组合法随机系列模拟法4、水文三要素:降水、径流与蒸发5、主要水均衡参数给水度给水度随地下水位埋深的增加而加大降雨入渗补给系数降雨入渗补给系数有随埋深h加大而减小的趋势潜水蒸发系数渠系渗漏与灌溉入渗补给系数6、水质标准按功能高低将水质划分为五类:Ⅰ类:主要适用于源头水,国家自然保护区。
《水资源规划及利用》水资源开发利用章节题集一、选择题1. 水资源开发利用中,为了满足不同用水需求而进行的水量调节称为()。
A. 径流调节B. 水质调节C. 水压调节D. 水温调节2. 能将年内全部来水量按用水要求重新分配而不发生弃水的径流调节称为()。
A. 完全年调节B. 不完全年调节C. 日调节D. 周调节3. 当水库在正常运行情况下,为满足兴利部门枯水期的正常用水,水库兴利蓄水的最高水位称为()。
A. 死水位B. 正常蓄水位C. 防洪限制水位D. 设计洪水位4. 水库从死水位开始蓄水到正常蓄水位再放水到死水位,经历一个完整的蓄放水过程所需的时间称为()。
A. 调节周期B. 蓄水周期C. 放水周期D. 水文周期5. 某水库的总库容为 2 亿立方米,其兴利库容为 1.2 亿立方米,则该水库的库容系数约为()。
(保留两位小数)A. 0.06B. 0.60C. 6.00D. 60.006. 水库调洪计算中,用于描述水库蓄水量与下泄流量关系的曲线称为()。
A. 水位流量曲线B. 库容曲线C. 水库蓄泄曲线D. 洪水过程线7. 设计洪水的三个要素不包括()。
A. 设计洪峰流量B. 设计洪水总量C. 设计洪水历时D. 设计洪水频率8. 以下哪种库容主要用于削减洪峰流量,以减轻下游洪涝灾害()。
A. 兴利库容B. 死库容C. 防洪库容D. 调洪库容9. 具有调节性能好、水头损失小等优点的水电站开发方式是()。
A. 坝式水电站B. 引水式水电站C. 混合式水电站D. 潮汐式水电站10. 对于无闸门控制的表面式溢洪道,下泄流量一般按()公式计算。
A. 有压管流B. 堰流C. 孔口出流D. 明渠均匀流11. 在来水、用水及设计保证率已定的情况下,计算所需要的兴利库容,属于()课题。
A. 兴利调节计算B. 水库调洪计算C. 水能计算D. 经济分析12. 以下关于水库特征水位和特征库容的描述,错误的是()。
A. 校核洪水位是水库在发生大坝校核标准洪水时,经调节后达到的最高水位B. 防洪高水位与防洪限制水位之间的库容称为防洪库容C. 正常蓄水位与死水位之间的库容就是兴利库容D. 死库容是指死水位以下的水库容积,它不参与径流调节13. 当按照水库实际蓄水位在水库调度图中查得位置在正常工作区时,水电站应()工作。
水库水资源综合利用计划水是生命之源,水资源的综合利用对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
在这个问题日益突出的时代背景下,水库水资源综合利用计划的制定和实施变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以水库水资源综合利用计划为主题,探讨其意义、挑战和可行性。
一、背景与意义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人们对水资源的需求日益增加,水资源供需矛盾越来越突出。
水库作为重要的水资源储备和供应基地,具有巨大的潜力和价值。
因此,建立和落实水库水资源综合利用计划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首先,水库水资源综合利用计划能够更好地保护水资源。
通过科学合理地规划和管理水库水资源的利用,能够避免浪费和滥用,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其次,水库水资源综合利用计划能够促进经济的快速发展。
合理利用水库水资源,不仅可以提供稳定的水源保障,满足工农业生产和城市生活用水的需要,还可以发展水上交通、水利发电等相关产业,推动区域经济的繁荣。
最后,水库水资源综合利用计划对于生态环境保护也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科学规划和管理水库水资源的利用,能够保护河流生态系统的平衡,减少水土流失和水污染,改善水生态环境,保护珍稀物种和生物多样性。
二、挑战与问题水库水资源综合利用计划的制定和实施面临着一系列的挑战与问题。
首先是合理确定水资源利用指标。
不同地区的水资源利用需求和水质状况存在差异,因此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制定科学合理的水资源利用指标,确保水资源利用的公平和高效。
其次是解决水库调度管理的难题。
水库的调度和管理关系到供水安全和水资源利用的效益。
如何合理制定调度方案、协调各方利益,是水库水资源综合利用计划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
另外,水库水资源综合利用计划还需要克服技术和管理等方面的难题。
比如,如何利用先进的水利技术手段提高水库的水资源利用效率;如何建立健全的水资源管理体制和监督机制,确保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三、实施策略和措施为了更好地实施水库水资源综合利用计划,我们应该采取一系列的策略和措施。
《水资源规划及利用》课程笔记第一章水与人类文明1.1 水的星球- 地球表面约71%被水覆盖,其中97.5%为海水,2.5%为淡水。
- 地球上的水资源主要分布在海洋、河流、湖泊、冰川、地下水等地方。
- 海洋是地球上最大的水体,占地球水资源总量的97%。
1.2 水的解读- 水是由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组成的化合物,化学式为H2O。
- 水具有固态、液态和气态三种状态,是自然界中唯一具有这些状态的物质。
- 水具有高比热容、高热膨胀系数和良好的溶解性等特点,对调节气候、维持生态平衡具有重要意义。
- 水的密度在4℃时最大,这一特性对水生生物的生存具有重要意义。
1.3 水文循环- 水文循环是指地球上水分在不同形态和空间位置之间不断循环的过程,包括蒸发、降水、入渗、地表径流和地下水流等环节。
- 蒸发是指水从地表和水体表面转化为水蒸气进入大气的过程。
- 降水是指大气中的水蒸气凝结成水滴或冰晶并降落到地面的过程,包括雨、雪、雾、露等形式。
- 入渗是指降水或地表水进入土壤并被土壤吸收的过程。
- 地表径流是指降水或融雪后,在地表流动并最终汇入河流、湖泊或海洋的过程。
- 地下水流是指地下水在地下的岩石或土壤空隙中流动的过程。
1.4 水之利害- 水资源对人类社会的利益包括提供饮用水、农业灌溉、工业用水、发电等。
- 水资源对人类社会的潜在危害包括洪涝灾害、水资源短缺、水污染等问题。
- 洪涝灾害是由于降雨过多、河流泛滥等原因导致的水灾,对人类生活和财产安全造成威胁。
- 水资源短缺是由于人口增长、城市化、工农业发展等原因导致的水资源供需矛盾,影响人类的正常生活和经济发展。
- 水污染是由于人类活动导致的水质恶化,对人类健康和生态环境造成危害。
第二章面临的水问题2.1 洪涝灾害频繁成因与危害- 洪涝灾害是指由于降雨过多、河流泛滥等原因导致的水灾,对人类生活和财产安全造成威胁。
- 洪涝灾害的成因包括气候变化、地形地貌、水文条件、人类活动等。
一、名词解释●水资源:是指可资利用或有可能被利用的水源,这种水源应当有足够的数量和可用的质量,并在某一地点为满足某种用途而得以利用。
●水能资源:河川水流、沿海潮汐等所蕴藏的天然水能。
●水利:是人类在掌握水的客观变化规律的前提下,采取各种工程措施和非工程措施,以及经济、行政、法制等手段,对自然的水能循环过程中的水进行调节控制、开发利用和保护管理的各项工程总称。
●水流出力:单位时间内的水能。
●水资源的综合利用:同一河流或同一地区的水资源,同时满足几个水利部门的需要,并且将除水害和兴水利综合起来,统筹解决,这种开发水资源的方式称为水资源的综合利用。
●安全泄量:河水不发生漫溢或堤防不发生溃决的前提下,河床所能通过的的最大安全泄量。
●作物的灌溉制度:是指作物在全生育期内规定的灌溉次数、灌水时间、灌水定额、灌溉定额。
●灌水定额:某一次灌水时每亩田的灌水量。
●灌溉定额:全育期历次灌水定额之和。
●径流调节:即按照人们的需求,通过水库的蓄水、泄水作用,控制径流和重新分配径流。
●水库面积特性:是指水库水位与水面面积的关系曲线。
●水库容积特性:指水库水位与容积的关系曲线。
●水库特征水位:水库工程为完成不同任务在不同时期和各种水文情况下,需控制达到或允许消落的各种库水位,统称特征水位。
●水库特征库容:相应于水库特征水位以下或两特征水位之间的水库容积,称特征库容。
●死水位:在正常运用情况下,允许水库消落的最低水位称死水位。
●死库容:死水位以下的水库容积称死库容。
●正常蓄水位:水库在正常运用情况下,为满足设计兴利要求而在开始供水时应蓄到的高水位,称正常蓄水位。
●兴利库容:正常蓄水位与死水位之间的库容,称兴利库容。
●防洪限制水位:水库在汛期允许兴利蓄水的上限水位,称防洪限制水位。
●防洪高水位:当遇下游防护对象的设计标准洪水时,水库为控制下泄流量而拦蓄洪水,这时在坝前达到的最高水位称防洪高水位。
●防洪库容:防洪高水位与防洪限制水位间的库容,称为防洪库容。
二.简答题(4小题,共28分)1. 水库群联合工作时可以相互补偿,补偿作用有哪些补偿的目的是什么(1)水文补偿:不同河流或干支流,因水文不同步性,起到相互补充水量(也称径屈补偿),提高总供水量或出力。
(2)库容补偿:利用各水库调节性能的差异,而进行的补偿。
选调节性能好的水库作为补偿水库,调节性能差的水库作为被补偿水库。
改变补偿水库的运行方式,以提高总的保证出力或水量。
(3)电力补偿:水电站水库在电力系统中联合工作,共同满足系统用户出力和电量要求因相互补偿使系统的保证出力提高,或将季节电能转化为可靠电能2. 电力系统为什么需要设置负荷备用容量哪些电站适宜担任负荷备用(1)在实际运行状态下,电力系统的日负荷是经常处在不断的变化之中,随时有可能出现突荷。
这是由于系统中总有一些用户的负荷变化是十分猛烈而急促,这种不能预测的突荷可能在一昼夜的任何时刻出现,也有可能恰好出现在负荷的尖蜂时刻,使此刻最大负荷的尖蜂更高,因此,电力系统必须随时准备部分备用容量。
当这种突荷出现时,不致于因系统容量不足影响供电质量。
(2)靠近负荷中心,具有大水库、大机组的坝后式水电站,应优先考虑;对于引水式水电站,应选择引水道比较短的电路;当缺乏水电站时,也可选择火电站。
3何谓死水位C Z)和死库容(V)为什么水库要设置死库容(或者说,死库容有何用)为什么要设置极限死水位死死死水位:在正常运用的情况下,允许水库消落的最低水位。
死库容:死水位以下的水库容积。
极限死水位:当遇到特殊枯水年份或者发生特殊情况(例如水库清底检修、战备、地震等)时,水库运行水位允许比设计死水位还低一些,被称为死水位。
设置死水位的作用:(1)垫底:保证兴利各种用水部门正常工作的最低要求。
水位——自流溢出,发电最小水头,航屎,供水最低水位。
水量水域——养鱼、旅旃、库区环境卫生。
(2)容纳水库使用期间的泥沙淤积,保证V头正常运用。
4.简述绘制水库调度图的意义。
水库调度图不仅可用以指导水库的运行调度,增加编制各部门生产任务的预见性和计划性,提高各水利部门的工作可靠性和水量利用率,更好地发挥水库的综合利用作用;同时也可用来合理决定和校核水电站的主要参数以及水电站的动能指标(出力、发电量)。
第一章1、什么是水资源的综合利用和可持续发展?答:水资源综合利用的原则是按照国家对环境保护、人水和谐、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战略方针,充分合理地开发利用水资源,来满足社会各部门对水的需求,尽可能获取最大的社会、经济和环境综合效益;水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就是能够支持人类社会和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水资源开发利用。
河川水能资源的基本开发方式有哪几种?有何特点?(P12)答:方式表现为集中落差和引用流量的方式。
根据集中落差的方式可分为:坝式(蓄水式)水电站、引水式水电站、混合式水电站、潮汐式和抽水蓄能式水电站。
坝式水电站的特点是:优点:拦河筑坝,形成水库,抬高上游水位,集中河段落差,能调节水量,提高径流利用率。
缺点:基建工程较大,且上游形成淹没区。
引水式水电站的特点:优点:不会形成大的水库,淹没损失小,工程量小缺点是饮水量较小,水量利用率较低。
混合式水电站:综合利用水能,比较经济。
防洪的工程措施和非工程措施有哪些?(P17)答:工程措施:修筑堤坝、河道整治、开辟分洪道和分蓄洪区、水库拦洪、水土保持。
非工程措施:建立洪水预警系统和洪水警报系统、洪泛区管理、洪水保险、防洪调度。
第二章什么是径流调节?分哪几类?(P28)答:为了消除或减轻洪水灾害或是满足兴利需要,通过采取能够控制和调节径流的天然状态,解决供需矛盾,达到兴利除害目的的措施称为径流调节。
径流调节分为两大类:为兴利而利用水库提高枯水径流的径流调节,兴利调节:为削减洪峰流量而利用水库拦蓄洪水,以消除或减轻下游洪涝灾害的调节,洪水调节。
水库特征水位和特征库容有哪些?其含义是什么?答:水库工程在不同时期有不同任务,为满足兴利要求和保证防洪安全,需要一些控制性的水位和库容,我们把这些决定水库调节能力,其限定作用的控制水位和库容,称水库的特征水位、特征库容。
它包括:(1)死水位和死库容:在正常运用情况下,水库都有一个允许消落的最低水位,将其称为死水位。
死水位以下的库容成为死库容。
规划方案中的水资源规划与水环境保护随着人口的增长和经济的发展,水资源的紧缺和水环境的恶化已成为全球性的问题。
对于一个国家或地区来说,制定合理的水资源规划和水环境保护措施是至关重要的。
本文将从水资源规划和水环境保护两个方面展开论述,探讨规划方案中的水资源规划与水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和挑战。
一、水资源规划水资源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也是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
水资源规划是指根据一定的目标和要求,通过科学的方法和手段,合理配置和利用水资源的过程。
水资源规划需要考虑到水资源的供需状况、水质状况、水文地质条件等多方面因素,以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优化配置。
1.1 水资源供需平衡水资源供需平衡是水资源规划的核心目标之一。
随着人口的增加和经济的发展,水资源的需求不断增加,而水资源的供给却受到自然条件和人为因素的限制。
因此,制定合理的水资源规划,确保水资源供需平衡至关重要。
水资源规划应该考虑到地区的水资源潜力、水资源的分布状况、水资源的开发利用方式等因素,制定合理的水资源利用方案,以满足社会经济的发展需求。
1.2 水资源保护与管理水资源保护与管理是水资源规划的重要内容。
水资源的保护包括水源地的保护、水质的保护和水生态系统的保护等方面。
水源地的保护是保障水质安全和可持续发展的基础,需要采取措施保护水源地的生态环境,防止水源地的污染和破坏。
水质的保护是保障人民饮用水安全和生态环境健康的关键,需要加强水质监测和治理,减少污染物的排放和传输。
水生态系统的保护是保护水生态环境和生物多样性的重要任务,需要加强湿地保护和河流生态修复,恢复水生态系统的功能和稳定性。
二、水环境保护水环境保护是保护水资源和生态环境的重要手段,也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
水环境保护包括水污染治理、水生态修复和水环境监测等方面。
水污染治理是解决水环境问题的关键,需要加强污水处理和工业废水治理,减少污染物的排放和传输。
水生态修复是恢复水生态系统功能和稳定性的重要措施,需要加强湿地保护和河流生态修复,提高水生态系统的抗干扰能力。